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音乐赏析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音乐赏析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赏析论文: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育改革论文

一、革新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内容

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直采取“讲-赏-析”三部曲的模式,即按照教师讲解-学生欣赏-师生讨论的步骤进行。课堂上放映的影片大多是获得各种电影奖项,或者即便没有获奖,也是被公认为“经典”的影片。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观影需要。鉴于此,笔者欲从一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一)打破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以往的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中,教师主要选择获得奥斯卡配乐奖或其他奖项的获奖影片来进行赏析。经典影片固然有其闪光之处,但某些影片年代久远,在大学生中缺乏共鸣点,加之影片资源相对固定,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改革后的教学中,会适当增加一些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颇具青春时尚气息,贴近其生活的影片,例如歌舞青春,重回17岁,地心游记等。

(二)打破“西片”一统天下的局面

由于课程名称的限制,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往往会把目光瞄向好莱坞的作品。其实,在浩瀚的电影资源中遨游不难发现,中西文化差异在同题材电影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是带领学生足不出户领略中西文化的绝佳机会。所以,改革后的教学中,会对比放映同题材的东西方电影作品,例如都是以神话为题材的,西方有雷神托尔,诸神之战,中国有白蛇传说,倩女幽魂。

(三)增设专题讲座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好莱坞在向全世界输出它的电影产品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文化。因此,我们在看电影,听音乐的同时,应了解其文化涵义。改革后的教学中,会增设一些专题讲座,诸如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中的暴力美等。通过类似的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观影视野,激发学生对某一领域探索的欲望。

二、革新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方式

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创设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和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寓教以情,以情感人,使学生以热情的心态来进入学习。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将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增添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以往的授课模式是教师播放-学生欣赏,教师讲-学生听,即信息流动方向为教师到学生的单一方向进行,缺少了学生的反馈与参与。改革后的课程设计中会大大增加学生参与的环节。例如,讲到电影音乐的节奏要与电影画面的节奏保持一致时,教师就可以一边播放电影片段,一边指导学生们打节奏。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得学生真切的体会到音乐的律动,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节奏与电影画面节奏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看似“玩儿”的教学过程中,掌握了一些音乐节奏节拍方面的知识。

三、结语

总之,电影音乐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它通过音乐与画面、情节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心理,继而获得人格的健全和培养,达到发展的人才的要求。电影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电影音乐的效果是由剧情发展、画面渲染等条件下直接察觉并吸收的。因此,电影音乐欣赏是人们通过图像的感知、音响的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最直接的手段和最直接的一项心理活动。笔者认为,电影音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多元化的发展,适于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欣赏内容。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使用电影这一视听合一的综合的艺术形式来面向非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孙英 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音乐赏析论文:电影孔雀的音乐赏析论文

[摘要]《孔雀》分段落分别描述了三个年轻人各自的一段生命历程与生命状态,呈现出来的是或明朗或冲动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灭、神经抽搐、精神萎靡,以至日子平淡、尘埃落定的过程。而影片中的音乐,更是为主题的表达,情绪的烘托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画面旋律

《孔雀》是导演顾长卫的电影处女作,影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安阳小城里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的生活和命运。青春的微小的挣扎和无助、人在家庭里犹如困兽的喘息和窒息、家人带来的卑微和耻辱、个人在急景流年的人生里被裹挟而去的匆促和慌乱……小城对一切梦想的围困、围猎和追杀,对一切奢侈念想毫不留情的唾弃、消磨和催折……影片收束在一家人在一个冬日去动物园里看孔雀的诡异气氛里,仿佛在向我们揭示片名里所隐藏的秘密——也就是整个影片的主旋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梦想,渴望自己的生活是精彩的,梦想的实现就仿佛是孔雀的开屏一样,成为平淡生活里亮丽的一笔。但现实生活总是残酷的,就像他们一样,我们也许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也许只是怀揣着自己理想而没有行动过。但结局也许都是一样的——梦想从来没有实现过。生活是永远不会按照你自己对它的设计过下去的……

电影《孔雀》在故事结构上是按照分别对姐姐、哥哥、弟弟的讲述分为了三大部分,音乐也就自然的在整部影片的总体布局上也分为了三大块。其中在导演在划分这三个部分的时候,除了通过画面影像和弟弟的旁白外,音乐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以说,音乐在该片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构成整部影片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影片中有很多情节都有音乐的铺底,虽然音乐的使用率较高,但并没有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反而每次音乐的出现都让人感觉很自然也很舒服。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并通过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画内乐与画外乐、音画的同步、对位与平行、音乐蒙太奇等)推动着整个影片情节的发展,为影片增色很多。下面我就分类细致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主题音乐的在片中的成功运用是该片在音乐上的一大特色,在很多地方上的处理,让我想起了另一部非常的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辛德勒的名单。《孔雀》的主题音乐简单的音符中透着一种很怀旧很伤感的情绪,每次听到这段旋律时都感觉心里很压抑。虽然它在片中多次的出现,但每次出现时几乎都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在旋律上则通过变形、变奏、延展等手法也都略有不同。例如: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全家人在走廊吃饭的场景。这三次“聚餐”的音乐都是以弦乐铺底,竖琴演奏的主题音乐片段,按常理来说全家人在一起吃饭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配上这段音乐让整个气氛变得很忧郁,旋律中透着一股伤感和怀念。另一个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场戏就是全家人正在院子里做蜂窝煤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把煤都冲走了,全家人像疯了一样到处找砖头和塑料布保护煤,可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雨和煤混成的黑水四处流淌……主题音乐再次出现了,旋律是由圆号演奏的,弦乐和竖琴铺底把整个场景的气氛渲染得更加凄凉和无奈,让人感觉在那一刻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那种无助和无奈的心情随着旋律流淌进每个观众的心里。

场景音乐是对每个具体的场景演绎的故事情节,人物在具体场景中的感情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铺垫、烘托和渲染。起着营造戏剧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片中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在整部影片中,姐姐、哥哥、弟弟都分别有一段自己的“快乐音乐”。姐姐的“快乐音乐”是在她看到伞兵跳伞后,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开始的,以及在她报名参军中一直穿插着。这段旋律是一段弦乐的拨弦,轻快的三拍子,让人听了心中有一种在舞蹈的感觉,节奏轻盈欢快。的表达了当姐姐的理想就要实现以及和遇见了自己喜欢的英俊的年轻军官时的愉快心情,是很有情趣的一段音乐。哥哥“快乐音乐”则分别出现在妹妹和弟弟请他吃包子并送给他一只小鸭子以及他在公园相亲的一段戏。弟弟的则是离家出走多年后带着老婆和孩子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家中电视里放出的《追捕》里的一段音乐,这属于画内音乐。这两处的音乐都十分贴切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对这两场戏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给人耳边一亮的感觉。背景音乐是加强环境真实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时也可以赋予它们更为丰富的内涵。例如:在片中有场参军送别的戏。背景音乐是喜庆的锣鼓声,在这属于画内音乐。同时里面还有一个音画对位的处理,姐姐想当伞兵的理想破灭了,她的心情是极度伤心和不平衡的,而画面声音却是热热闹闹欢庆的锣鼓声,更衬托了姐姐当时理想破灭极度伤感的崩溃心情。此外,影片中还有画内乐与画外乐的结合,例如:有一场戏姐姐下班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手风琴的声音。于是就随着琴声一直走到了一个小阁楼上,这时画外乐中又加入了男声的哼唱,随后走进了一间是舞蹈教室,但拉琴人的的出现还是从大镜子里看到的。虽然这一段前面一直是画外乐,但充分调动了演员的表情要素,给观众制造了悬念,具有比较引人入胜的“现场”艺术效果。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电影《孔雀》的音乐分析,我想引用顾长卫本人对《孔雀》片名的解释(并不是关于音乐的)作为本文的结尾:“人和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相互观赏,喜讯与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人生是个笼子,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孔雀这种鸟好像是具观赏性的动物。人一点也不次于它们,好比影片中的三个孩子,身上长满故事,人生的经历,如同色彩斑斓的羽毛长满人生……”。

音乐赏析论文: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

摘要: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电影音乐和画面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在我国武侠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音乐正逐渐成为武侠电影的重要构成元素,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近期《英雄》、《十面埋伏》、《功夫》、《卧虎藏龙》等一系列武侠电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反响。本文试以这些主要的武侠电影作品为例,来探讨当代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武侠电影;音乐;赏析

一、引言

一幅幅刀光剑影的江湖画面,一段段恩恩怨怨的儿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盖世神功,一座座侠肝义胆的英雄塑像,武侠电影带给了我们这些神奇。武侠电影音乐是专门为武侠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武侠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武侠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使武侠电影观众把听觉形象与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和享受。我国武侠电影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我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我武侠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

二、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武侠电影音乐应服从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武侠影视作品特定的主题思想、内容情感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表现需要,并与其有机结合,从而在内容情感上呈现出某种特定性。武侠电影音乐可以根据武侠作品表现的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情节、人物、环境,运用不同情绪的音乐去渲染和表现。武侠电影音乐往往可以运用分散穿插的结构方式,在特定的人物活动或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穿插点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此外,武侠电影音乐的艺术效果必须通过武侠电影艺术整体各构成元素的有机融合去实现,通过与画面、人物语言和音响的共融,去服务于武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

