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市林业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城市林业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林业研究

城市林业研究:城市林业有害物整治措施

作者:熊小辉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林业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周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也更高。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之后,很多地方开展了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等工作,各地城市建设在绿化方面出现了新内容和新要求。由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是保障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障措施,从而使得城市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作在城市绿化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笔者就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情况在丰城市城区进行了一次调查,现结合丰城市情况谈谈城市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对策。

1城市情况介绍

丰城市城区位于赣江之滨,鄱阳湖冲积平原南端,属平原地区,绿化率35%。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结合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丰城市借势实施创建“森林丰城”战略,提出要让绿色成为丰城大地的主色调,成为丰城人民的幸福色调。近几年来,丰水湖公园、桥头公园、玉龙河景观带、湿地公园等一批绿化工程相继建成,新梅路、剑邑广场、新城大道、紫云大道等绿化改造相继完成,这使得城市绿化规模不断扩大,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多年来,丰城市城区林业有害生物时有发生,例如樟树虫害年年都有发生,有的年份危害严重。杨树、柳树不仅有食叶危害,还有蛀干危害引起枝干折断,合欢树因病年年出现死亡现象,小叶黄杨害虫爆发成灾,扁柏因病枯死,杜英出现枯叶等等,这些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破坏了人们的视觉美观,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同时也损害了城市绿化成果,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2城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情况调查

2.1绿化类型根据调查,丰城市城区按绿化地点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绿化类型:①公路绿化;②公园与广场绿化;③居民居住小区绿化;④单位庭院绿化;⑤机关、酒店等室内绿化。这些绿化类型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绿化功能,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体、资金的来源、技术能力、有害生物对外侵染传播能力等方面有所差别。

2.2针对绿化类型制定防治有害生物的责任单位与措施(1)公路、公园、广场等地的有害生物防治是由丰城市市政园林处负责,防治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有专业的技术力量和防治设备,这些地方的绿化属城市的公共地带,开放性强,有害生物发生后对外侵染传播的能力很强。(2)单位庭院绿化中的有害生物防治一般各机关单位负责,防治资金来源于庭院所有者的单位。笔者对城区武装部等10家机关单位的庭院绿化管护进行了调查:有7家请了专人进行管护,3家自己管护;5人具有园林管护经验,其中3人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看出,其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力量是薄弱的,也没有专门的有害生物防治设备。单位庭院的绿化也是敞开式的与公路绿化相连,有害生物发生后对外侵染传播的能力还是较强的。(3)居民居住小区的绿化管护多由物业公司负责,有害生物防治资金从物业费中开支。笔者对新城小区等8家居住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了调查,仅2家聘用了园林工人,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居住小区内的绿化相对独立,有害生物发生对外侵害传播的可能性较小。(4)机关、酒店等室内绿化植物因环境封闭、孤立,有害生物发生对外传播的可能性小,但也存在传播有害生物危害的可能,例如2007年丰城市石滩镇城市垃圾处理场附近出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据分析属室内绿化植物被弃后当作垃圾处理而引发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外传播侵害。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责任主体是明确的,防治资金是有保障的,但防治的技术力量较薄弱且不平衡。

3城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分析城市绿化因其立地条件人工化,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自然状态下的种群关系常被打乱,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

3.1部分绿地的绿化植物过密部分绿地的绿化植物由于栽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易引发病虫害。比如紫云大道二侧的扁柏每年都有因炭疽病而死亡,新城大道二侧的小叶黄杨不时有害虫爆发成灾,丰水湖公园的杜英和湿地公园的桂花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叶枯病状。

3.2管理措施不当(1)一些地方的绿化存在养护管理不到位,引起生长环境恶化,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各种生理性病害(如黄叶等)加重,病虫害发生猖獗。(2)很多绿化植物是从外地外省远距离调入,有的没有做到适地适树,从而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3)在城市绿化进程中,野外已生长多年的大树移植进城,有的因生长势已开始衰退,加上生长环境的变化,使其低抗有害生物的能力降低,形成了新的危害源。(4)城市林业有害生物协作防治机制尚未建立,防治漏洞大,不能做到联防联治,没有建立有害生物监测体系,防治很难做到“治早治小”。

