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城市公共艺术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分析

摘要:城市设计要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共同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公共艺术不仅体现了城市设计的高超水平而且也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独特个性,提高整个城市的审美水平及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增长,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多方面发展。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将带领整个社会在有序的规划中走向更出彩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设计;协调;同步

公共艺术,是指能以物质为载体并传递各种语言信息进而提高社会文化价值的美学范畴。在高科技不断更新换代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公共艺术在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城市设计中,公共艺术的呈现展示了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紧密联合让人们见证到更具表现力的城市建设标志,也给中国建设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比如各种城市雕塑、壁画的设计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体现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但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工业的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学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这就更需要公共艺术的介入。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走向世界的语言符号,从事公共艺术设计就必须了解城市设计,从整体入手将局部的空间环境优化,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语言,让人在心底产生对建筑行业由衷的敬意,这既满足了人们的身体舒适度又满足了人们的心里诉求。城市建设不只是建筑行业的及时竣工,它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一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较量。而在建筑史上不得不提及威尼斯及罗马等西欧国家建筑的光辉,对比西欧建筑与中国建筑,我们不难发现,欧洲的城市建设能够更自然的将公共艺术融入其中并体现当地的文化价值。[1]只有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对比才能更协调的表现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而在我国,如果要追上时代的潮流,那么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从更深层次的城市现状中着手,在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调研中和市民的切身体会中找到突破口并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让城市建设在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同步中相得益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源浪费问题和环境破坏问题层出不穷,为落实绿色环保节约的思想。

我国应做到较大限度的使用资源,拒绝浪费,将天然无污染及合理消费贯穿于城市设计的始终,展现中国城市建筑的美感性和实用性。东方与西方城市建设的差别也说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城市建设也应有所区别,城市建设要符合当地环境的特点,按照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将更方便探寻人类的居住规律,城市的设计要符合人类的认知观念,同时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从各个方面展示公共艺术的文化魅力,加大公共艺术的利用空间,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上城市建设的问题。[2]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融入到城市设计中能够给人们更深刻的城市印象,让人感受到更直观的城市文化。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设计协调同步的一大关键,通过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对城市设计进行客观合理的布局,在客观的原则下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在同一水平上向前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应和。城市建设的美感需要合理选择艺术题材,[3]比如在国家的政治领导中心的建筑旁设计与国家政治相关联的历史人物或值得铭记的历史雕像,将建筑的设计与国家政治相结合,也就是将文明与政治相结合,体现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丰富内容及协调同步。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体现在城市建筑的初步规划方案上,更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完成之后,对作品给予的评价上。[4]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城市建设完成后接受科学的检验,接受市民的评价,在空间上相互平衡,在功能上也要有审美效果,让人感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层享受。但城市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许多的现实因素。首先,环境的特殊性必须优先考虑,因为人类的居住环境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居住地密集,同时工业上各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阻碍了城市设计的发展,若要用公共的艺术手段来进行城市设计就必须提高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用艺术手段提高人们的城市文化观念。其次,城市文化的发展将带动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不仅反映了某个地区的文化素养,而且展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继承的文化成果并融入到现代的城市建设中,优化自身的文化特色,丰富当代的建筑风格,将公共艺术融入到城市设计中以传播的文化景观。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也显得格外重要。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创造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城市的风格品位,凝聚城市周边的力量,为解决城市问题做贡献。公共艺术的合理规划在建设城市景观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所以应高度重视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生态效果。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要考虑许多的因素,同时也要从当地的文化环境及地理位置上分析,在差异中找到可以共存的地方,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特色。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在城市建设中都应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城市的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减弱当地的整体的城市文化景观。住宅区、风景区及城市空间的设计都应符合实际标准,在舒适的视觉艺术上展现城市设计的美感,在公共艺术和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中,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我国要积极发展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借鉴罗马等地的城市建设经验,促进我国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作者:陆佳 季芳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城市公共艺术分析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然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城市中更是离不开传统元素的。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中公共艺术的设计必定会有其传统的因素在里面的深层含义。之前的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导致很多“快时尚”的艺术品和设计的出现。我国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才慢慢的发现公共艺术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才渐渐的开始对公共艺术有了较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城市公共艺术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和特点

