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学前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理论下舞蹈教学论文
1问卷调查的展开及调查结果
为了使得调查研究更为有序、客观,论文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划分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课程的教学评价四部分进行问卷问题的构建。在问卷调查中,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中选取4名学生发放问卷,学生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的填写来完成调查。在为期1天的调查结束之后,共回收问卷4份,回收率为1%,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82份,问卷有效率达95.5%。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论文对于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根据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学生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设计中,理论课程内容过多,对于舞蹈教学的实际操作内容涵盖较少,总体教学内容难度较低,难以提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缺乏统一、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实际工作内容需要,难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上,学生指出,就自身的掌握情况来看,目前学校所安排的1周2课时,一学期24课时的教学时间较短,只能够满足学生“学”的需求,但是达不到学生“学会”的目的。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上,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舞蹈教学评价体系一元化现状严重,对于理论考试的重视程度过高,对于个人舞蹈能力、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音乐素养、舞蹈素养等考察不够,因而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2“以生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
2.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设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本身缺乏统一的教材以及成型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体系就更需要结合各个学校、各个地区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认知和需求。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细化为如下几点:从课程学时进度的设定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每周2课时,一学期12课时的教学时间不足,然而从每次教学2课时共一个半小时的总体时间来看,是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的各项具体内容的。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每次课分为热身运动、舞蹈理论教学、舞蹈时间教学、自习教学等,从单次学时来看是充分的,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然而,从周课次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认为12周的时间略少,难以使得自身学到的技能、技巧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可以按照学校的学期计划,将12周的教学时间提升到18周左右,在后期学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安排集中的培训、实习等,这样效果更佳。在课时这一方面,学生认为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可以模拟幼儿园教学的课时时间,目前课程的长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然而与之后的工作可能难以对接,可以考虑将课时分为45分钟+45分钟的时段,辅以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2次幼儿园教学课的教学模块。
2.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选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选定,这是一个查缺补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机会。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注重舞蹈技能学习的内容比较多,然而对于形体矫正、均衡营养、艺术欣赏、音乐美学等与舞蹈相关的周边内容数量比较少。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增添舞蹈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健美教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要将瑜伽、芭蕾、现代舞、民间舞等元素糅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进行教授,使得学生在进行幼儿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对于舞蹈艺术欣赏的品位,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升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水平。
2.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组织实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舞蹈功底等基础层面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一定是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不断重复,不向前推进,以几支舞蹈的教学代替全部的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实现分层教育和因材施教。对于男性学生,要选择颇有男性气概的拳类、操类进行教授,而对于女性学生,则要选择一般性质的,较为温柔的舞蹈进行教学;对于底子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编成组进行单独的、多次的重复教学,提升其能力以及对于课程的信心。
2.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评价模式
在评价模式方面,专业舞蹈教学要加强对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契合程度,有效地实现教学分层基础上的评价分层。“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重视的就是对于学生自身诉求的满足,从个人层面上获得的成功就是“以生为本”教学方式的成功,切不可搞“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同时,在重视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舞蹈理论、舞蹈欣赏方面能力的提升,方能够形成科学的、激励高校的有效教育评价模式。
3小结
通过对“以生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探讨,得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这种学以致用特点很高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好地契合学生自身的需求。在对于学生自身的诉求进行客观判断的基础上,论文认为,高职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从内容设计、内容选定、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逐步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形成有效、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维持学习的兴趣,增强对于学习效用的认知,方能够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实效性。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论文
1基本形体训练
基训是舞蹈的必修课,是学习舞蹈的基础。首先,教材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基础。设计的动作应适合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动作做的好坏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基本训练内容应把杆和地面训练相结合。地面基本上以开垮、坐压前、旁、后腿,躺身抬(踢)前、侧、后腿,跪下中腰为主。把杆训练学习芭蕾舞手型手位、脚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起来。在掌握了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学习简单的身韵组合,着重进行腰的训练,以上训练方法均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动作选择适合的音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
2民族民间舞风格的动律的学习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在每教授一个新的民族舞蹈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该舞蹈的宗教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基础训练中,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分解动作及要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基本动作,至少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动作分清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例如维吾尔族舞,可以抓住它的切分节奏特点以及移颈舞蹈动作;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展示了女性柔美的身姿;藏族舞蹈的有节奏的屈伸,教师用示范的方法将不同的屈伸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腿部屈伸的区别和内在的感觉。屈伸是膝盖一弯一屈的过程,但屈伸又有所区别,如藏族踢踏舞膝盖的感觉是颤动的,弦子舞的屈伸则要求脚有踩在棉花上柔软之感等。这样用形象的说明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屈伸动作。
3学习各类幼儿舞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地具备创编能力
多欣赏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动作,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再逐步培养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激发创造力。学习幼儿舞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舞步,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幼儿舞蹈组合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扒带子。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组不同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看着视频学习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训练之后,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创编,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也是教学能力之一。我会给他们一段音乐,分组创编,展示成果。创编成果是学生能力和舞蹈语汇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操作过程的完成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创造力对职教学生来说,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幼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职教幼师教育必须在一般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重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幼儿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中职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必将面临更多的难题。笔者将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尽自己较大的能力,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
作者:王昭文 单位: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男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论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困境的解读
