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智慧教育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智慧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教育论文

智慧教育论文:智慧教育建设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一、传统的素质教育与信息化的素质教育比较

与传统的素质教育相比,信息化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素质教育途径的创新。将素质教育场所从课堂搬到网络,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大学生对网络独有的喜爱,这种喜爱,将会使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素质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素质教育有了自己的应用平台,并成为智慧教育平台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创新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共享素质教育教学资源,也可以参与谈论互动,这种网络互动形式,远比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受欢迎。三是素质教育信息化实现了素质教育过程时空的开放性。在有效的时间内,可以同时容纳更多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谈论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固定的界定约束,非面对面的思想与观点的表达,使得教师对学生素养的了解更加充分和透彻,有利于老师们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课堂补充。四是素质教育信息化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传统的素质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内容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设定;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采用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这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不相符。而信息化的素质教育,让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角色也会更加突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智慧教育的信息化素质教育形式,不但是一种素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更是极大限度地实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体发展、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成分。教育信息化中运用网络充足的资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抽象道理化为学生可具体看到的真人真事,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树立真、善、美的情感,培养学生识别假、恶、丑的能力,再内化自己的言行,直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而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其次,由于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学生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品格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教育信息化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已引起素质教育教学手段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趣味性,加之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系统技术,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思考。第四,教育信息化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复杂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信息化素质教育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接入方式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时的教育活动。希望学生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或者终端都能够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共享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这就对网络运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是运营与管理共享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在校园内的方方面面,学校的运营和管理现在也已经非常依赖于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以前我们很多的系统,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OA系统都是封闭运行的,不能实现信息的开放共享。而现在,学校需要更加智能的管理,需要信息沟通打破管理内容之间的边界,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全校信息数据的共享。第三是终端的智能化。如学生的一卡通应用,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智能终端的应用扩展,学生人人都有手机,将一卡通和智能手机结合,既可以实时的通信,又可以解决素质教育从课堂内迁移到课堂外的问题。除了上述对网络运行环境的要求之外,信息化的素质教育还对网络环境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工作的老师,需要具备较熟练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水平和敏锐负责的观察力,并能够设计出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网络互动话题。

四、结语

智慧教育下素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丰富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创新了素质教育的方法,突出了素质教育的主体,开放了素质教育的资源,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效果。

作者:李梅芳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教育论文:互联网+教育:建设智慧校园,促进教育创新

5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和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教育部科技司副处长谢伟群、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王明政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吴庚生主持。

论坛期间,围绕互联网+时代如何“建设智慧校园,促进教育创新”这一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一起分享交流、展示互动。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MOOCs研究院院长江志斌教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分别围绕“Internet+Campus何以可能?”、“MOOCs让教育教学变得更美好”、“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实践和展望”、“互联网+与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论文代表苏州科技学院钱震、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济军、广州体育学院郭西露、山东理工大学管恩京分别围绕“改善录播教室环境提高录制的声画质量”、“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探索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进行了专题交流。深圳锐取、蓝海华业、德州仪器、东方中原、苏州科达、科旭威尔、快思聪、万讯博通、深圳台电、中庆现代、鸿合科技等行业企业展示并交流了各自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此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还组织执委专家,对标委会章程修订草案、新提交入会申请的人员资质以及《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规范》、《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电子考场系统通用要求》进行了审议和研讨。

自2010年开始,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每年举办一届,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教育技术界的专家学者、各级各类院校的教育技术骨干、教育信息化行业的领军企业等都对此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由数字校园、数字教育分别升级而来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育己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及实践趋势。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智慧教育的落地和发展。

智慧教育论文: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研究吴正宪教育智慧

摘 要: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育教学风格等方面素养的综合实现。本文中,笔者将利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通过对特级教师吴正宪的一节精品课堂的课堂录像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吴正宪的课堂教育智慧。

关键词:课堂 教育智慧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编码

1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数据图表

下图为吴正宪《面积的认识》数据编码后的分析矩阵:

表1 吴正宪《面积的认识》分析矩阵

2 数据分析及总结教育智慧

以便表达,本研究将FIAS中矩阵各行列构成之元素称为

a(i,j),各列的加总称为ROW(i)=■a(i,j),各行的加总称为COL(j)=■a(i,j),而矩阵全部元素的加总则为Total=■■a(i,j)。[1]

2.1 教育智慧之一――教学语言丰富精彩

表2 《面积的认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计算公式

由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将《面积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语言、学生语言、无效语言所占课堂总体语言比例做饼状图1如下:

图1课堂教学的语言结构

由饼状图看出,教师语言比率较高,学生语言比率较低,无效语言所占比率极少,可见《面积的认识》一课教学过程吴正宪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面积的认识》一课中学生语言高达23.3%,可见学生在这节课中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而这节课中所占比率很少的无效语言是因为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或学生进行讨论,但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中,这类语言只能归类为无效语言,可见吴正宪教师这节课的利用率极高。

吴老师的语言是充满智慧的,总是温暖着每一位认真的学生,给他们信心,给他们能量,“你们的状态真好,眼睛都亮亮的”,学生回答完问题时,继续鼓励,“有感觉了,不着急,接着来”,还有引导性的语言,“那今天面积闯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经常启发学生思考,“你来涂它,它涂的时候你好好看一看哈,”,带着赞美性的Z言,“这个女孩我真的喜欢你,她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开始了自己思考”……吴老师处处都在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丰富的语言形式进行鼓励,注重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肯定自己,喜欢自己,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外向,更加愿意表现自己,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在轻松愉悦中解决问题。

2.2 教育智慧之二――积极师生互动,让“面积”在轻松愉快中习得

为了更好地分析课堂教学语言,可进一步做《面积的认识》一课教师教学语言与学生语言比例图,如图2:

笔者对语言比例折线图看出:

(1)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特征。(通过图分析教师语言特征)《面积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比例折线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吴老师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语言比例在 60%-80%之间,学生语言比例在 40%以内。这节课中,学生和教师互动比较频繁,教师处处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一步步深化认识,理解知识。课程中停顿、沉默或混乱的比例都很小,表示教师的上

