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幼儿教育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认知发展幼儿教育论文
一、评价是幼儿园教育走向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学前教育领域,打造幼儿园品质品牌不仅成为大家的共识,且亦是追求。因为品质的学前教育它不仅适合教育的发展,更适合幼儿园的发展,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对幼儿教育的要求,更能满足于每个孩子的发展所需。在打造幼儿园品质品牌的过程中,最令我们期待的、思考的、探索的、研究的莫过于全体幼儿的发展。为了更深入理解和诠释我们的教育过程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对幼儿认知发展评价的研究上,以期使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使教育走向品质。首先,评价帮助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评价工作的基石,是引领。在评价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评价者会用平等的姿态与幼儿面对面进行交流,接纳幼儿在被评价时的所知、所想,关注幼儿所表达的好奇、疑问、感觉和想象,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理解,认同幼儿的语言、举动和表现,尊重幼儿的学习行为,支持他们的活动表现。评价者的这些评价行为需要良好的教育理念作支撑。针对幼儿认知发展评价的研究过程,评价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将已有的知识传递给幼儿,而是把幼儿发展的各项信息组成要素再度进行加工,把它们改组成新的、更富有表现力、更益于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新技能。其次,评价推进了园本发展。评价研究它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园本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工作是镶嵌在幼儿园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小的部分中的,因为评价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评价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为此,要使评价工作畅通无阻,科学严谨,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园风,规范的实践,富有情感的氛围,要建设一支在课题的匹配、团队的培训、园本教研的改革等,相得益彰的共同体,评价工作的形成需要处处营造情感感染、健康的人文环境。全体工作人员为评价作出贡献的历程,是大大推进园本发展的历程。再次,评价给品质教育注入了“活力”。成功的教育评价离不开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角色的密切合作。在合作中,双角色都在学习,都在成长,都在改变。那么这种成长不是朝夕之间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有一个漫长而有效的过程。教师和幼儿都在幼儿园评价互动中促进着对方的发展。评价中,教师在关注幼儿的学习、水平和表现中不断诠释着自己的教育水平,审视着教育给幼儿带来的发展元素,期间,会趋向于采用他们感到最合适并认为更有效的认知活动策略。而幼儿在评价的结构化的环境中,不断分享着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评价不但能引导幼儿个体进步,而且整个幼儿群体的认知水平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教师和幼儿双主体在评价中逐渐发生变化并成长时,幼儿园的品质教育也油然而生。评价给品质教育注入了“活力”,这活力依存于教师和幼儿的同质发展。
二、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首先,评价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随着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在过程中得以显现,他们在理论学习中逐步学会了对评价结果的检验,用理论检查评价程序的每个步骤,学会了分析诊断,有效改进评价方法,用实践去寻求评价中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在解决症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品质教学提供保障。在学会撰写评价报告及重构评价元素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期间,伴有各类课题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其次,评价给教师的教学能力注入了活力。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他们从教学的一元走向多元,从关注一个活动走向对整个活动主体的研究,从关注幼儿的具体活动转而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完成教学任务转而探索教学的本源。也就是说评价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表现和幼儿的认知发展,评价信息所拓展的不同纬度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教师在不断地审视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在评价中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方法的改善、教育风格的确立等,都对评价起着关键作用,反过来,评价给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舞台,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活力。
三、评价为幼儿认知发展提供了保障
幼儿认知发展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体验求知乐趣,自信地尝试新的活动,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评价,我们更多地获得幼儿学习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从幼儿认知的主动性入手,在摄取分析重构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关注幼儿认知发展的各项教育性、价值性的元素。评价需要不断改善评价材料、评价语言、评价手段,尽可能让幼儿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创造性的表现扩大化,使幼儿在被评价中有能力选择学习策略,在观察、比较、分类、想象、学习等活动中,获得认知经验。同时,他们的心理过程也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丰富与发展的认知结构。注重幼儿内在主动性的表现,创设良性的、丰富的、可探索的活动环境,让幼儿个体在不断探索与操作中,认知结构得以加强,巩固发展。首先,评价强化了幼儿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与成功感。因为评价要切合幼儿认知发展需要。评价促进了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因为评价的过程需要幼儿积极参与实践和动手操作,他们的学习专注力、自信心、社会性情感都得到了提高。其次,评价改善了幼儿各种认知心理机能的发展,因为评价所提供的各项策略都有益于幼儿的感知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评价要适应于幼儿的学习,他们在使用各种感官探索物体和材料,在指认他们观察到的生物、物体和事件的特征的同时,不但满足,且也发展着自我。评价要适应于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们对周围的好奇、喜欢和对环境中的有益成分已显示出情感体验,社会性情感发展已初显端倪。评价的全过程为幼儿认知发展提供了保障。
作者:苏颖 单位:山东省兖矿集团济东物业服务中心雪梅幼儿园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整合发展幼儿教育论文
一、何为幼儿的“整合发展”?
整合性是上海二期课堂改革的核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儿童的能力是多元的,这是幼儿发展的智能基础。笔者看来:整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内容、环境、材料以及方法、方式等要素的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服务;二是通过活动,多方位、多层次地把幼儿各种智能整合到活动过程中,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实现幼儿的发展。这里把前者叫做“活动整合”,后者叫做“整合发展”。“活动整合”要以“整合发展”为中心开展音乐活动教学。
二、为何在音乐活动中“整合发展”?
音乐学科虽是个独立学科,但是其富含的教育价值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从广度来看,音乐既是一项技能,也是交流的工具、审美的平台、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游戏,对于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皆有积极作用。从深度来讲,音乐蕴藏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涵,对音乐的发掘与个性化诠释,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倾向与成长背景。例如:。
音乐活动也是一种游戏。游戏是学前期幼儿天然的朋友,音乐活动天生的游戏性与综合性,非常符合幼儿的兴趣取向。游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能力要素,是幼儿教育的宝箱,在音乐活动中整合幼儿发展是非常可行的。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幼儿音乐活动蕴藏的教育价值,发掘这些价值,对于促进幼儿整合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三、在音乐活动中如何“整合发展”?
1、幼儿各种音乐技能的“整合发展”
幼儿音乐技能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如歌唱、乐器演奏、欣赏、韵律活动。各部分内容有听、唱、动、奏等不同活动和特点。所以,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也应该注重综合性、整体性,把音乐教育的各要素进行多样化、多层次整合。
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比单项技能训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整合可以为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空间。例如:在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活动中,通过既唱又跳,或边唱边奏,边跳边奏;或者通过歌、舞、乐活动交替;或者让不同的幼儿分别承担唱、舞或演奏的任务,进行合作表演等,这样能够整合音乐技能,促进幼儿的技能的发展。例如
2、音乐活动中“非音乐能力”的“整合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音乐课程,应拓宽音乐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交往能力等“非音乐能力”要进行整合训练,促进幼儿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确立好活动的多元化目标,发掘活动中各种教育资源,并围绕目标进行整合。其次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对音乐活动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发掘活动资源中的教育要素,选择性地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例如(加例子):在音乐活动中训练语言能力;再如:在音乐活动中训练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在音乐活动中训练探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等等。
二期课改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通过让幼儿去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合作讨论、表演展示等。探索发现式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实践、表达能力以及交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甚至可以通过与文学作品、体育技能、自然科学等进行结合,让音乐活动成为教育的百科全书。当然,整合性的音乐活动不是一个松散的拼凑,而是一个有轻有重、有取有舍,纵横联系、上下通透的结构优化的活动。
3、音乐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发展”
音乐与情感价值观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音乐的审美价值与思想道德发展密不可分。音乐活动要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为音乐感动,与音乐共鸣,在音乐的熏陶中获得情感的升华、理性的回归,促进处于萌芽时期的幼儿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发展。
所以,在音乐的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幼儿从理解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内在语言,拓展到理解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世界、欣赏他人、关爱生命。让幼儿稚嫩的心灵在音乐的柔美中获得最为幸福的成长环境与最为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活动中我们要创造出与活动主题吻合的意境、氛围,帮助幼儿理解、体验、把握与欣赏音乐,将感受、体验和创造几个层次的活动整合起来。例如:节奏是构成听觉艺术的重要元素.它既能表现文学作品情绪的起伏.又能引起欣赏者的情绪变化,它们和故事中的形象、情节、节奏等美的规律具有相通性.可以根据二者共同点加以整合,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等。
四、“整合发展”的前提与要求
整合是一种理念,其次才是方法。教师要树立整合意识,发掘音乐活动中多样化的资源,发掘音乐教材背后的东西,对教材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在整合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在活动中如何介入音乐?音乐在活动中如何体现整合?该赋予音乐活动哪些新的内容和理念?