(一)传统观念导致男幼师社会认同感低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下,女性应该是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主要工作,而在幼儿教育领域,女性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男性不仅在传统中处于劣势,甚至在实际教学中男老师甚至男幼师都是“稀有物种”,这既是长期的固有观念所致,也是社会分工不同而造成的偏见与歧视。从古至今,男性在职业选择中应该更多的体现男性的特征,这种传统观念使得男老师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职业,而男幼师更是常常遭到身边亲戚、朋友、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反对和误解,而这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也使得这些从事幼师工作的男生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种思维定式下的现状必然使得该专业的男生产生较低的社会认同感。
(二)男生在学习交往环境中自卑孤独、焦虑恐慌、归属感缺失
学前教育是一个女性占统治地位的行业,无论是在专业的培养阶段还是在工作阶段。但是男性却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孩子的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健全等方面,然后,男幼师在整个幼教行业所在的比例却是少之又少。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阶段,一个班级中要么没有男生,要么只有零星几个男生是确实存在的现状,这个男生在集体中处于一个相对弱势、孤独的角色,沟通的不畅会使他们很容易的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的影响到他们应对学习和未来工作的自信心。而进入工作单位后,这个团体依然是女性占主导,同时该团体的领导也往往是女性,所以男幼师依然无法摆脱性别失衡的状态,焦虑恐慌以及没有归属感的心态久而久之会越发加重,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个体疏离于工作群体之外,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幼儿的教育和培养上。
二、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男生心理困境的出路
(一)纠正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
传统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辐射和遗传作用更是惊人,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对文化成果的保持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封建落后的思想保护是对我们社会文化的发展非常不利的。尽管要扭转这种思想观念存在困难,但我们仍应该努力去改变甚至去消灭它。除了加强宣传与教育男性在学前教育中不可替代性以外,通过新的手段,例如网络和新媒体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才是关键一招。传统虽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方式、行为的模式,但现代却意味着历史变迁下的重组与改造。所以,学前教育男生贫困文化的消解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性别文化深入理解&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系统的文化改造,结合时代精神,形成有益于学前教育男生进驻&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并通过此环境完成对人的重塑,形成新的性别价值观———两性和谐平等的发展。
(二)关注男生生存环境,增强其专业认同与自信
男生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弱势不仅仅是由于在工作中造成的,在校期间的培养过程,对其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是一个关键点。例如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声音、舞蹈和绘画都是该专业学习的三个核心课程,而这些方面恰恰都是女生喜好和擅长的,相反对于男生,这些课程很大的制约了他们,很少有男生的对其中一门以上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社会及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低认同,就像紧箍咒紧紧地束缚着他们,如何将他们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要求社会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要宽容的对待他们,努力地悦纳他们,在学校方面老师应多给予他们关注和关怀,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在工作后,他们的同事和领导应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理解他们的现实处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禁锢;多一些帮助,少一些讥讽;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拒绝。
(三)优化课程、增加就业指导满足学前男生的需求和发展
除了从意识层面干预以及周围环境着手帮助男幼师以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优化当前的课程设置、增加就业指导等手段将对男幼师更好的走出心理困境非常有益。首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国外,男幼儿教师普遍得到社会的尊敬和认可,日本幼儿园男性教师的比率约占7%;美国幼儿园男性教师约占10%。目前,在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形势依然良好,基层幼教领域依然存在巨大的缺口,而对于男幼师的需求更是刚性的并且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存在,所以对于未来的就业学前教育的男生不存在过多的压力。其次,学前教育“女性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应该重新调整,应专门根据在校的男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差别教学,给予男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学形式上注重多样性,依据男生阳刚、勇敢、思维灵敏等特性,采取案例法、讨论法、活动法等多种形式发挥男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性别优势。技能技巧的学习中,也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并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前教育男生建立自信心。,帮助男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大学四年的学习可以使忙碌的也可以是杂乱无章碌碌无为的,所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加强他们学习工作衔接方面的指导将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将知识转化为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大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都会从事幼师,可是如果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幼教工作,创业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呼伦贝尔学院就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创办幼儿园也可以创办老年公寓。既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也找到合适的岗位。
作者:王栋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论文
一、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时步就是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特点,认清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认识其能力与不足。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能力不强,知识结构单一,只有初中学历,有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从小接触音乐的机会,也许就是平时上的哪几节音乐课,还有就是可能追星时学唱的那几首流行歌曲,估计也就仅此而已,所以说,他们可能的音乐基础,尤其是乐理知识知之甚少。
二、教学具体任务和目标的树立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唱、弹唱、编创能力。其中“唱”是及时个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要求培养出能够随时随地能唱出多首风格各异的童谣或是儿童歌曲,同时要具备教幼儿唱这些歌曲的能力;进入下一个阶段后,就是“弹唱”,要求学生能够一边弹琴一边教儿童唱歌,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边弹边唱是最实用的技能之一,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一个阶段,则是“编创”,要求在与儿童的长期学习接触中,学生能够明锐的观察出儿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创出适合儿童唱跳的歌曲和舞蹈。一般情况下,在校期间,学生很难掌握此项能力,比较努力和有天赋的学生也只能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编创,难度可能很大。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
这个专业的学生出了校门以后,可能也是一名教师,现在中职学校对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是他们以后模仿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学校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多采用一些针对儿童的、活泼的,容易引发兴趣的。及时种,发散联想。在看完有关短片、照片后,教师进行有关背景介绍,再让学生去听相关音乐,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作者的心声,完成学生对作者勾画的画面的想象。这种先有感性认识和背景情况的了解,再通过聆听想象作曲者勾勒的美好画面的方式方法比老师介绍曲子内容后,放音乐,更能让学生对作品有新的领悟,提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结合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第二种,作游戏。例如,课堂上,以五声阶中任意一个单音节开始,即兴接唱,看谁唱的快,接的多,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如果以do开始,请学生接唱,大家纷纷接唱,一会就能唱出几首歌来,有效活跃的课堂气氛,逐步引导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联想。加强学生对歌曲的记忆能力,相互启发思路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游戏是很自然的活动,学生将逐步区分正常呼吸和唱歌时呼吸的不同,鲁索说过,“掌握了呼吸,就是学会唱歌的一半”。逐渐培养学生唱歌的自然性。第三种,肢体表示。该专业的学生中一定存在音乐乐感不强的人,如果不断的让他们听完了唱,唱完了记,就是将记完的又忘,形成这样一个怪圈。同时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将挫败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手势表示五声音阶,例如,sol是掌心面对前方,手指指天;la是掌心向地,手指往左指等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应急性和掌握音准。第四种,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再高尚的理论不能应用于实际,只是纸上谈兵,不断创造机会将学生从学校带到幼儿园里,接触儿童,提升他们对幼师行业的认知度,一方面,他们可以将平时学校书本上写的,老师课堂上教的知识好好应用到怎样做好一个合格的幼儿园幼师上来。另一方面,现在极大匮乏专业幼师人才的幼儿园也需要有一些新鲜的血液,创新的思路补充进来。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中职学校与幼儿园的双赢,实现了中职学生与幼儿园幼儿的双赢。第五种,主动教学。现在的学习一般都是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学期结束后,一张试卷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急需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主动学习。通过进一步编排课本中的知识,将其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式的推进课程的进行。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的这一学生群体来说,该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学习是他们重要的一环。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也十分艰难。音乐水平的提高是他们顺利就业的制胜法宝,也是当好一名幼儿园幼师的必备条件。学校既要教会他们唱歌、边弹边唱及编创等音乐能力,还要教会他们教学的方式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面提到的五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方法,也可以是他们以后成为一名幼师后教孩子们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亚芸 单位:贵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音乐舞蹈教学论文
一、音乐对舞蹈教学重要性探讨
(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犹如鱼儿和水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在高职学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离开了音乐,舞蹈教学就失去了其内在的魅力,显得形单影只。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以其优美的旋律,始终引导着舞者思维的发散,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陶冶舞者的情操,同时把舞者的思想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进而创造出更好的舞蹈作品。如果没有音乐,舞蹈课堂教学的形式就会过于单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了。
