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关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近几年来,××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金融业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的局面逐渐形成,资金流动与金融生态环境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已成为反映一个地区资金吸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在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需要较多资金的持续投入,因而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提高××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资金流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金融环境,包括与金融机构发展业务息息相关的企业状况及银企关系、社会信用体系、保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实施、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在市政府的重视和组织推动下,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增强,信贷和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市信贷营销会上强调企业要诚信经营,全社会信用意识正逐步提高。二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陆续进行了清理整顿,至今已削减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了中介机构行为。三是企业加快了自身改革,正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丰城、高安、上高、奉新等工业园一批起点高、效益好、有信誉的企业脱颖而出,对信贷资金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四是企业破产和改制行为逐步规范,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有所抑制。五是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加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强,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连续多年下降。××的金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尚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融资成本较高。部分县市没有执行市政府关于降低贷款中介收费的文件,土地评估、房屋质押等中介收费较高、随意性大。二是全市中介担保机构结构单一、担保资金来源单一,担保机构没有进行有效的商业运作,企业提供的担保不足和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矛盾没解决。三是企业改制存在不规范行为,有些县市借企业破产、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形成中占有相当比重。四是金融机构资产保全难,起诉成本高,赢了官司变现难时有发生。五是银企关系尚未步入良性轨道,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无法了解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给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贷业务的开展带来困难,也给信贷留下了风险隐患。六是金融机构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信贷业务创新能力不强,不良资产占比仍然较高等因素影响了金融作用的有效发挥。信贷活动中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背诚信原则的情况时有发生。
××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和××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影响了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上级金融机构对××分支机构的授权授信,所以,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企业对资金的吸引力和利用率,增强经济的竞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金融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增强××的资金聚集能力,若能有效地留住和聚集资金等市场资源,就会本文来源:文秘站 //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力。从近年金融宏观面来看,全国信贷资金较为充裕,但是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情况下,信贷资源的分配更加重视市场化原则,资金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金融生态好,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这个“洼地”,金融生态不好,“洼地”就会变成“坡地”,信贷资金难以有效流入,这是信贷资源市场的游戏规则。××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会吸引本地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还会吸引更多的区外资金的流入,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资金的需求。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长期可持续地吸引资金流入,必须以打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各商业银行都已建立内部企业信用评级全国统一平台:即各地的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质量、市场经济秩序、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及司法方面的执法效率等都将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根据评级给出信用等级,并按等级情况确定对一个地区授权授信的大小,最终形成信贷资源在全国的结构分布。因此,需要把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提高本地区信用等级的前提条件,这是争取银行加大对当地授权、授信力度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市场竞争中,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是相辅相成的,若资金来源渠道畅通,资金运用高效合理,则企业的发展呈良性循环,若资金运用效率低,再多的投入也难以为继。××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差距。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正好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审计、会计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得以真实反映,在盈利的内在动力和优胜劣汰的外部压力下企业会更加主动地注重自身的规范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理性决策能力,尤其是健全财务制度,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意识,企业“内功”练好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自然也会提升;另一方面,中介服务的完善、良好银企关系的建立可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增强竞争力,进而达到促进全市经济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推动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几个主要方面
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努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善:一是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及时、有效的立案,依法独立、审理和执行涉及金融债权的各类案件,特别是在实施企业破产和企业改制时,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依法保障债权人和有关当事人的利益。二是促进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主体,严格执行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按照真实、合规、有效的要求,规范财务制度,不做假账、不做假报表,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三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双方的合作应以市场为基础,加强沟通和融合,实现公平、守信和双赢。四是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形成“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的良好舆论氛围,以银行内部信贷评级标准为参考,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本地区的信用等级。五是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品质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六是建立市场适应能力强、有严格内控管理制度、能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功能不断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经济 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司法、银行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及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明确搞好本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做好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经济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推进全市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提供宏观政策、经济运行信息,向金融机构推荐品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减少不良资产处置成本,认真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农村信用社完善产权制度,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信贷资源。
第二,落实部门职责,形成社会合力。法院、工商、税务、财政、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经委等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结合本地金融生态建设实际,清理过去形成、确实不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各种行业规章、办法,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建立工作联络协作机制,充分运用法院、工商登记、年检等手段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防止企业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切实采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措施,形成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合力。
第三,金融系统要积极参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加强内控制度、制度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协助配合并落实政府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政府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当好参谋。人民银行要认真贯彻货币信贷政策,加强窗口指导,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项目,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开展企业订单质押、仓单质押等信贷业务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一道,努力提高金融业务在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第四,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金融生态建设。引导企业进行多元化融资。一是要发挥部分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做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国债项目、省专项资金贴息项目、农村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工作,拓宽企业技、扩改资金来源;二是努力加大招商引资的成果,积极向外推荐本地的民营企业,促进外来资本与本地民营企业项目的对接;三是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走直接融资之路,到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四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金融生态建设。各类企业要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强化诚信意识,申请贷款要主动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认真履行贷款合同。
第五,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生态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介入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商业运作机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第六,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为改善金融生态献计出力。要动员各种媒体加强改善金融生态宣传,争取社会各方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宣传诚信应成为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社会组织的基本准则的理念。
第七,各县市在组织实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制定切实的措施,形成一个长效的工作机制,持续不断地推动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双重效应及其正确响应
摘 要: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2]。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 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3]。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品质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4]。”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较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5]。”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6]。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1.提升环保意识。
(1) 增强经营企业的环保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责任意识教育。乡村旅游地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使大众对旅游与环境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活动需长期进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政府环境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自己旅游质量的保障;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游客活动中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及其后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支持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提高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要明确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落实到干部考核和工作监督上。由于旅游环境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紧密关联,我们要注重旅游和保护环境互相促进,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舍弃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2) 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在旅游社区环境演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演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人为开发建设[7]。”这其中,社区居民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地环境的重要影响者和改变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均会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和质量。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强化乡村旅游的环境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在普及环保知识中,应当按照当地社区居民和农户的习惯,多采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印刷品 (书刊、报纸、杂志、宣传折页) 等方式进 行宣传教育,同时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教育,并借助网络通信、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途径的手段,综合提升乡村旅游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
(3) 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游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方面,除地方政府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重点承担起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责任,通过发挥乡村旅游内在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提高乡村旅游环境消费品位,引导和鼓励游客学习和掌握乡村生态环境知识,激发游客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发挥游客自我约束与社会教育的双重作用,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游客在情感上爱护自然环境,在行动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针对游客因异地游览道德感弱化并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可通过设立公众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性导引和主导性导引,如在游客集中处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宣传窗、加强导游和一线服务人员生态宣讲等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倡导低碳旅游、责任旅游,对生态破坏情节严重的游客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以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8],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
2.完善政府管理调控。
(1) 搞好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市场潜力和乡村旅游环保评估基础上,围绕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实施生态功能分区分级保护与优化,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前置,避免因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2) 强化法规监督。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法规体系,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严格执行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评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符合环保标准;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的环保指导和监管,健全乡村旅游环境监管动态协调和监督机制,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杜绝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增强环保投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税收收益的环境反哺,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监测站”,在各主要环境敏感区建立相应的生态观测点,便于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定位监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变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进,有效维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
3.促进企业生态自律。
(1)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要充分履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分级”评定制度时适度强化生态环保标准和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乡村旅游开发企业与经营企业大力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品、低碳环保旅游经营设施设备和用品,以行业生态自律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生态环保水平提升,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发挥企业主体核心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切实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发展理念贯彻于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如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景区内部倡导使用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交通工具取代现代机动车 (船)的使用,以降低尾气排放,创建绿色低碳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采取旅游低谷期主动吸引旅客,旅游高峰期控制游人数量、科学分流游客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合理控制和科学调度,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确保乡村旅游始终处于环境承载力许可值域内,避免因旅游超载引发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引导和监督游客践行环保责任。具体可在乡村旅游地入口、乡村旅游景区 (点) 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徒步,提醒游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增强环境技术供给。
(1) 加强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产业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环境负效应,除强化环境协同管理外,须加强适用环境技术创新与有效供给。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环境适用技术需求调研,增强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投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作平台,结合乡村旅游需求组织、协调相关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用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积极应用相关环境适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治理适用技术资金投入,积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践行企业生态环保责任和使命。
