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科技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科技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论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近期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迷信,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部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4.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之中,即生活即学习。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

大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多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前沿问题、热点课题,进而确定主题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指导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3.学校每年都应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对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或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对于获奖的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作者:陈倩冯程伟岳蕾李伟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大科技论文: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

一、基于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设计应用

科技大学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所有的过程都从学习者的需求开始,实行专业、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设计等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力求做到学生自主、多次、多样性、开放性选择。对此,基础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发展,生活和生命。首先,优化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针对统编教材内容的重复性问题,对其进行解构和整合,甄选出符合学生具体现实需求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门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凸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凸显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可以结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凸显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对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更新,坚持个性化培养、差异化培养,以构建出基础课对市场适用,对学生管用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次,创新触动学生知行的教学方法。针对简单灌输的教学形式,对其进行多元化拓展,寻求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通过逻辑论证的理路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构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链,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社会、职业岗位、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知荣明耻,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探索激发学生进取的考核方式。针对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多样化的开放考察,可以增加过程管理成绩的比重,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可以把成绩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评价中,同选优评优、选拔学生干部等评等定级相联系;可以把实践能力纳入考核指标,单独设置学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切合应用科技大学“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基础课课程设计在本着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性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职业性与科学性结合,教学方法上探索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保障大学生对基础课的认可,形成适用于应用科技大学的基础课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二、基于区域特色发展的协同合作应用

科技大学致力于服务地方区域发展,是校企协同创造,产业机构和教育结构同步演进的发展模式。对此,基础课要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与当地的区域发展特点相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地方协同推进的改革合力。及时,开展与企业专项科研合作。基础课科研方向要紧密联系企业技术发展与变革,服务于实践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同时学校可设立科研转换机构,使教师教学成果向企业市场需求转化,以实现科研效果的针对性。第二,构建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模式。针对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基础课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职业和学生的直接对接,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培养。可以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定期给学生做讲座,实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案例讲授,激发学生对角色转变过程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素质和法律常识的重视;可以设立校内外联合培养基地,基础课的老师可带领学生到合作的基地中进行参观、调研、实习,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到走入工作领域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才能,更关键的是要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规范等等,达到合作育人的目的。

三、基于教师队伍的特殊诉求

应用科技大学对教师队伍有着特殊的诉求,它规定教师必须具有与所教授专业相关的长期工作经验,有到企业中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的能力。对此,基础课的教师要走到学生之中,深入企业中去,把学生在企业中切实需要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演绎到课堂之中,并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师队伍。一是在教师选聘上。针对固化单一的教师队伍,基础课应该创新教师的选聘制度,把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纳入到选聘标准中来。可以聘请知名院校的基础课专家,实现不同院校的培养交流模式,做到专兼结合;可以让辅导员兼任基础课的教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可以吸纳已经退休或离任的那些在企业中做党务工作的博学人员或是政府部门人员,实现行业需要和理论讲授的双重互通,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这样一支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教师队伍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把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真正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之中。二是在教师的要求上。作为承担国家育人使命的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的广度、理论的深度,政治的高度,这点毋庸置疑,但同时作为为应用科技大学学生这一群体服务的教师还应该具备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的能力,将科研方向紧密联系企业行业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实际,从而深度开发探索基础课的改革新趋势;还应具备到企业行业中调研、实践甚至体验具体工作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将职业所感所得贯通到课堂之中,还要具备开展组织学生工作的能力,以辅导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这样的基础课教师才可能改变传统的从概念、原理出发去讲授课程,而尽可能多的融入产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的要素,满足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三是在教师的培养上。为了适应应用科技大学教师队伍的需要,要给予基础课教师一定的学术假期,让他们与学生共同走入行业企业之中,从事实际工作或研究,了解行业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更新和扩充知识;要提供基础课教师培训的平台,让他们学习教师的授课方式,相互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坚持这样的选聘制度和要求,致力于这样的培养,就能构建出一支符合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的基础课教师队伍。应用科技大学建设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改革新模式正是对中国教育趋势的即时关注,对中国人才培养结构的适时关怀,它将始终坚持把应用科技大学的理念贯彻始终,将共同要求与特殊要求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与应用科技大学相匹配的基础课改革路径。

作者:王海荣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大科技论文:应用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

一、基于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设计应用

科技大学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所有的过程都从学习者的需求开始,实行专业、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设计等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力求做到学生自主、多次、多样性、开放性选择。对此,基础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发展,生活和生命。首先,优化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针对统编教材内容的重复性问题,对其进行解构和整合,甄选出符合学生具体现实需求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门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凸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凸显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可以结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凸显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对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更新,坚持个性化培养、差异化培养,以构建出基础课对市场适用,对学生管用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次,创新触动学生知行的教学方法。针对简单灌输的教学形式,对其进行多元化拓展,寻求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通过逻辑论证的理路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构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链,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社会、职业岗位、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知荣明耻,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探索激发学生进取的考核方式。针对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多样化的开放考察,可以增加过程管理成绩的比重,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可以把成绩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评价中,同选优评优、选拔学生干部等评等定级相联系;可以把实践能力纳入考核指标,单独设置学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切合应用科技大学“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基础课课程设计在本着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性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职业性与科学性结合,教学方法上探索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保障大学生对基础课的认可,形成适用于应用科技大学的基础课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二、基于区域特色发展的协同合作应用

