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济发展形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转换经济发展形式的经济法学
一、构建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制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须
1.“人要为发展负责”的内涵。首先,人要为发展负责,这里的发展是指以人为本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既包括个人的发展,也包括国家的发展,在国与国之间也指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等。其次,人要为发展负责,这里的人包括一切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派生出来的人的组合体(包括家庭,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政党等,也包括民族,国家等),在当今世界任何个人以及人的组合体,都要为发展负责。,人要为发展负责,这里的责包括道义上、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责任。我国古代社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人要为发展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从法律上为发展负责。因为,既然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而发展又是在法治条件下搞发展,那么,我们除了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和道义上为发展负责,也必须通过法律来要求人们为发展负责。中国长期以来合作文化、竞争文化和发展文化相对缺失,这多半与中国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有关。但是,从新中国成立起,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中国的合作文化、竞争文化和发展文化也随之逐渐兴起来了。有位美国学者在《贫国与富国:基于治理理论的解释》的论文中曾经顺便提及“人要为发展负责”[1]。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思想;我们应当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须是科学发展和人要为发展负责这三点链接起来,在中国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为中国更快更好的发展服务。
2.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进[2]。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并不会自发形成。市场主体的“经济人”本性,使其更多的是简单地追求眼前利益的较大化;而且市场竞争的强制力又迫使每个企业越过正常的比例不断地前进,甚至以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来谋求自己的过度经济,以掠夺性的方式,无节制地实现自身发展,从而破坏生存环境,带来“外部不经济问题”和“公有物悲剧”的情况,危害整体发展、下一代人发展和自身的可普遍、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从党的十三大就开始强调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现状依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我国投资从2000年的35?5%上升到2008年的43?5%;出口从2000年的20?8%上升到2007年的36?3%;投资与消费结构依然不协调,我国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8年的48?6%;主要工业行业产能过剩,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加大,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8年的28?5亿吨标准煤”[3]。因此,要想真正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愿意转”以及后续的“怎么转”、“持续转”等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而法律制度作为行为规则的底线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屏障,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构建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制保障,将有利于通过制度体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全局部署落实到个体实践,有利于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约束制度、责任制度增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带动整个宏观经济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经济法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应当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那么,是否现有的一切法律都有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呢?我们认为,传统的私法与公法都没有这个内容。只有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才有这个内容。大体说来,经济法主要是要人们为经济发展负责的内容,社会法则主要是要人们为社会发展负责的内容。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经济法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
1.传统的私法与公法并无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对于传统私法,我们以民法为例来说明;对于传统公法,我们以行政法为例来说明。民法和行政法是历来就有的两个法律部门,当然到现代它们都有些新的发展,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仍是稳定的。首先,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等)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以法律形式反映商品经济关系的。在民法中,人们各自享有并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各自对自己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负责,同时民法还禁止他人等侵犯人们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否则,可通过司法程序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使受侵害者的既有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得到补救或维持原状。因此,这里根本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如何为发展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民法不过是对人们既有的或存量的财产与人身利益,或者说对人们的生存利益加以确认和保护,在民法的各项制度中没有关于保护人们发展利益的规定。其次,行政法主要调整不是平等主体(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包括外部行政与内部行政的各种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它基本上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到了近现代只是对国家这种干预要有所限制(限权)与控制(控权),以及行政相对人可享有一定的参与权等;但行政法的本质仍是国家有权直接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从而有权向社会征收征用一定的费用(这由经济方面的行政法来实现),而国家由此获得费用,由于这种费用主要用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以及用于军队等,所以它本质上是非生产性消耗,是为人们物质活动提供 一种和平环境的代价。近现代以来,国家从社会中征收征用的费用已有部分直接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已超出了国家作为政治国家的范围,而是国家已开始变向一种特定的经济组织或暂可称为经济国家,因而调整其中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已不属于行政法。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即使涉及经济,也不过是国家作为政治国家为执行政治职能向社会征收和使用费用的立法,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进入行政法关注的范围,如果行政法中充实进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那么,行政法就不再是政治的立法而是经济的立法了,行政主体就成了经济主体,行政法将不再是行政法。这就是说,传统的私法与公法均无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
2.现代的经济法与社会法开始有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经济法、社会法属于现代法,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它们大体上从近代社会即从资产阶级创立以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才有的,而且目前经济法、社会法它们也还处在初级形态,它们正在随着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传统的私法(如民法)和传统的公法(如行政法)为什么没有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呢?这是因为这些法产生于以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中,那里即使有某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因个体小生产的局限,只能是小商品经济(如个体商人或个体手工业者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活动),而且是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小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物质上的孤独性,“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发展成了个人孤立的自发的事情。即使有某种超越个人范围要为发展负责,例如在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发展,也往往只用家规,并没有上升为法制。总之,在典型的个体小生产中,人们通常都用自己所有的、往往是自己生产的原料,用自己的劳动资料,用自己或家属的手工劳动制造产品,并主要满足自己及其家属的需要,这里虽然也有发展问题,即这种个体小生产也是为了产出大于投入而获得收益,但他只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由于那时生产的不发达和物质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衡,历史的发展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不得不为自己获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而且还必须为特权者不断增殖财富,因此,国家也不可能立法对广大群众的发展负责。只有到了近代,出现了许多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指挥下生产同一种商品开始,这才产生了所谓生产已经社会化了(生产资料已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由许多人协作,产品是许多人共同的产品)而占有仍然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仍象过去一样是被当做个人的东西来处理)的矛盾。这时,就开始有了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律。例如,1802年英国制定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种资本主义工厂法一开始就考虑了学徒这种雇佣劳动者的发展问题,这时雇主不但要考虑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负责,还因社会化生产而不得不依法考虑其对立面的雇工的发展负责。如果雇工不能发展或者处在萎缩状态,雇主、国家也难以发展。雇主自己不能自觉地去对此负责,国家就要立法迫使他去对此负责。所以,马克思曾经因此评价:资本主义“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式的及时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4]。资本主义工厂法以及后来的劳动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雇主、用人单位对雇佣劳动者的发展要负法律责任的法,这正是生产的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此外,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公司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资源法、环境法以及各种宏观调控的立法等,这就进一步从更大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要求人们对发展负法律责任,包括对公司的经营者、对市场的竞争者、对消费者的发展负责,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负责,甚至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负责。总之,社会化生产使人与人之间物质上的孤独性开始向关联性转变,发展不再是个人自发的事情,而是人们相互的事情,只是人们对这种相互的关联性,当下还需要具有拘束力的法律来体现和指引。
3.经济法是要人们为经济发展负责的主导法。从近代资产阶级创立了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以来,全人类都逐渐进入了一种市场竞争的时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在产业和产业之间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生存问题都决定于天然的或人为的生产条件的优劣。”[5]431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从自然界被加倍疯狂地搬到社会中。尤其在经济生活中,西方较早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也较早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来缓和人与人之间在竞争中的利益冲突。经济法与传统的私法、公法都不一样,它是调整利润关系、增量利益关系或发展关系的法,但它同时既有现代私法(调整市场主体之间就利润或增量利益的合作创造、竞争实现和消费关系)的内容,又有现代公法(调整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润或增量利益的再分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竞争经济,是关于利润或增量利益的创造、实现与消费,以及如此不断循环的竞争经济;另一方面,利润(也包括利润的转化形式利息、红利、地租等)或增量利益又是人们发展的物质条件,从而又构成发展利益。显然,经济法也就是调整人与人的发展利益关系的法律。否则,人们就会在这种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因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同归于尽。经济法调整发展利益关系,起到了禁止个别发展以整体不发展、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行为,以及起着努力促进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作用。这样,经济法实际上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
三、弘扬体现人要为发展负责的经济法来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从我国获得独立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们对于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在全球展开的认识日益深刻;但是,一开始我们对法制有所忽视,后来对于怎样实行法治也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中国数十年来的发展实际上是在缺乏法制或法制并无适当选择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使得中国不需要法制或者并不需要对法制有所选择的论点时有所闻。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科学发展的时候,是需要法制而且需要有选择的法制来保障科学发展的时候。我们认为,我国应当选择体现人要为发展负责的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制并加以弘扬,用现代法来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经济法怎样才能适应这种选择的需要呢?首先,应当在传统私法强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劳动力权(或称之为劳动能力权)①。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偏离这个核心,人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经济法所设定的特有权利是人的劳动力权。人对自己的劳动能力天然享有权利,它作为一种应然的权利是天赋的,是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以及人类发展到今天每个自然人都天然拥有的权利;但是,经济法发展到今天对人的劳动力权还确认得不够或不太明确。劳动力权虽然在宪法上还鲜有明确规定,但国际文件或一些国内法规对其内涵已有不同程度的揭示。对劳动力权内涵呈现最为详细的当属罗马尼亚大国民会议1982年11月12日通过的第3号法律《关于国营经济单位劳动人民入股参与筹集经济发展基金的法律》,该法律不仅规定了劳动者,还包括国家机关、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 教育与社会文化单位的领导干部,其它工作人员以及军队干部获得所付劳动应给报酬外,还可以拥有劳动力股金并按股金分红的权利[6]。另外,《世界人权宣言》的有关规定、法国的雇员分享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职工持股计划(ESOP)、西班牙的孟德拉(Mondragon)雇员所有权制度、丹麦《公司法》中向雇员分配新股的规定,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雇员参与制度都涉及该问题。我国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条第五款规定: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尽管该规定没有明确劳动力权的概念,但已经将劳动者按照劳动贡献享有收益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一项法定分配原则固定下来,这对于我国在经济法领域实现劳动产权的法权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这种权利在个体小生产中早已是现实的权利。个体小生产利用自己的财产,自己投入劳动进行产品生产,在历史上,当劳动产品扣除所用去的维持劳动的费用(包括所投入财产的耗费与劳动力投入的耗费)尚有剩余时,这种剩余自然而然也是属于他的。显然,这种剩余的所有权属于他是因为他投入了劳动,是他运用了属于他的劳动能力的缘故,即它的权源是劳动力权。我们认为,这种劳动力权在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就需要转化为法定权利。一是在社会化生产中人们合作创造出来的剩余应当归属于谁?法律应当按照个体小生产中的情况规定,由合作创造的人们分享;二是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也不能因为参加竞争而损失他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三是在消费领域人们也不能因为最终享用自己所领得的剩余而遭受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的侵害。这就是说,国家有义务通过立法要求一切社会化生产组织、市场主体都对保障人们的劳动力权益承担法律责任,即要使一切劳动力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就是说,剩余作为发展利益,经济法承担起了保障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权益的重任,由于经济法体现了发展的公平正义,它就成了现代法治的核心。至于传统私法强调财产权、人身权这当然也是必须的,但因它没有强调人的劳动力权,就不能保障发展的公平与正义,所以,在“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的正确命题下,我们必须强调人的劳动力权,经济法必须更地好地对劳动力权做出明确的的规定。其次,应当在强调国家机关的公权力的基础上,强调国家要承担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的角色,也就是说要通过立法惩罚以损害经济社会发展为代价而求得个体或局部发展的行为,又要通过立法把自己当作国民经济的管理者。由此,国家就成了特殊的劳动力权人,它享有特殊的劳动力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承担责任。
由于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人们以盈利为目的或者以追求增量利益(资产的增值)为目的,所以它必然会产生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并导致流通、分配的一系列问题。它的经常性的表现是发生经济、金融危机,资源、环境危机,以及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等,这是市场经济主体单纯追求利润(也不得不如此,否则就会被竞争所淘汰)的必然后果。恩格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或者没有托拉斯,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5]435国家为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就其采取经济法手段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包括运用经济手段(利率、汇率等金融手段,预算、税率等财政税收手段,价格手段等)调控国民经济;运用国家掌控的资源、资本等进行配置和投资来调控国民经济;运用国家权力对产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结构调整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对涉外经济进行调控等。
这时国家作为宏观调控法的调控主体有权利,也有义务,并且从国家宏观调控要科学、要有宏观的可持续的效益,对因宏观调控受益或受损的市场主体进行利益平衡,以及与别国的宏观调控进行竞争的意义上要承担责任。二是由国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惩罚市场主体各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发展)而不惜损害整体的或者可持续的发展利益(包括滥用资源、破坏环境、滥用竞争强势、损害弱势等)的行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经济法就进一步承担起了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重任,而且国家自身也像市场主体一样涉足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劳动力权人,以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劳动参加增量利益的创造、实现和享用,保障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国家还应当参加国际的关于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经济法的制定,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承担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国际经济法上的责任。我们研究认为,近代以来由资产阶级创造的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不单纯是市场交易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市场竞争问题。这两点尤其是后一点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但这当中必须要有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来缓和市场竞争中的冲突。国家应当在立法、司法和行政实务中更加重视经济法治,否则,如果任其自发进行,那么就必然会引发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缺乏经济法、社会法(包括国际的经济法、社会法)来调整失衡了的市场竞争,来防范诉诸武力以改变所有权的方式争夺发展权。一国之内和国际范围,当下日益需要以确认和保护劳动力权的经济法(以及向劳动力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的社会法),而对民法、行政法等传统的私法、公法,保护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和公权力,这虽然也是需要的,但因这些权力或权利多数与人们对自己能力的消极利用相关(例如先占,通过暴力夺取或依赖资源财产的稀缺性占有他人劳动果实等),它日益不足以解决发展问题,当下人们还比较重视这些法,也许多数与人们的习惯或社会惰性有关;而中国要想和平崛起就更加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因而更加需要经济法、社会法这种现代法制,并通过这种法制要人们为发展负责来加以保障。经济法、社会法才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经济发展形式改革的生态战略
作者:杨素刚 单位:中共百色市委党校
