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军队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并就如何在军队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实现知识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军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管理
随着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后勤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如何开展后勤人力资源建设,加快后勤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实施知识管理对解决后勤人力资源建设矛盾,合理配置后勤人力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知识管理作为专门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思想,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先驱。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扩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被地方企业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识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的系统化、组织化的识别、获取、开发、使用、存储和交流组织所需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提高核心能力的思想和活动。简单概括,知识管理就是在最合适的时候,将最有用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最需要的人以助其做出的决策。
知识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知识为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知识价值链进行管理,并优化知识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加强知识流动的速度,使知识在流动中不断增值,使知识成为永不枯竭的资源。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而且大大改善了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是构建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知识管理的有效载体。三是以调动人力资源潜能为关键。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一环,人是知识的载体之一,知识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知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知识管理的关键是较大限度地调动人力资源的潜能。四是以学习型组织为模式。知识管理既注重挖掘个人的潜能,又强调团队精神的发挥,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努力地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2知识管理在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后勤人力资源信息的有序化。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可将后勤人力资源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过程更加流畅,各个阶段更加紧密有序,为管理人员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2.2有利于后勤人力组织创新机制的完善。
后勤人力组织需要完善的创新机制作保障,包括规章制度、程序和反馈等。完善的创新机制要求后勤人力组织具备畅通无阻的沟通、及时的反馈,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对知识人员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
2.3有利于锻造后勤人力组织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指组织内特别的知识、技能,是外界无法模仿的。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多样,有超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超强的开发能力等。核心能力实际上是组织内部内隐知识释放的结果,知识管理则注重对组织内隐知识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管理就是一种有效的核心能力培植机制。
2.4有利于加快后勤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知识管理可以充分挖掘信息资源,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最根本性的转变就是由过去人机系统适合人和机构的要求与工作特点转变为人和机构要适合人机系统的变化性特点,这必将促进后勤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加快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高管理水平。
3知识管理在军队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运用的措施。
知识管理具有“人本基因”,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来运营,主张通过在职学习、联机培训、远程教育和知识网络等方式使后勤人力组织成员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组织成员的技能。
3.1构建以“知识”为核心的后勤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后勤人力资源培养应该面向后勤建设与发展,适应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需要和顺应军事革命与未来技术的发展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讲,新型后勤人力资源模式,在知需求上,更适应“两场”(战场与市场)、融合“三型”(指挥、技术、管理)、兼顾“两劲”(前劲与后劲)、具备“两创”
(创业与创新)精神;在知识内容上,要具备“六种知识”,即牢固的政治理论知识、基本的军事基础知识、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后勤专业理论知识、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知识等;在知识转化能力上,也要具备“五种能力”,即出色的后勤指挥能力、综合的业务管理能力、灵活的后勤保障能力、良好的政治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发展创新能力。
3.2建立后勤人力资源知识评估与奖励制度。
传统的军队后勤评估建立在资历的基础上,影响了后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后勤内部建立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制度,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组织文化,即奖励知识型行为,以实现对后勤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知识型行为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利用组织知识并实现知识增值的行为,包括创造与传递新知识,防止组织知识流失、泄密等。在知识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调整军队后勤的报酬制度,将后勤人员的知识型行为与晋升、休假等利益挂钩,从而形成对后勤人力资源的激励。
3.3完善以“知识”为标准的后勤人力资源选拔制度。
传统后勤将“经验”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强调工作的经历和过程,这一点符合我军后勤工作的要求。但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知识”为主、“经验”为辅的标准,以提高后勤的开拓与创新能力。当前,要尽快建立后勤人力资源使用审计制度,定期检查后勤人力资源的培训、使用和流动情况,对于压制人才、不合理使用人才现象要予以纠正,杜绝后勤人才资源浪费现象,使有“知识”的后勤人才适得其用。
3.4建立以“知识”为特色的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要有效地利用网络、通信、电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建立信息控制系统,以构建知识管理的支持环境。先进的信息系统能使传统的手工工作趋于程序化、自动化,对后勤人力资源的个体知识和信息进行精心编码、存储,实现对后勤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组织的信息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化的管理,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提高知识管理的效能。
本文关键词:军队后勤人力资源知识管理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实物资产计价资金管理论文
一、军队实行实物资产计价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军队实物资产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在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只有集中使用好各种资源,才能有效提高“打赢”能力。军队实物资产作为军队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较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计价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和提高实物资产管理使用的计划性,对集中使用现有资源保障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作用。
2、控制经费支出的重要手段。
在军队的经费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费支出转化成为为军队作战、训练、生活提供保障的各类实物资产,对实物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是确保军队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军队实物资产实行计价管理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实物资产,调剂使用闲置实物资产,从而达到减少实物资产重复购置,进而减少经费支出的目的,有利于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集中财力保障军队建设急需。
二、当前军队实物资产管理现状
目前,各级军队基本都实行了实物资产计价核算挂帐管理工作,有的已进入到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全过程管理。但是,从各单位管理现状看,管理的层次不尽相同,计价核算的方法不够规范,亟需尽快解决。笔者认为目前军队的实物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而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钱轻物”的现象依然存在。
从当前军队实物资产管理现状来看,领导不重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一是对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单位领导甚至有些财务部门领导对国有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口头上讲钱物并举,但在实际工作中把“钱”、“物”割裂开,对经费管理偏爱有加,对实物资产管理则轻描淡写,使用不合理,跟踪不到位,监督不及时,相当程度上存在政策规定不落实、管理制度不严、有章不循等问题。二是监管不力。实际工作中,钱一旦变成了物,在一些单位官兵的眼里就不那么重要了,存在关注不够、指导不力、管理不严的现象,说到底,主要是多年来形成的“重钱轻物”的观念造成的。
2、管理意识不强,制约机制薄弱。
长期以来,军队各级各部门对实物实物资产的属性认识不清楚,管理目标不明确,至今无根本性的改观与突破。一是过去搞财产清查工作很认真,甚至还是先进,但是存在虎头蛇尾,在建章立制上,实现实物资产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还不够。二是实物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挂钩后,有些单位出现效益偏低,财务人员怕管的现象,认为上面讲计价核算,实际很难,等等看的懒惰思想严重。尽管总部明确各单位财务部门要专人负责,但各级财务部门却没有编制专职人员,管理机制小健,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到位,造成军队的实物资产报废无审批,购进无控制,调占无报偿,统计无数据。
3、权责划分不晰,管理责任模糊。
任何管理工作都是有权利和职责分工的,管理活动是有组织的人员按照一定规则开展的,无人员、无机构、无依据也就谈不上权力和责任。当前军队没有实物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和人员编制,在帐务处理上,会计长期从事预算会计工作,对已形成的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感到棘手,懒于动手,军队还没有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方法,因此,兼管这项工作的财务部门存在着畏难情绪,担心管不好没有必要的错误想法,同时,业务部门对开展这项工作也有抵触情绪,管得太细,不方便,得罪人。有些单位和个人代替国家所有者代表行使所有权,从局部利益出发,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占有、支配和处置国有资产,对购置的物资不纳入正常统管,据为私有,这使产权管理处于架空状态,这些不理顺的产权关系带来的后果是责权利的不统一,导致军队国有实物资产的闲置、浪费和流失。
4、制度建立不全,部门管理脱节。
多年来,财务部门搞预算也只是想着“钱”字,忽视库存物资并轨预算,对各业务部门年度经费或物资指标不清楚,物资请领报废、对下分发等不能从财务帐目上反映,管理上相互脱节,业务部门与科室之间的实物下发帐目不清、不细,虽然根据编制发放实物,但是部分物资无价值标准,上下物资无帐可核对关系,过期物资没有具体自理办法等等,这些上下、左右互不协调的问题,造成实物资产在管理上存在差异。虽然军队实物资产进行了清查登记,也做了一些计价核算挂帐,但是,实物资产的计价核算方法不明确,明细帐目登记无人管,管物的单位“重用轻”,流失严重,利用经常性、建设性经费购置的一些固定实物资产不登记,不落实人员管理,甚至有些单位在实物资产管理上无章可循,无制可约。
三、加强军队实物资产计价管理工作的对策
1、转变观念,把实物资产管理列入议事日程
在年初预算方案中,军队党委就要注重把实物资产中的库存物资部分与经费捆在一起进行预算,要认识到军队实物资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增强信心,明确目标,完善制度,加大对资产的管理力度.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客观所在。在搞好军队建设的同时,拓宽财务管理范围,尤其要加大钱变物后的管理,将财务管理延伸到资产管理,在确定经常性经费和建设性经费标准和范围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资产的存量和运用情况,党委要转变思路,使管钱和管物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军队低耗、高效地运行。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加强军队实物资产管理工作,是形势所迫,现实所需,军队实物资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军事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也关系到军队各单位的经济分配的性。把实物资产管理作放在军队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实施实物资产计价核算,推行价值管理。
对军队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进行计价核算,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地反映实物资产的形成、分布、结构、使用和消耗全过程。为确保存量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和计价核算的性,实行价值管理,要必须先对现有实物实物资产进行彻底清查,然后对实物资产清查登记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完成“四处理”。
一要处理好闲置实物资产。从实物资产清查的情况看,在一些单位闲置实物资产不少,积压、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充分发挥实物资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监管作用,对闲置实物资产进行处理,实现优化配置,防止闲置实物资产长期挂在账上而造成损失浪费。二要处理好待报废实物资产。通过财产清查登记,不少单位都清查出一定数量的毁损待报废实物资产,这些实物资产在实施计价核算前,都必须实施”净化过滤”,认真分析原因,查明责任,严格按规定的范围、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妥善地处理好,否则,都按统计数挂在账上,必然会影响计价核算质量,最终造成虚增实物实物资产总量。三要处理好待界定实物资产。要按照实事求是和”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在尚未核算前,应组织力量按规定进行界定,既努力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又不侵犯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利益,防止有争议的实物资产挂在账上,成为历史遗留悬案。四要处理好新增实物资产。由于实物资产清查登记划定了统一的时间点,因此,在实施计价核算时,要对财产清查时间点后所增减的实物资产都纳入计价核算体系之中,以防出现账外实物资产和价值管理的”真空区”。
3、严格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能。
军队的实物资产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增减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对这一过程进行全程监管,是发挥存量实物资产效能的重要描施。工作中应着力把好“三关”:及时,把好实物资产预算控制关,探寻实物资产管理与计价管理的结合点。凡需购建实物资产,首先由有关部门提出计划,经财务部门审查后,统一纳入年度预算,把实物资产的购建纳入预算监管渠道。凡未进入预算的,不安排经费购建,真正形成购建有计划、使用有责任、管理有制度的良好局面。这样,既防止重复建设、重复购置,有效克服实物资产闲置浪费、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又能充分挖掘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管理存量实物资产的潜能。第二,把好钱物转换关。一方面要严格按照预算,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控制投向投量关口。对预算安排购建的项目、大型物资器材和成批量的保障物资,实行政府采购,集中支付资金。另一方面,钱变成物后,要严格验收、登记、保管、领用、报销结算手续,建立管理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预算安排了,资金支付了,实物资产流失了“的问题。第三,把好实物资产优化配置关。抓紧建立实物资产正常流通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闲置、积压实物资产的调剂处置力度。同时,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加强对存量实物资产数量、质量的分析、监控。对使用年限已满、无使用价值的实物资产,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及时销账对性能完好,尚可使用的冗余实物资产,在条件具备、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出租、出售,也可用于对外有偿服务。
4、健全制度,规范资产管理秩序。
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是确保实物资产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建立清查核对制度。军队行实物资产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无论是从实物资产的数量而言,还是从价值总量来讲,总是在不断增减变化。因此,为掌握实物资产的结构、数质量和管理现状,就必须有一套清查核对制度,否则,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就会失去基础。一要建立定期清查制。实物资产占用单位应结合年终清理,每年进行一次的清查核对,摸清家底,分析实物资产结构和管理形势,表彰先进,批评实物资产管理不力的单位或个人,促进实物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实。二要建立重点抽查制。财务部门要依据实物实物资产计价核算资料,对重点单位、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发现问题,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报告,按规定处理。其次要严格实物资产审批制度。努力盘活存量实物资产是发挥实物资产使用价值的一种重要措施。使用的实物资产,凡需进行产权转让或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都应按照有关程序和批准权限,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对一些价值较高的实物资产,如空闲房地产、大型设备设施的转让或租赁,实物资产占用单位必须先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实物资产评估或技术鉴定,尔后经国有实物资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批后,才能处置。凡未按规定报经批准擅自处分实物资产造成损失浪费的,要严肃查处有关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实物资产处理中的随意性,有效维护所有者的权益。