(二)音乐可以诱发舞者的灵感
音乐具有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等方面的作用,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情,而激情澎湃的音乐则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满怀激情。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的融合在一起,让舞者可以随着音乐或强或弱,或重或轻的优美旋律产生更多的联想,诱发舞者的灵感,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舞蹈动作更加,舞蹈的课堂教学气氛将会十分和谐,进而将舞蹈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音乐可以促进内在情感的展现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是照本宣科,老师要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并通过舞蹈外在动作表现出来,使其成为“有感情色彩的舞蹈”,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力。表现力强就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并在音乐的指引下,把优美的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更多的乃是内心情感或情绪的释放,音乐可以唤起舞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舞者强烈的情感欲望,达到身心、形体和音乐三者相互交融的境界,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情感丰富、动作优美的舞蹈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四)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
任何的课堂教学,如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必不可少的,高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也不例外。舞蹈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动作要领众多,稍有不专心就有可能遗忘其中的某个动作,导致整个舞蹈动作不协调,影响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机械灌输式的教学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专心致志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掌握领会舞蹈的每个动作更是一句空谈,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又将会把怎样的舞蹈教授给幼儿呢?由于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处在对音乐十分喜欢的年龄阶段,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会使舞蹈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加深对舞蹈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推动舞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音乐可以协调学生舞蹈的动作
音乐不但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可以协调学生的舞蹈动作,如果没有音乐,学生的舞蹈动作就只能依靠教师的指导以及自身的感觉来修正,但这对于初学舞蹈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音乐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学生可以随着音乐有规律的轻、重、缓、急音律来掌控舞蹈动作幅度,哪个动作需要舒展,哪个动作需要收缩,哪个部位需要动,哪个部位不需要动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给舞蹈带来巨大魅力的同时,还协调了学生舞蹈的动作,又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增强学生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六)音乐有助于意境的展现
“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而意境就是这两种情态的统一,即意与境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音乐作为时代气象与情境的描绘者,可以充分表现人的审美感受,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音乐在表现意境方面是无形的、丰富的、微妙的、动人的,音乐虽不能给人以具体美的形象,却能把人带入一种无形的美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音乐还可以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打动人心、陶冶情操。
二、结语
音乐和舞蹈作为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没有音乐的舞蹈,将会是黯淡无光的舞蹈,没有灵魂的舞蹈,只有将音乐和舞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并为以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
作者:何凯 单位: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高师学前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将来是以幼儿为教育对象及服务对象,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进行教学,这就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特殊性。所以高师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不同于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舞蹈基础差、底子薄,对舞蹈的感知理解能力差,学前教育舞蹈专业中的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所以,如何切实抓好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完成教学目标,成为舞蹈教学的关键。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系统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教材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影响着学生对舞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教材是学习的理论依据,然而,现实是大多数学校在对舞蹈教材的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便是有所选择,大多数教材也是没有办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发挥出有效的作用的,这也就导致了有的学校的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干脆就不用教材,直接由舞蹈教师自己自由发挥这样既没有教材又没有教学大纲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的。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前舞蹈教育主要培养一线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跟专业的舞蹈表演课程更不可相提并论。然而现在一部分舞蹈老师没有根据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来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和内容,而是用舞蹈专业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幼儿教师,导致学前专业学生出现了只是对舞蹈进行简单的模仿,对舞蹈的理解以及舞蹈的创编的能力的缺乏。
(三)教学过程机械,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今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学过程机械,采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知识简单的机械模仿,在幼儿园实践中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幼儿舞蹈教育的开展。
(四)评价方法缺乏多元化
现在高师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及时,课程评价的主体单一,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只有教师评价学生,而少了学生自身的评价,剥夺了课堂学生的参与地位,不符合素质教育观的要求。第二,课程评价内容过于单一,主要把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对策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提高学前教育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适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教材之前,基训、民族民间舞蹈选择影响大普及广、经典性的舞蹈组合,适合学前专业学生发展以及应用的舞蹈教材;儿童舞蹈的应选择注重实践性以便将来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例如,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舞考级》教材,舞蹈动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舞蹈形象活泼、可爱。教材有示范又有表演,再加上音乐都采用幼儿歌曲,朗朗上口,易被幼儿所接受;幼儿舞蹈的创编更应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
(二)制定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教育目标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要遵循这些特点。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将来可以灵活的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所学的舞蹈知识进行舞蹈教学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由于舞蹈教学最终的受益对象是幼儿,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更要考虑幼儿的特点,以便将来这些幼儿教师从事舞蹈教学时更好地进行实践和创新。因此,教学目标应以重视基训教学、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儿童舞蹈的学习以及幼儿舞蹈的创编。
(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现教学过程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教学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秉承这一观念,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能只是教师简单的机械传授,学生模仿的单方面注入式教学。这种注入式教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主体性,缺乏创新精神,容易造成学完就忘,下课也不进行练习,以至于到没有一点收获,无法在今后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实践。因此,便丧失了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意义。为了打破这种单方面的注入式教学,应该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改革。教师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内容,注重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
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熟练灵活的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所学的舞蹈知识与技能对幼儿进行美育,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的运用这些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只有在都懂得这些舞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后才能更好的进行舞蹈教学方面的各种实践,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舞蹈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对将来幼儿舞蹈教学有指导作用的方法与技巧。例如,教授一些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的舞蹈游戏,注重舞蹈的游戏性,加强对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以便学前专业学生将来可以在幼儿园更好的实践和应用。
3.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学不应该仅仅关注一些表面的东西,如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舞蹈组合。应该在学习这些基础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东西,如人文性的舞蹈素养,对提升学生的对舞蹈的理解、气质和整体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提出“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的基本理念。舞蹈的人文性,是指舞蹈的内容、形式、风格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伦理哲学、审美情趣等方面。强调舞蹈课程少一些舞蹈技能方面的内容,降低舞蹈难度,补充舞蹈文化知识背景,把技能方面的知识内容放到打的文化知识背景下,建立舞蹈动作与舞蹈内涵、文化背景之间的本质联系,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通过对少数民族的背景文化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动作的要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民族民间舞蹈。