科技大学致力于服务地方区域发展,是校企协同创造,产业机构和教育结构同步演进的发展模式。对此,基础课要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与当地的区域发展特点相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地方协同推进的改革合力。及时,开展与企业专项科研合作。基础课科研方向要紧密联系企业技术发展与变革,服务于实践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同时学校可设立科研转换机构,使教师教学成果向企业市场需求转化,以实现科研效果的针对性。第二,构建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模式。针对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基础课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职业和学生的直接对接,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培养。可以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定期给学生做讲座,实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案例讲授,激发学生对角色转变过程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素质和法律常识的重视;可以设立校内外联合培养基地,基础课的老师可带领学生到合作的基地中进行参观、调研、实习,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到走入工作领域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才能,更关键的是要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规范等等,达到合作育人的目的。

三、基于教师队伍的特殊诉求应用

科技大学对教师队伍有着特殊的诉求,它规定教师必须具有与所教授专业相关的长期工作经验,有到企业中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的能力。对此,基础课的教师要走到学生之中,深入企业中去,把学生在企业中切实需要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演绎到课堂之中,并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师队伍。一是在教师选聘上。针对固化单一的教师队伍,基础课应该创新教师的选聘制度,把基础课教师的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纳入到选聘标准中来。可以聘请知名院校的基础课专家,实现不同院校的培养交流模式,做到专兼结合;可以让辅导员兼任基础课的教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可以吸纳已经退休或离任的那些在企业中做党务工作的博学人员或是政府部门人员,实现行业需要和理论讲授的双重互通,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这样一支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教师队伍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把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真正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之中。二是在教师的要求上。作为承担国家育人使命的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的广度、理论的深度,政治的高度,这点毋庸置疑,但同时作为为应用科技大学学生这一群体服务的教师还应该具备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的能力,将科研方向紧密联系企业行业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实际,从而深度开发探索基础课的改革新趋势;还应具备到企业行业中调研、实践甚至体验具体工作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将职业所感所得贯通到课堂之中,还要具备开展组织学生工作的能力,以辅导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这样的基础课教师才可能改变传统的从概念、原理出发去讲授课程,而尽可能多的融入产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的要素,满足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三是在教师的培养上。为了适应应用科技大学教师队伍的需要,要给予基础课教师一定的学术假期,让他们与学生共同走入行业企业之中,从事实际工作或研究,了解行业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更新和扩充知识;要提供基础课教师培训的平台,让他们学习教师的授课方式,相互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坚持这样的选聘制度和要求,致力于这样的培养,就能构建出一支符合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的基础课教师队伍。应用科技大学建设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改革新模式正是对中国教育趋势的即时关注,对中国人才培养结构的适时关怀,它将始终坚持把应用科技大学的理念贯彻始终,将共同要求与特殊要求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与应用科技大学相匹配的基础课改革路径。

作者:王海荣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大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论文

一、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类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定期开展科技类讲座为主。一些社团也会组织会员制作简单的科技类作品,但社团活动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缺乏社团特色活动,对学生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社团具体管理者的角度看。现实中,主要负责社团事务的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学生的理论功底浅、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不能对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引导,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从而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参与科技类社团的积极性。

2.从社团成员的角度看。大多加入社团的都是大一新生。新生都是凭一时的新鲜感加入,对于科技类社团活动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学习主动性差,当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并不是想着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离开社团。由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社团一些活动或工作任务很难持续进行,严重制约了科技社团的发展。

(二)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科技社团重视不够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主管部门主要是高校团委。高校中隶属于团委的学生社团非常多,科技类社团只是其中的一类。科技类社团要想做出成绩,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资金投入。而其他社团在同样时间和资金投入下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绩,因此在工作实际中,高校团委可能对于时间短、资金需求少、做出成绩多的社团更加重视,而对于科技类社团的重视程度、管理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经常要为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的学生活动让路。各项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也经常因为活动方案不过关、活动规模过小或过大而夭折,造成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质量不高,活动影响力不大,与大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没什么好参加的认识。

2.科技类社团经费短缺问题严重。大学生科技社团经费来源稳定性差,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大学生科技社团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类社团的资金花费主要是各种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上,大部分学校都是让学生先垫资购买,等到参赛作品获奖后再给予报销,对于不能获奖的项目不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积极探索依托科技竞赛项目

组建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是依托不同竞赛项目组建不同科技类社团,各社团成员的选拔、内部机构设置、社团的管理、参赛组织等所有环节均由社团的学生负责,指导教师专注于业务指导。这种基于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建设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打造本社团的特色品牌活动。由于这种新模式着眼于各个竞赛项目,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有利于本社团品牌活动的形成。另一方面,社团的日常事务由社团学生自主管理,业务指导由专职教师负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如高年级社团成员有参赛经验和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通过内部培训和参赛过程对低年级社团成员开展内部指导;社团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和年级不同,自我导向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路径明确。新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主要是科技启蒙和竞赛引导,着重培养新成员的兴趣,让新生了解社团主要活动安排,提前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二年级社团成员主要是基础科研训练,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三、四年级的社团成员主要是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二)创新科技类社团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创立社团的品牌特色活动,扩大社团影响力和知名度

1.要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形成本社团的品牌活动。高校要注重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立。比如,通过学院科技活动节或实验室开放日营造学生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学科专业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召开社团与学生见面会来提高“传、帮、带”的效果。

2.鼓励社团成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参与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研究,从选题、申报、研究到结题中锻炼社团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各高校领导层面要重视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