5、发挥群体监管职能,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首先,要充分调动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努力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使之积极配合和支持实物资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把实物资产计价管理融入正常业务管理之中。通过部署、检查督促业务工作来指导、监督本系统、本部门管好用好实物实物资产,从而为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实物实物资产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发挥财务部门的主动性。各级装备财务部门是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实物实物资产的主管部门,是实物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加强实物资产管理是其职责所在。因此,要切实履行职能,既要争取单位党委、首长的关心和重视,又要争取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为加强实物资产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监管水平。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读研干部教育管理论文
一、“军队读研干部”培养的经验
1.深入扎实的教育管理。
首先,确保生源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武汉大学在“军队读研干部”入学之前,就严格把好资格审查关,确保参考人员的基本素质;在入学之初,结合考生意愿调整相关专业,以实现人才优化配置、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在入学之后,开展“教、管、导、育、评”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军队读研干部”素质的培养。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在入学后的第二个学期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从而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跟上教学节奏。其次,开展特色教育,关注“军队读研干部”的身心健康。比如,学校在“强军计划”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上,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基础课程必到,选修课程则根据部队的工作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在以往的“军队读研干部”座谈会上,有学生因为角色转换的原因而表现出部分心理冲突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学校为该群体多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团体培训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他们调整动机、缓解压力、重新认知社会角色,这一系列的举措在读研干部中得到了普遍认可,收到了良好反馈。
2.积极创新的组织管理。
学校特别注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军队读研干部”培养工作设计了新的抓手、提供了新的平台。及时,统筹安排“军队读研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学校在校内协调教学、后勤、组织等相关各部门的工作,共同完成培养任务;另一方面,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共同做好“强军计划”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此外,学校研究生工作部门把“强军计划”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尤其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服务、学生能力培养等关键环节上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与军队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注重提升“强军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尽可能多地为军队培养需要的技术人才。第二,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和管理。“强军计划”研究生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任务来源、培养目标上,还表现在学生的年龄、毕业时间和专业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学校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分类教育和管理,根据其特点制订了有针对性的计划、措施,以更好地完成培养任务,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当前影响“军队读研干部”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当前,“军队读研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军队读研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出现了一系列影响“军队读研干部”培养质量的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想素质存在下滑趋势。
“军队读研干部”党员比例高,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品德优良,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入学后离开了严格管理的军营和统一规范的部队生活,不少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松懈的现象。一是“军队读研干部”特别是“强军计划”研究生年龄偏大,学习生活与普通生有差别,在参加学生党支部活动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二是“军队读研干部”入校后,互联网已实现对“军队读研干部”的“覆盖”“融入”,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不断侵蚀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军队读研干部”和普通生住在一起,作息规律不一致,长期以来,相互影响,导致“军队读研干部”自我约束能力下降。此外,部分普通生对时事政治批判过多,对某些热点焦点问题言辞激烈,都在不断侵蚀着“军队读研干部”的“思想阵地”。
2.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军队读研干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该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具体而言:一是“强军计划”研究生多年没有摸过课本,但没有适应课程的“缓冲期”,一入学即面对很多新课程,跟不上进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二是“军队读研干部”对一些自认为用处不大的课程如英语,学习热情不高;三是“军队读研干部”想选修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几乎没有设置,诸如心理学、组织管理、历史、外交、小语种等。
3.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强军计划”研究生在就读的学校和攻读的专业方面没有选择权,跨专业报考的比例大,入学后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后,其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如普通生,由此导致部分导师在分配科研任务时在观念上有失偏颇,认为“军队读研干部”来校就是“镀金”的,或者是“为了拿到学位”的。结果是,“军队读研干部”参与导师的课题少,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不多,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4.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国防研究生是指本科国防生毕业当年保送或者考取研究生,保留2年学籍后继续到相应学校攻读研究生,生源质量较好。但是,“强军计划”研究生是从参加工作至少四年的部队现役专业技术干部中招收的,有的同学甚至是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强军计划”研究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知识老化的现象。
5.后勤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住宿比较分散。全校125名“军队读研干部”中,95名分散居住于信息学部、工学部、国际软件学院以及校外三环、宏博公寓等17栋宿舍楼内,其余30名学生在外租住或者住在定向、委培单位。“军队读研干部”住宿过于分散,既不方便他们开展集体活动,也不利于学校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特别是住在校外公寓的“军队读研干部”,对学习生活上的不方便抱怨颇多。
6.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首先,在部队层面,部队有关部门和学校缺乏相应的沟通。由于部队的生活、培养方式和学校有所不同,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双方的共同协商和有效解决,培养效果没有达到。其次,就学校层面,有关部门对“军队读研干部”工作思想重视但政策落实不够,全校没有形成上下互动的有利育人氛围;就学院层面,对“军队读研干部”群体关注度不够,日常生活不关心;就导师方面,部分导师对“军队读研干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再次,就“军队读研干部”自身而言,一方面缺乏对学校文化、当地文化的了解,他们虽很想融入学校,渴望了解校史校情,但相关知识匮乏。同时,“军队读研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军队读研干部”并不能享受学校的优惠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特殊化”。例如在研究生奖助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普通奖学金;在乘车优惠方面,他们没有享受到在校普通生半价购买火车票的优惠政策;在公费医疗服务方面,他们不能享受学校和本地部队医院的公费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成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比较多,同时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和解决途径,造成了“军队读研干部”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爱校情怀的缺失。
三、提升“军队读研干部”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做好系统规划和制度顶层设计。
学校有关部门应强化对“军队读研干部”培养工作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建议教育部门和总政治部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军队读研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向深度、广度发展。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成才规律,因材施教。要探索拔尖创新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新路径,制订“军队读研干部”教育管理规章制度。针对“军队读研干部”的群体特点和思想特点,制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培养方案,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高素质军事人才成长的环境。
2.严把选拔关,确保生源质量。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为了选拔生源,建议部队在下达招生指标前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考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储备人才数据库,将那些确实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后劲的考生作为选拔对象,并要尽量报考对口专业。同时严格把好复试关,以往“强军计划”研究生复试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很少有考生因复试不合格而被淘汰,主要原因就是要完成总部和国家教委下达的培训指标,因此,复试往往流于形式。在复试时,除了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对报考动机不纯、没有发展潜力的考生要坚决淘汰,这对确保生源质量尤其关键。
3.优化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要增加针对性、应用性的课程设置,特别要考虑跨专业考生的知识结构,合理设置学科通科课。开设“军队读研干部”人文素质提升课程,诸如心理学、组织管理、历史、外交、小语种等。在提升科研实践能力方面,要为每一名“军队读研干部”量身定做培养计划,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要引导、敦促导师更新观念,注重培养这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其参加重大科研课题、科研创新团队、学术交流活动、重大学术会议等。要定期举办“军队读研干部”喜闻乐见的前沿知识讲座,通过学术报告会、学术讨论会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军队读研干部”学术自由与创新,培养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意识。要培养“军队读研干部”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和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精神。
4.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首先,“军队读研干部”高度关注奖助学金、乘车优惠、医疗保险等事关“军队读研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军队和学校在“军队读研干部”的奖助措施方面可进行专题调研,出台相应的举措,切实提高“军队读研干部”的待遇,将国家和学校的关怀落到实处。其次,对“军队读研干部”和本科生国防生统一教育管理,实行集中住宿,严禁读研干部单独在校外借住、租住。建立模拟营、连、排、班,严格落实军队有关规章制度,保持“军队读研干部”良好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秩序。再次,要对“军队读研干部”进行特色化事务管理,做好“军队读研干部”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对“军队读研干部”统一组织毕业考核,进行德才鉴定;负责接收、转递“军队读研干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档案材料等。,要做到组织健全、领导有力、制度落实和管理经常,严格落实“军队读研干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军队读研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军队读研干部”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完善文化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针对国防生既受到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又不断接受着军营文化的熏陶这一特点,要将普通高校文化和军营文化相结合,形成合力,才是适合国防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普通高校应积极主动与军队和军校合作,充分利用三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验及优势,在实践中探索切合实际的“军队读研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达到筑牢军魂的最终目的。
作者:司文超单位:武汉大学
军队管理论文:医院管理论文:军队医院护士的管理透析
本文作者:范晓敏韩冰李娟尤苏霞工作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实施系统的科内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由于我国日前很少有口腔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聘用护十进科前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因此科室对她们加人力度实施科内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科里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实施阶梯式继续教育,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收到显著成效。培训内容,O一1年护士以巩固“三基知识”,规范基本护理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效完成本职岗位任务为主:l一3年护士在学习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同时,以学习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3年以上护士则突山科研、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以知识更新,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为主。培训方法以集中学习为主,理论讲课每月2次,请院内专家、科室医生、护士长、护理骨干,制作多媒体课们:,轮流主讲。临床操作的培训每月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织示教1一2项操作,由护理操作技术组长组织全体护士训练,并达到人人过关。培训考核,每月组织进行1次操作考核,每季度末对所学知识进行1次理论考试,成绩记录人册,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岗位分层设置,引人竞争,激发工作积极性科室制定口腔门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之间互查、医生评价,患者评价等方式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对一年以上的护士,岗位分层设置,护士的工作要求及日标随着层次的上升而增高,奖金分配系数与层次对应递增,从而体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见表1)。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将化力量放在临床及时线,以保障护理服务的“品质”;再者便于引人竞争,从机制上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是利于培养护理人才梯队。
“以人为本”,关爱护士,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聘用护士的管理中,我们重视“人文关怀”,因人而异,因实际而异,切实做好聘用护士的人性化管理。在近期的《劳动法》未颁布前,我科一直坚持为所有签定合同的护士购买了“三金”,提供院内公寓住房,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同部队护士一样,每年可以参加所在科室的评功评奖和“护士”评选。享受正常的婚假、产假,获得连“八一”节在内的所有过节费。医院为军人提供免费午餐,我们也让聘用护士享受这一福利,所有费用全部由科室承担。聘用护士过生日时,科室为她们送生日卡、蛋糕卡,表达祝福。为了活跃人家的业余生活,科室组织了野外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另外定期召开聘用护士座谈会,听取意见,积极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为聘用护士创造山一个良好环境,使她们情系医院,更敬岗爱业。以上内容是我科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改进,在聘用护士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补充完善。总之,聘用地方护士是未来部队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认真做好聘用护士的教育和管理,使她们尽快适应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适应医院和科室发展的需要。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医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为适应现代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军队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提到战略高度。笔者认为只有将人力资源战略与医院发展战略相结合,并切实解决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