课效率高,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无效的语言动作较少。吴老师

语言比例折线图形成了13次高峰,观察上课视频,在高峰点吴老师一直鼓励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抓住学生提出的想法,对他们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继续深入、继续拓展,继续完善,使学生在一节课结束之后知识比较掌握比较,理解比较深入,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停顿、沉默或混乱的时候学生一般在小组进行讨论或者自己在思考练习,吴老师一旁指导。“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关系构成了这堂课的基本过程。

(2)吴老师课堂调控能力。首先,吴老师整节课的情绪状态很好,一直是笑眯眯的,出现突发情况灵活处理; 其次,整个课堂松紧有度,给笔者较大的感受就是“稳”,听完吴老师的课如沐春风,在该让学生思考的时候,吴老师立即放手,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在张弛有度中轻松习得数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吴老师多用鼓励技术使课堂更加和谐,对学生不吝赞美之词,将数学教育、态度教育、价值观教育无声无息寓于一个个教学环节中。在鼓励中,学生感觉自己受到重视,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更加乐于与老师互动,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面积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吴老师的个性教学风格。从教师提问比率来看,《面积的认识》一课,吴老师的课堂提问比率高达56.4417%,从语言比例折线图来看,说明吴老师的课堂能很好的利用问题来推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吴老师一直希望创造学生们喜欢的课堂。[2]吴老师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如此的自然,每一环节的安排都独具匠心,处处可见她的教育智慧。她经常毫不吝啬对学生们的夸奖和赞美鼓励,每一个在她课堂上的学生都是热情积极的,她的教学语言像一股春风徐徐吹入学生们的心灵。她的教学语言已经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表现出来的教学艺术之美,曾经有学者用“清丽圆润”[3]概括,笔者认为是及其恰当的。她在课堂中表现出来高尚的修养,温柔细腻的人格魅力,和风细雨的言谈和轻盈细腻的举止,处处体现她的教育智慧。

2.3 教育智慧之三――建立轻松愉快情感关系

将分析矩阵中1至3行与1至3列的交叉区域称之为“积极整合区域”,假如在这个区域中的数据次数比较多,则课堂气氛比较积极课堂的交流比较多;而分析矩阵中7至8行与6至7列的交叉区域则被称之为“缺陷区域”,假如出现在这个区域中数据次数较多,则代表课堂未能很好地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中的情感互动较少。

落在积极区域的数据比率大于落在缺陷区域的比率,吴老师这堂课气氛很融洽,一直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积极的与她进行互动。整堂课观察下来气氛比较融洽,学生到后11分钟就呈现比较适应放松的情境,吴老师一节课也一直在扩展、完善学生的答案,使学生接收到更完整、更清楚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接纳、利用学生答案时,也让学生的想法更多参与课堂,使学生情感交流更为融洽。

3 研究总结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日积月累积淀而成,智慧的课堂和年复一年的课堂实践也分不开,通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研究《面积的认识》,感叹吴老师的教学语言之丰富,师生互动之智慧,愉快轻松之情感关系,笔者也将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学习成长,积极探索教学教育智慧,为自己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慧教育论文:智慧学习环境中的高中英语教育初探

【摘要】本文从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探讨高中英语学习环境构建的基本模式,以及提升智慧学习环境效果的有效英Z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智慧学习 环境构建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1.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智慧学习环境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基础上建立起的,围绕学生学习需要,面向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整合,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较大限度的满足了当前学习者的需要。首先,智慧学习环境是以往数字化教学环境的高级形态,它较大限度的整合了传统的数字教学资源,优化并且提高了传统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提高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其次,智慧学习环境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的与周围环境发生交换,达到技术与环境的优化联系,是在技术推动实现的高效英语教学,解决了传统英语教学课堂的效率低下问题,它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真实贯彻执行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第三,智慧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工具,学习者可以利用多各视、听工具,以及学生群体和教学社群资源,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实现了有效的捕获和使用教学信息。

2.智慧学习环境的主要特征。高中英语智慧学习环境是在资源、工具、教师、学生和学习方式等要素的优化整合下建立起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有着现代教学技术的特征特点,而且吸收了先进而有价值的教学方法。首先,智慧学习环境可以主动判断学生的情况,可以识别学习得的基本特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二,实现了课堂与生活的无缝衔接。真实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衔接,可以解决学生在日常英语交际和实际方面的各种困惑,能够把生活中情境搬到课堂,教师可以在典型情境中解决学生的交际和学习困扰。第三,较大限度的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供了集考试测评,口语发音训练,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纯正交流思维锻炼等多种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第四,不断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对学习环境进行变化提升。智慧学习环境不是固定,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不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与引导方式的转变,适应和发展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二、高中英语智慧学习环境构建

1.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师功能构建。在智慧学习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首先,教师要构建起智慧化的学习环境,要根据教学目标,匹配合理的教学内容,力求达到教学情境与学生个性需要相适应,要通过微课与慕课等模式连接学生的课上课下学习。其次,教师必须利用智慧环境形成学生的英语学习智慧,把智慧资源有效的推送给学生,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给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引导,形成学生智慧环境下的安全感与情境感。第三,教师还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内化到学生知识结构当中,为学生设置高级的思维和智慧化的任务,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得到语言知识和学习技巧的提升。第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评价,指明学生英语学习前进的方向,借助智慧学习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同时承担起监管学生的责任,及时评估学生的状况。

2.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生状态构建。高中英语智慧学习环境主要由智慧管理系统,智慧实验活动,智慧情境教学模式组成。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可以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课堂上充分的开展自我学习和研讨活动,实现了在做中学的基本模式。首先,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变为主动体验模式,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英语交流情境,直接感知和实践英语知识的用法,明确英语交流的习惯与策略,在英语环境中解决发音、语感、思维方式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学生的学习模式变为集体协作模式,学生集体共同分享学习资源,所有人都能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进行英语能力锻炼,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探讨英语问题成为基本教学模式。第三,学生个性被充分彰显,学生可以利用人机互动与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内容,补足自身的短板,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智慧学习环境是根据学生情况特征而不断变化的环境,它可以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始终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成长需求。

三、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教学策略

1.整合优化教材的策略。对照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只有整合优化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发挥出教材的较大潜力,才能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应当吃透教材文本,把握牛津高中英语各模块之间的关系,明确每个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注重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有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恰当设置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其次,围绕高中英语教材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互动环境、教学实践活动情境、教学练习内容与教材相统一。第三,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把握重点内容的同时,有效取舍超出学生能力的内容,还可以调换教材内容顺序,以满足教学实际需要。

