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从社会艺文现象反思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从社会艺文现象反思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徐立璇
摘要当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高创造力的时代,随着信息传播快速、网络普及与科技之高度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大幅改变,我们需要的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能力,更是需要知识的统整、创意与创新,借由学习艺术的过程,可以启发自身的审美意志与美感思维,并培养高度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以2007年至2008年间,台湾数个艺文活动造成一票难求、万人空巷的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其参观人次的大幅提升是否意味着参与艺术的人口的增加并探究如何将这些观众予以维持,由此投射出艺术教育扎根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揭示艺术教育与社会脉动结合的必要,以培养学生美感思维、鉴赏能力,透过艺术教育带领其接触艺术,习得美感判断,成为新时代所需的高创造力、高感知的美育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感思维、创造力、视觉艺术、馆校合作
前言
当前,在信息不断扩充、知识负载的速度无限上升的时代,透过艺术教育来培育全人类的创造力与美感已是时代的趋势与潮流;我们不再只能倚靠单一知识的专业来面对这个极速变动的世界,换言之,我们需要高度开发右脑的能力与感性思维,在新时代做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高度自我认同与高感知的个体才可能得以面对这个视觉文化与信息充斥的新世代,并和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
本文以上述观念为基础的出发点,希望透过当前台湾目前社会艺文展览等活动的参与现象,来反思艺术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列举2007年到2008年的艺文活动,对其活动人次的参与先进行概略性的介绍:
从2007年2月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世界文明瑰宝:大英博物馆250年收藏展”,总计约43万人次参观1,表现亮眼,造成展览期间每天在展览区大排长龙,参观观众必须经过数小时的排队购票与排队入场方能进入展场中;而2008年5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的“惊艳米勒——田园之美”大展则是在3个多月的展期内,成功击败不景气,缔造逾67万人参观2。另外在表演艺术类,2006年在国家戏剧院上演的“百老汇歌剧·歌剧魅影”票房大卖,另外知名太阳剧团的经典大戏《Alegria》欢跃之旅,即将于2009年年初到台湾进行40场巡回演出,10万多张门票从2008年9月2日中午开卖,10天内就销售一空,创下台湾艺文表演售票新纪录。上述台湾社会艺文活动造成全民大力响应,参与人数一再突破高点,以下是提出几个尚待厘清的问题:
·是否意味着这些参与人口的动机是基于欣赏艺术的观点7·是否也意味着国家成功推动艺文活动的见证7·是否同时意味着艺术教育的落实,使得这些艺文活动成为全民美育活动7·以“米勒”、“大英博物馆”、“百老汇”、“太阳剧团”这些在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口碑,的确得以构成吸引票房的一大利器,但这些观众是否可能再度参与艺文相关活动,还是只是昙花一现7·艺术相关的活动,有好的票房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观众对艺术的参与7·若能使大众的审美能力与美感思维整体提升,使其能够真正地欣赏与了解艺术,并能够自发性地去接触艺术活动,有无可能性?