1981年戴瓦纳(devanna)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战略观》一文中提出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1984年比尔(beer)等学者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的、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它是指组织为了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wright,mcmahan,1992)。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组织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2]。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很少被认为是组织经营战略所依据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仅仅被当作确定或选择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与经营战略只是单向的关系,而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是让人适合战略,而不是使战略适合于人力资源[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与经营战略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承认组织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获取。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组织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信念、行为。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医疗行业的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军队医院曾独领风骚,具有优势。如今,由于新时期军队后勤保障工作思想的转变,经不断合并、转隶、裁员等整编后的军队医院,特别是驻军以下医院,优势不再,甚至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和考验。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则被凸显出来。而军队医院一直以来实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竞争的需要,如何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并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是医院政治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先开展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谁就将求得发展先机,就有可能处于经验丰富地位。1医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包含的内容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岗位设计、人力规划、人才招聘、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员工沟通等[4]。与以往的人事管理相比,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操作形式和过程上都是一种超越。以往的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的、事务性的,对“事”不对“人”;现在是主动的,以“人”为中心,将“人”视为组织中较大的资源;以往的人事管理在职务升迁等方面,沿用我国多年以来形成的一套人事制度,墨守成规,从根本上讲,很难激发组织中新生力量的激情和创造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由于近几年军队后勤规模的缩小,也间接造成了中坚力量的流失,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可以通过人力规划、绩效管理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军队医院的实践应用
2.1利用现有人才的优势来规划战略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其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即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军队医院依然占据着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军队医院的人才是医院能够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医院的巨大财富。因此,制定医院发展战略不应该是盲目的,立足于现有的技术优势,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见图1)。
图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2.2医院在规划战略时要考虑员工激励的问题拥有优势资源是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它并不能保障这些优势资源的利用能够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绩效。个体可能具备了所需要的能力,但无法保障他们的行为能够很好地发挥这些能力。这就需要医院在员工激励的问题上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应该做到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再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去挖掘人才的潜力。
2.2.1精神方面就是树立具有军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医院文化,在医院内部形成一种大家认同的工作氛围,并具有高度的凝聚力,使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其努力程度与医院的目标一致。就如孟子所强调的“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2.2.2物质方面虽然军队医院有其特殊性,但仍然可以遵循等量贡献、等量报酬的原则,奖惩分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激情,把广大员工的意愿、力量、智慧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的一个整体来努力奋斗;大胆探索创新,收集信息,开发新技术,去应用和开拓、创业,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2.3人力资源开发是医院管理不变的主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并非单纯地使用,关键还在于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因此,在医院里,没有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就没有进步;没有储备和使用,就没有发展,这关系着我们事业的成败。要认识到当前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新世纪知识经济中的主体,是一种新的理论和新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军队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医疗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始终保持人才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军队医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从引入到在各领域的应用,经历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再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在部队医院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尚有许多问题,甚至是瓶颈问题,亟须医院管理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
3.1医院文化再完善的制度都做不到天衣无缝,再的管理者也难免在管理中带有主观性。因此,工作人员的抱怨在所难免。然而,借助强大的医院文化,就有可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使员工能够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做出适度的“让步”乃至牺牲。这种文化的建立可以说是医院管理者的核心任务。现代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得团结协作成为一个集体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因此,创造积极的,更注重团队精神的医院文化,将有助于医院在竞争对手林立的医疗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2人力资源规划既在科研技术领域技高一筹,又在管理方面游刃有余的复合型人才是医院中坚力量的上选。而目前军队医院面临的现状却是这类人才的严重短缺。因此,军队医院的人才战略应着眼于复合型、智能型人才的开发与利用,着重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再造和创造性才能的培养。另外,还要注重员工健康人格的培养,包括持久的工作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3.3人才招聘
3.3.1开发更多招聘渠道,吸引人才目前在军队医院推行的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使得军队医院在人员上得到了有效补充,但如何运用这一制度,吸引更多医院发展急需的人才,尚需医院政治管理部门开发更多的招聘渠道,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招聘手段,甄选出的应聘人员为我所用。
3.3.2有效筛选医院内部人才在医院内部筛选人才同样不失为一种节约人力、财力、物力的人才招聘方法。这就需要在医院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遵循“能者上”的原则,对医院各个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科学、严格的筛选,任人唯贤,将医院内部的人才大胆地推上领导岗位。
3.4激励制度“人才是组织较大的财富”,这一观点已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的基础上,更渴望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薪酬是个人价值的货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衡量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医疗人才市场竞争中挽留住人才及激励人才,是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部队原有的薪酬体系基础上,建立并实行与绩效紧密联系的奖励制度,应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3.5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亟待突破的瓶颈。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工作无法将其量化,因此给绩效管理带来一系列难题。但是,没有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就无法有效实行奖励制度,从而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制定与医院业绩紧密联系的考核制度将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同时,考核与奖励要有明确的关系。
3.6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随着人员素质系统的变化,人与事的关系总是由适应到不适应,由不适应再到适应,由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医院而言,必须适应新要求、新形势,适时开发与持续开发,让医院人员不断学习,提供医院战略发展需要的技能。学历教育并非教育的终点,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起来,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有的放矢,效果也事半功倍。因此,医院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有明确目的的员工培训制度,以最少的投入,带给医院较大的效益。
3.7员工沟通员工沟通在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非常重要。沟通需要双方以平等和客观的心态进行交流,开诚布公。可以说,鼓励员工参与和积极进行沟通,不仅仅是给员工以机会,也是医院给自己提供机会,让组织发展得更好。开放和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医院管理者能够了解员工的真实思想、工作状态及其个人需要,并且能为员工发挥才能、创新思维、积极改善医院,推动医院发展提供一个畅通的渠道。因此,建立一个时时沟通的机制,是医院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3.8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管理者处理行政工作的效率,让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规划战略,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总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这一理念对军队医院管理者来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实践问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将对军队医院在未来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医院新医改管理思路
1军队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2009年4月我国出台了新医改方案,明确地指出了中心任务就是要抓好五项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当前军队医院的经济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1新医改结束了“以药养医”的时代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药事服务费等政策的实施,药品费用将不再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标志着以药养医时代的结束。推行“优劳优得”,不以对外医疗收入论“英雄”,这在分配上讲无疑是种进步,但实际上也就降低了医院的总体利润空间,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资金困难问题。军队医院不像其他公立医院拥有政策补贴,将会造成对外有偿服务越多,政策性亏损就越多的局面。要改进医疗技术和提高服务质量都需要增加成本;如何在提高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把成本控制好;如何在医院经营管理中,控制好成本,提高对外医疗收入的含金量;如何在医院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设立科学合理的超额劳务补贴政策,落实“优劳优得”,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是一种挑战[2]。
1.2使军队医院的财经报表工作更复杂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不断推广实施,一是医保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区域性较强、医保付费标准不一,所以,军队医院的财经报表种类较多、数据量大、针对性强、核算繁琐;二是军队医院除了卫勤保障外,还接受大量的地方病人。军队医院面对各省市级、县区、乡、村和社区等多层次的服务对象,致使军队医院财经报表工作更具立体性。三是军队医院一般都有对口支援或帮带医院,采取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了军队医院的成本投入,扩大了财经报表的不确定性。
1.3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服务设施都有了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独立完成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等工作,以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使住院患者仅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地方医院之间流动,军队大型医院基层病人转送数量明显减少,间接影响军队医院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使军队医院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2军队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我国是人口大国,医疗卫生资源十分有限,但一些医院由于资源节约意识缺乏,对资源的浪费却随时可见。军队医院内军队伤病员是实行免费医疗政策,容易产生过度医疗或开大处方等现象。医院通过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是十分必要的[3]。
2.2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医院经济管理的运行其实就是众多相关子系统的“团结拼搏”,而且在记录、保存和分析是存在着庞大繁杂的经济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医院的经济管理自动化,医院的管理与效益将会提高[4],能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3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人民群众“看病难”与“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政府对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强化对医疗机构管理、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来解决群众这些问题,医院的运行成本降低后,可以通过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来吸引更多病人就医,缓解了群众“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能提高社会效益。
3对策
3.1强化经济管理意识,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医院的全体人员要加强成本意识,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充分调动积极性,不断节支降耗,减少人为浪费,控制医院成本。关注卫生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努力提高卫生经济管理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如可以采取院校培养或短期培训、轮训等方式,抓好卫生经济专业骨干的培养,着力培养既具有一定医学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经济、财务管理、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卫生经济管理人才,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卫生经济管理工作。
3.2建立经济分析制度,做好经济运营数据分析
建立经常性经济分析制度应成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把握医院经济发展规律,合理评价医疗服务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医院经济分析是指运用工作计划、经济数据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对医院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剖析和研究,以反映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院收支情况、科室收支情况、军队免费医疗消耗情况、公费医保收入、大型设备效益等进行经济分析。深入挖掘相关数据反应的内在信息,了解医院经济运行情况,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各项指标任务是否在医院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科室间是否平衡发展,收入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促进医院充分挖掘潜力,完善内部管理规定,积极控制成本,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为医院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3严格控制药占比,提高医院盈利能力
降低药品收入比例,合理确定药品比例标准是医院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干预。可结合科室往年平均药占比水平、同行药占比状况、科室用药等特点及治疗疾病需要等,给科室下达药品比例,科室药占比超出相关规定的给予惩罚,如扣罚劳务补贴;也可修改超额劳务补助核算办法,降低科室药品利润,使科室导向偏重受益高的项目。
3.4抓医院营销,拓展医疗市场