总的说来,武侠电影音乐可以为武侠电影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以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武侠电影音乐在发挥渲染气氛的功能时,通过音乐这种听觉手段为影片部分或者整体地创造某种气氛,增强听觉感受,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气氛对于音乐和画面而言,既抽象又具体,而武侠电影音乐就是把这种难以捉摸的情感色彩,借助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使武侠电影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三、近期主要武侠电影音乐赏析

《黄飞鸿》系列电影可以说是我国武侠电影作品中电影音乐的成功运用的代表之一。在《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的歌曲或以此改变的旋律反复出现,将威武中华男儿的形象传颂四方。音乐作为声音主导动机的关键环节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方面走在前列,同时也是烘托氛围、创造节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从《卧虎藏龙》的获奖,到《英雄》的中西合璧,到《十面埋伏》的好评,再到《功夫》的不断创新,武侠电影音乐从单纯的民族乐器的突现已经发展到交响式的中西合璧新民族风情,在大众文化中得到广泛流行。

张艺谋的武侠作品《十面埋伏》从中国古乐中汲取了很多特殊音乐元素,是出色利用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的典型代表制作,其中最突出的是运用了奇崛而独具震撼力的琵琶曲,在影片中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强烈作用。《佳人曲》这段二胡和琵琶协奏曲在《十面埋伏》中被一再应用。片尾小妹死后也响起了金捕头悲伤的歌声。《佳人曲》中的佳人和小妹的形象是互相映衬的,南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貌。

作曲家谭盾充分地发挥了自己跨越中西、古今不羁的创作特长,在《卧虎藏龙》和《英雄》中使电影配乐发展到交响式的中西合璧新民族风情。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反映了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让人感觉人即是江湖,人的爱情和人生也如江湖一样不可把握。在《卧虎藏龙》中,大部分音乐旋律单纯、朴素、统一,和声简单明了,配器清淡。《卧虎藏龙》选用了多种中国民族乐器进行补充,使整部影片的配乐统一而富有变化。《英雄》中的电影音乐也是一次视听的盛宴,是视听艺术的大胆实验。《英雄》从头至尾有一支主旋律萦绕在人心头,时而凄切、悲凉,时而雄浑、激越,时而像如泣如诉的马头琴讲述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传奇。影片中,作曲家谭盾发挥自己跨越中西、古今不羁的创作特长,让这些乐声彼此对话。影片一开始,出现了交响乐与鼓声相间的“序曲”,西洋交响乐宛转流露出二人转的曲调。而东方的鼓点却打出爵士、摇滚的节热“棋馆古琴”的一幕,使小提琴和中国古琴的乐声2000多年以来首次融合到一起。

周星驰的影片《功夫》在武侠电影音乐的运用中又创新了一步,近年来首次运用了不少时代的音乐,令人亲切,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激情。周星驰的《功夫》带来的这些怀旧音乐是扎根民族,扎根民众,扎根中华文化的,只有如此,电影音乐才会有生命力。在《功夫》中,激昂慷慨的音乐几乎贯穿整部影片,尤其是在精彩的打斗时,每每有振奋人心的民乐响起。影片中出色地插入了《闯将令》《小刀会组曲》。《闯将令》以高亢的唢呐引领,具有逼人的豪迈气势,非常适合在武侠片决斗时刻引用,这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粤语武侠电影中经常采用。《小刀会组曲》受到香港武侠导演普遍欢迎,它本是舞剧《小刀会》的配乐,但因其慷慨悲壮的基调和浓厚的民族色彩而成为民乐经典。此外,《四川将军令》《十面埋伏》《东海渔歌》以及《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都能够使人不禁油然而生一种男儿当自强的豪情。

四、总结

我国的武侠电影一向留意于细腻的表达手法;我国的民族音乐,纯净而深邃,文化底蕴深厚,在表达细腻感情时如玉一样温润婉转;抒发激情时,似山河般坚定壮阔。这独有的特色与我国的武侠电影正是相得益彰。总之,武侠电影音乐是武侠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是武侠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今后,在导演们和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武侠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在武侠电影中发挥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音乐赏析论文:小学音乐赏析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小学音乐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增强学生音乐修养、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的教学形式,而音乐鉴赏教学课堂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对音乐类型的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聆听、体会、感受、表达的音乐综合素质,对此,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好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流程设计,强化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主导性,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优化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赏析;教学实施;多媒体教学

小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自主控制延伸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小学音乐赏析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对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效果出发、从课堂教学形式出发,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融入音乐赏析教学流程中去,实现音乐教与学、音乐唱与听、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与用,进而实现小学音乐赏析教学对学生基本音乐素养培训,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做好音乐教学准备工作,提高教师对音乐赏析课程教学的管控能力

1.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做好与学生对应的音乐教学准备工作

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可以将学生的音乐特长如演唱、乐器、音乐知识等进行汇总与整理,系统掌握学生的音乐基础与音乐兴趣,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合理规划与设计音乐赏析教学的流程与音乐作品,让学生可以在音乐作品中找到自己的音乐兴趣,实现音乐赏析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联动与协调。

2.收集大量相关的音乐赏析教学材料,尤其要扩展音乐的类型与种类

老师还应该通过专业的音乐网站以及教学网站,收集大量与音乐赏析教学相关的教学材料,尤其是要积极扩展音乐的类型,让古今中外音乐作品在小学音乐鉴赏课堂中都有涉及,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以及音乐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多样性音乐类型的认知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自己思维逻辑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赏析模式。

二、采用多样化的音乐赏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让学生观看与聆听音乐材料,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性感知与理解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将音乐赏析材料以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在音色与节奏上的把控能力,进而让学生听得进去、愿意聆听、主动聆听,让音乐赏析教学建立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上,强化学生在赏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听”力的增强。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电影中的配乐进行音乐赏析教学,通过音乐与画面之间的联想与对应,激发学生对音乐意境与情感的理解,实现音乐赏析教学的目标。

2.对学生进行音乐赏析教学,实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与广度扩展

由于音乐赏析在情感与意境上的赏析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的,每个人对同一个音乐作品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理解,因此,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赏析教学时,应该主动让学生进行音乐赏析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音乐素材、整理音乐作品内涵、表达自己的分析与感悟,激发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实现音乐赏析教学由“主动教”向“主动学”转变。比如,老师可以安排一个对《义勇进行曲》的赏析教学任务,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创作背景、不同形式的音频文件,整理对该作品的情感认知与精神理解,帮助学生完善对该类音乐作品的系统化认知与体会。

3.系统讲解音乐基础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与综合音乐素质

老师还需要进行系统化的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尤其是应该将音乐类型、乐谱、乐器、名家名曲等进行多方位的讲解与梳理,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比较、比较仔细的音乐知识体系,进而让学生在进行音乐赏析学习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对音乐风格以及音乐类型有一个精准、详细、有效的描述,进而提高小学音乐赏析教学质量。

4.构建音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音乐展示、音乐讨论、音乐扩展

老师在进行音乐赏析教学时还可以构建音乐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而自由组合,建立起灵活多样的音乐学习小组,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小组中进行音乐展示、音乐讨论、音乐扩展,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赏析教学的参与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符合自身需求的音乐知识与基本素养。

音乐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以及音乐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乐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认知逻辑,通过音乐鉴赏扩展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与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让音乐教学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综合目标。

音乐赏析论文:音乐赏析中音乐素养的培养方式分析与研究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以此为前提,在音乐赏析环境下,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希望对今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音乐赏析;音乐素养;培养方式;健康成长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改革,以适应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素质教育需求。传统形式的音乐教学只是简单地向学生教授歌曲的演唱等,而如今则要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使其能够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创造力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创新音乐教育理念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仍然没有获得较好的效果。一些音乐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时,更多的是将歌曲演唱以及音乐基本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依然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为了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人音版“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该课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般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首歌曲的演唱,并加以练习,学生虽然掌握了演唱技巧,但是在音乐素养上却有待提升。基于此,教师便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音乐培养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课堂布置成为春天的花园,使学生能够有置身于大自然之感,进而在此环境下学习这一课的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进行演唱,提高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激发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音乐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因为音乐本身具有自由性与模糊性等特点,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也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理解和想象空间。此外,音乐是一种具有极强创新性的艺术,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渠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无限想象。以人音版“摇船调”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要对歌曲进行赏析,因为各个学生所具备的生活与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摇船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学生在进行音乐赏析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想象,而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鼓励,通过自己的联想构建出一幅美丽的溪上摇船图。另外,我国诸多民族歌曲中有很多与《摇船调》有关的歌曲,由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与之相关的歌曲进行赏析,分析其中的不同之处,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形式。传统模式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示范、学生学习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过于呆板,无法体会到音乐当中的乐趣,一直以被动的状态接受音乐知识,使其对音乐学习越来越抵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利用生动、直观的音沸问轿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将自身所具备的审美情感转变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一种精神力量,使其能够在音乐赏析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观念与能力。

