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图书馆论文范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图书馆论文范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图书馆论文范文

图书馆论文范文:整合图书馆与校园网络信息论文

一、学校信息资源整合的认识

目前.国内外对信息资源慨念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侠义上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教育信息、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另一种是广义上的观叙.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都纳人信息资源范畴.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学校信息资源一般指学校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例如:学校各部门的基本清况信息、教职工的个人信息、学生教学管理的信息、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借阅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是学校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管理等各项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指在各种信息活动环节与要素的整合下以有机的信息为中心.通过有步骤的流通、加工、存储、?P织和转换等一系列的过程.骆独立的、分散的、无序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科学统一的学校信息服务平台之中.同时要确保信息平台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学校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学佼要通过不断探素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各部门需求的科学结合点.确保高效的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与共享性。作为在资源、技术、人才上都具有优势的学佼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所长对学校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促进各类隐性信息资源向显性信息资)源转化主动提供品质信息资源服务

二、学校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意义

(一)减少资金、设备、人力的浪费

学校中涉及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处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部门较多.如学佼行政部门、学校校园网、图书馆、档案室、图书情报服务部门、学佼资料室、信息系统、学佼新闻中心等。部门分散节点众多再加上彼此间缺乏联系经常出现信息资源重复购置现象.容易造成资金、设备、人力的极大浪费。整合学校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资源,对于减少资金、设备、人力的无谓浪费,促进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有着重要作用

(二)有刊于学使信息资源的整合

学佼的信息资源往往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各级资料室的现代信息资源都是由其部门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一些科研项目的主持人采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而学校图书馆也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不仅拥有者丰富的信息资源.还有着专业的图书情报管理人才。因此,如果各资料室能够与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将是一种双赢举措不仪可以拓展学科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共享一个更大的资源空间.还可充分利用图书馆在图书隋报管理上所具备的专业性来完善规范自身的资源管理和建设〕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结构保b证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完整性.

(三)有刊于资源较大化地刊用

学校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较大的弊病是受众群沐的局限性.这是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囚之一。近年来,图书馆一直在做资源共享的工作。目的就是使资源能够较大化地被利用.如果能将各部门信息资源与图书馆进行整合,必定会使这些宝贵资源发挥更大功效〕

(四)有利于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的建设

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一直是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不管是纸质资源还是电子资源或网络资源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都会对沐现特色学科建设的馆藏有所倾向。但图书馆在建设特色学科馆藏中也会存在不足,那就是缺少专业指导缺少和院系的沟通.虽然花了经费精心购置而来的资源却未必能很好地满足敦学科研的需要而各院系资料室中的信息资源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他们的信息资源是各专业特点的休现最能代表本专业的特色。由此可见学校信息资源的整合对图书馆特色学科馆藏建设十分必要。

三、学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整合中的建议

(一)巡免信息资源的简单堆砌

整合信息资源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各部门信息资源集中过来叠加堆砌不论在内容上、数量上这些资源都应当是对图书馆原有资源的补充与深化。图书馆只有丰富拓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才可以更好地延伸服务质量

(二)建构开学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

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首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建构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类信息资源不但丰宫且具有特色和深度。在具体实现现代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考虑各信息资源之间的无缝u4接整合后的现代信息资源要集文本、图像、声音、数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于一一体.实现信息空间的立体化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

信息资源的分类、主题标引、目录组织、数攘库建立等只有统一规范才能便于受众群沐的检索和利用。图书馆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订立标准,统一借理.使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使用畅通.链接无碍.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一)加强合作意识,共建佼园资源

要打破学校各部门原有信息资源大而12、小而12、“部门所有”的摸式.就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站在全局高度看待问题。因此.学校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图书馆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优势.建立起以图书馆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体化管理伟系具体来说应当统一规划建设以图书馆为核心覆盖学校各资料室、各信息服务单位.全校科学统一的开放式信息网络休粟。例如可以涵计图书馆网站各类导舫或指南迅凉便捷地进行相关链接;划定统一信息采集标准.建立完善的采购规章制度,强调各资料室、各信息服务部门多采购专业类图书资料校图书馆更多采购综合类普及类的图书资料尽量避免资源、资金浪费芍建立规范的编目制度,统一图书馆现代信息资源的分类法、主题法、标引深度和著录格式等

(二)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科学的信息资源结构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前提。学校各部门应协同合作.对自己部门收藏的信息资源进行模底调研为学校下一步的统筹安排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信息资源体系做出评估。根据现代信息时代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特点,学校图书馆应建立突出学校特色的、兼顾全局的信息资源分布格局及采购日标确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发展目标

(三)深度挖据信息资源中可被开发利用的空间

特色数据库是在原有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或深层次开发〕这种高层次信息服务基于学校的各类特色信息资源,面对学佼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建立丰富多彩的专业数据库、科研项目数据库、论文与论著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的开发是学校为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深层次服务的举措图书馆应在资源整合之后.充分利用自己在资源、设备和人才上的优势.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中可被开发利用的空间.为教学科研做出更深层次的服务〕

(四〕为搜园信息fai共建共享工作做好充足的储备

的人才、规范的管理是学校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保障。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维护、管理都离不开具有专业水准、责任心强的人才。因此.由图书馆牵头制定统一的人员培荞目标和规划.加强各资料室、各个信息服务部门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校园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做好整休的准备〕学校资料室和各个信息服奢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加强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为学校图书馆与校园网信息资源科学整合工作做好充足的储备

综上所述.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资源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希望拥有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空间。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校园文献信息资源共亨休系为学校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藏春平 单位:许昌市普通救育教学研究室

图书馆论文范文: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论文

1、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1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隐性知识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包含实践者丰富的思考和判断,若能通过某种机制在不同的主体间不断流转、交流和共享,就能促生新的知识。知识管理正是要挖掘存在于图书馆员个体中的隐性知识,通过组织机制的共享,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1.2隐性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

在图书馆的应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都由来自不同学科的师生组成,同时馆员的学科背景也多有不同,这就形成了一个多层面的知识架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也从信息管理过渡到知识管理,这能有效发挥多层面的知识架构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而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只在于图书馆显性知识即文献资料拥有的数量,还取决于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发挥。隐性知识难以交流和传承,但在特定的机制和条件下仍是可以进行转化和流动的。对图书馆而言,此种流动与转化就是隐形知识管理的核心。而要实现隐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就必须在流动的基础上,促使各种知识要素产生相互作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

1.2.1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首先,馆员个体之间隐形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也是其基础。各馆员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等方式获得隐性知识:如馆员把个人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整理成易于理解和传播的知识进行分享;或将通过业务培训等渠道获取的知识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加工,使其显性化后进行传播。这种分享和传播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个人交流、统一学习、报告会等,其目的是让其他的馆员也能掌握到技巧并借此提高工作效率。

1.2.2馆内各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图书馆各部门具有其隐性知识,部门之间也存在流动和转化问题。部门间可以通过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将各工作环节中好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并将这些琐碎的隐形知识凝炼成显性的部门成果,再通过相互沟通和学习,对这些成果进行交流和转化,完成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最终提升部门的工作效率。

1.2.3馆际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高校图书馆要对本馆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整理和总结,并与其他图书馆,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互相学习,交流办馆经验,使得隐性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等得以流动和传播。各馆应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和了解,将这些源自他馆的隐性知识转化成能为本馆所用的显性成果。

2、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馆员隐性知识的垄断性

馆员的隐性知识是通过长期实际经验积累起来的,属于个人所专有,其对个人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所有者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优势。基于上述原因,某些馆员并不愿意实行的工作经验共享,不管这种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事实上都形成了隐性知识垄断。这对其他馆员而言,就失去了相互学习、交流进步的机会,对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而言,无疑也是巨大的损失。

2.2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缺陷

高校图书馆通常比较重视显性知识的管理,如书库实体馆藏排架、数据库管理等,但在隐性知识上却没有予以足够重视,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马洛斯理论,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即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较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如果一些表现、愿意分享隐性知识的馆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也许会严重打击其积极性,导致其不愿意再分享自己的技能与经验。

2.3知识传递方式的制约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知识传递方式上往往忽视了隐性知识的传递。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很多图书馆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利用也仅限于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而图书馆内部却没有类似信息平台供馆员之间进行工作心得、工作经验的相互探讨与学习。此外,图书馆没有定期举行针对内部馆员的研讨会,让馆员相互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致使他们的隐性知识深藏于脑中,得不到共享,学习不到别人积累的经验技能,长此以往会阻碍员工自身经验的增长及技能的提高,甚至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3、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与启示

3.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发挥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重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从文献采购开始,重视各分院图工委的意见,对专家教授、教师、学生等读者荐购的图书积极处理,将他们潜在的隐性知识用最简单的方式显性化展现。充分利用了各层次读者隐性知识资源来增加馆藏资源,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到实处。