1.各高校领导层面要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工作,要为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2.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技处、研究生院、财务处、人事处、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并检查落实情况。

作者:王岳蕾冯程伟陈倩李伟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大科技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论文

一、何为素质教育

完善人的综合实力的教育就是我们讨论的素质教育。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得到的发展,借以讲解文化内容,教育出健康、有知识文化,并且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内心得到充实快乐,潜能获得迸发、创新意识得到觉醒等都作为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

二、何为创新

创新就是创造新鲜的事物,破除落后的、不好的。主要涵盖创新精神、善于创新的人格以及开拓创新行为的能力。而落在大学生身上,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在学习知识步入实践时,能够合理地对内容做到理解运用,甚至提出新的思想、见解、摸索出新的规则和方法。也因为这个原因,对学生创新的能力的不断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命脉。没有创新的生活,不会有前行和发展。

三、大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所在

(一)促进民族更加富强一个国家的灵魂,不是别的,就是懂得创新。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支持,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民族更加富强。放眼历史轨迹,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科技上博的头筹,才能快速崛起,才能不断超越。要做到提升科技的实力,就要拥有科技创新型的人才,从大学生入手,培养他们怀有一颗创新的心。要明确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

(二)时代给予的挑战科技时代来临,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要想适应当代社会,以及在未来社会稳步前行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的知识,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更加多变的环境和当大批的新兴资源、信息挤尽眼球的时候,要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发展;还要适时地进行改良,创新。“科教兴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人生价值大学生在一些促进创新能力的竞技比赛或者实践活动期间,学习了团队协作、探索分析当多个领域的技能,这些都是人生难得的经历和财富,有利于大学生们在人才竞争的市场中掌握主动权和拥有提高自身竞争价值的砝码。再者当下,涉及到就业这个隐藏着无限压力的字眼,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在校园的时候就计划毕业后,为自己打工,创业。而如果在毕业之后再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头脑就太晚了。在校园里,通过各式各样的科技创新的活动,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类似的模式,为今后立足社会,或者是创业奠定基石。可以少走一些没有价值的弯路,学生也在此过程中,一步步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四、培养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应该注意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不能运用统一的方法去培养。事实上只有一部分的学生天赋里携带着创新的因素,其余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多年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本身的潜能是没有被解放的。所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的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挖掘学生不同方向的潜能,组合成为科技创新的团体,每个人都发挥较大的实力。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思想道德上的指引,不能一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忽略诚信的教育,要明确创新要建立在诚信和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利益的前提下,不能只追求标新立异和自我利益。

五、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素质教育措施

(一)充分的物质资源保障学校要尽力为学生举行一些科技创新的活动提供物质方面的有形支持,如果空有想法没有足够的费用去落实开展,那么很难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效果。学校务必要保障科技创新方向的资金的充足,进行一些必要的投入,可以采用定向基金的形式或者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财政方面一系列相关的措施甚至奖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园里掀起一场科技创新的浪潮。

(二)营造氛围一些学校在学分的设置上引用了创新类学分的计分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凭着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一旦获得了成果就会计入到学生的学分,还可以参与一些评比和评优的活动。这样积极向上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会吸引更多的有能力有头脑的大学生。人才的培养也会事半功倍。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老师的培育和引导对于学生接纳、有效运用科技创新技能是尤为重要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打造优异的教工团队,让教师拥有先进的思想,成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教师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实力,指引学生才会更加掷地有声。课堂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新的知识,要多想为什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就是最有效的途径。

六、结语

科技创新无疑成为了振兴民族、促进时展、科技发展的要求,而我们的政府也是大力宣传引导各界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就是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指引培育是迫切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社会前行的强劲推动力就是高质素人才的培养计划。我们必须的落实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断更新完善教育理念,培养具备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国家体制创新确立进程中发光发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鲁皓单位:山东大学

大科技论文: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现代科技论文

一、现代科技在当代大学美术的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由于现代科技的强力冲击,当代美术教育理念及方式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以视觉文化的审美趣味性和创造性为主题的美术教育正在兴起。亦正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美术教育的体制必然会出现相应变化。我国的教育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阵地。在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中,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诠释更加科学,如教育概念的界定范畴不仅包含技能上的培训,还需着重强调“视觉美术教育”或者“视觉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如今美术教育的空间范畴大而广,它包含了各种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视觉图像等方面,也包含了传统的绘画和雕塑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当代的美术教育实际上指的是视觉艺术教育,特别是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美术的产生,对传统艺术具有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对于当代美术教育的工作者而言,更加需要以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建立起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意识。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及其外围配套设备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新兴视觉艺术种类,其设计速度比传统美术样式可提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

软件方面,以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3DSMax为主的绘图软件对传统纸笔颜料美术绘图产生着巨大冲击。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显示出了微电子科技巨大的数字化魅力,而传统的美术表现技法,如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素描、水粉,必然受到数字虚拟界面的影响,而审美大众甚至美术教育的主体意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次,摄影技术的诞生,使得对生产生活以至于传统绘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似乎很难分清楚现代科技与视觉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两种对世界不同的掌握方式,必然有着各自内在不同的规定性。一般来说,现代科技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诉诸概念、原理,强调逻辑性、前沿性,需要主观符合于客观,追求真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知识性的给予;美术教育是一种感性思维方式,它以审美体验为基础,诉诸形象,强调主体的感受、体悟等形而上的精神表达,要求客观见之于主观,追求审美,给予人们的是审美和情感的积极愉悦。虽然摄影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使人们的视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然而,随着审美意趣在客观再现的追求中发生异变,促使现代艺术走向内质与抽象的表达。如今,高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像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处理其与传统美术图像的表现关系,值得考虑。现代美术教育系统已经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处理传统图像学知识和技法,这将给予传统美术教育以巨大冲击。因此,美术教育这种特殊性的内在特质,决定了现代美术教育中建立起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现代科技影响下的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显得相当重要。