要积极拓展医疗服务范围,发展特色服务,主动掌握医疗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应借助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医院无形资产的作用,做好品牌宣传工作,不断经营拓宽市场,挖掘潜在就医顾客,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医院就医,增加医院效益。另外,做好医院的业务帮带和体系部队的相关工作,使其能更好地宣传医院,拓展医疗市场。
3.5做好全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医院经营水平
成本核算是当前医院科学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大化的有效措施。军队医院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全成本核算,推动医院加强预算管理不断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在保障为部队服务的前提下,努力增强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军队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就是对医院整个经济运行中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反映、监督、计划、控制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和方法。要充分利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明晰核算方法,成本核算信息公开透明。要根据医院实际,合理细化核算单元,界定成本项目,合理归集间接成本,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医疗机构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是本着“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理,从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分析成本的发生哪些是可控成本,哪些是不可控成本,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按其受益原则分摊到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对确实无法明确具体科室间的间接成本,必须充分结合实际,灵活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制定多套分摊转移方案,逐一进行试运行,通过不断地修正确定一个合理的方案。
3.6加强医疗欠费管理,增强医院的发展潜力
医院的发展资金主要靠医院自身创收。医疗欠费问题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队医院,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6]。医疗欠费会影响医院的收入,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如果处理不善,会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以某总医院为例,2008年—2010年欠费近300人,医疗欠费总额约为390万元,人均欠费1.3万元,医院欠费情况严重。医院应加强医疗欠费管理,加强科室欠费管理、加大欠费催缴力度,严格审批流程,制定严格的欠费审批制度,防范一些患者故意欠费或逃费,使医院不因这类资金而影响医院的发展。
3.7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建设,保障信息通畅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的保障和手段[7]。网络数据信息是卫生经济管理的基础,它运用于卫生经济管理的始终。全成本核算管理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收入成本数据采集点遍布医院各个角落,要做到“算准收入、算全成本、算实收益”。应完善医院信息网络平台,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类系统基础数据的维护,从源头上保障网络数据的、真实与。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资产管理现状与改革
一、当前军队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管理意识淡薄,对实物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尽管我军资产管理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传统的思维惯性远未得到彻底根除,部分单位和管理人员“重钱轻物”、“重建轻管”、“新官不理旧账”的理财思想根深蒂固。各部门把资产管理的目标仍然仅仅定位在经费不超支、会计核算合理合法等层面上,把研究的重点仍然放在经费的标准制定、保障程度、保障方式等有关“钱”的管理问题上,而对“钱”变“物”后的管理研究甚少。
(二)产权不够明晰,缺乏完善的资产核算体系
军队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一种特殊形态,具体由军队各级使用管理,但其所有权最终属于国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对军队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主体认识模糊不清,将所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合一,同时,由于军队资产核算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军队资产的价值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之以前军队资产使用部门管理,因此物资登记不全、数字不准的现象还较普遍。
(三)监督控制不力,管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调
单位部门对物资的采购、处置缺少必要的审批程序,财务部门对其监督只是记账而已,所谓监督只是经手人签字,事业单位负责人自己对自己“负责”。事业部门上下级间垂直调拨物资时,更是直接绕过财务部门,导致有的事业单位和部门形成大量的账外物资。财务部门对各业务部门的年度物资指标又无从掌握,物资请领、报废、调拨等不能从财务部门账目上反映,造成管理上的脱节。
二、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对策
(一)规范军队资产标准体系
1.制定统一的资产标准
制定资产标准时,可以按照“先大后小、先点后面,合理可行、因地制宜”的方法原则进行。“先大后小、先点后面”就是先抓住占总量大头的资产在局部试点制定标准,待积累经验后,再推广制定其他资产的配置标准,以便用最少的时间较大限度地将资产配置活动管理起来,降低管理成本。“合理可行、因地制宜”就是在坚持基本够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按属地原则制定标准,既可防止经费多的单位不切实际的超标准配置、超前消费,又可避免经费少的单位盲目攀比、限制过度而影响部队任务完成,以保障同一地区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平衡。
2.大力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改革工作
开展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加强资产预算管控,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经费综合保障效益的有效办法。实际工作中,应按照建立资产标准、核实资产存量、规范资产处置、编制年度预算的程序进行。首先,财务部门要发挥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优势,对用于购建资产的经费预算从严把关,对没有经费保障的资产购建坚决不予批准。其次,要根据资产标准和存量,加强对各单位资产购置计划的审批,经审核同意的项目方可列入部门预算,对超标准配置资产的坚决不列入预算。第三,对违反规定私自挪用资金超标准配置资产的,可以采取扣除其正常预算安排作为处罚,或者对超标准配置资产进行强制调剂。
(二)健全军队资产管理体系
1.加强使用管理
应主要做到以下三点。①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要通过建立出入库登记、账卡登记和赔偿、交接等制度,把资产使用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分解到具体人员,明确资产购建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②修改资产统计报告办法。改为事业部门每季度、旅团级单位每半年向上级报告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③加强资产产权界定。明确产权关系是做好军队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是有效维护军队资产权益、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
2.加强处置管理
应重点做好三点。①要严格处置权限。要在参考资产单位价值的同时,充分考虑军队资产的特殊性和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对特种军用资产相应提高处置审批权限;而对通用性资产,则应适当简化审批程序。②要严格处置程序。要严格落实使用单位申请、技术部门鉴定、财务部门审核、分管部门审批的资产处置审批程序。③要增强处置过程的透明度。就是在资产处置报批和变价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做到“阳光操作”,自觉接受监督,杜绝各种不规范行为,避免出现“假报损、真转移,假报废、真多占”等问题。
3.加强调剂管理
调剂管理是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效益的根本途径。要积极利用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建立军队资产调控指挥和配置保障平台,突破地域、部门、行政界限和隶属关系,对所有资产资源、资产需求和资产状态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存量信息与需求信息的融合,达到适时、适地、适量的“调配”和“集约调配”,以发挥军队资产的较大使用效益。
作者:张佳庆 李艳 单位:南空后勤部财务处
军队管理论文:信息技术对军队医院管理的支撑作用
一、以信息技术支撑管控优化
1.1诊疗流程上优化
一是优化门诊工作流程,实施“一卡通”和自动分诊排队叫号系统,有效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同时,采用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实现了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及身份认证,并与多家银行联合开发银医“一卡通”,借助磁卡、条形码、短信平台、自助系统、网上预约挂号等信息平台,贯通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联动,让患者真正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服务。二是优化辅诊工作流程,采用集成数据融合技术,整合了LIS、PACS、PASS、病理、心电、超声、麻醉、体检、医院感控、病历质量监控、手术示教、移动医护等多个临床应用系统,减少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就诊信息的时间和不必要的奔波,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
1.2质量控制上优化
在医疗过程中,每一个医疗环节都将对医疗质量产生影响。为此,本院引进“合理医疗监管平台”,研发“环节病历质量监控系统”,由临床教研室定期和随机抽查病历,实时点评。同时,医务机关可全程动态监控病历,将问题病历及时反馈到临床修改,使终末质量管理变为过程管理。为了加强医院感控,本院又引入“院内感染控制管理系统”,使院内感染控制良好。尤其是新版电子病历的实施,使管理者参与病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使整个医疗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为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提供真实依据。
1.3经营管理上优化
在现代经营管理中,信息技术是及时要素。为此,本院引进“医院运营分析系统”,随时掌握药品、设备、财经等动态信息,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借助“医信通”系统,通过网络对采购事务、物资申领流程、会计事务处理、贵重物资全过程进行实时、可视监控管理,做到条码化管理、封闭式管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此外,研发的“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系统”,对设备单机进行核算,并对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报废、更新,以及各时间段的投资回报现状和偏差状况进行分析,提高运行效率。
二、以信息技术支撑卫勤探索
2.1保障服务上探索
医院卫勤保障的重点之一是战时伤员医疗后送的信息化建设。为此,本院在信息化服务保障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一是探索基于“军字一号”系统构建的《野战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平、战时医疗数据的共享;同时,基于已建立的《军人电子健康档案》,在数据采集、数据传递、系统功能上实现实时提取,快速转录伤病员的医疗基本信息、分类、后送和救治信息,快速生成医疗后送指标。二是依托军事综合数据网,在全军设立了12个训练伤网络监测(控)点,近一百个终端,定期采集军队训练伤情数据,及时掌握我军不同阶段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2.2训练模式上探索
一是自身训练模式探索,改革以往搬箱子、抬担架、支帐篷、搞包扎的低层次重复训练模式,通过强力推广、强化训练、强制使用的方法,着力解决不会用、不敢用信息化装备的问题,让新一代卫勤装备与实战保障需求“无缝链接”。同时,在训练中突出高技术装备或系统的地位,优化训练流程,科学组训。二是指导部队科学训练的探索,本院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针对基层部队高强度训练任务重、训练量大、考核标准高的特点,与医院信息中心联合研发了《多媒体强化循环训练法》,向部队推广运用,减少了骨细微损伤的累积及肌肉疲劳程度,确保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2.3远程救治上探索
针对基层部队医疗技术较弱、距离较远、任务较重的实际,本院充分利用高清远程卫星网,定期对保障部队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服务,提高了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利用军事综合数据网,与干休所建立远程家庭病房,通过视频指导急诊、常见疾病的救治和健康指导,提高为离退休干部服务的医疗保健水平。此外,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前卫130-A”集训等医疗保障任务中,本院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指导战地救护人员实施医疗救治,提高医疗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高江苓 关晓峰 唐晓东 单位:解放军第150医院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会计档案管理
关键字: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军队财务档案是军队财务部门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并归档保存的重要专业历史资料。
当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的重中之重。军队财务档案管理也要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路子,建好用好电子财务档案,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一、军队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紧要性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及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财务保障范围的拓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财务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和管理效能的提高。建设电子财务档案,实现财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搞好军队财务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
军队财务档案快速向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查阅频繁的方向发展,对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国家和军队财政经济工作的不断发展,财务法规、标准的变化越来越频繁,甚至某些科目的经费标准一年内进行几次调整;各种指标、标准,每年都可能变;各种会计帐簿、报表、决算每年都有不同的内容,同时要求不但反映当年度经费活动情况,并且可能反映上年、下年或若干年的经费活动情况;各种标准划分越来越细,项目越来越杂,如军队干部工资标准1980年前只有24个,而现在猛增了十几倍之多,各类补助项目也有数十个,信息采集的工作量日益增大。这些都给军队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财务档案的查阅方面,总部定期出版《财务标准制度汇编》和《财务文件汇编》,这确实解决了档案管理中的不少问题,但是,这些汇编资料缺乏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一些标准或制度很快过时而又得不到及时刷新,重新整理出版的周期长,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又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
电子财务档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军队财务档案的发展需求。电子财务档案是指存贮于磁盘、光盘等电子介质中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数据资料。较之传统的财务档案,电子财务档案有许多特点:电子财务档案易于修正、拷贝和重置,便于纠错、携带和传递;电子财务档案的存贮形式多样,既可以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中,也可以打印输出到纸质材料中;电子财务档案便于计算、分析,快捷获得所需结果。如果电子财务档案上网,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不仅满足了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数据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目的,节约了办公成本,避免了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磨损,还有利于专业管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正如上面所述,电子财务档案或财务档案信息化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的一面。如,具有系统依赖性,即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支持,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打开,不具备传统档案的直接可视性,还具有易遭毁损、难查痕迹的特点,因此,即使实现了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归档中也需要实行所谓的“双套制”,即将同一份档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归档。
二、军队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一是搞好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建好数据库,并及时采集动态数据。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他的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传统的档案大都以纸质为载体,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向数字化档案管理转变。未来的财务档案室就是财务档案的数据采集源泉和基地,是数据存储、管理、处理、查询、检索、传递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工作基地。在财务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军队财务档案数据库,可以按军队财务档案的内容分类建立若干个主要的数据库,如按标准制度、原始凭证、会计帐簿、指标文件、工作资料等等,建立几个主要基本数据库。数据库一经建立,立即着手数据的录入,将本单位的财务档案资料都录入计算机。
二是搞好财务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提品质案使用效率。档案的较大价值在于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为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广阔天地。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信息网络,一方面可以将业务上级的文档,以及本级各单位的相关文件直接进入或转换进入档案数据库,减少档案人员的重复录入工作,保障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实行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服务,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方式开展财务档案信息咨询。总之,网络财务档案的在线管理和使用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档案在形成、调阅上的时空差,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整合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提高财务档案管理能力和质量。