3.2“以读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传播

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传播图书馆的文化理念,共建文明和谐的文献资源利用环境,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各项服务中,事无巨细地考虑读者利益,增加与读者互动的机会,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馆务工作中。每年贵财大图书馆会多次举办“读者座谈会”,向读者征集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月举办不同形式的“资源推介培训”,向广大读者展示图书馆的专业文献资源和特色服务项目,活动包括数据库培训、特色服务(省情资源利用)等;开展读者征文活动,选定不同征文主题,如读书征文活动——《对我影响较大的一本书》、对新馆建设的感想的征文活动——《我心目中的财大图书馆》等。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活动虽然涉及内容较多,但每项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的发挥与累积。我们还参考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专项活动,把图书馆的活动当作学习的一部分,积极地调动读者和馆内员工参与进来,共同为图书馆的建设出谋划策。

3.3“泛在图书馆”发展方向的引入

通过引入“泛在图书馆”的发展,就图书馆发展方向、新技术应用进行培训,让全体馆员知道,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知识的开放性和全球化流通以及相互依赖和共建共享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泛在知识环境中,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将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上,其服务将更加智能化、简单化、人性化[41。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不仅仅是服务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储备,馆员科研能力、交流沟通和处理矛盾的能力以及自我继续学习能力也不容忽视,必须提升显性知识,强化个人隐性知识。

4、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实施途径

4.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切实将读者的想法融入到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听取读者的意见,传输图书馆服务的理念,让读者利益较大化,读者的想法与建议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到实处的基础之一。图书馆有重大决策时,可以请馆员参与讨论、建言献策,经过长期的工作经验累计,对于图书馆的发展,馆员的意见通常是最有代表性的。同时馆员要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把图书馆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相联系,让馆员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这也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4.2建立激励制度

高校图书馆要想让员工把他们辛苦积累的知识拿出来分享,就必须在组织内部建立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工作机制,要通过建立按知识贡献参与分配的薪酬制度,以知识贡献的大小作为评价馆员工作绩效标准的评价机制,让知识贡献越多者获得酬薪、奖励越多,职务晋升、学习深造的机会越多14.。正确地运用激励机制激发馆员的潜在价值,促使组织成员隐性知识显性化。

4-3建立学习型图书馆

建立学习型图书馆,营造出整个图书馆的学习氛围,促进知识的交流。学习型图书馆是把共同愿望作为基础,以增强图书馆学习力为核心,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具体措施,促使其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个人潜能,提高人生价值以充分实现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进而带动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形成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学习型图书馆包含了继续学习、共享知识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馆员开展业务培训、开办内部研讨会等,通过各种途径促使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鼓励馆员自主进行提升,掌握更多有利于图书馆建设的知识。此外,除了个人学习,还要强调馆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创造出有利于个人发展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4.4建立岗位轮换制

岗位轮换是实现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打破了“一岗制”从一而终的格局,有利于解放馆员思想。服务读者是贯穿整个图书馆工作的中心,但各个部门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上存在着差异,新岗位会促使馆员努力适应新环境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岗位轮换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从整体和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整体水平,增加图书馆竞争力的。

4.5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的环境和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微博”“人人”等,建立一个图书馆账号,宣传并让读者关注,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实体,与读者进行网络上的互动,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及时时间通过这些社交工具出去。当然,社交工具不仅仅是把图书馆近期的活动作个公告,也可以对馆内的图书资源信息进行,比如新书推介、新数据库试用等。馆员通过这种方式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也是对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利用的体现。

作者:郑加佳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图书馆网络文化建设论文

一、图书馆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资源可以说的网络文化的根本来源,图书馆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图书馆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为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图书馆也成为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首先,图书馆丰富了网络信息来源。随着网络的普及,图书馆开始大量收藏各种文献资料、各种数据库,以及具有特色的作品也转化成数字化资源,方便信息的共享。图书馆中的电子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和使用,图书馆利用自身信息量大的优势丰富了网络文化资源与内容。其次,规范了网络信息。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汇集了大量高质量的文化与知识,使得信息更加有序、更有条理,克服了网络文化分散、无序的缺点。同时,通过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可以更好的排除不良信息对读者的影响。数字图书馆将的文化遗产与成果更好的收集与整理,可以更好的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引导网络文化的良险发展的同时,将我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图书馆具有信息职业技能的优势,具有丰富的获取、组织、管理信息的经验。在收集信息资源时可以更专业、更的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与归类,更方便读者对信息的搜素与利用。在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同时应充分开发利用网络文化带来的信息与资源,使得网络文化良性发展,使其更加规范、有序,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如何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帮助网络文化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找准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创新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与作用。加大数字化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更好的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与共享,对我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数字化图书馆如今己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不够重视数字化图书馆,技术支撑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文化资源不平衡的现象,数字化图书馆仍需要进一步建设。注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随着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成为了网络信息发展的趋势。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丰富,应积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制定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图书馆应该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的发展,重视网络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更加信息量,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不仅需要图书馆学的专业人员,更是需要信息技术人才的支持。新时代的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对信息搜集、分析、整理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通过培训的方式,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三、小结

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渗透,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品质的数字化图书馆,用现代化、大众化、多样化的网络文化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图书馆的规范性、有序性更好的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使图书馆成为网络文化的代表。

作者:刘卫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图书馆论文范文:现代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论文

1、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特点

知识是能在信息运行中改进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包括人们所掌握的关于知识创造尧整理尧传播的经验总和知识管理是确定尧收集和传播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来创造尧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的活动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智慧有助于组织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图书馆的各项职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

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核心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尧增强用户信息资源的可获取性以及用户知识服务的满意度等形式不断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知识管理工作时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核心:

2.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参与和体验

21世纪现代图书馆工作重心将从野书本位冶向野人本位冶转移尧业务重心从第二线向及时线转移尧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参考服务转移知识管理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表现在人的参与和人的体验两方面首先馆员是从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对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离不开馆员的参与在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时要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让馆员参与进来其次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要以用户的体验和反馈为核心用户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对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指示器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需要用户的广泛参与和体验根据用户的要求和意见及时改进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

2.2加强合作增进知识资源共享

用户知识共享的程度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用户知识共享的多少能反应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好坏高校图书馆不能只满足于自身所拥有的馆藏知识而要建立与多个馆之间的协同合作体系形成一个相互补充尧相互利用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以增进知识资源的不断共享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可通过OPAC尧Calis等系统来实现对文献信息资源可共享的保障以形成国内甚至国外间的知识共享体系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也不能只限于对浅层技术的应用还应当致力于隐性知识的共享高校的校园文化尧图书馆文化等作为隐性知识是图书馆读者的教师尧学生能够共享的独特的知识资源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尧知识水平尧科研能力有着特殊的价值是知识资源共享的重要对象值得高校图书馆予以特别的关注。

2.3抓住机遇重视知识创新工作

国内学者盛小平认为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生产尧扩散和转移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包括知识的理论创新管理尧技术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3个方面国内学者吴慰慈认为如果说信息资源管理是数据转化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想打赢由网络替代图书馆来开展知识的组织和传递这场战争必然要重视知识创新工作通过知识创新来调解各种矛盾力争成为用户利用和传递信息知识的。

3、加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对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影响

根据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及其服务工作的核心要求其服务工作方式包括开展学科服务尧信息资源服务尧用户自助服务以及知识服务共同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3.1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工作能通过学科服务体现出来学科服务要求学科馆员具备专业化的知识通过深入到用户的专业领域中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参加学科知识服务的各个环节是学科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互通桥梁用户通过知识服务平台享受服务学科馆员通过这个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谁拥有更多的学科知识谁对学科服务团队知识服务贡献的知识更多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3.2信息资源服务

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资源高校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学科特征和专业特征向其推介专业化及专门化的知识资源服务通过个性化的知识资源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是实现知识管理工作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求能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对具体的信息资源服务环境尧服务方式尧服务措施尧服务目标等进行的尧综合的权衡和考虑以为用户推送专业化的尧精准的信息资源为核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到位的信息知识资源服务作保障只有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特定需求出发高校图书馆才能确保其所提供的资源服务是有价值的是用户所需要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的方式有建立专门学位论文库尧特色数据库尧重点学科导航库等建立相关特色数据库尧专题数据库正是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为用户提供资源服务以满足用户最广泛的知识资源需求的具体体现。

3.3用户自助服务

前期已有浙江大学尧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机构建成Mylibrary知识服务站点这种模式能充分实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共享节约馆员面向用户服务过程中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用户对知识的整合尧提炼尧浓缩和升华为用户知识创新提供条件但由于知识服务模式及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使得该功能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由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发的野IIP冶尧野SKE冶即信息集成服务系统渊IIP冤尧信息服务集成融汇系统渊iLibrary冤和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系统渊SKE冤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野十一五冶期间研发的在野十二五冶期间面向中科院课题组或实验室以开展群组个性化知识环境建设为目的而建构的IIP系统向用户呈现个性化的页面能为用户提供内容管理尧专题服务以及专门的文档和图像服务iLi鄄brary支持用户按照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在平台上便捷的进行交流完成信息服务工作SKE严格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发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要呈现出多重关联的知识网络该系统具有个性化的定制平台拥有多样化的信息导航和多种形式的知识发现。