二、现代科技对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迈入知识资源共享与信息网络化的境域,现代科学技术对美术教育的创新和变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通过现代信息获取技术,可以同步掌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教育资源。现代美术教育的创新离不开信息的支撑,无论是现代艺术的教育性质,还是技术手段的全新应用。这对于国内外美术流派与思潮信息的把握更是至关重要,而这些信息来源的途径主要是数字媒体。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突然与迅猛,它在不断发生裂变的同时,也在逐步改变着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譬如,视觉传达教育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变换角色。这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美术教育视觉传达数字机能的引入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二是快速的科技发展给视觉传达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视觉语言,反映了全球化对中国现代视觉设计的影响。我们在很短时间内逐步与国际接轨,“读图时代”的到来,网络、电视和印刷品等“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这些都归于西方视觉设计教育的影响。同时,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化设计特征逐渐显露。现代科技促使视觉传达艺术形式更加,而中国传统文化及图形融入到“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中,显示了其不断的融合与交汇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几乎以登峰造极式的神奇方式,给人们的各个生活的空间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的变化,使人类几千来年的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变成了一个肯定现实生活和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憧憬的时代。

作者:李华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大科技论文:大数据环境科技论文

1大数据及其特征

一般认为,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通过数据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通常认为它具有下述“四V”特征:

1.1数量大(Volume)。大数据的数据量级已发展至PB(1000T)、EB(100万个T)乃至ZB(10亿个T),可称为海量、巨量乃至超量。

1.2速度快(Velocity)。大数据往往表现为高速实时数据流,时效性非常高。因此对处理工具的要求很苛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都应引入。这是区别于传统数据最显著的特征。

1.3多样化(Variety)。数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包括各种信息及其网页、图片、音频、视频、图像与位置等存在方式。

1.4价值高(Value)。大数据数量越庞大,价值越高,真实性、性越强。但同时无效信息也越多,需要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对数据迅速地“去粗取精”,否则也只能望洋兴叹。

2大数据对科技咨询业发展的影响

2.1拓展业务空间大数据信息对应的是高速实时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往往能产生难以想象的作用,其能量也将被层层放大,还有可能在另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咨询就将具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业务范围和服务空间都将得到迅速拓展。科技咨询各相关要素,如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创新需求、创新环境、创新成果等的疆界,将受到大数据浪潮的冲击。同时,落后地区和难以涉猎领域的业务也将在其带动下快速提升。

2.2规范咨询决策大数据将改变科技咨询决策方式,使其进入“数据驱动型”决策模式。因为面对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决策者不仅要使用新的技术,还要改变目前的决策过程,政府也将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负责。因为引导政府决策的是基于实证的事实,而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利益集团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施加的影响。

3大数据环境下科技咨询业发展道路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大数据将给科技咨询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科技咨询业应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走规模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1挖掘大数据,促进规模化发展我国科技咨询业规模较小,究其原因,一是咨询市场还没有放开,市场主导地位没有显现,资本缺乏信心。二是科技咨询价值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潜在需求得不到释放。三是现有机构没有形成专业分工和自主品牌,无法带来规模效应。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数据将自由地流动起来,推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体制机制对科技咨询业的束缚将大大减轻,“得数据者得天下”将成为共识,市场将发挥主导作用,吸引大量资本进入,促使机构快速升级。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咨询质量、咨询价值必将得到提高和认同,潜在的需求必将迸发。

3.2利用大数据,加快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科技咨询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计算机初步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将掀起新一轮信息化革命。科技咨询业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政府引导下,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工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咨询信息平台,实现在虚拟空间中不同信息资源的快速整合与对接,提高咨询要素使用效率和运行主体工作效率。

3.3凭借大数据,提高科学化水平大数据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并存。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提高科技咨询科学化水平。首先,基于大数据,科技咨询信息的真实性有了更大的保障。其次,依据大数据特征,可帮助制定更为科学的咨询战略、方案和计划,同时降低过时咨询、无效咨询的风险。再次,基于大数据,科技咨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咨询师可以深度分析、挖掘较高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创业经历、行为习惯等信息,把握其管理理念。,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利用,可较大程度地减少因数据不全而带来的负面作用。

3.4依托大数据,实现现代化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咨询工具、内容、形式、速度、效率等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托大数据,可以实现科技咨询向现代化转型。首先,大数据环境促使科技咨询必须运用现代化咨询工具。如,大数据的超大量级迫切要求科技咨询设备现代化、信息数字化。其次,大数据促使科技咨询内容、形式现代化。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很快,简洁实用、形式新颖是对科技咨询工作的新要求。形式多样的大数据正好为科技咨询提供了便利。再次,快速、高效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高速实时的大数据则要求科技咨询处理工具快速演进、高效运行。,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科技咨询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创新,紧跟现代化发展步伐。大、多、真、快、稍纵即逝的大数据要求科技咨询必须借助移动互联、云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高智能科技咨询协作平台,向科技咨询现代化迈进。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时代,科技咨询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必胜的信心和实际的行动迎接大数据风暴的到来,紧紧把握大数据特征,努力提高数据挖掘、分析、处理和应用技术水平,不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浩唐小龙单位: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大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分析论文