三是搞好财务档案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管理使用档案。财务档案信息通过采集整理和网络传输,最终要提供给各级领导、决策部门、财务人员处理和运用。由于信息量大、保障要求高,仅凭有关人员的经验来处理问题是不行的,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辅助决策系统。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等为手段,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较大限度地提高财务保障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
三、军队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措施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技术、人员、资金等多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统筹考虑。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领导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真正推动者。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度和深度。领导者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档案工作的真正意义。为此,领导者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予以充分投入,把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要经常过问此项工作,了解财务档案工作情况,提出要求,下达任务,指导财务档案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是加强军队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有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度、安全日志制度,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障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三是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干部队伍,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加强财务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分层次、分阶段和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培训为原则,着重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合理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效绩考核评价规定,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强、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激励大家学信息化、用信息化。另一方面,也要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档案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介绍,使其了解财务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更好地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
摘要: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在该医院施行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者就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在我院的实施模式、改革的意义、下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和几点思考作一阐述
关键词: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改革
0引言
军队医院会计核算是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是会计活动中最基本的一项管理活动.它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分类、整理或汇总.把原始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形成供日常经济管理和决策使用的资源。因此.会计核算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2001]会字第762号《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于2003-01.01起正式施行。这对医院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实行统一和科学合理的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全而、系统地反映对内、对外医疗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情况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兵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会计核算管理方法实施模式、改革的意义、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和几点思考作一阐述。
1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实施模式
2002年底,我院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设立了财务会计核算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软件研究开发财务管理、经济核算和物资管理4个小组.成功搭建了会计核算局域网平台。2003年初.财务科己完成了新旧会计账务的结转.药品科完成了“军字一号”新药品软件的升级切换.营房、器材等部门完成了库存物资账务清理和新建工作.制定了会计核算流程,并对科室核算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逐步形成了医院核算的一级核算模式即院级核算和科级核算。院级核算是指医院的大财务部分.由财务科负责.在经济管理科、医学工程器材科、药品科、营房科、军需科等相关科室配合下实施的.是建立在科级核算的基础之上的;科级核算是由经济管理科根据有关规定.在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下对科室进行的全成本核算。实践证明.只有科级核算明细、清晰、.院级核算才能真实、科学、客观.这样就能够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推行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意义
2.1改革核算原则与工作方式新的军队医院会计核算更加立足于原始数据的采集,采集数据更加严谨,核算流程更加规范。在核算原则上,改革了医院以往预算外经费的收付实现制的记帐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记帐原则。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全而性的原则,实行军地分开、医药分开核算,合理划定医疗成本范围、实行资产计价核算等,建立成本效益分析指标,规范和强化会计信息化,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医院会计核算将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双轨管理模式。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从而确定单位的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当期己经实现的收益或己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相反,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己经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只有把会计记录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其核心是按照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同时严格核算的时间性,加强会计核算的明细性与性,从而能及时地提供医院经济管理信、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有利于有关项日的论证和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拓。
2.2加快医院信急化建设的进程军队会计核算管理是继“军字一号”工程后又一个新的医院管理平台,是医院信息化,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止医院会计信急失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会计核算管理系统也为“军字一号”工程正常运行提供了更加的信息化,支持,达到了资源信息化,共享,保障了会计信息化,的真实性、一致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为医院领导决策层提供更加、真实的数据。
2.3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过程合理的成本核算.是医院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的先决条件.也是全军医院管理人员长期的奋斗日标。新的会计核算制度通过“二个一”(一个财务机构、一个银行帐户、一套会计账簿),实现了预算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结合;通过“二全一同”(全程、全员、全岗位,军地同等)核算模式,划定了医药成本核算范围,规范了实物资产计价核算,将医院管理由以往的定性和半定量管理推向定量管理的科学化管理轨道。我院实行财务集中统管模式,坚持审核、会计、出纳分工管理和坚持经费开支报销逐级审批和复核制度,把财务人员纳入统一管理,集中办公。负责所有经费的划拨、收交、结算和报销,经费使用过程实施全程监督,真正做到“一个机构管财务,一个账户管资金,一个科日管核算”,落实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经费开支透明度。
2.4适应医疗市场竞争的要求日前,事业性医院、合资医院、独资医院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竞争,私人诊所、专科诊所、独立化验室等中一功能医疗服务提供者凭借其灵活、便利等优势,抢占医疗市场的份额。在激烈的竞争中,医院如忽略医疗成本核算与管理,必将给医院建设带来致命的伤去;同时地方医院有政策活、则力强、发展规模大和速度快等特点,容易留住人才。我院采取把握自身优势,走品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大的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医院原先的会计核算必须从核算原则上做出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
2.5强化医院增收节支的意识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将进一步增强医院物资管理和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强化科学性和效益评价机制,严格流向管理,进一步减少跑、冒、滴、漏。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要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扩大对外医疗收容,多收快治,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床位使用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成本,开源节流。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完善岗位责任制,减少浪费,增收节支,提高经费保障效益。落实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物资采购、验收、登记制度,防止积压,堵塞漏洞,减少损失和浪费。
2.6符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今后国家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军队医疗改革将而临着新的形势,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而:一是实行分类保障,建立军人免费医疗、随军家属优惠医疗和职工保险医疗相结合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一是实行合理医疗,确定了合理诊疗、用药范围,规范就医程序;二是建立统筹与定额相结合的费用管理制度,实行干部单位门诊消费定额管理,建立院外大病区医疗统筹和优惠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四是逐步实行持卡就医;五是对小、散、远单位门急诊实行社会化保障。因此,加强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符合医疗改革工作的需要。
3推行会计核算管理办法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3.1低质耗材领用的问题过去是“以领定支”.现在是“以耗定支”。由于奖励机制上的原因.过去有些临床科室往往在效益好、患者多的时候.多领一些耗材.弥补用J几所谓的收容淡季.达到科室奖金淡季与叶季差不多。医技科室把这个口r上用的一些试剂.算到另一个口r上去开支。实行现行的核算办法以后.就从客观上解决了人为因素。它是以网上实际发生的消耗为准.消耗在患者身上的才算支出.才能计入本期的成本.使其无法调剂。这样.科室医疗成本核算就得考虑叶季的时候.如何多收快治.加快周转;淡季如何不淡.让患者源源不断地进来.否则.就影响指标完成.影响科室的奖金分配。
3.2高质耗材领用的问题高质耗材的领用.过去有四种情况:及时种是医院购买.科室到器材科领取.再为患者诊疗所用;及时种是因技术原因专科自行购买.器材科子以认可;第二种是科室购买.未经器材科认可;第四种是让患者自己购买.为患者使用。就医院高质耗材管理而言.后两种情况是“体外循环”.对于少数科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实际上一部分是医保患者.用高质耗材必须经医院办理.否则医保部门不愿多付这方而费用.如违规就罚医院的款.而医院和患者都不愿意承担此费用。另一部分是非医保患者.不经过医院器材科办理.是临床科室让患者自己去购买或为其代购买.这就存在着漏洞。现行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对高质耗材的要求必须规范采购规范管理以防止发生问题。
3.3科室收入计算方法的问题现行会计核算管理办法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消耗的成本和收入均是按照实际发生和时间来结算的,网上自动生成,收多收少,当时生成,“日清月结”。患者出院均以当人消耗和收入累计结算。到川戊时,若当月的收容指标己完成,将患者拖到下个月初出院就没有意义。因为此时患者没有太多的治疗,仅付床位费而己,这就促使临床科室多收快治,设法创收增效。医院从调动科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入手,从价值规律和经济的杠杆作用上来认识问题。
3.4行政消耗开支的问题行政消耗开支范围种类繁多,涉及到全院机关、科室和后勤保障系统等方方而而。直接成本的多与少,行政消耗开支的多与少,反映了这个中一位的技术水平,反映了员工的节支意识,反映了医院和科室的管理水平,体现了医院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如果在完成同样任务的前提下,或者在创造同样产品的前提下.行政开支过高.管理成本高.医院效益就差.可用的经费就少.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弱。就现在nu言.我院的行政消耗性开支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新的会计核算将医院的行政开支列得一清一楚.效益如何.哪些方而管理不到位.能够分析。同样.医院对科室的效益评价也是如此。因此全院均应紧缩行政开支。
4推行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几点思考
4.1医院党委和各级领导要有经营理念现代医院管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医院管理。加入WTO后.军队医院同样要进入医疗市场参与竞争.如果不转变观念.将会失去市场。因此.要一手抓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一手抓投入与产出效益。医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党委和领导必须抓人才.抓技术.抓服务.抓质量.抓管理.抓医教研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抓理则。机关要当好参谋.提高“经营策划”能力;如缺乏经营理念.经济效益差.就谈不上发展。科室要在学科建设和专科技术上寻找新的医疗技术增长点。全院广大医务人员和各类保障人员均应适应市场条件下的竞争。
4.2全而推行和完善军队医院政府采购制度根据上级要求和部署,实施工程、物资(包括医疗、非医疗、各类保障)、服务采购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医院成立采购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物资采购服务供应办公室和各个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编制采购目录,制订有关实施细则,规范采购程序,实施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谈判、询价采购、中一来源等采购形式,同时加强审计、结算,防止“暗箱操作”、寻租行为,减少腐败浪费,实行“阳光采购”和“伴随采购”,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奖惩。就我院而言,药品、大型设备、器材、建材、营房工程、军需物品等均实行了政府采购,能够按规章办事,集体决策,阳光操作,公开招标,审计监督,保障了公正、公开、公平。部分专用耗材和高质耗材采购亦正逐步完善。
4.3实行行政消耗开支的限额管理为切实加强医院行政消耗性开支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结合医院实际,本着集中归口、分级管理、计划控制、勤俭节约、加强监督、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年度工作任务规定各部门各单位行政消耗开支费用,列入预算管理,党委审批确定,严格执行,控制各行其是,随意报销的现象。
4.4加强医疗成本院、科二级核算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后.医院的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医疗收入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需要核算清楚.光靠医院财务科是困难的。要加强科室自身能力的统计和核算.科室要有兼职人员担任成本统计核算员。加强医疗成本核算.医院要相应成立院级核算机构.负责全院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要对科室统计核算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在编制范围内可以靠卫生经济管理科(室)和财务科(室)的合并或相互配合.或重新进行工作的分配.提高其职能.使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为医院经营决策层提供科学、的数据。
4.5加大创收和节支工作的力度医院在医疗创收和免费医疗节支上仍有较大空间和潜力。创收工作主要靠科室.在多收快治.开展新项日、新业务和新技术上下功夫。节支工作的重点则是在免费用药、设备使用率、基本建设投入和未纳入成本核算的单位及保障系统的管理上。医院实行有偿服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全军统一的规章制度,坚持合法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坚持先收后支,量入为出,严禁自收自支、收不入账和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在开支上要合理分配,做到重点用于弥补预算经费的不足,解决科室与体系部队的实际问题,按全军统一规定补助部队人员生活开支,并做到根据性质不同合理确定分成比例。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医院成本管理困境思索
加强军队医院成本管理的措施
强化成本管理意识一是更新观念。以创建节约型医院为载体,强化医院成本管理,增强成本核算的意识。二是合理制定成本控制目标。设计并推行成本责任目标[1],落实责任制与考核奖励制度。三是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用成本管理思想指导医院成本管理实践,充分认识成本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意义。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组织。领导亲自挂帅,建立组织机构,部门协调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并配备成本管理专职人员。二是完善成本管理内容。加强供应过程的医疗成本管理,搞好供应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三是完善成本管理方法。加强医疗服务过程的成本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一是推进成本监控网络体系。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解决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进一步健全院内各级质控网络。制定和完善各项经济、质量控制标准。三是发挥网络体系及职能科室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通过财务核算、资金调配过程的信息,掌握非正常开支情况,并及时纠正或控制。适时组织分析考评通过成本分析,了解成本构成状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制定整改措施,保障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搞好成本分析,一是需要保障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和性,力求反映成本管理的概况和特点;二是抓住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的阶段性特点,将其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三是分析医院内外环境,对人、财、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注意分析其时效性。