传统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衬托。想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首先要先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名族特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包含这个地域民族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脉相传下来的客观所存在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国家民族利益的语言、符号。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传统元素就有书法、国画、陶瓷、刺绣、剪纸艺术、建筑榫卯结构、民族服饰、民族图腾等这些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城市公共艺术

1、城市公共艺术的含义公共艺术是带我们回忆城市肌理并且给我们讲述城市故事,人们在公共艺术中可以找回自身对城市家园的怀恋之情,找回那对于地域的依恋之情,并且发扬和继承了城市的文化。这是场所中功能化设施无法给予的,是超越身体和功能需求的现实价值意义的。以艺术化的形式融入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给人们以生存的启迪。人们赖以生活的公共环境是以社会群体部落为中心的活动空间,是一个和地势地貌、民族、文化、生态有密切联系的生存环境。从审美艺术的角度来对待人们的生存环境,是人自身对生存环境的优化,以及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的一个重要体现。2、城市公共艺术的体现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我们不仅要注意生态环境,还要更加注重用生态的艺术的理念去指导和规划城市的建设。把城市规划、景观工程、建筑、雕塑、广告等都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重视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其品质。所以要为受众群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尽量减少视觉污染,满足于受众群的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让人与艺术产生了互动交流,在交流种得到美得享受,可以使受众人群愉悦心情,增加安全感。并且的公共艺术作品,是空间、色彩、尺度、体积都处于合理的范内,在这种好的空间环境里,对于优化人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环境秩序会起到良好的影响和作用。3、城市公共艺术和传统文化公共艺术的存在和发展是以服务大众为目的,公共艺术伴随人类文明史的各个时期,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公共艺术的存在,原始社会的岩石画和各种标志图腾以及绘画符号、还有中国封建社会皇家的祭祀天台、佛教艺术、石窟画等。在如今的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和丢失,需要不断的交流、融合与协调。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背景下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现艺术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来源正是我们继承与发展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这些思想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即使在当今国际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国人还是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现在很多的的艺术作品也都是建立在深厚文化背景下的。我坚信只有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做出的艺术作品才是体现我国独特的艺术特色的。

三、公共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是新兴的艺术种类,是艺术与大众、社会和环境之间的桥梁,它的社会存在感应高于它的艺术存在感。我们在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并不能照抄历史的痕迹也不能去做盲目的模仿,我们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和适应当今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融合、创新、突破。目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中依旧得以发展与继承。的公共艺术作品不止可以起到装饰城市,美化空间的作用,它更可以体现出它自身代表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所处这个空间的人对其产生文化、情感的依托,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1、故宫故宫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的的例子,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建筑在时间与空间中展现的好例子。由于故宫建筑是为帝王皇家政治,王式生活所服务的。所以难以避难会出现一些弊端,但是,单从故宫的整体建筑群体来说,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的艺术表现与杰出成就,至今为止也是世界上的建筑群之一,它也是我国将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在建筑上的建筑群体之一。2、香山饭店在当今的现代建筑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如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香山饭店,香山饭店建于北京西北郊20多公里处的香山公园内,香山公园独有的自然风景红叶、绿荫、流水、人家。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香山饭店独特的园林民居形象。大到总体布局小到细节处理,设计者无处不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思想。整体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和艺术思维的结合。由此可见《易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至今为止还在深深的影响着当代的艺术。设计师想在香山饭店这种现代化的建筑物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想表达出设计者对与中国建筑的思考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在外部造型上以江南民居为原型,想要表达一种简洁质朴带有亲和力的外部空间,并且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营造手法与西方的建筑原则融合在了一起。

作者:周萌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发展研究

摘要: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与任务,能够起到指示作用,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对公众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等。该文首先阐释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分析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探究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景观;景观文化;建设发展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概述