一、引言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这种组合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大多学者都赞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的转变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等。不管如何转变,都应该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定位在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生态的承载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2010年以来,国家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制度,铁腕淘汰18个工业行业的落后产能。产业政策趋向节能、清洁生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西主要优势产业大多属于国家限制产能产业,产业、产品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制约工业节能降耗。2010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235吨标准煤降到2.123吨标准煤,下降5%;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16家重点耗能企业要节约能源123万吨标准煤;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4户企业要节约能源24.6万吨标准煤;全区要淘汰落后电力产能36万千瓦、炼铁产能200万吨、水泥产能446.4万吨、造纸产能11.23万吨。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必须从党政领导干部、金融与企业家转变开始,战略取向应遵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着力从思维战略上突破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取向。
二、广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广西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结构档次低、产业素质低、产业增值能力差,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适应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产业的构成上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加值在GDP中仅占有37.4%;新兴产业比重过小,200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258.4亿元,占总产值的4.3%。
(二)产业结构的资源能耗偏高、效率偏低在广西重点的工业产业中,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特别是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例,资源能耗偏高、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产出效率偏低,经济发展相对粗放乏力的特点仍较突出。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及时、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8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4%,低于全国40.1%平均水平,远低于2001年67.9%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48.5%的平均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54.2%的平均水平、美国的75.3%,印度的51.2%相比,差距明显。2、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结构中,有色、冶金、重化工业比重大。产业布局和结构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和环境的投入,而自主创新技术不足等问题。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浪费,对环境和生态构成较大破坏。2009年,广西重工业增长20.1%,轻工业增长13.9%。2009年,广西单位GDP能耗1.057吨标准煤∕万元(下同),全国单位GDP能耗1.077吨标准煤∕万元,而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分别为0.606、0.684、0.741、0.727和0.7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单位GDP能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因此,在客观上要求走低碳经济之路。
三、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一)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的变革,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突出低碳排放、高附加值,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现在各国正抢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技术制高点,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在经济转型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种种气象表明,广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从“节能减排”进入“低碳”的新阶段。
(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广西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资源耗费大,集约化、信息化进展缓慢,严重阻碍了广西的工业化进程。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改造传统工业。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转变广西工业粗放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2、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电子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低碳产业,积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对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推广和应用低碳经济技术,引领广西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抢占发展先机。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低碳产业不仅包括制造业、建筑业,还包括金融业和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第三产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而且附加值高,能解决需求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增加劳动者收入等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只加快淘汰第二产业“两高一资”的落后产能,同时,更要创新技术发掘第三产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着重发挥服务业、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低碳、高效产业的作用;建立软件、计算机与网络产品、现代通信、高技术服务业、环保、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用低碳技术改造钢铁、水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降低广西GDP的碳强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广西产业向低碳经济方向途径之一。#p#分页标题#e#
(四)发挥政府的作用,严格产业准入制度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适当干预的有效地结合,能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做好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及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严格准入制度,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鼓励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高效益、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一)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循环经济是一种较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较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马克思曾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循环经济作为新取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广西的资源,一方面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其次,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提高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再次,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性生产流程的线性经济。广西经济总量不大,主要是工业总量不大,不仅传统工业不强、不优,而且新兴产业基础也相当薄弱。广西提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即打造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14个千亿元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4个新兴产业,建设糖业、有色金属、石化、钢铁基地。到2012年,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工业化率达到2.9以上;到2015年,工业化率达到4.2以上。事实上,14个支柱产业仍然是广西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到2015年,要求重点行业中半数以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任务十分艰巨。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路径上可以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来推动。1、在企业内部建立“点”的小循环,实现减量化。引进和创新节能减排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企业改造升级,利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色设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循环经济技术,促进企业内部节能降耗,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之中,实现减量化。2、在产业链上建立“链”的中循环,实现企业间的废物再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建成资源、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利用。广西可以突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向园区聚集,延伸产业链条。广西贵糖循环型生态工业的成功实践,已给人们启示和信心,他们实现了在制糖、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蔗渣、废糖蜜、白泥、酒精废液、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吃干榨尽”的工业梦想,年产值近6亿元,大大超过制糖本身。3、在社会层面上建立“面”的大循环,实现废物资源化。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提高全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实现资源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积极举措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个领域,还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立一个由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行体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面推进循环经济。1、政策驱动。对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的建设项目、企业、产业优先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在能源、资源、水、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2、产业拉动。以生产要素为基本纽带,链接和聚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企业、产业,使企业相互依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循环发展与扩张,形成集聚效益,拉动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3、集团带动。以重点集团企业带动辖区其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4、创新推动。以创新体制、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实力;创新金融服务和财税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集中。
五、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取向
(一)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应该说,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是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和方向发展。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原则、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观念、方向和目标,而且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即把生态文明的建设引入到经济领域的建设之中,这应该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所追求发展方向。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形态巨大变革,关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是一种大趋势,始终不可阻挡、不可逾越、不可逆转;是一个大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组合和良性运行,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结构和效益目标;突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了能源节约的政策导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应对环境与资源领域的挑战作了科学而明确的回答,不仅从更广泛的领域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而且更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中,将其升华为社会前进的新目标。#p#分页标题#e#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只有人具有价值;而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对象或工具,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也就成为人类肆意征服的对象,这就是工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它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后果。生态文明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既有斗争性(人类索取自然),又有统一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以统一性占主导地位,人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统一性)。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种群对于其他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人的存在不但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而且也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承担义务和责任,才是体现人的价值的性。生态文明的道德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目的。
(四)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理性选择未来社会文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也将体现在人及其生产的物质产品与自然的关系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伟大的印度文明、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它们的衰亡给人类深刻的启迪:应该反思长久以来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工业文明的本质是资源型经济,其生产和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投入。而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持续的破坏生态系统终会导致总崩溃。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核战争的威胁、恐怖主义、人口膨胀、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泡沫经济、投机等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自然灾害、疾病和生态失衡等;更为严峻的是,上述危机总是以“地球疾病”出现在人类面前。
1962年《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描述杀虫剂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2年《增长极限》报告了人类工业的增长使污染发展到了极限,用倍增速度取得的社会增长,最终所达到的极限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未来人类的价值观必然要从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转移到人、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危机,无法在自身框架内解决,广西面对的是需要加快实现工业化进程,又必须超越传统的工业化。因此,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启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最根本取向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生态经营形式谈工业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缩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面向21世纪的重大行动。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摈弃传统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效益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鲁北化工走过的历程有重要的启示。这种启示在于:建立在渤海南岸千里盐碱滩上的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外部的自然环境与西部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鲁北化工实施“环境报国,奉献人类”的绿色文明战略,用环保科技产业撑起了渤海湾畔的碧水蓝天,创建的科技创新与资源、环境、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营模式,解决了传统产业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1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的意义
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是现代企业一种崭新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环境科学基础之上一种新的企业经营观念,企业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是在追求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达到企业高效益和社会高效益的同步增长。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是指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和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条托起的绿色环保科技产业,它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和技术、产品的结构优化升级。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绿色产业链条,其主体是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工艺。它利用生产磷铵产生的磷石膏废渣(每生产1t磷铵,排放3~4t磷石膏废渣)生产硫酸和水泥,反过来,硫酸返回用于生产磷铵;在生产过程中,硫酸尾气回收液体SO2,废水封闭循环利用实现了环保治理贯穿每个环节,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清洁生产解决了磷石膏占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又开辟了硫酸、水泥所需硫铁矿、石灰石矿山的开采,节省了巨额的原料运输和能源消耗,又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品质高效的磷复肥,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据测算,按鲁北模式,若在全国推广100套,每年可为国家创造70亿元的综合效益。海水“一水多用”绿色产业链条,其内涵是通过逐级蒸发、净化原理,实现理论组配,形成初级囟水养殖、中级囟水提溴、饱和囟水晒盐、盐碱电联产、苦囟提取钾和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达到海洋蓝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鲁北化工绿色科技产业建立在技术进步、创新的传统化工产业基础之上,经过科学的资源链条衔接与延伸,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整合,并为重新社会的资源观、环保观提供了有力佐证,即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的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了一个多次生成的过程,而这种对环境的保护也同时体现在资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成过程中。以此为基点,鲁北化工从国家行业和社会需要角度发展自己,从而获得了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从产业结构布局来看,我国是个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国家,但传统产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其原因在于对资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高污染和产出的相对低效;二是过剩。因而传统产业面临整合的巨大压力。鲁北化工的实践在体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和谐统一价值的同时,也为对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找到了有效的切入点。传统产业的企业不一定要进行产业转轨,而要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高质量、低成本、无污染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西部工业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西部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避免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的严重状况发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能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的优化组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效益,从而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多发,远离目前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推进西部工业经济发展中不能盲目仿效东部经济,不能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趋利避害,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2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对西部工业经济的借鉴性