3.4知识服务图书馆

知识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尧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参与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是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产品或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知识创新和增值的新型服务体系知识服务是最基本的尧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是为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而开展的特定服务知识服务是帮助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争取社会读者和用户的有效措施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工作表现为对知识的整合尧知识的应用以及知识的评价知识的整合工作涉及对知识的组织尧知识的挖掘和知识的加工等方面这种整合不仅强调各类人力尧财力尧物力等资源的整合更大程度的注重知识尧数据尧信息尧经验等要素的重组和聚合以不断实现知识的增殖为知识服务提供保障知识的应用是用户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最直接体现方式用户的知识应用情况直接反应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情况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特别重视用户的知识运用情况提高用户的知识利用率从而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益知识的评价是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客观实际性的评判包括显性知识评价和隐性知识的评价要为用户提供高质尧高效的信息知识服务对自身拥有的知识进行评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4、结论

创新和传播知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要突破发展瓶颈主动结合自身用户特征积极开展知识管理和服务工作知识管理通过引导和调节知识获取尧加工尧传递和应用的过程来进一步实现知识的价值提高图书馆对知识的积累尧创新和应用能力这正是图书馆存在与进步所要求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的知识管理方法有效地开展知识管理和服务工作较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承担创新和传播知识的历史使命。

作者:杜杨芳 单位:湘南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当代图书馆管理创新论文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涵义

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自然资源的丰富和劳动力的强大等传统因素,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信息和信息的传播利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相关知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逐渐进入人们研究的视野。在新形势下,我国图书馆作为存储知识、加工知识和传播利用知识的主要部门,管理创新的涵义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行为。优化资源配置,进行高效率的信息传递和知识服务,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推溯到上世纪20年代,我国就已出现了图书馆管理,但由于多种原因,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重视,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因经济发展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图书馆事业的总体发展也相对比较落后,基本上处于放任管理时期。时至1997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技术、信息交流等方面飞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获取信息,时空限制进一步缩小,信息载体向多元化发展,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发展也应运而生。

(一)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图书馆是学校向学生提供知识的主要场所和阵地,起着提供各种基础知识、专业资料的重要作用。面对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图书馆的外在生存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停止前进就是后退,保持现状就是落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才能处处经验丰富一步,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改革管理工作流程,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到未来变化的新动向、新问题,从而以超前的意识提前决策,以应对未来发展的要求。

(二)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需要

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悄然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相关方面也必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运行特点,成为束缚着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枷锁,只有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扬弃和取舍,才能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三)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时代使然

在知识呈爆炸式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以往的以规范人的行为为出发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呈现了过多的弊端,如管制和约束过多,致使图书馆的管理僵化,缺乏创新精神,无法适应新世纪不断产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创新管理已成为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应把创新当作首要任务,尽快实现管理创新,调整发展战略,顺应社会变革的大趋势,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将被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所淘汰。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印度著名图书情报学家阮冈纳赞认为“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管理创新就是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而且其内容和外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即根据人们的认识和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内外资源,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活动。

(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决定一切管理的前提。图书馆部分员工的传统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市场观念和改革意识尚未形成,即抱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忧患意识,落后的观念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无论传统还是现代的图书馆管理中心始终是围绕“人”这个关键要素来展开的,图书馆的现代化要实现创新,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观念首先要创新,也就是管理层要树立方向意识,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同时要不断地给组织和员工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不是给能够独立工作的员工施加太多的控制;管理员面对众多资源,要设计和定位自己在图书馆内部的发展前景中的地位和作用,乐于承担多方面的责任,只有这样,整个图书馆管理才能摆脱因循守旧,冲破旧的传统,根据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的社会需求,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和管理模式,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让图书馆管理来一个跨世纪的跃升。

(二)制度创新

制度是管理创新的难点。很多图书馆现行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即负激励多,正激励少;被动的多,主动的少;制定的多,落实的少;制约的多,支持的少。这种以物和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制度忽视柔性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更无法激发其创新的火花。在当今时代,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创新管理,就要逐步改革旧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彻底抛弃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读者需求的旧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人事制度创新更为关键,以往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仅重视物质奖励等静态激励机制,实际效果并不见佳。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应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既满足人的需求,又实现人的价值,达到以追求人的发展为目标,体现人文关怀的美好与和谐,这样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引入人文精神,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给员工更大的自主空间,以利于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组织创新

图书馆的组织形式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组织是呈金字塔式的结构,即以业务分工为基础的职能部门过多,造成结构臃肿,管理环节繁杂,以垂直分段式管理方式下开展图书馆各项业务,导致管理环节繁杂;各组织间职责分明、联系较少,政策执行效率比较低。这种功能隔阂、系统封闭等弊端突出的组织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阻碍了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在信息技术迅速更新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日渐完善,使得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员工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环节减少,传递速度也相对加快,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已不再受垂直分段式管理方式的限制。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再造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建立一个适应知识经济创新需要的网络化水平管理方式水到渠成。于是,大多数图书馆推行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的组织结构以敏捷、灵活、快速、高效为优点,以服务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主导,加速知识的多方位运转,还将极大激发图书馆员工的创新潜力。

(四)模式创新

模式是图书馆管理中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传统的图书馆的馆藏是物理意义上的,只作为知识和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的静态文献信息资源,随着现代技术与信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管理模式已成为科学系统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图书馆的管理主要有市场适应模式和市场改进模式两种,而我国主要采用市场适应模式。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不能一概而论,应因地制宜、适时审势的实施,鉴于此,有人提出“二八定律”管理法则。该法则已经被各个企业所接受,被企业界奉为信条,“管”与“理”遵照2∶8的比例。此定律告诉我们应该把精力用于最见成效的地方,即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部门和技术性的工作,要让骨干力量去作,牢牢抓住2∶8的比例中的2。少投入多产出,把图书馆人员的每一次劳动都转化为有效劳动,使读者的每一次正当的需求都得到较大限度的满足,从而使图书馆、信息机构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基本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客观上也就提高了图书馆的整体效益。

(五)服务创新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离开服务来谈图书馆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空谈。由于多少年来形成的习惯,大多数人仍然将公共图书馆定位在行政机关的附属单位,表面上有许多种服务手段,但其实质还是坐等读者上门,即服务方式比较简单,与当今开放的社会产生隔阂,无法提高图书馆的地位、书刊的利用率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服务创新包括服务内容、手段、功能等方面,其核心就是如何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更加深化,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用户。服务内容创新是指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开发而言,需要更多地转向对文献资料的深加工层面,形成有分析、有比较,文献共享的局面。服务手段创新是指文献信息要实现流水工作环节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服务主体上机操作能力和网络文献信息整合能力,为多方位品质快速辐射性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奠定基础;服务功能创新是指要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文化含量、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读者为中心,以信息为对象,以服务为驱动力”。

综上所述,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已从封闭的环境走向无限广阔的信息空间,它向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图书馆管理必须直面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创新,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陈茗君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一、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现在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层次还较低。近6成的大学生不熟悉文献索引手段,依旧使用纸质图书参阅;7成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不会使用藏阅室电子图书,即使毕业后也未能掌握,能熟练运用不同检索手段参考电子文献的高效科技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

1.大学生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是由图书馆方面来安排,与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不挂钩,同时相关的教育课程大多是以考查课的形式进行,彭奇志、李利、沈艳红通过对全国高校抽样调查,发现在97.5%开设文献信检索与利用课的高校中,仅有37.5%的高校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文献检索课或类似的专题讲座比较敷衍;加之信息素养教育的结果在我国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无从考察,这使大学生对待此类教育更加不重视。

2.学校方面

(1)缺乏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管理也需要从传统的纸质资料的管理向电子资源的管理的转变。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技术进步和新的资源平台引进的水平,很多管理员还停留在整理、搜集、借还纸质资源的阶段,而掌握较强的信息搜集、甄别和筛选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却很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2)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多采用传统单向授课模式,而网络等新兴媒体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加之学生从内心的不重视,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没有与课程相结合,与各学院老师沟通,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学生主观愿望及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教育活动的组织必须要将教学任务、目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保持一定的热情。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晚,水平也相对较低,往往是面向所有学生,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课设置来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4)学校不重视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图书馆员和文献检索课教师或者图书馆领导的责任,而应该是整个高校教育系统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信息素养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仅由图书馆的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课程也只是按照考查课来设置,大部分课程是靠学生自觉性来执行。由于宣传不到位、学生不自觉等原因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形同虚设。