三、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

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中也蕴含了艺术之美,这种“美”主要是对人的情感世界进行影响。另外,音乐也是充满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歌词和曲调中都展现出极其厚重的感情,学生必须要对其进行感受与欣赏。以人音版“木偶的步态舞”一课为例,这是合阳提线木偶戏的一种,该戏种是合阳县特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教师在教学此课时,可以先搜集一些木偶戏组织学生进行赏析,发现其间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因为现阶段的音乐教学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较为重视,却缺乏相应的审美教育,使得学生不能在音乐艺术中体会到美感。但通过木偶戏的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地方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在木偶戏欣赏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审美水平。由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赏析背景下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文章从创新音乐教育理念、培养学生音乐的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乐赏析论文:音乐赏析教学对学生美感的提升探讨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教育基本目标。音乐教育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逐渐丰富,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以及欣赏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音乐赏析教学中传达的美学元素进行分析,并对音乐赏析教学对学生美感提升的表现进行了说明,希望可以在音乐赏析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感,促进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赏析;学生美感;音乐教学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目标倡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仅要重点培养学生语数外,而且对音乐、体育以及美术等诸多素质教育关注越来越多[1]。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繁重学习中体验不同氛围,还能使学生身心有所放松,促进学生音乐欣赏的提高,让其树立高压气质,提升学生美感,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而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赏析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赏析教学是指教师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以及评析音乐的过程中,传播给学生音乐的审美艺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有关知识时,还可体会到音乐自身所传达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水平的提高,并提升学生美感[2]。

一、音乐赏析教学所传达美学元素

(一)情感美

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感,作曲家凭借音乐作品,并将其作为载体,把自身真实情感体验表达出来,演唱者经过探究作曲家情感再把歌曲演唱出来。在这一个过程中情感的渲染不可或缺。所以,在音乐赏析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音乐表达情感进行欣赏,通过音响进行感知,再将所感知内容和学生自身想象相结合,从而体验出音乐的真实情感。音乐赏析教学是音乐的审美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体会出音乐中所表达更多情感,获得情感审美体验。教师们从音乐感情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必要手段以及重要意义等来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并促使其进一步提升,让学生感性、理性经验有所提高,提升美感[3]。

(二)意象美

音乐赏析教学所传达的另一个美学元素是音乐的意象,对音乐意象造成影响的罂粟有旋律、调试以及节奏等。在音乐赏析课上,教师和学生们共同欣赏韵律且张弛有度音乐作品,并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感以及旋律感。并且随着时间延续,学生体会作品思想感情会在其脑海中呈现出其意境或者意象等,并把它通过评析来表达出来。

二、音乐赏析教学对学生美感提升的具体表现

(一)审美意识

音乐赏析教学是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的方式来对音乐艺术性进行体验,并从中得到精神的愉悦。音乐欣赏本身属于一种审美互动,对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感受,然后评价。在初步接触音乐阶段和接受和音乐作品有关信息时,教师一般通过对其形式特征进行讲解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帮助,让其更加容易对音乐作品涵义进行理解,从而养成良好审美感知。在审美感知前提下,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情感会跟随音乐情感变化而出现变化,进过再创造,来达到不同想象的艺术境界[4]。另外,学生通过音乐气质、情感以及形象等方面来对音乐作品思想意蕴进行领悟,从中体会到音乐作品真正魅力,不仅使自身音乐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其精神境界也有所提升,实现不一样审美启悟。

(二)美的鉴赏力及感受力

在音乐赏析教学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教学方式应该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进行作品的赏析,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鉴赏以及感受美能力的提升。可以先选择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短小且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赏析,这类作品学生理解容易,可激发起学习音乐兴趣。教师紧抓音乐作品形象性,凭借音乐作品给予学生的视觉感官刺激来引发起头脑中联想,并由此获取有关音乐形象,构成模糊性这一特点,如此才可让其想象空间更大,使学生音乐感受、鉴赏、体验以及评价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表现力

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人类情感进行表达,音乐赏析教习,通过自己形象力对音乐进行欣赏,并作出评价。教师在对音乐素材进行讲解时,可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使其对音乐评析的表现意识有所增强,实现了自身感受和美学原理的统一,提升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5]。

(四)创造力

音乐教学中音乐赏析教学是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音乐兴趣,使其内心情感世界有所丰富,并陶冶了情操。社会不断发展,音乐艺术文化丰富多彩,时代背景、风格特色各有不同,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也表现出了到多元化特点,例如独唱、合唱,独奏、合奏等诸多表演形式。音乐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联系作品创作背景,并让学生凭借其熟悉的审美方式来发现音乐中的美,然后对音乐进行再创造,从而得到美德享受,促进了学生美感创造力的增强。

三、结语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赏析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十分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音乐教学作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使音乐赏析教学作用真正得到发挥,可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并使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以及表现力有所增强,还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音乐赏析论文:电影中音乐的表现力赏析

[摘 要] 音乐在不同种类的电影中所起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只有更好地与电影相适,从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内容都融入电影中,音乐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影视音乐。音乐在片中一般有片头音乐、片中音乐以及片尾音乐。在片中也分别为整部影片起着铺垫、基调、推动以及升华剧情的作用。具体的功能可分为抒情、人物塑造、解释主题和剧作、确定影片风格以及说明时间和环境。本文通过对六部故事电影音乐的分析,来说明电影音乐的表现力。

[关键词] 电影音乐;表现力;赏析

香港电影人刘达认为,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到的音乐。当然,并非真的听不到,而是说这种音乐很好地体现了电影本身的意境、韵味,从而成为电影本身的一部分,既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又不显得突兀。一部影片,总是要说明一个或者一些问题,表达一些看法,套用文学作品的术语,可以称作为主题思想。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的功能,是电影音乐一项很重要的功能。

一、具有揭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

电影音乐揭示影片主题思想的功能,它是用音乐与电影的结合来传达影片的思想的。它可能用全片的音乐,也可能用影片的序曲或片头音乐,还可能用影片的主题歌,总之,可以利用的形式是多样的,表达的手法也是多样的。

这方面的代表有美国影片《正午》。这是美国西部片和警匪片的经典作品。影片的主题歌《别把我丢下,我的心爱》表达了一个就连自己未婚妻都因不理解而准备离去、处于孤立无援境地的男子汉心中的呼喊,同时也把小镇当作处在麦卡锡主义统治下的美国的缩影,表达了善良正直的美国人被压抑的感受,从而忠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影片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严厉的谴责。这首歌的风格粗犷而深情,被称作是西部片歌曲的经典之作。在影片中,每当情节发展的重要时刻,这首歌就出现了。就电影歌曲的运用而言,这首歌也很有特点。就影片的商业运作而言,这首歌当年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很大成功,许多人是听了这首歌后才去看这部电影的。

由《正午》中的这首歌,可以看到电影音乐可以兼具多方面的功能,电影音乐是如何表达影片主题思想的,这是电影音乐很重要的表现力。

二、具有抒情功能的表现力

音乐抒情,特别是抒发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是音乐的长处。在影视中的音乐,不仅保持了这一功能,更与剧情搭配相得益彰,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美国影片《魂断蓝桥》中的舞会这场戏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是一部表现战争和门第观念所造成的爱情悲剧的影片。在相爱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在即的前夜,他们一起去跳舞,当乐队演奏一首舞曲《一路平安》的时候,舞厅里的灯全部熄了,月光透过窗户射进来,乐队秉烛演奏起来。由于男主人公隶属于苏格兰兵团,影片专门选用了根据苏格兰民歌改编的《一路平安》。它原来是2/4的拍子,速度是中速。在《魂断蓝桥》中,这首歌的旋律被改为3/4拍子,速度徐缓,感情色彩浓重。在整个舞会过程中,导演摒弃了人物的对话,只是靠这感人的音乐、演员精彩的表演、光线和景物等,表现出热恋中的情人热烈而又有些伤感的感情,离愁别绪随音乐和舞步逐渐变浓,在人声加入后结束全曲,二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影片中舞会这场戏,已经成为电影史的一个经典段落,其中,音乐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三、具有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力

如果说单纯的音乐是否有些人还有所争论的话,那么在影片中,用音乐来塑造人物形象则是音乐的又一项功能了。

塑造人物形象并不专指外形,它还包括人物的内心、感情活动等,这一点虽然很难与电影音乐的抒情功能分开,但总是有所侧重。影片《青春之歌》讲的是一位女青年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感人历程。在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女共产党员林红的作用十分重要,影片中林红就义一场戏,是完成塑造林红形象的的、也是最光彩的一笔。这场戏的音乐由产生在那一时代的救亡歌曲《五月的鲜花》以及《国际歌》两个部分组成。

《五月的鲜花》表现了对在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的缅怀和思念,它以柔美的旋律与林红这位女共产党员的身份、美丽的女性形象和气质十分吻合。而《国际歌》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诠释了这位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壮美胸怀和崇高的境界。

尤其是在影片中林红就义这段,导演运用各种手法从各个侧面对人物进行刻画。其中《五月的鲜花》的哼唱更加深了这种效果,可说是运用音乐刻画人物的经典之作。

四、具有确定影片风格的表现力

所谓影片风格,一般来说它是整个电影创作班子的艺术积淀、艺术取向以及本身的艺术素质在现实条件下的反映。不同音乐的使用反映不同的影片风格,不同风格的影片也需要不同的音乐来确定、补充和完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音乐不但可以确定影片风格,更是不同风格影片的标志。

首先来看一下由张艺谋导演,赵季平作曲的《红高粱》中的音乐与影片风格的关系。

影片《红高粱》的内容具有多重的意义,它在一个抗日故事的包装下宣扬了对人性的张扬,影片充盈着一种豪迈、狂放的气息。影片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酒神曲》和器乐曲《野合》,把影片所宣扬的思想转化成具有鲜明风格的音乐语言,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总体风格。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从人物的性格出发,基本上是在扯着直嗓子喊,中间个别的字还用了说白,显得生活化而略带幽默感,但所表达的爱是那样直率执著而毫不掩饰,又是那样的质朴。