[摘要]科技道德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决策活动中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科技时代,科技道德引起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道德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决策活动中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科技与道德是人类观念文化的两种不同形式。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以真为目标追求,具有认知功能;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技能、知识的结晶,对社会经济及结构、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越来越大。马克思早就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善为目标追求,具有规约的功能。科技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但确认这种区别,并不意味着否认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关联性,科技与道德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和融通性。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是科技道德赖以建立的两大精神支柱。这两大精神是实质,是灵魂,统摄各种规范;规范是两大精神的合理延伸,无一不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化的人格气质,是人类在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创造性活动中,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求真精神、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宽容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真理和求实求真。如何追求真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早在1941年发表的《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就明确而具体地阐述了科学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才能求实求真。从科学产生直到永远,科学精神的不竭的生命力和魅力就在于此。怀疑批判精神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上大胆怀疑,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扬弃”,这样才能使科学事业不断吐故纳新,永葆青春和活力。宽容精神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情况,一时一地的实践难以证实或驳倒某种理论,实践和理论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需要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要在没有充分依据和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武断下结论,不容许“只我一家,别无他店”的霸道作风,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精神是指不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当条件具备时要有新的发明与创造,提出新颖的、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方法,这样才能使科学事业生生不息。如果说传统的科技道德主要是学术道德,那么,它在当代又开出了新的花朵———为善的道德,科技道德中的人本精神其基本的伦理原则是:科学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的福利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进化。学术道德体现的是研究主体对科学的责任,旨在求真,有利于客观真理的创新和进步;为善的道德体现的是研究主体对人与自然的责任,旨在求善,有利于增进人的福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科技为善的道德是时代的产物,尤能体现科技伦理学的现实意义和勃勃生机。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是科技道德的两大精神、两种灵魂,其间的关系如何?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本精神是求善。追求真与善是科技道德、也是科技活动本身的全部意义。求真是手段,为善是目的;求真侧重于过程,为善侧重于目标。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于手段与目的、真理与效用之间的联系,其相互依存,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在理论上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的内在一致性;在实践中倡导科技工作者集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于一身,既要讲求学术道德,也要讲求为善道德,既要为科学负责,更要为人类的福利、和平和发展负责。在科技活动中,不坚持科学精神就不能实现人本精神;离开了人本精神的科学精神将失去人性的光辉,变得苍白甚至扭曲。人们为什么敬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不仅是因为其科学成就卓著,还因为他(她)们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深切的人道主义情怀,垂范于科技共同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达到对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深刻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认同,才可能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科技良心,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彰显出科技道德的自律功能。

二、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它本身并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但是,科学技术事业是一种活动,科技工作者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并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在此,科技工作者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自然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研究的目的、课题的选择、论文的发表,直至成果的应用等等,都存在着许多伦理道德问题。它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优良的科技道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依靠科技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美国政府曾宣称:只有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技术上的优势,才能确保美国的安全。新世纪是实施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时期,要求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不断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任务。科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部分,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一直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利杠杆。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进展都给人们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带来新的希望和曙光。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两次科技革命开启了伟大的科技变革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在创造人类文明,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与之俱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它好比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力,更新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的生命的摧残,以及利用高科技进行各种犯罪活动。既然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兼有正、负效应,那么,具有理性控制能力的人类理所应当对之进行道德的规范和导引,以兴利除弊、扬善抑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发展迅猛,超过了过去数千年的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日益缩短。调查表明,18世纪周期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一战前为30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6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更新产品只需5-8年,甚至2-3年。但是,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其中大多数体现在伦理道德方面。首先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随着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土地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许多稀有动植物的相继灭绝、臭氧层空洞、海洋污染、酸雨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生态环境在恶化。其次,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技术的进步又使基因隐私、基因歧视等问题日益突出,防患于未然,避免引发诸如二战时期的“优生运动”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克隆人的争论、人体芯片植入和人造子宫技术的应用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高新技术研究、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他人、全世界、全人类带来道德上与法律的冲突。再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引发出许多网络问题,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20秒发生一次黑客袭击事件。美国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损失也多达数亿元。科技的进步不能以牺牲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所以,科学自由必须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下实现,的自由是不存在的。[2]许多科学家在反思之余大声疾呼:“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道德良心!”正是由于许多科学家认清了自己科学活动的社会后果,明确了科学研究的道德责任,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第五次大会通过的《科学家宪章》,对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更详细的规定,要求科学家保持诚实、高尚、合作的精神和为世界公民献身的道德使命,防止科学的错误应用,重视与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超级秘书网