二、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建议

1.设置系统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有阶段、分层次的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的需求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应分为三个层次:初级教学、中级教学和高级教学。初级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刚入学的新生,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图书馆知识,例如:如何借还书、借阅期限、各种图书的摆放位置以及图书馆阅读规则等。同时也介绍最基本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中级教学针对的目标群体则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对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随着专业的学习的深入,开始需要大范围的查找资料,需要更高一级的信息能力。中级教学通过培训学生通用的信息素质能力来满足这一要求,主要内容应包括向学生介绍一些主要的数据库和检索方法,并就本校拥有的资源着重介绍。高级教学目标适用于大四需要写论文的学生和到了研究生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的专业要求比较高,不仅仅局限于以前大面积的查找,他们对信息的要求更和精细,高级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特殊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教育分层次、分阶段的设置,能够满足大学生在不同时期对信息的需求,循序渐进的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将教学与专业课结合,更有针对性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时候,除了要向学生普及基本的信息知识,更要为学生向更精尖的专业领域探索提供支持。很多专业的研究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一些专业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在研究专业问题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来说明问题,因此搜索专业文献和大量的实证数据成为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然而,很多专业由于其特殊性,需要的更为专业的查找方法。我国高校目前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与专业并不挂钩,而是统一由图书馆方面安排,无法做到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图书馆管理层或负责信息素养教育的特定部门就要多与各个院系学科的老师沟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由学院老师和图书馆相关部门共同协调安排,那么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3.新的教学模式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有模式主要有文献检索利用课、专题讲座、新生入馆教育、网络教育等。前面三种为传统的单向面授课程,在各高校普遍采用,然而网络教育却还没有大范围的普及。欧美国家在信息素养领域要经验丰富我国,目前他们普遍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这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4.提升图书馆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

未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就是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又建立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掌握丰富信息知识的人才的基础上。图书馆不仅需要整理纸质材料、管理图书日常借还等维持图书馆正常工作的人员,更需要熟练掌握网络资源和各学科专业领域的人才,这样图书馆方面才能在与各专业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保障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的顺利融合。

5.图书馆自身的设施的建设

当前,知识和信息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图书馆应不断的更新馆藏资料、提高藏书的质量;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好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加强数据库、电子文献与多媒体文献的建设,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资源。

三、结束语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图书馆应肩负起大学生正确信息意识、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光荣使命,将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作为其基本目标,努力培养学习型人才,使大学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合理、快速、有效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21世纪是科技人才的时代,而信息素养是当代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高校图书馆又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摇篮,因此,有理由相信信息素养教育是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作者:薛佩烽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数字图书馆虚拟技术论文

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国家图书馆虚拟现实系统正式上线,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人和各界来宾见证了这座中国首家非接触式3D虚拟数字图书馆的问世,纷纷对“国图”的科技创新力量给予了高度肯定。虚拟化数字图书馆正式在我国掀起浪潮,为传统图书馆事业开辟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虽然尖端,但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仍然需要一定发展周期,相比率先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建设速度依然相对落后,这主要取决于图书馆服务特点和用户需求,所以在短时间内普及虚拟数字图书馆并不现实,而将传统阅读虚拟化这一概念还有待论证。当前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原因主要在技术和经费方面,以及长期存在于我国的版权问题、经营效益问题等,而且用户也需要时间来习惯虚拟式体验。国外数字图书馆经验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例如传统与数字并行的复合图书馆概念便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同样可以基于复合概念来逐步进入到图书馆。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服务创新。未来一段时间,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必然将继续共存,越来越多的传统图书馆加入到数字化阵营,给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带来广阔前景。目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在形式上体现出多元化趋势,服务较为成熟的有网络虚拟书店、虚拟图书馆以及视窗化图书馆和在线虚拟课堂等。虚拟现实技术将多学科领域高度集成,在服务方面,可以尝试通过3D建模、感知、互动、沉浸性体验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化图书馆结合,利用计算机来生成逼真的三维环境,从听觉、视觉上产生刺激,让用户在虚拟空间中展开阅读体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和建筑设计等领域,这些应用启发给数字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有力参照,天津市图书馆已经初步将虚拟现实技术加入到阅读服务当中,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2.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问题。随着对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深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在未来将陆续涌现,为社会公众提供全球化信息服务,增强阅读便利性的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高端的沉浸体验。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目前仍然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虽然数字图书馆继承和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成为趋势,但数字图书馆的生存发展依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阅读观念的改变,纸质书过渡到数字阅读所带来的不适应,根深蒂固的传统图书馆概念等,而虚拟现实技术说到底依然是操作模式的创新,能否让图书馆成功过渡到数字化,还需要取决于用户的习惯。此外,数字图书馆还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隐患,从互联网最初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便随之而来,尽管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利用技术手段来维护网络安全,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数字图书馆还面临着版权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来与作者展开合作、效率分成等,这些都是数字出版物所面对的现实阻碍。尤其对于版权来说,许多数字图书馆或多或少地侵犯了作者利益,围绕版权和著作权的纠纷层出不穷,完善的数字出版物管理方案依旧没有出现。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出版规格不尽相同,出版物在格式上难以得到统一,形成了数字图书馆无法互相交流资源与开展合作的局面,所以,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也应当迅速构建,让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遵循一套标准,发挥出核心的建模技术,增强适合数字图书馆特性的虚拟现实模型,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高科技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在图书馆拥有良好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提供虚拟阅读服务,但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化图书馆起步较晚,所以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更多虚拟化尝试,这对于我国图书馆建设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结束语

总之,数字图书馆应当持续加强服务水平,研究用户对于阅读的各类需求和特征,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创造条件。数字图书馆要顺应当前时代,在版权方面积极展开合作,注重用户体验,从西方先进的虚拟化数字阅读说摄取灵感,利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来建设数字图书馆阅读服务。

作者:惠青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图书馆校园文化论文

一、强化管理,促进品质服务

(1)每学年新生到校,图书馆会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主要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读者信息检索能力。并结合图书馆实际介绍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等情况。通过入馆教育,使读者在今后的学习当中爱护图书、做文明读者,让读者真正认识到损毁图书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学生中营造一种“爱护图书光荣,窃毁图书可耻”的舆论氛围。

(2)加强图书馆员工的精神文明教育。为实现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馆员工以身做责,坚持文明服务,使用文明用语。在及时线工作的馆员们认真接待每一位读者,规范操作,减少差错,宁可自己累一点,繁琐一点,尽量满足读者需求,馆员多次受到赞扬。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态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反过来也影响了读者的态度。读者的不礼貌语言少了,而多了一份对馆员的尊重。

(3)提供个性化服务模式,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图书馆设置了教师资料室、报刊阅览室、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工具书阅览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等开放式的阅览室,对在馆图书进行了细致的系统分类,读者可在管理员的引导下或者通过在电子查询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馆阅读或者借出阅读。

(4)加强网络建设,增添多种借阅服务方式。图书馆每天14小时对全院师生开放,师生可以随时到图书馆借阅、阅览。图书馆还新增加了两台自助借还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完成借还业务。在新增加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师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随时浏览电子图书、查阅电子期刊资料、观看图片、下载课件等。

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读者读书的积极性,强化校园文化

(1)宣传世界读书日活动。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读书日当天,图书馆会对全院师生进行调查,对在过去的一年里借阅图书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的优胜者进行奖励,更好的调动读者读书的积极性。

(2)委派专人建立报刊栏,对报刊栏内容定期更新。为了扩大影响图书馆定期编制新书通报、书目通报、情报编译等导读活动等;还编印图书馆通讯,在师生之间大量发行,使他们更加了解图书馆,从而利用图书馆,以达到提高他们信息素养的能力。这样读者就能够更加的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便于有效利用图书馆。

(3)发动全馆党员,开展党员特色服务活动。每年七一,图书馆党支部会发动全体党员献爱心资助特困学生,鼓励特困生奋发向上,发展,用实际行动树立图书馆教师良好形象。并让党员利用休息日定期利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和历史记录片,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与读者间的交流平台,开展有问必答活动。图书馆利用现有资源创建多种方式为师生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每天开馆14小时,为读者提供借阅、阅览、咨询等服务,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设立馆长信箱、党员特色咨询台、办公电话公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用qq、emailbqq与读者进行交流和咨询,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信息时代,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以读者为本,重在坚持。在科学文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现代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一定要具有鲜明的特色服务理念,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高校图书馆是实施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进一步加强和优化馆藏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强化品质服务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学校的整体教育部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作者:吴长乐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图书馆论文范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论文