(2) 突出重点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应在乡村旅游环境负效应生成原因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的水环境污染、固体垃圾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进行技术创新和相关适用环境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和推广运用。针对水环境污染,着眼降低成本,重点应建立乡村旅游地统一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中心 (站),搞好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加强废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或通过管网并网区域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确保水体不受污染;针对固体垃圾环境污染,致力于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环保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收集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游览步道、游客休憩区等游客活动集中区环保可回收型分类垃圾箱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率,积极推广无毒无害、少污染和低消耗的生态环境材料,用纸质、布质等可回收再利用替代品淘汰塑料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相关用品,便于实现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
垃圾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垃圾焚烧厂具有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着、无害化较彻底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应加以重点推广;针对空气环境污染,要积极推广空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乡村旅游地的主通道和游客密集地的噪声监测,对进入车辆实施限速禁鸣,降低噪声污染。加强适用油烟净化技术研发,并面向乡村旅游经营企业推广。加强汽车尾气污染净化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装有尾气净化装备的汽车和基本无污染的非燃油汽驱动绿色汽车,如电动车、天然气车、 太阳能车等环保节能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面,有效降低大量机动车涌入、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大气污染,优化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河西内陆河流域由东到西包括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按流域等级划分,这三大水系均为三级流域,马营河作为黑河干流较大的支流,应为四级流域,在这里,重点探讨一下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1、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是黑河和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黑河干流东部较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人口 16.59万,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95—2246毫米,具有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显着特征。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93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值,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余水下行至张掖汇入黑河。
马营河灌区是山丹县的大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2.42万亩,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山丹军马场,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耕地面积已由80年代的3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亩,造成土壤严重沙化。据掌握,仅该地沙暴天气发生率就由70年代的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4次,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据统计,灌区泉眼湖泊由70年代的3511眼萎缩到目前的125眼,泉水溢出流量由70年代的1.8 立米/秒,减少到了目前的 0.8 立米/秒,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李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祁店水库从 1996年开始就无径流调节,只是为了维系1.37万东乐人民的生命,每年从李桥水库调剂300万立方米用于生计。
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支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威胁到黑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因此,马营河支流应与黑河干流的利用与保护同等重要,若支流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可能会破坏水文循环,也不能达到黑河流域乃至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马营河属黑河水系,是山丹县境内较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马营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李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山丹县解放初期有人口5.74万人,到现在已增加到20.21万人,增加了14.47万人,增长252%;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从50—60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到80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又使得到致富机会的农民更加过度地开垦草地、坡地,上游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下游保灌面积却越来越小,东乐乡6.0万亩土地沙化,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昔日绿洲面临沙化的危机。以牺牲下游的生态系统来换取上游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较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祁家店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00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障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面对 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
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马营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9、对于上游特别是军马场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污染防治费,控制面源污染,恢复和保护好大马营滩地的植被,涵养水源,发挥湿地的自净功能,减少上游对下游的污染,以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推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
10、积极争取外流域调水,增加资源总量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浅议生态环境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
引论、国际政治学家眼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依国际政治学家眼光看,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依不同兴趣研究的,哪怕从国际问题研究(而非国内问题研究)这样一个大范围来看亦是如此。
及时个主要的角度,主要从经济出发,更多反映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兴趣,叫作“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力求实现一种比较协调、均衡、有连续性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两个世纪以前写下的《人口原理》,简单说,作者的预测是,如果听其自然,人口增长会呈现几何图式(2、4、8、16……),而人类所需的食物的增长最多是算术方式(1、2、3、4……),的结局当然十分悲惨。到本世纪50至60年代,欧美一些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生产活动、科学技术改进和资源消费方式之短期和长期的不同后果,其中最有名的是60年代末提出的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罗马俱乐部报告》,这份报告及其他类似的文章、专着的一个共识是:如果人类继续现有的科技开发方式、人口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耗结构不变,那么,地球的生态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有可能耗尽,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也将最终发生非常突然、无法控制的崩溃。80年代,美国着名学者莱斯特·布朗出版的名着《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首次做了系统阐述,它分析了经济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沙化、资源耗竭、石油短缺、食品不足等,具体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开发再生资源等途径。最近二十多年,可持续发展研究也逐渐从学术界的议论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和一些国家政府的议事日程。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并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吁;1992年联合国再次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的《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里约宣言》),正式确立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最近,在1997年年末,为了使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又名“防止变暖京都会议”),并通过了《京都协议书》,达成了各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尺度。[注1]在这里,归根到底,“发展”是核心的概念,“非持续性”是它的旧有特点,而“可持续”乃一新的属性。从国际政治视角分析,这种发展观使国际关系具有了一种动态的面目,一种在外延上、规模上不断扩大的形态,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在这种过程里各种行为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和发生作用,为什么会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行为。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是国际政治学观察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它还没有解决国际政治学家们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重要的角度,是由所谓“古典的国际政治分析”确定的,它的通用说法是“生态环境问题引出的安全考虑”。在传统国际政治学家关心的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地理及范围更大的环境要素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上面,这些研究兴趣不象“可持续发展观”那样只是最近几十年才明确形成的概念,甚至不是随着民族国家的生成一道出现的东西,而是从很久远的从前便具有的思想线索。对于很多国际政治学家来讲,要透彻了解国际政治事务,必须参考“一系列环境要素,不论它们是否属于人类的范畴,也不管它们有形还是无形”。[注2]因此,亚历士多德就曾经讨论过海洋和气候对民族特征和人的才智的影响,到了近代西欧更出现了让·博丁和孟德斯鸠等人的“地理决定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欧美国家出现了以麦金德、马汉、斯皮克曼、拉采尔、豪斯浩佛等人为重要代表的不同地理政治学派,到了二战以后、尤其是6-70年代以来,人口及资源、技术要素等全球性课题的显现,促使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学家去分析人口、资源、地理、气候及广义的生态环境对国家实力、战争冲突、国家间关系、相互依赖程度、一体化过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强化等“高级政治”的影响。这中间又分许多学派、分支,有各种方法、工具和解释,比如,有的侧重纯粹自然条件(气候、地理、自然资源等)的国际后果,有的注意所谓人造问题及环境(污染、人口、城市化、过度工业开发等)的世界性含义;有人看重国家间博奕等“战略性分析”,有学者纯粹关心(国际背景下)个人与自然的联系;有“地缘政治学派”,也有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境关系学派”;等等。与前面提到过的经济学家的视角不同,国际政治学的“经典关注”不在于“发展问题”,而在于“生存”或“权力”等概念(这里面又略有区分:传统现实主义比较强调“权力”,新现实主义更重视“生存”)。总之,国际政治学家们为人们开辟的是另一幅国际社会景观,一幅长久以来便存在的人类以群体方式竞争斗争、“优胜劣汰”的政治画面。
还有一个大的角度,也是由国际关系理论家们推导出来的,由于没有定论,这里姑且称之为“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它与前两个角度都有一些关系,但同时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相似之处在于,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也极其重视国际关系中由于生态问题的严峻化所带来的相互依存过程及其深远后果,不同的地方是,后者比前者更加看重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如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运动、动物保护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等集团力量)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不论消极或积极的作用),对国家扮演的传统角色则有所批评、有所否定;而且,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不只同意“发展”的经济学观念,更强调国际社会的“进步”、“演化”和“质变”等术语包含的可能性及意义。与传统国际政治学家的“国家生态安全”考虑相比,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更多地把关注焦点放在“族际安全”、“人类安全”、“物种安全”甚至“地球安全”等层面,这种安全范畴当然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军事安全或政治安全或国家安全的范围;不过,与国际政治学思想传统一致而有别于经济学思路的一点是,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依然保持了对“安全”问题本身的执着思索。在这一相对较新的角度上,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多半与旧的国际关系分析单元和分析途径(如国家能力、政府治理、主权现象、国内国外的严格区分、政治经济 的泾渭分明等)的失效和困境有关,或者与新的世界政治分析单元和途径(如世界多元主义群体的崛起、各种国际NGO的出现和活跃、“政治”与“权力”等概念的重新界定、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的新形态等)的受重视联系在一块。在欧美国际政治学界,前面那种观点多被纳入“传统现实主义”或者“权力政治学派”的范畴内,后面这种观点则基本上属于“全球主义”或者“新理想主义”等学派见解的名下。对于后面这些学派见解的倡导者,生态危机与其说是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如讲是一种人为结果,是人类以国家形式和传统国际政治结构管理和开发地球环境的不当所致,所以,解决或缓和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改进原有的政治结构和思维方式,逐渐把立足点从“主权国家”放到“国际社会”,建立与旧时代有别的全球主义世界政治文明(包括开发资源方式、生活消费方式、群际交往方式、学习及适应方式等等)。[注3]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大一样,全球主义的世界政治观建立在一种进化论哲学基础之上,它把人类社会的成长,看成一个由单一性和冲突性朝整体性和协作性过渡、由主权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世界状态朝更有向心力的国际社会乃至全球一体化转变的长期历史过程。
显然,角度的各异常能够使人得到重要的启发。避免独断性和简单化,是国际问题研究者应有的分析尺度。在简单的介绍之后,下面,我们就“生态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分别从主权国家的角度和国际共同体的不同角度,进一步探讨国家安全与主权面临的威胁、全球政治的观念及分析视角等问题。
上篇、生态环境政治——主权国家的视角
“生态环境”属于合成概念,它既可区分开来讨论(英文分别是“ecology”和“environment”)[注4],也可作为一个术语使用(ecological environment)。鉴于本文主要聚焦于国际关系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从方便计,我们主要使用后一个概念。就是说,这里讲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矿物资源、大气和地表等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力量对它造成改变以后形成的次生环境(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讯等工程造成的人为环境),总之,指以地理条件为基础、人类周围的物理世界。
大体上,我们可以依国际政治学的分析途径,从主权国家的利害关系出发,将它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分为地理政治关注、生态威胁关注和国家主权关注。
1.地理政治关注
地理政治关注以纯粹的自然环境为分析前提。如前所述,它已存在了很长时期,甚至发展出了一门学科——地理政治学(也经常被称为“政治地理学”),这种关注在今天仍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注5]
地理政治分析的本质,在于揭示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利益得失与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等外部天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象法国当代着名国际政治理论家雷蒙德·阿隆指出的,它“把外交-战略关系与对资源作出的地理-经济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定居、游牧、农业和航行)而引起的对外态度的解释,从地理角度加以系统化”。[注6]英国当代政治地理学家杰弗里·帕克指出,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家的地理空间现象的研究,旨在探寻对国家实力之地理基础的认识。对国家行为的观察检验是以领土、区位、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及政治结构这样一些特征为背景的。各个国家被当作世界政治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地理政治学具有整体性,其目标是把形形色色的现象综合起来,总体地加以表述和解释。”[注7]总之,它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内在联系的学问;这门学问把领土国家视为国际政治力量的主要单元(非主要单元有诸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各种超国家集团等等),而气候、植被、土壤、位置、矿物资源、海拔高度、陆块分布等因素则构成“地球自然性质”的内涵。地理政治理论提供了观察国际问题的重要视角。它相信,国家的权力和利益,牢固地根植于地球的天然物性之中;假使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象玻璃球一样光滑,对权力的地理研究就失去了意义。现代国家的力量恰恰来源于其安身立命的领土,国土是国家实力的必要条件。国家领土系指隶属于国家主权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没有领土的,虽然必要的领土可以很小。一个流浪的部落或种族,尽管可能有一个政府,或在其他方面是有组织的,但在没有定居自己的领土以前,它不会被国际社会认定为一个国家。正由于地表及相关因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使地球成为人类上演一出出历史剧的舞台。
地理政治研究的实质在于把人及人的关系放到地球的环境中去看待。纯粹地理分析的对象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地理学者们对特定的地理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它们多半属于认识深浅的不同;地理政治观点则必须随着人类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随着不同的学者对这种变化之性质的解释的不同而表现出理论的差异。比如,飞机的出现以及人类对外层空间的不断开发,给地理政治学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方面。正象“海权论”的创始人马汉和“陆权论”的奠基者麦金德教授分析技术在便利海洋和陆地交通上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自的地理政治理论一样,本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理政治学家通过对飞行器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如机动性的大大增加,地形障碍重要性的下降,前方后方观念区别的模糊,等等)的考察,创立了崭新的“空权论”。与此同时,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地理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确定或校准国家当局的对外政策、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政策;在这种场合,“地理政治”被用于指称处在世界体系中的各国筹划国家安全政策时的某种地理基准。在决策者和决策智囊层那里,专门的地理政治区域并不是由恒定不变的地形所规定的地理区域,而是一方面由自然地理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实力中心的动态转移所决定的战略区域。就是说,争夺权力的斗争本身会把一些地区提到显着地位,把另一些地区暂时降到被人遗忘的地位,以致被审视的那些特殊区域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地理政治分析与纯粹的地理分析不同,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动的而非静的形势。政治世界中条件的改变,会改变某一时期给某些特殊因素所赋予的重要性、因而影响到最终的结局。技术条件的变化也会使形势改变,特别是在行使武力方面,因为交通速度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使一定国家的实力地位发生变化。地理因素不会改变,但它们对外交政策的意义却会改变。
总之,地理政治观的根本,在于教会各国如何根据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自己在获得权力与和平的国际斗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一百多年以前,现代地理政治学说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地理教授麦金德曾经提醒人们:“政治的进程是驱动和导 航两种力量的产物。这种驱动的动力源于过去,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特质和传统的历史之中。而今天则是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来引导政治的动向。政治家与外交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注8]在人类即将迈进21世纪的当口,这种地理政治观仍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生态威胁关注