要让主体在活动中积极探索。让幼儿去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合作讨论等,激发学习兴趣与思维,整合幼儿发展。曹冰洁老师提出“持续性共享思维”,就是在合作学习中大家共同进步,在幼儿个体的充分发展基础上,通过集体教学与合作探究,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互相学习、互相示范中成长发展。
整合性的音乐活动还需要多元化评价。评价不仅要检查幼儿技能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幼儿学习过程、方法,重视对幼儿情感、意志、态度、思维等的评价;不仅要让评价成为诊断的工具,更要让评价成为激励幼儿发展的动力,评价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区别优劣,而是激励成长,教育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
多方位的整合更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音乐是其中的一个载体。经过整合,使得音乐活动更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发展中的幼儿教育论文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
城乡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这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在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重视的今天,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幼儿教育教育不公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城乡幼儿教育入学机会严重不均等,以2009年为例,该年全国幼儿教育毛入学率为50.9%,这就说明全国几乎一半的幼儿无法接受幼儿教育,而在这一半的幼儿中,有80%来自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受到农村地区幼儿园数量有限、办园条件很差,师资力量等资源严重不足,导致了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幼儿难以入园接受幼儿教育,随着不少城市“贵族幼儿园”的不断涌现,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事业落后的局面更加明显;其次就是在半圆经费投入等方面,呈现幼儿教育也存在着不均的现象,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逐渐增长,但是幼儿教育方面的经费仍然在整个教育经费中占有极低的比例,目前我国每年的幼儿教育经费人均仅为200多万元,而这些钱又都是向城市幼儿园建设倾斜,造成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越来越明显。
(二)幼儿教育师资力量普遍薄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不少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难以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不少青年教师难以有效满足快速发展的幼儿教育的需要,理论和实践脱节,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等上都有着较大的不足,难以很好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有效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仍然过于偏重知识性的传授,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合适的保教方法,同时,我国幼儿教育中女性教师比例偏大,男性教师比例严重不足,教育心理学已经发现,教师比例对于幼儿的成长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男性教师比例却很低,难以有效帮助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育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陈旧落后,难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中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落后不完善,幼儿园准入机制和督导机制不健全,不少农村地区的幼儿园严重不符合办学条件,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去办幼儿园,工作制度不健全,加上不少人观念上的误区,认为幼儿教育不过是替自己带孩子,自己送孩子来幼儿园就是来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不少幼儿园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粗放,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
二、改善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对策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上述较为典型的问题,教育部门要协同幼儿园教育机构一起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促进今后我国幼儿教育的大发展。
(一)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因此,今后针对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情况,各级政府部门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同等对待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今后要进一步重点扶植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利用各种政策措施来有效扩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资源,优先支持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在财政投入、师资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师待遇等,建立城乡幼儿教育对口扶植制度等,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城乡均衡发展,这应该成为今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重点主攻方向。
(二)加大幼儿教育培养机制,幼儿教师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制度
要进一步转变幼儿教育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使得幼儿教师可以有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严格幼儿教师岗前培训力度和内容,紧跟幼儿教育发展方向对幼儿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重点是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幼儿教师中采取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的形式但是不可太过于拘泥,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待遇等,吸引高素质人才去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机构工作,着力提高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教育部门要协同幼儿园一起,建立完善的幼儿园准入机制和督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工作,加强幼儿教育管理,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工作的宏观管理,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平稳进行。总结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整体局面良好,幼儿教育发展很快,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以上问题也只是较为典型的问题,因此,今后我国幼儿教育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幼儿教育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政府、幼儿教育机构已经社会各界协同面对这些问题,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在今后的良好发展。
作者:马月华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英国幼儿教育历史发展论文
一、英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英国幼儿教育是18世纪后期“自由”与“博爱”思想影响下产生的。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为纺织厂的工人建立及时所幼儿学校,招收1-6岁儿童。该学校实行免费和游戏教学,不强迫儿童接受正规的学术教育训练。1911年,麦克米伦姐妹在德普特福创建“户外保育学校”,招收所有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贫民和工人的幼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幼儿教育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和支持,幼儿教育进展缓慢。一度出现停滞状态。1972年,教育科学大臣马格里特•撒切尔发表《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建议为所有的幼儿提供教育,建议10年内实现幼儿教育全部免费,3岁儿童入托达到50%,4岁儿童入托90%。但是由于经济原因,这项保障没能实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和《皇家艺术学会报告》都强调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建议学前课程应当建立在八个主要学习领域,美学与创作领域、人类与社会领域、语言与文学领域、数学领域、物理领域、科学领域、精神与道德领域、技术领域。《皇家艺术学会报告》指出,应当为所有3-4岁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1996年,保守党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学前教育规定—“教育券计划”,即在任何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都允许父母使用价值高达1,100英镑的教育券支付一名非全托的4岁儿童的三个学期的教育费用,规定“所有儿童学习进入义务教育之时必须达到理想成果”。“教育券”与“理想成果”的颁布使英国的幼儿教育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发展变革之路。
二、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哲学背景
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是“儿童中心”,与传统中小学教育的“学科中心”和“教师中心”形成鲜明对照。
1.儿童中心观
西方儿童中心教育基于孩子个体的需要和兴趣,特别珍视孩子的差异性。杜威强调课程的选择应该由儿童选择,而不是由教师强加。蒙台梭利主张要欣赏孩子作为个体的存在,应当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学习。她深信,孩子拥有内在动机,并建构自我学习。《普洛登报告》也指出,“孩子对于活动和探究环境似乎有一个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器……根据判断,这种行为是自主的,因为它发生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动机,正如人类的饥饿一样……”[3]尽管这种强调儿童内发动机的理论被英国的广大幼儿教师所采纳,然而,它也遭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批评。如科冈质疑儿童对学习是否真的拥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内在动机。他说,许多儿童在课堂上并没有显示出对学习的热情,也没有从自由发现中实现足够的学习。
2.自由游戏观
在英国,由于受到卢梭、福禄贝尔、欧文、麦克米伦等人思想的影响,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正规课程。根据福禄贝尔的观点,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游戏,孩子探究外部世界,能够更好地学习。《普洛登报告》也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普遍手段。在游戏中,孩子逐步发展因果联系的概念,发展辨别的能力,发展判断的能力,发展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发展想象与阐释的能力。这种优先考虑自由游戏的早期教育也受到了抨击。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自由游戏未能较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瑟尔瓦,罗伊和美可因太尔对儿童在幼儿园里自由游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孩子们的自由游戏中,常常缺乏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活动。因此,他们认为自由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高水平的师幼互动更能优化孩子的学习。
3.发展主义观
发展主义是对英国幼儿教育影响较大的哲学基础,它主张儿童经由自然发展获得正式的抽象逻辑思维。皮亚杰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开发了认知发展理论,提出儿童必须通过感觉阶段(0-2岁)和前运算阶段(2-7岁)的准备和探索过程,才能取得符合逻辑的抽象思维。根据认知发展主义的观点,儿童必须是做好了“准备”才能进入下一发展阶段,而不能被迫上升到更高水平认知功能的阶段。然而,唐纳森通过许多巧妙而有趣的实验,挑战了皮亚杰提出的“自我中心”的观点,他认为“准备说”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和进展的缺乏,且在发展主义中,对知识本身的考虑往往被忽略。教育者强调儿童发展的序是必要的,但这还远远不够,知识本身的规律同样需要被重视,否则容易导致教育贬值。
三、英国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
英国传统的教育系统是分散的,政府并没有干预课程的规划和实施工作。1988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及时次在英格兰和威尔逊实行全国课程,加强了政府的干预。
1.理想成果与早期学习目标
1999年,英国资格及课程局将“理想成果”修改为“早期学习目标”。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早期学习目标”代表了大多数孩子在“基础阶段”(3—6岁)可以实现的目标,而不仅仅是3-4岁的孩子。由此,以往为3-4岁的孩子提供的课程扩展到了3—6岁的儿童,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学前教育资源。
2.基础阶段课程
指南2000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课程审定委员会出版《基础阶段课程指南》。《课程指南》试图“帮助幼儿教师适应不同孩子的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发展,从而为初等学校的学习奠定基础。”[5]《课程指南》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的描述划分为三个部分:及时,“进阶”;主要说明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第二,“孩子做什么的案例”;主要说明不同年龄的孩子是怎样发展的。第三,“教师需要做什么”;主要说明教师如何为孩子建构和提供合适的
3.视导制度
作为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政府设立专门的办事处—“标准教育办公室”来视察学前教育的标准。“标准教育办公室”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它独立于教育和技能培训部门,专门负责检查所有接受政府资金的学校,目的是为了确保由政府、家长和市民共同资助的幼儿园教育达到可以接受的质量。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接受了政府的资金就必须接受“标准教育办公室”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学前机构在何种程度上帮助儿童争取实现早日学习目标。检查的方式包括观察活动,考察资源,审查书面资料,与工作人员和儿童座谈等。检查结束后,检查组的领导会对此次检查先做出口头反馈,并在四个星期内,将正式的检查报告寄往学前机构。该报告是一份公开文件,同时也在互联网上。如果学前机构不符合检查的要求,政府就可能将提供的资金撤回,督促学前机构保障教学质量。
四、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1998-2000年、2002-2004年,国际经合组织教育委员会先后两次对包括英国在内的数个成员国的早期教育与保育政策和服务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比较研究报告:强势开端Ⅰ―幼儿教养研究(OECD,2001)、强势开端Ⅱ(OECD,2006)。这两份报告均对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1.政府重视是课程改革强有力的保障
迄今为止,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尚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我国政府(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能够为幼儿教育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即使投入也不能保障专款专用。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办事处—“标准教育办公室”来视察学前教育的标准,并决定基金的投入,对于我们思考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体现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原则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2.公民办并举发展学前教育
英国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一视同仁地对待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成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我国来说也是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有效策略。
3.提高保教质量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目标
课程改革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变化,其核心和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提高保教质量,使每一个幼儿都享受到更品质的学前教育。我们应当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为契机,借鉴英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以“提高标准,提高质量作为需要优先决策的事项”,促使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蒋盈 单位: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发展分析论文
摆脱实利状态