1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

1.1外来的病毒以及木马侵袭

信息的传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不断的加快,但是有很多的安全隐患存在于网络环境的传播当中。因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具有庞大的系统,而且需要针对软件进行持续的更新,因此,外来的病毒以及木马等严重威胁着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与此同时,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近年来具有越来越高的开放程度,因此图书馆网络系统安全也受到了黑客攻击等问题的严重威胁。数据库管理软件往往会由于这些外来的侵袭而出现网络堵塞、数据佚失以及服务阻断等严重的安全问题。

1.2内部网络出现的安全威胁

导致网络安全受到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络硬件以及网络结构等。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往往具有层次不齐的应用需求和水平、较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庞大的计算机网络规模(详情见图1),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去安全管理难度。网络工作站内部使用的包括可移动硬盘、CD盘以及磁盘等在内的移动介质设备等都可能会导致出现病毒引入、系统信息泄密、非法软件运行等各种危险。同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还有一项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网络硬件安全、网络设计以及网络设备设置等。要想使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得到保障,就必须要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正确的处理,并且将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起来,除了要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予以积极的运用之外,还要将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2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对策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图书馆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1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都是由于人为疏忽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是要从图书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做起。如果图书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则会给网络信息系统带来防不胜防的安全漏洞。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对图书馆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重视,并在全馆内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大对网络安全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及时对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升级,并定期为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此外,还要对图书馆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法规的培训、防黑防毒的培训,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防范能力。

2.2从制度上进行保障

要建立健全一套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以制度来对图书馆的相关人员进行规范。要为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所有相关人员都要恪守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厉处罚。

2.3谨慎操作,避免人为错误

系统管理员拥有整个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较高权限,一旦出现人为错误操作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图书馆的系统管理员必须对自己的操作谨慎小心,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重要的操作或者更改,系统管理员要先在备用机上进行试验,并进行系统备份,确保无误后才能在主控机上操作。系统管理员要注意对密码的保护,正确设置安全系数较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防止密码被识破或者泄露,定期更换密码,以免密码泄露造成系统危害。此外,操作员也要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不要超越自己的操作权限。如果有权限超越工作范围或者权限不够时要立即汇报。操作员要对密码进行规范的设置和保管,防止密码泄露,定期更改密码。当操作员离开工作机时必须将自己的账号退出,工作人员内部不能相互借用账号,更不能将账号外泄。

2.4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体系的安全性能

从技术上来说,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体系要具备防病毒能力、免疫机理、实时监控能力、对外界破坏进行阻隔的能力等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①对入网访问进行控制,主要是控制网络用户的入网方式和入网时间,对用户名进行识别并使用用户口令进行验证,对用户账号进行验证,只有检验无误的用户才能进行网络。②对网络进行权限控制。对用户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进行控制,主要由系统管理员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进行维护,并分配给一般用户其网络权限。③对目录级进行安全控制。通过系统管理员权限、写权限、读权限、删除权限、创建权限、文件存取控制权限和文件查找权限等访问权限来对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进行权限控制。使用户既能完成工作又对用户进行限制。④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要通过二者的综合使用来提高安全性,使防火墙具有防病毒功能,将内部网络与病毒隔离。入图2所示。⑤其他措施,例如服务器的安全控制、网络的监测和锁定控制等,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

3结语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安全技术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使这些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实施严格的内部管理,致力于内部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的加强,使其自我保护意识不断的提升,并且将综合方案体系建立起来,针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最终使安全风险能够实现较大程度的降低。

作者:尹迪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图书馆论文范文: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论文

1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体现

1.1管理不完善,人为攻击防御性低

由于使用图书馆网络的大部分是学生,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就无法享受学校图书馆网络系统带来的便利性、快捷性,当其需要查询资料、开展学习时,通常会借助校园内学弟学妹的IP地址,来攻击学校图书馆内网系统。由于学校图书馆网络系统对于他们来说曾经是内网,其对学校图书馆网络系统的运行特点、运行时段和运行规律等有较为充足的把握。

1.2构建系统存在漏洞,易感染病毒

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性能力的程序。其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传播性和潜伏性,因此,其在扩散层面、控制难度和传播速度上也存在着破坏力强、传染性高、潜伏性高等特点,其可能通过存储介质受到网络上的攻击,如:电子邮件、木马病毒、恶意网页、网络下载等,这些隐蔽性强、分散性高的网络病毒,很容易使得原本就脆弱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系统崩盘。此外,由于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网络体系的主要使用者,其携带工具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了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的健康与否。众所周知,学生在使用图书馆网络时,通常会采用插U盘下载资料、采用云上传等方式来保留住自己需要的资料。由于学生的U盘可能在网吧、论坛等地方下载过资料,U盘自身存在着潜伏的病毒,当学生无意中将U盘插入学校图书馆的电脑时,病毒可能会随之进入到图书馆网络系统中,并在某种条件的激发爆发出其危害性。

2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措施

2.1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加密措施

在很多高校中,由于图书馆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网络系统故障频发。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加强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风险防治技能,是提高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实践中,高校应对管理员在业务素养、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防御措施等方面的培训和提升,从而在网络安全体系出现问题时,图书管理员能做到临危不乱、有理有节的开展网络防治工作。此外,高校还应从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自身做起,加强其对非限定范围内的信息的甄别能力、阻止能力和排除能力,确保图书馆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截获和假冒。与此同时,高校可以从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下载等方面入手,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系数,从而在完善网络系统严密性、层次性和完善性的同时,来提高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层次、档次和系数。

2.2提高病毒防范性,提高安全检测系统

毋容置疑,从源头上,提高对病毒的预防措施,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构建中,高校应顺应网络系统发展的趋势、形势和动态,选取一些专业的反病毒软件,来预防、阻止病毒的繁殖、传染和发作。同时,高级的网络安全检测系统也会为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来历不明的新软件检测、病毒防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网络安全系统,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杜绝不良病毒的发生、发散和扩张。设置网络安全检测系统,安装服务包和补丁程度,以针对来自内部用户的恶意攻击。并结合评估效果,对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安全体系做出适当的修补、提升和改进措施。同时,同时,充分利用各软件的安全机制来减少内部网络用户利用系统漏洞实施攻击的机会,尽可能剔除一切潜在性的网络风险和危害。具体运行过程如下所示:安全评估——检测病毒是否存在——发现问题----排除程度——未发现问题——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系数低——修补程序——再次评估。这种层次分明、区别对待的网络安全体系构建,不仅能有效提升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同时也为图书馆网络体系自身反攻击、反病毒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3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构建中,高校应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严重性和紧迫性等方面的考量,在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的同时,紧跟时代潮流积极研究网络安全体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而在不断完善、加强自身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提升对网络病毒、人为破坏的抵抗力和反击能力。

作者:吴立华 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图书馆论文范文: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论文

1图书馆对经典阅读的引领

1.1图书馆是收藏、推广和传承经典名著的重要场所

经典是人类思想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经典对于人一生文化启蒙作用非同寻常,因而重视经典阅读,从经典这一源泉中汲取力量不仅有助于人一生美德和智慧的培育,更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如凿壁借光、为中华之崛起等小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发奋图强。图书馆也应发挥其基本的社会教育和提升信息素养的功能,在推广经典阅读方面做出应有贡献。从图书馆的使命看,图书馆应该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技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等社会职能,当然也是经典、古典文化传承的机构,图书馆服务核心也必然应该与文化、信息和教育息息相关,这些就决定了图书馆以其专业和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广大读者经典阅读活动的最主要的阵地,成为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基本理念,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中坚力量。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分类详细,经典突出,比如中图分类法中的人物传记包含中外名人,如苏东坡传、林肯传、丘吉尔传、华盛顿传等,国学则包含在综合分类中。这些为读者的选择提供了便捷,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咨询服务,为读者推荐经典,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些丰富的经典作品。

1.2提供阅读经典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责任

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满足作为图书馆价值主体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阅读需要,而不论这种阅读需求是社会自发、自觉的,还是在国家、外力的推动下所开展的,不论其程度如何,图书馆也一直贯彻促进这种阅读的使命。引导人们阅读经典是图书馆的责任之一,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服务方式方面的特色,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2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服务的实践

山西省图书馆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具有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通过开设“经典阅读区”、举办经典阅读宣传推广活动、举办针对儿童的经典阅读活动、强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共享功能等方式,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2.1开设“经典阅读区”

公共图书馆具有读者群体性强,文献需求集中,读者借阅书籍的时间长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山西省图书馆在原有的丰富馆藏资源基础上,将一部分中外经典书籍专门提取出来,开设了“经典阅读专架”,同时对照经典书目我们及时进行了馆藏资源的补充,以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既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管理。同时,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典雅、宁静、宽松的环境,阅览室工作人员放置了各种花卉、盆景等,让读者在时光之流里体验到经典阅读的魅力,除此之外,还专门配备了工作人员进行辅导,解答读者咨询。特别是在中学生寒暑假期间,工作人员在导读的过程中极积向学生们推荐经典,引导学生不断修正阅读方向,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对导读效果进行不断评估。