影片中的野合这场戏的音乐,直接运用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旋律,在配器上使用唢呐群,呐喊般地吹出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旋律。低音的中国大鼓的固定节奏型的敲击,仿佛是他们激烈跳动的心声。野合所着力刻画的强烈的、粗犷的、带着原始冲动的男欢女爱,被音乐呐喊般地吹奏升华为对人性的张扬,而且抹上了浓烈的色彩。

《酒神曲》是由男声领唱的男声齐唱,在影片中出现过两次,及时次是在酒坊出酒前唱的,第二次是在出师打日本鬼子之前唱的。领唱仿佛是吟诵一样,整个乐句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羽调式的主音6上持续,男声齐唱则有较大幅度变化的旋律进行和唱“好酒”重复出现。全歌配合画面,有如祭祖仪式般的神圣感,同时又具有质朴粗犷的阳刚之气。

《红高粱》所着力张扬的人性,那种自由而富有个性的活法以及在民族危急关头的大义凛然,影片具有浓烈的富于生命力的风格。影片的音乐大大加强和渲染了这种风格,成为全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具有剧作功能的表现力

剧作功能是指音乐融于电影中,并推动影片情节的展示、发展及升华等。一部影片的音乐一旦具有剧作功能,它就在较深的层次上成为这部影片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具有剧作功能的电影音乐,其做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音乐在影片中具有剧作功能,有的影片则是依音乐而结构的,更有的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音乐。在一部影片中,有的是全部音乐都具有剧作功能,有的只有一段或几段音乐具有剧作功能。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20世纪30年代由贺绿汀1937年作的电影的经典作品《马路天使》中,对于《四季歌》和《天涯歌女》两首插曲的运用,就充分发挥了这两首歌的剧作功能。

在歌曲创作之前,这部影片的编导袁牧之根据剧中人歌女小红的身份,提出希望用民歌的曲调来写作这两首歌。作曲家选用了江苏民歌《九连环》和《哭七七》,把旋律中过于缠绵之处作了修改,使这两首歌的歌词和旋律流畅平实,委婉优美。

影片的开头是一列中西合璧的婚礼乐队,在队伍的进行中展示了影中的主要人物吹鼓手陈少平、报贩老王和歌女小红。小红站在酒店的阳台上,向少平招手时散开了手中供客人点歌用的折子,用这个动作表明了她的歌女的身份,然后,她在养父的伴奏下开始演唱《四季歌》。这首歌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物起兴所写的四段歌词,唱出了以小红为代表的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由于日寇入侵而被迫离乡背井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思亲恋乡的深炽情感,像“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大姑娘漂泊到长江,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青纱起高粱”“大姑娘夜夜梦家乡,醒来不见爹娘面,只见窗前明月光”这些词句,都饱含着中国人民的血泪;而“血肉筑出长城长”的词句,则脱胎于田汉为《义勇军进行曲》的写的“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诗句,这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

影片中的另一首插曲《天涯歌女》是一首纯粹的爱情歌曲,它用陈少平与小红隔街而唱和伴奏,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但就是在这首情歌中,也有“家山北望泪沾襟”这样的表现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怀感的词句以及小红的姐姐小云因生活所迫而沦为街头妓女时的思念家乡泪流满面的镜头,为小红和陈少平的爱情表达展现了时代的背景。

当小红因养父为了讨好流氓古成龙而不知就里接受了古成龙买的小花布而遭到陈少平误解,陈少平扔钱让其为他唱《天涯歌女》时,由于演唱者的情绪不同,歌曲的速度放慢了,情绪忧伤而低沉,就连伴奏的配器也与上次不同,变得单薄而呆滞。小红的演唱在陈少平不可忍受地把桌上的餐具划拉到地上以后,戛然而止。在小红的演唱过程中,导演先后分别在小红和陈少平的画面上叠印出上次演唱这首歌时的画面,用两次演唱的对比,加强感情的渲染,并且揭示出两人的内心中对这份感情的怀念和珍视。

影片《马路天使》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除去剧作、导演、表演诸方面的因素外,它的这两首歌曲在创作。演唱和运用方面的成就,是影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六、说明影片的时间和环境

电影音乐能说明时间和环境是由音乐自身所具有的功能,音乐所带给观众的感受及所引起的联想,还有音乐的时代风格、地方风格、时代音调、地方音调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功能。而电影音乐所具有的这种功能,与画面所提供的内容和形象是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具有较强的确定性。

影片《青春之歌》表现的是自1931年的“九•一八”到1935年“一二•九”这段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历程。影片的编剧、导演和作曲都参加过这个伟大的运动,对于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非常熟悉。为了地表现那个时代,影片选用了大量的救亡歌曲,对于《青春之歌》成功地运用救亡歌曲来表现整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和英雄人物,著名音乐家李焕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总结出电影音乐运用时代音调的成功经验。这对其后的历史题材影片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作者简介] 韩尚晏(1979― ),女,黑龙江鹤岗人,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理论教学;王笑男(1978―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理论辅助教学。

音乐赏析论文: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

摘 要: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有价值的人才是学校的目标。近年学生的培养重点逐渐向艺术方面进行转移,现代教育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对当代学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小学音乐课程被很多学生喜爱,学习音乐不仅仅要学习乐曲的演唱或弹奏能力,还要学习如何赏析音乐。文章提出了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现就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具备多元化的能力,以后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如此一来,家长对学生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能力就变得更加关注。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还可以陶冶其情操。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演唱或弹奏乐曲,还要让学生渐渐接触音乐赏析,形成良好的赏析能力。下文就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进行分析。

一、当代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

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才是主要科目,才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而作为小学的音乐教学只是相应讲解一下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心思,从教育理念方面就对音乐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学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主要是以辅助科目的形式出现,上音乐课时只要达到课程要求就可以了。因此,这类教师上课时,就只是按照课本上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很少关心学生是否学会这首曲子到底怎么唱,没有深入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关注。很多学生上课就只是听课,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会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练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音乐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音乐课程作为非文化课程,应该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但是很多音乐课程仍然和其他文化课一样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渐渐失去兴趣,与学生预想的内容不同。还有很多学校在音乐课上教了很多演唱或者弹奏的方式,但对于如何进行音乐鉴赏缺乏重视,甚至较少涉及该部分的内容。

二、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具体方法

1.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赏析教学

当代社会对学生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音乐赏析教学的需要,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就要开创新型的当代教育技术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某一曲子弹奏方式进行讲解赏析时,可以利用共同探究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推理,慢慢得出结果,得出音乐欣赏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该音乐知识的印象,更能使其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为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课堂上,在教某首曲子的演唱或弹奏方式时,可以在学习之前利用多媒体放一段与这段曲子相关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对音乐进行一个初步的赏析,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容易被接受。在视频放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弹奏和赏析的重点和技巧进行相应提醒,让学生注意视频中运用的是什么技巧。通过画面和动感的音乐刺激学生的神经,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赏析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课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加深对部分内容的了解。

2.组织开展音乐赏析活动

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联合开展一些课外教育活动,对于喜欢学习音乐赏析的学生,可以开展音乐赏析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曲子或者感兴趣的曲子进行演唱或弹奏,可以采用录视频的形式记录表演过程,然后将视频传到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对其他同学弹奏的曲子进行赏析,然后评选出的作品。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赏析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当代学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初步发展是十分关注的,为了让学生在小学就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对小学教学的要求比较高。这就导致小学教学的方式要不断转变,学生也应该跟随时展的步伐,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赏析的教学,从根本上丰富学生的能力,使其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音乐赏析论文:对提高高中生音乐赏析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情感充溢,想象丰富,内心生活趋于复杂,审美心理趋于浪漫,这种心理特征使得他们尤为喜爱音乐,对音乐欣赏的需求更为强烈。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就需要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去认识,喜欢教材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欣赏能力

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情感充溢,想象丰富,内心生活趋于复杂,审美心理趋于浪漫,这种心理特征使得他们尤为喜爱音乐,对音乐欣赏的需求更为强烈。据有人调查,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最想做的事就是听音乐,音乐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伴随并促进他们成长的基本要素之一,还有学生曾对我发表感慨:老师,没有音乐的生活就是没有生命。但令人忧心的是:他们所热衷的并不是由专家们精心选编的教材音乐,虽然新教材中也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心理融入了少量的通俗音乐,但对于以热衷流行音乐成为时尚、“追星”达到狂热程度的大多数高中学生们来说,却是“没意思”、“没兴趣”、“听不懂”。显然,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学生,更不要说打动,感染他们的心了。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呢?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我认为欣赏教学能否真正意义上成功,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大胆探索,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就需要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逐渐引导学生去认识,喜欢教材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以下便是我的三大更新体会:

一、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因人而异

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 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涵。比如,对天文感兴趣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行星组曲》 ;对唐诗有研究的人,就容易理解《大地之歌》 ;熟悉外国文学的人,对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更 容易接受。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音乐内涵就必须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掌握音乐欣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还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歌词比较直观、内容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歌词语言优美、朴实无华、感情真挚, 由衷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欣赏这一类作品,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也不 需要借助更多的资料。所以说,在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 学。

二 、欣赏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现和消失,没有时间的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存在,就没有音乐的展现,时间是音乐存在的方式,转迅即逝。因此,音乐的欣赏需要反复的进行,在反复倾听中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掌握音乐的主题,认识主题的对比、发展与变化,,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欣赏教学是使学生将音乐表现手段与音乐情绪联系起来的有效方法。它既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