与地理政治的关注不同,国际政治学家对所谓“生态威胁”的关注,只是近四分之一世纪的事情,但后者所获重视程度相对前者而言有明显上升趋势。从罗马俱乐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着名的《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两份报告之后,尤其在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以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涉及许多“技术性”领域,主要是科学进步、技术改进和经济高速增长所造成的一系列始料不及的负面后果,如人口大量增长、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各种废物对大自然的污染,交通拥挤、食物短缺、药品短缺和资源匮乏,森林过度砍伐、河流改道、饮用水源被污染及大片区域沙漠化,油轮泄漏、电子噪音、化学废物和核威胁的迅速扩散,地球自然物种(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等)的急剧减少和人造“怪物”(城市和工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畸形儿”,某些可怕的、类似“克隆人”的试管产品的出现等)的增加,气候变暖、各种人为的灾害越来越频繁;简言之,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地球生态开始以各种灾害的形式惩罚“人的罪孽”。新的形势,迫使国际政治学家从生态危机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和权力斗争,而国际政治理论对于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所谓“传统关注”,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之上:国家(state)是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国际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一个领域;国际政治学者探讨的中心内容,应当是在国际无政府的政治体系下、处于相互竞争的各国如何争取各自权力与利益的问题,是对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分析及说明。从这个立场看,生态威胁的出现,给国际政治分析家提出了许多有重大压力、但并不陌生的研究课题。
这里面有两类课题:
一类课题是,生态问题以何种方式作用到国际权力结构的分配,又如何影响联盟与对抗的新组合模式?在这方面,所谓“南北关系”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典型的事例之一,是有关气候改变原因的争论。基本上,有倾向于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和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两种基本意见。[注17]前者认为,气候的人为改变主要来自于落后、愚昧地区民众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和对植被的各种破坏(包括不恰当的农业耕种方式、食物摄取方式、燃料原料结构等等),所谓“沙漠化过程”是某些发展中国家错误的发展政策所致。后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发达国家的大众消费结构(大量使用家用电器、大量弃置城市垃圾等等)、工业高能耗结构和对发展中地区的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如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其它矿物燃料的过量汲取),才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他们以城市化和汽车工业造成的严重生态污染为例,强调工业发达地区各国要对当前生态失衡负主要责任。依照前一种意见,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速度,已经超出了国际社会的道德容忍度,是不负责任的、不顾他人的方式;“不仅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缺少责任意识,而且对国际共同体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形态——不论是外界鼓励采用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或者是提供各种技术、资金等环保援助,或者是使用强制的、国际法的和国际干涉的方式——制止发展中地区的这一势头;对于这种论点的人来讲,所谓“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目标是针对“野蛮的、不能持续的发展”,即制止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开发方式。他们批评说,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以破坏环境为要挟,强迫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援助。这一派意见体现在国际政治观念中就是,要加强现有的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国际干涉及其哲学基础的研究,加强对不合理开发方式的监督和控制。相反的意见批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指责是一种虚伪且傲慢的态度,认为发达国家目前实际消耗着地球每日消费的绝大部分燃料、原料,却拒绝让后发展地区的人有享受(或有可能享受)同样的消费模式及舒适生活机会;真正的不道德是“了解事情的利害关系,在自己不肯做出任何让步的同时却让别人做出牺牲”。批评者质疑,这能否算作公正、平等,能否称作道义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假如发达国家真的愿意与发展国家一道解决生态危机,首先必须从自身着手,比如增加对不发展地区的援助、放弃掠夺性贸易、减少过于奢侈的消费、改造旧的生活观念等等。对于世界共同体而言,这一过程的含义在于改造既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放弃西方旧式的支配性模式,建立机会更加均等、权利更加平等、规则更加公正的国际民主机制(国际政治格局)。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9]
另一类课题是,生态环境因素如何构成了国家间暴力冲突的新来源,情况有多严重?西方有国际冲突研究专家指出,生态环境的改变会改变国家间的力量平衡,在某个区域或全球范围内导致新的不稳定,并诱发各种冲突乃至战争。[注10]例如可能会导致这样一些问题:气候的变暧,导致北冰洋不冻航线的紧张并引起对南级资源的争夺;膨胀的人口和土地压力造成移民潮,给接受国的国内秩序和周边地区的稳定带来消极后果;水资源的紧张(尤其是水供应的下降)和上游的污染,导致相关国家的矛盾与冲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食品的缺乏造成城乡之间、定居者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紧张关系;如果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粮食出口国用食品作为要挟或施压的武器;联合国海洋法的生效,加剧沿海国之间的“蓝色圈地运动”、以及沿海国和内陆国之间的生存权利之争。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到环境遭破坏的影响,并导致彼此间的麻烦,因为发展中世界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环境退化的恶果,仍然在使用旧的开发方式加剧生态环境威胁(如滥伐森林、农田退化、水资源过度汲取、渔业资源枯竭等);也有人认为,发达国家比欠发达国家在环境之战中显得更脆弱和易遭攻击,例如生态问题导致的移民潮肯定向欧美方向移动,核污染主要出现在工业化区域,汽车和电器等现代消费品的大规模使用严重加剧了工业化国家对石油等矿物原料的依赖程度,“生态恐怖主义”势力打击的主要目标当然是以美、日、欧为中心的西方国家。不论我们赞成哪一派观点,有一个现象是毋庸置疑的:生态环境在当代所受到的破坏,给国际战争和国家间冲突增加了许多新的变量,使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同时变成某种新形式的“人质”——生态环境可怕退化的“人质”。[注11]
论述到目前为止,生态环境威胁对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挑战,仍然限于“传统的安全关注”的层面,就是说,它只是给国家提出了新的任务或压力(包括设置新的功能与目标),并没有要求限制甚至改变国家本身;国际格局仍然被视为某种“无政府主义的”的竞争和冲突环境,全球一体化与合作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生态环境之被破坏给国际政治研究带来的各种问题,与其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讲是一种激励;在国家角色的塑造上,这些问题被当成是“建设性的”,而不具有“破坏性的”后果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对重庆市__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简述,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__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措施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去年四月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工作大会上提出了环保工作关键要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从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六方面启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我现就如何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容、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加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__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况
__区是重庆市的主城区,距离市中心就25分钟的车程,全区辖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个开发区管委会,幅员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34.9万,全区现有119个村民委员会,2169个村民小组,有村委会干部479人,村民小组长2169人,建有村级党组织414个,有农村党员13980名。目前在农村已基本形成了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至20__年,我区“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5亿元,比20__年增长52%,年均递增8.7%,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农业基地已初步建成,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现有特色花木6万亩,高优水果3万亩,蔬菜基地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蚕桑、笋竹、香料、中药材等多经1万亩。粮经作物(不含退耕还林)之比由20__年的69:31调整到61:39,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670元,恩格尔系数为48.5%,;农产加工、乡镇企业、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农村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迅速;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乡镇工业基地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增多,这既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经济基础,又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二、__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区新农村建设启动快、力度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区农村量大面广,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总体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分布在乡镇的企业、矿山排放的污染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的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与主城中心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急需改善。
(一)农村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没有得到处理,全区各镇、村均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计算,每天有近226吨生活垃圾和279吨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同时,在我区农村有存栏牲畜牛、马4068头,生猪15.2万头,羊1.2万只,兔1.2万只,家禽137万只;20__年出栏牲畜牛、马530头,生猪26.2万头,羊2万只,兔3万只,家禽289万只,每天可产生废弃物619吨,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现象各镇村均存在,同时在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的歇马镇、童家溪镇、东阳街道、天府镇、澄江镇、水土镇、静观镇、蔡家镇等则存在着城镇和农村聚居点与工业区混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
(二)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主城周边的中心镇为适应产业阶梯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各镇的工业园区、开发区悄然兴起,加之分布在各镇的乡镇企业和矿山开采企业,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三)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农
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各镇村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有的村镇使用污水灌溉,20__年我区销售化肥40917吨、农药292吨、农膜412吨、柴油1717吨,尤其是靠近工业区和污染企业的一些农地,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耕地质量,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农产品进入超市或出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少数重点污染企业周边和矿山开采地区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这对我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问题
尽管__辖区内有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8个,全部设置了界碑,并按规定划分了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和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一级保护区内执行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内执行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通过强化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确保了全区镇街使用自来水的安全。但是在我区广大农村,尤其在15个乡镇,除了中心场镇区域使用自来水外,大部分村民均是使用地表水、井水或地下水,尤其是20__年的大旱灾,反映出了我区天府镇、澄江镇、水土镇、金刀峡镇等部分镇村存在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水不足,有的地区水质也不太好,全区大部分村庄没有集中式安全供水设施,大部分村民的饮用水都未经过净化处理,在部分沿江、沿河、沿库的镇,由于部分江、河、库受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污染,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用水的不便,可以说,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
(五)农业生产废弃物未能有效综合利用,不同程度地存在面源污染问题
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区共有存栏牲畜16.81万头,家禽137万只,畜禽养殖业的污水、粪便、作物秸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初步估算,我区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22.59万吨,产生农作物秸杆10万吨,且大部分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均未被有效利用,大部分专业养殖户养殖场没有完备的污染防治设施,有的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环境污染。由于一些村民缺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知识,加之施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的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
目前,我区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农村的村容村貌,已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重庆市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重庆小康社会先行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__”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创建部级生态区(市)为抓手,注重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努力改善辖区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控制辖区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彻底解决辖区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改善,为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2、“十一五”目标
到20__年,基本解决辖区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一批安全饮水工程,农村饮用水环境得到改善。辖区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乡镇企业等污染的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建成一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展开,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三)建议措施
1、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示范
一是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的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发燕尾服农村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创建全国生态区(市)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都市观光农业和现代科技农业,结合现有花木产业带、果苗基地、景区、林区等建设提升规模档次。三是以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开展和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尤其在发展节水农业,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农产加工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2、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科普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区、生态城区(市)、构建和谐__与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抓住《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全区19个镇街、119个村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在中心镇、景区、主要道路沿线的农村地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的“定点存效、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二是在城镇化、工业化较快的中心镇(如龙凤、东阳、北温泉、澄江、水土、歇马、童家溪、蔡家、施家梁、静观等),可采用“村收集——镇集中——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三是在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偏远村镇可采取堆肥或简歇填埋处理。四是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处理方式,结合我区农村实际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对于人口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中心镇、景区镇等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五是在人口密度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村镇,应大力推进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步伐,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六是在我区污水排放量大、次级河流污染较重和城镇建设较快的地区,如童家溪、歇马、澄江等应加快区域性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3、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镇村工业企业污染的防治
按照大力发展生态城镇的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不断优化工业发展布局。一是根据各镇地理位置,区域优势和条件,结合产业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和生态工业园
区、生态观光园区、除了在生态工业园区内集中发展工业外,其它任何村镇均不能再上新的工业项目。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园区工业企业“三废”排放特点,逐步实现对“三废”的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对于目前分散在农村的中、小、个体企业,通过充分发挥镇街环保站和区环保局的作用,加强监管,促进治理实现达排放。4、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强化对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管
我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镇、村都制定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同时也把环境保护纳入了规划的内容。一是应在建设中,区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区人大、区政协应加强对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确保不再产生新的污染。二是加快制定生态工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镇的环境保护规划,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或逐步予以取缔、搬迁、关闭。三是加大对园区、景区、农村中心城镇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和破坏生态的行为,确保我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要求各镇街合理开展和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无污染的产业和产品,在园区和农村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和都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加强对饮用水环境安全的监管
由于我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城镇建设的大力推进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部分次级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饮用水安全,必须得到保障。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运行简便”的原则,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依法划定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争取国家和市级项目支持,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充分发挥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作用,实施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要求各镇街对地表水、地下水质达标或基本达标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明显标识。三是对地表水质污染较重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地下水供水工程。四是对我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试范村要根据上述不同情况,提前实施农村饮用水保护工程。五是各镇街应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合理规划村庄饮用水源取水点位置以及村镇工业及畜禽养殖布局,完善饮用水源工程建筑物和饮用水源缓冲、隔离设施。六是对不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的村镇,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取水点搬迁工程,或地下水供水工程或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或饮水净化工程等,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6、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一是由农委牵头,会同环保、工商等部门积极开展全区经营性畜禽养殖污染的调查,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案,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全区畜牧业发展规划。二是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养殖、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总量、结构和方式,结合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依法限期搬迁或关闭。三是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原则,优先在我区的重点流域、区域和规模化养殖地区,建设一批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及废水还田示范项目,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建设沼气处理设施和沼液还田项目。四是结合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积极推进农村畜禽散养户用沼气池建设,提高人畜粪便还田施用率。五是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加大对全区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污染。