三、在高科技时代,科技道德引起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大学生掌握的是世界上的科学知识,无论将来成为专职科研人员,还是走入社会成为各项技术的应用者,都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新世纪的领军人,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的指引下,大学教育不光要教给学生改造世界的本领,更要教会学生驾驭这把“双刃剑”的功夫。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世纪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科技道德教育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及时,造福人类,奉献祖国。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社会文明,为人类谋幸福。古往今来,许多科技工作者正是抱着这一崇高目的来从事科技事业的,可以说为人类社会造福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宗旨。热爱祖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作为一个有德性的科技工作者,都应以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第二,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勤奋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品格,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必须勤于探索。科学劳动是探索未知领域的艰苦劳动,充满艰难险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3]勤于探索是取得成功的阶梯。第三,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科学的根本就是事实,科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德。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导致科技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日益加强,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有集体协作精神。事实上,我国许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如核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宇宙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人工合成胰岛素、水稻杂交等等,无一不是集体协作的成果。在集体协作中还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把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创造性紧密结合起来,争取智能的较大化。

大科技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论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1.做好导师和项目的遴选工作为保障STITP能切实有效地开展,项目指导教师一般为各专业的骨干教师,且有在研项目,学院则在科研资源的利用分配、评优、工作量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倾斜,以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项目选题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根据在研的科研项目组织选题。这些项目大部分为教师在研项目的子课题,保障了STITP项目来源的稳定性,促进师生科研学术工作良性发展。

2.确立导师负责制项目和指导教师确立后,学生要和导师签订协议,导师向学院负责,同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与完成。如引导学生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立项书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5.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为保障学生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搭建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尤其重要。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科技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二年级及时学期,要在广泛参与一年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选拔、挑选部分学生开始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学期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项目,并开始项目申报;三年级开始科研试验与结题,并将可继续深入的项目发展成毕业论文。

二、科技创新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

1.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研究、创新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富有进取和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对其以后的研究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可以服务校外,将社会提供的服务和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加服务的活动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其项目从论证、立项、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进行多方位的权衡比较,得出化的决策,需要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协作,单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精神品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大学塑造成创新者的精神乐园。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

5.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拓展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作者:陈国梁 白占涛 刘冲 孙志宏 贺晓龙 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科技论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论文

一、以经费投入为前提,师资保障为重点,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保障机制

障各高校二级学院应依托本学院各级各类教学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发挥部级、省级等各类教学团队等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带课题入驻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做科研,培育创新实践团队,分组分层次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程跟踪作品的形成、改进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为创新实践。

二、以学术氛围营造为抓手,创新基地为载体,建立项目化、基地化运作模式

1、学术氛围营造

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科研氛围浓否,也直接决定着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困难程度。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各学院应组织以本学院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术报告团,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为本科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体会,鼓励科研工作量大的教师或课题组接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学院还应加大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增加创新技能学分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地建设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各学院应依托其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基地专家团队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应整合学院各种创新实践资源,涵盖基础训练、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各种场地以及电脑、投影机、打印机、桌椅、文件柜、阅览桌等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以品牌赛事为突破,项目培育为途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

1、品牌赛事

各学院还应根据本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长等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清单,同时确立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以及学科专业竞赛的品牌赛事,重点培养和资助,长期培育项目和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多方位培养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

2、项目培育

学院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得调研,根据学院具体院情,结合学校、学生的专业情况,制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常年为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本学院确定的品牌赛事储备项目和团队,注重高低年级学生的合理配置,对重点课题进行立项和资助,实行项目制管理,注重课题项目的培育,加大对立项课题在师资、经费以及实验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攻关省部级以上团队项目,力争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持续深入开展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拓展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它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万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大科技论文:协同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1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为牵头单位的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为核心,以实现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的融合为手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打破行政部门和资源壁垒,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另外,还需要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吸引政府机关、中介组织、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等相关主体形成创新网络,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产生非线性叠加效应。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特别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讲话精神很快转化为国家政策,各级各类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自2012年5月7日计划启动至今,分别于2013年国务院认定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14所,2014年国务院认定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24所。

2协同创新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联性探究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灌输型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之风,这些瓶颈制约着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实效性的问题日益凸显。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由于部分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的局限,加上高校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制约了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理论上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但实际的成果转化率却很低,因为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大多以理论为主,进行简单的实验,有的只经历了小试,却没有经历中试及以上阶段,使得其实用性较低从而导致转化率不高,还有不少科技创新项目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这些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直接制约了当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协同创新高度契合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治理需求。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协同,必然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整合起来,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学习和实践的完整平台。正是因为多种创新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在科技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条桥梁,既减少了高校与企业交往过于直接而产生的文化、机制等的不适和矛盾,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场地、设备等资源,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协同创新并不局限于高校与企业、研究院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高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依赖高校的内部环境,协同创新让高校各职能部门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从线性模式逐渐发展为网络模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条块分割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必然要求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建立全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在顶层设计、组织领导、运作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3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和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高、意识不够、氛围不浓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郁,部分学生缺乏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加上有些高校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作系统的讲解,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足够的兴趣并且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崭露头角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小,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带动课外科技活动良好氛围的形成。有些高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竞赛、轻普及”的短视现象,科技创新覆盖面较窄,没有为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搭建足够的平台。

3.2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部分高校还没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有的仅仅是在其他的规章制度上提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有的高校为某个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活动成立了临时管理机构,但却缺乏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都没有制度保障,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到限制。除此之外,资金和场地的支持也是重要保障,但有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不足,大学生科技立项经费来源主要是临时性行政拨款,没有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有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阵地人均可使用面积较小,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设施和设备的数量也较为有限,无法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活动层次与质量的提升。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动力,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3.3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主要包括管理队伍、指导老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三个层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有些高校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没能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相关部门没有真正参与其中,甚至有的高校仅仅依赖团委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单个部门的力量比较有限,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在指导老师方面,有些指导老师与指导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不对口,指导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提升层次,从而使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出现停滞现象。部分学生可以提出较好的研究思路,但由于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不能将项目研究推向深入。