4.教学从忽视教学方法转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是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展形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维族舞蹈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维族的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图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情境中,有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二是因材施教法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教育。对舞蹈能力相对较高的同学可以设当增加学习的难度,对能力较差的同学要积极鼓励,提出适合的能力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小组的办法,,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舞蹈能力较高的同学和一些对舞蹈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同学,在教学中营造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小组内、小组间相互观摩学习,老师给与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三是指导实践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创编舞蹈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舞蹈创编,教师要对其成果进行指导和反馈。以便将来学生可以在幼儿园教学中能够灵活的进行舞蹈教学。
(四)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功能,因此高质量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新的教学评价理念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注重评价过程侧重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内容和标准多元化,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舞蹈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和意志、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形体与气质的美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学习舞蹈,可以提升自身气质,增强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教师舞蹈素养和舞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幼儿的成长。因此对于提高舞蹈教学能力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在高师学前教育舞蹈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舞蹈教学必将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方面的认识,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陈岩 郭晓希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与钢琴教学论文
1钢琴教学中互动教学的意义
1.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成就感是学习动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进入职业学校后才开始接触钢琴的,对他们来说,能够自如弹奏乐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钢琴学习中的问题,他们就会由此认可自己,从而增强了学习钢琴的信心,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心理基础。
1.2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学习钢琴时,由于起点较低,本身就存在很强的不自信,如果钢琴教师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学生形成一种威慑,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强的胆怯心理,最终导致其不敢放手去弹琴,有想法也不敢与教师交流。而在互动教学中,能够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更快地消除师生隔膜,使学生以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在弹奏乐曲时,其身体和手指才能够不紧张,才能够弹奏出优美的曲调。
1.3实现教学相长
在钢琴教学中,通过互动,教师给学生以更多的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其结果是,一方面学生可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也常常会被学生激发出更大的教学热情和授课的灵感。学生成绩提高,教师则能够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学生对乐曲某一处的处理,对乐曲的某种选择等都可能触发教师教学的灵感,教师再将这种灵感转化为教学改革的行动,从而最终促进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2钢琴教学中的互动方式
2.1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中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什么内容已经在教材中被规定出来了,教师也往往以教材为蓝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却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材编排的合理性。而在互动教学中,对于学习内容学生也有了自主的权利。如,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学生选取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乐曲,包括练习曲、复调曲、奏鸣曲、中外乐曲等供学生选择。之后,让学生浏览我所提供的曲目,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以激发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我会和学生一起探讨哪些乐曲既符合教学大纲、学生未来从业需求,又适合学生自身能力和兴趣,并最终达成共识,确定学习内容。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学习的内容的更加趋于合理化,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了基础。
2.2师生平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钢琴弹奏是一门技能,他受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较大。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兴趣都有不同。因而,在学习钢琴知识与技能上,不同学生进步的程度与速度都是不同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上也是有区别的。作为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差异,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关系,不仅能够做良好的示范,更要学会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当前水平和个性特点,调整学习进度和内容,把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钢琴学习的乐趣。
2.3小组竞技,学生互评
在钢琴教学中,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除了期末考试的一次终结性评价外,我还采用了平时的定期测试。在定期测试中,以5人为一小组,小组的综合水平决定每位同学的成绩。在测试时,其他小组成员为被测试组打分,教师做最终评定,以避免由于学生水平和主观因素导致成绩的不合理。这样规定后,每位学生为了不拉本组后退,都会努力练习;同时,水平较好的同学也会帮助组内水平稍差的同学,共同进步。此外,在为其他组打分的过程中,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4创造机会,合作中共同进步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常常得不到教师应有的重视。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其日后工作所必备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不足,我在钢琴教学中适度地增加了一些合奏性的内容,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钢琴与其他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儿歌的伴奏能力,我认为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
3结语
钢琴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知识和弹奏技能,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思想成长。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存在性,而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从其个性特点出发设计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有兴趣、有能力完成学习内容,取得理想成绩。
作者:许妍彬 单位:佳木斯师范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一、当前钢琴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论仍未成系统,仅仅是照搬音乐专业课堂上课模式和回课模式。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主要采用集体大课的形式,每次授课时间有限,很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不能深化教学。加之,学生数量多,师资数量有限,只能“一锅端”,用同一标准要求学生,导致学生们无法及时理解吸收当堂课所讲的教学内容和技能,缺乏练习巩固的时间和获得教师针对性的指导的机会,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达成和学生钢琴水平的提高。
二、开展创新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新途径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钢琴是有灵性的乐器,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和练习,会难以体会其中的艺术之美。兴趣是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便无法忍受艰苦的练习,钢琴教学便无法顺利的展开,学生水平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端正态度,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建立对钢琴课程的兴趣和热爱;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鼓舞起学习钢琴的热情与自信。同时,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除了上大课,统一讲解与亲身示范之外,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在课堂上组织模拟幼儿园音乐课的场景,让学生扮演未来的职业角色,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向往,鼓励学生积极表现,相互指导,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可在课堂上组织小组任务教学,针对平时课堂上发现的学生弹奏的问题,钢琴的技巧难点,乐理知识等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并互相点评,以相互获取灵感,巩固学习成果。
(二)拒绝“一碗水端平”,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
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没有学过乐器,对钢琴了解甚微,基本都是从零开始。因此,教师切记不能用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要求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以免造成过犹不及的现象。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易到难,逐步进阶。由于钢琴学科的特殊性,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水平发展,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合理的安排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不会感到钢琴高不可攀,也不至于无聊到失去学习兴趣。
(三)更新硬件设施,保障实训工作的开展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琴房数量有限,钢琴的条件层次不齐,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跟音乐专业的学生共用琴房,练习时间难以保障。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大力重视硬件设施的更新,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练习时间,合理分配,讲练结合,加强实训,大力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钢琴水平。