7、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示范
一是结合全国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辖区土壤污染的调查与治理。二是结合我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争取项目支持,积极开展所在地区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流失、农作物农药残留等现状调查,在农业园区和有条件的镇村推广有机肥和配方施肥。三是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全区农民多用有机肥,逐步实现种植与养殖的综合循环利用。四是积极开展蔬菜、水果和粮食基地土壤污染现状调查,针对我区一些特殊工业企业对周边土壤的污染,开展重金属、有机物、化肥、农药、塑料农膜等对土壤污染治理的工程化研究,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五是在全区农业生产中,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于作肥料或用于造田,严禁工业污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等占用耕地,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生态环保工作技能培训和农民环保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品质科学种田。
8、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建设
一是把新农村中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作为创建全国生态城区(市)的支撑,把生态城区(市)的创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乡村道路、农房、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用绿色美化农村道路、房屋、沟渠、河库的周边环境,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条件的镇、村,努力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已关闭和废弃矿山的综合整治,实施废弃矿山复土和生态恢复工程;继续深化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三是结合全国生态区创建积极开展以农村饮用水安全教育为重点的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以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绿色消费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__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生产生活习惯。四是在农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绿色消费模式,鼓励废旧物资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提倡垃圾集中处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产品,加强对乡村自然资源、自然遗迹、文化遗迹、古树名木等资源的保护。
9、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一是应结合全国生态城区建设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在生态城区(市)创建领导小组之下,专门成立“__区新农村环保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环保
书记为组长,分管环保、农业的副区长为副组长,宣传部、区发改委、环保局、区农委、水利局、卫生局、交通局、林业局、教委、文广局、区农办、扶贫办、财政局等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可放在区环保局,负责对整个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联络、统计等日常工作,建立“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监管、部门镇街分工协作、各企业群众广泛参与、人大政协统一监督”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各镇街环保工作站在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中的作用。结合镇街依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镇街环保站工作队伍,加强指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农村各项环保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三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多渠道争取国家、市、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各部门、镇街可结合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和“十一五”环保规划、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等抓紧编制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项目建议书,归口分头争取各种项目的支持。同时区、镇两级财政也应加大投入,不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对生态环保项目和生态环保产业给予扶持,而且应该及时解决镇街环保工作站必要的工作经费。四是对于一些有市场效益的环境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如农村中心镇街、场村的安全供水工程,景区、园区的垃圾收运系统工程等可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筹积资金,加快建设。五是充分依托在碚和在渝高校、科研单位、环保中介机构等的科技优势,在开展农村环保行动方面寻求技术帮助和支持。六是实施目标管理,强化监督实施,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部门、镇街目标任务管理,按照“十一五”总体目标和分年度计划实施,并纳入部门、镇街党政一把手年度环保工作实绩考核。七是大力开展对新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宣传。结合各种创建和各项环保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体;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__——新农村环保行动”宣传,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努力推动生态城区(市)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建设重庆都市和谐美丽新农村。谭强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河道采砂影响生态环境的调研
根据《中共__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通办发[20__]18号)文件要求,结合《__县环境保护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我局以立足环保,着眼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的理念为工作出发点,针对岔林河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岔林河流域概况及现状
(一)岔林河流域概况
岔林河是__县的较大河流,位于松花江干流中游左岸。发源于__县北部小兴安岭的青山岭。源头高程在410.00米,发源以宝林河为主,与安乐河汇合于太平林场后,始称岔林河。
岔林河流域面积1929平方公里,全部在__县境内,占__县行政区域总面积的34.8%。流域地理位置,东和东南与大__、西北河两流域分水,北与铁力县巴兰河流域相接,西北为庆安县界,西与木兰县木兰达河、白杨木河、__县浓浓河、富拉浑河四个流域接连,西南为__县小桥河流域,南为松花江。
岔林河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28°11'—128°52′,北纬45°58′—46°37′。岔林河流域形若仙人掌,南北中线长91公里,东西平均宽20公里。较大宽度在上游凤山屯附近,宽36公里,最小宽度在下游桦树屯处,宽5公里。河网密度系数0.33。
(二)岔林河采砂现状
据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我县岔林河干流上现有砂场8个,都经县水务局颁发了采砂许可证。经现场调查,我局感到,目前,我县岔林河河道采砂行为,虽然都有水务部门的审批手续,属于合法经营,合法采砂,但在采砂的过程当中,这些采砂业主都存在超范围开采,无秩序开采,随意开采的行为。现在的岔林河在每个采砂段上,采砂业主是哪的砂料好就采哪,根本不管是否会改道,是否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否会造成耕地的毁坏,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现在的岔林河可以说是“开膛破肚”“心、肝、肺”都被掏空了,我们的母亲河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不堪重负。
一是岔林河采砂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8处砂场中,有部分采砂场不按规定,严重违法开采。如有的采砂主在稳定性很好的河岸边,或者禁采区开采砂石料,违背自然规律改变河道行洪方向;有的采砂主不按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和弃料,没有就地整平回填恢复河道原来状况,在河道形成了“采砂矶头”,严重影响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安全;有的采砂主,违反规定在禁采期违法开采,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
二是岔林河采砂对沿岸的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挖走河道内的砂石料,形成的洼地,以及弃料堆积而形成的障碍物,改变了河流方向,加剧了河水对河岸、河堤和河床的冲刷,导致河道河床下切深陷,河岸、河堤抽根坍塌,河势发生变化,造成河床下降。汛期发生洪水极易冲毁农田,淹没村庄,同时,还会对桥梁、拦河坝、沿岸渠道等基础设施构成被洪水冲垮的危险。
三是岔林河采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过渡的开采,一方面会造成主河道缺水,甚至出现河水断流,另一方面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四是岔林河采砂导致国有资源大量流失。由于后期环境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采砂业主超范围、超深度开采,致使大量国有资源大量流失。同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有些采砂主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掠夺性开采,已经造成河道砂石资源在一定区域相对匮乏,影响到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
五是岔林河采砂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旅游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无序的滥采乱挖,不仅造成了河道的改变,水土流失,耕地的毁坏,水利基础设施的损毁,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我县以岔林河漂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开发。由于岔林河采砂的无秩序,乱采滥挖,使我县闻名遐迩的岔林河漂流项目,已经两年被无情的搁浅,不仅给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对我县今后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六是岔林河采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一是由于经营业主因违规开采,导致毁坏更低,采砂业主经常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甚至发生冲突,使信访案件不断;二是由于监管不利,采砂业主采砂后,砂坑不回填,汛期满水,极易发生淹死人的事故。
二、导致岔林河采砂滥采乱挖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岔林河采砂之所以会出现无序性的乱采滥挖,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砂者的法制观念淡薄。多年来,我县河道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召开由河道沿岸村镇领导参加的水法规座谈会,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但仍有的少数领导和村屯干部错误认为,河道砂石资源属于地方集体所有,不经河道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与采砂业主签订开采协议,有的还低价拍卖资源开采权,造成违法开采,违规开采,扰乱砂石开采市场,遗留了大量后患。
二是河道采砂没有规范性文件予以
约束。我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河道采砂规划,没有规范性文件来约束管理。 三是经济利益驱动。全县违法开采和违规开采,主要原因是个别采砂业主受利益驱动。这些承包经营者,只有靠多采,多挖乱挖,超审批量开采,才能够弥补前期所交的各项资源补偿费用。
四是河道采砂执法难。一方面河道主管部门专职执法人员不足,而且能力建设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执法交通工具,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性难度大。另一方面采砂船游动性大,且管理上缺乏强制手段,造成难执法。
四、防止岔林河采砂滥采乱挖的对策和防治措施
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城镇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松花江公路大桥、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周边砂石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河砂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资源开采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十分突出,不仅造成了河砂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安全。因此,依法强化岔林河河道管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加强资源保护,维护河道生态安全,已经势在必行。
(一)出台规范性文件。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我县河道采砂规划,作为我县砂石资源开采业的依据,以便于规划开采河道砂石资源,充分发挥砂石资源的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 组建执法队伍。规范砂石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彻底扭转当前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应成立由水务(河道管理)、环保、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法院、乡镇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对全县砂石料开采市场进行的集中整治。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特别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采砂秩序,依法采砂的良好氛围。
(四)引入市场机制。完成对全县砂石开采市场集中整治后,将全县河道可开采区进行普查划段,科学界定开采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期,规定开采方式,规定年低开采能力,制定开采弃料回填强制措施,引入市场机制, 科学合理和有偿开采全县砂石资源,既发挥资源效益,又能够及时河道清除障碍物,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人身安全。
(五)加强巡回检查。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量配备专门的河道采砂执法管理人员人,添置必要交通工具,加强日常巡查监督,确保采砂秩序的长治久安。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商业银行要重视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在金融生态链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并能充分利用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促进自己各项业务发展;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最终达到共赢。
本文深入分析了研究利用金融生态环境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商业银行如何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有关经济学、金融学词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联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演变和发展,会通过改变金融业内部各种力量的对比状况而推动并决定着金融业发展规律的形成。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因其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众多方面)、层次高(研究的重点在于探求规律)而对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意义。作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在金融生态链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并能充分利用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促进自己各项业务发展,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最终达到共赢。
一、研究利用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金融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贷款风险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金融生态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商业银行重视和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既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商业银行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点,及早采取措施或抢占市场,或规避风险;还有助于商业银行把握并正确运用金融运行规律,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经营行为和稳定增长的经营业绩。
(一)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有助于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这反映了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转变。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事业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历史的关键时刻,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核心之一,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毫无疑问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做到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一个宏观、透彻、的掌握,才能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商业银行掌握着大部分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才能把自身的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有助于商业银行把握金融运行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明确提出来,反映了我们党对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视。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认真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金融运行规律的研究、认识和运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做好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工作有助于商业银行确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增强经营的稳定性。没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性和原则性。但是,一旦经营理念确定并相对稳定,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就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使经营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平衡到平衡,实现经营主体、经营环境和经营目标的动态平衡,各项业务就会稳健协调发展。因此,如何确定经营理念、确定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对商业银行来说非常关键。
(四)做好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工作有助于商业银行趋利避害,提升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在做市场研究时如果能够既研究微观层面的企业、产品或消费者,又研究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增强对政策的敏感性,就会更、更及时地捕捉到市场上新的利润增长点,使自己在竞争中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对政策的研究,敏锐地认识到可能会被宏观调控所抑制的行业、产品,没有进入的不再进入,已经进入的尽快采取适当方式从中退出,避免成为宏观调控的“埋单者”。
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部分商业银行也已开始重视并积极参与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其研究利用也明显不够成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短期性。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分支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活动,更多地局限于短期内的业务发展,如产品的开发、业务范围的扩大、规模的扩张等,而缺乏对经营理念、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和官本位色彩,管理者更多地考虑自己任期内的业绩、自己的升迁,而较少考虑银行的长远发展,更较少地对银行的长远发展规划进行深入地研究。
二是微观性。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方面,以微观掩盖宏观,忽视对宏观问题的研究,更多时候只重视对企业、产品、消费者的研究,稍好一点 的会重视对当地的人文、经济环境的研究,而很少考虑到对全国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研究,对金融生态环境中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关心不够,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宏观问题缺乏主动性了解的愿望,特别是对市场研究,更谈不上深入。这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作的决策缺乏政策性、宏观性,与实际情况多有不符,在执行中难免会受到宏观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制约、束缚。
三是被动性。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的形势下,一些商业银行仍然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观念、工作思路。但是,随着职能转变,政府将越来越把精力集中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这时候,就很难说商业银行这种被动等待的做法依然行之有效。而这种工作的惰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掉,对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足,进一步促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的缺陷,造成了在整个金融生态链中地位的降低和恶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一定要正视上述问题,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有效利用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的建议
