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前途与困境
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前途与困境
一、发展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发展,而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在内的艺术教育工作却迟迟难以开展,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艺术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缺少了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的教育,作为培养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小接受良好的艺术熏陶,对实现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实施完善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校园艺术教育也更有利于唤起社会对农村的关注,促进农村地区艺术师资力度的提升,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孩子自我封闭的个性,完善审美。不仅如此,学习艺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们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在紧张的学习之后,艺术教育课程还可以起到放松身心,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农村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的开展长期面临着诸多困境,也正因为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利因素,农村的艺术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盲点”。
1.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包括学校、家长、学生自身在内,都对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而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认识,单纯以最求文化课的高分以及升学为目标,艺术课程被普遍认识为“副科”,甚至是“副科的副科”。有些学校甚至占用美术、音乐课的时间来学习语文、数学等主课,长此以往,便对艺术教育的产生轻视的看法,更不利于参与艺术教育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甚至连相关主管部门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制定相关教育规定是并没有将艺术教育列为“必修”的重要课程,只是将这些艺术课程屈居主课之后。
2.农村艺术教育的师资严重不足
艺术教师是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城市中的学校,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师往往都是非专业的,这也是造成农村地区开展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重要困难之一。在有些农村中小学中,美术、音乐等课程往往都是由语文、英语老师兼任,在进行艺术教学时缺乏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而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往往是单纯的娱乐性质,无法掌握绘画或是歌唱的基本原理及技巧,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更加削弱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认识,不利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阻碍了良好审美的培养。
3.财政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不足,造成艺术教学缺少最起码的设备
充足的教学设备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辅助,而在很多农村学校之中,相关的教育教学设备却是极其缺乏。最基本的音乐器材,美术用具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不用说专门的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画室。由于没有专业的教学设施,艺术教育课程便很难开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财政支持也明显不足,而学校只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用在最重要的主要课程上,首先保障“主科”的师资,对艺术教育的投资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社会对农村的教育关注力度不足,人们对在农村工作存在偏见
由于农村地处偏远,距离较为发达的城市较远,所以广大艺术专业毕业生宁肯在城市中做着不对口的工作,也不愿大老远跑到农村学校任职艺术教师,心中对农村工作存在抵触心理。长此以往,便很少有人会愿意到农村做教师,教育资源的倾斜变得更加严重,一方面是富于大量品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无人问津。
三、发展农村艺术教育的对策
1.要在思想上扭转对艺术教育不合理的偏见,让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充分的。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是艺术的力量深入人心,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稳妥的开展教育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要求。可以以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逐步打开农村艺术教育的局面,让农村艺术教育成为常态化的课程,让每一位农村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艺术教育带来的快乐。
2.要确保农村艺术教育课程的师资,引进专业过硬的教师进行授课
一方面,要呼吁上级部门制定政策,为农村地区补充大量的艺术教育的专业教师。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业过硬的艺术教育人才队伍,使之可以源源不断的服务于农村艺术教育工作。可以与专业院校建立对口支援,让的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专业学习跨入专业教学。另一方面,还要给与艺术课程以充分的空间,要合理增加艺术课程的课时,并将课程列入实施计划严格遵守,让广大的农村学生可以充分学习艺术,更好的感受艺术的魅力。
3.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更大支持
在进行教育拨款时,要留出专项资金保障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工作,应为各校区合理添置相关的教学设施,并且要不定期举办文艺节目,为校园增添艺术氛围,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的学生享受到较好的艺术教育。
4.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进一步均衡教学资源
要从根本上改善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农村的艺术工作中,要开动脑筋充分调动艺术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选派一定数量的市、县级学校中的教师到农村地区支援当地的艺术教育,分享各校区、各地区的品质教育资源,让农村的艺术教育共开展的更有活力。
5.要认清农村艺术教育工作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尽管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规模,但农村的艺术教育水平却往往落后于其他课程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远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一错而就的,应坚定长期目标,认清发展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让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好、更有成效。
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主管部门和学校、学生、家长之间对艺术教育给与高度支持,加大对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才能迎来更好的未来。
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状况及发展策略
摘要: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从教育方针的角度出发,人们把艺术教育称之为美育的核心部分。加强艺术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并详细分析了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客观状况,从而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状况;发展策略