公共艺术比较特殊,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并且具备一定的特殊意义。从总体上说,公共艺术指的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艺术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园林、雕塑、景墙、座椅、壁画、建筑、喷泉、照明以及音响等众多方面综合而成的艺术组合形式。这些艺术综合体要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交通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和谐统一的构成关系。公共艺术被大家熟识,是城市景观中起装饰作用的画龙点睛之笔。除了美化、装饰作用以外,公共艺术还是大型纪念性艺术或者主题性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出一些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的空间,能够容纳人们的群体活动,与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等都能产生密切联系的一种空间。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城市景观建设是围绕公共艺术的一种创造。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城市景观环境在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古代的洞穴绘画可能是最早的公共艺术。古希腊、古罗马将公共艺术带入西方的文明世界。罗马帝国时代,城市几条交通要道的岔路口或广场上耸立的方尖碑和凯旋门,既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也成为城市规模与方向的指认系统。中世纪时,因宗教力量产生的大量以宗教纪念性为主的公共艺术,激发了人们对宗教的热爱和亲切的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雕塑从建筑中独立出来,转而成为宫廷艺术并受到推崇。从20世纪起,现代艺术运动兴起并且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艺术家逐渐抛弃了传统形式,相应出现了追求自我内在的表现与一些非传统形式的思想意识,在艺术思想方面有所改变。在这场现代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师开始探索新的建筑材料,运用新的设计思维,推敲新的设计技巧。在结构设计上,除了思考功能上的需求,还考虑比例和节奏是否。这种现代运动衍生的艺术形式还在探究期时,后现代主义又出现了。设计师力求通过奇思妙想,运用有趣的装饰元素体现历史题材的主题设计。各种各样的艺术运动带来各种艺术思想,在设计工作中通过摸索诞生了一批不同形式的建筑。但是,经过理性的计算与测量后可以发现,这些建筑很多在使用过程中并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很舒适。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社会政治改革思潮,人们开始对之前的现代运动进行反思。许多艺术家尝试在艺术作品中融入社会现状、历史人文、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在设计中表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尝试,公共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初步成型的界定: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不仅是公共场所,还具有一些社会功能的性质。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位

1.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城市景观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将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态结合的环境。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景观中不仅仅是室外展示,而且能够在室外环境中组织空间,体现各种文化内涵。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城市景观公共艺术除了能够满足广大居民视觉与精神方面的审美需求外,也能积极传播城市的文化理念等。研究的公共艺术作品不难发现,许多公共艺术作品已成为城市的地标性景观,蕴含着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能够体现当地人的精神风貌。如,丹麦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雕像流露出宁静优雅的气质,青岛钢制城市雕塑《五月的风》体现出灵动奔放……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城市印象。2.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彰显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能够教育和引导人们爱惜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有助于营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景观环境。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作为城市的名片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传播,保持并凸显城市的时代特色、文化品格。

三、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凸显整个城市的文化脉络在城市文化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彰显整座城市的文化面貌。的公共艺术作品作为游人心中城市印象的构成元素,能够使游人对整座城市印象深刻。如,罗斯福纪念公园属于大型的公共类建筑,公园在空间设计上别出心裁,新颖独特,体现了设计师的睿智。这座公园采用当地的新英格兰草原石材,用这种石材围合起来的空间形式简洁、硬朗,生动表现了罗斯福具有魄力与坚毅的品质和个性。在空间布局方面,二区部分是以罗斯福新政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为主题,展出了很多世界名家的设计作品,如著名雕塑家乔治•西格尔与罗伯特•格罗汉姆的杰作。其中,作品《面包队》展现的是一排等待分发面包的人群队伍,队伍中的人物神情暗淡,饥寒交迫,作品生动刻画出那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人们的精神面貌。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大都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结合,体现了特殊时期社会的真实情况,使众多游客在此驻留。由此看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果想兼具艺术装饰品位与较高的观赏价值,必须反映社会一定时期的真实状况。公共艺术作品只有生活气息浓厚并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才能吸引民众与游客停留欣赏。2.促进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公共艺术作品——瑞秋猪,诞生于1986年8月17日,小猪肥胖可爱的形象和洒落满地的猪蹄印深受人们喜爱。雕塑家在瑞秋猪的身上留了一小条长口,使瑞秋猪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存钱罐。派克市场基金会每年都能够筹集到大量资金,将这些钱用于所在社区的居民医疗、超市、银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幼儿园等的建设与维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片地区的经济压力,完善了本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了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3.提高整个城市的旅游收入城市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旅游文化城市来说至关重要,公共艺术作品能够给城市的文化景观注入新的力量。1995年,克里斯托夫妇投资1500万马克,将位于德国的议会大厦用15600米的深蓝色尼龙绳和10万平方米银白色化纤织物包裹成壮观的大地艺术。在为期三周的展览中,这件艺术作品一共吸引了将近500万的观众前来参观,在展览结束的那天,有10万人到广场上欢呼庆祝,柏林在此次展览中通过游客消费而获得的旅游收入也相当可观。因此,公共艺术的设计一旦被重视并且良好发展起来,对于提高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