鲁北化工地处渤海湾边的盐碱荒滩,这里淡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同时,鲁北化工又是以化工为主的企业,若不将环保工作摆在首位,无疑对当地环境将是雪上加霜。从22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鲁北化工把“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放在决策的首位,并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贯穿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使之成为自觉行动,它创建的绿色环保科技产业,对国家化学工业贡献巨大,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工业”到“朝阳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这不但没有造成当地环境的恶化,而且奇迹般地为盐碱荒滩穿上了“绿装”。鲁北化工目前投资1亿元建设小开河水利工程,开发淡水资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对解决当地工农业用水,进一步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意义深远。从1995年起,特别是近期,鲁北化工与中西部的宁夏、新疆、甘肃、陕西、贵州、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区就经济合作问题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经过双方考察、论证,认为鲁北化工与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互补性。特别是在利用鲁北环保产业技术对西部传统产业进行优化整合、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潜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宁夏固原、陕西西乡、贵州开阳等地区多家企业与鲁北化工签定了合作建厂的协议,鲁北化工输出技术、资金、管理,以促动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科技、经济、环境的共同进步。
3重视综合利用资源在西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西部地区许多企业技术水平和高科技含量仍然相当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仍处在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态之中,如果容许这样的工业格局长期存在下去,不仅大大降低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会由于背离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目标。鲁北化工生态经营模式在较大限度节约资源或利用资源达到较大化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就磷铵、硫酸行业而言。中国是一个磷复肥需求大国,也是硫酸缺乏大国,一方面生产1t磷肥要产生3~4t磷石膏废渣,另一方面中国要每年进口硫资源,鲁北化工环保科技产业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一的线性工业生产模式,建立起“资源→产品→废物→资源→产品”多维的、非线性的可持续循环利用生产模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较大化或较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有机统一。#p#分页标题#e#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是21世纪我国资源的接替地,对于实现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优势。但是,居高不下的产业能耗及工业发展一系列的大规模开采,最终会使资源的数量日益减少,发展也会难以为继,鉴于资源利用现状,西部工业企业有责任减少资源的开采,也有责任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资源的再生与综合利用,推动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西部地区整个社会经济及全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实现西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还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各行业的协调统一及其它经济行为的带动、支持。对于如何发挥西部工业经济和自身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如何开放西部工业经济以及西部工业经济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问题还有待于更多的人去探索研究。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式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定位
摘要: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到了历史罕见的巨大冲击。世界经济的各种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但是此次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国发展环境,正视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断深化多方位的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出路。中国“十二·五”计划以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顺应了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要求。
关键词:世界经济格局; 力量对比; 中国地位; 结构转型
一、全球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 “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是在一定的经济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结构或框架。战后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及时次是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格局,即以美国为一极和苏联为一极。但苏联的解体使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彻底崩溃,并使世界经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并存的格局。因此,从本质上讲,这个时期的美国霸权不是决策型的霸权,即以命令式或独裁式的方法对其它国家拥有的无条件的指挥权,而是博弈型的霸权,即建立在与列强博弈或讨价还价基础上的霸权。
而此次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至少遭到三大冲击, 美国霸权受到进一步的挑战和钳制:
及时,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美国的经济力量在多极化进程中相对削弱,使美国妄图独霸世界的妄想遭到破灭,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在G20框架下考虑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
第二,美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遭到了重创,危机前世界依靠美国经济失衡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架构被打破。此次危机是全球经济长期失衡的总爆发。
第三,美国的软实力受损,以美国模式为榜样的经济发展观念发生了动摇,美国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毫无疑问,虽然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还不能根本撼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超级大国地位。这是因为:
及时,美国仍然是世界上较大的国家经济体。2009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4.8万亿美元,比同期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四国家经济体(分别为日本、中国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
第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较大的国家贸易体。2008年美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万亿美元,同期德国、中国、日本和法国分别为2.7、2.6、1.5和1.3万亿美元。
第三,美国仍然是世界上较大的国家金融体。美国目前拥有的金融资产大约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量的1/3左右。
第四,美国仍然是世界及时科技创新大国。在目前世界好的10所大学中,美国占了8所,美国每年吸收世界技术移民的50%以上,美国一直是世界制造业最发达国家,目前美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占世界制造业附加值的22.3%,大于欧元区的21.6%,日本的12.8%和中国的10.1%。
必须指出,虽然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但美国有善于转嫁危机的娴熟技术。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大小不一的经济危机,但每次美国都能通过转嫁危机的办法较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使伙伴或对手遭到重创。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断然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80年代中期通过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有效地转移了当时面临的经济危机。而目前美国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同时迫使中国等其它国家货币升值,无非也是为了达到转嫁自身经济危机的目的。
因此,笔者非常同意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格兰特的观点。他认为,尽管很多欧洲人和亚洲人预见了一个更加虚弱的美国,尤其是它的资本主义模式因这场危机而饱受指责,但在世界权力变迁中,至少在今后若干年内,美国仍然是胜出者。
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她越来越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中国各种各样的言论也随之脱颖而出。类似“北京共识论”、“中国模式论”、“中美共治论”、“中国独秀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造危险论”和“中国掏空论”不绝于耳,其中既有“捧杀性”言论,也有“指责性”言论。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对中国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担心、怀疑和嫉妒。
其实,从世界经济发展史考察,几乎所有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曾经遭到过各种各样的指责和议论。当年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挨骂”是大国崛起的伴生物,当然也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关键的是如何对待这种“挨骂”。笔者认为,不要被这些言论牵着鼻子走,合理定位中国的发展,化消极国际影响为积极国际影响,是对这种言论的好回应。
合理定位中国的发展,就是要摒弃夜郎自大的心态和“骄傲的民族主义”,清醒认识到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综合竞争力的差距
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与中国人口在世界中所占比重极不相称。在目前的世界GDP总量中,占世界人口不足5%的美国占有了世界GDP总量的30%以上,而占世界人口22%以上的中国只占有了世界GDP总量的8%左右。特别是中国的综合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标准,2008—2010年中国的竞争力排名位居17—20位;根据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的标准,2007—2009年中国的竞争力排名位居30—34位。虽然竞争力排名的高低本身可以不必太过于看重,但其中一些指标所反映的问题还是应该引起重视。例如,在影响竞争力排名的因素中,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指标,如企业效率、社会责任、经理信誉、海外形象,中国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金融系统,公民道德操守、社会价值观,政府管理效率和官员廉政等却在排名中一直很靠后,从而影响了中国竞争力排名的整体提升。这特别应该引起重视。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
1978—2009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9%,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度是建立在粗放型扩张模式之上的。经济增速越高,资源消耗越大,环境压力越重,社会矛盾越突出。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8%,但消耗了世界32%的钢材,30%的煤炭,13%的电能和新增石油需求量的31%。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同样生产一美元的产值,中国的投入成本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和印度的2.5倍。
在资源消耗的同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越来越严峻。土地、空气和水资源都遭到了程度不同的严重污染,社会群体事件不断增多。多年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人口和环境红利”正在逐渐减少。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虽然承接了大量的来自亚太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只能得到极为低廉的加工费,中国只能为人做嫁衣裳,成为过路财神。
(三)科技创新的差距
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显现了“队伍庞大,投入增加,成果显著,合作增强”的特点。根据中国科技部2007年的中国科技实力研究报告的资料,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 500万人,居世界及时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73.6万人,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支出约1 023亿美元,已超过德国的718.6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研发支出国。据英国著名的《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汤姆森路透集团的材料,2009年中国科学数量超过了12万篇,仅次于美国的35万篇,为世界第二。中国的专利总量有望在2011年超过日本,于2012年超过美国。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的97个国家签订了103个政府间合作协定,多边和双边科技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还存在几大差距:
1.R&D总量迅速增长,但人均经费投入过低
研究开发(R&D)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方式和经济集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核心指标。2007年中国R&D经费总额为487.9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R&D/GDP增长缓慢,与美国、日本以及老欧盟国家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中国的R&D/GDP达到1.44%,而同期它们分别为2.68%、3.44%和1.9%,其中瑞典为3.6%,芬兰为3.47%,德国为2.54%,法国为2.08%。也远低于以色列(4.68%)、韩国(3.47%)、OECD国家总体(2.29%)和我国的台湾地区(2.63%)。
从R&D人员人均拥有的R&D经费来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R&D人员人均R&D经费在10—20万美元之间,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人均10万美元以下。中国R&D人员人均R&D经费支出额2007年为2.81万美元,约为德国和日本的1/6、英国的1/5、法国和韩国的1/4。
2.R&D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为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和高技术产业的R&D偏低。2007年仅为22.9亿美元,排在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韩国之后,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的1/5,意大利的2/5和韩国的1/2。而在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只有4.70%,发达国家一般为20%左右,即使相对占比较低的日本(10%)和俄罗斯(15%)也差距很大。
从R&D经费的来源看,虽然我国企业已经成为R&D活动的主体,2007年企业资金占全国R&D经费的70.4%,具备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相似的比例特征,但来自企业的R&D资金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外资在华企业R&D经费占比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23.2%增长到2007年的29.1%;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占比偏低,2007年只占25.8%,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水平(一般都在30%以上),其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超过了40%,韩国高达53.8%,中国台湾甚至达到了72.3%。以致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制约了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是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业中心,但不是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制造业中心。装备制造业是资本品的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高新技术设备的制造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一般包括航空航天、计算机集成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等。虽然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等手段使装备制造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许多设备的制造还没有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技术,不得不主要依赖购买国外产品。有资料证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以致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由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落后,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非常弱小。2009年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上升到175亿美元,但不到中国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5%。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还不及荷兰。中国仍然是“用数百万双鞋子换取一架波音飞机的制造低附加值产品的世界工厂”。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与中国GDP增长呈同步。目前中国的人均GDP仍只有3 743美元,位居世界的100之后,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13,日本的1/11。有7亿多人的年均纯收入只有750美元,年均消费不足600美元,按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以上的贫困人口,这些人不仅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甚至缺少基本的生存条件。
(五)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还很小
虽然中国是世界及时大出口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在世界经济三大组织中的话语权还很小。例如基于GDP、经济生存能力和国际储备来分配的IMF成员份额,一直向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倾斜,虽然近几年中国在IMF份额中的比重有所提高,目前已占6.19%,位居世界第三,但美国仍然拥有超过15%的一票否决权。
三、“一超多强”格局下中国的发展思考
(一)正视国际环境,处理好大国关系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长影响力,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的“关注”、“猜忌”和“怀疑”。虽然这些国家的力量不一定变弱,但中国的变强使它们在心理上和现实上都还一时难以接受。特别是西方一些机构关于中国在2020年将超过美国的预测,更深深刺痛了“老子天下及时”的美国神经。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利益碰撞在今后将成为“常态”,中国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硬约束”和“软约束”。所谓的“硬约束”是指通过赤裸裸的经济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发展,例如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等。而“软约束”则以媒体为先导,寻找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甚至以一定的民意为基础,炮制“中国制造威胁”、“主权财富基金入侵”、“人权”、“产品质量”、“达尔富尔”等问题牵制中国,以达到分散中国发展经济的注意力,增加经济运行成本的目的。
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硬约束”和“软约束”,我们要特别理智地处理好与各大国的关系,包括中美、中欧、中日和中俄关系,而核心是中美关系。由于两种对立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差异,中美关系要建立多方位的互信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建立互信不等于不能建立互惠。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形成的高度结构性依赖关系,即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也需要中国的产品和资金,为两国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美关系可以有矛盾、冲突和摩擦,但这并不影响两国“分享全球化利益”。虽然由于综合实力的差距,这种分享不是对等的,但也是“双赢的”。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是维系中美经济关系的关键词。
(二)正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软肋,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中国经济不可持续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政府与居民,资本与劳动,少数人与多数人,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已超越社会大多数人可容忍的限度,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有效地得到遏制。社会各种矛盾也更加突出。
只有以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为基础,让全社会公平合理地分享改革成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多方位的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科学、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问题,虽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要的症结在于我们体制改革的不到位,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有效涉及,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还严重滞后。
笔者认为,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不打破改革的障碍机制,只会使改革半途而废。在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推进多方位的改革。在经济领域,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改革,增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和能力。通过深化行政、财税、金融、资源和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注意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真正使全社会各阶层公平享有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把全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可容忍的限度内;在政治领域,要使政府从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跨越,实现从经济型政府和自我运转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通过政府运行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对“公权私化”的监督,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政府,使政府官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在社会领域,要防止“改革陷阱”,割断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扭曲,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诉求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良性平等的博弈,实现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和“柔性维稳”的转变。要倡导理性、宽容、温和、扶贫济困的社会氛围,让陷入困境者不至于因忍无可忍而绝望,甚至采取极端措施;在文化领域,特别要强化塑造中国的软实力,营造和谐文化的氛围。一国的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表现为吸引他国作为盟友和伙伴的隐性资源,在国内社会中表现为凝聚社会各阶层,建立粘性力量。一国的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政治价值和文化的感召力,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互信的基础。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气度的国家,中国必须以营造和谐文化为基础,对外输出中国和谐文化,宣传中国和谐文化,对内要防止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重塑社会信仰、社会诚信体系和评价标准,使中国不仅在硬实力上,而且在软实力上让世界刮目相看。