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系统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艺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由于他的可感性,愉悦性,使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而产生积极地情绪反映,当学生持久地,多方面地获得美感,就会一次又一次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可逐渐培养起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德。教学的美感性,使学生形成对美的追求,把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求美的目标必然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艺术教育还可以健全学生的体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动,欢乐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会成功的喜悦,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状况
(一)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重文轻美”思想严重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认为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许多学校的艺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即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行课。
(二)缺少一支合格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现在农村中小学又是如何完成课表上的艺术课呢?兼代便成为方式。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是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农村小学,真正开设音乐、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村上教师都是包班制,即便课程表上有音乐、美术课,也是拿来应对上级的检查,兼代艺术课的老师首先是本校之内其它科目的任课老师,他们大多是懂一点理论的师范类老师。很多时候课表上的艺术课其实是上的其它科目或“放羊课”,艺术课名存实亡。
(三)教学设备极其贫乏,缺少一定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
农村学校的条件尽人皆知,一部份学校能有诸如风琴、电子琴等音乐教学用具就不错了,绝大多数数学校的美术教学用具根本就没有,更不用说学校能配备固定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三、关于改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各级领导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要自觉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中高度认识这个问题。同时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形成一整套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艺术教育方案和艺术教育管理细则,注重体音美的过程管理,真正意义上把艺术教育和语数学科等同起来,同等管理,同等评价,同等考核。
(二)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艺术教育培训
各位教师也应利用自学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通过培养人才,保护人才,利用人才,聘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一支有能力并充满活力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要争取在一定时间内使每所农村中小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员接受过培训,能担负起艺术教育的任务,能胜任艺术教育课,并逐步实现教师质量的提高。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善艺术教育的条件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迅速并切合实际地为师生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有利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全体同学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要加大艺术投入,科学解决艺术课的基本开课难题。可根据各校经济条件情况,先购置一些必须的简单实用的艺术教具,保障基本正常教学需要,同时,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设备也应逐步建立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改善教学条件,使艺术教育逐步走向正轨。
(四)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加强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要考虑到综合性评价
不能只看语数分数得了多少,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怎样,特长什么,然后从这些爱好中选择一种特长发展下去,我们不应只提倡培养多少个“高考状元”,还应提倡培养多少个音乐家,画家,体育健将。更应培养一个个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培养一个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贡献于社会,怎样能够被社会承认的人。另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人尽其才地定位校园特色文化,定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也是改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的有力措施。
作者:叶桂文 单位: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苏村学校
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浅议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十分重视幼儿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健全人格’的培养自然离不开美育”。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来说,一方面,我们农村幼儿园艺术活动材料少,教学器具落后,活动开展不够丰富;另一方面,教师教育观念滞后,艺术活动枯燥,组织形式单一,重技能训练等严重影响艺术教育的质量。因此,农村幼儿园如何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
我们从如何创设艺术教育环境和教师指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
一、创设具有农村特色的艺术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城乡各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创设了富有农村特色的艺术教育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民间艺术品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
(一)创设经济、丰富、有教育价值的艺术教育环境
在农村经费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农村幼儿园要向城市靠拢,做大量的艺术教材、教具、幼儿艺术活动材料等的投入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当地实际和幼儿园现状,量力而行。
1.营造美的园地。因为没有经费使用艺术喷画,教师们就用调和漆粉刷出一幅幅靓丽的壁画,鲤鱼跳出水、大象岸上走、恐龙找朋友、飞船飞上天等等,墙面油漆画经济、美观又不易褪色。画面内容不一,能针对孩子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2.营造良好的民间艺术欣赏环境。就拿民间美术欣赏剪纸来说,它能使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美的视觉感觉,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他们对美的向往。例如,我们模仿民间过年的习俗,在活动室门上粘贴生肖题材的剪纸作品,挂上灯笼,在墙上张挂孩子们的剪纸、染纸作品等。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获得有关民间艺术形式的审美经验。
(二)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展艺术教育