为理清上述问题,笔者尝试用文献探讨来从三个层面来讨论艺术教育的落实,三个层面分别为:
(一)学校艺术教育推展,(二)美术馆艺术教育推展,(三)馆校合作的发展与可能性。从这三个层面切入,融合各项理论的基础,探讨从艺术教育的基础点上,该如何加强与落实,让艺术的审美、创造力、鉴赏力能够真正根植大众心中。
学校艺术教育的推展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没有特定内容的。各个时代、民族依照其社会、大环境现实的需求,赋予其各式的内容,以期能达成预订的目标。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自难超然独立于社会的价值体系以外。教育思潮的演变往往反映现实的需要。(郭祯祥,2001)以这个观点来看学校艺术教育的推行,必须要能够与时代脉动相结合,艺术教师必须对时代趋势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并将之应用在教学课程中;再者,若是学生发现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能够与其所在的现实生活有所关联与呼应,更能够激发出其对艺术教学的兴趣,加深其投入艺术课程的意愿与动机;在这样的观点下,艺术教师不仅要将现在社会的脉动最性的了解,更应将其理解有系统性的运用在其艺术课程中,使其课程有连贯性的概念。
Spring (1998)指出,一个胜任的教师尚应对其所任教的教学环境之制度以及其社会氛围有所认识。
换言之,身为一视觉艺术教师,即需对视觉艺术教育的体系,以及当下社会脉动中的视觉艺术教育思潮能有所了解。而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应该用更多元的、广泛的概念来涵盖艺术课程,并用以视觉形象为脉络,用更广泛的艺术内容、教材资源来设计与呈现艺术课程;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角色中,已经不再是一个被动接收着的角色,教师必须将学生引导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训练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的环境中,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当前视觉文化的种种意涵,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并建构出主动学习的概念。
基于上述概念,若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师能够将大环境所需要的能力纳入课程的考虑,并能够用统整且具连贯性的方式进行艺术课程教学,学生在有计划的艺术课程下,能够培养以下的能力:
·提升创造力,增加其创意思考即问题解决能力·习得美感判断,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帮助学生发展自尊并帮助一个学生获得正向的自我概念·艺术透过过去和现在的文明和文化知识提供学生更好的跨文化理解(郭祯祥,2001)若是学校的艺术教育扎根工作做得好,学生可以借由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获得美感经验、习得美感判断,亦可提升其创造能力;此外,当艺术教师激发出学生对艺术探究的热情后,可以将学生导向主动探究 的学习精神,若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可和当前社会脉动有所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在社会场域中去寻找艺术的踪迹,深化其在艺术课程的学习,无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换言之,教师除在课堂上提供多样的艺术相关知能外,更需要能够去帮助学生搭起课程与生活间的联结与互动,使学生在艺术知能的学习更完整、更有意义。
以上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切入,冀望艺术教育能够将美感的培养与对艺术鉴赏的感知能力根植学生心中,启发其对艺术探究的能力并激起其接触艺文的兴趣;以下就社会教育——美术馆的艺术教育的面向来探讨,如何加强美术馆的推广教育,使得观众的维持有更好的效果。
美术馆艺术教育推展在教育的观点上,学校艺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有其不同的特性,美国博物馆界着名文集《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 for a New Century)》提醒大家重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CMNC,P.55)博物馆相较于学校而言,它有更白由且开放的情境;学校中的教学通常在既定的程序作息中而博物馆的学习环境则是自由开放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是博物馆学习环境的特色。人们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通常是自我导向的(self-directed),学校里的学习则常是他人导向(other-directed),另外,观众在博物馆情境中的学习,其效果与影响远超过一般学校知识的传输;博物馆若能充分地发挥其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特色,以课程规划的角度来规划展览与教育活动,才更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刘婉珍,2002)。
《新世纪博物馆》中也提到: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和各种刺激,基本上是不同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这些不同的环境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博物馆刺激想象力、训练观察力和丰富思想,博物馆鼓励欣赏不同的文化……学习到的不仅是新知,而且是对自我、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了解与增进。(CMNC,1984,p.59)所以美术馆与博物馆展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能够促进观众的审美理解、对自我的了解及对世界的了解,我们应该要谨慎地策划并有计划性地设计与推动相关的教育活动,来促使大众可以透过展览情境或其他教育推广活动的参与来达到展览较大昀实质效益。
在2006年台北市立美术馆观众研究中有提到以下概念: “增加观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意愿的方法,除改变观众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态度,扩大观众对于展览活动的心里期待,展览与其教育推广活动一样重要。”对于一个美术馆而言,虽然很多的特质、教育形式、情境等因素都和学校有所差异,但站在文化教育与推广的角度而言,无非是希望观众的观展经验和质量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并且发挥其教育的功能;而美术馆不仅拥有自由的开放情境,它也是一个艺术家与大众间的桥梁角色,除了教育的功能外,美术馆还兼具了保存、研究、展示等功能,这样的场域对于学习艺术来说,是非常丰沛且有别于学校艺术教育环境的。所以,美术馆展览品的功能除了展示之外,它应该还包含了教育层面的推广、作品意涵的解读与欣赏,使得观众在参观美术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透过观看艺术作品达成心理期待,更可以借由各种方式了解艺术品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集合很多不同意义的实物,目的在借此诠释其多元价值,令观众从中得到知识和启发,实现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文化多元化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和做法,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应有以下的修养:
·具备文化比较与思考分析的能力·勇于接触各种文化的热忱,并设法接触·了解不同文化的关系特质与价值·熟悉各种文化素材与观众的需要·巧妙运用时空点及设备,并掌握如何营造不同文化氛围的要领且美术馆发展至21世纪不再只是传统、神圣、严肃文化殿堂的单一角色定位与刻板印象,等着观众上门,而是要主动走入小区、学校等角落,让美术馆成为一座容易亲近的、更符合民众需求的,令人主动想前往参观或利用的大众聚会场所。美术馆必须顺应世界潮流变化,其需具备执行力、竞争力与创新的精神。(黄永川等,2005)提升美术馆教育的整体素质,必须要透过专业的美术馆人员对展览内容、观众研究有所了解与研究,不单只能推出各项的展览形态,更重要的是美术馆专业人员对学习者和观众的了解。充分了解学习者的背景,并透过展览与教育活动的策划以实现活动具体的目标:票房对于美术馆而言也许是努力的方向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透过美术馆展览的承办与规划,切实地达到社会艺术教育的功能。