2.借助互助开展教学的策略。有效的互动可以营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是从营建互动的氛围开始,教师就非常好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营建互动氛围。首先,教师应当加强师生互动氛围的创建,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练习英语听说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的进行英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解决学生交际氛围欠缺的问题。

结论:智慧学习环境由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组成,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智慧化学习环境,起到提升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

智慧教育论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育智慧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试图从语文课堂教学这个情境出发,通过语文课堂“求真”、“寓情”、“尚美”的教育智慧的渗透,来探讨语文课中教育智慧所应具有的善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智慧 语文课堂 真善美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

智慧,这个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界定的抽象概念,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这一概念发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文字中。而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对智慧词源的追溯,它似乎又是源于日耳曼民族语言,在古英语中常被使用。而教育学语境下的智慧又该如何去理解,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给出了初次解释,他认为:“教育的智慧和机智可以看作是教育学的本质和性,我们不妨说智慧构成了教育学的内在方面,而机智则构成了教育学的外在方面。”[1]在范梅南看来,教育智慧的表现就是机智行为,也就是瞬间知道怎么做。而田慧生认为“教育智慧就是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它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的状态,表现为正在意义上的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2]苏格拉底曾直言:“智慧即德行。”,笔者认为教育智慧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德行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懂得爱人的仁者,这种基于善的智慧,才是正在的智慧。教师作为教学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着、承载者、实践者应当将这种善的智慧渗透、内化于课堂教学中。

二、语文课堂中的教育智慧

我国奴隶社会的官学,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六艺”教育中,礼乐是治国之纲要,是化民之良方;射御是征伐至技艺,是邦国之大事;书数是才智之基础,是治事之工具。“六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仁”、“义”、“礼”、“智”、“信”的君子,是培养德才兼备者,这是我国古代智者们的育人智慧,而现代教育发达的西方社会追根溯源至古希腊,柏拉图等智者也在历史的流变中探索出育才良方,即开设“七艺”,(辩证法、修辞学、文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以此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同东方的智者一样,西方的智者们最关心的仍是德行的锻就,东西方教育的源头最终都致力于促使每个个体心灵都追求真善美。那么,现在的学科设置中具有人文性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又应如何去培育学生善的品质,我以为需要教师做到“求真”,即激发学生真实的想法;“寓情”,即以情思深化课堂;“尚美”,即带领学生享受美的历程。

(一)求真:启迪真实的思想

“新课程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多样化,并把学习方式的培养以及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来培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怀疑精神等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表现和求异思维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常态,而非‘意外’或‘另类’”。[3]《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静心阅读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有利于整体把握课文,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这种“个人意义”强调学生思维的原真性,即课堂上需要“真实的“异口多声”而非“捆绑式”教学下刻意追求的“异口同声”。尤其是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中更加忌讳没有创造性的“死读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化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去阅读文本,超越作者本意,对文本重新建构,读出学生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二)寓情:共建情感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在各科教学的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了三大教学目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情感目标, 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卢家楣在其《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其“以情优教”的教学思想,并探索出“乐情”、“冶情”、“融情”三位一体的情感教学模式。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和善的品质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积累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之在课堂上不仅乐于接受、主动发言,而且在课后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最终爱上语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学生对一篇文章有了初步的合理体会和理解,进而结合自身体会产生共鸣,从中感悟出新的情感,最终对文章情感有个理性层面的认识分析。当然,课堂教学中提倡教师“我” 与学生“你”的“我-你”对话性课堂。这种对话不仅指传统的“一问一答”,更强调师生的心灵对话,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情感是互动、互悦的,教师引领学生在文本、作者之间进行多向的情感交流,追求一种不是刻意而为的契合。当然,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隐形性积累的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富尔顿纳多夫认为“如果情感体验以情绪过程的形式多次重复,它确实可能变成对相应体验的稳定的倾向性。”[4],这就需要教师寓情于课堂,以情带动学生去体味、去沉淀,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世界。

(三)尚美:共享美的历程

夸美纽斯把 《大教学论》称作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李如密老师将教学艺术定义为:“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5]而语文课堂的艺术应是培养学生崇尚美的课堂,应是诗意的课堂,审美的课堂。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强调“无我之境”,它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而在课堂上营造“无我之境”,就是使师生在课堂上能身心合一,如在品读一首古诗时,如何让学生感悟诗中美的意境,如何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美的历程,而不是机械化的读-译-分析-背诵,长此以往学生一见到古诗文就头疼,没有美的享受,学生只抱怨又得背诵了。而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得打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课堂是客观的刻板存在,但语言是主观流动的,语文老师在讲解诗文时尤其要注意用语的优美,读要读出美文美诗,而不是只让学生读或放音频了事。读,也是品的过程,老师“忘我”,学生的审美触感才会被带动。译,切忌老师从教参上“搬运”下来一读,学生一写一记就万事大吉了,要让学生自己赏析,教师适当指引,学生会有使你意想不到的美的再构建。分析手法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应该设立专题总讲,再让学生结合具体诗文自主分析,老师不断指正,在反复中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分析思考也是一种美的成就。的背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因美而记,何乐而不为呢。

三、结语

“善, 是伦理宗法文化的必然追求。孔子说: 朝闻道, 夕死可也。只要能达到闻道的善境, 那么, 连生的真实, 也就可以超而越之了。” [6]柏拉图也曾说道:“如果目的是为了寻求美者和善者,我说这门学问还是有益的,如果是为了别的目的,我说它是无益的。”教师作为心灵工作者更应怀着一颗跳动的向善之心,用自己的人生感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融入课堂,体味课堂里的真善美,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我-你”对话,彼此了解、共同探讨、相互激励,才能塑造学生德行兼备的健全人格,培养出“至善”(最)人才。

智慧教育论文: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教育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摘要:区别于传统的全日制普通教育,开放教育强调学习资源、时间、地点以及方法的开放性,它要求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这些特点都要求开放教育要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主要支撑。因此,为探讨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教育智慧课堂构建研究,该文在对开放教育、智慧课堂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必要}生,并对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满足开放教育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开放教育;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教学有效性