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随之更加突出。但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外部压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在人均GDP3 000—4 000美元上下时,是各类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处理好了,就会进入不断发展的良性轨道,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社会经济的“拉美化”现象。只有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十二·五”计划以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顺应了中国内外发展的基本趋向。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新形式下农业经济发展方法与途径
摘要: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从现实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提升农民的收入,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果。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入手,针对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新形势;发展;农业经济;方法;途径
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手段和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处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生产的规模还都较小,并且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还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实践设施通常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之中,很难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够正常投入到日常生产应用中,很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
农业生产方式,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主要是体现在:及时,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水平不高,很难有效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广泛普及到农村的各个地方。在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之中,大多还是依靠劳动力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链条。农业的生产无法和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联结,市场竞争力较低。
(三)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
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够良好,是制约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平原山地的分布本就是不均匀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农业经济长久秉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四)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
针对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的不够大,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基础。首先,需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配备工作,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机器和设备,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其次,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采用相应措施。积极倡导当地企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再者,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引导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合作之中,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二)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减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失误问题的出现,减少资金和资源浪费,保障和提升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效果。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注重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效果,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其能朝着多种经济增长方向发展;第二,需要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取得良好的统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生态功能,促进其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果,形成更加健康、品质、具有竞争力的新农业经济。
(三)积极有效地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
农业资源发展的进展态势,是影响到农业经济良好增长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针对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进行有效改善。首先,需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各项农业资源,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其次,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促进农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应用;,还需要将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发展,使其朝着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缓解当前农业资源紧缺的社会现实。
(四)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项惠农和利农政策有效实施;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再者,积极开展多方筹资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培养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项资金和技术投入工作,需要采用相应的监督工作,保障其能够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农业资源的分布态势不够良好以及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还不够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应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基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有效的改善农业资源的紧张态势,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技术和投入力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刘鹏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国内经济发展形式思考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虽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非常混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金融债务危机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大有经济“崩盘”的危险。而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却稳步增长,引导世界经济朝着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迅跑。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呢?一句话,就是因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过着“寅吃卯粮”的奢侈生活而又大搞所谓的资本投机经济,因而造成政府债务沉重,而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则注重创造创新的实体经济,强调马克思“剩余价值”理念,所以经济稳步增长。笔者现就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做一些解读。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
无论我们是否即将迎来“亚洲世纪”,有一件事很明显:全球经济的地理中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转移。如今,中国正处于前沿和中心位置,而且发挥着经济领头龙的作用,引导世界经济爬出泥潭一路前行。
(一)务实的经济政策,蓬勃的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党掌握了经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体会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极大冲击,锻炼了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把握航向,搏击风浪的能力。因而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关键时刻,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运用宏观调控和强有力的务实的经济政策,使经济依然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GDP收入突破10万亿大关,经济增长率为9.8%,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对世界经济GDP贡献率为4.5%,对中国经济贡献率为16.7%。除此之外,中国民间储流资金(储备和流动资金含境外流入资金)保守估计也在400万亿以上,全国国控经济总量47万多亿元,这笔庞大的资金,是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后发优势的基本保障和巨大动力。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较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出口份额占全球的9.6%,紧随其后的依次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以当前的美元购买力计算,中国年平均人均收入为4,400美元,已经成为一个中高等收入的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之最。另美国尚欠中国3万多亿美元,这样中国总储备量为6万多亿美元,也成为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之一。中国具有继续强劲增长30年的潜力。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尚未开发完毕,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开发潜力很大;二是资金、人才技术优势还没有显示出来,发展后劲显著;三是“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方针刚刚起步;四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还待进一步加快;五是中国把握好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到目前为止,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还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珠江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中西部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即使开发了,改革开放的纵度、深度仍然不够,效益不佳,低碳节能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处于低、初级的工业化水平,更大的经济效益尚未量化,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深化。在主席主持中央工作时期,中央就提出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决策,这一条条令人鼓舞的英明决策,到了今天似乎变成了“纸上谈兵”。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没听到大西北开发的惊天战鼓;没有看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旧貌换新颜”的累累硕果;没有触摸到中部地区崛起时嘭嘭跳动的脉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中西部人民改革开放的勃勃雄心和前进的坚定步伐。因此,国家应加大开发大西北的力度,要拿出革命战争年代那种“十万大军进西北”的宏伟气势,疏通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开辟大西北几条大通道,便捷边疆人民进行广泛的国际贸易。引导中东部地区资金、人才、技术向大西北流动,迅速带动大西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应给予大西北人民群众各种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和帮助青海、新疆等区域的实体企业做大做强。这样,大西北就能像东部沿海一样,得到快速的经济发展,为国家提供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另外,国家要指导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体制改革。例如企业整合,做到强强联手;调整结构,合理建设重工业基地,上下游协调搭配;人才、技术、资金跨区域联合,利用江苏、浙江等地人才和资金的优势,进行跨行业、跨区域的自由调节,搭配组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再一个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中部地区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思想保守,容易满足,错误地认为有吃、有穿、有房住这些简单条件能够满足就足够了。因而一旦满足,便不思进取,认为已是“很幸福了”。实际上,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有24小时,他们觉得向国家纳税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闲暇之时出门旅游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这就说明,他们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到那个时候,中部地区才算真的实现了崛起。笔者做了一个比较,比如江苏和安徽两个相邻的省,江苏除了地理位置上优越于安徽,东濒黄海,上接大都市上海,并没有其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况且江苏资源奇缺,人口众多,面积较小,是靠什么来支撑经济的迅速发展呢?一句话,靠人。江苏人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江苏的GDP是安徽的二十多倍。而安徽资源丰富(有煤、铜、铁、等矿产资源),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善良纯朴,面积是江苏的1.5倍,可是安徽的经济增长始终赶不上江苏,为何?同样也是一句话,是人。安徽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落伍了,思想保守,安平乐道地过自己的好日子,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没能赶上和超过江苏。因此,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河南等)的人民群众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改革创新,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国家经济增长添砖加瓦。
(二)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还没有显示出来,经济
发展后劲强势显著。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表现在通货膨胀仍在继续,物价上涨压力仍在增大,经济下降趋势仍然存在这“两涨一降”,在这关键时刻,党中央在2011年12月14日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制订2012年国内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且明确提出“稳中求进”的战略方针,笔者认为,所谓“稳中求进”,“稳”就是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最终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实惠,这是“进”。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严峻,2012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经济发展调整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等重大举措。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开拓资金、人才和技术流通渠道。可以说,我们国内并不缺资金,前文已经提到,中国经济国控总量为47万亿人民币,民间流动和储蓄资金达到400万亿左右。党和政府应想方设法调动和运用这笔庞大的资金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比如实行国替民办战略等。总之要大胆地改革创新,灵活运用和调动民间资本。比如,中西部部级贫困县、乡(镇),经济长年不得翻身,人民群众还是极度贫困,针对有的干部怕苦畏难,不思进取,个别领导不作为的现象,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整改。考核整个班子,当留则留,当走则走。工资在任期内发70%,停职修养(学习、深造),GDP和人均收入要做到递进增发,这样大胆地实行几任,看看是否能使资金、人才和技术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就可以为政治改革提供多一点尝试。通过这样大胆改革创新,让人才、技术和资金得到较大的开发利用,做到“物尽其能,人尽其才,钱尽其利”的良性循环。
(三)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这里的“走出去”,是指带资金、带项目、带目的到海外创办企业,开办分公司,也应当在国内纳税。这种“走出去”实际上是国内企业的海外延伸,既能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又能获得宝贵经验,了解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当然,最根本还是为了引进资金,使祖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为国内的经济增长再创佳绩。据报道,目前国内有一种不好的状况,一些富豪携款到国外定居,有的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还有的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每年有数千亿美元甚至于近万亿美元流向海外,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绝不能让一些心术不正、为富不仁的人,利用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发不义之财,又将不义之财带走外逃,去过奢侈豪华的糜烂生活,这实际上就是“变相洗钱”。笔者在这里大声呼吁:党和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拿出得力的措施,打开“外跑”富豪的行装,看看所带走的款项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勤劳致富,还是为富不仁。是勤劳致富可走可留,假若是为富不仁的拆白党(骗吃、骗玩、骗财、骗色),一定不能放任自由,要追根寻源,必要时要“冻结”资金,不予放行。我们不能提倡这样的“走出去”,这样的“走出去”会拖垮我国的经济,因为他们到国外不是为了赚钱获利,而是为了享受、挥霍。其次关于“引进来”的问题,引进来是指将国外的先进科技人才和经验丰富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有选择的不破坏国内经济环境的招引科技人才和项目资金。就目前形势看,我国的引进来战略不尽人意,特别是自愿走进来的项目。比如中国的零售业:沃尔玛超市每年有大量钞票揣进外国人的腰包。沃尔玛超市将中国国内的廉价产品高价卖给中国的老百姓。有时还使用价格欺骗,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愚弄和欺骗中国消费者,这是很不道德的。这种商家如果在印度早被勒令退出市场。况且,印度的国内零售业是不准外国人染指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印度人不愿将稳赚不赔的超市这个金饭碗让别人抢走,影响本国零售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说请进来,是指那些科技含量很高的“稳、难、长”的项目,能帮助和支持我国改革开放更深入更彻底的引领国际的先进项目,比如“急”,能否引进几条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以解我国油气之急。“难”,能否引进开发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开发治理和绿化项目。“长”,能否引进一个大公司与中国政府签订合同,带足够资金来中国开发实体企业,五十年不撤资。到目前为止,这些“急”、“难”、“长”的开发项目都还没有请来海外商贾。也许有人会觉得很不现实,其实并不是如此,而是我们并没有请进真正的外国巨商。况且国人没敢把这些“急”、“难”、“长”的项目列入议事日程。所以说,我们还没有将“走出去,引进来”落到实处,还停留在表象上,只能说“好走则走,易请则请”。在“走出去”、“请进来”的问题上,国人应当动番心思,要有打扮漂亮女儿出阁的走出去精神,要有“摆开八仙桌,全凭嘴一张”的阿庆嫂的请进来精神,真正请进巨商良贾来中国投资创业发展,带动我国经济持久良性循环增长。要有秩序有选择地安排落实“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有关事项。
(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必须加快
俗话说“十农不如一工,十工不如一商,十商不如一科”也可以这样表述,就是说十个农民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如一个工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而十个工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又不如一个商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十个商人所创造的财富又远远不如一个科技工作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所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刻不容缓,要放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安排上。切不可口号式的瞎喊一通,要规划“三化”的时间表,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三化”建设上来,如能做到这一点,我国的经济又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彼此之间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区这“三化”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那么这个地区就一定能够结出经济的丰硕成果。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所以经济实力很强,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就拿笔者所生活的这个城市(江苏盐城)来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个十多万人口的地区级小城市,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通过“三化”的实践,现在市区人口超百万,年均GDP(财政收入)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三十多倍(达500多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美元。如今,盐城这座英雄而美丽的城市,像一枝盛开在苏北平原艳丽的花朵,像一颗镶嵌在祖国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所以说,要想使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就必须加快“三化”的速度,实现跨跃式发展,有眼光、有见地、有选择、有秩序地谋划发展,在今后二十年左右,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今年乃至今后若干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前面已讲述过:“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祥和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和方法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也就是说,在国际经济形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所以要“稳”。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和发展实惠,这就是“进”。