四、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发展措施

在我国,公共艺术的概念出现较晚,建设也相对落后,对应的政策、制度、规范都没有形成体系,很多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装饰价值有待进一步评判,公共艺术作品的功能价值与工程建设的质量检验还不够。此外,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对于公共艺术作品的评价缺乏广大公众的参与。基于以上我国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势必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建设道路,以促进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和谐发展。1.运用艺术营造空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门关于美学的艺术形式,是城市空间造型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和当代艺术在作品中的综合反映。公共艺术的建设必须邀请具有相应文化和艺术背景的艺术家,在满足艺术审美性要求的同时,使作品能够与城市空间环境进一步融合。公共艺术并不是局限于室内的装饰艺术,而是要与城市的室外景观环境联系起来,营造三维的、有意境和内涵的室外空间。综观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发展,整个领域的建设有雷同化趋势,我国在建设公共艺术时,要注意与所在城市环境的本地特色、当地文化结合起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使艺术装饰美与城市的整体景观环境和谐共存。2.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凸显人文精神公共艺术是开放的、为公众欣赏服务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艺术。从众多的公共艺术作品中不难看出其大都以人为主,设计符合人文思想,发扬民族精神。在公共艺术作品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既要提供宽松且自由的创意发挥空间,又要注重公共艺术作品的公众使用特性,积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作品创作。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具备宽广的胸怀,注重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走近社会公众,认真听取公众对设计作品的审美需求与生活功能需求,尝试与公众沟通,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群众的意见,真正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公共空间内创造出更多反映时代进步、契合地域文脉、传统与现代共融的空间艺术环境。

结语

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与任务,可以起到指示作用,也能美化环境,通过发挥一定的教育意义起到教化公众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将迎来新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进步、技术水平的提高、公众和艺术家的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作者:唐聪聪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促进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地方,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本文将对我国当今的公共艺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将目前城市和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公共艺术作品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共艺术;现状;历史;文化

1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在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它主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并服务于大众。公共艺术是使人们在公共合作和广泛参与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使社会与市民之间在各领域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开拓以艺术方式为媒介的公共舆论空间,传播多样的文化艺术精神,由此提高人们生活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展示城市生活及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更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公共艺术的涉及范围从形式上包括摄影、园艺、雕塑、壁画、广告影像、表演、装饰、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功能上可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2];从空间布局分为立体和平面、室内和室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巨大,并且城市公共艺术又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展。

2我国公共艺术存在的现状

2.1我国城市整体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度的逐年加快,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同时,公众将精力投入到对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科学配置中来,政府部门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公共设施、街道设施和绿化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层次的方向上,这使得许多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开放的公园和广场多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得到张显[3]。但部分城市外部空间与场所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盲目建设缺乏规划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上的作用,对其缺乏有效的认识,造成了城市建设松散风格模糊,功能区分混乱的现象。对于自然、文化产生建设性破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被抹杀或遗忘缺失,国际化建筑风格成为趋势。由于城市建设中不重视文化内涵,许多城市建设进入到死循环中。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城市在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从中寻求长期发展[4]。

2.2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不断进步的物质文明,更加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各地不断兴建文化广场。建成的实例中好坏良莠不齐。一方面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水平不相符。出于政绩需要,个别地区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建设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艺术项目,既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和城市环境无法匹配的状态[5]。另外,目前城市环境中缺少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上海市大大小小雕塑共一千余座,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上海标志性的作品,上海作为国际时尚大都市也没有一件前卫性作品。我国某些公共艺术品,形式粗陋、工艺粗俗、体量突兀,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艺术效果,从而缺乏了对于构建城市审美观和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势的考量,对目前的城市审美观和城市精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6]。