1概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侵入高校课堂已成为日常现象,低头族的普遍化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强硬的制止学生使用手机从现实角度上来看也不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_放教育的特殊性,开放教育学员难以进行长时间的整体化学习。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交互性以移动性等特点实现碎片化、移动化学习,将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融人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时间分配化,帮助开放教学学员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了开放教育构建智慧课堂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综合现今国内各在线教育平台、教学管理微信公众号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教育智慧课堂构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以期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2相关理论研究

1)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于远程教育方式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区别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对于学生的学历、年龄、职业、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你想学、愿意学、用心学,在通过入学水平测试后就可以注册获取学籍,通过互联网登录电大远程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相应专业课的学习,在线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开放教育学员还需定期的到学校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或参加小组教学。在修满既定的学分之后,开放教育学员就可以获得国家认证的本专科学历证书,其中,对于达到学位条件的学生还将为其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2)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指在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以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多媒体化的教学课堂,从而有效培养、开发学生智慧能力学习的新型课堂。智慧课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二是协作交流互动,智慧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而良好的协作要以良好的交流沟通为基础,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三是个性化内容推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推送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陛化学习需求。

3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必要性研究

3.1顺应时展趋势,提高教学趣味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通讯设备也不断入侵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根据网络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6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0亿,其中,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有率达34.5%,中国智能手机使用率高达74%。现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教师在讲台上面声情并茂的讲课,学生在课桌下小心翼翼的玩手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犹如教师个人的“独角戏”一般。而为了制约这种现象,教师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往往效果并不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时代变化以及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与其一味的压制、制止学生玩手机,还不如正确的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开展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资源丰富性、移动陛来构建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趣味性。

3.2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1)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较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参与群体不管是在年龄、学历、学习能力还是职业等方面都更为综合化、复杂化,因此他们对于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层次等需求也不统一。以专业课教学为例,部分学生专业课与其职业是直接对口的,因此本身对于专业课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其他学生由于从事的不是与专业课相关的职业,学习水平较低,若采用集体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较大程度上的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碎片化的知识点,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制成微视频、PPT等教学课件上传至移动教学平台上以供学生学习。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课件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完善教师团队建设的需求

传统的开放教育是以远程网络教学和课堂面授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组织者、引导者,还需要设计网络教学课程,身兼数职。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虽然想要兼顾教学的方方面面,但往往连最基础的工作都没有做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有助于重构教师角色定位,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微课教学为例,教师之间分工明确,由微信公众号责任教师将教学内容制成微课程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以供学生进行移动在线学习,由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角色定位清晰,减轻教师所承担的职责,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助于集中各种教师资源使学生能获取最为品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4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设计

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大多以翻转课堂、微课、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教学模式来创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在结合相关学者对开放教育智慧课堂相关研究以及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开放教育教学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微课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如图l。

如上图所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教育智慧课堂的构建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组成。在课前预习阶段,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并针对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点,同时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多媒体音频、动画等媒介资源制成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习题等在内的微课程,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以供学生的移动学习。对于开放教育学员来说,他们中大部分都是有职业的人,无法像全日制大学生那样全天、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时间成为了他们学习的较大问题。而教学微视频大多控制在5-10分钟,其短小精悍、目标明确的特点十分适合开放教育学员的需求,他们可以在上班途中的地铁上、公交车上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登录到微信公众平台,选取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微视频进行学习,抑或是在休息期间,完成相应的微习题以清晰了解自身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从而实现时间分配的化,较大化满足不同开放教育学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课堂教学部分,由于开放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大多很久才能与教师进行一次课堂面授教学;另外,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放教育智慧课堂知识的学习和传授过程发生在课外,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学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的一次好机会,课堂伊始,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线移动学习过程中所积压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讲解以消除学生的疑虑。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学生的见解也不尽相同,小组协作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贤ǎ心灵的碰撞,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结束并不代表教学活动的完结,课堂教学之后,教学还应为学生分配下一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有序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反馈的问题教师还应对相应的微课程进行优化补充,方便学生的课后在线移动学习。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创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实现了开放教育学院个性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

5结束语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正不断地创新着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使教学课堂由传统的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开放教育学院的学习自主性,满足了开放教育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止步于当前的成功,还需不断向前探索,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信息化平台,以进一步完善开放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智慧教育论文:校长智慧分享:如何做“绿色教育”

中国经济发展呼唤绿色GDP,教育同样需要绿色发展。绿色教育是和谐、高效和可持续的教育,旨在焕发师生生命活力。在绿色教育实践探索中,育才四小主要通过绿色教学、绿色德育、绿色管理和绿色评价这四条途径具体实施。

绿色教学: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绿色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先后实施了绿色课堂文化建设的七项行动:

行动一:作业批阅不打“×”。

教师们共同约定: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用“\”(期待线)替代“×”(错号),学生纠正错误后,再把“\”(期待线)变为“√”(对号)。期待线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错误的宽容以及对纠正的期待。

行动二:为学生设计精妙的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

我们把家庭作业设计纳入课堂教学设计的范畴,要求教师将其当做备课内容写入教案,以消除家庭作业布置的随意性。我们要求家庭作业要紧扣“三点”(学生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保“三不”(不随意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时间和难度超负荷作业),做到“三明”(设计意图明晰、训练目标明确、训练效果明显),以提高家庭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行动三:从微环节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往往是“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的,为应对这个问题,我们从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入手,其中加强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师务必要精心备课,设计精巧的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行动四:从备课开始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展开,探究如何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潜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不断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走进教师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联合备课”。如此以来,备课不再是固定化的程序,而是一场动态的师生交流活动。

行动五:建构“4S学程模型”。

所谓4S学程模型是指学生在“我们想学”的状态下实现“我们学会”,在“我们学会”过程中实现“我们会学”,从而促使学生“我们还想学”。

行动六:构建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

我们构建了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作,其中以学生间的合作为核心。具体为:一为小组共同体、班级共同体和师生共同体;二为班级教师共同体、学段教师共同体、年级教师共同体、学科教师共同体和全校教师共同体;三为亲子共同体、家校共同体和家长共同体。

行动七:绿色课堂教学比赛“人人获奖”。

举办绿色课堂教学比赛除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之外,最重要是推进绿色课堂研究向纵深发展。绿色课堂比赛每年举办一届,每届比赛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开展。