(一)当务之急乃是“稳增长,控物价”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时条就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的关系。稳增长就是坚持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果断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财政部门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贷币政策。笔者过去在文章里已反复强调:中国的工业销售税(17%)太高了,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这极大损害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影响实体经济的利润和发展,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很难做大做强。这一点党和政府应当高度关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减税和出台各种针对实体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政策要适时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总量的合理增长。事实告诉我们,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这是我们期望的,但要防止回落过快,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要稳住经济增长。笔者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赋予新的内涵,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不变,但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障供应。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加强农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不动摇。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生产和建立和谐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通货膨胀的较高点已经过去,输入性通胀也下降了,国内宏观调控也已初见成效,这与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周期性也有关系。我们说,物价压力主要来自于农产品,而农产品涨幅则来自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包括美国、欧盟如果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后,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出现的反复,所以威胁力主要在这方面。要消除这些压力,就必须做到,尽量消化各种成本,打击人为炒作,给消费者适当的副食品补贴,政府控制价格,严控输入性通胀。
(二)提高收入拉动内需,严控楼市泡沫
我们应当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的根本。经济形势越复杂,保障和改善民生越重要,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是协调发展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宗旨,是让百姓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胜利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和能动性。惠民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使他们活得更自信、更幸福、更有尊严。比如,加大民政制度的合理改革,提高烈士军属和革命残疾军人待遇,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关注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要让这些可怜的人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要帮扶和关注弱势群体,提高这部分人的生活质量。让全民都享受养老、医保等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这样,祖国和我们的身上才能落满世界人民的目光。我们的人民歌颂党的恩情,用这样撼天的情感爆发出的精神动力发展经济建设,是什么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其次,我们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所谓的房价合理水平要从以下的三点来理解,一是老百姓买得起房子,这就是合理;二是跟相对的价格水平比,房价涨幅超过CPI(物质上涨因素)不大,和CPI差不多,这也是合理;三是吃皇粮的国家公务员和文教卫(事业单位)人员,每月的工资在当地城市都买不到1㎡的房子,这就是(简单核算断言)不合理。比如,一位教师月工资实得5,000元,而当地的房价7,000元/㎡,这个教师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难怪南京一位房地产大老板吼叫:“我们开发的房子不是卖给工薪阶层的”,言下之意只卖给大老板和富豪们的。还有龙岩“招租广告”的广告词:“温馨小套房,适合包二奶”,这些不负责任的广告,给社会带来很坏的影响。长期以来,房地产势必会成为泡沫,这样的泡沫一旦形成,房产商掏空了银行的资金,而房子又卖不出去,势必走美国“两房”申请破产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的老路。那样的话,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果就可能打水漂了。所以党和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是非常正确英明的,这样使得房地产这个“悬空经济”能安全地“软着落”。国家应继续执行房地产限购政策不变,防止房价反弹,坑害群众利益,严控银行的信贷风险,一旦出现房贷的呆帐、坏帐、死帐,资金不能回笼,则追究银行的刑事责任,保障银行资金安全获利,保障党和政府的“钱袋子”管好理好利用好,不出差错。综上所述,我们要认清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继续加大经济改革力度,完善和实施各种政策与举措,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载重航船,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顺利前进。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探究
【内容摘要】
自从解散以来,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作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到如今为止,还没有其他的承办单位取代,来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正在不断地发展与改善之中。这正是当前中央直接对农村居民颁发政策的形势。要想在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投资方向以及经济收益等。在考虑时也要注意掌握其带来的利益与风险,有效把握其内部实行模式,使得农村经济展现出一种多元化与多样化共同实现的经济发展常态。在改善期间,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并不能够被看作实行的根本阻碍,应该保障自身对土地私有制与土地产权做到的认识,使得农村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针对以上几个方面作出详细的介绍与见解,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农村建设
目前,农村社会的发展形势已经从有税费的时代向着无税费的时代转化,使得农民的经济负担减轻,但是农村的部分运转情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农村集体经济要在保障村民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用品的前提下,提高村民的收入。然而多数村级组织单位都普遍面临着发展水平落后,发展道路匮乏的情形。只有保障了自身的努力,才能够发展集体经济使得劳动力效率提高,从而进一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开展。大量现象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传统发展模式以及现有体制的约束,不能够快速适应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更不能够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进行,因此,针对这些方面,本文将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形式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现代农业时代要求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被寄予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合作互利的经济状态。在现代我国经济体系发展的基础下,在市场风险面前,农民的小型生产规模显得十分渺小。在市场各方面的竞争情形下,农民被迫必须要学会合作。主要涵括两种合作,一种是纵向,另一种是横向,这就要求学会要素资源的重新分配与理性投资是合作的基础手段与方法。要想实行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还要求村级组织单位的组织形式合理且具体有效。主动向着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形式转变,充分利用一切劳动力与资源。要求有效的一部分非农业主体积极加入合作,还需要一些集体组织机构的产生,积极建立一些农场、产业园、基地等农村集体经济机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障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更好实现。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方向与风险预算
(一)从资源管理角度分析。资源管理大致分为六种:人力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供方与合作伙伴管理以及知识技术管理。这六项管理都在资源管理中充当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就必须保障人力资源充足,人才素质高尚;基础设施方面要且有效,保障各项指标达到合格的预测;环境得体,办公起来舒适方便;财务状况充足;合作方稳定且有信誉;内部知识技术灵活且达标。但是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相对一些风险,比如:人力匮乏、财务缺少、技术落后等。因此,必须要针对性解决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保障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从资金管理角度分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金的管理、流动资金的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基本资金一般情况下是由国家或者政府财政拨款,因此,使用机构可以无偿性使用。对于大部分补充固定资产损耗的折旧基金,要全部上交于政府,少许用作使用机构的更新改造基金。机构的流动基金应该根据预计的定额,全部由政府财政拨款,但是机构内部实行有偿性的使用。机构的专项资金应该全额交予银行贷款,到期后应全部交还银行。机构内部财务人员对资金进行详细预算与及时的记录,以保障资金到位且合理使用。在此期间,会遇到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风险,应该根据机构发展的现状做出的分析,确保资金的及时清还与发放,保障机构资金方面到位且合理。
(三)从资产管理角度分析。资产管理通常分为三项:办理定向资产服务,办理集体资产服务以及办理专项资产服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必须要保障资产管理的三个方面及时到位,无论任何一项服务有需要时,要及时处理,处理方式要合理得体。根据每一项资产服务的特定合同的具体操作方式、约束要求以及不同条件,为每位客户进行详细的经营运行,保障为客户提供各项基金、证券及金融产品方面的资产管理需求。
(四)从投资方面进行分析。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过程中,合理的投资也是为机构带来收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投资的定义主要指某种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得到利益,而向其他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的行为。对于农村发展来说也是一项合理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合理的投资能够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盲目的投资只会减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进行。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投资对象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式出现失误的风险,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首先将自身经济稳定,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理念进行合理谨慎的资产投放。
(五)从经济收益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收益是指某个人或者机构在保障自身的期初财富与期末财富同样富裕时,能够消费的较大限度,其中既包括已经实现的收益与还未实现的收益。经济收益往往指的是期初期末的净资产,农村集体经济要想达到某个巅峰,一定要保障这一净资产达到一个合理充足的数额,使得农村经济不再受到制约,而且能够根据这一角度衡量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促使农村能够快速找到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的手段与方法。
三、官民合作在共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农村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社会上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许多农村面临着劳动力无处使用,发展前途渺茫的现状。面对这种情况,官民之间应该建立合格有效的合作关系,积极设立一些集体机构或组织单位,充分利用闲置劳动力;也可以互相努力,寻找有前途的发展道路,保障所有村民都能够参与进来,既有效保障了村民的各项权益,为村民的各项服务提供了保障,又提高了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变得更加美好。
四、结语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在如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情形下,我国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在资源、资金、资产、投资以及经济方面的计划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我国集体经济发展进程相对较慢,因此,根据这一现状一定要从根本角度出发,建立和谐的官民合作关系,保障农民充分意识到集体经济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发展所有较为落后的村级组织单位,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资源,来保障及时满足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一切需要。
作者:再依娜古丽·吐尔逊 单位: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林产工业低碳经济发展形式的探新
1研究方法
1.1企业发展价值取向调查
问卷设计调查问卷是迄今为止用于收集及时手资料的最普遍的工具,一项调查结果是否能达到调查预定的要求和目的,以及所收集到资料的度和完善度都取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水平。本项调查问卷设计包括问卷标题、问卷说明、问卷正文和必要的注明等4部分。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包括对实现低碳经济的态度和认知取向,取决于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对环境保护的和企业发展的认知情况。可以通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来衡量,因此问卷正文分为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及其对企业发展方面的认知情况和建议等3个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①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单位所在地、职位、家庭人均月收入、理想的实现程度等7个结构性选择问题。②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方面的认知情况。包括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方面、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所在行业、采取排污措施、对环境污染情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等8个结构性选择问题。③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的各项问题各有所侧重,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主要侧重于受访者素质和自我认知方面的调查;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认知情况侧重于受访者环保行为和经营行为倾向方面的调查;意见和建议作为主题内容的补充,是由受访管理者说明自己其它方面的态度或观点,以征询受访管理者对问卷设计或对问卷调查本身有何感受等等。本调查问卷设计所提供的选择性问题都是按其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使不同水平的次序与逻辑次序保持一致。
1.2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①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进行频数统计、均值及标准差计算,频数统计用来考查样本中各项目取值的分布情况,均值和标准差分别用来度量各项目取值的平均值和分散性。由于问卷调查的各个选项只是少数几个离散数据即属性数据,因此,对属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就是它取各种数值的百分率。②关联性统计分析方法。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属性数据的关联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a.确定存在关联性的候选变量,建立由这些变量不同的取值组合下的形成的频数,即形成交叉列联表;b.将交叉列联表的每个单元观测数据保存到一个数据集;c.对数据集进行关联性的χ2检验以及关联性度量。χ2检验就是对属性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原假设是行变量和列变量无关联,在显著水平α=0.05情况下,如果计算的概率值p<0.05=α,则要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变量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关联性度量是测量变量间的关联性程度,对于χ2检验,γ统计值是度量有序变量间关联性的指标,γ统计值介于-1与1之间,其值越大,有序关联性越强;正(负)的关联表示两个变量有相同(相反)的变化趋势[5]。如果是有序变量,可以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度量变量间有序关联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012年3月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产工业管理处、伊春市林产工业管理局的协助下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在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产工业企业共发放问卷380份,获得有效问卷365份。调查数据整理过程如下:首先使用Excel软件录入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工作表中的一行记录反映一份问卷的数据,共形成365行19列(15项选择问题和第13题包括的4项填空题)的数据表,其中第4题录入的选项以伊春林区问卷为主,大兴安岭地区问卷归入到“其它”;然后利用SAS9.0软件直接将数据导入形成SAS数据集,对SAS数据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
2.1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样本项目取值及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的受访管理者基本分布数据表明,受访管理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占84.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3.4%,近一半是中层管理着,所期待的理想人生状态实现一半及以上者接近30%。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认知情况方面的数据表明,47.8%受访管理者基本赞同“在不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下,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是值得的”观点,94.3%受访管理者不太赞同“有限的资金不值得投入到设备改造和低碳技术创新方面”,67.7受访管理者认为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拥有名牌产品、企业规模大、利润高,64.6%受访管理者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名牌产品、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受访管理者所在行业主要是木制工艺品、人造板、家具,一半多受访管理者认为所在行业已经达到环保标准,不需要采取排污措施,87.2受访管理者认为近5a来所在企业对环境污染在不断减小和没有污染,72.4%受访管理者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型属于政府推动型和消费引导型。
2.2基于关联性分析的企业价值取向指标筛选和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企业价值取向所包含的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因此,首先需要分别对这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保留相对独立性较高的指标,然后再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这样既有助于探寻企业价值取向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也能减少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对企业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的工作量。企业价值取向包括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和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首先对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筛选具有较高独立性的指标;然后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不包括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V15)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筛选具有较高独立性的指标;将筛选后的指标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标V15进行关联性分析。
2.2.1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的筛选对管理者基本情况7个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各指标间的卡方检验显著性概率及Spearman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V1与V2、V5、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2与V3、V5、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3与V4、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4与V5、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5与V6、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V6与V7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因此,保留V3、V5等2个变量。