4治理对策

由于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与防治有其自身特点,有害生物的治理应当从栽植管护、管理机制、防治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对策。

4.1栽植、管护对策在选择绿化植物品种时,要适地适树,品种多样,坚持生态优先,尽可能按照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规律去构建人工植物群落,建立和谐稳定的生态结构,这样既增强了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又提高了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丰城市新梅路二侧的绿化工程就体现了这一理念。由于城市绿化植物在地下和地面的生长空间有限,其日常养护管理很重要,比如修枝、浇水、施肥等。养护做的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抵抗力。

4.2机制管理对策要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防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要建立有效的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做到有害生物及时发现,及时预测其发生趋势,扭转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处于被动救灾的境地,改变一些地方技术缺乏、信息不灵的情况。要建立城市林业有害生物档案,各绿化点及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应逐步建立可能发生的有害生物技术档案,逐年记录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4.3防治对策物理防治方面可选择杀虫灯灭虫,杀虫灯在放置地点和开灯时间上安排适当,既有亮化、美化作用,又有灭虫功效,这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面应注意合理选择农药,尽量选用能保护天敌、消灭病虫害、污染小的生物农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上应注重科学、有效、无公害,改进农药喷雾技术,降低农药在非标靶环境中的投放量,大力推广树干注射输液灭虫害等技术。#p#分页标题#e#

城市林业研究: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作者:刘宏伟 单位:绥化市北林区新华乡林业站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在没有强有力的控制的条件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的退化,各种环境困扰和城市病愈演愈烈。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较大的生物群落。

1城市林业的概念及内涵

“城市林业”及时次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这一偏向系统管理的概念主要为了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如何达到结合点的问题。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先使用城市林业这一名词。1965年美国林务局向美国政府提出城市林业发展计划,同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en教授首先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指出“城市林业并非仅指城市树木的管理,而是指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整个地区所有树木的管理,这个地区包括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水域和供游息的地区,也包括行政上划为城市范围的地区。”总结对城市林业的各种诠释,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四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补其之所短,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市区、郊区及近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作为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专门分支,是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创造状态的生态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为一体的高效林业。

2城市林业的效益

2.1生态效益城市林业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生态效益来实现的。它具有调节气候、阻隔和销纳污染物、吸收和降低噪音、杀菌、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

2.2社会效益城市林业对人类的影响非常深远,其社会效益广泛。美化城市、活跃居民生活、疏通交通。城市林业在美化市容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果、冬天的枝,无不展示其丰富多彩、姿色秀丽,是居民心情舒畅。道路两旁的绿色行道树,调节光线并减少光线直射,使司机和行人减少疲劳。同时可以把树种的变化作为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公园、街头绿地是居民、游客休息、锻炼、交谈、娱乐交流的场所,可以展示文化修养、风俗习惯、衣着款式、相互观摩、增进友谊。森林是绿色文明,能激发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科研人员思路活跃,产生创造灵感。有人观察发现:生活在广植树木花草地方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很少得癌症。科学家解释,由于花草树木周围空气特别新鲜、阴离子积累较多,人们经常在新鲜空气中活动,会得到更充足的氧气,对心肺功能很有益处。

2.3经济效益据美国林务局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从长远来看,在城市和郊区植树能节省大笔开支。报告还说,种植位置得当的三棵树每年可以为每位芝加哥的房主节省50~90美元的取暖费和降温费。例如,在房西侧和南侧植树可以遮荫降温。即使光秃树枝也能使太阳辐射降低30%~40%。另一方面,在北方寒冷地区,房屋北面和西北面树木则可以抵挡凛冽寒风,从而降低取暖开支。城市林业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如公园的门票、经济树种的果实等,为生产经营单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3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3.1合理规划,统一布局有关部门应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城市林业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而城市发展是对自然界绿色空间的最主要威胁,因此要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把城市林业纳入市政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贯彻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和绿视率;,要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规划的实现。

3.2保护及时,开发利用第二因为原有森林是多年努力的结果,且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如不好好保护,将使多年辛勤成果付之东流,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扭转在城市建设中,有森林更好,没有森林也可以的旧观念;要研究当代人的生活规律,让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城市林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仅要把他们从重要性上深入理解,而且要从技术、实际知识予以掌握,成为既是城市林业的受益者,又是城市林业的设计者,树木花卉的种植和养护管理者,提高他们利用植物材料改善城市环境的能力;另外,要寓教于参观游览之中,以确定市树、市花、植树节绿化周等方式向全民普及城市林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意识。