2.2举办经典阅读宣传推广活动

为了吸引读者了解经典、阅读经典图书,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年在“世界读书日”和“读书月”期间,我馆都开展一些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2013年的4月23日,我馆举办了“牵手残疾人,走进图书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新闻媒体、残疾人读者代表、省城高校的大学生及志愿者等参加了活动。同时,自2000年成功创办“文源讲坛”以来,借助这个平台我馆不间断地邀请知名学者向读者讲授经典,并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来激发读者的经典阅读兴趣。如:在2012年11月25日,“文源讲坛”邀请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张石山担任主讲,开展了一场以《质疑对论语的百年误读》为主题的讲座,使读者再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解开对《论语》的百年误读,讲座期间,张石山还通过运用各种故事,使讲座富有可听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3举办针对儿童的经典阅读活动

举办儿童学习经典兴趣班。可以利用中小学生假期的空余时间,以兴趣班或讲座的方式,让孩子集中时间阅读和交流经典学习的经验。图书馆可以聘请中小学语文老师或专家学者为经典阅读兴趣教师或聘请大学生志愿者有效指导小读者阅读,并为他(她)们答疑解惑。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按学龄段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方案,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一些经典的篇章力求背诵,同时学习传统的礼仪、文化,对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孩子们成长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社区联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品读活动,通过应用一些经典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少儿阅读经典的浓厚兴趣。可以在社区搭建平台,定期举办阅读、朗诵、吟唱、演讲等比赛活动;开展一些家长参与的富有创意及互动性的经典亲子阅读分享活动,如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儿童短剧表演秀、家庭唐诗诵读擂台赛、传统经典读书沙龙等。对于一些对经典感兴趣,却又不知如何对孩子具体实施教育的父母,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公共平台的强大优势,聘请国学专家和阅读专家进行专门的辅导讲座,对家长进行经典阅读指导方法的培训。

2.4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共享功能

电子网络环境下,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经典阅读的宣传也不能脱离网络,靠传统手段进行是不现实的。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如图书馆通过电子演示屏、数字读报机、介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经典特色、经典书目、近期读者推荐书目等,让读者在了解图书馆的同时,了解一些经典特色,从而扩大网络经典阅读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放映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图书馆常年利用节假日,在“影视经典展播厅”为读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读者放映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使读者从感性上加强对经典作品的了解,体会作品传达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加深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从而充分发挥经典作品的普适性和教育意义。

3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活动的启示

3.1注重传统经典阅读与现代数字阅读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已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阅读呈现出的碎片化、无明确指向性以及数字阅读者所掌握知识程度的局限性等“浅阅读”的特质。应通过完整的作品细读、的作品精读,发挥传统的经典阅读在陶冶思想和审美情操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融合,在享受高科技给经典阅读带来便利成果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经典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

3.2注重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形成开展经典阅读的立体效应

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通过开展经典各类阅读活动,不断加强馆际合作、图书馆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形成精诚合作,互惠有效的多赢模式,构成在全社会推广经典阅读的立体格局,产生共振效应,从而使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得到较大的发挥,为社会创造最多的精神财富。

3.3注重形成图书馆推广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

经典阅读可以让青少年一代因阅读而成长、因经典而成才,让成年人在阅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建立这一活动的长效机制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是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长期努力作为支撑的。我国应学习借鉴港台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将经典阅读推广纳入国家图书馆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在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制定系列方案,形成全民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把经典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4结束语

经典阅读不管是对读者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大读者在经典作品的浸润下,可以提升人文素养与道德涵养,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与竞争力;以图书馆为中坚的各类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我们相信,通过各位馆员的不懈努力,世界古老文明、中华灿烂文化、汉唐辉煌历史、精深博大智慧通过一代代人的经典阅读,一定会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作者:高敏 单位:山西省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中学图书馆现代管理论文

一、强化图书馆现代管理及建设关键在于改变观念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了要求,即越来越强调强化阅读的功效,越来越强调对中学图书馆进行现代管理和建设。如何使中学图书馆能够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其关键是我们的学校领导者和图书馆的管理者要改变观念,创新思路,重视中学图书馆的现代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报刊资料、电子信息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之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建议用新型思维、现代管理理念去规范图书馆管理,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图书馆。

二、强化中学图书馆智能信息化建设是发展方向

什么叫中学图书馆智能信息化?简而言之,就是图书馆的管理必须数字化,能够达到信息网络化的基本要求。要做好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就必须做好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推荐和宣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学生(含初中和高中)没有养成走进图书馆阅读的习惯,没有掌握利用图书馆来获得学习资料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一次图书馆知识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切实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以及到图书馆正确、有效地借阅图书。每位教师都有指引学生走进图书馆的责任,学校应该积极倡导,使学校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此外,强化中学图书馆智能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加强图书馆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建设。我们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立电子阅览室,配备用于信息资源浏览的设备,配备专用于教师备课的网络信息设备,还要配备完善的多媒体信息系统。而且还可将各地区各学校的资源共享,甚至扩大至所有中学图书馆,进行联网共享,真正使图书馆成为新课改的重要信息平台,让学生在图书馆能查阅到有用的学习资料,让教师能不出图书就可以检索到最有效的教学资料,备好学生喜欢的课堂讲稿。

三、中学教学要安排图书阅览课程,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中学学习阶段,要适时开设图书阅览课程。这是新型科研课改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想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就需要开设图书阅览课程,这也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笔者认为,图书阅览课程应根据初中和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来安排。一般情况下,每两周应安排一节课程。阅览课应由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年级段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阅读书刊和复习资料,如何在现代智能信息化时代领悟重要的学习知识。图书馆管理人员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工作需要做好电子版的学习笔记和分类,让学生懂得利用图书馆是拓宽知识面和增大信息量的手段。总之,图书阅览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建立健全图书馆借阅制度是现代管理体制中的重要措施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图书馆由于怕外借书刊会被遗失或损坏,往往不把珍贵的图书外借,把它们变为图书馆的内藏。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旧观念。教师和学生的课外时间必然有限,馆藏图书资料只有通过外借阅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如果教师和学生在课外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图书资料,那么这些图书资料也就仅仅是摆设而已。现代管理理念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创新思路,以便有效地开发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要改革图书馆的借阅制度,放宽图书资料的外借限制。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各类馆藏图书资料。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阅览室的图文影视信息资源;要根据初、高中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立“年级借阅专柜”,只要是学生喜爱的图书、期刊就应该借给学生阅读。开放图书馆,让学生和教师有选择地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来获取有效的知识。还可以经常邀请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各样阅读活动,评议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只要是对教育科研教改有利,对学生的管理有帮助的管理就要及时跟进。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育人的平台。

五、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培训,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再教育,是现代智能信息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品质的服务。作为新时代的图书馆理员,首先,要熟练地掌握智能化信息资源硬件和软件的应用。其次,要懂得用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电子图书资料分类和管理。再次,要做到对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料勤整理、勤检查、勤过目。,还要本着一颗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为教师所想,为学生而做,要有一颗做好图书管理员的事业心。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做好图书管理员的绩效考核工作,让图书管理员有一种荣誉感,认为这是有前途的光荣事业。

作者:黄照端 单位:桂林市第十七中学

图书馆论文范文:图书馆知识管理论文

1隐性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的应用

1.1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首先,馆员个体之间隐形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也是其基础。各馆员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等方式获得隐性知识:如馆员把个人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整理成易于理解和传播的知识进行分享;或将通过业务培训等渠道获取的知识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加工,使其显性化后进行传播。这种分享和传播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个人交流、统一学习、报告会等,其目的是让其他的馆员也能掌握到技巧并借此提高工作效率。

1.2馆内各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图书馆各部门也具有其隐性知识,部门之间也存在流动和转化问题。部门间可以通过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将各工作环节中好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并将这些琐碎的隐形知识凝炼成显性的部门成果,再通过相互沟通和学习,对这些成果进行交流和转化,完成部门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最终提升部门的工作效率。

1.3馆际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高校图书馆要对本馆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整理和总结,并与其他图书馆,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互相学习,交流办馆经验,使得隐性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等得以流动和传播。各馆应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和了解,将这些源自他馆的隐性知识转化成能为本馆所用的显性成果。

2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馆员隐性知识的垄断性

馆员的隐性知识是通过长期实际经验积累起来的,属于个人所专有,其对个人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所有者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优势。基于上述原因,某些馆员并不愿意实行的工作经验共享,不管这种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事实上都形成了隐性知识垄断。这对其他馆员而言,就失去了相互学习、交流进步的机会,对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而言,无疑也是巨大的损失。