三、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专业特殊性,需要学量的科目。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钢琴教学计划,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
作者:王莉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1.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1人文性不高,技能型内容偏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仍广泛存在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过于注重舞蹈的外在表现形式,重视舞蹈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舞蹈人文精神的渗入。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舞蹈精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行把他们分割必然会导致幼儿舞蹈学习的不。事实上,舞蹈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是学习舞蹈专业技能而缺乏充实的人文内容不利于幼儿的文化涵养以及品格的提高。
1.2各章节间内容独立,未紧密融合
舞蹈是幼儿对他人进行自我表现与反应的一种幼儿本能需要。因此有效的舞蹈教育是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作为未来的幼儿舞蹈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对幼儿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但就当前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来看,仍然严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各个舞蹈教学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相对孤立,并未有效融合在一起,艺术形式也仅仅局限于舞蹈方面,没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融合渗透,这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
2.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2.1在教学内容上凸显儿童性
儿童是幼儿舞蹈教学的直接对象,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最终实践者。因此把儿童性视为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适当增加儿童舞蹈的教学内容,并将儿童舞蹈渗透到其他教学内容的板块中。例如在单纯,质朴的民族舞板块的学习中,学习各式的民族舞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将各名族舞蹈合理科学组合,并适当加入幼儿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表演中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2.2科学规范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比例
不可否认的说,通过舞蹈这种直观而强烈的表达形式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但过于强电舞蹈外在美而忽视了对舞蹈情感和舞蹈内容的理解,显然是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舞蹈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宗教、生产方式、伦理哲学、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这便要求我们把形体训练和幼儿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提高自身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对舞蹈课程中的技能性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补充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建立舞蹈动作与舞蹈内行,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另外,舞蹈种类繁多,按舞蹈特征来说可以分为国际标准舞蹈,时尚舞和专业舞蹈。专业舞蹈又可以细分为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和现代舞。因此,对繁多的舞蹈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安排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3提升师范性能力
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的主要是儿童,因此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应以儿童舞蹈为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及培养学生的师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在专业教学课程中,教会学生由浅入深的编排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应符合儿童年龄段和身体特点,在舞蹈中的音乐背景也应尽量贴合儿童的喜好,以让儿童能在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完成体型塑造与审美观念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体验课,舞蹈排练课教会学生鉴别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教会幼儿学习舞蹈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在舞蹈艺术上取得很高的造诣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舞蹈的真正目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为未来儿童舞蹈教育事业服务的,因此充分把握好学前教育的定位对教学内容上的把握是十分有利的。这要求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舞蹈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师范能力的整合。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以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主,同时将舞蹈课程与幼儿实际情况精密联合,以较大限度的挖掘和培养幼儿的艺术潜质。
作者:方小燕 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视角下舞蹈教学论文
一、一切学习源于兴趣
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好的启蒙老师”。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自己喜欢并且感兴趣的,那么,无论做这件事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克服多少困难,他都乐意付出自己的辛苦和汗水去完成。反之,则亦然。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学中是这样定义的,兴趣是人们主动认识客观事物的意向。其必要前提是由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取向所决定的。兴趣的产生源于以下两种,一种是个人喜好使然,自身对某种事物表现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主观倾向,为之而持有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情绪和态度;抱有这种积极的兴趣态度而获得的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第二种是由外界通过引导产生的,它是结合外界的客观条件加之引导者根据受教育对象所要接触到的领域,进行一定的筛选、提炼后,采用这些相关的条件进行条件反射,使受教育者达到对该事物的了解、认识、熟知,进而对相关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步步升级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学生因兴趣而乐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了认知和能力的双重提高。
二、提高生源素质,打好教学基础
对于学习舞蹈课程来讲,来自普通初中毕业班的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大,肢体条件不占优势,但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好。由于在初中课程中舞蹈课程是副课,学校通常不聘用专职舞蹈教师,学生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专业的舞蹈训练。众人皆知,生源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拥有上等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合理地提高生源素质水平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竞争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生源的专业素质水平呢?首先,通过合理地选定中考专业测试项目和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分值比例,综合地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可塑性,来引导考生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第二,适当地调整文化课程中考分数线。如果保障不了专业技能课的质量,从专业的角度上讲其教育是失败的。这就需要入校专业测试要严格把关,且公平、公正,真正做到择优录取,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好的生源保障。第三,多创办几个“培训基地”,创出品牌。与初中学校结成对子,帮助他们进行初一入学专业选拔测试,定期专业课程辅导。利用本专业的教学条件等优势,举办各类中、长期辅导、培训班。这样,共同推动广大考生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
三、依据《教学大纲》,规划好相应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与舞蹈学校的专业训练大大不同。学前教育是面对3-6岁幼儿施教,其针对性要强,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基础专业训练,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舞蹈理论和舞蹈技能。所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筛择,必须兼顾学生的年龄、生理以及心理三方面的因素,舞蹈学习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突出实践能力,但应当适度地降低技术难度,较大限度地贴近就业岗位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经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掌握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等素材,强化对幼儿歌舞、舞蹈动作的表演和幼儿舞蹈创编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对不同舞蹈语汇、组合、作品的学习和积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实际编创幼儿舞蹈的能力,学生才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创编出的、独特的幼儿舞蹈作品,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依据《教学大纲》突出针对性和方向性。例如,在及时学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中,不仅进行基本功各部分内容的训练,而且还要掌握不同风格、多种种类的舞蹈组合,要对现有的舞蹈教材进行必要的删减,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同时,教师就要与时俱进地选择合适的教材。在基训过程中强调学生腿部的直、绷、外、开以及灵活性和稳定性为首位,而对学生腰、胯的软开度和技术技巧为次要地位,遵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和类别,明确幼儿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能够利用舞蹈课程专业术语学习并记录舞蹈,一切在依据《幼儿园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适时地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幼儿舞蹈的编、创、排、演。经过教学实践,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舞蹈的专业知识,训练了肢体,同时地接触到了不同舞种、风格,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第二学年的教学内容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授课教师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要进行必要的筛选。要本着易于教授、易于掌握、易于操练的原则来选择。例如,藏族舞蹈的踢踏组合和弦子组合,蒙古族舞蹈的硬腕组合和柔臂组合,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手位组合和三步一抬组合等,同时还包括幼儿舞蹈动作、舞步、幼儿舞蹈歌舞表演等。这些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学生不但解放了肢体,提高了肢体表演能力,并且掌握了丰富的舞蹈素材,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四、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条件,调整舞蹈训练中技术技巧的难度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来源是普通初中毕业的学生,与专业舞蹈院校不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舞蹈层次差距较大,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势必造成不好的结果。面对学生舞蹈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一方面,教师要带动能力强的同学们积极大胆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又要较大限度地鼓励能力较弱的同学参与到课堂当中,帮助她们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适时地调整、降低舞蹈技术技巧的难度系数,培养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处在青春期的这一生理特点,肢体发育基本完成,肢体柔韧性较差,控制能力较弱,而且实际授课时间较少的特点,我认为舞蹈课程内容在课时安排上可以相对缩减,降低软开度、弹跳训练的难度,增加幼儿舞蹈动作的学习,回避学生跳、转、翻训练中生理因素的局限,在基本功练习中尝试现代舞的训练方式和方法,通过对全身各个部位关节训练作为立足点,配合简单、易学的动作、元素学习,从分解到组合,从单一到复杂,充分地训练了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五、以情带动,结合民间小故事,民歌表演等知识进行创作教学