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处于那种“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状态,多数情况下都是填鸭式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训练,硬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性,使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排斥情绪,进而造成学生对音乐欣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音乐欣赏课不同于其他的基础课,开设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音乐陶冶情操,以此来激发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发创新精神,进而影响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说音乐鉴赏课堂应该是最有活力、鼓舞人心的课堂。要想让所有学生有自信感、轻松感、活力感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老师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彻底地转换角色,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师长变学长,由“教”变“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让音乐成为心灵沟通的纽带。在教学中老师也要多利用图片、舞蹈、录像、诗歌等辅助方式和对比欣赏、类比欣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分组互动,从作者、信仰、乐器、音乐体裁、风格特征、社会历史等背景着手,分析、引导、启发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造就一双翱翔的翅膀,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爱上音乐。

四、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习动力就需要我们把互动性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静、动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想象空间,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完成学习。我们可以让音乐欣赏课成为享受生活的课堂,例如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教学,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大自然的交响曲,让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悠扬的笛声……让大家敞开心扉、放松心情,投入自然的怀抱。之后老师播放教学音乐,依然让大家冥神聆听,用心去感受音乐所展示的意境。感受完后可以由老师带领大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尽情地动起来、舞起来,这不但是师生们互动的过程,还是学生们缓解压力,释放情怀的过程。这期间教师一定要起到带头和活跃气氛的作用,鼓励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们动起来也正是培养师生情感,互相沟通的方法。这样不但抓住了高中生爱玩爱跳的天性,还抓住了高中生需要释放学习压力的心理,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多变,视野更加宽广,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

音乐赏析论文: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音乐赏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音乐教学在综合型高校艺术选修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绝大部分综合型高校根据本校的音乐师资情况,相应地开设了音乐赏析类课程。音乐赏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可以与音乐赏析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中发挥许多作用,例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音乐欣赏;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现在全国高职院校普遍都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因为通过音乐,大学生了解美、发现美、体验美,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校对于欣赏教学的研究日益深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创设出比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随着“视听结合形式”的成熟而明显提高。作为一种新型音乐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走进了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全新的意义。

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提高学生素质。

二、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赏析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现状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方式如下图所示。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乐学不倦。同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在讲课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而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一张嘴,偶尔加上一两件教具的手段,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面对黑板上所列提纲,忙于记笔记,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不易理解,学生感到枯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比如欣赏《黄河船夫曲》,向学生边展示一些黄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边讲解黄河悠久的历史,当看到黄河壶口飞流直下、波涛汹涌、惊涛拍岸的景观时,必然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情感体验。听着高亢激昂的《黄河船夫曲》,看到船夫们同急流风浪搏斗的画面,朗诵着光未然激情澎湃的诗句,学生仿佛也置身于滚滚洪流之中,怎能不为黄河的精神而自豪,不为惊心动魄的音乐而感动。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图表、彩色文字、动画、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耳、动脑,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得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加强记忆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快速、、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既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练的层次、练的力度。还可以当堂得到反馈信息。由此看来,多媒体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多媒体工具软件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师的备课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的补充教学内容,在学生的自学中,学生可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路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反馈、完善,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学习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可控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人机交互、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信息传递反馈环境,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界面。并且计算机多媒体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更具有实际意义,更能体现其优越性。科学实验纷繁多样。微观的、宏观的、活动的范围很广。传统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较多,学生的实际操作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大型设备的试验,往往没有这种试验环境。这样,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多媒体来实现此类实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效率,节省了自然资源。

三、多媒体技术如何跟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跟高职院校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备课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备课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科学水平的过程,也是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备课过程。备课的技巧有以下内容:

1.选教材。教师要合理选择教材、确定欣赏曲目。要选择具有代表性、艺术性易于理解与接受的中外著名曲目,作为欣赏课教学内容。

2.精通作品。教师要熟悉作品,对音乐作品内容、音乐形象、表现手段及知识技能等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的,找出重点难点,思考解决方案,研究教学程序(教学步骤) 。

3.备课与学生。备课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衔接性,避免造成知识结构断层。了解原有知识技能和他们的兴趣、学习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要清楚每一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做到胸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形成系统性。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存在哪些问题,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卓有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4.多媒体设计。①要根据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画面设计、编排、剪接等;②对音乐理论、概念知识部分进行配音解说;③明确哪些教学环节需要多媒体特效处理、导入图片等。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以达到整个教学过程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总结

多媒体教学既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当然,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能走死胡同,我们要看到,先进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师地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启发诱导学生去探索,去追求。总之,笔者认为,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令其较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地迎合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逐步提高其对高雅音乐的欣赏水平,把美妙的音乐带入到脑海中,去体会音乐给人们无尽的享受!

作者简介

邱翔,音乐教育助讲,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p音乐欣赏与修养p中国民歌风格。

音乐赏析论文:高校音乐赏析课教学教法初探

摘要: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是普及音乐艺术教育、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应结合大学生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教法,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欣赏层次。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情感;教法改革

音乐欣赏是一种音乐审美体验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高校开设音乐赏析课程,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形成,从而达到美育功能的实现。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着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审美情感体验的误区。很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热衷于一言堂、满堂灌,把握不住教学重点,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音乐相关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学生在音乐赏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听、学、唱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的课堂气氛必定死气沉沉,无法完成音乐欣赏课程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高校音乐教师应明确音乐欣赏课程的内涵,把握音乐欣赏课程的实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以提高大学生审美水平为出发点,深刻理解教材,积极改革教学教法,优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模式。

一、要指导学生把握好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理解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是打开学生音乐欣赏之门的金钥匙。唯物主义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音乐的内容,是音乐家带着审美情感,对现实生活进行美学提炼,利用一定创作技巧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它是无声无形、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借助一定的音乐形式才能得以体现。音乐的形式是内容的艺术造型,是表现内容的手段。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明确音乐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音乐作品的内容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比如和声、旋律、音色等)才能存在;作品的形式只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内容,艺术形式也就只能成为一堆没有任何生命力的音符。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一些具体的音乐作品,它们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这个内容是通过哪些形式表现出来的,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是真正艺术作品的及时个主要的标志。”

二、注重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审美能力

我们知道,音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要想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内涵,从直观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就音乐艺术来讲,受教育者除了系统掌握作曲家、创作背景、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等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戏剧、地理、绘画等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识别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特色和异同,增加其音乐艺术的知识储备,提高其人文素养,增强其辩证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文化底蕴,才能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充分调动其文化积淀,产生出艺术审美的火花,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创设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意境是艺术创作者的较高追求,它不仅能够抒发创作者的感情,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感情交流,激发人的想象力,引发欣赏者面对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就给欣赏者留下了对客观形象进行再次加工的空间,使他们可以根据音乐和自身理解,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而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深化情感过程中进入审美想象的意境。同时,根据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指导他们做好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有机结合,积极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自觉地、主动地运用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事物,改造自身世界。

比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作曲家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意义,同时结合多媒体进行视听、视唱,这就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奋起抵抗的英雄壮举,进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感知,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祖国的爱国热情。

四、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把握其审美内涵

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向性原则。就一部音乐作品而言,艺术性主要是指其表现形式,思想性主要是指其表现内容。的音乐作品必定是既有的艺术性又有崇高的思想性,因为音乐作品的艺术性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实现的,而音乐作品只有包含深刻的思想内容,才会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才会使人产生共鸣,生发审美感受,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对教师来说,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选择合适的曲目,通过深刻分析作品内涵,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演唱,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努力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技巧等艺术性的组成因素,不断提高音乐才能。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正确的审美观,坚持以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情和音乐想象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不断完善其内心世界,陶冶其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教育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过程,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根据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积极把握音乐欣赏课的内涵,充分发挥音乐欣赏课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大力改革教法、学法,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更好地领悟作品蕴含的积极意义,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

魏丹娇,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音乐赏析论文:中学生音乐课程接受及音乐赏析能力培养

摘 要: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课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发展的教育观和素质教育的倡导下,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中学生的音乐教学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课程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态度和接受能力,其次要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音乐课程 接受音乐鉴赏能力 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让学生融入课堂,使学生真正了解音乐。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实力对于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多元人才需求的社会,国家教育部门适时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使音乐课程真正成为一门专业性、素质性较强的科目,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培养真正的音乐人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中学阶段,如何上好音乐课,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实地调查。实践出真知,教学要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之上。我们通过抽样调查几个中学发现,音乐课程设置与实施仍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我们就调查得出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谈谈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并分析影响学生音乐接受的因素。

一、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一)音乐课程的专业性太强,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课程与学生基础不相适应。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不够,不懂音符与声调,更不懂得五线谱的应用,没有基本的音乐常识,这是学生缺乏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问题,不能只是想当然地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活动中,把学生能够认识五线谱、懂得音乐的基本声调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不考虑实际情况。从高一开始就要反复强调音乐的识记与练习,适时让学生在学校现有的教学器具下练习,并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评分。

(二)音乐形式过于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似乎只是在练习某个特定的歌曲,而教师在课程的选择上往往选取较简单的歌曲部分教课,而不涉及其他如音乐鉴赏、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创作等模块,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和认识仅仅限制在歌唱部分,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娱乐性,只是单调机械地了解和重复歌曲,对于音乐教学没有实质意义的帮助。在音乐教学模块的选取上,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给学生展示多元化的音乐,在丰富形式的同时,给学生良好的兴趣导向和指引,为学生兴趣选择和方向选择做铺路。