改善金融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工作,一定要树立长期研究思想,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重点,运用科学方法,并积极运用研究成果。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当前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牢固树立长期研究利用思想。我国金融生态在短期内不可能有非常大的改进。商业银行决策层一定要认识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长期研究利用思想,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工作,制定本单位对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的规划。同时要把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宏观和微观、点和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好对客户、产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工作,保障商业银行短期业务发展的顺利进行和经营业绩的较快提升;又要做好对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工作,确保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动摇和长期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工作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既需要有经济专业方面的人才,也要有其他专业方面的人才;既要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也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等等。各专业、各学科的人才分别承担对金融生态环境中相应部分的研究,作出相应的贡献。商业银行只有综合各类专业人才的智慧,对整个社会、经济形势作出比较、的判断,才能够真正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上取得成果,也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成果才能对金融业务有指导意义和推进作用。
(三)确定研究内容和重点。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容十分广泛,商业银行在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所有领域,而应当将在金融生态链中与自己最近的、联系最紧密的、具有易变性的因素作为重点内容认真研究,如从宏观层面来讲,应主要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金融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状况等;从微观层面来讲,应主要关注产品生产状况和市场前景、市场上蕴藏的新的利润增长点等,同时对当前困扰我国金融生态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企业违约率高、金融胜诉案件执行难、对金融活动非法干预、金融权利滥用、不良资产高等问题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积极运用研究成果。以运用为目的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研究。商业银行决策层应当重视对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成果的运用,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确定经营理念、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国家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在发展客户群体、开展市场营销时,应更多地关注金融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状况,以及企业改制和发展状况等。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时,应更多地关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并能自觉地利用它们的服务。总之,只要商业银行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研究成果来使金融生态环境自己所利用,就能够趋利避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美国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1 美国中西部农业开发概要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近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 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障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障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长期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障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长期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土壤中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孔隙率,增进水的渗透性,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造成农地的荒漠化。
在明确了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及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之后,有针对性的导入“保护性耕作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根茎叶等剩余物覆盖地表,或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在坡地上修建保持水土的水平梯田;尽可能地减少农地的耕翻次数,提倡免耕法等。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挂职学习期间关于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体会
挂职学习期间关于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体会
造林绿化改善环境造福后代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造福后代的千秋大业。20__年11月25日至26日,农四师组织我们挂职干部到63团进行为期两天的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造林绿化等课题的学习考察。该团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六十三团林业工作现状及经验
农四师六十三团位于霍城县以西塔克尔·莫库尔沙漠腹地。西以霍尔果斯河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隔。全团总人口8562人,其中职工3840人。全团土地面积30766.9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43.93公顷,实有林木面积3188.27公顷,风沙育林面积1100公顷。六十三团曾是伊犁地区沙漠化最严重、风沙危害较大的地区,经过军垦儿女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这片荒漠现已变成农、林、牧、副、渔发展、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小城镇。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责任到人。根据自身处在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恶劣的实际,把造林绿化、发展林业放在重中之重优先发展,把植树造林变成每一位团场职工的自觉行为。在林业工作上,建立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履行义务。做到责任到人,落到实处,改变了原来的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局面。
(二)明确林业发展方针,完善林业发展政策。该团处在沙漠腹地,因此他们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有利于林业发展,提高林业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政策。比如,对植树造林,在保护森林、管理林木及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对征、占林地的,必须严格执行补偿四项费用,即“林木补偿费、林地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安置补助费”和征收育林费等。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绿化意识。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让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植树造林绿化团场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是维护改善生态环境成本低、效益较高的有力措施。
(四)因地制宜,因地适树,抓好林业生产。该团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地适树,因害设防。抓好“四个结合”,即:农林牧结合;多树种结合;长寿林和速生林结合;乔灌草结合。该团场风沙严重,治沙固沙尤为重要。因此,该团把治沙固沙工作放在首位,从宁夏引进一种耐旱、耐贫瘠、既能当作生蓄饲草,又能起固沙治沙作用的一种叫宁条的灌木树种,既取得了生态效益又取得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积极推广林业新科技,逐步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增加林业科技投入,重点推广先进的育苗、抚育、防病虫、混交林的培育等新技术。积极探索和发展复合生态林业。在造林上改变树种、林种结构,做到适地适树,多造混交林,避免单一化。
二、fff县林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fff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喀什地区。距喀什市75公里,东邻巴楚县,西接疏勒县,南靠岳普湖县,北依天山山脉的柯坪南支,西北与阿图什市毗邻。
现辖11个乡,2个镇,296个行政村,到20__年底,全县总人口为314251人。现有国土面积为6715.4平方公里,人均收入1400元。城区绿化面积8.89万平方米,占城市面积的3.3。1998年以来,全县共植树1085.5万株,绿化戈壁荒滩6.5万亩。20__年获全国治沙先进县。
fff县的自然环境同六十三团基本相同,也处在沙漠,戈壁、盐碱滩上,植被稀少,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一)认识不足,敷衍塞责。一些领导对林业缺少一个明确的发展指导方针,发展目标不清,没有发展长远目标。由此造成林业管理松懈,重栽轻管,导致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局面。似乎林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产业。
(二)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些年来,由于盲目开荒、扩大耕地面积,甚至毁林开荒,大片林地、草场遭到严重破坏,沙漠化、荒漠化程度进一步加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此而引发的低温、冻害、大风、干旱、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fff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三)林业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单位和个人假借理由,乱占林地,毁林开垦,造成森林覆盖率上不去,沙漠化严重。
(四)林业发展政策不完善。林业和农业一样,是弱质产业。需要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因为各种原因,国家退耕还林资金没有到位,加之我县财政紧张,对林业的资金扶持不够,使农民退耕还林积极性不高,导致沙漠化一年比一年严重。
三、fff县林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林业真正当做大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抓。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公益事业。各级领导要从根本上认识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要树立大林业观念切实加强对林业的领导,把林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日程狠抓落实。各级领导要协调好相关部门与林业部门的关系,互相配合把林业工作搞上去。
(二)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做到依法护林、依法管林。加强林地管理,严格履行审批和变更登记手续。杜绝毁林开垦、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事件的发生。禁止在林区自由放牧,成立护林组织实行包干和重点防护林相结合,县、乡两级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护林员的责任权利,提高林木的成活、成林、成材率,并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护林公约、护林标语,从而激发全县广大群众的造林热情和巩固造林成果的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在执法过程中,秉公办事,公正执法。同时要建立起举报和奖励制度。
(三)加强经济林建设。fff杏和酸梅名扬全疆,在喀什地区占重要地位,但是这个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 要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注重提高杏和酸梅的档次和质量。在果品上采用先进技术改良品种,提高果品品质。同时采用贮藏、保鲜技术延长果品上市供应时间。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和销路。
(四)积极促进林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是林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在发展林业上,充分利用自然和地理优势,选择树种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只要认识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对路,靠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林业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的发展。《挂职学习期间关于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体会》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工程作为人类发展史上实施最早的大范围工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农业工程把地球生物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空气、水、土壤等作为研究和实施的对象。然而过去的农业工程研究常常集中在妨害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上,而很少深入研究涉及的诸多生物链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没有用、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实践,导致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更加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1 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1 农药喷洒不当,造成生态失衡
由于森林害虫繁衍快,危害大,人们往往会借助大规模的农药喷洒来消灭害虫。虽然农药杀虫效率高,但容易导致以这些害虫为食的鸟类误食害虫而亡;同样,以这些鸟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虫的天敌大规模死亡之后,害虫又将肆虐发展,进一步造成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2]。同时,农药的喷洒也对土壤、水、空气等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2 耕作方式不当,破坏土壤生态结构
不当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坏土壤结构,旋耕方式就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旋耕实现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实际上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过于松散而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旋耕也使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大为减弱。由于旋耕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人们为了提高作物单产只能施用化肥等,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减弱,农作物产量会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和沙尘暴都是由人们的耕作不当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实施农业工程的同时,应处理好农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1 应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减少。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 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土壤、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研究实施生态工程
3.1 加强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3.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农业工程实施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和影响,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十分必要,否则将很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生产中在给瓜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就应追踪这些果蔬是否有农药超标的问题,调查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建立农业工程实施后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认清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4]。
此外,研究人员还要善于分析农业生产的问题,并预知这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防微杜渐是农业工程研究与实施中应该存在的想法。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工程生态预警系统,有利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总之,要不断探索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分析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业工程作为人类发展史上实施最早的大范围工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农业工程把地球生物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空气、水、土壤等作为研究和实施的对象。然而过去的农业工程研究常常集中在妨害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上,而很少深入研究涉及的诸多生物链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没有用、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实践,导致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更加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1 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1 农药喷洒不当,造成生态失衡
由于森林害虫繁衍快,危害大,人们往往会借助大规模的农药喷洒来消灭害虫。虽然农药杀虫效率高,但容易导致以这些害虫为食的鸟类误食害虫而亡;同样,以这些鸟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虫的天敌大规模死亡之后,害虫又将肆虐发展,进一步造成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2]。同时,农药的喷洒也对土壤、水、空气等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2 耕作方式不当,破坏土壤生态结构
不当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坏土壤结构,旋耕方式就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旋耕实现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实际上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过于松散而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旋耕也使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大为减弱。由于旋耕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人们为了提高作物单产只能施用化肥等,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减弱,农作物产量会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和沙尘暴都是由人们的耕作不当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实施农业工程的同时,应处理好农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1 应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减少。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 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土壤、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研究实施生态工程
3.1 加强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3.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农业工程实施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和影响,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十分必要,否则将很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生产中在给瓜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就应追踪这些果蔬是否有农药超标的问题,调查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建立农业工程实施后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认清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4]。
此外,研究人员还要善于分析农业生产的问题,并预知这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防微杜渐是农业工程研究与实施中应该存在的想法。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工程生态预警系统,有利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总之,要不断探索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在网络信息中的表现,它以系统论为基础理论,在现代生态学范围内运用网络信息揭示生态发展规律,并以网络信息空间为平台,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主要构成因素包含网络用户、网络信息、信息环境,三个要素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中起到调整作用,促使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合理化,最终形成高效稳定的功能机制。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而成为热门话题,该环境所包含的信息安全、信息冗余、信息污染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人们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生态平衡问题关注度空前提高。
1什么是网络信息生态环境
1.1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概念丰富的构成要素与复杂的结构关系通过不同组分错落有致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体被称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判断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健康与否所需因素包括:构成要素是否合理、结构关系是否稳定、功能机制是否高效等。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能够实现信息传递、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并为社会全体对象提供品质信息服务。建设与培养一个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协调发展。