2.2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缺陷

高校图书馆通常比较重视显性知识的管理,如书库实体馆藏排架、数据库管理等,但在隐性知识上却没有予以足够重视,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马洛斯理论,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即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较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如果一些表现、愿意分享隐性知识的馆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也许会严重打击其积极性,导致其不愿意再分享自己的技能与经验。

2.3知识传递方式的制约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知识传递方式上往往忽视了隐性知识的传递。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很多图书馆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利用也仅限于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而图书馆内部却没有类似信息平台供馆员之间进行工作心得、工作经验的相互探讨与学习。此外,图书馆没有定期举行针对内部馆员的研讨会,让馆员相互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致使他们的隐性知识深藏于脑中,得不到共享,学习不到别人积累的经验技能,长此以往会阻碍员工自身经验的增长及技能的提高,甚至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3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与启示

3.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发挥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重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从文献采购开始,重视各分院图工委的意见,对专家教授、教师、学生等读者荐购的图书积极处理,将他们潜在的隐性知识用最简单的方式显性化展现。充分利用了各层次读者隐性知识资源来增加馆藏资源,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到实处。

3.2“以读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传播

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传播图书馆的文化理念,共建文明和谐的文献资源利用环境,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各项服务中,事无巨细地考虑读者利益,增加与读者互动的机会,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馆务工作中。每年贵财大图书馆会多次举办“读者座谈会”,向读者征集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月举办不同形式的“资源推介培训”,向广大读者展示图书馆的专业文献资源和特色服务项目,活动包括数据库培训、特色服务(省情资源利用)等;开展读者征文活动,选定不同征文主题,如读书征文活动——《对我影响较大的一本书》、对新馆建设的感想的征文活动——《我心目中的财大图书馆》等。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活动虽然涉及内容较多,但每项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图书馆隐性知识资源的发挥与累积。我们还参考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专项活动,把图书馆的活动当作学习的一部分,积极地调动读者和馆内员工参与进来,共同为图书馆的建设出谋划策。

3.3“泛在图书馆”发展方向的引入

通过引入“泛在图书馆”的发展,就图书馆发展方向、新技术应用进行培训,让全体馆员知道,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知识的开放性和全球化流通以及相互依赖和共建共享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泛在知识环境中,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将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上,其服务将更加智能化、简单化、人性化[4]。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不仅仅是服务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储备,馆员科研能力、交流沟通和处理矛盾的能力以及自我继续学习能力也不容忽视,必须提升显性知识,强化个人隐性知识。

4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实施途径

4.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切实将读者的想法融入到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听取读者的意见,传输图书馆服务的理念,让读者利益较大化,读者的想法与建议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到实处的基础之一。图书馆有重大决策时,可以请馆员参与讨论、建言献策,经过长期的工作经验累计,对于图书馆的发展,馆员的意见通常是最有代表性的。同时馆员要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把图书馆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相联系,让馆员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这也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4.2建立激励制度

高校图书馆要想让员工把他们辛苦积累的知识拿出来分享,就必须在组织内部建立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工作机制,要通过建立按知识贡献参与分配的薪酬制度,以知识贡献的大小作为评价馆员工作绩效标准的评价机制,让知识贡献越多者获得酬薪、奖励越多,职务晋升、学习深造的机会越多[4]。正确地运用激励机制激发馆员的潜在价值,促使组织成员隐性知识显性化。

4.3建立学习型图书馆

建立学习型图书馆,营造出整个图书馆的学习氛围,促进知识的交流。学习型图书馆是把共同愿望作为基础,以增强图书馆学习力为核心,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具体措施,促使其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个人潜能,提高人生价值以充分实现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进而带动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形成良好的图书馆文化[5]。学习型图书馆包含了继续学习、共享知识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馆员开展业务培训、开办内部研讨会等,通过各种途径促使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鼓励馆员自主进行提升,掌握更多有利于图书馆建设的知识。此外,除了个人学习,还要强调馆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创造出有利于个人发展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4.4建立岗位轮换制

岗位轮换是实现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打破了“一岗制”从一而终的格局,有利于解放馆员思想。服务读者是贯穿整个图书馆工作的中心,但各个部门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上存在着差异,新岗位会促使馆员努力适应新环境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岗位轮换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从整体和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整体水平,增加图书馆竞争力的。

4.5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的环境和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微博”“人人”等,建立一个图书馆账号,宣传并让读者关注,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实体,与读者进行网络上的互动,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及时时间通过这些社交工具出去。当然,社交工具不仅仅是把图书馆近期的活动作个公告,也可以对馆内的图书资源信息进行,比如新书推介、新数据库试用等。馆员通过这种方式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也是对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利用的体现。

作者:郑加佳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论文

1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电子图书使用现状统计分析

1.1基本概况

目前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共购置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3个中文电子图书,在此分别对它们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个电子图书系统中,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的范围比较广泛,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业技术等各个领域,但在2个系统中被收录的比重又各有不同,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是针对西安科技大学地矿特色鲜明而购置的专业数字图书馆,它侧重矿业工程及相关类图书的收录。

1.2年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截至2012年12月,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购进的书生电子图书101081种、矿业工程电子图书16143种、超星电子图书91266种统计数据为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2010年1月~2013年12月4年的电子图书阅读下载量。在近4年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使用过程中,书生电子图书阅读下载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书生阅读下载量是矿业工程阅读下载量的2倍,到2011年书生和矿业工程阅读下载量基本持平,而到2012年矿业工程阅读下载量反超书生,几乎是书生阅读下载量的2倍,超星虽然是2012年新增的电子图书,但从2012年10个月的阅读下载情况看,仅略低于矿业工程,而远高于书生,超星电子书2013年的阅读下载量超过书生和矿业工程。分析其具体原因如下:首先,2008年年底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开始陆续采购电子图书,试用的是书生电子图书,2009年年底才购进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所以全校师生接触、使用和熟悉的便是书生,在2010年全年的阅读下载量统计中,书生远远高于矿业工程;其次,虽然购进的书生电子图书数量远远高于矿业工程电子图书,但矿业工程电子图书的内容主要是与本校学科特色相吻合的专业图书,加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随着读者对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的逐步了解,无论是撰写学位论文,还是完成科研项目,需要借助大量专业书籍的帮助,在这些方面,矿业工程的优势是书生所无法匹敌的;,超星是三种电子图书中一个每年都及时更新图书数据的,它的优势在于读者可以看到近期的书,而书生和矿业工程所收录的基本是2007年以前的书,在时效性方面超星要优于书生和矿业工程。

1.3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2013年12月11日~31日期间,在网上开展了电子图书读者满意度调查,共收回116份有效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是否了解电子图书及了解的途径、电子图书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对电子图书的意见和建议等几个方面。通过统计调查问卷,得到以下结果:97%的被调查者身份是本科生,62%的读者是通过图书馆网站了解到电子图书的,有67%的被调查者使用电子图书的原因是用于教学参考,有53%的被调查者对电子图书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仅有20%的读者了解电子资源,经常使用电子图书的人数仅占15%,认为电子图书能够满足需求的仅占32%,能够熟练使用电子图书的仅占23%。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较大的电子图书使用群体为本科生,而他们阅读电子图书的主要目的为学习参考,仍有近三成的读者不了解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图书,在电子图书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人很少,相当多的被调查认为目前现有的电子图书不能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同时,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电子图书的查询、阅读和下载方法。被调查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结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认为电子图书种类不够丰富,希望多采购管理类、文学类电子图书;②对电子图书的使用方法不够清楚,希望图书馆能多组织讲座培训,增加读者对电子图书使用方法的了解;③更新不及时,特别是理工科技术类的图书,希望能更新快一些,满足读者对新技术的学习和认知。

2提高电子图书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2.1制定科学的馆藏发展策略,合理建设电子图书资源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纸本图书和电子图书都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用户阅读习惯等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纸本图书的采购量都应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但是,随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图书馆也看到了电子图书在未来发展的前景,在采购图书资源时,应该注意二者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在目前,中文电子图书比纸本价格低很多的情况下,可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同种电子图书的采购,减少纸本副本的购买量。这样既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又可以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

2.2引进新型电子阅读终端,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

面对移动阅读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界必须引进先进的电子阅读器,吸引读者到馆借阅,从而提高读者对馆藏电子图书的知晓度。手机阅读具有社会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和优势,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推广手机阅读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成新的阅读载体,新的阅读形式层出不穷,图书馆应不断摸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提高读者服务满意度,提高馆藏利用率。

2.3统一电子书检索平台

从读者调查问卷读者建议看,电子图书使用不方便也是主要影响读者利用电子图书的因素之一。目前,图书馆将电子图书作为电子资源,普遍只是在电子资源栏目列出电子图书的链接,书目查询系统一般只提供纸本馆藏的情况,这种将电子图书和印刷型图书分开揭示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图书的利用。图书馆可以考虑将电子图书的链接整合在书目检索系统中,方便读者在书目检索系统检索时在一个检索平台就可了解不同馆藏形式,这样既丰富了书目系统的内容,又便于提高电子图书的馆藏利用率。