这是我的及时憧憬。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教育经费,尤其是幼教经费还那么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低下,活动设施陈旧等等问题那么突出,在这样没有“硬件”保障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实利状态?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园长都在忙于创收(以及相应的外事、内事活动、应酬活动),无力(精力与心力)真正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和感受,很难说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幼儿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多限于形式,少有实效,而且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创收”的渠道。并且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这种现象居然还得到了肯定,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样就出现了有人说的“目前幼儿园的孩子母语还没讲全就讲英语,大小便还不能自理就学电脑”的“特色”教育。这种现象应该是很不好的。
我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采访过的瑞士一所叫猫川的幼儿园。猫川幼儿园在经济那么发达的国家里同样存在经费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远远不及其他行业。由于他们有专业人员,有品质,因此要求入园的孩子特别多。一般来讲,他们在10个要求入园的孩子中,只能接受一个。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数目越少,得到的照顾才会越周全。那么他们的接受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优先单身妈妈和移民的孩子。因为幼儿园认为单身妈妈必须出去工作赚钱,孩子得有人为她照顾;移民家庭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所以幼儿园也优先收托,免得孩子长大后因为语言的关系而受排挤,成为受欺负的下一代。令我感动的是,幼儿园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外部的规定,而是园长很自然地认为:幼儿园本来就不是营利的地方,而是需要良心和爱心的地方。
是的,良心和爱心应该成为办幼儿教育的首要原则,只是我们这些年来把它们丢失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以来,好像还存在着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怪圈,就是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理论者思考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觉是,在幼儿教育界,存在着一个搞理论的圈子,一个想进入这个圈子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人总想着必须把教育变成教育学;而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他们希望的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把教育学还原为教育。这就使得二者之间总是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论上相悖,教育理论者研究的东西,教育实践者不愿看、不想看,也看不懂,而教育实践者搞出来的东西,教育理论者又认为没价值,没兴趣看,不屑于看。于是真正有成就的理论家和急需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教师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我曾经听到过一位内地的大学教授和一位沿海特区的园长就给予儿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的问题发生的激烈争辩,大学教授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而园长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育机构为这种理论所提供的可能。这种困境的后果,就是教改的目的直指家长,教改的成绩成了提高收费标准的依据。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幼儿园经费充足当然是好事,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现代化更是求之不得。但是我觉得这只对不为钱累、不为钱役的人才是真理。如果以为哪儿钱多才有现代化,才有时代特色,才有素质教育,才有真正办教育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当年延安保育院的“马背摇篮”恐怕就真的只能办到美国洛杉矶了。
关注社会弱者及其孩子
这个憧憬是从前面的愿望而来的,因为只有摆脱了“利”的标尺,才会对这点有所反应。
2000多年前,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热心教育的东方导师,以他本身的人格内蕴,提出过闪耀着极其强烈的人文光辉的设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虽然这种“乌托邦”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实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包括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了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也就是社会弱者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灾民等等。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由于对水资源的开发,湖南也成为了全国的移民大省。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省移民总数已达203万之多,占全省人口的3.2%(据湖南省社科院“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存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课题组)。由于移民受迁移方式、补偿条件和居住地资源的限制,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成了贫困人口中的特殊群体。生活贫困的标志之一就是孩子的大量失学。据调查,有一个库区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尚不及75%,遑论接受学前教育了。
再以湖南省的城市下岗职工为例,来自同一调查的数据显示,有85%的人生活在困境中,而他们中35岁以下的占56.7%,35岁至45岁以下的占31.9%,即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处在幼儿期或小学阶段。
社会弱者的存在实际是一种普遍现象,和社会制度无关,它是特定社会或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根本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奉行以爱为出发点的幼儿教育机构,不漠视、歧视他们及他们的孩子,以教育工作者的理智和良知对待这一切,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参与给予他们有力帮助的社会支持行动,使幼儿园不成为粉饰现实的虚假机构,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我曾在一所极尽豪华甚至奢侈的“贵族”幼儿园见到过园长带着保安像哄赶野狗一样哄赶围墙外的和围墙内孩子一般大的孩子的镜头,我也在一所示范性幼儿园见过园长像训孙子一样训一位工厂里拿不出节日赞助费的家长,我也还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听到过老师对几个家境不好的孩子的冷嘲,那位老师眼里流露的嫌恶,至今让我心寒。
最近几年来,也是由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需要吧,再加上有的人认为,投资兴办幼儿园,竟然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所以所谓“贵族”幼儿园、高收费幼儿园越来越多,这些幼儿园无视教育的原则,只是把孩子当“上帝”、当“客户”对待,结果除了造成大量的教育设施闲置外,还极易培养一些心智不健全的孩子;与此同时,又有一批收费低廉、设施齐备、方便和适合一般家长的幼儿园倒闭和关门,使一些幼儿失去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还有更大一批一间教室里挤着五十、甚至六十个孩子的幼儿园,在不得已中进行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幼儿教育。
好的幼儿园,好的幼教机构不应该是这样的。
《儿童权利公约》告诉我们:儿童应该是人类一切成就的及时个受益者,也应该是人类失败的一个蒙难者。儿童的一切权利不受基于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和信仰而加诸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惩罚。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体现儿童权利的世界性文献,以儿童较大利益为其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它的人文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我想也就表达了我们对新世纪幼儿教育的憧憬吧。
有一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有一次跟我讲起她是如何对待班上的小朋友的: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妈妈总是没时间、没心情亲近她,所以我有意识地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她接在怀里,有时是跟她讲一个故事,有时是带她唱一首歌,还有一个从边远山区来的孩子,讲的话谁也听不懂,没有小朋友跟他玩,老让我想起自己刚到学校里的时候,所以我的办法是,先教他几个班上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让他尽快地能和同学玩到一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从自己的感受中、从心底里自然流在出爱的示范,幼儿园的情感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树立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承认幼儿教育发展的及时推动力,应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承认,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只能是教育科研。因为,教育科研首先能突破幼儿园陈旧的办园思路,改变薄弱状态,提高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可把它看成是加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教育科研也是数量和风险小,而回报率高,整体效率明显的好的投入。但是,目前幼儿教育界里的教育科研状况却离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很远。
最近我接触了一种比较风靡的早教理论和它的实验,这套理论认为,XX实验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有占大多数百分比的幼儿智商得到了提高,因此主张家庭、幼儿园都购买依此实验编写的训练教材而进行辅导。
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不说是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提出来的,至少也是对幼儿不负责任的人讲出来的。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假设,而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上述假设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假设,定义不清,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它只是说明受过XX训练的幼儿提高了智商。这样的立论是不对的。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该是指出有多少个智力超常的幼儿受了XX训练。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后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至于有很多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变得聪明了多少,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因果模型——由于用了某一些教育方法,所以提高了智力。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同意,建立一个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就以上述实验为例,首先要证明幼儿是受了这种训练,其次还要证明没有一个因素,既影响孩子受其他教育的训练,也影响孩子的智商提高。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因素要影响幼儿的这两个方面,那就是幼儿的生长发育。
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实验不过是实验,尤其是这些实验是由某些名气很响,影响很大的著名人士提出来的,并且又受到不少家长、幼儿园的欢迎(各有各的欢迎原因,这里暂且不提),总有存在的价值吧。但是我只想说,教育科学方面的“实验”,往往不是杀死几只小白鼠和猴子而已,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在面对幼儿的这块净地里,造成一种追逐利益的风气,损害儿童的身体和心灵。我相信,这是从嘴上到心里都赞成“一切为了孩子”的人所不喜欢的。
还有一种教育科研就既可以说不科学,也可以说不道德了。有一则讽刺律师的笑话;一个人抓住他随便碰到的一个人问道;“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那人说:“当然等于四。”这个人又跑到律师那里问:“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律师立即起身关上门,回头反问道:“你需要等于几?”
虽然我们都希望这种笑话仅仅只是讽刺律师,但现实却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也有可能在幼儿教育工作者中。比如调查问卷不按抽样的要求发放,填写表格都靠自己的想像,结果与数据不符,不是去检查原因,而是去篡改数据等等,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还有相当数量的教研观摩活动不是去研究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是赶场似的集体看排练了多次的“表演”;研讨会也成了公费旅游的好借口,受惠的自然是那些“口力劳动者”。所以这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科研,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什么实际效果,实在让人弄不明白。
当然也有尝到了“科研成果”甜头的事,那就是欲搞科研先收费,然后挂牌设科研基地的“经验”。科研搞不搞无所谓,关键是课题负责方和课题承担方双方都需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那块牌子唬人也。
这就是我们的素养。令人不能容忍的就是所有这一切是在所谓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冠
冕堂皇的名义下进行的。有人以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不认真、不严谨、好大喜功来辩解,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仅仅只是这个道理,还有世风日下同人不自律的问题,以及更深层的原因等等,我们都必须正视。都说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真不希望这种不道德、违反科学原则的事情,会长时间地在幼儿教育机构里让孩子们启蒙。
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是合乎天性的?在幼儿园里有必要专门来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吗?难道幼儿园里有违背天性的教育?
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涉及到了我们幼儿教育的性质。我国最近讨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的性质讲得十分明白,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这里的基础不是升学的基础,更不是成为某某家的基础,而是生活的基础。
考察我们目前一些幼儿教育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现状,发现有不少还很模糊的地方,比如幼儿园里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在他们这样的年龄里,到底需要学些什么,能够接受些什么,幼儿园里到底又能提供一些什么,这都需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能力相适应。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总有一些幼儿园、一些老师在摇摆,在偏离,在拔高。比如,外面宣传知识经济时代来到了,幼儿园里就开始让孩子学习电脑(且不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否对);有人提出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幼儿园里马上就有人跟着喊,要对幼儿进行“谋略教育”,培养竞争意识;政府强调要科研兴教,向科研要质量。幼儿园里马上就会出来一个每位教师都要有科研课题的规定……于是在我们看到的不少有关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里,重复性的选题、超出了幼儿教师个体能力和受限于单所幼儿园样本范围的选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实际上它们在理论假设、科研方法、变量控制和研究结论上,既与实际的教育科研存在着距离,又与幼儿园里的实际需要毫无关系。种种做法在浪费着我们本来不多的科研经费的同时,丢掉了幼儿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这是使人极其痛心的现象。
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老人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从根本上说,这些也就是幼儿园最需要教给幼儿的。不是吗?与人分享、诚实、自我约束、善待人、勤奋……
另外,现代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是以合理、人道和高效的各种制度和规则作为支撑点的,这些制度和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常常以合理和人道的制度和规则为依据,这都需要为人的诚实和守信,这既是为人的品质,也是对制度和规则的遵守。只有在传统的社会和无序的状态中,人们才更多地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接触来处世,才会认为等级尊卑、物竞天择、谋权谋略等法则是行之有效的。但我国必然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因此教育儿童从小就具备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在学前期,难道不应该首先学这些吗?
在我看来,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妨以一颗平常心,在幼儿园这个领域,以启蒙性的、生活性的、尤其是稳定性的教育原则对幼儿实施教育,在高谈知识经济、竞争社会之前,先让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快活、健康起来!