(三)音乐课程的乐曲不能反映学生的兴趣点。除了单一的音乐选择之外,还存在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音乐乐曲的选择,过于陈旧传统,没有跟进时展的潮流。诚然,我们开设课程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素质之外,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曲目,而不知道与时俱进,否则将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融入课程。我们可以选取与学生的时代同步的正能量歌曲进行教学,也可以对于音乐的发展做阶段展示和讲解,但不能就着几首陈旧的歌曲一遍又一遍地灌输,这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留下刻板印象。

(四)音乐课程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一些学校,音乐课程成为一个虚设的科目,没有真正的音乐教学,有的则是播放一些没有经过认真挑选的流行歌曲,有的学校一个月只有一次或者两个星期只有一次音乐课,这种课程安排,显然没有重视音乐课程,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休闲和使学生放松的课程,大大降低了音乐课程的严肃性。这些学校仍旧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没有做到真正对学生负责,使得一门知识型课程成为一门娱乐的课程。在以后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向学校反映类似的问题,合理规划音乐课程,最少每周一节音乐课,从而让学生有机会学习较为专业的内容,使音乐课程真正成为有意义的课程。

(五)M织严密,学生的自主性较弱。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音乐课程无法避免组织严密,削弱学生自主性的弊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旧被忽视,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也没有给学生一定的展示机会,这样很难发现学生的特长,使得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被埋没。因此,我们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改变整齐划一的按部就班的上课模式,教学步骤和课程应随机变化,不受模式束缚,而不是指定具体的事件进行知识讲解,对具体的事件进行简单操作。在辩护的课程模式中逐步适应新的节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一定的课堂反转,促进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

(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练习机会几乎没有。我们除分析学校和教师的因素外,还应该注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态度和表现。学生对于新课程改革没有总体的认识,认识和态度仍旧停留在娱乐的层面,把音乐课程当作学习紧张状态下的放松,而没有认识到其中的知识性与课程的严肃性,对于课程的态度不认真。这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在课堂中灌输知识性,更要扭转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心态,让他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音乐课程的学习。同时,学校音乐器材的配备存在问题。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少有学校为学生配备齐全的音乐器材,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个电子琴,这大大束缚了学生对于音乐器材的练习,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留下学校并不重视音乐课程的印象,使得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这也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老师应当向学校申请配备一些音乐器材,帮助学生练习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素养

在培养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素养之前,我们应该充分解读音乐课程的理念及审美教学的方式问题。音乐鉴赏旨在锻炼和提高学生体验音乐艺术的能力,使得学生对音乐当中的各种要素有深刻的体会,并锻炼学生将亲身体会正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而形成最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认识乐谱和弹唱演奏等能力,让学生对现有的音乐作品进行更好的表演,以此为基础,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使用音乐艺术同他人交流。在能够很好地表现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创造能力,发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其中的解读我们会有很多难以实现的地方,上文已经提到,中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和练习都没有掌握好,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在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熟悉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了。

在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并提出了方法和建议。目前,较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教”,教师应该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相应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何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传统音乐的美?如今的电视台总会有一些歌唱比赛的节目,总能够引领一个潮流,教师应该多去关注信息时代的发展,从中寻找一些学生极感兴趣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的结合,比如赵牧阳唱的《侠客行》、霍尊的《卷珠帘》分别具有地方特色和古典美,为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帮助。我们可以运用现成的音乐实例剖析其中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的美感。

(二)教师对于外国古典乐曲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其不仅要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还要注意世界公认的经典乐曲的经典型和典型性,以及为何成为经典,更要与音乐背后的故事性相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深入音乐中感受其美感。我们可以选择世界闻名的音乐家肖邦、贝多芬等人的钢琴曲。

(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欣赏可以产生较大的综合效应,调动学生的情感,扩大审美效应,两者互相促进,为学生陶冶情操提供帮助。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欣赏音乐的注意力,通过欣赏各种风格的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音乐大师。让学生领悟音乐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不同的情绪要不同的音乐针对性地进行调节。音乐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可以震撼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斗志,可以改变人,也可以改变世界。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来欣赏,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上就是P者在教学过程中调查并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音乐赏析论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摘要】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音乐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出现了各种风格的融合,不同的人对音乐的赏析出现了“多元化”,对某种音乐了解不够深入,其归根结底是对不同的音乐鉴赏方法不规范。本文就如何在高素质教育环境下进行音乐赏析,领略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分类号】J60-4

一、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是抒发情感的一个方法。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上过音乐课,一直在进行着音乐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是西方音乐,赏析的作品大部分也来自于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尽管是传统音乐,人们还是按照鉴赏西方音乐的方法去品味,这就对传统音乐色赏析出现了误解,使那些有力量、有价值的音乐就此埋没。因此,应该呼吁大家完善和提高对音乐赏析课程的重视,学会正确赏析除西方音乐之外的好音乐。现在的音乐教育体系以技术和审美为主,受西方音乐教育影响颇大,音乐教育比较模式化,固步自封,使得音乐教育模式化、单一化,侧重技能,本文认为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脱离音乐的发展方向。西方式的音乐教育使得民族传统音乐逐渐缺失,音乐教育转换新的教育方式势不可挡。

二、音乐教育和音乐赏析价值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现了工业文明的进展,具有工具色彩,在现在时代转型背景下,要想跟上时代变化,现代音乐教育规范化教育必须创新和改进。音乐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育人和中华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西方式音乐教育以哲学理论为根本,比较模式化、死板,现在音乐比较追求个体化,注重生态文明,回归创建音乐的作家本身,有利于更好的产生共鸣。音乐赏析的目的是了解创作的初衷,可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个人节操的升华,建造个人的精神世界。音乐赏析不仅懂了别人,也让别人懂了自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授科目、大纲、内容、课时、教学形式等项目,是如何实施音乐教育的标本。还包括师资力量、生源水平等等。课程设计一定要重点突出,注重实践和以学生为本。

1.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

老师是音乐之路的启蒙者,是音乐这趟旅行的领路者,在学习音乐旅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音乐教育需要博学的,有多年学习音乐经历的人,重要的还需要有能力启发和带动学生们的情感。赏析音乐的及时步是能产生共鸣,读懂它内在的情感,把死的东西变为活的事物。老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音乐也需要有天赋的人,如果一个人天生五音不全,那何谈领略音符的力量。要想培养出的、能继承发扬音乐的人,生源水平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有天赋的、潜力的学生,也可以减少音乐教育时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培养更多音乐赏析“巨人”。可以通过最常见的考试为标准来衡量,如饱含情感地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模仿等等方法。

2.课程结构

根据往年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常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知识、音乐赏析专业知识、专业课外拓展及实践教学五个部分。从形式上来说,与其他高校框架一样,主要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顾名思义,是每个学生应该熟知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选修,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来选择的,体现了音乐的个体化。但是,选修和必修课程比例一定要适当,专业课程不能太少。专业课程才是是音乐赏析学习的主要知识,是音乐赏析的基础。除此之外,应该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抛弃原有的守旧的模式,实行培养人才的弹性化模式。

3.课业内容

高校的音乐赏析教育也是普通的转科大学教育,也需要完成每个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例如英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素养和军事理论等。除此常规的课程项目外,重要的就是专业的音乐教育。音乐赏析的学习范围非常广,因为首先音乐的范就很广,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音乐剧、舞台剧,各种戏曲及钢琴曲、吉他曲等各种乐器奏出的曲子,其次还有东西方的差别,即使都是摇滚,东西方的摇滚又有不同的味道。一定要注意避免课业内容太窄,使学生认识面窄,难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4.教育方法

古往今来,针对音乐赏析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的音乐赏析教育方法逐渐适应了大众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人这个个体。其实,音乐的享受本来就是注重个人感受,音乐赏析要体现个人价值。其次要选用适合东方特色方法,从东方音乐角度出发学习。要学会赏析,就要先学会领悟音乐,领悟音乐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现实践的重要意义,学习音乐的产生,从根本上了解音乐。在你能懂一首音乐的时候,你也就在慢慢学会赏析了。

5.课业评估

就像学生的考试一样,考试必不可少,定期评估也至关重要。定期评估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可见评估的重要性。课业评估可以分成多种形式,课堂积极性、书面形式和自我创作等。专业的理论基础需要书面的形式,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卷子。学习的不同内容的音乐进行创作及自我点评。最终通过专业的老师们综合各方面表现给出成绩。

四、总结

随着音乐越来越多,能理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对音乐方面,这是极大的埋没,对我们是极大的损失。懂音乐赏析的人能帮人们去了解它,不管它对你意义如何。一首歌,可能能让没有勇气的人鼓足勇气,可能能让寒心的人再次感受到温暖,可能能让丧失信心的人重拾信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音乐赏析的力量。弹性化、科学化、创新化地进行音乐赏析教育是大众追求的目标。按照如此教育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音乐赏析界将呈现繁荣景象。

音乐赏析论文:普通高中音乐赏析之我见

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升学压力,对没有硬性考试标准和要求的音乐“副科”自然就被他们排在了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位置了。虽然高中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高中音乐欣赏课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发智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给繁重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因此音乐欣赏课对高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音乐教学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喃?笔者经过数年的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音乐