1.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对现实生存环境的网络映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以虚拟网络为载体,体现了人类信息化生存环境,因此网络信息生态化环境具备社会环境一切特质。现实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有互通也有不同。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作为现实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拥有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同的构成成分:即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
1.2.1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处于国家整体环境之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必然会影响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网络经济发展促使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朝着效能化、均衡化、多样化目标发展,它决定了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总体繁荣度。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发展增长或衰落都会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得到反映。
1.2.2政治环境影响因素政府部门会对人们网络信息活动加以管理,并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对网民行为与言论进行约束。因此,政治环境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有着现实与潜在影响,法律对网络信息行为的监督与管制是净化与完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1.2.3人文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社会结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与价值观。亚文化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亚文化由有共同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的群体构成,这些群体的爱好行为与社会态度都将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得到体现。
1.2.4技术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计算、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要素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主要体现在应用与更新两大方面。一旦这些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将会出现重大变化。
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2.1评价指标从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四大构成部分中提取出影响力明显的因素,作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2.2评价权重权重是指权衡被评价事物内部诸多因素重要程度的量值。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内部诸因素所占权重。
3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3.1政治环境优化政治环境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至今,充斥着大量虚假与不良信息,侵权行为与黑客攻击屡见不鲜。法律法规受到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特殊性所限,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遏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及时,完善法律法规。合理听取网民意见,加强法律指定人员与执行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或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中挑选出网络法律法规完善者立为典型。第二,加强监督力度。推进网络实名制与网络身份认证制落实,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惩罚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第三,扶持网络企业。网络经济的繁荣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二者在互相作用中共同推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净化。
3.2技术环境优化信息技术发展是推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信息技术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及时,信息组织技术运用。当前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检索与信息智能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应该加大探索与研究力度,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第二,信息安全技术运用。信息安全一直是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疑难问题,但信息安全技术能为黑客所用的同时,也能为安全管理人员所用。因此,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人员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将信息安全技术有效的运用到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之中。第三,信息技术革新。科研创新以信息技术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主要推动力。除国家支持之外,企业与科研机构内部应设立新型管理模式,拓宽技术渠道、加强技术交流、使生产、学习与科研有机结合为一体,开启创造性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技术运用模式。
3.3人文环境优化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加强道德与诚信教育,提高网民在虚拟世界中的“现实感”。将网络用户实名制与网络用户数字身份证认证工作落实到位,遏制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通过身份信息对网民进行约束。创造民主网络环境,支持网民对国家时政进行相关评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能够直接反映国民群众对政治时事、政府官员等政治问题的看法与意见,其舆论权应该予以保留。
3.4经济环境优化开拓电子商务覆盖领域,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网购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环境之下人民群众重要消费渠道之一。因此,网购环境内部规范与诚信问题,需得到相应法律支持,保障消费者利益。提高目标客户群数量,简化电子商务消交易手续。电商企业应在服务模式、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研究,开拓出新型网络消费模式。
4结语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是现实社会环境在网络中的镜像,在具备自身特点的同时也拥有现实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也需要从政治、经济、人文、技术四大方面进行建设与创新,并通过四维建设保障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持久发展与逐步进化。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自治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完善和优化与金融业生存发展有互动关系的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进一步改善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椐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金融环境实际,特制定__族自治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一、基本现状
设县二十多年来,我县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强,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县域经济基础条件差、金融发展起点低,加上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影响,我县金融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还远没有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基础条件薄弱,金融总量难以做大做强,信贷投入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合理需求;信用体系和执法体系不够完善,企业或个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时有发生,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债权保全难度较大;信贷政策与地方产业政策不够协调,信贷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信用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滞后,金融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银企关系不够融洽;金融主体服务创新意识不强,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善,县域经济就不可能有较快发展。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使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得到长足发展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逐步实现县域货币政策传导畅通、金融法制健全、社会信用良好、银企关系融洽、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运行安全高效有序、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目标。
近期工作重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县域经济金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着手,密切联系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当前金融总量小、信贷结构不够合理、中小企业贷款难,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社会信用意识薄弱,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债权维护困难;金融主体服务创新意识不强,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并以此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逐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为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三、重点任务
(一)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确保上级行各项金融方针政策在辖区内得到及时贯彻落实。要从货币政策传导程序上,消除那些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和环节,充分利用金融联席会、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会等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上级行的各项金融方针政策在辖区内得到及时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二)切实提高对县域经济金融运行趋势的前瞻性科学分析判断,提高金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对县域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货币信贷、劳动力价格、产业特色优势等情况的分析判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预见当地经济金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提高金融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金融工作效率,促进县域经济金融稳健发展。
(三)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改善金融发展信用环境。首先,要加强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村”、“信用镇”创建工作,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社会信用意识,进一步发挥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作用,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库,实现银行信用资源共享,监测控制企业、个人多头贷款,预防银行信贷潜在风险。其次,加强信用惩戒制度建设。依法加大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的惩戒力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第三,规范企业改制行为,保护金融债权利益。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企业改制过程,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机制,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做好金融债权保全工作。
(四)加大依法收贷力度,加快处置历史遗留风险。形成由政府牵头,金融、工商、司法等有关部门联手行动的依法收贷工作机制,在全县范围内起诉或处置一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和个人。清理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理、执行情况,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结和执行率,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利益,合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
(五)大力开展社会信用知识宣传,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氛围。要利用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信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努力提高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加快制订和完善__县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稳步推进企业信用等级评选工作,把企业的资信状况纳入金融风险管理,提高金融机构识别和防范风险能力。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氛围。
(六)推动建立健全相关信用服务中介组织,为信贷决策提供信息信用支持。要从政策上鼓励与支持与信用服务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其专业化服务水平,如信用担保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促进银行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协调合作,加强信息沟通,解决银行与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无法按市场化原则选择的问题,降低信贷风险,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信息信用支持。
(七)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努力维护辖区内金融安全稳定。继续支持和做好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转变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改 革增强金融主体活力,提高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能力。正确引导民间投融资行为,建立金融稳定协调工作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好政府、人行、银监三者关系,共同维护好县域金融的安全稳定。
(八)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提供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和金融服务手段创新,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对外引资,进一步做大金融总量,努力保持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合理需求。积极推进金融电子化建设,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扎实抓好反洗钱工作和“三防一保”工作。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为上级行和地方政府决策做好服务,为县域经济金融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四、政策措施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必须发挥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政府、银行、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结合实际,讲求实效,科学稳妥的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金融生态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金融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金融生态建设的全局性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结合金融生态建设实际,清理过去形成、不利于金融发展的各种行业规章制度,摸清自已管辖部门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措施。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金融生态建设相关工作要做出统筹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各职能部门应研究制定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提出工作重点及要求。探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把金融生态建设工作评价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落实奖惩责任制,推动金融生态建设进程,维护金融生态平衡。
(三)人民银行要把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积极主动地协助配合县政府做好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组织、协调、联络工作。要督促指导各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规定,积极探索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四)金融单位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项工作,做到积极创新,有所作为。各金融单位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是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为切实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为推进金融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动员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大力宣传诚信应成为每个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准则的理念。争取社会各方关心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金融生态建设,维护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对房地产价格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是我国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房地产估价业务随着房地产业的经久不衰和社会体制结构的纵深变革,从行政扩及社会、由兴起转而兴盛,并随着国家基本政策和国内外理论研究发展不断推进,愈加包容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内涵及与之相应的估价应用方法。
一、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房地产价值由建造房地产所耗费或补偿的土地资源、建材、劳动力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房地产价格表现为受需求和供给对比变化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区间。价值决定论是成本法评估房地产价值的理论基础。影响房地产价格表现的因素纷繁复杂,通常可分为一般因素、区位因素和个别因素。
1、一般因素,是指对广泛区域房地产价格水平普遍有所影响的因素,如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通胀率、产业信贷政策等,是否限购、限贷等通常还会产生普遍的较大影响。
区位因素,是指对某特定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有所影响的因素,如交通、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导因素。
个别因素,指与房地产自身状况有关的影响因素,如土地的位置、面积、形状、地势,房屋的楼层、面积、朝向、建筑质量等。
2、区位因素是房地产价格众多影响因素中最主导的因素。房地产的区位概念涵盖地理位置(或坐落) 、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景观等) 、交通便利度和配套设施(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等多个方面。环境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统称生态环境,侧重于表现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我国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已达到国家政策的高度,为各地、各行业普遍认可。
二、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价值影响途径
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生物非生物“元素”共同组成的系统,包括人类活动、植被群落、动物栖息、土壤、水文、日照等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局地气候、景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和相关环境卫生问题,其内涵十分丰富,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及时是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表现为特定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动植物群落分布等的自然背景状况,也就是房地产所依存的基本自然环境。
第二是污染环境影响因素,突出表现为近年来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影响,如有毒有害气体、扬尘、污水、噪声、垃圾堆放、电磁干扰等给房地产使用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是生物环境影响因素,自然界的微循环通过生物和微生物作用达到稀释自净,通过生物系统和生物与非生物系统的作用平衡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进化,房地产项目是系统循环的分子之一。
第四是景观环境影响因素,表现为人的视觉美感、协调性,所谓赏心悦目。
2、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价值影响途径
(1)正负外部性与交互影响
其他条件相近情况下,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视为外部性,生态环境会给区域房地产的价格表现产生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原始的、优良的、适度开发生态环境下的房地产项目,生态环境因素对价值的影响是正向的,反之多为反向。对于城镇房地产而言,由于资源开发强度大,工业和人类活动频繁,导致目前较多的是反向影响,比如一个毗邻煤化工或者钢铁厂的房屋往往表现出低于其他同类房屋的价格,正是由于可能存在的空气或噪声等污染环境给房地产价值带来的负外部性。
同时,生态环境是个开放的系统,房地产项目本身也被纳入这一系统,与生态环境发生交互影响,注重生态设计、适度开发、保护环境的房地产项目往往容易融入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并与之相协调、共生。