积累宝贵的人文资源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统计指标:XX幼儿园里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有多少,具有本科学历的又有多少等等;我们也经常看到在每年的教师节或什么节期间,举行幼儿教师的五项或十项技能(有的称全能)表演、比赛等等。作为领导或指导幼儿教育的权力部门,上述工作当然都是必要并有效的。但是我还是很想做一些这样的统计:幼儿园内教师对幼儿付出的爱心的质是如何,量是多少;教师之间付出和得到的友谊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一个教师创造性劳动后得到的快感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和孩子之间、园舍之间和睦相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自己人格尊严和职业满足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之所以想做这样的调查,是因为我看到不少声称非常有实力的幼儿园,在吸收教师时,往往把外在条件,诸如相貌、身材、特长等生理素质和技能素质当成主要条件甚至条件,而忽视了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首要的职业人格素质。
应该说,近十几年来,由于各方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在我们不少的幼儿园里已集中了一批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他们已成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坦率地说,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或很少有幼儿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对待幼儿的热情,使人很难在他们的工作中,看到他们对工作的兴趣。这样我们就经常在幼儿园听到喝斥、挖苦孩子的话语,看到老师之间的激烈争吵,感觉到教师和园领导的隔阂,甚至还不时听到有向家长索取礼物的事情。有人说这是由幼儿园老师工作的性质(琐碎、具体)和环境(女性集中)所决定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使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的缺憾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教师因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可以说每天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是非常脆弱的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小生命(这也就是提倡幼儿园工作要讲良心的原因),一个人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需要奉献热情和爱的工作方式。当然,对于一个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来说,最令其痛心的事情莫过于没有得到自己最适宜的职业并获得必要的践行机会。而在目前很多人选择职业还不能凭兴趣的情况下,做好职前教育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但是,目前有些师范学校,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当成学校办学的较高法则,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有关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不重师范课程的学习,重知识技能的训练,不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学生人文素养很低,教师的职业人格没有养成。另外,在全社会普遍崇尚物质、追求时尚、信奉占有和征服的趋势下,多数人“语文程度不够,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社会正义日渐消亡,君子之风日渐远去”。(台湾大学王财贵教授语)——教师的职业人格自然出现危机。
所以我主张,欲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妨在塑造教师平和、旷达、大气、开朗等等人格特征上下功夫,在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找素材。比如:我国古代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设计中,把家作为个人修身的场所,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这是因为理想的人格是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塑造的,适宜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在家庭共营和乐的生活中训练完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安宁、和睦的家庭环境,树立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常心态,会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毕竟生活在正常的伦理关系中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这是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都突出和强调“仁”字,提倡尚义、重义、诚信,它还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教导我们在教育中要以仁爱之心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兼爱宇宙万物,以爱心唤起爱心,这在今天来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教育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它尊重人,尊重一切教育对象的价值,它不是把教育当成一种工具,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提供一种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生活的认识,帮助人们构建人生的精神和信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自己发展了,也要使别人得到发展。
另外,我国古代的先哲们热爱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景抒怀,以景言志的情怀也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审美修养,不单单是几种技能,如弹弹琴,画点画等,它更多地应该是一种眼光,一种趣味和相当的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在工作中努力营造回归自然、顺其自然,长幼相亲、其乐融融的教育氛围,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才是真正的美育。
虽然把教师的人格特征作为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较为抽象,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一所幼儿园如果具有了这样一批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完善人格的教师,实际上也就体现了这所幼儿园所拥有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这对建立一所好的幼儿园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人力资源越多,则孩子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把这篇观点偏颇、逻辑不严的东西拿出来,我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有朋友看了我上面的文字后说:你讲的这些好是好,就是做不到。我告诉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境界,为可为之事,那是现实主义者,我们今天的社会太需要理想主义者了。你可以不做,但你不能说它不重要。不讲人文关怀的幼儿园,还称得上是kindergarten吗?
我也承认在现实中有些障碍无法克服,我们都只能暂时妥协,与之共存。但我同时也认为,有些目标是断然不能牺牲的,那就是以幼儿为本的幼儿教育精神价值。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当代幼儿教育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代农村留守幼儿形成的原因和留守幼儿的性格特点,指出地方政府和民办幼儿园应对留守幼儿积极关注,并提出教育留守幼儿的若干方式方法。
关键词:留守幼儿幼儿教育规范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实现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中,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国民素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农村年轻夫妇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幼儿逐渐增多,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农村中,隔代教养现象已相当普遍,其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多病,就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有些老人将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幼儿园,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幼儿园读什么班都不知道,更别谈什么家庭教育了。调查中发现,隔代教养的孩子中,很多幼儿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是:任性、自私、冷漠、忧郁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较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年轻父母要考虑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在不得已将孩子托付给长辈时,要意识到其中的不利因素,应尽较大努力加以消除。幼儿园要更多地承担起家庭子女教育的责任,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同时,幼儿园和监护人之间要紧密联络,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应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共谋良策。
1.规范民办幼儿园,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对留守幼儿较多的幼儿园,地方政府要人文关怀,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办园实力,稳定教师队伍。地方政府严格按新标准严把审批关,确保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达到标准。对已审批的幼儿园则通过评估和年检等办法,对不符合办园条件、安全隐患多、办学质量低、群众反映大的幼儿园所采取整改提高、年检否决等举措,这将有效地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水准,给留守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2.强调办出特色和注重服务
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挥其机制灵活的特点,在方便家长、服务家长等方面作出努力。拓宽办园形式,有日托、月托等,满足家长对幼儿园的不同需求。比如,接送,提供早餐、晚餐、病号饭等服务,分担家长养儿育女中的实际困难等。
3.建立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个人成长档案
这些档案可以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其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做到定期查访,给这部分特殊幼儿以更多的“关爱”。
幼儿园教师应该及时和孩子人取得联系,汇报情况,解决问题。对有些留守幼儿突出的问题如孤僻、不讲卫生、不尊重他人等毛病做到特殊处理。在家访时,在人面前要给孩子鼓励、批评和表扬相结合,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取长补短,完善自身。
4.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渗透
针对部分留守幼儿的道德行为偏差,应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渗透。对留守幼儿的教育不能照书本硬套理论,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利用农村资源有效合理地教育孩子。在室内环境方面可以开辟“科学角”,根据主题内容和季节变化为幼儿提供富有本地农村特色的材料,供幼儿探索和发现。室外环境可以设立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地、小饲养角,开展饲养、栽培等活动。实践证明,随着动植物的生长,幼儿不仅掌握了种植、饲养的方法,了解了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而且从生态的角度了解了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了保护动植物的情感和劳动意识,提高了自身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还开发了创新能力。
5.开展对留守幼儿的帮教活动
对留守幼儿可以开展心理疏导教育,经常与幼儿谈心,说“悄悄话”,让幼儿主动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对教师产生信任。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做游戏等使幼儿认识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以及生活的美好、知识的丰富等。在活动中,使留守幼儿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对生活有信心,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努力上进,学会自立。通过开展活动,让孩子们交心,老师和幼儿谈心,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让孩子之间不再冷漠自私,信任老师同学。
边远贫困地区各乡镇的教育辅导站、文化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等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各系统之间应协调统一,对留守幼儿家长进行必要的言传指导。开展文娱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向留守幼儿家长介绍健康、通俗的教育方法,讲述正确的教育理念,革除封建的、封闭的、落后的幼儿教育陋习。亦可组织一支专门的幼儿教育言传队伍,采用走村串户、促膝谈心的方式,让广大留守幼儿家长明白超前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一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让幼儿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活动既可以教育家长,也可以丰富幼儿的业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有利于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
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地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除各级政府加强领导、统筹管理外,还需要农村以及社会各方面大力的支持。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合力支持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发展过程分析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
1.合理分担教育投入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投入中,家庭占很大一部分。幼儿教育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业,而不能定性为盈利的市场行为。为此,合理分担教育投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家庭投入过高,则难免会走市场发展方向,会出现各种品质、天价幼儿园,损害了幼儿发展的平等性,值得警惕。由上述分析可知,为了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应加大社会公共事业的经费投入,降低家庭投入比重,优化幼儿教育经费分担结构,逐步过渡到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同时也需要明确,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是市场化,市场化发展会损害教育的平等性,但是在资源配置中,也可采取一些市场调节资源的某些手段,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可采取竞标方式,尽量减少投入。
2.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智力开发、人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教育并非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的内容,出现了各种教育乱象,幼儿教育的不公平、水平不一现象开始出现。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在未来某个节点,将幼儿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以此确保幼儿受教育权利。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充分保障人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予幼儿发展更多的政策倾斜,同时积极完善幼儿教育发展的法规政策,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加强对幼儿发展的引导
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引导,主要是制定幼儿教育发展的指导文件。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幼儿教育水平如何,对其一生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发展,政府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方面加强引导,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发展。与此同时,加大对幼儿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和引导更多的人才从事幼儿教育,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软件”,确保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二、总结
幼儿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每个家庭投入比较大的一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利,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担当起投资人和管理者的角色,完善幼儿教育基础设施,确保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在本文中,笔者从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角色、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两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作者:于洋 阎红梅 单位:鄂尔多斯市托幼工作管理办公室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价值发展战略研究
一、幼儿教育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科学的幼儿教育可以为儿童的中小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后续阶段教育的发展。美国和印度等国家就曾经针对幼儿教育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印度政府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就曾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的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并重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教育可以为小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研究表明,早期对幼儿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能有效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为后续的小学教育奠定基础。此外,幼儿教育还能培养儿童早期的独立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有效增强儿童的自信心,避免失败。哥伦比亚曾对幼儿教育做过专门研究,接受过幼儿教育的儿童60%都顺利地升入了四年级,而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的儿童只有30%顺利进入四年级。因此,幼儿教育对后续教育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二、幼儿教育促进妇女就业,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据统计,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与家庭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儿童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可以把妇女有效地解放出来,促进妇女就业,使妇女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不但使妇女紧跟时展的步伐,还能有效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促进妇女等弱势群体社会地位的提高,从而使家庭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此外,幼儿教育还能有效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更重视教育。幼儿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它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同时,还能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使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三、幼儿教育促进社会公平