2.2.2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的筛选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7个指标进行两两关联性分析,各指标间的卡方检验显著性概率及Spearman相关系数如3所示。数据分析发现,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V8与V9、V10、V11、V12、V13、V14之间具存在显著关联性,相关程度在0.1以下的变量包括V10与V12、V11与V12和V14、V12与V13。由于V10与V11、V12与V14关联系数较高,因此,保留V10、V14等2个变量。2.2.3筛选后的指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上面对管理者基本情况和对企业发展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筛选结果是保留V3、V5、V10、V14等4个变量,也就是说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职位、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对环境的污染状况等4个因素。将这4个变量与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V15进行关联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3结论与建议
3.1通过指标筛选得出的结论
Spearman相关系数用于衡量有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对表2和表3中的Spearman相关系数达到0.2以上的变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年龄越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管理者收入越高,收入越高的管理者越能很好地实现人生理想。越不赞同“在不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下,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是值得的”观点的受访管理者越倾向于不赞同“有限的资金不值得投入到设备改造和低碳技术创新方面”观点。越不赞同“在不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下,为了利润而造成环境污染是值得的”观点的受访管理者越倾向认为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投资回报率高、拥有名牌产品、企业规模大、利润高;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名牌产品、强大的市场营销的受访管理者,越倾向于采取排污措施,同时认为近5a来所在企业对环境污染并没有不断减小和没有污染。
3.2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及建议
利用χ2检验法,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对表4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管理者越主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依靠政府推动和消费者引导。企业高层管理者更注重政府推动和消费者引导的作用,关联系数为负的含义是指两个变量的有序关联性是相反方向。越是认为企业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上市融资成功和拥有先进环保技术或者认为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减轻的管理者,也越倾向于认为本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政府推动推动和消费者引导下实现的。林产工业企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人员比例低、科技投入少等问题。林产工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企业通常在研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投入很少,也就很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同时,林产工业企业规模化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规模不经济,具体表现为产业集中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是指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在该产业所有企业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状态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强弱。因此,林产工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是走生态化产业集群之路。
作者:李英陈向华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形式探讨
劣势分析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鄱阳湖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逐年较强,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1995~2010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由2391.7×104t标准煤增加到6354.9×104t标准煤。1995年原煤消费占总量的79.8%,2010年占74.4%。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整体来看,江西省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能源是江西省能源利用的主体,但过度依赖煤炭,且煤炭比重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图1)。
2能源供应短缺和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供需与来源结构分析表明,江西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自2000年以来都在递增,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调入量从2000年的1157.2×104t标准煤猛增到2010年的4267.74×104t标煤。能源调入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2%增长到2008年的67.1%(图2),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从外省调入能源的数量和比重迅速增大,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挑战。
3能源科技创新和利用效率低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方法,计算2009年广东、山东、湖北、江西、陕西、青海6省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显示,江西的人均碳排放在6省中低,为0.750t/人,山东是江西的3.7倍;青海碳排放总量低,为773.15t,其次是江西,为3254.30t。碳生产率是衡量低碳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江西碳生产率为1.690万元/吨碳。江西的GDP和陕西接近,因为能源消耗量较低使江西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生产率。尽管如此,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也很大。由此可知尽管江西省的人均碳排放量低,但低碳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碳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加碳汇潜力等实现低碳排放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从系统视角来看,鄱阳湖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方面着眼:及时,生产低碳化。其一是源头输入的低碳化,其二是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其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从结构上促进低碳发展;第二,消费低碳化。主要是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有效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科技创新贯穿于低碳经济输入和输出、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节能减排潜力挖掘、碳中和、碳捕捉、碳储存等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能源科技技术水平的高低。实现生产和消费低碳化。笔者认为,改进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模式等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生产体系改进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和消费观念转变模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其中,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关键,其它3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成败(图3)。
1能源科技创新模式
科技进步对能源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在碳排放空间的约束下,以能源节约利用和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为目标、以能源技术开发为根本动力、以能源科技创新为关键。目前,鄱阳湖区大部分县市处于工业化初期中段,能源需求大,但能源利用效率仍然低。依托湖区的新能源开发优势,引进先进的能源科学技术,推动能源科技研发创新,努力形成更为低碳化的能源供给结构和更为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主要内涵。
2生产体系改进模式
较大程度地缓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核心,改进生产体系是最为重要的着力点。鄱阳湖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定型,因此生产体系改进阻力较小,工业发展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生产体系改进模式是指用集约型、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型的新型生产体系取代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生产体系,实现清洁生产、集约生产和循环生产。
3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江西省三次产业之比为12.8%:55.0%:32.2%,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250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6354.9×104t标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759.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4757.89×104t标煤,在能源总消耗量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江西产业能耗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还处于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是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主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的主要内涵在于:降低能源消耗大和污染排放多的产业比重,提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小、污染较少的产业比重,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发展目标。
4低碳消费驱动模式
低碳生活方式实质是倡导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通过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发展经济的目的。鄱阳湖区倡导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和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同步进行的。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既可促进湖区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低碳消费驱动模式与人的观念和行为紧密相关,只有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才能发挥效用。
结论和讨论
1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鄱阳湖区要逐步调整优化煤炭调入网络结构,增加输油输气管道的投资建设力度,发挥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作用,形成分工合作、高效畅通、较为完善和现代化的湖区能源综合运输系统。从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角看,发展低碳或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鄱阳湖区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
2发展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改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生产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生产体系,可推进鄱阳湖区生产体系的低碳化。要选择性接收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规避资源利用大和环境破坏强的企业;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低碳产业群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动力必须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湖区要借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加强以高技术、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和良好创业氛围的产业群为核心,先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滨湖地区作为培育低碳产业群落的重点地区,积极引导低耗能、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联系、空间集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群落。
4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不断调整鄱阳湖区居民消费结构,引导居民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鼓励大众选择自行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环保交通工具。此外,要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激励机制,加快完善有关税收政策,尽快建立节能专项基金,通过征收碳税和能源消费税,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能源节约。
5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发挥森林碳汇潜力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明显优势鄱阳湖的“一弯清水”等生态基础具备很高的碳汇价值。为此,继续保持生态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潜力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王圣云傅春单位: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林业经济发展形式的类别
“森林多种效益综合发展模式”,是根据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实行综合经营,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它既不像三大效益一体化模式那样,强调每块林分同时要发挥三大效益,又不像主导利用发展模式那样,按天然林与人工林分类经营,而是属于前两种模式中间的一种发展模式。美国、瑞典、日本等均属于这种发展模式。
现在中国国有林区进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林业分工论理论,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即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会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的不同利用阶段,而主导利用效益不同。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严重威胁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国的森林效益利用必须从经济效益为主,转换为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
以可持续发展方式分
按是否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可持续林业一般理解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才真正可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人类的较大经济利益为核心,掠夺式开采森林资源,而忽视了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森林资源面临枯竭局面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资源配置方式分
按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分为:林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和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共有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及时是自然经济;第二是市场经济;第三是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已经成为历史范畴,现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在生产上实行强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上实行严格的工资控制,消费上实行多方位的票证制度,流通中实行的价格管制。我国采用计划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实践已经证明条件并不具备,应该重视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经济强调以下原则:较大限度压缩政府的职能;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崇尚优胜劣汰,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维系有序性的法制;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利益道德;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等。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今天,林业发展必须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统筹考虑,充分考虑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同时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我国林业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曹永福单位:吉林天桥岭林业局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人才招进对地方经济发展形式
[摘要]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自古以来,国之兴,在于人;治国安邦,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己成为地方政府综合竞争力的制高点。鉴于此,本文对人才引进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发展
一、人才引进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能够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的因素已从物质、资金、技术等逐步扩大发展至人才的自由流动,社会广泛认同了人才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以及各地方政府都开始加强了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的重视,将人才竞争视为提升政府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内容。从我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人才政策指引下,各省市区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围绕人才的培养、稳定、引进和使用等竞相出台了许多人才政策,并积极地进行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从而形成了基于我国国情的人才政策新体系。人才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政策和制度的竞争。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内容。尽管现阶段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政策以吸引人才,但在制订和实施人才政策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人才高消费”现象,或是人才政策趋同现象,人才政策有名无实。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人才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价值导向存在严重的错位。从国际情况看,世界贸易自由化框架下的全球竞争,发达国家不仅在技术竞争和企业竞争上占据优势,还在人才竞争上占据优势。因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较大威胁,不仅仅是物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更致命的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即使是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也依然在不断的改进人才措施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为其所用。
二、我国地方政府人才引进的建议
1、利用政策导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部分,因此,在人才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与地方政府的整体政策结合在一起。例如,苏州市就在其《苏州市“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不断提高”,,并且在其“十一五”人才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目标值的确定中提出了“人才与经济融合度目标值设计”。这些表明,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制定是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的。近几年来关于人才方面的政策不少,但很多政策不规范,不科学,造成很多矛盾,部门与部门的政策不一致,一个部门前一任领导与后一任领导又不一致。因此,制定政策要反复调研,经过各部门的协调,使政策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政府导向作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研。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基层的认识,只有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把握,才能制定规范、科学的政策。
2、人才吸引政策要导向结构平衡
首先,这是由人力资本的结构性特征决定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即存在着投资主体的结构性、不同投资方式形成的效能结构、人口中的配置结构、产业配置结构以及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等引起的空间结构,其结构性特征是的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内涵更为深化和丰富。其次,目前的人才布局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与人才闲置现象并存的问题,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我国人才总体效益的提高,解决人才结构失衡问题需要综合治理。人才政策的制定要与本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特别是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吻合。
3、重视人才保留政策和人才发展政策
近几年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增长,各地政府都制定了许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但是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存在着价值导向的错位,人才政策没有起到本身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政府的人才政策也要具有系统性,一味的追求吸引,必然导向对人才的保持与开发的缺失。利用政策倾斜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调整人才政策,在吸引外地人才流入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前文中江苏省苏州市的人才政策新进展来看,己经将人才政策的侧重点从人才的吸引转为人才的使用、保持和发展.