2.3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人才积蓄和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中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比例较多,作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是件益事,但在人才培养和实际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困难。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一种综合修养,在不断扩充知识面的同时,对环境艺术中的专业内容要全部掌握,这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设计家和高校教师都需要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教学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摸索来提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标准和质量[7]。

3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公共艺术有其特殊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这是同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区别,为追求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将社会发展与公共艺术两者相互平衡,建议从社会、公众和设计师三方着手开展工作。

3.1社会

公共艺术首先具有明确的社会属性,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公共艺术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于公共艺术的法律规定。比如美国,政府引导专门成立了国家层面的艺术委员会、基金会和基金,专业部门来推进包含公共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及相关艺术类型的发展规划[8]。推动我国建立艺术管理制度与机制,制定公共艺术审批办法,既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不断涌现,又是促进公共艺术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障,较大限度地避免不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产生。

3.2公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具有公众属性,要求公众的参与性,是以公众的行为和意识来维系的,公共艺术的氛围是由公共艺术设计来营造的,将公共的公德心、公益心和参与感进行内化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轨迹,最终将社会与艺术形成互动良性效应[9]。

3.3设计师

3.3.1挖掘地域历史文化,紧跟国际行业趋势在历史沉淀的过程中,人们在同自然环境的不断磨合中逐渐积累经验,经历了长期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特有文化。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城市都应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共艺术作品。梁思成先生因为拆除北京旧城墙而悲愤,现今证明拆除的城墙如同被破坏的老北京的文化一样已无法复原,被裹挟上商业气息的古文化建设仍被破坏着,如经过旅游包装后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凤凰古城、山西应县木塔等。公共艺术的设计师要以史为鉴,尤其是对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设计,既要尊重原有风貌习俗,又要在对艺术遗产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人们的各种心理情感反应是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内在来激发的,的作品具有专有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映射城市生活状态的特征、文脉传承和历史延伸,将人们的城市环境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尤其是获得感得到了极大满足。公共艺术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变化的动态过程,设计师应将地域特点与城市文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创新点,既要遵循社会生活的真情实感,又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以全球化为目标,提高与当前世界进行沟通对话的意识,设计出符合城市需求和国际化的公共艺术品[10]。3.3.2符合城市人居环境要求,展现时代精神公共艺术的落脚点是人民群众,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主旋律等正能量为主要内容的同时,更以关注百姓普通的城市生活为己任[11]。以创建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城市为出发点,以人居环境的四个要素来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从事公共艺术的设计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造中更多的关注城市人居环境,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3.3.3挖掘体现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的公共艺术首先,社会环境和公共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既能美化社会环境,又能体现城市文化。盛放公共艺术的容器是城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产生的基石是城市的外部环境,所有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都应尊重其实际的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和场所特点都是产生公共艺术作品的源泉,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12]。所以要将公共艺术作品的题材、比例、色彩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当,进一步将公共艺术的自身和社会价值实现。其次,公共艺术的重要特性是地域性,同时也是它的特征,是要在设计中考量并注重的因素。不同的地域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等自然因素直接导致的。能够作为城市的象征就是由于公共艺术与地域性的契合[13]。同时要兼顾历史性、文化性的挖掘和利用,这样才会使得公共艺术作品植根于城市文化中。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繁荣,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城市乃至一个社区的进步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是市民人格素养和城市文化的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14]。为了推动设计的服务功能,设计为大众服务,做出符合大众真正需求的设计,也为了推动我国公共艺术的健康良性发展,真实的为提升人居环境服务,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民众,都应积极探索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共同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的进步和发展,让设计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城市,共同为创造“美丽中国”而努力,特别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提升,将其塑造成为以城市地域、历史和文化融合的文化体。