一是建立因事设岗、以岗定员、逐级聘用、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二是压缩合并职能科室,利用社会资源为医院服务,减轻医院负担,制定合理的消耗(开支)定额;三是推行招标采购制度,规范药品、设备和物资供应途径及程序,保障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一是严格落实法规制度,坚持质量考评,定期分析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降低损失性质量成本支出;二是加强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组织外出进修、学术讲座和医疗安全教育,召开典型病例讨论会,总结经验,提高整体素质;三是严把病历质量关,确保病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四是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加快床位周转,提升工作效率[2]。
成本管理的出发点是“以品质取信于患者,以价廉竞争于对手”。因此,应坚持将主要医疗项目收费标准和常用药品价格公开及住院患者实行“一日明细清单”制度,临床用药坚持“能廉勿贵,能土能洋”的原则,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3]。应重视患者满意度,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军队医院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医院的成本管理应“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品质、高效、低耗和便捷的医疗服务。既不能以服务质量为借口而忽视成本的节约,也不能为节约成本而忽视医疗服务质量,应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4]。科室环境改造、材料使用等,也应“以病人为中心”,不能为降低成本而盲目扩充,影响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数量与服务成本是相互促进的。增加医疗服务数量,可减少单位服务量成本的固定费用,降低服务成本;而降低成本,又可把节约下来的资源用于扩大医疗服务数量。但如果只讲增加服务数量,不求降低消耗,就会出现服务量增加而单位成本不降反升的情况。医疗技术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新技术的发明、创新需要投入,而新技术一旦应用又会降低疾病诊治成本。医院应大力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医学进步,提高医疗质量[5],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在成本管理中,既应避免为节约成本而牺牲后续发展,出现技术断层,更应避免为节约科研费、会务费而减少学习,影响医疗技术质量。
良好的成本管理,可为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提供坚实基础。科室成本核算是满足成本管理要求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对成本管理责任的细化;医院成本管理,应为科室成本核算提出要求,为医院成本管理和降低患者医药费用服务[6]。患者员工利益与成本的关系成本控制应建立在维护患者和医院利益基础之上,避免导致科室为节约成本而影响医疗质量及医院整体管理。医院成本管理主要应通过调动员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使员工参与医院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核算,并通过成本核算落实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维护员工正当、合理的经济利益。
在增加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重社会效益,不能单纯为增加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医院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医院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7]。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关系实行成本管理,应避免因降低成本、增加短期效益而忽略医院长期战略发展,避免科室只为自己利益而忽视医院的利益,避免因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本文作者:赵宁志 高茗 王艳莉 周永 曾学云 宁兰文 单位:解放军454医院院部)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科学管理问题研究探析
【摘要】学习领会胡主席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前军队建设实际,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应从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提高战斗力三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提高军队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管理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战斗力
主席曾强调指出:“要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贯彻落实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切实在讲科学、解难题上下功夫、求突破,提高军队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
一、加强科学管理必须在把握规律上下功夫
1.要把条令条例作为管理的基本遵循
加强科学管理,首先要不断强化依法治军意识,坚持依法办事,特别是领导机关和干部,要在学条令用条令上起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学深学透、学用一致,真正树立“条令就是法”的观念,自觉的以其指导工作和实践。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要求规范、统一、协调官兵的一切活动和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
2.要把军事训练作为管理的主渠道
要充分认清管理工作如果离开军事训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认清强化军事训练对部队的管理作用,从而摆正二者的关系,统筹兼顾,互为促进。要坚持管训结合、以训促管,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强化官兵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部队秩序的规范性,把条令条例的要求变成官兵的自觉行动。
3.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
以广大官兵的利益为本,是军队管理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完善人。在严格要求中需要有与人为善的严肃批评,但反对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要以条令条例为依据,把管理工作的目的和管理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事事处处维护与考虑官兵的利益,不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硬指标而置官兵利益于不顾,更不能为了图虚名搞形式主义而损害官兵的利益。
4.要把借鉴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原理作为军队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将现代管理科学的先进方法运用到军队管理中来,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原理,统筹军队建设;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人本原理,管好军队人力资源;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创新原理,增强军队管理能力;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效益原理,提高军队建设效益。同时把现代科学技术的近期成果与军队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强管理的有效性。注重管理方法的正确运用,优化军队建设活动过程,努力将军队建设的投入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
二、加强科学管理必须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1.解决各级干部骨干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
当前部队出现的一些不科学问题,主要还是管理者不懂、不会所致。因此,必须把提高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作为加强科学管理的主要措施来抓。要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网上教授等方式,组织各级干部下功夫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要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管理手段,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能力。
2.解决安全防范工作不落实的问题
各级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清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安全工作的特点规律,处理好保安全与保战斗力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当前重点是要对车辆安全、官兵关系、涉密载体、小远散直单位进行集中治理,对存在的隐患采取措施坚决排除,加强领导,严密组织,落实责任,提高素质,坚持综合治理,群管群防,确保每项工作、每一环节都有人管,确保万无一失。
3.解决信息网络不良影响的问题
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和各种自由化思潮,容易使官兵在不经意中淡化理想信念,引起思想波动,发生失泄密等违纪违规问题,等等。因此,我们既要积极顺应时展需要,利用网络为官兵成才提供方便,又要趋利避害,措施在前,工作在先,防止各种不良现象发生。要把军营局域网建设好,把全军信息网利用好,真正发挥好信息网络对管理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对互联网的引进,既要积极,更要严格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三、加强科学管理必须在提高战斗力上下功夫
1.树立正确的效费比的思想
效益是管理的灵魂,科学管理是讲求效费比的。军队建设虽然不同于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但同样存在投入与产出的效费比问题。今天要建设的信息化军队,是技术、人才、资金高度密集的武装集团,建设成本空前增大,即使像欧美发达国家也已感到财力难支。解决这一问题,固然需要合理增加军费供应,但这不是办法,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军费投入,要从自身的国情军情出发,在科学管理上做文章,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但现实中,我军在成本投入上仍然存在着“空耗”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强化成本意识,克服高投入低产出、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现象,建立经济核算制度,加强效费比分析,精打细算,减少浪费。
2.必须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上
打赢未来战争是军队建设的根本目的,衡量管理效益的成效,最终要见之于战斗力的提高。因此说,军队管理工作的较高目标就是为了确保军队打赢可能发生的任何战争,就是为了提高战斗力。必须牢固树立“管为战”的指导思想,强化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的观念,从赢得未来作战胜利的大局出发抓好管理工作,用“打赢”的标准来带动和促进管理工作的落实,力戒为“管”而“管”的偏差。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作战需求抓管理,着力抓好主要方向、重点地区和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及战略预备队的管理,加强“两成两力”的管理;要注重研究和探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管理的有效办法,逐步形成一套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管理理论、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3.必须用战斗力标准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不切实提高军队战斗力,不仅浪费资源延误时机,而且到头来还会加倍付出安全代价。必须要用“打赢”的标准来检验和评估管理工作的效果,从治虚治假入手,根治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抓经常、打基础、固根本、求长远上下功夫。要使“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成为部队的实际行动,力戒“突击式”、“运动式”的做法,克服“练为演”、“管为看”的形式主义,克服那种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的所谓“保安全”的不良做法,通过对部队实施严格正规的管理,使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严明的纪律和强劲的凝聚力。
军队管理论文:军队院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究
摘要:
围绕军队院校实验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这一主题,分析了新形势下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的特点、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从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人员、设备和安全管理,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充分利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等6个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改进和完善军队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军队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0引言
实验室作为军队院校从事开展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衡量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标志[1-3]。随着世界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军队院校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部队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才能够充分利用和挖掘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效率。因此,在全军着眼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培养大批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实验室必须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敢于实践,不断加强和改进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军事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高,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1新时期军队院校实验室管理运行特点
在我军新时期军事变革和全军院校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教学保障内容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紧贴部队、聚焦作战、瞄准未来是新时期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鲜明时代特征。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已经不仅是一般性的保障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保障部队战斗力生成提供实践创新支持的任务需求。军队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
1.1实验室服务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更凸显
军队院校的实验室在完成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担负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部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职能[4]。①实验室结合部队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新理论、技术、战法和新训法的研究,将理论研究、武器装备运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据统计,近年来,全军各院校共取得490余项战法创新成果,其中140多项重点战法课题的实验论证就是依托作战(装备)实验室完成的,为部队战创新提供实验技术支撑。②院校有着厚重的理论积淀、齐全的实验装备、雄厚的人才资源和创新能力等特点。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部队武器装备使用、技术革新、维修保养和升级改造,优化和提高装备的使用性能。同时,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装备和人才优势,开展各种媒体教材的编写和短期培训,为部队各级各类急需人才培养服务。
1.2培训对象多元化,保障工作复杂化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地方高校实验室和军校实验室在发展速度、规模、装备保障体系和水平都在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7月,总参谋部颁发了《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军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院校教育类型特点,形成一套包括干部任职培训、生长干部“合训分流”、专业技术干部学历教育以及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预见军队院校的培训任务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学员的年龄、结构、层次、学历等不尽相同。且由于实验内容的增多,管理项目数量增加、难度和强度增大,从而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1.3管理内容增多,队伍建设要求高
实验室的不断发展,面对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的严峻管理形势,实验管理内容在增多,涉及的管理内容进一步扩充,已经不仅局限于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因此,在保持现有管理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验室发展规划,才培养方案进行体系优化,进行更加系统、专业和严格的管理。同时,军校实验室还担负着包括理论研究、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科技革新、武器装备研发、教学保障、提供战斗力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军校实验室要适应这种改变,要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未来教育和战争需求的实验队伍。
2目前实验室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总参谋部加强了对院校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制定了《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全军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探讨实验室体制改革、科学建设与资源共享等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大胆实践,摸索出了许多新思路、好做法[5-8]。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军队院校实验室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革新和装备制造研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了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相配套的实验体系。但实验室的功能、规模与高速发展的教学、科研水平不相适应的管理运行问题已成为摆在全军院校面前的一项突出问题。