舞蹈是情感的产物,以情带动、情动交融才可以营造出舞蹈语汇独有的风情与内涵。在舞蹈教学中,我们要双管齐下,既教舞蹈又寄情,不光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舞蹈动作,把握的风格特色,还要把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以便学生摆脱机械麻木的技巧重复,从而真正投入到舞蹈背景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中去,展现出血肉丰满的舞蹈动作形象。在舞蹈课堂里,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运用一些民间故事以及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帮助他们,引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注意发挥“情”的作用,利用情节假设,情感提示、民歌渲染等方式启发学生,或采用分组观摩练习,唱跳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优势“以声带情,以情促舞”,学生们自唱自跳,手舞足蹈,增加自娱自乐的气氛,压力减轻了,舞蹈动作的印象反而加深了,以达到“舞以尽情”的目的。
六、强化社会实践,提高教育能力
这项教学工作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对学生而言,就是要步入工作岗位,真正与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验证自身在专业素质上存在哪些不足,心灵上与幼儿有多大距离?还要不断地学习前辈、同行的丰富经验,倾听幼儿的心声,贴近他们的兴趣取向。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进入课堂,在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改进。教育见习、实习是检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手段,教师要系统地给学生讲授相关教学经验、方法,从课前、课中、课后每一环节,给她们提出意见,帮助学生快速成长,让学生经得住千锤百炼,养成一种扎实的工作作风,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七、结语
总之,新形势对当下幼儿教师的需要不仅仅是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质量是生命线,质量是竞争的资本,谁忽视了质量就意味着丢弃了竞争能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来确保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和对当前幼儿专业舞蹈教育的实际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共勉。
作者:熊国燕 单位: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五年制学前教育下声乐教学论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从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艺术素养差,声乐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对声乐感受和感知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性,对声乐在教育中所起作用认识不深。长期以来,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教学中以专业技能为目标,忽视了应用技能培养。如幼儿歌曲编配和表演、音乐欣赏、自弹自唱等在内的教育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侧重歌唱技能和技巧学习,主要教唱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忽视幼儿歌曲的教学。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实际工作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甚至错误地认为用真声去范唱幼儿歌曲。忽视了教学能力培养。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专业技能融入到幼儿歌曲教学中。恰恰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方式方法教授的欠缺,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声乐教学不能结合起来。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很少到幼儿园进行观察和调研,学生的见习和实习难以保障。而教师也缺乏对幼儿园的教学现状和需求的了解,导致教学中对实践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难以将所学转化,实践能力较弱。不断更新的学前教育理念,蓬勃发展的学前教育改革,这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发现声乐教学中的不足,努力使学生在校就能成长为胜任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探索
(一)明确教育目标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育师资中的重要力量,要明确教育目标不是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理念下,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声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用性。
3至6岁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时期。声乐教学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创新能力、性格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中,更要注重实际,注意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学前教育新形式下的岗位需求,注重声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1.注重授课内容的专业性。
针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存在的教育理论基础薄弱,声乐技能技巧基础差,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的情况,应首先对教学内容的做出调整。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学生的声音训练上已形成一套经验,应该继续发扬,关键是在此基础上加强幼儿歌曲教学。侧重声乐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声乐的气息、喉位的稳定、共鸣腔的运用等歌唱基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欣赏知名歌唱家的歌曲和演唱视频,增强学生的声乐意识。引导学生欣赏幼儿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增强学生的专业性。许卓娅编著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日本品川三郎编著的《儿童歌唱发声》等书,其中关于歌唱教学的观点与成功经验都对学前教育专业歌唱教学有很大的启迪。作为补充材料可以让学前专业学生较早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为未来的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2.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传统声乐教学先是发声练习、然后学习范唱、学谱、填词,再进行艺术处理,采取的是大课集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在唱主角,学生仍然处在被动的状态。大课授课模式,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对解决基础理论和培养基本能力,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等等,具有优势。另外,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采取小课教学,有针对性的结合全班同学的基础条件和个性差异等情况,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针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差,声乐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教学中容易被忽略,产生急功近利思想。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循序渐进,在打牢声乐技能基础时,更应加强学生的声乐演唱的表现力、演绎能力和感染力的培养。将大课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在小课中纠正。将小课中发现的个性问题,在大课中提出,引起注意。面对幼儿歌曲活泼明快的特点,通过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空间的灵活性和一定程度的分组教学,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质。减少学生来自内部、外部的约束,克服羞怯感,从而变得主动活跃,可以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
实际教学中利用民族唱法教授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让学生把民族唱法技巧灵活运用到幼儿歌曲的演唱中。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是幼儿歌曲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幼儿歌曲的特点,运用演唱技巧,设计表演动作,教唱幼儿歌曲。民族唱法具有声音靠前集中,音色清脆明亮的特点,运用民族唱法进行幼儿歌曲演唱可以尽可能的“模仿”幼儿甜美明亮的音色。在幼儿歌曲教学中,还要教授学生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歌曲教学实践。如幼儿歌曲《拔萝卜》我们可以把她设计成表演类型的幼儿歌曲。首先我们要讲一个关于萝卜的故事。老师在讲完这个故事后,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回答问题,引导孩子理解并记住歌词。老师在范唱中,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因为这首儿歌角色比较多,老师可以用头饰来提醒。经过老师几遍的范唱,幼儿已经基本会唱歌曲,教师就要让孩子们唱出来(可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对幼儿的声音进行简单要求,如,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声喊。)等幼儿都能熟练演唱歌曲后,让幼儿发表意见讨论各角色如何扮演。商定好角色扮演后让幼儿戴头饰进行歌曲演唱表演。这首幼儿歌曲的基本教学程序为:故事、歌曲、表演。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歌曲教学过程中,通过范例教学让学生总结归纳,确立幼儿歌曲教学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4.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包括幼儿歌曲弹唱、声乐歌曲欣赏、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幼儿歌曲创编、艺术课程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并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
作者:邵长媛 单位: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学前教学论文: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1、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当前,虽然儿童舞蹈被中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在其中做了许多的努力和尝试,从而实现舞蹈从小抓起的目标,但是,还有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舞蹈的领会不深,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达不到标准,甚至有些儿童因为教师的原因失去了对于学习舞蹈的兴趣。当前,对于儿童舞蹈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发展,而且还要能够会教、会跳、善编等特点,由于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因而教师在实际中还要注重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将艺术和教育的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习目标的偏差