3结束语

虽然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子图书建设将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各校在引进电子图书的决策中,应结合本校科研教学的需要,充分比较各电子图书系统的特点与功能,选择适合的电子图书,确保电子图书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作者:宋毓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论文范文:公共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论文

1美国电子图书供应方商业模式建构探索

1.1美国电子图书供应方主体构成

因为电子图书灵活的出版形式、多样化的格式等因素,美国面向公共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供应方也较为多元化,主要包括:传统出版商、自出版a公司、新兴的电子图书在线零售商、面向图书馆的电子图书经销商等。在这些性质各异的电子图书供应主体中,传统出版商是商业模式构建具决定性的因素。截至目前,尚无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可以被所有出版商或经销商认可。

1.2核心诉求

面对电子图书公共借阅的旺盛需求,电子图书供应方基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侧重的商业诉求与主张

1.3分析

综合分析表1可以看出,电子图书供应方的诉求虽然大相径庭,但其核心理念却基本一致:既合作,又限制。

1.3.1合作

经过前些年的激烈争执乃至拒绝向公共图书馆开放获取之后,近两年来,通过富有创造性的举措探索电子图书公共借阅的操作方式和服务空间,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电子图书供应方的共识。尤其是2012年下半年,企鹅推出电子图书借阅尝试,Smashwords推出借阅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作为电子图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机构用户的商业价值日益受到电子图书供应方的重视。

1.3.2限制

当前面向公共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各有侧重,究其本质,都是为了限制图书馆对电子图书的利用。这种限制主要集中在销售和借阅两个方面。①销售限制。在各项因素中,电子图书供应方向公共图书馆开放电子图书获取所附加的限制条件是构建电子图书商业模式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销售限制主要表现在:其一,高定价,以超过零售价2倍甚至3倍的价格向公共图书馆销售;其二,延迟发售,首次出版6个月才可销售;其三,限制借阅次数,对借阅次数进行总数限制,一旦超过了借阅总数,图书馆需再次购买。总体而言,电子图书供应方向公共图书馆出售电子图书的条件要比实体书苛刻许多。定价的虚高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预算形成了较大压力;延迟发售则极大限制了畅销图书、热门图书在图书馆的借阅,而这类电子图书正是读者迫切需要的;借阅次数总数限制使得图书馆不可能长期持有图书,而是类似于租借或者订阅。②借阅限制。其一,单用户限制。电子图书的借阅基本上复制了实体书的模式,即一本电子图书只对应一名读者,同时借阅人数取决于复本数。这种单用户限制是所有电子图书供应方共同的诉求,基本上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明确了这一点;其二,借阅范围限制。原本必须局限在图书馆实体范围之内,后扩展为图书馆服务半径内的持证读者都可进行借阅;其三,借阅期限限制。借阅的期限通常限制在14天之内,但对于部分电子图书供应方而言,尚存有可变空间。

2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应对思路

2.1核心诉求

对于电子图书供应方的诸多限制主张,各大公共图书馆也应时而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2.2分析

面对纷乱复杂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采取既妥协又坚持的方针,不断调整借阅主张,以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与借阅业务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

2.2.1妥协

通过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电子图书借阅的实践可以看出,图书馆对于单用户限制已经事实上默许。所有的借阅服务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对于电子图书供应方的其他限制,尤其是销售上的限制,公共图书馆被迫暂时接纳,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补偿性方案。其一,关于高定价。公共图书馆可以以高费用采购电子图书,但应允许两个或者多个读者同时借阅;或实施可变定价,意即在高流通阶段采用高定价,流通率变低之后,定价下调。其二,关于延迟销售。延售的电子图书应享受特别折扣,特别热门的图书可考虑额外付费。其三,关于借阅总数限制。可结合“日落”条款,即在持续购买几年之后,即可长期持有。对于不太畅销的图书,如果借阅次数达到总数时,电子图书已经不再公开销售,图书馆应可自动长期持有。

2.3坚持

根据ALA等相关机构的报告,美国公共图书馆界在妥协的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毫不退让。目前,美国公共图书馆认为最重要,且最为紧迫的主张主要有三点:其一,所有公开出版的电子图书均可平等地开放获取,这是电子图书商业模式的基础;其二,需要提供一些选择方案,让图书馆可以像实体书一样实际上拥有电子图书,并相应获得长期访问、转移等相关权利;其三,要求电子图书供应方开放元数据和管理工具,以便于公共图书馆将物理馆藏和流通电子图书馆藏进行系统整合,减少了借阅电子图书所需要的步骤和点击次数,为读者提供可一站式访问的集成服务。

3美国公共图书馆创新探索

在图书馆与电子图书供应方博弈的过程中,美国公共图书馆或是另辟蹊径,探索、实践新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或是理论上提出有利于图书馆的商业模式。

3.1实践案例

科罗拉多州的道格拉斯县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通过联盟的方式直接与出版方谈判,以25%-45%的折扣价格购买电子图书。一旦购买,图书馆就可拥有长期权利。另外,道格拉斯县图书馆联盟还自主开发了新的系统,将数字内容系统与物理馆藏的目录系统进行了无缝链接。以目前的实践而言,这种商业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加入到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版社已经达到了17家。道格拉斯县图书馆的创新实践绕过了第三方经销商并开拓了新的供货渠道,比如中小出版商、独立出版人和当地作家等,极大提升了图书馆在电子图书商业模式探索的议价能力与谈判空间,对建立符合图书馆价值观念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3.2理论模式

美国图书馆界提出的理论模式较多,本文仅选取较具有代表性的6种。在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式中,最多被提及的是建立由图书馆主导的、开源的托管平台和借阅系统。这对突破电子图书采购与第三方强制托管的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4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启示

4.1开拓渠道,建构多元电子图书获取途径

由于国内电子图书起步较晚、产业链不完整、用户消费习惯滞后等一系列原因,国内电子图书行业发展缓慢,远不及美国成熟。处于产业末端的公共图书馆在电子图书服务的开拓和进展上也相应滞后。这首先表现在公共图书馆获取电子图书的途径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超星、方正等电子图书经销商。这使得图书馆电子图书品种、数量少,且对经销商依赖过重。参照美国经验,电子图书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电子图书商业模式的发展定型,而且对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借阅服务的拓展和提升也极为重要。就国内实际而言,新兴的电商平台和出版平台是渠道拓展的新方向。目前,图书馆界在新渠道开拓方面已有初步进展,比如处于试运营阶段的当当数字图书馆(主要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上海图书馆与盛大文学(性质上类似于自出版)合作开展网络文学借阅服务等。公共图书馆可积极跟进探索,拓宽渠道,构建丰富、立体、多元的电子图书获取途径。

4.2积极主动,破除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获取障碍

在面向公共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建构过程中,美国公共图书馆面对争议创新实践,主动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力图在与电子图书供应方的博弈中掌握主动权。因为中美出版管理外环境的差异,再加之国人版权意识的落后,国内出版社对于向公共图书馆开放电子图书获取要比美国态度保守得多。整体而言,出版界对于首次出版图书,尤其是畅销书,基本上是拒绝向公共图书馆开放借阅权限。相较于美国同行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积极争取,国内图书馆界显得较为被动。国内图书馆可吸取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经验,主动出击,积极解决电子图书内容滞后这一关键问题。其一,要积极建立与出版方的直接对话机制,通过反复对话/谈判的形式,不断摸索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底线;其二,要主动发声,表达公共图书馆在电子图书方面的诉求,主动设计兼顾出版方利益的电子图书借阅规则,打消出版方的顾虑,争取出版方向公共图书馆开放首次出版电子图书的获取;其三,创新实践,探索摸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

4.3抱团参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在与电子图书供应方博弈过程中,美国公共图书馆依托行业协会以及相关行业组织,积极探索电子图书供应方的商业利益与图书馆借阅业务之间的共同点,为建立一个健康的、可循环的、对读者有利的商业模式而积极奔走。其中,以ALA具代表性。在大型出版商拒绝向公共图书馆销售电子图书时,在企鹅和兰登书屋大幅提高电子图书售价时,都是由ALA担当图书馆的代言人与维权者,与出版社进行磋商。ALA的积极行动,使得图书馆能抱团参与,在商业模式的构建进程中争取到条件。在国内电子图书服务发展缓慢的当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及相关行业组织在促进电子图书公共借阅普及、明确商业模式发展走向以及图书馆权利维护中等方面有很多可发挥的空间。在美国图书馆界正积极倡导的建立由图书馆主导的电子图书托管平台和借阅系统等方面,国内图书馆也可依托行业协会与美国进行跨国跨区域合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机会成本和风险,还可迅速提升电子图书服务水平。

作者:朱艳丽 单位:浦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