2.1实验室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军校实验室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实验设备种类增多,技术更先进,实验实践教学比重越来越大,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尽管国家和军队关于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已提出了明确要求[9],但改革的阻力比较大,改革的步伐也很慢,体制机制不顺、重复建设、管理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的情况仍然存在。同时,目前对是否促进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综合效益方面等缺乏相应考核机制,难以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2管理封闭,利用率低,开放管程度不高
军校由于在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管理制度不完善,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或半开放模式[10],使得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尤其是高精尖设备和先进的软件开放程度就更低。在保障教学方面,实验室仅仅起到为课内实验课服务的作用,无法为学员提供充分使用实验室的机会。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实验教学中心,但由于历史、学校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局限,许多只是管理形式的变化,其内部结构还是各实验室相对独立,服务于几门课程,实质还是没有改变其专业面窄、功能单一、实验仪器设备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的状况比较普遍。
2.3实验教学理念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长期以来,军队院校实验教学主要围绕理论教学而开展,处于从属地位,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建制规模小,功能单一,使用效益低下,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缺乏具有探究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没有形成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4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实验室发展的需要
实验技术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的效果以及管理服务的质量[11]。随着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新型实验装备更新速度加快,实验队伍与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实验室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①部分在职实验人员的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够高、职称结构不合理,而且大部分人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实验技术骨干缺乏,科技研发能力不足。②从事实验教学研究人员缺乏,实验教学具有纯理论教学和装备实际操作两者兼备的特点,教学规律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目前实验教学研究人员严重缺乏。
2.5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少
目前很多军队院校对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中对实验经费的投入无相应规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没有专项经费,缺乏长远规划。实验经费基本上是由分管教研室按照每学年制定的学时数根据需要上报来划拨,面向全校实验室教学,显得杯水车薪,实验室的教学经费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着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2.6网络化管理平台薄弱
基于网络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可以对实验室开放的过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是实验室高效运作的重要支撑[12],目前大部分部分军队院校对实验室开放的管理还局限于人工操作,未购置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主要以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3解决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举措
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很多。军队院校实验室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不可能照搬地方高校的实验室管理运行经验,必须探索适合军队院校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1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应明确职责,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实现对各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的统一管理。逐渐构建多层次、梯度化的实验室开放硬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效益。以发挥实验室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功能,按学科、功能构建实验室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提高实验效益的根本保障。因此,要从军队院校实验室工作特点出发,结合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实验室建设情况,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依据新修订的院校教育条例,系统梳理和修订完善院校教育领域规章制度,重点抓好实验室工作条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评估办法、实验室开放办法、各级职责等。对实验教学计划、项目、要求、教学质量、改革与创新、检查与评估、实验考核及实验档案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以此为依据,对实验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规范实验室的管理。
3.2加强实验室人员、设备和安全管理[13-14]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外,还包括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经费管理多个方面。本文仅从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来探讨。
(1)强化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人员包括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及流动人员。为了保障实验教学有序、高效运行,必须对实验室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实验管理责任制。凡是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通过所在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并将表格交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离开实验室,也必需到管理人员处登记。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需长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博士、硕士生等,必须通过所在系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同时对出现外事故或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2)规范实验设备管理。仪器设备是军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由专人统一管理,存在职责不明、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甚至相互推诿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仪器设备的价格、用途和精密程度分类管理,对大型精密仪器,从仪器的购置、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保养均由责任人负责,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一般性仪器设备则可仍由专门人员统一管理。所有仪器设备相关的使用说明书,维修卡等物品均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归档保存,从而确保实验室设备长期处于有序管理状态。
(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近年来随着军队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实验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设备不断升级,实验手段更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而且随着军队院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程度的进一步加大,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增多,原有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验室发展形势和任务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显,事故隐患逐渐呈现。因此,应对不同类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特征、管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3.3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为适应新时期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各类院校应以“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实验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15]。从层次、结构、数量、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整合,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懂专业、会管理、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实验室人才队伍。要把实验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当中,在职称评定、经费保障、出国培训深造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一直以来很多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缺乏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实验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最终降低了实验室效益。
3.4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力度
军队院校实验内容的不断拓展,培训任务加重、从而对于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不断改善实验场所的条件,对实验设备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这就需要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实验室要加大对于实验经费的管理力度,对资金做好预算和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让“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滥用实验经费的情况发生,使得有限的经费发挥较大的效益。
3.5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尽管近几年国家加大了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力度,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但实验室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尤其是专业实验室利用率更低[16]。为此,应按照提高质量效益、本着能用、好用、管用的原则,推进训练模拟器材、公共支撑条件和配套设备设施建设。推进军事训练与指挥信息系统对接,大力推进作战实验室和共同基础训练场地基地配套建设,构设实兵对抗、野战化训练、实装实弹训练环境。同时,按照统建分管共用、持续滚动推进、逐步扩大范围的思路,推行部队训练基地场地和院校实验室开放使用,从而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6充分利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经常性工作,目前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仪器的编号登记、现状查询和维护管理,基本上是管理员进行人工管理,工作量非常大。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大大影响到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基于网络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是实验室开放高效运作的重要支撑。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集实验室管理、实验课程教学和开放实验教学管理于一身,为实验室管理办公室、教务处、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管理员、任课教师、学生及其他用户提供多方位的信息管理及统计服务,并与实验室门禁系统对接。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融入实验室开放的管理中,不仅完善了实验室的功能,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能大大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益。
4结语
军队院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是一项涉及体制、人员、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军校实验室应定位在为学科建设、基础教学、科学研究服务上,着眼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发展需求,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实践,不断加强院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作者:李志红 单位: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训练部
军队管理论文:浅谈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摘 要:军队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对军队基本建设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军队基本建设;科学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军费投资不断增加,尤其是为了改善官兵的人居环境的投入规模和数量在大幅度的增长。如何管理好军队基本建设工程,让有限资金发挥较大的作用,是我军营房、审计等部门共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军队总体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城市进程的加快和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加速进程,原有建筑设施基本不能满足需求,改建或新建势均在必行。这种建设要注重长期的、科学性的总体规划。
规划设计要进行科学论证,保障其合理性;既要有利于战备,又要方便后勤,两者兼顾发展。要着眼于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目的,着眼于部队战备、训练、工作需求和部队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着眼于提高营区战备保障水平、营区营房住用质量和营区生态环境质量,用变化的、长远的眼光对待营区的建设和发展。在使用功能上,既要满足总体指标和人均指标的要求,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又不造成某一建筑功能的浪费和不足。在布局上,合理地确定建筑物的层高、层数及建筑物的间距,有效地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各类建筑物的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各种管线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突出重点建筑物的布置;有效地利用地形,顺其自然,达到自然与建筑物的结合。
二、加强单项工程设计管理,优化工程设计
1、优化建筑设计
的建筑设计表现为建筑物简洁朴素、美观大方,建筑平面布置紧凑,空间处理恰当,与邻近建筑物关系协调,装饰标准与建筑物性质等级相适应。优化建筑设计要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营房部门要做好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认真编写设计任务书,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广泛调查研究,可参考借鉴其它部队同类建筑,扬长避短。设计方案还应交具体使用部门的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以防止工程完工后再进行功能改造造成浪费现象。
2、优化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时,要注意结构选型和布置,构造要安全,传力系统要明确简洁。要树立科技是及时生产力,积极优先考虑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及价格低廉的地方材料。结构设计还要保障设计的性和稳定性,但设计不能过于保守而随意加大构件的配筋量、基础底面积及楼板的厚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妥善处理基础的加深设计和对造价影响较大的项目设计。
3、优化经济指标
的建筑工程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与结构设计质量本身,还体现在它优良的“性价比”,通常编制工程概算书来反映和控制工程经济指标。目前,很多设计单位只管设计图纸,不管编制概算书,根本做不到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更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使其尽快走上正轨。
三、在招标竞争机制中选择施工队伍
工程招标是一种竞争性措施,它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它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因此,进行招标时要认真执行《招投标法》,按照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认真筛选,选择“报价合理,保障工程质量及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的施工队伍。坚决抵制弄虚作假、明投暗定或相互串通的地下操作等腐败现象,用法律手段进行约束,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事实已经证明,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选择出来的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条件及施工工艺都明显优于其它施工队伍,这无疑是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四、在施工阶段抓好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施工是大量人工、机械、时间,将成千上万种材料组合在一起成为建筑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管理结果是不一样的,只有参与建设的各方共同努力、互相协调、精心管理,积极主动地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才能高质量低消耗按期完成工程。作为建设单位的营房部门,要认真履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要做好施工前期工作,完成开工前所需要的各种手续;按计划完成对部分材料的供应及工程款的预付。另一方面,要在施工中认真把好影响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六大关。