绿色德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体验幸福成长

绿色德育的核心理念是“快乐体验,幸福成长”,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体验、在体验中幸福成长。

及时,“我参与,我成长”――“红领巾小区”活动。

“红领巾小区”是指学校和社区联合在学生家庭所在小区建立的少先队校外活动基地,少先队员们利用节假日在“红领巾小区”自主开展小队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环保节能、保洁护绿、孝亲敬长、自理自护、劳动实践、艺术交流和亲子阅读等。

第二,“我文明,我创造”――好习惯养成教育。

好习惯养成好教育,好习惯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社会文明习惯入手。

1.通过家长、教师、学生头脑风暴,形成《育才四小学生十个好习惯》;

2.设计“好习惯台阶”,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好习惯”;

3.开设网上“好习惯银行”,组织家校合作推进好习惯达标;

4.制定《文明班队评比办法》,设置《安全文明监督岗》、《文明班队公示栏》,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5.举办“养成教育班主任研讨会”,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题研究,开展“我能行,我最美”美少年评比活动。

第三,“我展示,我创造”――生本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生本校园”即:校园文化展示学生生活,学生创造凝成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自己优化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教育――

1.学生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状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2.学生是学校行为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学生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角。学生既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学生的爱心作品点缀着教室及学校庭廊,使校园文化环境更富生机活力。

绿色管理:让教师做学校管理的主人

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做学校管理的主人。

绿色管理的关键词是“简约、易行,高效”,遵循制度公约“不多于10条原则”,绿色管理是自主化、民主化和公共化的管理。具体做法包括:

自主化管理。涉及教职工的住宿、就餐、考勤、绩效工资、教学教研、工会活动、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和公约,均由教代会牵头,教职工自己制订,修改和完善。通过教代会实现教职工自主管理。

民主化管理。学校管理不搞一刀切,在各方面改革创新项目实施中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意愿;严格执行民主程序,比如岗位聘任工作中做好信息、通过方案、自主申报、资格审核、初审公示、学科评议、学生评议、聘任小组评议、综合公示、拟聘公示、结果呈报等程序,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行“学校骨干教师动态评审制”、“校园安全首遇负责制”。

公共化管理。学校管理实行开门办学,让班级、校级两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推进社区共建,完善学校、公安、街道办、居委会、企业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成立社区关工委、社区少工委,充分发挥社会品质资源的教育作用。

绿色评价:评价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绿色评价追求“自由、平等、发展”,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差异和人性尊严。

教师方面,由“他评”向“自评”过渡、由“终结评”向“过程评”过渡、由“人为评”向“自动化评”过d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学校研制了“育才四小绿色评价系统”,评价指标由全体教职工讨论设定,充分考虑工作任务的刚性、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年龄层次的弹性、具体事项评价的灵活性,并为老教师预留“关爱指标”。

学生方面,奉行“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改变唯成绩论的格局。在常规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依托网络的“校园N0.1”挑战赛和“校园吉尼斯”活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各学科创新评价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申报参评小能手、小行家活动,鼓励张扬个性、发展特长,让每位学生都有“我能行”的自信。

智慧教育论文: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摘要: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智慧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智慧教育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动力,智慧教育驱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最终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实现。

关键词:智慧教育;技术;融合;创新;变革

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也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密切关注教育改革,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总体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智慧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 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 智慧教育的内涵

关于智慧教育,国际上比较流行使用Smart Education。韩国的Jong Won认为“SmartEducation”并不是单纯的基于智能设备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我指导的(Self-directed)、激发动机的( Motivated)、灵活定制的(Adaptive)、资源丰富的(Rich Resources)和技术沉浸的(TechnologyEmbedded)的教和学,SMART代表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和特点,韩国教育部在推进智慧教育策略时,将智慧教育定位为“针对‘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一代教育范式的转型”。

关于智慧教育的中文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祝智庭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是培养面向21世纪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内在需求。陈晓娟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为基础,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为主导,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杨现民[5]认为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祝智庭是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智慧教育的,陈晓娟是从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持和功能视角来定义智慧教育的,而杨现民则是从教育形态和发展阶段来定义智慧教育的。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态。

2 智慧教育的特征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智慧教育不仅具有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还具有未来教育的核心特征。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来看,数字化、开放性和交互性是智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数字化为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的性能和统一的标准;开放性拓展了学习场所,打破了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交互性使教育信息在人机和人人之间双向流通,促进师生、生生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智慧教育具有未来教育的泛在化、情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泛在化是指基于泛在网络无缝链接实现的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和学;情境化是指基于情境感知技术实时获取和感知学习者所在学习环境、情境和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自动分析从而能够自适应调控环境和方案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是在情境化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现有基础、认知风格、学习偏好和个性需求推送学习资源、信息和服务。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背景下,学习系统可以智能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这意味着教育可走进每个学生的真实世界,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 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智慧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取向:

一是关于国家层面的计划和政策的研究。智慧教育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都将智慧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比如,韩国在2011年9月了包括“改革教育系统、增强教师能力和提升基础设施”三项措施的“智慧教育战略”,同时提出要用“电子教材、云课堂、在线评估和构建教育内容生态系统”来改革传统的教育。新加坡在其“iN2015 Planning”中将“建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国家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教育领域使用信息技术的创新中心”作为方案重点。美国联邦教育部针对K-12系统提出了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策略;俄亥俄州提出了“建立在线数据系统、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构建教师社交网络”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澳大利亚于2012年提出了“转型澳大利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用互动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对在线学习的兴趣、用技术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能力、培养具有高尚价值观和全球技能的劳动力。印度政府也在2010年提出了SESI (Smart Education,Smarter India)的“智慧教育、智慧印度”的总体规划。此外,我国的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宁波市等地区也出台了发展智慧教育的计划。如海淀区提出“智慧海淀、智慧教育”的规划,提出了建设三类智慧环境、提升为四类人群的智慧服务、建立五个保障体系,实施六大板块工程的目标,确保海淀区智慧教育规划的落实。