馆校合作的发展与可能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丰沛性,非常适合成为学校课程联结即延伸的场所。对博物馆而言,学校机构因拥有最多观众群,是最适合合作的对象;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环境、方法和范围上皆有所差异,但在强调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今天,欲使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学习机构及有效的学习场所,将学校与博物馆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形态在英美教育中,已有相当的发展历史和成效;而馆校双方的合作互动,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两者资源的整合,更可以达成教育的双赢目标。美术馆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伙伴的关系,相互截长补短,此是很正确的看法,可是如何互补互助?必须找出补及被补足之间的平衡点,才是美术教育应有的方式。可以借由学校教育来培养喜爱博物馆、运用艺文资源的能力。
以英国为例,“馆校合作”(museum school collaboration)已是国家课程标准中的一部分,所以不论学校还是博物馆,皆有一套发展步骤,一方面学校于师资培育机构中,融入“博物馆利用”的课程,所以英国教师普遍有博物馆学习的知能;另一方面,博物馆学习已是学校艺术课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有完整且具体的参考指标,所以课程的规划多能与学校课程相关。而在美国,馆校合作方案亦非常普遍。
在期待艺术教育得以落实下,除了学校和博物馆教育的努力之外,馆校合作亦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将两者无法单独达成的目标予以合作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彼此相辅相成,重要的是馆方人员和教师都应当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与积极的态度来共同截长补短,将整体艺术教育的质量向上提升。
未来期许与建议在生命洞察方面,美感知觉能使我们对感受到之生命或得洞见(Eisner,1982),且对于各类艺术之探讨事实上能促进精神路径之成长,有助于改进记忆且增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Miller,2000),此种初级认知(如记忆)与高层认知(如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可因美感教育活动中各类艺术之接触而充分发展,亦及美感教育能增进“真”之探讨。
本章试图透过文献分析来整理出前言提出的几个尚待厘清的问题,用学校美术教育、美术馆教育以及馆校合作的可能性三个面向来探讨;即便票房营销已是当今博物馆的重要使命之一,但如何真正将美术教育落实,并让成功营销的票房能够继续维持,让到馆参观的观众均能够真正欣赏艺术品的价值并且能够在探索艺术上保有强烈动机与热忱,仍是身为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期许未来世代都能够具有感性、敏锐的感知能力来积极参与这个多变、多元文化的世界,将深厚的美感思维与高度的创造力根植心中并运用在生活中,能够用艺术的语汇表现自我并与他人沟通,向世界开展。
参考文献1. Marilyn G. Stewart and Sydney R. Walker, “Rethinking Curriculum in Art,’, (Massachusett.s, Davis,2005)2.刘婉珍.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实务[M].台北:南天,2002年.3.黄永川等.博物馆营运新思维[M].台北:台湾历史博物馆,2005年.4.廖敦如,教育的好伙伴——从英美馆校合作看台湾未来的发展[J].美育.1995年7月.5.郭祯祥,当代艺术教育的省思——创造力、视觉文化与当代艺术[J].敦师天地.1997年4月.6.刘丰荣.当前美感教育方向之新思维[J].教师天地.1997年4月.7.郭祯祥,跨文化了解和文化差异性在课程设计之考虑.2001年.8.周文.从“艺术教育法”反思美术馆教育[J].台湾美术.1994年10月.9.李斐莹.2006年台北市立美术馆观众研究[J]. 艺术学报.1996年4月.10.廖敦如.我的教室在博物馆:英美“馆校合作”推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博物馆学季刊,1994年1月
浅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试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浅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浅析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加快发展 美术教育事业
论文摘要:在中学,美术教育不属于“应试”教育,也不属于专业知识教育,而是汇集文化百科,实现知识的大广度、高深度、综合性强的“智能式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这是文化发展的态势,也是历史的转折。
一、美术教育在中学的现状
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比较薄弱,中学生的美术素质不高,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能充分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本身就不重视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作为不重要的课程,并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随意停开美术课,为追求片面的升学率,挤掉美术课,使部分中小学校美术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美术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不负责任、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学校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还依然存在,美术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空白”,再加上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生进入更高学校以后,又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美术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
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艺术教育
在中学发展美术教育事业,重要的一点是要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美术教育,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可以唤醒和激活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就不能不重视美术教育;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美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离不开美术,凡是人的衣、食、住、行及眼光触及到的人造物象,几乎都是需要经过美术设计。
三、进行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1)首先,在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美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美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使美术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建立制度和方法。将学校的合格与升学率分开,在评价上脱钩,加快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要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
(3)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中小学实行趣味手工、趣味绘画教育,积极开展社会美术实践活动,在学校内部和校与校之间定期举行绘画比赛,开展校园手工创作活动等;坚持学以致用是原则,使学生能把自己学习到的美的法则,以美的视觉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要把美术教学同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美术教育不仅成为教育事业,而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这样,既做到充分利用有限的美术课时,又能使有限的美术教学环境发挥较大的作用。