音乐作品源于生活,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情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都与生活紧密相关,音乐是一个社会产物,音乐也可以是国家兴衰的一面镜子。

音乐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情感的。要欣赏音乐首先就要认识音乐语言,这个对高中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所以帮助学生认识音乐语言是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关键一节。

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它的作用在于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使人积极的奋发向上。随着学生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要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探析。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一定会被“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休想使我屈服”的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内涵所折服。

通过简单的音乐史,音乐语言及音乐内涵,先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大概而的了解,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便能的把握音乐的方向及欣赏的目的。

二、体验音乐

文字上的了解,是为了下一步的亲身体验做准备的。音乐欣赏是音乐作品赖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途径。任何音乐作品只有当它被人们欣赏并接受的时候,才能把自身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来。欣赏本身是一个过程,它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声响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而感染自身、引起共鸣,产生强烈的心里体验过程。因此,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教师必须抓好这一过程。把学生逐渐的带入到共鸣的情感体验境地。

(一)调动学生的情趣

高中音乐课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泛,学生们因为知识及兴趣所限,可能会有部分同学不感兴趣的。这时教师要预先做好准备,不然学生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正常教学。

例如,在讲到《春江花月夜》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此曲的兴趣,可以着重讲述一下此曲的来历和社会声誉,先调起来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讲:《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开始流行于民间,在1895年由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园把它整理成《浔阳琵琶》,此后又经汪庭昱将这首乐曲名之为《浔阳月夜》、《浔阳曲》。直到1925年才由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根据汪庭昱的琵琶独奏谱《浔阳月夜》,把它改编成为多种民族乐器的合奏曲,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将曲名更易为《春江花月夜》。此曲之小标题与李芳园所拟有所不同,是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欺乃归舟、尾声”。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最终成为一首艺术精品。这首曲子在国际上也深为听众珍爱。在英国演出时,英国观众激动地说:“十个人的乐队征服了西方人。”讲到这学生们对此曲的好奇与兴趣便被调了出来,教师可及时抓住学生的心里适时播放乐曲。

有些曲子学生不熟悉、又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该转换一下角度,去寻找与乐曲相关的其它吸引人的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接下来的教学才能正常顺利的开展。

(二)激发联想

对音乐欣赏课有了兴趣,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我们要想进一步挖掘音乐的内涵,就要进一步的学会理解音乐。如何很好的去理解音乐?这不仅要利用音乐自身的条件,还要利用其它与音乐相关的条件。而且,对于艺术内涵的领悟绝不是一个听觉,或视觉或触觉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艺术的共鸣须要的是整体感觉的相通。如欣赏那个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教师可配合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图,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再用眼睛去体会图画中的节奏。图中的伏尔加与音乐中的伏尔加相通了,也便是学生领悟了。再如欣赏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引子部分教师作了这样的语言描绘:“两条小溪正在欢跳着向前奔流,清凉的河水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发出闪闪烁烁的光芒……。”教师的诗一般解说,很快的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丛林,找到了天音传来的方向。这无疑给学生们理解和体会音乐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能够在音乐外用来引导学生领悟音乐内涵的方式很多,不仅仅是图画的使用、语言的描述。还可以配合着舞蹈动作等等。只要是有利于传递音乐情思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借鉴使用。

三、领会音乐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会领悟音乐之美,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讯息,辨别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正确比较和评价音乐,并以音乐为载体,了解其所表现的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并最终在音乐的启发下学会爱、懂得爱。

在教学过程中与其给学生讲解音乐的结构、调性、配器、和声等艰深的乐理知识,不如不如让他们深情地去感悟音乐,去体会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如在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时,与其高谈阔论《第四十交响曲》的调式结构是怎样表现“含着眼泪的微笑”,不如讲解一些情感故事,如莫扎特在创作《第四十交响曲》时所处的社会及其自身的生活困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与1877年7月25日创作完成的。莫扎特将曲调定为他很少使用的象征伤感和痛苦的g小调,这是一部阴沉,但也是莫扎特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乐曲的四个乐章都是抒情性的,其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悲怆气氛,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这部作品倾述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但这并不是作曲家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深情地凝聚了一个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和挫折的集中体现,是莫扎特的“含着眼泪的微笑”。学生在了解到莫扎特的窘迫后他们便会自觉地带着深深的感情去体会“含着眼泪的微笑”,这既是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结语

总之,高中音乐欣赏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并最终在音乐的启发下获得对美的感悟。只要我们音乐教师能够用心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学生的爱好等角度来精心设计每一堂音乐课,给学生一个美的艺术熏陶,就会使学生对待音乐课的观念转变。他们会发现音乐课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副科”。

音乐赏析论文: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摘 要】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包罗万象。欣赏一部电影既需要用眼睛观看,也需要用耳朵聆听。电影中的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烘托着电影的气氛,同时对电影也有一定的诠释作用。一首的电影音乐能为电影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整部电影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影音乐;审美;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6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68-01

电影音乐较纯音乐而言,既有共性又有着其独特的个性。既要有独立性又要与电影的画面相统一。除了最基本的节奏、速度、旋律外,还要迎合电影中不同的故事内容、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环境,一部的电影如果没有了音乐,就如同一桌“满汉全席”没有放盐,看着华丽无比,其实乏味得难以下咽。电影离不开音乐的的烘托,的电影音乐总是与电影的情节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它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电影,把电影的内涵释放出来,含蓄或者强烈地抒发着电影的情感。

电影中的音乐风格就确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他可以把电影中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巧妙地刻画出来,深化观众的印象,加强电影的感染力与视觉效果,增强背景的渲染气氛。这种背景包括环境、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电影音乐有的时候还能为某一位电影人物代言,而且这样的表现是深入人心的。比如在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中,当夜幕降临诸神出场登船上岸时,演奏的是《诸神》一曲,该曲调极富日本民族的特点。无论是伴奏乐器,还是音乐的曲式,都是“日本味道”。音乐一出现就渲染了诸神出现时的神秘气氛,同时也代表着日本的民族元素。再比如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一声“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顿时让观众“闻”到了熟悉的老北京胡同的味道。

音乐是一门付诸于听的艺术。音乐也是抽象的,它也最能刻画人物的心理。在电影中,用音乐刻画人物的心理也是屡见不鲜的了。观众可以通过音乐的刻画更加深刻体会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最容易体会的两种心理莫过于悲伤与高兴。在电影中,白事儿与喜事儿的音乐截然相反,当电影中出现喜事时,音乐活泼欢快,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电影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开心。当电影中奏起悲伤的音乐时,观众也能对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同身受。在电影《萤火虫之墓》中,当节子死去时,音乐缓缓响起,观众同清太的内心感同身受,对他失去妹妹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

电影音乐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早已经深入人心。这部电影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电影讲述志愿军连长张忠发率领志愿军战士,为抗击侵略者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体现的是这群英雄对祖国的热爱,为了保卫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电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演绎,主题曲《我的祖国》更是深化了主题,加深了观众的印象。电影《草原英雄叫姐妹》中,音乐始终贯穿其中,辽阔的草原,疯狂的暴风雪,英勇的小姐妹……音乐始终与影片相融合,紧扣电影主题,这部电影一直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对电影音乐的欣赏,要同音乐与电影、剧情与画面相结合,更要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音乐诠释画面、丰富剧情的同时也起到以韵补情的作用。对电影音乐的品评与判断要注意自身的知识修养,既要有电影知识,同时又要有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要有对电影的审美观,与电影的画面、语言、镜头韵律、形象、音乐情感相结合,同时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感悟、想象与体验等。此外,还要对音乐创作者的生平、风格等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更加深刻体会音乐创作者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当然,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是必要的。比如音乐的语言,以及音乐的调式、调性、节拍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电影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及时把握音乐的走向、风格。了解对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语汇就能更加直接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电影的灵魂。

总之,不能只从某个方面对电影音乐进行赏析,要了解电影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加、更加透彻地欣赏电影音乐的奇妙之处。

音乐赏析论文:简论情感在音乐教学及赏析中的重要性

摘 要:声乐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歌唱的发声原理和技巧进行教学,教师不妨做一些抒发情感内容方面的具体表现所需要的动作或状态的训练,使人处于情感抒发的动作过程之中,整个身心运动起来,这样就会发现原本"功利性"的呼吸大大减弱,呼吸器官也会逐渐放松并随情感的抒发而运转起来,丰富的内心情感变化还会引发不同的声音表达。充分发挥审美意识调动歌者内心感受,深化内心情感这一"动力源",运用好内心情感与呼吸器官的关联作用,会给歌唱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 声乐教学 音乐赏析

序言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而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在各类艺术的实践活动中,感情的表现和提炼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写道:“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但是,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与人的感情之间的联系最为直接。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最能够以情动人。[1]

音乐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的内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 而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限制。因此,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 阶层的人民 , 虽语言不通 , 却都能通过音乐,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 ,“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音乐无国界”,这些近百年来,己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 即“ 乐与情通 ”。

一、音乐情感的重要性及意义

音乐情感是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思想意识跟客观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时在态度上表现出的爱和恨,赞美和憎恶,喜和怒,哀和乐等的心理体验和表现。

音乐情感则是艺术家在体验生活、艺术构思与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更有感染力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情绪体验和表现。