因为作为一个舞蹈教师,必须懂得表演、编导、教学、这三门主要的学科,并且每门学科要经过系统的学习达到本学科所要求的标准。现实情况是,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很少给学生时间来安排舞蹈的编排,因而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学会舞蹈的精髓,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已,原创的东西很少,这也是学生舞蹈质量提不高的原因之一。
2.2时间过少
中职教育的学制为3年,但真正学习的时间可能只有两年,要学量的课程,导致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且舞蹈又分为很多种,民间舞中只学藏、汉、蒙、维、朝、傣这六大民族的舞蹈,种类繁多且复杂,每周两节舞蹈课很难对其掌握。
2.3学生素质不高
作为中职院校,其招生的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生,有许多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些学生舞蹈的基础很差,甚至没有,入学前不仅没有跳过舞,就连正规的舞蹈节目都没见过,所以,这些学生入学后,必须从基础学起,这对于舞蹈课本身时间不充足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
3、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对策
3.1基训是舞蹈教学的保障
基训是以腰、腿的能力训练为主,技巧训练为辅,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舞蹈初学者改变自身的条件,以达到专业舞蹈的要求,因而基训是关键,影响着后续的舞蹈学习。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新厌旧”是学习者都有的缺陷,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也不例外,如何在教学中采取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为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进行调整,采取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前提条件出发,在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编与教的能力,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其将所学的融会贯通,达到新时代的要求。
3.3激发学生的信心
虽然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现在教学也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考试不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熟练程度的考核,同样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一些考试是必要的,在考试中适当的增加难度,当学生完成后加以表扬、鼓励是增加其信心的主要体现。例如:在考试前,教师除了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考前辅导外,还可以对那些信心不足,成绩较差的学生适当的鼓励,使这些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不仅可以增加其信心,还可以使其提高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舞蹈学习中具有成就感。经过研究表明,在实际教学中,适当的运用一些考试方法以及鼓励的话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对教学的质量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4、总结
当前,社会急需要学前舞蹈教师,学前舞蹈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让我们共同为校园舞蹈文化倾注爱心,建设以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而努力,为培养跨世纪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人才,携起手来,共同奋斗与前进。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视域下钢琴教学论文
一、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转变传统教育中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助于课堂有效性的实现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解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相关的乐理知识以及对钢琴作品的分析等基本知识,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三至四人分为一个小组。学生遇到问题时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不仅能够减少课堂重复知识点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钢琴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内化钢琴的技能。例如,钢琴教学的初期阶段时,教师可以选用《小夜曲》、《牧童之歌》、《铃儿响叮当》、《欢乐女神》这类简单动听的乐曲进行四手连弹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并强化演奏技巧。学生先轮流弹奏熟悉乐曲中的低音和高音部分,然后教师根据弹奏效果将乐感较好与乐感稍差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四手联弹练习。练习过程中遇有问题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教师提供点拨指导帮助,课程结束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钢琴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安排钢琴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注意的是以学生的钢琴技能水平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个别差异教学
个别教学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并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教师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对教学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各个环节重新进行组织调整。由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若小组练习安排不合理那么学生实际弹琴时间的充分性很难保障,个别学生的针对性学习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发现与解决。所以教师进行钢琴集体教学的同时使用个别教学方法加以辅助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例如,开展钢琴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弹琴动作,认真辨别钢琴的音色,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通过学生的模仿学习教师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弹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任务布置,并且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调动学习钢琴演奏技巧的积极性的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举办音乐会、钢琴赛等活动,为不同水平不同特长的学生创造交流平台,努力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素养。
三、分层次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以便教师的分层策略作用得到发挥。钢琴基础知识是钢琴初级阶段需要着重学习的内容,对学生以后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有重要影响。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钢琴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合作或者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参与教师钢琴谱曲的创作。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熟悉五线谱,然后理解音值与音高的概念,进一步掌握音阶和旋律以及区别调式与调性。例如,教师针对学生处于的不同学习阶段可以推荐不同的音乐作品供学生练习,古典时期可以选择贝多芬和莫扎特的练习曲目,巴洛克时期则可以学习巴赫的钢琴演奏技巧,钢琴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更多地选用中小型乐曲。练习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有益于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音乐特色和个性风格,从而提升音乐素养。又如学生的手型大小不同,左右手的习惯用法也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钢琴练习曲目的适当选择。如果学生习惯用右手弹琴就加强《车尔尼钢琴左手练习曲作品718》的练习,以增强左手的演奏能力;如果学生手指的独立性较差则可以多练习《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初步教程作品636》曲目。教师若教授学生另外的弹奏方法时需要学生加强练习跳奏、连奏和断奏以及触键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放松手腕和手臂以增强弹奏感。
四、视奏能力强化教学
(一)明确目标
钢琴是技巧性较强的一种乐器,弹奏钢琴需要掌握琶音、和弦及音阶知识,钢琴踏板也要合理使用。因而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实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时首先应使学生明确钢琴的练习目标,以调动学生参与钢琴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练习计划,执行后及时总结不足为以后目标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学生弹奏钢琴时则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先找出练习曲目的重难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练习演奏的同时也应注重研究分析乐谱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钢琴课堂教学应随时锻炼学生大脑反应能力,先将练习曲谱内化于心想象演奏的效果,通过实际的弹奏钢琴进行检验。
(二)加强视谱
钢琴视谱是学生学习弹奏一首新乐曲都要经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有助于缩短熟悉乐曲的时间,能够有效加快学习钢琴的进度,因此能否并快速地视谱是能否顺利学好钢琴的最基本要素。快速的钢琴视谱能力是由正确的方法和长期训练形成的,因为乐谱上呈现的内容非常繁复,从音符、节奏、指法、到详细的断句和弹奏方法等,主要分成六大方面即音高与音准、节拍与节奏、指法的运用、句法与结构、各种弹奏方法以及表情术语。学生观察曲谱的音符时应该注意视线超前于乐曲,即开始弹奏及时小节的乐曲时,眼睛需要迅速观察接下来的第二、三小节的曲谱同时可以在心中数拍子以保障节奏的性和节拍的稳定性。视谱的正确性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学生弹奏钢琴时应注意看清楚音符、调号以及谱号的具体位置并记住力度的记号、变音的记号等,从而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为更好地演奏钢琴提供有利条件。
(三)倾听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与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因而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分辨出不同的发声体。学生弹奏钢琴时还应注意倾听和弦的音色,通过观察采用不同弹奏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达到手指能随着曲谱的音符位置弹奏而眼睛不必看着曲谱的熟练程度,若学生利用手、脑和耳的相互配合制定长期的弹奏练习计划,能够大幅提高视奏的能力并最终提高钢琴弹奏的效率。
(四)掌握技巧
学生除学会掌握正确钢琴相关弹奏指法、姿势及手型,五指的加强练习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用音阶、琶音作基础指导学生掌握相关手指弹奏技巧,指导学生掌握连音、非连音及调音相关基本钢琴的弹奏方法。选择练习曲目的时候,《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与《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是学生加强旋律感的良好练习材料。另外,移调是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选择一首短小简单的歌曲然后用常见的七个调进行弹奏,首先从简单的音阶开始练习然后逐步掌握常见七个调的和弦配置,转变按键固定位置弹奏钢琴的观念并建立调性思维,从而提高钢琴的教学质量和弹奏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专业的钢琴教学是学生的必修课,对孩子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了解钢琴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专业教学中的实际现状后,教师应该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个别教学、分层次教学以及强化学生弹奏钢琴时的视奏能力等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钢琴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钢琴的演奏能力并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课程质量。
作者:赵同一 单位:运河高等师范学校艺体系
学前教学论文: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论文
一、故事性教学