(2)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生态环境因素通过开发成本进入房地产价值,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途径称为直接影响。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处于较优生态环境区位的土地价格往往较较差生态环境区位的土地价格高,二是处于较优生态环境区位的房地产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以保障项目本身在建设期和建成后仍能维持自身和区位周边较优生态环境因素,三是处于较差生态环境区位的房地产项目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治理成本以确保项目定量化指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及设计规范。
优良的生态环境增强了人们对房地产使用价值扩大的心理预期,比如景观预期、健康预期等,进而导致需求增加和价格期望值升高,最终影响房地产价格抬升的影响途径为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生态环境因素作用于房地产价格时同时存在。
三、生态环境影响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方法
1、房地产价格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房地产的价值评估成果体现为基准日的参考价格。如何将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纳入货币化表现的房地产价格,要做的就是对作用于房地产的生态环境影响做经济损益分析。可选用矩阵法做经济损益分析:
及时步,细分确定影响项目指标及影响方向,如空气质量,景观资源,植被盖度等项目指标;
第二步,对每个影响项目赋予不同权重(合计为)并视特定房地产合理赋值;
第三步,通过市场类比调查或其他方式对个项目指标赋值进行货币化计量;
第四步,根据指标权重、货币化赋值综合计算生态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纳入房地产价格经济核算体系。
2、旅行费用法和防护费用法
旅行费用法和防护费用法从正反两个方向给出了定量化房地产价格生态环境影响的更直观描述。事实上,广义上来说,旅行费用法和防护费用法是分别基于生态环境因素对房地产价格正向和反向影响的两个估价方法群组。
环境质量将影响人们对一个旅游场所的需求。旅行费用法用于评估对房地产价格正向影响的生态环境因素价值,包括优良的空气质量,清澈的水源,丰富的动植物群落,静谧的环境等,仿佛是进入到某个风景名胜区旅行,或者说达到了与之类似的轻松愉悦效果,因此,可以假定进入该风景区旅行的门票费、交通费、餐饮费、时间的机会成本等,近似的等于待 估房地产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的货币化价值。这一群组的评估方法实质上属于收益法类型。
相反,存在负外部性生态环境影响的房地产都需要加以防护,以规避或减轻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或者核污染等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护费用法以工程和货币化的表现反应出这种负向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底限,实质上是一种成本法类型的评估方法群组。更多的情况是,标的房地产同时存在正负向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需要将旅行费用法和防护费用结合运用,加总求得累积价值影响。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近几年来,__县党委政府本着“机遇共抓、风险共担、信誉共建、利益共享”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实际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全县经济社会连续多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20__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24亿元,增长14.5%;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5亿元,增长20.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增长4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78.67亿元和41.5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18.51亿元和10.55亿元,其中,新增贷款位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今年以来,__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国民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__年及时季度,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07983万元,同比增长11.3%;贷款净投放36750万元,同比增长9.9%。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与县委县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优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密不可分。
一、强化领导,为打造金融生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九十年代中期,__县是__市乃至全省的金融环境重灾区,许多企业借改制之名逃废银行债务,导致全县金融机构7000多万的银行债权被悬空,社会信用环境持续恶化,影响十分恶劣,一时银企关系十分紧张,信贷投放萎缩,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近几年来,__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是优化地方投资环境、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__经济金融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为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人行负责人任副组长,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__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民银行,承担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指派专人担任联络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县发改委、经委、商务局、农委等负责经济环境改善的相关工作;县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等负责信用环境改善的相关工作;县人民银行、监管办、各金融机构负责金融内部环境改善的相关工作;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负责金融执法环境改善的相关工作。
二、制定规划,建立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发展金融产业
把金融业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20__年,徽商银行落户__、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20__年,县政府斥资8000万元,帮助__信用联社消化不良贷款,促使其顺利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从而逐步形成了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业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
(二)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积极发挥政府领导下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金融稳定协调工作机制,研究确定各部门在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一是建立日常协调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披露、数据交换等形式,加强对口部门之间的日常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建立重点事项的研究机制。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合调研,综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近几年来,__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协调解决银企之间的债务纠纷,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债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和有益的工作,如20__年9月份,__稼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在__建设银行的1900万元贷款到期,当时该公司正新上一条生产线,资
金比较紧张,没有能力及时归还此笔贷款。县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多次召集人民银行、银监办、债权银行、企业讨论研究处理办法,本着从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债权,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局出发,决定由政府垫资,帮助企业归还建行贷款,此事一度传为政银企融洽关系的佳话,并得到了银行业高层的高度赞许;20__年,县政府还成功地化解了县自来水公司在__县工商银行的20__万元不良贷款和三官集团在县农发行的300万元不良贷款。三是建立紧急磋商机制。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金融问题事项或紧急事项,提前制定处置预案,一旦事件发生,可立即启动预案,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全县金融平安。
(三)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积极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落实国家有关税费减免政策。为帮助__县农村信用社顺利实现央行票据兑付,县政府按上级政策规定减免其营业税、免征所得税、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仅减免营业税就达300万元。县政府和县纪委还专门下文件,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乡镇政府和党政干部拖欠贷款。
建立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年来,县政府按照《__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奖励考核办法》,共计拿出70万元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奖励。 三、加快“信用__”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一)建立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提高企业信用内控水平
一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恪守信用规则,依法照章纳税,确保产品质量,定期向经济主管部门、金融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二是严格执行借款合同,切实履行偿债责任,保障按时还本付息。三是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金融、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积极推动全县企业建立“七不”保障公约,促进企业把“不逃废债务、不制假贩假、不违反合同、不走私贩私、不逃税骗税、不做假账伪账、不搞非法集资”作为企业的经营守则。
(二)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用信息的社会化应用
贯彻落实《__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88号),逐步强化企业征信体系为行政管理和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功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了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银行业征信系统,积极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引进的资信评级机构,科学评定企业信用等级,20__年,__县引进大公国际资信评级公司对11家企业进行外部信用评级,正式启动了第三方评级的进程;积极推动个人征信制度建设,建立重点人群的信用档案,逐步征集司法、工商、税务、通讯、公用事业等方面的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个人社会信用体系。
(三)建立完善信用公示制度,增强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等系列诚信评审活动,完善信用“红名单”、“黑名单”制度,营造“守信褒奖、失信受限”的社会环境,单位及个人的信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截止20__年底,全县已评定信用户41233户,占全县农户的33
%,信用村60个,占行政村比例的23%,信用乡镇3个,占比为14%。通过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了__县农户的信用意识,优化了信用环境。各金融机构制定了对诚实守信客户的信贷支持优惠政策,树立诚信受益典型,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诚信建设氛围
新闻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打造“信用__”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围绕“信用__”积极开展了系列活动,通过“信用__”专题片、“政府领导谈信用”等活动,积极提升社会信用度,树立__的崭新形象,增强了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也加强了对社会公众的金融安全知识和金融风险教育,各级各部门也密切配合,通过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氛围。
四、齐抓共管,协同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加大行政监察力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利益。近几年来,__县司法部门在涉及“三农”、国有企业改革和破产等易发生的经济纠纷中,坚持实
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了我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案件,特别是在维护金融债权的案件受理过程中,较好的维护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
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充分利用金融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和央行企业、个人两大数据库,加强对贷款企业监督,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实行联合制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各类金融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严厉打击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秩序、金融盗窃抢劫、挪用侵占金融财产等行为,20__和20__年,__县公安机关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功侦破观方公司和农林太岛公司在__的非法集资活动,对犯罪嫌疑人依法惩处,追缴赃款赃物600多万元,沉重打击和遏制了非法集资活动,净化了金融市场环境,维护了社会和金融的稳定;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三防一保”工作,帮助金融机构保卫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税务等部门依法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制裁企业逃废、悬空金融债务行为。新闻部门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切实增强社会金融意识、强化社会信用观念。
五、人民银行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发挥引导推动作用
作为基层中央银行,__县人民银行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市场环境,把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贯彻总行货币信贷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和改进货币信贷窗口指导工作,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有效信贷投放力度,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通过举办银企洽谈会、项目对接会、信贷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构建资金供需双方零距离交流、低成本融资信贷沟通平台,促进双方沟通信息、加强了解、衔接资金、共谋发展;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银企信贷项目洽谈会,第四届共有117家企业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106298万元,到年底履约率达78%。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信贷资金有效需求满足程度,妥善解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银企关系健康发展;四是适时总结符合我县实际的信贷产品创新经验,因地制宜地大力组织推广,营造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的良好氛围;五是发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作用,认真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没有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纳入企业征信系统,20__年,__县人民银行将120多户没有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纳入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数据库,将200多份个人法院诉讼执结信息纳入个人基本信用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充实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内容。六是进一步指导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贷款定价水平,引导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较好地支持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七是由县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实施“三报”制度。即汇报,及时向县政府做好汇报,让政府能够充分了解各时期的金融方针政策、各银行的信贷政策,了解全县金融运行动态;通报,及时向有关部门做好通报,通报国家近期出台的货币信贷政策、调控措施,通报全县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拟采取的工作措施等;专报,及时向县政府领导发出专报,重点反映全县金融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金融风险防范,以及采取必要的工作措施。八是找准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点,构建宏观政策与地方经济有效结合的载体,引导金融机构在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中积极配合协调地方产业政策,积极主动地做好信贷营销,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找准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的立足点和切入点。
各金融机构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贷款投放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控制新增贷款风险,保障贷款总量的适度快速增长,确保信贷投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力度,保持了我县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大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信贷支持。围绕“工业强县”战略,重点保障全县重点项目和骨干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积极向上级行反映,争取上级行资金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保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项目资金需求;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信誉好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要给予公开授信,适度发放信用贷款,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要积极探索开办权利质押贷款、联户联保贷款、创业贷款和开业贷款等贷款种类。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由单一的贷款支持向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转变,积极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民营企业提供结算、汇兑、、咨询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认真组织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宣传推介活动,稳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家庭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业务,推动全县房地产业发展壮大和消费市场繁荣。认真贯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贷款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再就业担保基金的协作配合,积极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加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投入,支持高效农业、定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村种养业和有市场开拓力的农户扩大生产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六、进一步创优金融生态环境,加速__进入全省十强进程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实现早日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创优金融生态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动作用。
(一)创新政银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由县政府牵头,各金融机构、各行业经济主管部门以及财税部门共同参加的地方产业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地方产业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确定县域产业导向,为招商引资项目的选择提供咨询服务;研究解决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促进全县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强化对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研究,及时重点扶持企业、项目名录,积极组织银行、企业通过项目推介、银企洽谈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银企合作。
(二)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县域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 运行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我县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县域经济真正实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三)健全全县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执法机制和体系,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障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切实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继续推进第三方评级进程,积极推动个人征信制度建设,建立重点人群的信用档案,逐步征集司法、工商、税务、通讯、公用事业等方面的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体系。要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全民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四)加快县域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努力保障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关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类修建水利工程归根结底只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于蓄水,例如我国的长江三峡,另一个是用于跨流域调水,例如世界上较大的调水工程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无论是哪一种用途其实质都是未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当前面临的关于水资源的各种问题,但是也因为水利工程的大肆修建,对于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无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1]