1.教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赋予的优势。艺术中的许多要素,法则,如色彩、点、线、面、节奏、音乐、对称比例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发现它们的原形,而且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都来源于大自然。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常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发现其中蕴涵的美,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力,丰富其艺术体验,从而促使其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2.我们还可以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就地取材,组织各种艺术活动。比如随处可得的泥土,幼儿特别喜欢,他们会拿泥来塑造各种造型,等泥干燥后,再用水粉涂色。泥土造型稳定,水粉色彩鲜艳,深受幼儿青睐。再如春天带孩子欣赏蝴蝶,观察它飞时的动态,激发他们进行绘画和舞蹈创作;夏天组织幼儿去树林、草地观察蜻蜓,倾听知了的叫声,欣赏七色的彩虹;秋天组织幼儿观察农民伯伯收割,创作丰收的画面;冬天组织幼儿看雪、玩雪、画雪等等。这些活动能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想这就是农村的优势,农村的孩子虽没昂贵的艺术活动材料,但照样也能感受美,进行美的创作。
二、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一)教学活动形式要多样。由于幼儿好奇心强,对同一活动内容持续时间不长。所以活动形式切忌单一,要经常改变,以活跃气氛,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程度。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音乐活动时,我们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理解内容,再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从而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共同投入活动。首先,教师借助语言把孩子带入到活动情境中。“有一只小蝌蚪,它长着圆圆的脑袋,黑油油的身子,细细的尾巴会扭呀扭,在小河里还会转圈游,游呀游,咂咂咂,转呀转,咂咂咂,小蝌蚪游游游,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呀?”在幼儿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他们扮演角色进行游戏。孩子带着问题在不同的活动形式中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所以也特别投入。
(二)面向全体,加强个别辅导。艺术教育应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方面我们应考虑到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应根据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内容。在组织活动时,我们采取集中、分组、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音乐活动、美术活动、制作活动及文学欣赏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在区域中增设了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既满足了大多数孩子的发展需要,又开发了部分孩子的艺术潜能。
(三)审美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审美和技能训练并不对立,它们应是一对发展的共同体。但审美又绝不等同于技能训练,它更需要技能来参与,使审美得以更好的体现。如孩子对形体、色彩、文字、音乐等有了一定的敏感力和鉴赏力后,就会在舞蹈、绘画、文学欣赏、歌唱活动中加以更好的体现和运用。同样,孩子在进行一些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活动时,也离不开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参与。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教会些什么,更多的应该是让孩子去创造和发现美,不断优化个人情趣。
总之,要提高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质量,关键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不要一味仿效城市模式。同时要加强教师业务培,转变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来提高农村艺术教育的质量。
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管窥农村艺术教育的新发展
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更新,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发展。笔者所在学校虽然说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一直以来,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始终把全体师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艺术骨干教师,应始终把学校的常规教学和特长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完善艺术常规教育
立足课堂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的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要求全体艺术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重视艺术常规教育。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由教导处、教研组长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组及时查阅,反馈信息,使其更具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学校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重点、不定期地抽查,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正常开展每周一课的教研课,夯实艺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领导组将随时了解艺术教师的教学动态,及时分析、综合教学现状,与艺术教师一起交流,鼓励教师及时记录教学心得,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督促机制,又提高了艺术教学的质量。
加强课题研究 要想有更生动有效的课堂,艺术教师就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每位艺术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并根据教学实际确立一项时限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校本专题研究课题,还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上级的微型科研课题研究;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撰写读后感并交流;开设“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形式的研讨课。
鼓励才艺展示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艺术节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师生,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艺术展示,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活动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阳光下成长”征文等。平时,学校还通过“校园好声音”“小小演奏家”“绘画小能手”等多种专项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有特长的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
建设“六艺”少年宫
为了让农村孩子更好地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样的素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在原地翻建了教学楼、活动楼、图书馆等功能性活动场所。学校利用活动楼积极筹建了学校“六艺少年宫”,并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动,通过开设多种兴趣班,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陶冶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六艺少年宫”兴办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把少年宫建设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促进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精神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学校开展少年宫活动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少年宫不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免费为孩子提供活动场所和器材,免费指导开展文体活动,免费辅导学习各项技能。二是基础性原则,主要进行科技、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资源整合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师资等资源,实现长效运行。四是自主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项目,不搞“一刀切”,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特长,并得到较为专业的辅导。