1、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关
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同时也是编制工程造价的依据,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图纸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设计的先进与保守又直接关系到造价的高低。因此,图纸会审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设计的错误、漏项等问题,还应对设计进行经济分析,解决设计中不合理的浪费现象。在会审前,要组织各方技术和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对发现错误及不合理的部位要认真做好记录,尽可能将所有发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关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措施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施工组织及工期;真实和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平面图是安排和布置施工现场的基本依据。在这里面发生大量的措施性费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不同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其费用差别很大,必须仔细分析研究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特别是对于临时设施的布置应考虑长远,尽量做到一次规划多次使用。
3、工程技术质量关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对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中的技术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实行质量奖优罚劣制度。严格工程监理制度,分部分项工程实行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实行样板领路方式,每个分项先做样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严格执行设计变更手续,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严格控制材料的检验制度。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保障资料的性和性。
4、隐蔽工程验收及现场签证关
隐蔽工程指地基及基础、钢筋混凝土等部位,属要害部位,对建筑安全起重要作用,不可掉以轻心,以防隐患。因此,必须按照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达到合格才能允许隐蔽。另外,隐蔽工程及现场签证还是结算的依据?并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所以签字要慎之又慎、实事求是,不得夸大工程质量、弄虚作假。对于工程在质量清单中或定额内已含的项目及内容,一律不得签字;能计算工程量的不能签零星用工,必要的零工要视工作性质、工程量的大小来推算时间,做到合情合理。
5、材料进场关
材料供应通常分为施工企业自供和建设单位供应两部分,材料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市场经济信息,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广泛采取招标和询价的方式,选择资源供应点,严格鉴定和审查订货合同,杜绝任何假冒伪劣产品进入现场。对进场的材料要精心保管,防止损坏以降低损耗。
6、工程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是工程设计、施工的检查和总结,做好该项工作,对促进工程及时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总结工程建设经验都有重要作用。一般正式交工验收前都进行预检,预检要逐层逐间按设计和验收规范进行检查,发现做法与设计不符或质量不合格的地方要认真记录,并坚决要求返修,以保障工程正式验收的顺利通过。决不能因验收未把好关,交付费用后有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导致必须返修而造成资金浪费。
军队管理论文: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知识管理组织策略探讨
论文关键词:军队知识 管理军队信息化 学习型军队
论文摘要:阐述了军队知识管理的涵义,给出了信息条件下的军队知识管理模型,对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知识管理组织策略进行了探讨。
1军队知识蕾理的涵义
1.1军队知识管理的定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军事领域中的知识储量越来越多。知识军事时代也同时到来。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战斗力,未来的战争是知识战争,在战争中获胜的必定是知识占优势的一方。为了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必须研究军队中的知识.把军队知识资源开发好、利用好、管理好。。管理也是军之道管理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口],21世纪的军队管理应该围绕军队知识管理展开。
一般而言。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显性知识(信息)和隐性知识。知识管理就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与创新提供的新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人们的脑海里,是人们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管理就是有效地实现这两类知识的互相转换并在转换中创新。
军队知识管理是对军队知识资源和军队知识处理过程与相关事物及其联系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军队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促使军队知识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军队的知识力,以及由知识转化为战斗力的能力。确保军队职能的有效发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1.2军队知识管理的目的与任务军队知识管理通过军队信息化技术与系统,以及各种有效的知识管理组织策略.促进军队组织中两种形式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化,即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群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知识外化)、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的结合化).以及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内化).达到军队知识的共享利用和军队知识创新的目标。军队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军队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而详细地对军队知识资源以及相关处理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的编码化管理和隐性知识的人物化管理,同时也要对影响军队知识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消除不利影响.围绕军队知识共享和创新这个核心构建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与探索适应信息化军队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所需要的军队知识管理组织策略。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知识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2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知识管理组织策略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知识管理的组织策咯罡网格环境下军队知识管理的榧架模型所要求的软系统,是从组织策略应变角度探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问题。为促进信息化军队的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进行学习型军队的建设和知识型军队建设。本文拟从设立军队知识主管、培育军队实践社群、建设学习型军队组织三个方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知识管理组织策略进行探讨。
2.1设立军队知识主管
2.1.1设立军队知识主管的必矍性。任何变革都需要组织成员来执行和支持,如果有计划地变革未能被人接受,则肯定不能顺利推行因此,组织变革只有在改变了成员的行为以后才可能获得成功。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军队组织的内部结构建设。知识管理要求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分享其拥有的知识,军队组织的内部组织建构必须能有效实现这一点。为此,军队组织内有必受设置军队知识主管。
2.1.2军队知识主管的任务。军队知识主管曼对传统的军队组织进行创新或转型。知识主管要使组织全体成员在组织中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加强信息、人及其联系,使军队信息和知识在军人与军队组织之间合理流动与共享。具体地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知识主管要为军队组织创建一种崇尚学习的组织环境,创造一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军队文化。并通过这种文化把基层官兵的潜在的知识挖掘出来。
b.知识主管要注重对官兵的培训和教育。官兵培训i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培训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对官兵的不断培训。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大对人才培训i与教育的投入。才能带来比物力资本的投入更加巨大的效益。要利用军队信息系统提供的现代化教育工具和资源,倡导自我学习、岗位学习与培训,促进军队官兵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水平和效益。
c.知识主管要建立沟通化模型。促进信息交流与流动。管理任务的高质蠹和高效率完成.依赖于所需信息及时、完整、地获取和决策指令信息快速、地传送,依赖于为实现不同岗位、机构工作的协凋而进行的意见沟通的及日、便捷与有效。换句话说。依赖于岗位之间、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外界环境的有效通讯和沟通。d.知识主管要促成任何一级组织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的学习风气,不断学习要求军队组织公开交流,共享知识和信息。而不是封闭自守。推动军队组织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
2.2培育军队实践社群
2.2.1军队实践社群的定义。军队实践社群是指在军队内若干人员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相互分享对方的信息和观点,能够相互给予帮助或者能共同对新的理念进行讨论的社会结构。实践社群无处不在。实际上我们都是某个实践社群中的一员——在组织、在学校、在家或是在我们所参加的业余活动中,我们都属于某个实践社群。实践社群的成员一般是通过在麸同学习中发现新价值的过程以一种非正式形式联合在一起的。实践社群能使每一个个人获得满足感,彼此之间相互了解,能够在社群中找到理解自己观点的工作伙伴,拥有共同的趣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社群成员之间的这种互动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对实践的共享,这是社群成员开展麸同学习的必然结果。军队内也存在多种类型的实践社群,在社群中官兵相互了解,有着共同的学习趣。其享知识与实践经验,共同攻关,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2.2军队实践社群的价值。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这样的军队实践社群应该大力培育。因为实践社群对个人和组织都有很高的价值。对官兵个人而言,成为某个实践社群的成员能够对他的工作有所帮助,因为他能驺将与其工作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提出来交付大家一起进行讨论。社群能够帮助每~个成员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协调。对组织而言。从某一程度上来说,组织足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实践社群所构成的,每一个实践社群都与组织竞争能力的某个方面有关——从生产的安全性到深奥的技术发明等各个方面。在这些实践社群内以及实践社群之间,知识不断地被创造、组织、修正并传递着。在这方面的认识及对社群和共享经验的注意,都会使组织的工作更有效率。使组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2.3培育军队实践社群应关注的领域。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做一肇事情以创造一种能促使实践社群发展壮大的环境在组织中培育实践社群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领域:a.组织的知识战略。社群发展应当被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知识战略情境中。组织必须清楚地了解知识是如何与萁战略相联系的。并通过这种认识来明确实践社群的战略价值。b.组织倾向。组织对于知识和学习的价值的倾向对社群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可以通过鼓励成员参与某个实践社群,承认维持该社群的各种工作,并给予社群成员足够的时同来参加社群活动等,来为该实践社群的发展提供支持。组织管理层的态度会对社群产生很大的髟晌。比如,有的管理者可能对在项目中所学到的东西显示出了趣。甚至丝毫不亚于对项目结果的兴趣。同样,一种制度化的评论对发展实践社群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如对实践社群所带来的价值做出积极的评价等。组织资源。实践社群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自给自足的。但它们也的确需要一些资源的支持。实践社群必须采取一些方法以获取必要的资源,如实践社群领导者所需的时间、组织对学习项目的批准、对实践社群以外的专家的聘请或者旅行预算等等。一般来说,在组织中存在一个协助社群领导人工作的团队对于实践社群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这样的一个团队会在社群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特别的帮助及支持,帮助实践社群使其工作日程与组织战略目标相一致,组织资源以支持社群的发展并对社群的领导人及管理者提供培训和指导。该团队同时还耍确保组织中技术平台的兼容性。同时还耍对特殊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军队内实践社群的培育,使官兵个人目标、实践社群的活动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共同为军队信息化战略献力献智。促进军队信息与知识的广泛与充分的共享。
2.3建设学习型军队组织一
2.3.1学习型军队组织的含义。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地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建设学习型军队组织,就是运用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宏观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日寸期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军队信息化、现代化和。打得赢、不变质为目标,以构筑军队继续教爵体系为基础,以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学习为核心,通过整合军队的学习、教育、训l练、管理等工作,把每座军营建设成为学习型军营,把各级各类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把每名军人培养成为知识型军人,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一种军队建设新模式。这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知识管理的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
2.3.2学习型军队组织的过程模型。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军队组织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是由。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这六个阶段以及一个。知识库组成的。如图2所示],组织学习是从。发现。变化和问题开始,进而。发明。解决的办法,对各种方法加以选择’,执行。新方法并在更广的范围上加以推广,通过对全过程结果的。反馈’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这六个阶段产生的知识以及外部环境的知识要流入组织的知识库,组织知识库中的知识又会对每个阶段产生影响,并输出到外部环境。一个组织要建立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就必须在它的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以及信息系统中蕴涵这七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组织学习的上述六个过程中都有知识的产生,只有建立一种积累知识的机制,组织学习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组织需要建立必要的流程、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知识积累,把各个阶段产生的知识存储到知识库中,才能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组织也要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作用于每一个阶段。组织知识库中的知识除来自内部外。有时也会直接来自于外部环境。或输出给外部环境(图2中。知识库。与外部环境。之间是双箭头)。知识库的建立对组织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当然,组织在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和反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所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必须与当前的内外环境相匹配和适应。另外。还要让知识库不同类型的知识之同相互转化和拭享。组织知识资源的多少不仅取决于知识的存量,而且取决于知识流动的速度。,对核心知识还需要加以保护。总之。对知识的积累、转化、芡享、保护、输入和输出是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
2.3.3学习型军队组织的基石和首要步骤。学习型组织中以下五个主要方面是出类拔萃的:系统地解决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实验、从自己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他人的经验和实践中学习、在组织中迅速有效地传递知识。每一项活动都会伴随独特的思维方式、管理工具和行为方式。很多组织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这几项活动的实践.但成功者并不多,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偶然因素和孤立的实践。通过创建支持上述活动的体系和流程,并将它们罄合到组织运作结构中去,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数成功的例子表明,成功的获取须经过不断努力,必须认真培育观念,长期稳步地提高管理效率。而学习型军队组织建设的首要步骤是培育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一旦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环境,就可以创建起学习论坛。这些学习论坛可以按照明确的学习目标设定计划。这些计划或事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战略性评论、系统评估、参观学习、综合或专题讨论会等。上述每一项活动都要求人员运用新的知识并思考其含义,从而推动学习每项活动都可以因工作的需要而进行调整。在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军队信息系统提供完善的学习、工作、教育与训练环境,有效满足各种官兵学习需求:学习者可以在各个不同阶段.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万式,实现学习与工作、生活相融合,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军队知识管理有效地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系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