3.3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实行补偿使用制度城市林业的发展于城市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乃至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林业属于社会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以成为当代人民的普遍共识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把城市林业建设真正落到实处需要集思广益,调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城市林业建设基金。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增进后劲,要实行公益林补偿制度。要充分利用新森林法保护天然林,控制采伐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使生态林区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城市林业的发展。

3.4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使改善城市环境,具体讲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行高标准的养护管理,集约经营。同时,要理顺体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园林部门管理城区、林业部门管理城外,而且分属两个管理系统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就容易解决矛盾,有利于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3.5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大专以上的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城市林业研究:城市林业跨越式发展对策

作者:王进辉 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林业局新民林业站

1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近几年,我国通过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建设投资效益不高、管护费用过高、规划建设方案与生态建设要求相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第二、三产业发育不充分,科技含量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对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林业产业的宏观引导和社会化服务薄弱,社会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产品生产的环保标准和市场准入的质量标准体系亟待健全;(2“)存在着林业实用技术推广运用不足,现有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林业科技推广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面向林业生产建设一线的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林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设施薄弱,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等系列问题[1];(3)城市园林建设工程规划不尽合理,无法实现城市环境的根本改变。在城市绿化工程规划上,追求园林式景观的地形、景观建设,忽视了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主要需求;(4)过于依赖外地树种的引进。为追求吸引眼球的景观效果,在树种选择上过多地采用少见的树种,而忽视了本地乡土树种的选择,增加了管护成本。

2加快城市林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2.1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切实搞好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林业科技服务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手段和水平,改善职工办公条件,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科技示范点建设,促进科技推广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抓好种苗和良种基地建设。根据林业建设的需要,重点建设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采种基地,逐步实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化,种源基地化,种子加工机械化。”[2]同时,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基本形成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完善提高国有林场管护站、木材检查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林业调查设计队、乡镇林业工作站办公条件和装备水平,为基层林业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实现信息网络建设,用现代化手段,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传递,实现办公自动化的要求。

2.2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加快培育和引进品质、速生、抗逆性强的林木新品种,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保育、防沙尘、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要重点抓好林木良种、困难地段造林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退耕还林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批一定规模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稳定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林业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3]要加强行业人才规划和林业教育资源的管理,积极引导支持林业技术人员进行自学考试和函授、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继续为林业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强化行业培训,推进林业行业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2.3加强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2.3.1发展花卉种苗种植业首先,建立花卉苗木销售龙头市场,带动花卉苗木生产,通过科学规划,政府扶持,建立起具有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市场和花卉苗木发育基地,吸引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向龙头市场和龙头基地连片靠拢,扩大市场规模,带动花卉苗木繁育销售产业的发展。其次,提高自主开发、繁育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减免税收、信贷扶持等手段,鼓励花卉苗木繁育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具有乡土特色花卉苗木的品种选育和自有珍稀苗木生产规模扩大。及时帮助苗木企业对自有苗木品牌开展品牌注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苗木推广、销售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促使企业自有苗木品牌尽快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特有苗木。

2.3.2发展林木产品加工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效益。筛选出一批管理完善、产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对当地林业建设具有带动潜力的企业,由政府提供信贷支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尽快实现龙头企业对林业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更新,特别是对南部山区储藏技术落后的果品储藏企业,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快生产技术、生产流程更新,促进储藏技术更新达到工业化生产标准。引导各个小型果品储藏企业建立协会组织,进行市场联合,共同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3.3发展森林旅游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定位旅游突出特色。结合本地历史、人文、自然特点,进行科学细致的前瞻性规划,找准自己的突出特色,合理定位旅游发展重点。建立旅游商品开发公司,结合本地传统工艺和地方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饮料、图书、陶瓷、琉璃等旅游产品,形成连锁经营、品牌营销。既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又增加了旅游收入。“把自然资源建设和人文历史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把森林旅游建设发展成独具特色、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在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同时,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4]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森林资源可承受能力适度开发森林旅游,防止森林旅游开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保障二者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林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林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引导,特别是在林业资源建设上,应该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重点工程建设的示范引导,从而实现林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城市林业研究: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管制措施