三、结语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要重视人才的保留政策和人才的发展政策等。此外,从发展现状看,人才瓶颈制约了地方政府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即人才储备不足以支持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区域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区域人才政策的竞争,人才政策是政府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形势下,各地政府采取了调动、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业等多种形式,积极吸纳外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林业经济发展形式探析
摘要:针对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林业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展开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形式;分析
林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其中一项,但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的。林业经济是一体的,只有当林业经济自身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才可以支持林业的发展,文章具体分析林业经济发展的形式。
1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经济现在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还会妨碍生态问题的改善,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1.1观念转变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人们对于各类经济体制的了解都比较少,而且对于传统的经济体制、市场都已经非常熟悉,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各种经济体制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但是这些经济体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难以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如果国民对于市场或者经济体制观念不能转变,各种新型的思想或者方法很难应用到实践中。这对于林业经济适应当今社会,并得到一定的发展非常困难。1.2林业经营存在问题。林业发展要经过经营,才能拥有一定的市场并盈利。但是林业经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我国林业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有的地方林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有的地方林业覆盖率非常低。除此之外,林业资源分布不同,有的地方树木多,但种类单调,而且树木的质量也不能保障,主要是没有考虑到树木本身生长所需要的环境特点。这非常不利于林业的发展,更不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应。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林业发展中管理工作的质量非常重要,管理水平的提升除了涉及到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外,还有可能涉及到林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对于自身的工作不够负责或者对于管理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很难完成这份工作,最终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非常难。
2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发展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开始落寞,所以是一个两面性的时期,它可以为林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也有可能为林业发展带来挑战。2.1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我国的林业发展,因为林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政策体现了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国家政府对于林业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2.2生态问题带来的挑战。我国的生态问题因前期的工业发展已非常严重,只能通过林业发展来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生态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在林业发展主要以控制环境污染为主,大大限制了林业发展。因为林业发展更大的市场应该是美化环境,但是生态问题阻碍了这方面的发展。
3发展方向与措施
我国林业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探讨林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应对问题的措施,进一步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3.1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林业发展是近些年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林业发展的经验比较少。但很多行业都有共通之处,所以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在林业发展中应用一些其他行业的发展战略,但是不能原搬照抄,必须适当改变战略,密切地与林业发展联合起来,形成林业发展的一种特色。3.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林业经济。我国林业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观念转变、林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所以要想发展林业经济,必须要先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好的方法是对人们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逐步提升公民的思想素质。林业经营中的问题,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克服地域不平衡问题,以及林业发展中质量控制问题。
4小结
林业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而且正好响应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具有发展前景。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形式仍不容乐观,必须更加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投入,这样林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作者:谭吉敏 单位: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形式探究
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认同度明显提升。资料显示,78.82%的地方高校已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17.65%的高校正在酝酿和考虑中,3.53%的学校尚未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年“高等教育地方化”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地方高校提高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在课程设计和专业设置上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开展社会服务。
2.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日益扩展,调控管理力度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服务的形式多样化。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校企合作设置订单班等。很多地方高校为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实践中加强管理和调控,促进社会服务的成效较大化。
3.高校社会服务潜力巨大,但问题明显。(1)社会服务相关主体间缺乏深厚的支撑力度。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合作各方都在摸索中。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进行合理定位,结合社会需要采取灵活的办学类型,从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人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与高校合作的力度、价值取向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协调、投入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的社会服务发展。(2)高校社会服务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为地方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机制、评估监控机制等都需要重构和完善。学校、企业、师生等多个要素流动和组合,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沟通。相关机制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校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地方高校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聚集起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政策好,环境合适、各项保障得力就能有效地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参与地方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校是人文资源、文化传统和知识的聚集地。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也需要高校的带动和引领。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文化进行整合和发展,为促进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地方高校有获取前沿信息和有效信息的技术平台,自身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正是因为高校拥有技术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应用的人才,地方高校才有能力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咨询、管理规划、政策研究等服务。
4.地方高校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和学科。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经济,能深刻了解地方经济的需要,响应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和学科都能进行灵活调整,培养出最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分析
1.校校合作。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学校、企业的发展。每所学校因历史、定位、资源、优势的不一样,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法成为“全能手”。学校与学校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高校联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能为地方提供更好的服务。校校联盟最典型的是江苏9校联盟。9所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实现互补,共享教学设备、共建师资队伍、搭建互通培养桥梁、探索合作途径,共同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目前9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涵盖区域各大产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担400多项科研项目,建立150多个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9所高校教师为8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进一步提升。
2.校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以传播文化和生产知识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科研服务。科研服务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开展科研,在科研中展开社会服务。比如企业在生产、营销、融资等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地方高校利用人才优势提供一定的科研服务,协助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高了科研能力,企业也得到实在的支持。(2)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校和企业以不同方式联合开发研究。高校在研发过程中获得资金等物质的支持,企业则从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中获取一定利润。(3)创建科技园。科技园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通道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的人才、技术都可以不断向社会进行辐射,推动区域各个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主动功能是培育企业家、孵化企业。科技园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装备、灵活的机制促使学校的技术链和社会产业链有效结合,加快成果转化。(4)创办企业孵化器。为了降低创业者创业的风险,高校建立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服务机构。创业有风险,这就需要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是地方高校积极寻求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高校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帮助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对于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科研项目组进行研究。
4.教育延伸服务。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不仅一般民众需要学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要提上重要日程。高校的教育延伸服务是高校教育活动向社会的拓展。高校通过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业受益。这类的社会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支持,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二是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提供一定培训经费。三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办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5.社区服务途径。(1)定期培训。社区居民有学习新技术、更换职业等的学习需求。高校就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的民众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为居民学习创造条件。(2)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比如开放图书馆、共享数据库等。(3)开放体育设施。高校一般都建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在满足了学生体育训练和日常锻炼之余,可以考虑有条件的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这样一来既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为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增添了活力。(4)提供咨询和其他活动。高校为社区居民提供诸如法律、心理等咨询服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家教,深入社区帮助老人和其他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教育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树立这样的思想和办学理念突出了地方高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贡献。学校不一样,服务内容和实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高校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将自己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服务地方,多方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奠定坚实的生存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陈珊珊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转换经济发展形式的经济法学
一、构建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制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须
1.“人要为发展负责”的内涵。首先,人要为发展负责,这里的发展是指以人为本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既包括个人的发展,也包括国家的发展,在国与国之间也指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等。其次,人要为发展负责,这里的人包括一切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派生出来的人的组合体(包括家庭,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政党等,也包括民族,国家等),在当今世界任何个人以及人的组合体,都要为发展负责。,人要为发展负责,这里的责包括道义上、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责任。我国古代社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人要为发展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从法律上为发展负责。因为,既然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而发展又是在法治条件下搞发展,那么,我们除了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和道义上为发展负责,也必须通过法律来要求人们为发展负责。中国长期以来合作文化、竞争文化和发展文化相对缺失,这多半与中国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有关。但是,从新中国成立起,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中国的合作文化、竞争文化和发展文化也随之逐渐兴起来了。有位美国学者在《贫国与富国:基于治理理论的解释》的论文中曾经顺便提及“人要为发展负责”[1]。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思想;我们应当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须是科学发展和人要为发展负责这三点链接起来,在中国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为中国更快更好的发展服务。
2.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进[2]。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并不会自发形成。市场主体的“经济人”本性,使其更多的是简单地追求眼前利益的较大化;而且市场竞争的强制力又迫使每个企业越过正常的比例不断地前进,甚至以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来谋求自己的过度经济,以掠夺性的方式,无节制地实现自身发展,从而破坏生存环境,带来“外部不经济问题”和“公有物悲剧”的情况,危害整体发展、下一代人发展和自身的可普遍、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从党的十三大就开始强调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现状依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我国投资从2000年的35?5%上升到2008年的43?5%;出口从2000年的20?8%上升到2007年的36?3%;投资与消费结构依然不协调,我国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8年的48?6%;主要工业行业产能过剩,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加大,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8年的28?5亿吨标准煤”[3]。因此,要想真正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愿意转”以及后续的“怎么转”、“持续转”等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而法律制度作为行为规则的底线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屏障,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构建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制保障,将有利于通过制度体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全局部署落实到个体实践,有利于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约束制度、责任制度增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带动整个宏观经济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经济法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应当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那么,是否现有的一切法律都有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呢?我们认为,传统的私法与公法都没有这个内容。只有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才有这个内容。大体说来,经济法主要是要人们为经济发展负责的内容,社会法则主要是要人们为社会发展负责的内容。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经济法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