幼儿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因先天缺陷和成长环境不利等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减少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对于有先天缺陷的儿童,幼儿教育可以对儿童加以鉴别、干预,并进行教育补偿。幼儿时期人的大脑可塑性强,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修复性。对于先天缺陷的儿童,早期的幼儿教育可以进行有效的补偿,从而对幼儿起到较好的弥补效果。比如对于语言功能有障碍的儿童,早期的语言训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中枢向另一侧转移,从而使幼儿有效地克服语言障碍的问题,避免成年后语言功能长期性消失。此外,对于那些家庭经济贫困、父母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家庭,早期的幼儿教育可以改变儿童的认知,减少不利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未成年犯罪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幼儿教育可以有效发挥早期教育补偿的作用,促进社会向更加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
四、幼儿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幼儿时期是人类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的环境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据统计,早期受不良家庭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犯罪率比正常人大大提升。早期的幼儿教育能够改变儿童不良的习惯,使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我情感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有效预防暴力和犯罪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科学家曾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人的大脑进行试验,发现不良环境的影响会使儿童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使儿童外在表现为更加自卑、更加冲动和更加暴力。因此,早期幼儿教育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重视幼儿教育,这既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者:阎红梅 于洋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托幼工作管理办公室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整合及改革,现阶段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番新景象,与此同时,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也随之愈演愈烈,尤其城乡教育配置不公、择校热、师资不稳定等一系列有失教育均衡影响到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的质量及发展。因此,笔者在调研基础上探讨影响拉萨市城乡之间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根据拉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1]。
关键词:
拉萨市;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1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及资源配置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拉萨市城乡之间幼儿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西藏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2]。本课题试图在已有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拉萨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问卷法,深入研究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从更多区域对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差距做更深入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同时,也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提出的相关理念和理论能够为以后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幼儿教育的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也能为实现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现状及其调查结果分析
2.1拉萨市城乡幼儿园在其入园率(教育机会)的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拉萨市城乡幼儿园在其入园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截止2013年拉萨市市区3~6岁学前适龄儿童的入园率为95.7%,而拉萨市周边县城3~6岁学前适龄儿童的入园率为67.8%。
2.2拉萨市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城关区幼儿园内所有教室用多媒体教学,园内有美丽的草坪、宽广平坦的橡胶操场、各式各样的幼儿玩具;而周边各县城乡镇幼儿园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普及度较低、只有那些公共课(公开课)才能保障多媒体教学的需要,草坪质量、橡胶操场较差,没有像样的儿童玩具,儿童玩的轮胎都是父母从家里带过来的,经过老师加工成为儿童的玩具。
2.3城乡教师队伍水平差距大、不稳定
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拉萨市城乡幼儿园教师差距大,主要体现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截止2013年拉萨市区学前教育男教师26人,女教师840人,平均比例为1:30,而拉萨市周边各县城男女教师的比例为1:42;教师学历差距较大,拉萨市区学前幼儿教师基本上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学历也占了一定比例,学校师资相对稳定,很少有跳槽的想法;而拉萨市周边各县城幼儿园教师主要以专科为主,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很少,另外据了解发现,有将近30%左右的幼儿老师有跳槽的想法。
2.4拉萨市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查阅资料发现,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教育项目共规划投资80亿元,其中13亿元实施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6.25%),将新建双语幼儿园608所,改扩建农牧区双语幼儿园68所,则整个西藏共有幼儿园1000所,从中发现,新建的幼儿园60.8%,改建的幼儿园占6.8%,常若这13亿经费全部落实投资到幼儿园教育,每个幼儿园平均拿到的资金也就是130万,由于新建、改建幼儿园花费的资金较大,所以真正投资到拉萨市周边各乡镇幼儿园的经费将是少之又少。
3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3.1受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
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关区而言,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本来就多,社会公众对教育投资也逐年在增加,社会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对基础教育机构进行改革[3]。而拉萨市周边各县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当地的基础教育进行整合和开发,使之与城关区幼儿园相比,拉萨市周边各乡镇幼儿教育的发展就显得更为被动。
3.2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监督机构的不到位
从1986年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逐渐走向了完善[4]。然而,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仍是一片空白,对社会上教育不公平现象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其教育法规方面,也没有健全的监督体系,使得我国城乡之间幼儿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矛盾愈演愈烈。
3.3受现行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我国一考定终身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5]。近一些年来,尽管教育部门严令禁止孩子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培训班的学习,但家长、培训机构一心为了孩子成绩,根本置之不理,因为现行应试教育就是以成绩论英雄。
4实现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4.1贯彻落实教育公平方针,实现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规定:“要把教育公平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将长期贯彻好,落实好,让广大人民共享公平的教育资源”[6]。这就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在日常幼儿教育活动中,领悟好、贯彻好、落实好教育公平方针,来实现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4.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薄弱地区学校的投资力度
实现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对薄弱地区学校人力、物、财力的投资力度,努力改善薄弱地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来满足当地学校教师、学生的办公、学习条件,来逐步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4.3完善监督机制,使幼儿教育均衡化落到实处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健全法治监督机制是实现幼儿教育均衡化落到的重要保障。要实现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就需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实施一些有利于我国城乡之间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制监督机制,对违反教育公平、使教育非均衡发展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
4.4建立并完善教师轮换体制机制,并保障其顺利运行
建立并完善教师轮换机制,是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得以公平的重要保障[7]。建立并完善教师轮换机制,就需要从制度上下功夫,完善教师轮换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广大教师,并形成明确的机制,只有建立并完善教师轮换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拉萨市城乡之间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课题以促进乡村幼儿教育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对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缩小幼儿教育发展差距的措施,来实现拉萨市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吴等辉 平措达吉 单位:西藏大学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发展问题及措施
【摘要】
幼儿教育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幼儿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问题;措施
我国的幼儿教育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集体+个人”的办园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拥有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是儿童形成基本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对国家、对家庭还是对幼儿自身发展来说,都不容忽视。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教育部门的幼儿园办园比民办园的增长速度要缓慢得多,相较1995年,到2001年的时候,我国教育部办园增长了9.2%,而民办园却增长了16.1%。到2004年,我国的民办幼儿园数量已经达到了6.22万所,在园人数约584.11万人,占总入园人数的21%。而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已经超过了总入园人数的51%,由此可见,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体制其实就是以民办和公办这两条腿一同走路的模式。近年来,很多地方性的幼儿园已经开始进行或者正在准备“转制”,很多的公办幼儿园开始慢慢向民办幼儿园过渡。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或者私营企业在幼儿园事业方面的投资兴致愈发浓厚,各种健康幼儿园、艺术幼儿园以及双语幼儿园等特色幼儿教育机构层出不穷。除此之外,不少幼儿教育机构还开始积极向各乡镇和村庄发展,在很多小城市中也出现了民办和私立幼儿园成为幼儿教育主体的现象。
二、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教研能力薄弱。
就目前看来,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仍旧还达不到要求,其教研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在理论与实践环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受工作积极性不强、薪酬待遇不好等原因的影响,很多教师很容易便失去了初为人师的教学热情,常常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甚至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成效。
2.幼儿园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缺失。
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人情味”缺失现象,这些教师不知不觉就被当做了“机器人”。因为幼儿园对这些教师的每项工作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考评标准,其评价制度也存在着“过细”和“过于机械”的现象。着这样的管理中,这些幼儿教师仅仅只有被管理权,其本应该有的参与权、反馈权和监督权等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对其创造性和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特色幼儿园随处可见。
大部分幼儿园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优先打着“特色办园”的牌子,片面地认为随便开几个班就能成为所谓的特色教育,就顺应了社会人才需求观,就能够得到家长好评,就能够增加更多的办园经费等。于是,英语班、舞蹈班、珠心算班、书画班等特长培养班便大量涌现出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班级其实无异于社会上随处可见的技能培训班,不仅与我国的幼儿园办园目标相悖,还会影响幼儿的长远发展。
三、发展幼儿教育的措施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水平。
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而言,师资力量就是其所拥有的重要软实力,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教水平的提高其实并不是指要让教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有多大的提升,而是要让幼教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技能和幼儿进行沟通,解决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因为其实在这一阶段,幼儿并不能学到多深刻的文本性知识。
2.幼儿园更新管理,完善管理。
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是年轻的女教师,这些年轻女教师通常有着较强的自我实现需要,都渴望有24小时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幼儿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进而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从这点看,幼儿园也应该适当更新其管理制度,要通过人本化的管理,巧妙地利用幼教的自我实现心理,使其为幼儿园发展做出贡献。除了要深化幼教人事制度改革外,还要实行竞争上岗和优胜劣汰的任用机制,要让幼教自己主动地意识到这个行业对自我完善的要求,从内在改变幼教对待工作的态度。
3.了解特色本质,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教育,这种非义务教育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发生着较大变革,原有的办园理念、体制和模式等理论都开始落后于办园实践,逐渐失去了指导意义。特色教育的实质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特色也不是兴趣班和特色班的代名词,真正的特色可以有诸如家园工作、社区合作、教科研以及师资培训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特色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久的积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要为特色的积淀而不懈努力,在幼教这一群体当中真正建立起特色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幼教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岗位,对从业教师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还要能够很好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流畅地和幼儿进行交流,实施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作者:谢莹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保育院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
[摘要]
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长期以来需求侧改革的思路,导致幼儿教育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不断凸显。本文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幼儿教育发展,着力推动幼儿教育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效益增长、创新发展。以目前经济发展来看,只有勇于变革,我国幼儿教育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为教育供给侧改革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
幼儿教育;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改革
我国幼儿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社会化。在企业纷纷改制时期,幼儿教育同样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办学形式、办学主体也更加多样化。21世纪开始,伴随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加深,我国公办幼儿园纷纷完成改制,与此同时民办幼儿园得到迅猛发展,成绩非常明显。2014年我国幼儿园数量已达到20.99万所,比往年增长了近1.13万所,其中在校儿童4050.71万人,比上年增加156.02万人。幼儿园教职工共208.03万人,较往年增加了19.52万人。但与此同时,伴随办学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让适龄儿童不仅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成为社会的新需求。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1]。通过此次会议的决定,我国未来即将步入新的改革阶段———供给侧改革时期,笔者认为,这一改革规划也适用于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需求侧时期幼儿教育的发展