1.1积极影响
1.1.1解决洪水灾害,挽救生态危机。水利工程的修建最普遍的就是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在调水地区多发生洪水灾害,而这种工程则很好的解决了该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能够有效地挽救地区性的生态危机。例如我国多年来的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南方经常发生的洪涝灾害,而且有效地治愈了北方的干旱灾难,从而缓解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
1.1.2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植物生长。这一积极影响主要归功于水利工程的蓄水作用,这种工程注重修建大型或者多种用于蓄水的水库,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沙石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还可以明显增加水库中空气的湿度,优化空气质量,还能够为周围生长的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植被的正常生长,从而进一步优化环境。例如在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就因为修建水库掉入了大量的水,使沙漠中许多地区出现了多出绿洲。
1.1.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蓄水池的修建有规律的进行蓄水和防水,能够给水源一定的调节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处理水中的各种污染,同时也能够为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处理争取时间,有效地防止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1.2消极影响
1.2.1诱发地震。水利工程的修建,尤其是蓄水池的建造,在不断进行蓄水的时候,总是造成重力分布的极度不均匀,致使水库下面的地壳结构的地应力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为地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2.2造成土地盐碱、沼泽化,高坡滑坡和泥石流。水利工程必须要建造的用于输水的渠道会形成渗漏的现象,这就导致底下的水位不断增高,使土地不断盐碱化,水分不断增加最终形成沼泽;如果水利工程建在山地等地理位置上,因为含水量过高就很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2]
1.2.3严重影响调水地区生态。为建设水利工程总是会对调水地区的原始面貌做相关的调整,例如减少淡水的量、砍伐修建渠道上的森林等,这往往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3]
1.2.4造成水系生物的骤减,甚至灭绝。水利工程的兴建,本质上就是在改变原有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原有水系内的生物,更甚者珍奇动物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无法保持,同样带来瘟疫等灾难,最终到导致原有生物数量骤减甚至灭绝。
1.2.5对生物、水文、水温等其他不利影响。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变了原有的水文条件,从而使地下水质和水温也跟着改变,这就造成居民的迁徙、集中现象的出现,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耕地也就相应的逐渐减少。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相关对策
水利工程的修建出发点本来就是改善不良的生态环境,为人类以及相关动植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但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为了使其能够坚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2.1施工前的规划设计
2.1.1地质勘测。对于不同的地区能否修建和修建什么规模的水利工程都是有不同的规定的,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要把当地的水文资料和地质条件的勘测充分分析,然后根据这一依据来完成水利工程修建的可行性和规模的大小,以保障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的能力,
2.1.2工程构造设计。除了地质的勘测,在施工之前进行工程构造的具体设计,这其中包括对于原水系中动物的生活环境的保持和周围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的保障,具体了解其生活习性,有效减少水库范围内被淹没的范围。
2.2施工阶段的任务
2.2.1环保措施制定并确立。上面我们提到过对于修建水利工程要切实观察和总结当地的地质和构造设计,所以在施工中我们也要继续坚持,具体的方式就是将所有有关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该负的责任都要实名化,将其归结于合同书中,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依。
2.2.2环境勘测。所谓环境的勘测,其实就是在施工前要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然后对施工前地区的水质、大气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然后通过与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并改善施工中不合理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施工手段或者方法。
2.2.3卫生防疫、免疫。除了对环境的勘测之外,在施工阶段还需要对于施工地区的卫生条件进行相关的监测,同环境的勘测相同,都是首先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但是不同的是这一机构建立是在施工人员进入工地之后,这样能够避免因为施工众多的人员聚集在一起,而造成流行病的传播以及扩散,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时,也有效地顾及了工程所处的生态环境。[4]
2.3施工后期任务。至于施工后要做的就是,将在施工中破坏掉的植被等景观进行及时的恢复,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施工区域的规划,从而更好的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广泛的内容,如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同时还要顾及人群自身的发展,使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具有并且能够 长期稳定的比例。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立总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水利工程在造福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永远有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坚持上面提到的各种对策并切实实施下去,争取让水利工程长期、有效并且稳定的向健康的法向发展。
生态环境新技术论文:以金融宏观调控为契机促进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以金融宏观调控为契机,促进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当前,金融宏观调控作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对县域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短期来看,在国家实施金融宏观调控阶段,县域金融业外部经营环境趋紧,业务发展特别是信贷投放受到一定程度抑制,银企关系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得到暴露。但长远看,金融宏观调控为商业银行提高信贷经营管理带来新的机遇,既为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又为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营销优良客户提供了可能。这种情况下,如何以金融宏观调控为契机,抓住机遇,缓和矛盾,维护县域金融和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金融宏观调控背景下,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县域经济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总量仍偏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基础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低,企业经营整体上仍未摆脱低迷状态,第三产业规模小,县域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仍存在。
2、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滞后,信用体系不健全。实体部门中的企业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时机会主义倾向严重。表现在企业负债率高,对银行的依赖性大;借款人还款意愿不强或根本就没有还款意愿,逃废、悬空金融债权;会计审计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不够,财务信息的性、真实性较差;借款人对银行的贷后监督检查持抵触情绪,任意改变贷款用途,使银行难以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加大贷款风险损失。
3、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有时甚至起负面作用。政府职能定位不,仍未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借款人仅凭领导批示或部门意见到银行申请贷款的情形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干预金融的潜在隐患仍未彻底根除。同时,由于司法不能真正独立,法院判决执行难,维护金融债权任务艰巨。
4、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建设落后,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金融机构自我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不足,业务发展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二是资金价格定价能力不足,不能依据资金供求和风险状况形成自我定价机制。三是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缓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理念、服务品牌。五是农村金融改革、机构建设不能适应“三农”经济发展需要。六是金融监管的调节不到位,国家信用担保机制极大地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经营不善的乃至失败到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金融市场,一定程度上恶化金融生态体系。
5、担保、评估机构缺乏,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担保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借款人担保难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与借款主体的关系。缺乏完善的评估、中介体系和中介服务人才,金融机构无法根据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做出的经营决策。
二、金融宏观调控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机遇
金融宏观调控可能会带来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压缩,部分企业资金供给总量缺口加大。同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也可能会使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政策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但金融宏观调控不等同于紧缩,更不是紧缩。事实上,金融宏观调控本身就包含了限制与发展,紧缩与扩张,后退与前进几方面的内容。金融宏观调控与发展的关系,体现在金融宏观调控既有直接刺激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措施,也有通过限制一些领域的过度扩张,优化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从而为整个经济、金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措施。所以说,金融宏观调控的立足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金融宏观调控给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更多的还是发展和机遇。
1、金融宏观调控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个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调控的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通过“冷热”兼治,一些短缺部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银行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质量提高奠定基础。如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目前过“冷”的领域,正是县域经济比较薄弱的方面,这将为县域经济新一轮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潜力。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从紧、严控过热行业发展、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等促使县域经济自觉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些都将给县域经济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农林牧渔等“弱势行业”升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长期来,农村金融供给存在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产业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缺乏有效保障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会造成“三农”经济衰退,甚至会形成金融阻碍“三农”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金融宏观调控将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较大限度地理性发挥现有金融资源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三农”发展的金融理性支持和良性循环。
3、金融宏观调控暴露一些企业长期存在的弊端,如盲目、过度投资,融资渠道狭窄、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内部管理不善、市场应变能力差、投入产出关系严重不协调、缺乏持续竞争力等。金融宏观调控客观上将促进企业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增强政策应变能力,学会科学理性决策。反省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加强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机制,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风险观,摒 弃不顾风险和自身承受能力的盲目扩张行为。
4、金融宏观调控对银行现行经营理念是一次强烈冲击,迫使银行反省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行为和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市场原则,注重对企业风险、行业风险的分析和调研,注重贷款的分散性,增强政策的敏锐性,利于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同时,金融宏观调控明确给出了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信号,为银行信贷决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时,采取有保有压的策略实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5、金融宏观调控通过机制、工具创新和制度规范,消除信贷市场分割和流动性约束,调整不同经济领域、产业和行业、企业和社会群体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性、便利度和规模。利于农业等基础产业相对薄弱、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资金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突出、社会贫富悬殊加大等金融生态环境中薄弱环节的改善,使金融生态环境的多个组成部分得到相对平衡的发展,既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和谐稳定,也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整体水平提升。
三、抓住金融宏观调控契机,促进县域和谐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一)自觉服从金融宏观调控,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关注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不均衡现象。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热现象不明显,在加强调控、防止过热的同时,注重引导支持,防止过冷,做到治“冷”与防“热”并重,区别对待,调控适度。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保障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到位、措施得力,也要兼顾地方和行业的承受能力,分析判断县域经济形势和各行业景气状况,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利用比较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地方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改善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和工作作风,做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统筹规划,明确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建设“诚信政府”并发挥其良好的示范效应。通过加强公共金融教育,保护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把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加快社会信用建设步伐,建设“诚信社会”,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作,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行为。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到科学、规范、严格管理,增强自我调节功能。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正确理解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与实现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关系,找准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并予以大力支持。解决金融机构在宏观调控中暴露出来的对宏观形势判断水平不高、对行业形势与行业风险缺乏可持续性研究、对地方政府支持或主办项目的风险状况评估不、对关联企业与集团企业贷前调查不够深入、仔细等弊端,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二是以金融宏观调控为契机,建立支持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防范风险和业务拓展的关系,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信贷业务。改进工作方式,加强金融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调整信贷经营策略,创新信贷运行机制。通过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等解决矛盾和问题。在坚持信贷原则的基础上,转变“唯大是从”观念,以评估借款人的未来盈利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发展前景来指导信贷决策行为,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优势和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点。三是加强中间业务拓展产品,理顺和落实中间业务的内部利润分配机制。通过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优化中间业务考核和激励办法、增强中间业务的整体营销,规范服务费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逐步降低贷款利息收入在各项收入中的比重,减轻绩效挂钩考核对贷款投放的压力,分散或降低经营风险。四是重视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利用。既要研究微观,即对客户、产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关注金融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状况,企业改制和发展,以及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又要研究宏观,即对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国家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只要商业银行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研究成果来使金融生态环境为自己所利用,就能够趋利避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保持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四)继续加大“三农”信贷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运行效能。
目前,县域农村资金外溢、金融法制环境缺失、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失衡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提升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为突破口,营造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剔除农村信用社的官办色彩,体现民治思想,还经营权于民,促使农村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经营,进而促使其他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也能主动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最终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提升农村资金自我创造能力。
(五)基层央行应把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作为贯彻落实金融调控政策措施的结合点。
1、提高基层央行的宏观经济金融分析水平。通过认真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知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信贷运行监测,坚持进行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宏观经济金融分析 水平,加强对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和评价,落实好、传导好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做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宣传。通过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形式,引导金融部门理解稳健货币政策意图,着眼于实现提高金融运行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
3、加强窗口指导,灵活有效运用各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部门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区别对待,松紧适度,保持信贷投放的连续性、稳定性,推动辖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通过与政府各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寻找与国家产业政策相适应的信贷政策的实现方式,提高金融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通过挖掘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经济,建立适合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体系,增强信贷政策与辖区产业政策的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