3.4科技创新项目缺乏实践性,缺乏市场实用价值

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或者停留在参加比赛层面,并没有实现成果转化。由于缺少科技创新转化意识,一旦项目完成,便束之高阁,不少项目能做到小试阶段就很不错了。有的项目由于缺乏条件、缺少场地和设备导致无法做到中式阶段及以上。所以,不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不过是“点到为止”。有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课题是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与市场需求联系不大,缺乏市场实用性,做完用不上就直接丢掉了,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转化和推广。

4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

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策根据系统论、协同论和协同创新有关理论,分析协同创新及其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客观要素,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动态性,通过其结构与功能、运行机制与环境的优化,构建和实施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4.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员科技育人意识

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高校所有职能部门都有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义务,因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无论是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财务处,还是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都需要联合起来,实现高校内部的协同。高校应定期开展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讲座,帮助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兴趣,帮助教职工提高科技育人意识。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员工或者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来校开展科技项目和科研方法的介绍,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兴趣,推动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外部协同。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师生去企业和科研院所参观实习,例如分批次组织学生去武钢进行现场参观,现场观看武钢科技创新项目,提升师生员工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科技素质的培养。

4.2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织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成立大学生协同创新中心,由校领导担任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主任,选任教学科研突出的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校外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担任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问题,解决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吸纳到高校中来,聘请他们担任科研导师,邀请他们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4.3理顺运作机制,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4.3.1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其生动性、互动性、科普性,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从目前情况开看,科技文化艺术节主要是以学术讲座与沙龙、科技发明制作、校园学术竞赛等为基本形式开展,大都局限于校园内部。由企业和高校联合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正是协同创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体现,可以拓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内涵。例如汽车学院与东风汽车公司、化工学院与武钢、城建学院与中建公司、医学院与天佑医院等联合举办活动,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提供了解企业的机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4.3.2将科技创新基金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依托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和基地,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企业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更加强化了实践环节。从立项选题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验收,锻炼了大学生的实验和科研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科技创新基金和基地的支持。而将科技创新基金基地建立到企业中去后,学生可以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突出了项目研究的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企业的设备相对齐全,具备了中试试验及以上的条件,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完成项目试验,可以使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4.3.3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大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以其竞技性、科技性、大众性特点,吸引了青年学生广泛参与,成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场地、设备和知识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参赛作品水平的提升,即便是有很好的作品,也往往只停留在参赛层面上,难以实现成果转化。瞄准竞赛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提高参赛学生的竞争力,也可以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在赛事结束后可以将比赛项目成果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大大提高了成果转化率,可以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

4.4完善保障机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开展创造条件

要想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办成广泛持久的活动,必须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保障、经费保障、设备场地保障三个方面。

4.4.1政策法规保障政策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国家、地方、高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可以出台促进这一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官、产、学、研合作机构为协同创新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4.4.2经费保障任何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必须要有经费保障。可以设立部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可以和企业联合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专门用于企业和高校联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校的协同创新中心也可以设立校级协同创新基金。

4.4.3设备及场地保障高校通过与企业、研究所联合,实现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企业和研究所的设备和场地,可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设备和场地条件。

作者:刘亚毅 安旭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大科技论文: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一、以经费投入为前提,师资保障为重点,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保障机制

各高校二级学院应依托本学院各级各类教学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发挥部级、省级等各类教学团队等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带课题入驻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做科研,培育创新实践团队,分组分层次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程跟踪作品的形成、改进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为创新实践。

二、以学术氛围营造为抓手,创新基地为载体,建立项目化、基地化运作模式

1、学术氛围营造

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科研氛围浓否,也直接决定着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困难程度。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各学院应组织以本学院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术报告团,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为本科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体会,鼓励科研工作量大的教师或课题组接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学院还应加大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增加创新技能学分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地建设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各学院应依托其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基地专家团队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应整合学院各种创新实践资源,涵盖基础训练、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各种场地以及电脑、投影机、打印机、桌椅、文件柜、阅览桌等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以品牌赛事为突破,项目培育为途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

1、品牌赛事

各学院还应根据本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长等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清单,同时确立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以及学科专业竞赛的品牌赛事,重点培养和资助,长期培育项目和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多方位培养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

2、项目培育

学院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得调研,根据学院具体院情,结合学校、学生的专业情况,制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常年为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本学院确定的品牌赛事储备项目和团队,注重高低年级学生的合理配置,对重点课题进行立项和资助,实行项目制管理,注重课题项目的培育,加大对立项课题在师资、经费以及实验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攻关省部级以上团队项目,力争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持续深入开展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拓展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它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万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大科技论文:现代科技影响当代大学美术教育论文