古人早已将音乐声音的产生与心理情感的关系阐述的明明白白:音乐的产生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的,人的内心情感因受外来事物影响而激动,便发出声来,但因所受外来刺激的强弱不同,是发出不同色彩的声音,这是由发自心底的思想情感律动,审美激情与冲动而产生的。即通过艺术对乐音进行混合‘连接,使之对听觉的感官机制发生各种影响,最终目的是让听者的全部心灵沉醉其中,充分发挥心灵的所有力量,纯化激情和感情,最终哺育和滋润心灵。[2]

同时,庄子“听之以心”的音乐美学命题也可以使我们感悟:欣赏音乐不是只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音乐艺术所反映现实生活及其社会功能,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听众所引起的心灵感受及其审美机制。欣赏音乐必须超越“耳官”的局限,而听之以心必须超越所立之象,而把握其所尽之意。

黑格尔指出:“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题内的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正因如此,音乐才显示出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音乐所特有的表现力面前。任何文字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正是人类感情表现和体验的浩瀚海洋,唯有音乐能够与之尽善尽美地沟通。可以这么说,审美情感的激发和发现,是音乐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音乐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欣赏的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想象的闸门,激活人们的发散思维,学会用审美的态度感受音乐,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提供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每一首歌曲都是表现特定情感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感情需要的。情感表现的真实感是歌唱者的艺术生命。没有真实的感情就不可能摇撼听者的心灵,点燃听者情感的火焰在歌唱中,情感是声音的依据,声音是情感的表现。歌唱中的情感诗歌唱者对生活中的情感的高度概括、加工和升华的产物。情感体验越深刻,越丰富,演唱就越真挚,感染力就越强烈。怎么样充分理解歌词和音乐的内涵,把握歌词和音乐提供的总体形象,然后确定延长情绪、歌声音色、演唱风格、形体表演等。是每一位歌者必须探讨的问题。

内心情感与歌唱的动力“嫁接”在一起,意在“唤起”人们注意情感在歌唱中所起的动力作用,并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因素,使人们更加自如、流畅、理性的歌唱。只有在雕琢歌曲时先用情,在动声之前先动情,才能唱出感人至深的心声。这不是即兴而发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精雕细刻的艺术处理后得到的声情并茂的高度集中,这就更离不开丰富的内性情感。

三、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健康饱满、高尚、纯洁的情操。通过流动的音响来唤起学生的感染力,以此来教育、启迪、陶冶学生,做到“以情动人”。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可称目标规定:音乐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音乐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只有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与交流的音乐教学才会卓有成效,受教育者作为美好的欣赏者只有充满着情感才能真正感知与把握对象。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诗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音乐教师是传递音乐作品的“使者”,教师本身对学生深厚的爱,对音乐教学工作满腔的热情,都将成为激发学生健康而丰富情感的强大驱动力。教师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情感(例如富有感情地范唱、范奏)对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并进而做到在音乐艺术创造活动中能充分表达与表达自己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感染都是相当重要的。[4]

2.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歌唱艺术的七大要素中,“情”其主导和统帅作用,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歌唱的发生原理和技巧进行教学,“机械性的活动不会有助于发声动作,因为它妨碍了自然的听觉反应。”这时,教师不妨做一些抒发情感内容方面的具体表现所需要的动作或状态的训练,使人处于情感抒发的动作过程之中,整个身心运动起来,这样就会发现原本“功利性“的呼吸大大减弱,呼吸器官也会逐渐放松并随情感的抒发而有机地运转起来,不仅如此,丰富的内心情感变化还会引发不同的表达,不用的声响。

由此看来,要充分发挥审美意识利用音乐作品中优美的线条、明快的节奏、梦幻般的形象来调动歌者内心感受,深化内心情感这一“动力源”,运用好内心情感与呼吸器官的关联作用,打造一个良好的心态,良性的呼吸循环系统,它会给歌唱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器乐教育中,必须用心才能感受倒器乐曲内在的含蓄性、抽象性,并通过内心听觉来自己的演奏或赏析,如得到良好的培养,就能与音乐产生共鸣,犹如心灵的琴弦被波动,情不自禁的表现出来。首先要调动多种感官获得音乐记忆,引发内心听觉,对音高概念进行不断积累,广泛聆听获得记忆;其次在器乐欣赏中充分发挥音乐想象,丰富内心听觉。

结语

一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常识、经历和想象力,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们内心的渴望,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索与创造,同时也要重视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学会在生活中感受情感。因此,人类的生活不可能没有音乐,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音乐。它是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所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赏析论文:初中音乐赏析与学生音乐认知能力培养探究

【摘 要】音乐是一门世界语言,在开启心扉的过程中中激发人的情感,打动人心。初中阶段音乐赏析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启发学生的音乐认知,增进人的情感的有效方法。聆听音乐,利用不同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激发,从不同文化层面、艺术魅力上促进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的养成,从而获得音乐艺术审美。

【关键词】初中音乐 音乐赏析 学生乐感 音乐认知

一、音乐乐感的培养

乐感是音乐认知的基础。音乐作品以特有的方式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抑或变化多样的节奏、抑或优美动听的旋律、抑或精彩纷呈的音色等要素,从不同的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中来感染人的精神世界。可见,音乐感觉知觉是音乐认知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乐感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从乐感的涵义及内容来看,不同音乐作品自身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所带了的音乐作品的无穷变化,更是激发音乐艺术发展的无穷魅力。有人说乐感是天生的,有人说乐感是后天培养的。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对于音乐的反应能力,需要从音乐的演唱、演奏、鉴赏实践中来逐步形成。

事实上,美国音乐理论家伦纳德・迈耶提出“音乐作品的涵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鉴赏,尤其是鉴赏者的素质和其对音乐的内在、外在感应”。为此,在音乐认知能力的养成上,首先需要从音乐的感知中来激发和拓展。如在《梁祝》的鉴赏中,对于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双声部鉴别,犹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对话,从听觉中来有意识的加强对和声关系的听辨,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旋律同时,更从音乐情感的抽象中来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乐感是人的审美认知形成的过程,对于音乐的审美离不开感知、思维与想象,音乐鉴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施,教师要从不同音乐作品的推荐中,遴选出代表性的作品,如器乐作品、声乐作品等,从不同演奏家、不同乐器的演奏版本中来进行对比和分析。如对于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不同器乐在演奏中的风格及艺术感染力是不同的,小提琴、钢琴独奏曲、以及弦乐合奏等方式所传递的音乐内涵,对于音乐鉴赏更是拓展乐感的有效手段。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与音乐语言的想象力,从拓宽学生的意象空间上来调动学生的鉴赏热情,从抽象的音乐艺术作品中来理解和感知作品。如对于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从作品标题所传达的音乐思维中,不禁让人联想其一群快乐的妇女形象,而其轻巧、诙谐的主题旋律在大量使用重音、颤音等效果上更加凸显了妇女们之间的欢笑,整个作品从音乐语言的传递中、从和声、风格等音乐表现上,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体验到音乐本身所传递的情感。

二、音乐理性的培养

音乐鉴赏课堂在实践中不仅要突显感性认知,还要从学生的理性思维上来正确诠释和辨别音乐作品的文化及作品创作技术。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不同的音乐作品在赏析中需要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中来分析。因此,加强对音乐作品文化的了解,从文化层面来分析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洞明作品的个性。如对于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在鉴赏时可以从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来理解人的意志和大自然的力量,从中感知热情奔放的英雄主义。

同时,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以及作曲家的成长经历都与其作品具有相关性,在分析和梳理音乐作品的时代特征时,更应该从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上来进行关联。如古典时期的音乐注重旋律与和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倾向于情感的宣泄。另外对于音乐作品的技术化层面的分析,对于不同体裁下的作品,其技法与表现力也有所不同。如在伴奏型作品中,三拍舞蹈圆舞曲表现了奥地利北方民族的人文特点,而波洛涅兹则源自波兰贵族骑士阶层,更表现出豪放的音乐风格。可见,从不同的音乐作品文化背景、创作时代、及作品的技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更系统的鉴赏与感知音乐作品的特色。

三、注重从音乐鉴赏实践中来激发趣味

趣味是对事物的一种积极态度,对于初中学生音乐鉴赏教学,要着力从趣味上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乐感,要从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赏析中来了解各音乐作品的文化与时代背景,让学生从不同途径来获得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如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渠道来拓宽学生的音乐鉴赏领域,让学生自主、自发的从音乐感知中发现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情绪。同时,音乐感知的形成有助于从认知上来增强对音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避免学生在挫折的体验中降低学习兴趣。学校可以结合音乐教育现状,从校园广播、校园音乐会、校园歌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组织中,激发师生对音乐的关注热情,并从优美、生动的作品分析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创造条件。音乐认知能力需要从音乐实践中逐步形成,初中阶段音乐鉴赏,从音乐的广度上实现了课内外音乐作品赏析的衔接,让学生能够从音乐琢磨与探索中总结,从自身能力上来把握音乐感觉能力。

另外,对于初中音乐认知的引导,还需要从器乐实践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喜好,增强自学、表演能力,从音乐实践中把握音乐认知的形成。贝内特・雷默提出“音乐教育的关键是从音乐的内在表现力上实现对人的感觉教育”。音乐鉴赏是最深刻的音乐教育形式之一,也是最能够从音乐的内在情感中来培养学生的精神素质,从音乐作品的领悟中感知音乐的真谛。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更是表现的艺术。初中音乐鉴赏要从聆听机会中关注学生的感知与体验,要从多重音乐风格、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上来养成音乐审美意识,从而将内心的审美体验与音乐情感转化为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