(4)进行乡土实用美术课教学。乡土实用美术课主要是针对本地方特殊性进行的一种课堂美术教学,是一种展示能力素质型的教学。在乡土课中,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进行粘贴、拼贴、小雕刻、插接、编织、拼摆、镶嵌、扎捆等,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家乡的这些别具一格的有特点的物产资源,培养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由于这些特有的物产取之方便,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着亲切感,所以,对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商及求知欲有着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中学美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依据现代中学生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各种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6)毕加索的概括是精彩的:“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如何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去保持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品质。”高雅艺术进校园,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生中,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万花筒很好看,因为它多变,对学生来说,充满好奇,才能用心去观察,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能燃放出五颜六色七彩烟花的礼炮,而不是可以填实的容器,作为艺术教师,首先需要开放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像一个孩子一样,用心去体验和获得我们周围新奇与具有魅力的一切。
浅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浅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浅析再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 德育 艺术 艺术教育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和审美意识, 以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要想搞好这个工作,首先突出德育的“主旋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教育观念的极大转变,培养艺术人才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而,积极探索和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德育工作,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已经认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把提高年轻一代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 不断加强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的培养。高等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 应把传扬人文精神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然而, 多年来, 高等院校侧重于实施专业科学技术教育, 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和制度, 而忽视学生的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对艺术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 更缺少艺术实践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此, 实施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势在必行。
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艺术教育能刺激人的的鉴别能力和思辩能力, 提高人适应不同形势的能力。及时, 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 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 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契入点。第二、在德育中导入艺术教育, 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 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 由于艺术教育能激发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的能动的感受, 使人产生激情, 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 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第三、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 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 而且是美的, 甚至是崇高的。
二、德育与艺术教育并抓
21 世纪的高校德育,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在新的起点上, 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铸造新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工作。因此, 克服目前学校教育的某些片面性, 通过引进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 是真正培养出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岚清同志曾强调指出:“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贯彻教育方针, 培养面向 21 世纪发展的建设人才, 高等学校的任务, 是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使学生拓宽知识, 发展智慧, 发扬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同时, 要重视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把“美育”作为重要手段, 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得到提高, 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此, 应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培养“发展的人”的科学内涵, 科学处理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 扭转片面地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美育的倾向。
三、在德育工作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构想
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应引进艺术教育,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是培养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议如下:
1、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人员配备到位,严格要求,重视培养;要提高艺术教育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3、建立艺术教研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艺术教师。
4、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总之,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要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一定将当前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和道德理念,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