一、现代科技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美术教育

1.发挥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功能

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功能主要集中在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这样三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及时,就起大学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来说,“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换一种方式说,美术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人之“主体性价值”。按照鲁迅所说:“美术可以辅以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总之,美术教育功能是陶冶人之情操,净化人之心灵,让人们的主体性价值得到积极地发展,从而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席勒语)”。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人是实践主题,其次人又是精神主体。所谓实践主体,指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对象建立主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动,这时人是实践的主体;所谓精神主体,指的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主客体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认识的,这时人是精神主体。第二,就大学美术教育的认识功能来说,主要是指通过以艺术鉴赏为前提,去了解自然、认识历史、把握现实、体悟人生、扩大人生视野,以便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指导生活的价值,不断向着新的意义攀升。第三,就大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来说,它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也不是为了接受教育的思想,而是为了人之身心愉悦,或者换一种方式说,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心身得到积极的休息,暂时摆脱外在社会的牵连,不与外在社会发生任何的功利瓜葛。因此,一件的艺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总是一个不与现实社会发生任何利害瓜葛的世界,可以使人摆脱生活的千疮百孔,体验不能经历的冒险、不能得到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艺术的最初动机都莫过于此,当然,这也无疑构成了大学美术教育中主体性的作用和重要性。

2.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创造性品格

当代美术教育对于创造性品格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急功近利的情况,从这个立场出发,大学美术教育的创造性品格其主要体现在主体性的不断超越,即:超越前人、超越同代人和超越自己。超越前人是大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整体所面对的任务,在他们的身后,是长长的过去,前人固然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创造,但过后却成为了过去、成为了传统。后起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有权从传统中吸取养料,但却无法原本的模仿。所以,如果没有对前人的观点、理念和思想的创新,又何来进步,主体性的价值功能何以得到彰显呢?超越同代人是要求我们加强教育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并借以启发灵感,激发主体意识的创造品格。所以,超越自己的是实现大学美术教育中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功能,才能使大学美术教育的创造性价值和意义得到实现。

二、结论

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教育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教育依然离不开科技的运用。从艺术教育角度看,全新的教育方法能够促使艺术手段培养的提高,使受教育者创作出有价值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解决高等美术教育的社会转型与主体性的被屏蔽、主体性的价值功能以及主体性创造意识的品格三个问题,将成为美术教育者新的课题。

作者:李华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

大科技论文:加强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我国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普遍偏低,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会科技论文写作,不仅可以体验科研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其在科学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工作,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论文写作;本科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初步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科技论文,它是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领域的某些现象,或者是某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亟待提高。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本科生很少有科技,连研究生都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而且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总体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论文内容空洞,缺少相应的研究数据支撑,论文内容仅仅是现象、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罗列和阐述。这充分表明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欠缺,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势必造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脱节,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一、造成现象的原因

1.学校本科生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计划要求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每学年开设x门通识教育类课程,其中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普及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学校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相应的师资力量配备不足,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系统地学习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只能按照别人发表的论文,依葫芦画瓢,模仿其写作框架和思路。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

高校本科生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学习状态涣散,课堂纪律松懈,作业靠抄袭,考试靠突击,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基础知识薄弱,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学科学术问题的研究中。同时,目前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自身写作水平低,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甚至毕业设计,疲于应付了事,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学科问题研究。

3.促进本科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的平台有限

一方面,本科生不像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或者有确定的研究方向,容易提炼科技论文的写作主题和支撑材料。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本科生的校园生活圈定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考试和参与班级、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很难有机会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或者一个方向的学科问题研究。日常课上学

习的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而散,本科生自身没有抓住某一点深入思考总结的意识,从而很难找到科技论文的写作途径,没有方向,无从下笔。

二、加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本科生撰写的科技论文获得公开发表,是任何一个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最期望的结果,也是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好的肯定。因此,本科生从中获取的快乐,首先是科研工作成功方面的快乐,由于本科生是极其罕见的,所以这种成功的快乐也是非常巨大的。其次,科研文章获得公开发表也是个人学术能力的彰显,因此,本科生非常乐意向他人传递这种成功的喜悦。,科研文章获得公开发表能提升个人价值,比如在本科生荣誉评选、就业招聘中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从自身价值方面带来的快乐也是很巨大的。除此之外,对提高本科生以下几方面能力有很大帮助:

1.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为了完成某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本科生仅仅利用课堂上和教材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大量的各种形式和来源的信息中捕捉相关的有效的专业内容,在从事科研工作中是必须的。事实上,经常阅读专业相关文献,有助于巩固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拓展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使自己在某一领域更专业化。

2.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本科生在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时,面临着如何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如何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如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如何将研究内容整理成合格的科技论文等一系列学术研究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供本科生学习,需要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摸索。这个探索过程,同时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

3.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写出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必须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观点和主张。

(2)提高驾驭语言能力:科技论文不同于其他文章,其语言需要严谨、、精练、逻辑性强,能充分地表达文章主旨并具有学术性。

(3)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有时虽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创新性的想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也相当出色,但仅仅因为写作时缺乏方法和技巧的把握,也不能把自己的成果充分地展示给他人,这必然会对其科研成果大打折扣。

4.锻炼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激发本科生的创新兴趣,使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具备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习惯。

三、多举措共同提高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高校开设相关培训课程

要解决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学校方面应该给予重视,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设置科技论文写作环节,并且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相关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从技术环节解决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的问题。

2.积极拓宽途径并搭建学术平台

科技论文往往被认定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其实除了科学研究,课堂活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等都可以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提供平台。比如本科生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后,可以将其研究成果提炼、整合,结合项目创新点撰写成一篇科技论文。

3.高校学生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不仅是对他们科研成果的肯定,而且在综合测评的综合排名、奖学金的评选以及个人荣誉心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本科生的这一特点做好引导工作,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来。

科技论文写作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科研过程,为本科生发展个人特长、展现其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会科技论文写作,不仅仅对自身会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其在科学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