二是在理论研究层面上,主要研究智慧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目标特征、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模型设计等方面。比如韩国提出了由五大特征组成的SMART Education的理念和架构。祝智庭提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命题,提出了“智慧计算一智慧学习一智慧教育”的三角形“智慧教育图式”。黄荣怀则从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教室的研究入手,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形态化、具象化,提出了TRACE智慧学习环境、SMART智慧教室和Smart Campus智慧校园。杨现民认为智慧教育的目的是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化教育转型和升级的高级阶段,同时介绍了智慧教育模式和关键技术。赵秋锦等提出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式和设计思路。这些研究对智慧教育理论层面做出了一些阐述。

三是实践研究层面,主要是一些科技公司设计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构建智慧教育教学模式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运用。如IBM的智慧教育五大解决方案已经在北卡罗纳那州立大学得以实施;韩国三星开发了三星智慧教育云平台并在韩国的中小学中进行了部署。国内的一些商业公司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华为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推出了“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和“移动书包”四层次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三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看,以碎片化、交互性、嵌入式为特征的“云教育”、“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新型教和学的方式逐渐兴起,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与突破口,并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

1 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智慧教育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和时空的边界,形成了未来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下,教育和技术得以智能化“融合”,这有助于解决一直以来教育和技术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对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无缝连接、促生未来新型学习形态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智慧教育体现了“大教育观”的理念,不仅在时间上打通了存在于小学、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壁垒,还在空间上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智慧校园、智慧博物馆、智慧美术馆等学习场所的建立,连接学习社区和个人空间,使得学校不再是的学习场所,构建了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智慧教育还体现了“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助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愿望。

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这场变革的生力军。为了适应智慧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所有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教育范式的转型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大教育观”,并增强应对变革、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意识。

2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智慧教育追求“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要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倡导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资源设计轻活动设计”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如平板电脑、数字星球、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在促进认知、情境教学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科、年级和内容特点的系列化、开放式、智能化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活动和交互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深度融合,要朝着体现“技术协同、技术沉浸、信息无缝流转”甚至“技术消弭”的移动性、泛在性、开放性、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随着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融合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移动学习、MOOC、微课、“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NMC地平线报告认为翻转课堂、MOOC和移动学习是未来1~2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教育形态。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为例,笔者曾经作为Intel未来教育的指导人员参与邯郸市、成都市等地区的教学活动,观摩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移动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为学生推送阅读资源、收集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学习分析,及时获得反馈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改变了传统信息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容呈现和简单交互的形态。

3 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未来生活,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让学生具有智慧。未来学习是基于智慧生态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泛在化的、情境化的和联通化的。泛在化学习能让学生以各种连接方式(WIFI、3G/4G等)和各种终端设备按需获取学习资源,颠覆了数字教育时代“固定地点、固定设备”的学习方式;情境化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学习;联通化学习突破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以分布式认知和联通主义的知识协商和社会建构来学习。因此,未来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协作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探究发现学习、变基于网络的学习为基于云的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未来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不断涌现,比如基于增强现实的探索性学习,基于物联网的设计性学习,基于MOOC的在线交互学习,基于3D打印的发现学习,基于创客项目的创造性学习等。如台湾南港小学为学生提供了基于校园为背景的探索式学习,学生利用手机、PDA等安装移动APP,在安装有感应装置(QR Code或GPS)的校园里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步道或藏宝游戏一类的学习活动。这种方式能够适时给予学生学习回馈,提供学习的框架,大大提高了其学习成效及兴趣。

4 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追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创新和变革,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就成为促进这场变革的重要支撑。智慧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级系统和工作流程中的充分应用来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重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为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和办学体制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也为招生考试制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将助推“E卡通”和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一生一号”的实施与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学生档案和学籍信息的自动升级,对学生信息、学习数据的跟踪和记录,有助于解决“高考移民”、控辍保学、转学不规范、择校、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的相对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智慧教育就是保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的制度基础。

智慧教育以人的个性和发展为终极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智慧教育创新和变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倡导既注重知识能力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分层教育和个性教育,既培养通才也培养专才和拔高人才;采用动态开放的模式,探索多方协商、学校和社会其他机构合作的培养机制。智慧教育倡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5 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仍处在“机控人管”的模式,其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应对智慧教育的需求。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应用的发展,教育管理将走向“智慧管控”。智慧教学管理将借助于相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将众多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学习场景中获取的海量信息,凭借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教育管理中,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于经验判断引起的决策失误。智慧管理还可以实现教育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过程督导和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教育云平台提供的成绩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有学生各科、各时期的成绩进行横向、纵向或者历史性的对比分析,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视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学校、各班级甚至个体学习者的成绩水平,对教育管理部门把握各种层次的教学水平提供的数据来源。

6 教学评价的创新和变革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育中的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层面仍然属于“经验主义”的评价模式。智慧教育的教学评价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记录、采集、存储、识别以及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实现总体和个体数据的智能性跟踪评价,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主要思想,这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分析技术来支持学习分析选择学习者特点、网上交互活动频率等变量,分析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和干预学生学习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学习分析为智慧教育智慧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祝智庭认为学习分析将成为智慧教育的重要支柱。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已经开始探索使用智慧评价模型,如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就实现了将班级成绩、个人成绩、知识点、试题、认知层次和学习力等类别进行智能化分析,并自动生成班级和个人学习的诊断报告。

四 结语

创新和变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不仅不能落后,还要引领时代的创新与变革。“技术革新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育的“智慧”转型也迫在眉睫。然而技术自身并不能驱动教育系统的整体改变,教育理念、学习理念、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亟需变革。虽然智慧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会面临一些挑战,像如何阐释智慧学习的过程机理、如何克服浪费时间的鸿沟、如何保护学习者隐私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等,但毋庸置疑的是,智慧教育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动力。未来教育是一个基于智慧教育的“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的教育图景,智慧教育将最终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实现。

智慧教育论文:浅析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

摘 要:智慧教育是目前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智慧教育是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开放共享的学习资源库、开放课程及管理信息库。目前支撑智慧教育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公众。文章主要从智慧教育体系框架出发,阐述了新技术环境下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关键支撑技术。

关键词: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关键支撑技术

1.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就国外智慧教育的一些研究来看,比较注重智慧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纯粹的学术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智慧教育是借助于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各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目的是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内容、方法及实践上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强化教育的服务只能,构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及个性化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国内学者尹恩德总结了智慧教育的技术架构,他认为智慧教育实际上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智能化的表现,其特点是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葛红认为要根据区域的差异进行智慧教育云构建,尤其是在构建的方法、技术及策略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实现教育管理、学校应用及社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最终促进教育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