1.传统的私法与公法并无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对于传统私法,我们以民法为例来说明;对于传统公法,我们以行政法为例来说明。民法和行政法是历来就有的两个法律部门,当然到现代它们都有些新的发展,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说仍是稳定的。首先,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等)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以法律形式反映商品经济关系的。在民法中,人们各自享有并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各自对自己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负责,同时民法还禁止他人等侵犯人们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否则,可通过司法程序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使受侵害者的既有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得到补救或维持原状。因此,这里根本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如何为发展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民法不过是对人们既有的或存量的财产与人身利益,或者说对人们的生存利益加以确认和保护,在民法的各项制度中没有关于保护人们发展利益的规定。其次,行政法主要调整不是平等主体(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包括外部行政与内部行政的各种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它基本上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到了近现代只是对国家这种干预要有所限制(限权)与控制(控权),以及行政相对人可享有一定的参与权等;但行政法的本质仍是国家有权直接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从而有权向社会征收征用一定的费用(这由经济方面的行政法来实现),而国家由此获得费用,由于这种费用主要用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以及用于军队等,所以它本质上是非生产性消耗,是为人们物质活动提供一种和平环境的代价。近现代以来,国家从社会中征收征用的费用已有部分直接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已超出了国家作为政治国家的范围,而是国家已开始变向一种特定的经济组织或暂可称为经济国家,因而调整其中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已不属于行政法。行政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即使涉及经济,也不过是国家作为政治国家为执行政治职能向社会征收和使用费用的立法,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进入行政法关注的范围,如果行政法中充实进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那么,行政法就不再是政治的立法而是经济的立法了,行政主体就成了经济主体,行政法将不再是行政法。这就是说,传统的私法与公法均无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
2.现代的经济法与社会法开始有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经济法、社会法属于现代法,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它们大体上从近代社会即从资产阶级创立以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才有的,而且目前经济法、社会法它们也还处在初级形态,它们正在随着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传统的私法(如民法)和传统的公法(如行政法)为什么没有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内容呢?这是因为这些法产生于以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中,那里即使有某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因个体小生产的局限,只能是小商品经济(如个体商人或个体手工业者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活动),而且是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小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物质上的孤独性,“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发展成了个人孤立的自发的事情。即使有某种超越个人范围要为发展负责,例如在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发展,也往往只用家规,并没有上升为法制。总之,在典型的个体小生产中,人们通常都用自己所有的、往往是自己生产的原料,用自己的劳动资料,用自己或家属的手工劳动制造产品,并主要满足自己及其家属的需要,这里虽然也有发展问题,即这种个体小生产也是为了产出大于投入而获得收益,但他只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由于那时生产的不发达和物质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衡,历史的发展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不得不为自己获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而且还必须为特权者不断增殖财富,因此,国家也不可能立法对广大群众的发展负责。只有到了近代,出现了许多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指挥下生产同一种商品开始,这才产生了所谓生产已经社会化了(生产资料已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由许多人协作,产品是许多人共同的产品)而占有仍然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仍象过去一样是被当做个人的东西来处理)的矛盾。这时,就开始有了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律。例如,1802年英国制定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种资本主义工厂法一开始就考虑了学徒这种雇佣劳动者的发展问题,这时雇主不但要考虑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负责,还因社会化生产而不得不依法考虑其对立面的雇工的发展负责。如果雇工不能发展或者处在萎缩状态,雇主、国家也难以发展。雇主自己不能自觉地去对此负责,国家就要立法迫使他去对此负责。所以,马克思曾经因此评价:资本主义“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式的及时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4]。资本主义工厂法以及后来的劳动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雇主、用人单位对雇佣劳动者的发展要负法律责任的法,这正是生产的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此外,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公司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资源法、环境法以及各种宏观调控的立法等,这就进一步从更大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要求人们对发展负法律责任,包括对公司的经营者、对市场的竞争者、对消费者的发展负责,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负责,甚至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负责。总之,社会化生产使人与人之间物质上的孤独性开始向关联性转变,发展不再是个人自发的事情,而是人们相互的事情,只是人们对这种相互的关联性,当下还需要具有拘束力的法律来体现和指引。
3.经济法是要人们为经济发展负责的主导法。从近代资产阶级创立了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以来,全人类都逐渐进入了一种市场竞争的时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在产业和产业之间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生存问题都决定于天然的或人为的生产条件的优劣。”[5]431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从自然界被加倍疯狂地搬到社会中。尤其在经济生活中,西方较早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也较早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来缓和人与人之间在竞争中的利益冲突。经济法与传统的私法、公法都不一样,它是调整利润关系、增量利益关系或发展关系的法,但它同时既有现代私法(调整市场主体之间就利润或增量利益的合作创造、竞争实现和消费关系)的内容,又有现代公法(调整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润或增量利益的再分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竞争经济,是关于利润或增量利益的创造、实现与消费,以及如此不断循环的竞争经济;另一方面,利润(也包括利润的转化形式利息、红利、地租等)或增量利益又是人们发展的物质条件,从而又构成发展利益。显然,经济法也就是调整人与人的发展利益关系的法律。否则,人们就会在这种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因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同归于尽。经济法调整发展利益关系,起到了禁止个别发展以整体不发展、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行为,以及起着努力促进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作用。这样,经济法实际上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
三、弘扬体现人要为发展负责的经济法来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从我国获得独立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们对于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在全球展开的认识日益深刻;但是,一开始我们对法制有所忽视,后来对于怎样实行法治也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中国数十年来的发展实际上是在缺乏法制或法制并无适当选择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使得中国不需要法制或者并不需要对法制有所选择的论点时有所闻。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科学发展的时候,是需要法制而且需要有选择的法制来保障科学发展的时候。我们认为,我国应当选择体现人要为发展负责的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制并加以弘扬,用现代法来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经济法怎样才能适应这种选择的需要呢?首先,应当在传统私法强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劳动力权(或称之为劳动能力权)①。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偏离这个核心,人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经济法所设定的特有权利是人的劳动力权。人对自己的劳动能力天然享有权利,它作为一种应然的权利是天赋的,是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以及人类发展到今天每个自然人都天然拥有的权利;但是,经济法发展到今天对人的劳动力权还确认得不够或不太明确。劳动力权虽然在宪法上还鲜有明确规定,但国际文件或一些国内法规对其内涵已有不同程度的揭示。对劳动力权内涵呈现最为详细的当属罗马尼亚大国民会议1982年11月12日通过的第3号法律《关于国营经济单位劳动人民入股参与筹集经济发展基金的法律》,该法律不仅规定了劳动者,还包括国家机关、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教育与社会文化单位的领导干部,其它工作人员以及军队干部获得所付劳动应给报酬外,还可以拥有劳动力股金并按股金分红的权利[6]。另外,《世界人权宣言》的有关规定、法国的雇员分享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职工持股计划(ESOP)、西班牙的孟德拉(Mondragon)雇员所有权制度、丹麦《公司法》中向雇员分配新股的规定,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雇员参与制度都涉及该问题。我国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条第五款规定: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尽管该规定没有明确劳动力权的概念,但已经将劳动者按照劳动贡献享有收益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一项法定分配原则固定下来,这对于我国在经济法领域实现劳动产权的法权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这种权利在个体小生产中早已是现实的权利。个体小生产利用自己的财产,自己投入劳动进行产品生产,在历史上,当劳动产品扣除所用去的维持劳动的费用(包括所投入财产的耗费与劳动力投入的耗费)尚有剩余时,这种剩余自然而然也是属于他的。显然,这种剩余的所有权属于他是因为他投入了劳动,是他运用了属于他的劳动能力的缘故,即它的权源是劳动力权。我们认为,这种劳动力权在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就需要转化为法定权利。一是在社会化生产中人们合作创造出来的剩余应当归属于谁?法律应当按照个体小生产中的情况规定,由合作创造的人们分享;二是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也不能因为参加竞争而损失他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三是在消费领域人们也不能因为最终享用自己所领得的剩余而遭受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的侵害。这就是说,国家有义务通过立法要求一切社会化生产组织、市场主体都对保障人们的劳动力权益承担法律责任,即要使一切劳动力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就是说,剩余作为发展利益,经济法承担起了保障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权益的重任,由于经济法体现了发展的公平正义,它就成了现代法治的核心。至于传统私法强调财产权、人身权这当然也是必须的,但因它没有强调人的劳动力权,就不能保障发展的公平与正义,所以,在“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的正确命题下,我们必须强调人的劳动力权,经济法必须更地好地对劳动力权做出明确的的规定。其次,应当在强调国家机关的公权力的基础上,强调国家要承担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的角色,也就是说要通过立法惩罚以损害经济社会发展为代价而求得个体或局部发展的行为,又要通过立法把自己当作国民经济的管理者。由此,国家就成了特殊的劳动力权人,它享有特殊的劳动力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承担责任。
由于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人们以盈利为目的或者以追求增量利益(资产的增值)为目的,所以它必然会产生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并导致流通、分配的一系列问题。它的经常性的表现是发生经济、金融危机,资源、环境危机,以及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等,这是市场经济主体单纯追求利润(也不得不如此,否则就会被竞争所淘汰)的必然后果。恩格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或者没有托拉斯,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5]435国家为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就其采取经济法手段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包括运用经济手段(利率、汇率等金融手段,预算、税率等财政税收手段,价格手段等)调控国民经济;运用国家掌控的资源、资本等进行配置和投资来调控国民经济;运用国家权力对产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结构调整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对涉外经济进行调控等。
这时国家作为宏观调控法的调控主体有权利,也有义务,并且从国家宏观调控要科学、要有宏观的可持续的效益,对因宏观调控受益或受损的市场主体进行利益平衡,以及与别国的宏观调控进行竞争的意义上要承担责任。二是由国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惩罚市场主体各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发展)而不惜损害整体的或者可持续的发展利益(包括滥用资源、破坏环境、滥用竞争强势、损害弱势等)的行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经济法就进一步承担起了要人们为发展负责的重任,而且国家自身也像市场主体一样涉足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劳动力权人,以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劳动参加增量利益的创造、实现和享用,保障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国家还应当参加国际的关于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经济法的制定,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承担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国际经济法上的责任。我们研究认为,近代以来由资产阶级创造的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不单纯是市场交易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市场竞争问题。这两点尤其是后一点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但这当中必须要有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来缓和市场竞争中的冲突。国家应当在立法、司法和行政实务中更加重视经济法治,否则,如果任其自发进行,那么就必然会引发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缺乏经济法、社会法(包括国际的经济法、社会法)来调整失衡了的市场竞争,来防范诉诸武力以改变所有权的方式争夺发展权。一国之内和国际范围,当下日益需要以确认和保护劳动力权的经济法(以及向劳动力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的社会法),而对民法、行政法等传统的私法、公法,保护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和公权力,这虽然也是需要的,但因这些权力或权利多数与人们对自己能力的消极利用相关(例如先占,通过暴力夺取或依赖资源财产的稀缺性占有他人劳动果实等),它日益不足以解决发展问题,当下人们还比较重视这些法,也许多数与人们的习惯或社会惰性有关;而中国要想和平崛起就更加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因而更加需要经济法、社会法这种现代法制,并通过这种法制要人们为发展负责来加以保障。经济法、社会法才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发展形式论文: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形式创新思考
关键词:创新电子商务网络贸易运输方式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我们跨入21世纪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贸易和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革命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也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形式创新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不仅如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只鼠标,买卖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电子商务使用电子单证代替传统的纸面单证,减少了单证的重复录入,简化了业务流程,使贸易双方的交易更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这是为一外贸工作者的评聘中级职称的论文,发表在2007年9月号的《商场现代化》杂志上。
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备货、领证、报关、报检、租船定舱、交税、保险、支付结算、退税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量缩短了交易时间;同时带动金融、保险、商检、海关、税务、运输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加速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电子商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完备的市场环境。
二、网络贸易带来国际贸易形式的创新
网络贸易是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的在线交易(tradeonline),它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广义的网络贸易主要包括因特网贸易和edi无纸贸易两种贸易。同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网络贸易是在“虚拟市场”上进行的,具有直接、高效、低成本以及“全天候交易”等优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尽展所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剧了产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迅速流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主导性的贸易方式。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营销链长,费用高。产品需经过国内商、国外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从生产商到国外消费者的转移。而网络贸易只需借助一只鼠标,买卖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由于网络贸易的开展,中小企业不仅能获得自身以常规方式无力收集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像大企业一样上网拓销,与遍布全球的公司合作,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会。可以预见,在二十一世纪,网络贸易将会成为主导性的贸易方式。
三、运输工具和结算方式的创新
从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来看.经历了从马车到火车到轮船的转变,目前正在迈向电气化、快速化、大型化、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现代化运输阶段;从信息工具来看,国际电话、电报电传、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的传播媒体的作用正在减弱,而通讯卫星、计算机联网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贸易的结算工具和方式来看,具有世界货币职能的币种越来越多,特别是欧元的诞生,使国际贸易结算领域内又增加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结算货币。传统的纸票据正在被电子票据、电子货币所取代,各种新型的支付方式正在或将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涉及的运输方式很多,其中包括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河流运输、邮政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大陆桥运输以及由各种运输方式组合的国际多式联运等。在edi普及的情况下,国际贸易运输不仅仅是单一方式的运输,而是必须将仓储、运输、交通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综合物流。运用信息网络对整个国际贸易运输过程进行综合管理,提高综合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链的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库存、联运等综合物流的各环节的成本。
国际贸易呈现出创新过程是对新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方式适应性的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种创新和变革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政策、体制、法制、贸易构成和贸易工具的创新,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进入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