作者:肖舜祯 单位: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近几年,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规划、管理、保护与利用”等深层次问题上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城市林业空间布局、保护与利用以及部门间的用地机制是制约我国城市林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就城市林用地业属性进行了划分,对确保城市林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的重要性

城市林业与非城市区域的林业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差异性主要在于①城市林业用地不仅仅是林地,还包含园地和绿地[1];②城市林业用地稳定性差,体现在城市林业用地的确权难度大,加上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制约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林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林业用地的稳定性面临巨大压力。此外,城市林业由于涉及到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城建、国土、交通等各部门,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则侧重于土地利用方面的总量安排和结构分布,更多关注资源保护、特别是对耕地保护,刚性要求更加突出;城市规划则关注于城市空间未来发展、布局、形态优化和项目安排;城市林业是社会公共产品,更加注重于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和现实对生态环境、休闲旅游的需求。由于各自的具体目标、工作职责、实施手段上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林业综合作用的共同发挥。当前,资源紧约束条件已经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共同特征,如何保障以生态为主的城市林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为此,必须探索新的城市林业用地保护与利用模式,建立必要的机制,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把绿化、园林等各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确定林业用地的各类属性,对建立现代城市林业空间发展模型和保护利用的管理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的总体思路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最重要基础的工作是确定林地的基本属性以及发展空间,对于山区,由于已经进行了确权发证工作,一般把林地的属性分为规划林地(有林权证)和非规划林地(无林权证)。而对于城市来说,绝大多数未实施林地的确权发证工作。通过对城市用地的林地属性划分,从目标上看,便于协调与各类相关规划中的用地规划的关系,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便于将城市森林的功能使用、空间布局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上;有助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数落实。

2.1基本思路

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的基本思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载体,坚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城镇布局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安排不变,依据上级下达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指标,分二个层面展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各类土地属性,参考生态区位的重要性,落实现状林地的属性;二是利用土地利用规划中所确定的生态空间,形成林业用地规划控制线,布局林地增长空间。通过优化规划体系,实现“三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有序衔接。

2.2关键技术环节

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的划分,由于其技术方法、实施手段不同,其分类标准也不同。但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的划分,应重点把握三个技术环节:(1)统一技术平台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的划分关键是数据衔接工作,即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调查数据与近期一期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近期一次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数据以及其它相关规划成果的叠加,必须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下进行,如地图坐标系统、数据库系统或GIS数据平台等。(2)统一技术口径城市林业尤其平原区城市林业,现有造林和绿化用地多为其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多年来,林业部门、国土部门对林地的范围和定义存在差异,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及林地的落界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一现状,林业部门应会同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沟通与协商,对现状林地的国土地类属性划分制定统一标准。(3)统一生态空间林地保护规划编制的关键点是确定规模、优化布局和保障增量。对于城市林业来说,由于其现状林地多为非法定意义上的林地,必须建立在统一的基本生态网络平台上,综合分析今后林地发展的方向、布局,并以生态网络规划的相关指标为依据测算了未来林业发展总量。

2.3划分原则

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原则如下:(1)城乡一体化原则:一方面打破城乡界限,覆盖全部范围,包含所有成分,另一方面,正视城乡差别,加强针对性。(2)兼容性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尽可能地与相关部门、相关规划、相关规范相协调。(3)层次性原则:分层次进行划分,与国家相关分类标准的的层次关系相应,便于城市林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的开展。(4)实效性原则:分类要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适用城市生态要素的组成与特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森林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便于确定城市林业的责、权、利关系,便于建设管理。

3松江区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的划分

3.1松江区林业用地概况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地处太湖流域蝶形洼地的底部,地势低平,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境内有佘山、天马山、小昆山等十余座小山丘,是上海市陆上的自然山体。根据2009年上海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全区林业用地面积9741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60471hm2)的16.11%。森林面积6742hm2,森林覆盖率11.15%[2]。按照创造优美和谐,方便舒适的环境要求,进一步加大林业建设投资,初步构建了以自然山体、大型片林、重要生态绿廊为主体,的“一城、二环、四区、多园、多廊”共同交织而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网络体系。