2.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与关键支撑技术

(1)智慧教育体系构建内容。智慧教育构建主要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评价体系、智慧科研及服盏龋最终实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及社会公众对教育资源的分享和利用。教育智慧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类环境、三个内容库、四种技术、五类用户、六种业务。如图所示。

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智慧城市的构建有密切的联系,包括城市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关、智慧物流及智慧能源等。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除了关键支撑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相应的建设保障机制和应用推进机制。

(2)智慧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支撑技术。智慧教育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这些信息化技术将教育信息智能化,达到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提升教育体系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管理及实践的高度融合。物联网是借助于互联网形成的连接各类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各类所需信息的网络体系,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要借助于物联网进行教育资源信息的收集和储存。大数据是核心技术是IT技术,包含海量的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及传感数据,其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可视。云计算是第三次IT技术改革,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目标。无线通信技术是将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的高度协同和融合,将实现跨网络、跨行业、跨应用、异构多技术的融合和协同。

(3)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智慧教育的研究还在进行,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像智慧教育建设的环境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社区、家庭及公共区域教育环境的智慧性,实现教育环境的共融和联通。其次,智慧教育产业标准的制定需要国家制定规范化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得以落实。另外,像智慧教育业务的开展,尤其是学校是教育教学环节实施的重心,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管理及评价环节的智慧化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最重要的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以及智慧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并且逐步改善了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局面,有效地改进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智慧教育论文:依托“教育云”平台打造数学智慧课堂

【摘 要】数学课堂借助教育云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数学智慧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翻转课堂从概念到教学模式的“引进”,特别是基于微视频的“单刀直入”,其产生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未来影响将是可以预期的。“微数学”“微课堂”等满足了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传统数学课堂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课外拓展的品质资源。它是数学教学轻负高效课堂教学的另类教学模式,必将带来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数学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独特体验,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云;智慧课堂

一、微作业:自主课堂任务学习单

2016年12月22日,一冬日融融、梅香阵阵的日子,“新洲区数学翻转课堂巡礼”活动在我校举行。我上了一节翻转课堂展示课“积的变化规律”。

这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已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任务单上印有学习内容、目标与方法、学习任务等。学习任务又分课前检测、提升练习、合作探究几大类。合作探究既有计算题,也有填空题。根据同学们完成的情况,要求小组进行合作,写出小组的发现。,每一位学生要写出自己通过自学产生的困惑和建议。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结合教育云“微课”资源的帮助,自主学习了这节数学课,通过“微课”学习和学习任务的完成,留下的困惑与建议留待课堂师生共同讨论和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节课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造的兴趣,达到数学教学“高效、用趣”的目的。这深深地昭示着我们:依托“教育云”资源,打造智慧课堂无异于课堂教学的颠覆性革命。

二、微课堂:家长感兴趣的话题

家长会结束后,我脑海里还浮现着刚才与学生家长精彩互动的场景。

“张老师,我家袁睿上幼儿园时一回家就爱看动画片,现在一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跟我介绍,今天数学课上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袁睿的妈妈说。

“是啊!我们家陶乐乐一回家就说,今天数学课上玩了一个‘我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他当购物员,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学会了付钱,可好玩啦!”陶乐乐的妈妈抢着说。

听了两位妈妈的话,我心中一喜,看来“教育云”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蛮大呀!

我娴熟地打开“教育云”中的优课系统,顺势介绍说:“我运用优课制作了一个超市购物的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一个购物者的身份去购物。”

“哦,原来是这种像动画片一样的课件,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难怪周六一大早韩森就吵着要跟他奶奶一起去菜场买菜,非要去体验一下购物的乐趣。”韩森的妈妈笑着说,“张老师,你每天都像这样制作一个‘动画片’,那该多麻烦、多辛苦呀!”

我笑着说:“在公共资源里面,每个教学内容都能找到很多的相关课件,我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课件‘拿来’教学。还可以把我制作的课件上传到资源库里,供其他老师选用,进行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刘熠的妈妈向前挤了挤,凑过来说:“我们家熠熠也喜欢上数学课,他告诉我,他在数学课上摘苹果了,捉害虫了,还有送小鸟回家啦!”

“其实这些学生喜爱的数学游戏,都是上完新课后,我以不同的形式和层次设计的一些巩固的练习题、拓展创新题,只不过这些题目呈现的方式,比传统的作业题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哦,难怪我听到几个家长都说,他们的孩子回家后都好喜欢做作业,特别是电脑上的电子作业,做得可起劲了,有时边做还边激动得跳脚。”黄涵的妈妈边说,还边模仿了一下跳跃的姿势。

看到她那滑稽的动作,我忍不住笑着说:“你说的电子作业是狸米学习里的同步练习,这是一款吸引学生眼球,又以游戏化的答题方式,再以闯关的形式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的系统。其实它还设计了一个双胞胎软件――狸米老师。”

我随手点开了狸米老师软件,“我可以通过狸米老师平台,清楚看到每个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做出反馈。”

“原来学生做得好不好,老师一目了然呀!难怪我家文迪做错题后,他一定会及时改正,还说有错不改,老师是不会给我点赞的。”王文迪的妈妈说。

“是的,我不仅可以看到孩子的错题改没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统计情况表,分析出每一道错题的原因,发现学生的个性问题,或者查看共同错题就能找到本班的共性问题。有了这些清晰的反馈信息,再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觉得现在高科技软件不仅能让孩子主动地做,还能让孩子自主地学。他算得又对又快,非要把计算的方法讲给他奶奶听,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见人就说,康康可以当小老师啦!”