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演变的逻辑来看,伴随着幼儿园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幼儿教育一直在需求侧改革指导下进行发展。我国幼儿教育的总需求是由各个幼儿教育需求者的需求叠加而成的,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包括形式、内容、质和量、增长及其原因等要素。[2]及时,家长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看护。一些父母或孩子的监护人因为忙于自己的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因此,需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园的质量要求并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也是促使幼儿园规模和数量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第二,一部分家长秉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希望幼儿机构能够提供正规教育和培养孩子,开发儿童智力,使孩子更聪明。这使得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为满足家长以及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支持:及时,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向幼儿园投入一定的财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第二,通过政策性支持,为方便居民儿童入学,许多民办幼儿园在短短几年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创建小区内幼儿园。但是,以需求侧改革来带动幼儿教育发展必然会带来很多不足。
1.我国城市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出现幼儿入园难的问题。目前,“入学难”已经成为大多市民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部分大城市,幼儿园进入秋季入园招生报名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大部分家长看来,公办幼儿园的教学情况相对较好。但在目前看来,公办幼儿园毕竟数量有限,可容纳的学生数量也相对较少,而民办幼儿园则根据市场的需要情况,各种设施、环境都很先进,所以收取的费用也比较高。(2)各个学校的教学条件参差不齐。由于市场需求多样化,各种层次的幼儿园比比皆是,环境、费用和设施也各有差异。城市中心区域的幼儿园收费差距很大,从一千多元一学年到近万元数额不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条件也差异巨大。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单位或者社区将租来的住房改造成“住宅式”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往往不属于民办组织,其所谓的“教师”也不具备幼教资格,这对于正在长身体、长智力的儿童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3)学校教学内容有些揠苗助长。幼儿教育需要讲究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但据调查发现,幼儿园普遍按照儿童年龄的大小简单分班,讲授统一的课本知识,造成低龄儿童难以赶上班级进度,出现学生盲目跟班前进的现象。还有的幼儿园盲目跟风,为培养所谓的神童,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过早地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超标的知识,但依旧美其名曰“开发智力”。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容易形成孤僻和自闭的心理,影响幼儿骨骼的生长。
2.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的问题
(1)农村幼儿园的数目少,范围小。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幼儿园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要小很多。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极为缺乏,幼儿的娱乐器材和设备更是甚少,一种设施往往能够使用很多年,多名儿童争抢同一娱乐器材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大多数幼儿园仅仅是教室内摆放了几张桌椅和可简单操作的手工玩具,儿童基本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此。(2)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管理不规范。经调查发现,农村的入园率与城市相比普遍偏低,甚至在某些较落后的地区会出现零入园率的情况,该地区只是用仅有一年学制的学前班来代替学前教育,但是这部分的学生招收范围只是在五到六岁的儿童,对于年龄更小的三到四岁的儿童就不能得到学前教育的机会。[3]农村很多幼儿园是依附于小学存在的。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导致幼儿园出现小学化,使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一定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小学与幼儿园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问题也频频发生,不仅阻碍了儿童的身体生长,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3)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低。家长对孩子的幼儿教育投入低,农村家长普遍认为幼儿园就是教师帮忙看护孩子的地方,从来不会考虑儿童在学校的各项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由于我国农村不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薪资待遇不高,拖欠工资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教师在其他方面的权益也得不到良好的保障。这使得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差,很多教师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在讲课,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师素质也会逐渐下降。有些幼儿园教师由小学教师兼任,且自身素质不高,基本上都没有达到国家幼师的资格认定水平。整体师资素质偏低不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并且拉大了城乡幼儿教育发展的差距。
二、新时期供给侧改革主导下的发展策略
教育供给侧改革要突出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与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环境与通途,打破原有“批量生产”式的流水线教学模式,提供个性化教学、自主化学习、弹性化评价等全新的教育模式与选择。[4]因此,我国应该以供给侧改革理念为准,从幼儿教育结构、质量改革、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化改革。
1.优化我国幼儿教育的投入结构
我国幼儿教育的投入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国幼儿教育资金总投入不均;二是幼儿园内部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存在城镇强、乡村弱的特点。资源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资金,提高国家财政投入的效益。从幼儿园内部来看,目前存在课程设置与儿童成长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优化我国幼儿教育的结构,首先,从国家政策方面考虑,就是要积极地将教育资源向乡村幼儿园倾斜,如对学校设施和教师资金的支持等;其次,适当增加当地主体性投入;再者,幼儿园自身要进行课程结构调整,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分阶段、有目标地设置课程和相关活动,具体到学生培养上,使儿童能够真正学到与成长和开发智力有关的知识;,要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型教师。
2.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供给侧改革
目前在“二孩”政策下,更多的专家、学者以及家长呼吁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也一直是很重要的话题和一项紧迫的任务,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建议。(1)运用现代互联网改进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尤其是电脑设备的使用早已渗透到我们每个阶段的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教育教学信息更生动形象化,而且多彩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对幼儿也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容易实现教师对儿童的教学。在语言方面,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幼儿能够轻松地理解一个故事的过程,并根据所展示的相关画面来真实地表演故事。教具和教学方式的合理使用,在课堂上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健康向上的态度和心理环境往往是确保幼儿开展合作学习的必备品,只有宽松、自由的学习和心理环境才能使幼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3-6岁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唯我独尊的一面,此时,教师应当更多地关心每一个儿童,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另外,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儿童提供一些半成品的玩具和材料,积极鼓励幼儿去合作完成对材料的拼接等任务,从而培养儿童相互合作的意识。(3)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要求幼儿能够对人所呈现的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的情绪以及不同的内心情感进行识别。重视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念,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儿童对事物的兴趣,创造幼儿与其他伙伴交流的机会。鼓励大家多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积极配合同伴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同,提高自信心。
3.走培养创新之路供给侧改革
从2014年开始,创新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题。当然,幼儿园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创新。首先,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喜欢的区域活动,不仅可以分别扮演各自的角色,而且能利用各种废旧物品依据想象制作玩具和装饰品等。活动往往能激发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发展的渠道,儿童也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和实践来完善自己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创新、求异思维。质疑是思维和创新的开始,有疑问才可能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教师只有巧妙地设计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幼儿才能被问题吸引,进而参与到问题中来。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儿童去思考,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创意大胆地说出来,只要她们敢于设想和表达,可谓是一种创新。幼儿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眼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应该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角度来仔细审视,逐步进行改变,这样方可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使我国幼儿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郭军英 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尤为重要的,是幼儿接受良好教育和美好品德的及时步,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还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本文就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和对策;品德教育
幼儿教育在人生阶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关系到我国发展进步的国民大计。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或其他针对幼儿开设的教育机构所实行的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对于情感、性格、认知的积极养成。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但是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进行教育,社会和家庭也都有责任去关心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教育结构急需完善的问题
教育结构的问题首先就体现在教育的不公,很多地方都显现出“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上学难,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规模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显得尤为不足,对整体幼儿教育的相关服务和设施也亟待完善。求大于供直接就导致了幼儿园上学乱收费、学费贵的社会问题,致使很多幼儿到了适学年龄却迟迟得不到应该有的幼儿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教育体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中教育结构中的各种问题。
2.教育观念急需更新的问题
在教育上,我国的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儒家传统教育的思想,始终将教师放到了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问题则更加突出。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还没有承认幼儿为幼儿教育主体的思想,往往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采取着“填鸭式教学”,导致了整个课堂中,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也沦为了拼音、计算、写字的学习。也就忽略了幼儿教育中幼儿性格、思想的培养。
3.幼师的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随着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种民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也相应的在各地建立起来,但是幼师的层次不齐对幼儿教育的成果起着负面的影响。对于在幼儿教育中资历比较深的幼师往往有着教育观点陈旧的问题,对于幼儿教育资历比较浅的幼师,各方面综合素质也需加强,针对这部分幼师,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开设不同的课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高幼师对于幼儿教育的教育认识,让幼儿在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接受幼儿教育。另外针对最近几年时常出现的虐童事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千万不要让部分品德败坏,素质低下的幼师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造成了不可以破灭的伤害,这也更迫使我们努力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
二、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1.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幼儿教育要想符合时代的需求,就必须让幼儿教育现代化,而基本前提就是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有义务、有责任的参与到其中来,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幼儿,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导向,重点去培养幼儿对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为主。作为政府来说,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资,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学校则需要以学生为主导,淘汰综合素质低下的幼师,对于的幼师要进行宣传和表扬。努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成果。
2.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课程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课程都是载体,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塑造健康品格、享受童年乐趣,让幼儿在自己人生的及时步走得更稳。因此,在幼儿课程的选择上,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满足幼儿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努力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来构建相适应的幼儿教育课程,开创出一条特色化的幼儿教育道路。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3.开发幼儿教育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游戏了。开发好的幼儿教育游戏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开发好的课堂游戏和网络教育游戏,将幼儿需学习的知识点融会其中,方便于幼儿的学习的理解。在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师也要对幼儿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幼儿沉迷于游戏,让幼儿健康的去玩游戏,在游戏中得到对社会的认识,对知识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对于幼儿教育游戏的开发,还要注意避免近视、无运动、自闭等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对幼儿带来危害。
4.促进家园合作与家园互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也和许多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的重要性,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来,让幼儿教育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这样的双边教育形式是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求的。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尝试从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总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求让幼儿的身心教育得到稳步前进。
作者:李洪杰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313医院赤峰临床部幼儿园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研究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揭示现阶段幼儿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客观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状况;发展
一、 前言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基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近年来,在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幼儿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必须要认清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在宏观上进行调控,使之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任务与要求,方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形成了以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格局