3.2林业用地地属性类型的划分

松江区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初步完成了“两规合一”(即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图纸和数据的基础上相互衔接)的工作[3],为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的确定提供了基础平台。为确保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约束性性指标—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6.87%的目标实现,迫切需要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需求。根据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思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各地类属性为基础,将全区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为5种:管控林地、农用地上的经济果林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上的林地、其它建设用地上的林地和其它农用地上的林地。林业用地属性各类型的含义如下[4]:管控林地: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为林业建设用地的现状林地,包括林业用地下的各种地类。农用地上的经济果林: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为耕地或园地的现状经济果林的林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上的林地:城镇、村庄内部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心花园和用于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上的现状林地,以及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用地及其管理机构的建设用地上的现状林地。其它建设用地上的林地:除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之外的其它建设用地上的现状林地。其他农用地上的林地: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为种植农作物(含蔬菜)的土地上的现状林地。#p#分页标题#e#

3.3划分结果

在ArcGis平台下,将二类调查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与土地利用调查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叠加,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将土地利用调查的国土地类属性赋值给现状林地小班,之后以“人工检查”方式逐一确认其属性的正确性,确定松江区现状9741hm2林地小班的地类属性(详见图1)。

4管制措施

针对城市林业用地的不同属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管控措施,以达到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经营的目的。

4.1管制林地

指为对重点生态区位的林地进行重点保护,松江区管控林地主要分布在黄浦江、森林公园以及大型片林等,面积2001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的20.54%。管控措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及国家有关林地管理规定及规范进行管理。---实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建设工程确需占用征收管控林地按规划审核审批,并必须进行规划调整,确保各区(县)管控林地总量不减少。---林地使用权不属于国有或集体的林地,应通过各级政府租赁、流转、赎买等方式收回国有或集体管理,以确保其林地稳定性。

4.2农用地上的经济果林地

指为保障经济果林农产品供给所确定的林地。主要有松江“佘山”密桃、松江“仓桥”梨等,面积705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的7.24%。管控措施:---按照《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建立经济果林生产保险财政制度,引导经济果林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以确保因建设工程占用征收农用地上的经济果林时行政区范围的动态平衡。

4.3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上的林地

指为满足城镇居民风景观赏、森林生态旅游休憩、娱乐、文化等需求而划定的景观用地,面积760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的7.80%。管控措施:---按照《上海市绿化条例》进行管理。---为保障居民文化休闲用地,已建或规划的用地不得任意调整,因城市建设确需调整的,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征求市、区绿化管理部门的意见。---调整文化休闲景观用地不得减林地的总量。因调整而减少的,应当落实新的休闲用地,保持林地动态平衡。---新建项目休闲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集中建设区配套绿化面积不减少。

4.4其它建设用地上的林地

指现状或规划建设用地中除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上的林地以外的林地,面积2384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的24.47%。管控措施:---按照《上海市绿化条例》进行管理。---因调整而减少的,应当落实新的绿化用地,以保持区内林地动态平衡。---新建项目绿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集中建设区配套绿化面积不减少。

4.5其它农用地上的林地

指农用地中除经济果林以外,以发展苗木林、林果业等为主的区域,包括集中连片的苗木林、园地以及未纳入上述林地范围内的林地及其他类型的零星林地,面积3891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的39.94%。管控措施:---按照《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对于重要生态区位的其它农用地上的林地,应通过各级政府租赁、流转、赎买等方式收回国有或集体管理,以确保其林地稳定性。

5结语与讨论

实现城市林业发展目标需要有相当规模的林地增量供给。城市土地资源向来极其紧缺,社会经济的各项事业都竞相争用土地。因此,城市发展的土地供给必须统筹兼顾,既要保障林业发展用地,又不能过于挤占能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土地利用方式的用地。本文结合上海市松江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对城市林业用地属性的进行了划分,虽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殊性,但初步实践结果表明,基本可解决林业、国土、城建等部门对林地空间布局及功能作用存在差异这一矛盾,可防止部门间交叉管理,也有助于城市林业的分类管制、分类经营及分类指导,能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对全国城市林业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