“饶康妈妈,翻转课堂――就是教师把教学微视频上传到‘教育云’空间,学生在空间的‘我的班级’中先自主学习,再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解。这种模式不仅翻转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角色,还翻转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习惯。”

听完我的介绍,家长们频频点头称赞。胡敏捷的妈妈握住我的手说:“张老师,难怪孩子们在数学课上学得开心、玩得快乐!我也要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搞好家校互动,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家长们纷纷赞同胡敏捷妈妈的想法。

三、微数学:别开生面的数学大讨论

“国际象棋的棋盘有64个格子,假如在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第4格放8粒米,……依次类推,每格的米粒数是上一格的两倍。计算总共需要多少粒米。”

国际象棋数大米的故事,吸引着很多数学爱好者,讨论这个问题,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一个国际大讨论,同学们兴趣盎然。

你听,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大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你再也不会为选哪几位同学解答难题而难以取舍了,你也不必担心解题的时间太长耽误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你甚至不用担心你的孩子太胆小而吓得忘了怎么表达和发言。

您相信吗?您只要坐在家里,打开手机,进入四(9)班的班级QQ群,就会欣赏到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视频故事,那“呆萌”的表情,那收放自如、激昂的声音,那诙谐的表演,都是你平时在课堂上欣赏不到的,因为这都是同学们在家里放松的状态下录制的视频。

作为学校的翻转课堂试点班,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数学氛围呢?光靠课堂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那远远不够,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那也很不现实。于是,互联网的运用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学生在家读书,家长录制成视频,或举办口算比赛,或举办讲应用题计算比赛,老师、家长乃至学生自己都可以是评委,学生也可将自己的好方法、好经验传到网上,供其他同学欣赏。老师可以在空间里及时时间评价学生的表现、作业,也可将课堂上的难点剖析放在空间里,让课堂上没弄懂的同学有二次学习的机会,这不仅节约了时间,还有一对一的辅导效果。以往叫学生在家预习,学生总是应付了事,根本没达到预习的目的,但如果让学生将自己预习的过程录成视频,那情形就会不一样,爱上镜的“帅哥”“萌妹”怎甘心自己落后于别人呢?

信息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我们的课堂。它像一味黏合剂,将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紧密团结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合谐的大家庭。它突破了心灵的障碍、时间的障碍、空间的障碍,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会越来越成熟,而我们会逐一发现它的魔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云”平台,打造数学智慧型生本课堂。

智慧教育论文:运用童话实施情感教育开启儿童道德智慧探究

摘 要:幼儿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情感教育很重要,童话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开启幼儿道德智慧的钥匙。

关键词:幼儿;童话;德育;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了童话,就没有了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的确,童年里不能没有童话,没有童话的童年是不的童年。童话有其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但不应让童话成为道德训诫的工具,既要让童话成为开启幼儿道德智慧的钥匙,又要避免走入童话教学的误区。

一、运用童话实施情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童话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要给孩子们讲童话,自己必须对童话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多了解童话的发展史,了解著名的童话作家,阅读经典的童话故事。教师想要带领孩子们在童话里学到道德和智慧,就要像孩子一样亲历童话的广阔世界,保持一份童真,与孩子一起领略生命的成长。

(2)更新教W理念。童话的本体功能是让孩子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熏陶,教育是童话众多功能中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是要让孩子明确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于是成人便会通过童话教育训诫儿童。孩子们喜欢童话,是因为童话里有那些自由的、令他们向往的美好的东西,而不是这个道理,那个道理。教师要让儿童自然地、愉快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启示,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会,而不是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诚实等之类的道理。

(3)丰富教学情感。德育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而童话又是像诗歌般美感十足的文学作品,这就需要教师满怀情感,怀着对孩子的爱、对童话的爱去创设培养儿童情感的环境。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让孩子游戏、请孩子表演代替单一的老师讲、孩子听。德育是一个心灵沟通与精神构建的过程,教师应以饱满的情感对童话进行全新的演绎与激情的创造,用声音、肢体语言和情感去感染孩子,创造激情涌动的课堂,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

二、让童话成为开启幼儿道德智慧的钥匙

(1)童话中爱的力量。《妈妈摘的葡萄》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故事从头到尾没有提到一个“爱”字,却时时刻刻地让人感受到了狐狸妈妈对小狐狸伟大的、无私的爱。狐狸妈妈翻山越岭去为小狐狸寻找食物,找到葡萄后马不停蹄往回赶,一路上担心小狐狸肚子饿,害怕小狐狸被老鹰抓走,而小狐狸也在家里盼望着妈妈的归来。不料,猎人来到狐狸家,狐狸妈妈正好看到猎人,为了让小狐狸逃走,狐狸妈妈想办法引开猎人。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故事,当听到猎人那段时,都屏住了呼吸,似乎自己就是那只小狐狸。故事没有交代狐狸妈妈怎么样了,而是说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小狐狸不知不觉长大了,可是狐狸妈妈始终没有回来。这时,有些孩子脸上流露出了伤心的表情。当读到长大后的小狐狸来到以前住的地方,看到树上一串串葡萄时说“啊,这葡萄就是妈妈带来的呀,我终于吃到了妈妈带来的葡萄”时,很多孩子都热泪盈眶。小朋友们似乎听懂了,在下面悄悄地说:“我爱妈妈,我不会跟妈妈分开。”这就是爱的力量,这篇童话带给孩子们爱的感动。

童话源远流长,作为儿童文学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之一,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给人们永恒的启示。它以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塑造出了无数经典形象,而在道德层次上传达的却是人类基本的美德。在历险性的童话中,孩子们能够感悟到勇敢与坚持;在充满游戏精神的童话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自由与觉醒;在关怀小生灵的童话中,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爱的力量;在公主与王子的童话中,孩子们明白了善良的人终会幸福。

(2)真善美的传承。经典的童话作品有着巨大的魅力,它所传达出的深邃的道德哲学,有着引人向善的魅力,开启了儿童道德智慧最初的大门。真、善、美是童话故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童话美得像诗,它本身就代表着文学的美。童话中所体现出的深刻的含义幼儿可能还不能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幼儿去喜爱童话,去感受童话中所传达的真、善、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些真、善、美的种子便会自然地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伴随着幼儿一生的发展。童话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幻想的故事,而且还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听故事时,幼儿是全神贯注的,他们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此时也是最易于调动幼儿情感的时候。幼儿们时常会将自己融入童话故事的情节之中,让情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外显,从而引发潜在的情感共鸣,使幼儿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心去感悟什么是正义与勇敢。

三、结束语

总之,童话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成为培育幼儿美好心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幼儿,让童话成为开启幼儿道德智慧的钥匙,而不是道德训斥的戒尺。要让孩子在童话的世界里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看到人生的美丽,习得道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