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社会力量办园逐步上升成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园的局面。[2]因此,中国传统的以“公办”为主或“民办公助”两条腿走路的学前教育体制产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力量办园正逐步上升成为主体,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园的局面,幼儿教育事业的“社会化”局面逐渐形成。
(二)教育观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对外交流的日益加强
《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实施以来,幼儿教育界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 “金三角”式的幼儿教育观念。[3]新的幼儿教育观念符合现代教育要求,能够进一步挖掘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资源,同步调、同方向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积极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幼儿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
(三)幼儿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有了“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我国幼教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的增强,拓展视野,能够站在国际教育改革视野来分析我国幼儿教育的不足。[4]目前,把儿童的主体性放在首位的学前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注重幼儿园课程开发,发展的课程多元化和自主性,树立了的课程观。幼儿教育课程以培养“完整儿童”为主要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四)基本建构了家庭、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和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家园互动的重要意义。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及教学活动成了每个幼儿园的迫切需要。幼儿教育已经形成了“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园主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合作与互动的双边教育形式。[5]这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合力,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办园缺少特色化
面对社会的期待和办学竞争,特色幼儿园遍地开花。实际上,大部分特色幼儿园或是增设了一点新的课程内容、或是增添了一些新的活动项目、或者是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或者是挂靠了某科研机构等,如此特色略显不足。
(二)管理理念机械化
在现行幼儿园的管理中,倾向于标准化、系统化,仍以奖惩性评价为主。教师只有被管理
权,而没有相应的监督权、反馈权和参与权,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价制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束缚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课程设置潮流化
在幼儿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过程中,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吸收不当,造成了现在的幼儿教育追潮流现象比较严重。重视国外先进的幼教经验,采用“拿来主义”、“照搬主义”,而忽视了文化差异的存在,舍弃了本土文化。
(四)家园合作形式化
目前,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虽然有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但存在合作内容脱节、合作不够深入,教师单向影响家长、交流仅只限于交流信息、缴纳学费等问题,致使家园合作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不大。
四、我国幼儿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一)“追求经济效益”是造成办园缺少特色化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作为非义务教育的幼儿教育,处于变革之中。由国家包、国家养的幼儿园逐渐被推向市场,原有的办园体制、办园模式的许多理论已失去指导意义。幼儿园为了创收经济效益,迎合市场、迎合家长,走上了所谓“特色”的纯功利之路。这与我们国家的办园目标是相悖的,长期以往势必将影响幼儿的培养和发展。
(二)“单向服从的管理关系和管理制度”是造成管理理念机械化的重要原因
许多幼儿园在上下级关系方面仍旧习惯于单向的服从方式,习惯于行政管理,习惯于以指导者、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即“上级布置——下级照办”。这种管理模式经常使得幼儿教学工作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不但扼杀了教师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
(三)“社会、家长、教师”因素是造成课程设置潮流化的直接原因
造成课程追赶潮流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及时,时期性的社会舆论、社会教育价值观与及科学的教育理念之间出现严重不一致;第二,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规律严重不一致;第三,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一致;以上因素从主客观都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结构及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幼儿园与家长教育理念差异”是家园合作形式化的根本原因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幼儿园往往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的情况较多,而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教育问题的情况却很少。由于素质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幼儿园方面知道家庭问题或暴露教养方法的缺陷。由于幼儿园和家长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方面缺乏实质性的沟通,致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平等合作的程度较低,导致了家园合作流于形式。
五、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了解“特色”实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要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创建特色幼儿园,必须脚踏实地地抓好园本各项建设,做好园内各项工作,让幼儿真正获得的、和谐的发展。
(二)更新管理观念,形成信任、合作的组织氛围
幼儿园在管理中应凸现教师“主人翁”的作用,增强教师的参与和创造意识,为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提供机会和条
件,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完善个性。
(三)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探索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课程
杜绝照搬课程模式,遵循“教育化、整体性、生活化”原则,注重幼儿发展的诸领域且注意相互间的和谐,开发和构建园本化的课程资源。
(四)开拓多渠道的家园教育网络,真正实现家园同步
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现教育问题共商、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园教育和谐。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发展问题浅析
一、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一)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非政府组织机构办园以及私立园等诸多形式类型的幼儿园都已存在,形式的丰富性成了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幼儿教育观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当前的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是涉及到幼儿园以及家庭及社会的系统工程。幼儿教育合作和交流也向着国际化的趋势进行发展,幼儿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对完整儿童的培养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并开始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以及特色各异的多元化课程。基本构建了家庭以及幼儿园间的合作互动关系。
(二)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在岗幼儿教育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实际的教学需求没有吻合,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使得不能将先进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另外幼儿教育的城乡发展方面还没有得到均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幼儿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有显著差异。并且在幼儿教育的管理方法上也相对落后,幼儿教育的管理制度以及方法没有科学化的呈现,这样就对幼儿园的准入机制和监督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再者是幼儿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和实际的需求相结合,由于内容上的滞后或者是过于前进,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二、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优化策略
(一)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在继续教育的规划方面相对比较缺乏,理论教学和实践没有得到有效联系,教育也没有和问题的解决针对性进行以及分层次的实施。在培训的形式上比较单一化,重视学历教育对教育技能以及师德教育没有重视。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对幼儿教育问题加以研究等。
(二)幼儿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实施
及时,针对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要和实际相结合,从多方面加以实施措施,要能够对教育发展特色的实质加强了解,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以及和谐的发展,良好的特色对幼儿园的组织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质量提升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二,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其普及程度的高低以及教育质量的好坏就能够影响基础教育和各类教育的质量水平的发展。这就需要对幼儿教育要能加强重视,各级的党政领导要能从思想观念以及政策措施上进行加强,将措施的实施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切实抓好幼儿教育工作。第三,对幼儿教育的课程价值观的树立要能正确的体现,从具体的方法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对课程价值观进行端正,并努力求取幼儿园课程平衡,构建课程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能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来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从整体性原则以及生活化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层面进行加强。第四,加强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将老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幼儿教师要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自身的修养进行有效加强不断学习。另外对师范类的幼师专业要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进行强化,从而来为各层次的幼儿园输送所需的人才,也要能够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的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将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得以有效增强。然后就是要能够对幼儿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的深化,构建素质考评机制以及竞争上岗机制等,主要是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第五,对幼儿教育的问题解决还要能够将教育的资源加以整合,通过多渠道以及多形式来开展家园活动,从而有效实现幼儿园以及社区和家庭等教育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能够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时的转变,从而为实现家园同步打下基础,要能够以家长学校为阵地,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并以家访活动为补充促进问题幼儿的健康发展。还要能够适时适当的通过家园社区的资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对家长资源加以利用,进而开展生动活泼的亲子系列活动。还可以构建网络平台完善会计沟通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幼儿教育的发展向着现代化水平实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幼儿教育的发展问题解决要能够从实际出发,幼儿教育的完善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这一系统化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加强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教育环境的优化,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才能够推动我国的幼儿教育的健康长久发展。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贾志平 郑艳芳 单位:河北衡水学院教育系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幼儿园教师地位相对较低
虽然我国幼儿教师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是相比中小学教师队伍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论从教师地位和职称评比中都存在着问题,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没有评职称,这也就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2.幼儿学前教育编制呈下减趋势
如今幼儿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学前教育,这样才有资格进入小学教育阶段。随着幼儿园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正规编制却在逐年下减,这就使得很多幼儿园的教师都是临时职工,不能成为在编教师,这也就严重打击了幼儿教师对待幼儿教育的积极性。
3.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较低
根据工资水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幼儿教师薪酬水平在当地薪酬水平中基本处于中低层次,这主要是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出现了错误。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育十分轻松,就是陪孩子玩耍,这是对幼儿教育的不尊重,一个好的幼儿教师必须要熟知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孩子进行因人施教,发掘其兴趣爱好,这项工作及其繁琐,工资水平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4.工作压力大
对于幼儿教师的工作众所周知,要对每个孩子做好看管工作,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适当教育,培养其兴趣爱好,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由于来自家长和学校多方面的压力导致幼儿教师在工作上产生疲惫感,对幼儿教育失去了信心。
二、加强我国幼儿教育的管理措施和发展趋势
1.注重社会发展趋势
想要做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社会宣传工作的开展,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传统思想,要让人们意识到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关系到民族未来发展。而幼儿教师的工作就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开展好坏,要理解幼儿教师的辛苦,改变对于幼儿教师的认识。
2.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首先要对学前教育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要明确规定出幼儿教师在法律中所享有的权利,对于编制问题要尽快解决,确保幼儿教育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地位,要结合相关教育部门、劳动部门担负起在幼儿教育中的责任。其次对于幼儿教师的资质要严格要求,要将所有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明确幼儿教师的招聘资质,要择优录取,同时要建立幼儿教师劳动人事制度,对于幼儿教师的在职档案要严格管理,划分出职称等级,作为提职加薪的标准,让幼儿教师得到应有的待遇。
3.加强对幼儿的户外教育
作为幼儿,他们是好塑造性格和兴趣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于任何外界事物都比较容易接受,针对我国家庭经济水平提高,对于孩子比较溺爱的现状进行分析,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要注重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多带孩子们去领略自然,要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开拓思维。
4.完善幼儿教育的财政体系
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基础设施较差,很多偏远地区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这样就不能给孩子们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教师待遇差,不能留住专业人才。对此我国教育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工作,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将幼儿园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酬待遇,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责任感。
5.依法落实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有关待遇,平等对待非公办
幼儿园教师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国有幼儿园根本不能满足幼儿教育需求,这时就出现了大量的非公办幼儿园,非公办幼儿园在幼儿教师招聘待遇方面也各有不同,但是非公办幼儿园必须要保障教师所应享有的权益,要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价值的体现,要吸收专业幼儿教育人才,提升非公办幼儿园的教学实力和质量。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强,在本文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在幼教事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希望我国的幼教事业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
作者:徐苏利 单位:沭阳县怀文中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中等师范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