在幼儿教育教学阶段,除了游戏幼儿感兴趣意外,就是故事。故事的生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开展想象思维,感悟相关道理。鉴于这种实际,故事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喜好,以故事的形式来渗透相关知识,借以让幼儿在品等、互动的环境中实现发展和提升自我技能和素养。笔者借鉴多个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法,在选择故事时注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对比性较强的故事角色来引导幼儿辨别是非,从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做值日生”时,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太阳幼儿园中有这样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雨,叫小明的小朋友每天都主动的擦桌子、收拾玩具、给小花浇水,自己洗袜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总是受表扬,被当作榜样,而小雨每天除了玩什么也不关心,桌子上都厚厚的一层土,玩具满地都是,植物也都干死了,这时候桌子、玩具、植物都开口要求老师不想跟着小雨,想去找小明,从此小雨成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小明还是小雨呢?通过这样强烈角色对比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进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意识。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的技术,即: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动画集一体的现实来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力,进而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喜爱。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对于动画有着强烈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展示,将生活情境再现出来等等,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喜爱,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知识更直接、直观的让幼儿认知和了解。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成为新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幼儿数学知识“会变的圆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圆圆便成为其他各种图形,更直接的展示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这节课时,首先,以多媒体播放圆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动手制作圆并根据动画中演示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实践,感悟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三、总结
总之,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态度。幼儿教师鉴于这种认知,结合新课改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创新幼儿教育教学,借以来确保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作者:赖颖琨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瑞兴纸行幼儿园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不容乐观生源素质差,课程设置不合理。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质较差,就我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收的学生来看,很多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敏感度,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比较欠缺。这给声乐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学校对音乐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还显不够,只是把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声乐课作为专业选修课,所安排的课时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致使学生在儿歌表演唱,幼儿歌曲创编及儿歌储备上都有所欠缺。学前专业的音乐教材陈旧,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发展需要脱节,学生很难具备从事幼儿园教学所必须的歌唱能力和教学技能,自然无法推动幼儿园艺术教育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在的学前教育本科学生毕业后都是直接下幼儿园当一线教师,现有课程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这就对学前专业本科的声乐教学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要求。
2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学前教育本科声乐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长期受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通常只注重美声、民族两种歌唱方法的教学,而忽略了幼儿歌曲歌唱技巧的传授;教学过程重视技能技巧,只在培养学生演唱能力,而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表现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只注重理论学习,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学生在演唱儿歌的时候发声、表情、眼神等缺乏艺术表现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目前学前教育本科声乐教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学生能力还达不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对学前教育本科声乐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声乐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
形成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学前教育本科声乐教学模式要与普通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相区别。普通高师声乐学生大多数在进校前就进行了长期的专业音乐学习,进校后是一对一的声乐教学。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前几乎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音乐知识,音乐基础差,声音条件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利用声乐集体课,在学生刚进校学习声乐基础的时候,比如讲授发声方法、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吐字、咬字等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歌唱。集体课的优势在于声乐教师避免了重复讲解,节省了教学时间和教学成本。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尽量选用适宜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程度的声乐基础知识教材;同时要准备丰富的教具和音响资料;结合近期的学科信息,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利用集体课的优势,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声乐小组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从而达到解决学生在声乐的学习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将声乐基础、演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为一组。教师在进行小组课教学的时候,既要面向小组同学进行讲授,又要针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由于点和面比较多,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打开声乐学习的思路。学生通过声乐小组课的互相学习,可以感受到相同难度的声乐曲在不同人身上产生的效果与作用,比如:在进行顿音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时要利用腹肌连续、有弹性的收缩,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区,防止腹肌僵硬,并注意避免下颌僵紧,舌根不要用力。声音要轻巧、圆润、丰满而有弹性,有气息的支持。在一对一的声乐课中,教师通常会模仿错的顿音发声,来与正确的顿音发声来进行对比示范,学生有时候听不出来。而小组课教学,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一个同学唱,其他同学听辨,老师在进行讲解说明,学生可以更快的提高自己的听辨能力,还可以学习教师如何针对不同学生来进行实际指导,从而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在上小组课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水平和声乐演唱判断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声乐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形成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了一个共同讨论声乐演唱方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音乐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上要有所思考,要打开思路并把握好教学尺度,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4在传统声乐教学基础上
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教学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学生以后是幼儿院的一线教师,不是专门的声乐专业人才。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毕业工作后具有实用性的内容上,在声乐曲的选择过程中要融入更多的儿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教师要做出正确的、美的示范,才能激发幼儿对于歌曲美的感受,幼儿也才能更快更好的学会一首新歌。这就要求学前本科声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转变教学思想,要发扬传统声乐教学在学生声音训练上好的经验,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儿歌教学。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声乐教师应分阶段对声乐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在学生学习初期加强声乐基础训练,从基本的发声练习入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然后再加入儿歌教学。教师在选择儿歌要注意学生毕业后具有实用性和专业特色的曲目,进行教学前应多搜集与时俱进的,时下流行的儿歌和一些传唱度高的经典儿歌。如及时学期新生首先要了解声乐基础知识,然后用美声唱法的方法,通过哼鸣练习、顿音练习、连音练习、二声部练习、带词的发声练习,采用软起首的训练方法,训练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声音。教学目的是使声音力求自如、柔和、圆润、明亮、统一和集中,使之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鸣并富有穿透力,为更好的演唱儿歌、表现艺术形象做铺垫。从第二学期开始,通过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声乐教学。在选择艺术歌曲的时候宜选用旋律优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的中外著名艺术歌曲,如《送别》、《摇篮曲》(舒伯特)、《踏雪寻梅》、《妈妈格桑拉》、《月之故乡》等。比如,教师可把艺术歌曲《摇篮曲》与儿歌《小燕子》相结合进行教学,《摇篮曲》演唱时笑肌要抬起,要注意气息的控制,速度缓慢,控制好音量,用纯净、轻柔的嗓音,塑造出宁静安详的意境,而儿歌《小燕子》也与这些要素一脉相承,也正是要用自然、轻柔、纯净甜美的声音来演唱。到了二年级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声乐曲的难度,如《祝福祖国》、《渴望春天》、《为了谁》、《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二声部合唱歌曲《白帆》《七色光之歌》《我乘上小马车》;儿歌《亲亲我》《好妈妈》《生日歌》,《铃儿响叮当》、《小鸟、小鸟》等。三年级以后的声乐课要加强学生表演唱的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演唱时要自信的把歌曲的感情用歌声、眼神、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出来,特别是在进行儿歌表演唱的时候还要加上律动充满童趣的表达出来。
5总结
总之,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传统的声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传统的声乐教学需进行改革,教学模式宜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应在发扬传统声乐教学好的经验基础上,转变教学思想,加强学前专业儿歌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进行分阶段的教学设计。
作者:樊潇潇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