学校“六艺少年宫”开设了乒乓、科技、器乐、书画等28个兴趣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每年担任的辅导项目也不相同,先后担任了声乐、舞蹈、器乐等各个项目的辅导教师。笔者努力运用自己的音乐特长,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编排节目到设计每次的活动过程,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编排出高质量的节目,在国庆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等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到来之际,深入社区、休闲广场、敬老院等地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既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掌握好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平台:每年举办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展示。如艺术节活动,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大合唱、器乐演奏、舞蹈、课本剧等表演精彩纷呈,学生的儿童画、沙皮画剪纸、编织等作品展示;同时,学校将学生的剪纸、书画、手工作品等进行装裱,张贴在楼道间的墙壁上,这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结束语
通过几年来的艺术教育改革,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开展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校本兴趣活动,充分发挥“培训、活动、指导”的职能,通过农村艺术教师的努力,城乡的距离正在缩减,农村孩子也和城市孩子一样,充分享受着艺术教育带来的幸福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浅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农村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摘 要:教师针对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中的没有基于全体学生、没有基于学校、没有基于平常工作、没有基于所处地域文化等困惑,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慎言特色学校、构建学校特色建设的共同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容应该紧扣当地文化内容,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建设;发展;困惑;思考
一、困惑一:学校特色建设没有基于全体学生
学校特色建设有别于特色项目建设,所谓特色一定是面向全体,是大多数学生身上体现的共同特征。为此,管理者要有全局意识,要有整体统筹规划,要确定全校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追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特色才能逐渐形成。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善于研究学生,只有对症下药,方能因材施教;我们要善于研究自己,只有了解自己的所长所短,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更恰当地选择教法。
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教育者要激活内在的动力,要满怀教育理想,要善于向同行们描绘学校的共同愿景,要使学校在创新中发展。教育本质上是圆形的螺旋形的东西,教育其实就是回归,就像《二泉映月》那样的变奏曲。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教育教学工作是如此,特色建设亦是如此。
二、困惑二:学校特色建设没有基于学校
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抛弃自我,想别人所未有,殊不知,特色建设是不能丢失自我的。深入地了解学校,掌握学校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背景,这是特色建设的前提。盲目跟风,追求时尚都不能形成学校真正的特色。学校特色必然是与学校的办学历史、逐年累积的文化特点息息相关,脱离了学校办学轨迹,学校特色建设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思考:慎言特色学校。假如,我们说哈佛大学是特色学校、耶鲁大学是特色学校,他们承认吗?也许他们会发怒,我们仅仅是一所特色学校吗?这一假设告诉我们,特色学校对于真正的学校而言,是一个伪名称。诚然,每一所学校都可能,哈佛等大学都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唯其特,成就其大。但既然是特,就无法以偏概全,以特概全。
三、困惑三:学校特色建设没有基于平常工作
特色不是特殊,特色建设不是非要人无我有,平常工作做到也是特色建设。试想一所学校的学生如果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那就一定是书法特色学校,如果人人都能写有一手好文章那定能称得上写作特色……写字、写作文都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任务,将这些基本教学任务做扎实、做精细,特色也就自然显现了。
思考:构建学校特色建设的共同文化。当前教育界普遍认为各学校的发展共性太多,个性不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应该说是“共性不共,个性不够”。目前,各学校的办学呈现一定的同质化,主要是应考的质、形式的质、功利的质等,而不是在办学过程中共同遵守教育规律的质。因此,我们只有长时间坚持下去,才会在建设好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
四、困惑四:学校特色建设没有基于所处地域文化
学校办学不可能脱离于当地的文化背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学校办学特点往往会“沾染”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学校特色建设需要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基于当地的文化背景而进行的特色建设,往往能水到渠成。
思考: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容应该紧扣当地文化内容。学校特色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特色活动、特色项目、特色科目、特色课程等。特色活动,如学校以艺术节、科技节等冠名的大型活动,活动围绕一个方面的主题,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内容,展示学校某方面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特色项目,如国际象棋、围棋等单项活动;特色科目,如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突出等原因,经过长期努力,在某一或某些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较为经验丰富的优势;特色课程,主要指学校通过自主研发开设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由于具有独创性、地域性,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此外,我们还必须谨防以下弊端:功利化、化、时尚化、形式化、精英化。
功利化――校长一定要去行政化,不要带有政绩观,不要一味围着上级的指令转,不要在社会和家长的声音里迷失自己的方向。
化――不应该没有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就贸然地要求大部分学生甚至全校学生一起来做什么,虽然,教育是面向全体的,但不要把全体看作是一个简单的整体,面向全体,是要求我们面向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时尚化――很多事物的出现并非与时俱进,而仅仅是“与时俱来”,它们的出现和它们的消失一样快,如果学校文化内涵、历史积淀等注定无法接纳它,那么不如放弃这些时代的可口快餐。跟风的结果是,风消失了,自己还在原地。
形式化――不要把特色建设看作是为了一个主题活动,耗费一些资金,准备一些图片、声像、文字资料,进行一些媒体宣传报道,然后就说我们“特色”了。俨然是众多学校里的“暴发户”,再怎么特色,也掩饰不住内在的空虚。
精英化――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的受益者应当是尽可能多的学生,不能让占比例较小的那一批孩子反复享受学校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公用经费等,不应该精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