一、中等师范学生的特点与幼师需要相符合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中等师范学校根据幼师专业的特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中等师范学生的特点与幼师需要相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可以为一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无论在教育的哪个阶段,教师都必须与时俱进,时刻更新教学理念。中等师范学生的加入,可以为幼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首先,他们都是年轻的一代,能歌善舞,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也能很快地融入到幼儿群体中;再加上学校对他们进行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他们能把握幼儿的行为特征以及通过行为所体现出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言行举止,有条件的还可以为每个幼儿建立档案,认真记录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状况等,掌握幼儿成长的详细资料。
2.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的归属感
由于中等师范学生多数是在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弱的学生,他们在自我职业规划的时候往往能摆正心态,根据自身价值综合考虑,找到对幼师这一职业的归属感,从而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在进入职业岗位后,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而不只是为了一张证书或一纸文凭。相反,高学历的幼师专业学生,他们往往“眼高手低”,喜欢从事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但是不喜欢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相较而言,中等师范学生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工作态度更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所以发展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学校积极为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以培育更多幼师人才
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根据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积极增设相关课程,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力求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等的协调统一,以期培养出厚基础、宽领域、精专业、强实践的幼儿教师。其次,加强中等师范学生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所谓的职前培训是严格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职后培训是为了弥补幼师在之前学习中的不足,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比如多参观和访问其他幼儿园或幼教机构,吸取他们的教学优点,积极改善自己。是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幼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它要求幼师除具备细心、耐心和爱心外,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强烈的敬业精神。
二、结论
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发展幼儿教育专业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等师范学校在传授幼师学生专业知识、教学技巧、个人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正规的教育途径,也为幼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作者:李文生 单位:甘南师范学校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教学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经验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有以下做法
1.充分应用教材,研究科学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即使是幼儿教学,老师也应重视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与研究,建立教材各章节的联系,提炼教材重点和精髓,将教材知识点烂熟于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知识讲解时,适宜插入引申知识点,扩展学生思维;抛出新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可以串讲已学知识,相互对比,相互参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迁移;在知识回顾时,老师可以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教学脉络,理清逻辑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教法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幼儿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积极思考,自我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开放思维。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幼儿都是的,需要的只是一个善于发现引导的老师。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判定幼儿的优劣,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对于顽皮好动的幼儿,可以多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捣蛋的行为不能斥责,要慢慢引导,启发幼儿正确地创造、行动。
4.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大,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开发自身潜力,促进思维发展。比如,在进行水果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使用真实水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本文来自于《理论研究》杂志。《理论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握教材的结构,根据幼儿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将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的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作者:袁金花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张易幼儿园
幼儿教育发展论文:乡镇地区发展幼儿教育研讨
一、当前贵州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一)办学条件差,质量得不到保障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贵州农村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都相对贫乏,学前教育发展尤其缓慢,长期的投入不足导致贵州农村学前教育软硬件都极为缺乏。以黔东南的三穗县为例,到2010年为止,全县仅有15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附设小学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13所;6所在乡镇,9所在县城。硬件设施方面除县示范幼儿园外,其他14所幼儿园的幼儿中午既没有午睡的地方,也没有大型的玩具可玩,教室里是以前小学留下的桌椅板凳。80%左右的幼儿因为幼儿园场地有限甚至连中午饭都没得吃,他们每天10:00入园,下午16:00离园。全县幼儿园占地面积6411平方米,生均1.47平方米;建筑面积4860平方米,生均1.12平方米。根据该县教育局统计数据,全县在园(班)幼儿约4238人(学前班人数约2000人),学前毛入园(班)率约46%,可见其入园率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欠缺。[1]
(二)幼教机构管理不健全,师幼比过高低,教师待遇差农村幼儿园无论从管理内容还是管理质量来看,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2]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教工作无专人负责,各乡镇没有设专人来主管全乡的学前教育,也没有专抓幼教工作的干部;二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长期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幼教经费主要来源于幼儿每学期所交的费用。由于经费来源没有保障,再加上拜金主义的冲击,许多幼儿园的保教设施极其简陋,幼儿的安全、饮食卫生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大型玩具、运动器材几乎没有,更不用说环境创设与设备更新了。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前教育的师幼比例过低,影响了幼儿园教学质量。以雪洞镇桃溪小学的学前班为例,2011年入班幼儿36人,4~5岁的幼儿10人左右,5~6岁的幼儿26人,学校请的代课教师只有一人,工资800元/月;雪洞镇小学有大班和小班两个学前班,其中小班56人,3~4岁16人,4~5岁40人;大班64人,总共只有代课老师2人,他们的工资都在1000元/月左右,可见其待遇很差。
(三)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在贵州地区的广大农村,一部分家长仍未认识到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当地学前教育机构的现状并不介意,也不努力寻求相关的帮助;另外有一部分家庭认为,幼儿园或学前班只是看管孩子的地方,孩子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几乎学不到什么知识,送小孩入园(班)还需要家庭额外花费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还不如能省就省,在家看管孩子也挺好的;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从小掌握知识,长大后才能出人头地,才能“鲤鱼跳龙门”,所以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教师就应该多多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否则孩子长大后仍然摆脱不了经济上的困境。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既让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难以根除,也影响了学前儿童顺利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3]
二、贵州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新模式
(一)模式一: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式在新农村建设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在相对落后条件下可行的模式,即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
1.实行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的条件。在贵州地区的广大农村,基本的现状是地广人稀,幼儿园比较缺乏,公立幼儿园更是极少。[4]由于居住分散,3~6岁的孩子每个村最多也就20几个,因此在每个村建一个幼儿园没有必要。而绝大多数的村落都有村小,在一些闲置的村小开设混龄学前班,不足入学年龄的孩子共处一班,或者改建成幼儿园,这样既能顺利解决当地学前儿童入园问题,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资源,节约成本和费用,还可以减轻大班幼儿入校后的不适应,较好地实现幼小衔接过渡,可谓三全其美。现在贵州许多县镇正在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即可同时把幼儿园或学前班的建设考虑在内,有序推进。可见,这种发展模式非常依赖政府的统一规划和主导,能够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社会性、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连续性。例如三穗县的鹿洞小学、款场小学、滚马小学等校舍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在政府协调与主导下无偿转让给当地幼儿园使用,有力地扩大了当地幼儿的入园机会。
2.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的教师制度。在这种模式下,应由政府统一公开招聘幼儿教师。在每个村小的学前班,或者新建的幼儿园,至少每班应配置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以此彻底改变原来由小学一年级教师“一肩挑”的状况。对县教育部门统一招聘的幼儿教师,应认真实施职称评定制度,假期时应由县或乡统一组织培训,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5]例如三穗县计划在三年中把闲置的村小、教学点办成村级幼儿园(班),重点建设好19所幼儿园,按国家规定配置相应的设备,并公开招聘专业幼儿教师174人。①目前这种模式在贵州农村的一些地区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明显增多,入园幼儿数逐年提高。例如三穗县2011年已着手把鹿洞小学改建为桐林镇幼儿园,总投资60万元,主要用于改建幼儿宿舍,新建食堂,购置幼儿娱乐等设施,开设了8个班,招收幼儿240人,配备专业幼儿教师24人。
(二)模式二: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开设寄宿制幼儿园当新农村试点地区取得一定成就,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生活较为宽裕,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对周围村寨有一定辐射影响力的时候,可以采用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开办寄宿制幼儿园的模式。
1.开办寄宿制幼儿园的条件。当前,寄宿制幼儿园一般办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郊,也有办在集镇上的,因为这些地区一般是农民聚居地,而且交通条件较好,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能吸收其他村的村民而呈现居住集中化的趋势;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存在长辈身体不便、教育观念不同、隔代教养太过溺爱等问题,也需要开办寄宿制幼儿园,以较好地协调这些矛盾关系,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6]贵州省赫章县的白果镇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其寄宿制幼儿园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不过总体来说,目前这类幼儿园在贵州的广袤农村地区还是很少,例如三穗县、黔西县至今都没有寄宿制幼儿园。
2.寄宿制幼儿园的运营。这些办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或集镇上的寄宿制幼儿园不应有户籍限制。寄宿的费用一部分应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另一部分由家长支付。[7]例如在白果镇幼儿园,每晚安排需要留下来的孩子住宿,幼儿园需要专门分配一位老师来照顾他们,为此需要额外支出的费用就应由政府承担。在寄宿制幼儿园的建设中,政府还有义务为办园者提供建设用地与政策上的支持,如可以由当地财政支付幼儿教师的部分工资,甚至可以在政府把园所建设完成之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运营,教育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控制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以保障幼儿园的社会公共性和公益性。寄宿制幼儿园的教师应由政府统一招聘,统一编制,统一监督。生活教师招聘后要接受统一的培训,并与幼儿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每逢假期,可轮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3.寄宿制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寄宿制幼儿园主要有两种幼儿:一是离家较远的孩子,二是留守幼儿。对于离家较远的孩子,父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幼儿园看望,周末将孩子接回家团聚;对于留守儿童,应鼓励父母常回家看看,周末也可让监护人或孩子的爷爷奶奶把孩子带回去,享受亲情之乐。幼儿园有必要对幼儿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其了解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一起生活和游戏,并掌握一定的育儿技巧。总体来说,寄宿制幼儿园应该是政府协助民间资本运作的一种办园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可以通过让部分幼儿寄宿来解决学前教育起点公平的问题,而且更多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让全民重视学前教育,从而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和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开办寄宿制幼儿园的模式,可以在县城形成一些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在乡镇形成一些寄宿制幼儿园,在村寨形成一些小学改建式幼儿园,由此形成县、乡镇、村幼儿教育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网络,实现各县、各乡、各村的幼儿都有园可入、有班可进的发展目标,同时实现幼儿教师招聘一体化、培训一体化、待遇一体化,从而保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
(三)模式三:开办新农庄幼儿园这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较为高级的学前教育模式。农庄可以是村集体在共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协作体,也可以是公司制的高效生产组织形态。
1.开办新农庄幼儿园的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较成熟的前提下,生产规模化、科技化,居住集中化得到有效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活跃有力;农村劳动力人口随着户籍改革和第三产业发展得到合理的分流,居住在农村的劳动力人口就业良好,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不存在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农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父母能够为儿童创造幸福的童年,而不是追求“赢在起点上”,父母送孩子入园的积极性高。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开办新农庄幼儿园将水到渠成。
2.新农庄幼儿园的运行。这种幼儿园可由农庄出资,也可由农庄式公司出资,还可以由政府出资建设。幼儿园所收儿童主要为3~6岁的幼儿,必要时可附设托儿所或婴儿班,解决父母因疾病或意外事故、特殊工作原因而导致的抚养困难问题。[8]幼儿教师由集体或公司公开招聘,对集体或公司负责。教师工资由公司或集体支付,由政府统一组织进行交流和培训,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可以向家庭收取相应的费用,其收费标准符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每年对幼儿园收支进行核算,对有结余的,属集体或公司所有,作为幼儿园下一年发展经费,收入不足的则由公司或集体补充。如果集体或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或出现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受损,农庄收入微薄,但幼儿园急需“输血”时,县、乡政府即有义务给予帮助。
3.新农庄幼儿园的主要特色。在农庄幼儿园中,教师除了与城市幼儿园一样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科学态度,发展幼儿认知、审美、语言能力,锻造幼儿健康体魄外,还应对幼儿进行“田野教育”,如每周安排时间带领幼儿到农庄去参观、探索,甚至去体验劳动。这种“田野教育”来源于我国老一辈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张雪门、陶行知等的主张,在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上,应注重幼儿的兴趣,注重生活的延伸和联系;在课程实施上,应注重幼儿的探究活动,关注幼儿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的自由活动。[9]通过这种“田野教育”,可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干中学、学中干,让爱家乡、爱生活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情感。以上三种模式总体上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逐渐推进的。及时种模式目前在贵州农村一些地区已经有了广泛的尝试,当然在尝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第二种模式就全省来说还不算多,除了在赫章县的白果镇有了雏形,其他地区也有了一些尝试外,由于各种支持力量较为薄弱,成效尚在积累之中。在未来的10年,我们将可以看到县、乡镇、村学前教育网络的初步形成,目前许多的县市正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第三种模式可以说还只是一种未来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条件目前还没有提供相应的基础,但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它可以促使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走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