作者:高家骥 阎岩 崔菁菁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建设现状与问题

随着辽宁省城市化快速发展,对于各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建设也随之兴起。每个地方文化是其标志性的特征,在公共艺术建设的同时,文化的体现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问题也逐步凸显,本文通过辽宁省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的分布、类型、特点、使用等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以便更好的去解决公共建设的问题,使辽宁省整体的公共艺术建设有所提升。辽宁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品格,是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的力量源泉。不同地域孕育不同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亚文化,辽宁文化不仅有中华文化所共有的儒家文化特征,而且有东北文化独特魅力、优势和地方特色。辽宁文化主要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自然文化五大类型。沈阳的历史与装备制造航空工业、鞍山本溪抚顺的矿产开采、锦州红色文化、大连的海洋与山脉文化、丹东的边疆与山水文化,本溪的枫叶、水洞、盘锦的红海滩。

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的现状

辽宁省公共艺术依据文化与地域表现为工业类改造和再生型、历史文脉型、民俗生活型(衣食住行)、重大事件纪念型、地区特色风景型。公共艺术作品也不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和公众一起融入了城市文化之中,成为了广大群众情感记忆和价值所向的精神标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1.工业类改造和再生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辽宁省因此兴起了一些工业特征明显的工业城市,城市用独特的方式记载了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今,在新时代的工业城市环境之下,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改造,注重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公共艺术建设。其中沈阳市的工业主题公园体现了铁西区工业发展历史,鞍山市的胜利广场通过四个雕塑:钢铁脊梁、绿色鞍山、拥抱未来、千山神秀,表现了钢铁工业文化。盘锦市的钻井公园、文化公园、辽河石油公园、兴隆台采油厂文化公园都是体现石油工业文化。

2.历史文脉型

公共艺术承担着城市形象大使的重要角色,肩负着历史责任,平衡着人文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应在时代的进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传承城市文脉。辽宁省的历史悠久,各地文化丰富,在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注重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与现在融合,注重保护地域文化街区,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城市文脉。

3.民俗生活型

我国民间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辽宁省的民俗生活多姿多彩,表现在公共艺术创作上也是异彩纷呈,将地方民俗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研究当代设计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达到公共艺术建设的预期理想效果。民俗生活型主要在铁岭市的文化公园中体现其中简单的二人转道具雕塑,增添了地域戏曲文化气氛。

4.地区特色风景型

近年来全国掀起旅游之风,辽宁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地域风景秀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风景,运用其中的元素塑造属于本区域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很好的宣传本地的旅游文化,增强城市的文化韵味。其中本溪市的枫叶广场,大连市的星海广场,海之韵公园都体现了本地的特色旅游风景元素。

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的问题

1.现实情况方面由于辽宁省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导致城市的文化公共艺术产生快餐式的需求,因此部分设计师开始对国内外的公共艺术的参照,使其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不太协调,因此失去了城市本身的文化精神。设计师对于外界好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学习和借鉴,以至于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扩大公共艺术的广度和宽度。2.地域文化方面文化公共艺术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好的文化公共艺术必须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宣传作用,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具其特定的文化性。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或地区过去的辉煌,现在的魅力,将来的美好,代表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精神和灵魂。

3.艺术品位方面

辽宁省城市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居住区,商业区激增,导致设计师对文化公共艺术设计忽视了质量的保障。另外,公共艺术建设参与设计人员的非专业性,也是文化公共艺术建设缺乏艺术品位的又一重要因素。

4.建设期间公众监督与维护方面

中国文化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公众对于文化公共艺术建设往往处于不太关注的状态,缺少对公共艺术建设的监督和维护的责任意识,这将导致公共艺术建设达不到理想状态。公共艺术是为大众服务,建设开始到维护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5.整体公共艺术发展方面

从辽宁省整体而言,由于整体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不均衡,导致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其文化公共艺术建设也相对较早,并且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建设数量相对较多。例如沈阳市和大连市,从区域城市而言,由于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发展较晚,老城区的公共艺术建设较少也缺少文化韵味,而新城区的文化公共艺术建设相对较多,且有一定的地域文化体现。新城区和老城区的文化公共艺术建设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语辽宁省文化公共艺术建设虽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公共艺术一定会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公共艺术建设体系也会逐步完善,辽宁省的文化公共艺术建设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马建 黄磊昌 何朋哲 张玉香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