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油画艺术创作探索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油画艺术创作探索: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油画艺术创作
作为非中国本土画种的油画,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绝大多数的油画专业学生而言,在迈入大学校门前对油画专业知识的掌握几乎没有或很少,怎样才能在短暂的大学四年里,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掌握
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具体地运用到创作实践当中,对进一步深入学习油画专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习油画专业知识时间较短,初次进行艺术创作的学生们而言,许多人都将面临这样的问题——毫无思绪、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艺术创作与课堂习作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课堂习作主要针对的问题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技能,而艺术创作则是在其基础上的融合和提升,它体现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细微观察、个人情感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审美认知。
如何将以上所列因素以完整的作品形式呈现出来,对刚接触油画艺术创作的学生而言是极大的挑战。若需指导学生创作完成一幅较为完整的油画作品,老师应当积极启发学生考虑诸多方面的问题——主题的表达、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等。但对于专业知识面窄,基础技能还不够完善的学生而言,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必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所谓“理论”主要是指通过学习专业理论书籍丰富专业知识,研读中外经典美术名作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实际”则是指实践过程,将理论知识和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艺术实践过程中发现自我个性,不断创新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艺术作品。
一、 学习、借鉴
野兽派的灵魂人物马蒂斯曾说过:“我的艺术得益于所有的画家。青年时代,我在卢浮宫工作,临摹过去的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技巧。在现代艺术,无可否认,我从塞尚那里获益最多的”。马蒂斯的艺术创作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研读和临摹老一辈艺术大师的作品,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加工、改造,最终形成他独具,!审美价值的审美观
对学习油画专业知识时间不长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最初开始进行艺术创作时将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难题——画面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绘画语言的选择、主题的表达、运用的绘画技巧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思考这些问题时需进行反复的推敲与思量。在没有任何头绪的情况下,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选择性的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创作思路时,老师应因材施教,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大量研读专业理论书籍和国内外历代经典名作,学生可以从对画面构成、颜色运用、线条起伏的分析中汲取灵感,并将之进行提炼和转化从而得到启发,激发他们的构思和创意。
学习和借鉴不仅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个性化创作的起点。在接触艺术大师们的画作时,读者往往会被画面整体氛围或是出现在这些画面中的某个细节部分所吸引、所触动,引发内心的共鸣,并为之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深刻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到读者的艺术创作。当我们试着对学生某一创作阶段的作品进行分析时,会发现在其作品中的构图、色彩或表现形式会令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会觉得其作品与某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存在着相似的痕迹。正是因为通过学习和借鉴大师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学生将引发内心共鸣的这种深刻印象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它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久而久之,这种印象将演变为一种长期的积累,随着深入学习,这种积累也就为个性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 实践、创新
油画艺术创作是逐渐发展和修改最初构思的长期过程,由构图开始直至作品的完成,在这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将面临各种难题是不可避免的。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对学生而言,这只是个性化创作的起点,不应对此过分依赖。只是一味模仿他人而不努力寻求个人鲜明特色,就会限制创造力的发挥,从而影响个性创造的进一步发展,也很难形成自身的个性化创作。老师除了引导学生通过研读画作来解读作品内涵,对画作中所采用的专业技巧进行分析、研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运用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理念才能推陈出新,从而创造出独具个人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
高更作为一个艺术的革新者,通过对艺术永无止境的探索,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过程中曾先后受到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他所借鉴的古代埃及、中世纪、罗马式雕刻以及东方佛教造型、日本绘画、黑人艺术等,在他去世后的很多年后,由马蒂斯、毕加索等人重新发现其中的价值,将它们中间蕴藏的神秘意识引入自己的艺术创造之中,从而使艺术放出新的光芒。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和方法并将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发现自我个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这样的艺术创作才能具有个性特色。尽管整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就如同婴儿学步般艰难,但跨出这一步是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油画专业知识的关键步骤,并将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油画艺术创作探索:油画艺术创作方法之间的关系
对于马蒂斯的油画作品,有些人曾批评道:“画中女人的胳膊太长了。”而马蒂斯的回答是:“这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不论是油画还是其他艺术的创作,都不可能依靠一成不变的经验支撑,而需要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虽然油画不像平面设计那样需要不断求新、求异、求变,但是画者也不可掉入思维的固定范式。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存在同质化现象,这显然不是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方向。那么中国当代油画需要遵循怎样的方法理论呢?
一、油画艺术创作方法的构成
我们一般把艺术创作分为三个方面,及时是创作精神,用来处理艺术与现实本身的关系;第二是艺术原则,主要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归宿,或者从主观意念出发,以自我为归宿;是表现手法。这三点有机统一,并以创作精神为核心。
1.创作精神
创作精神尤为重要,其体现的是艺术家的精神生活深度。笔者认为创作精神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原则,有了创作精神,才能利用艺术形象传达思想。不管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作品,都必须以精神为支撑,有些艺术家也喜欢把创作精神称为灵感。当然,没有好的表现手法,创作精神也很难更加明确地表现出来,因此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综上所述,创作精神体现了艺术家的精神生活深度,是作品审美的高度体现。
2.艺术原则
艺术原则的作用同样不言而喻,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这种特有的语言去表现其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其思想的表现过程独具特色,从而充分表现艺术家的性格。这种艺术风格是基于精神表现的,艺术家在创作中通过发掘独特的表现形式,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其都有着创作者独特的精神印记。这种印记随作品而产生,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作者的艺术原则在作品中服务于其特有的创作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更加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3.表现手法
艺术家的表现手法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思想的最直观体现,是其表现思想的直观手法,也是指导创作的基本原则,对艺术作品有着全局性影响。艺术家利用特殊的线条、色彩、技法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突出主题。表现手法是思想和技巧的有机统一体,其不仅仅是技巧、技法、艺术手法等,而是它们的有机统一体,创作者利用这些表现手法为作品增添艺术特色。
二、油画艺术创作方法之间的关系
1.创作精神为精髓
在国内的当代艺术作品中,大部分艺术作品都可以从创作手法中反映艺术家的独特思想,这些创作精神在作品中体现为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将思想符号化,从而表现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如果作品中没有创作精神,作品就成了一种单纯的形式,成为单纯的模仿,从而失去作品的本来意义。当代艺术家岳敏君将人们喜闻乐见的笑脸形象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符号,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让人物脸上多一些皱纹,或者头上长出了角。他的场景系列作品则把别人作品中的主体事物去掉,然后不断复制,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念行为,从而突出特有的创作精神。
2.艺术原则为基础
绘画艺术并没有统一的原则,特别是中国绘画艺术,其绘画技法千变万化。过去艺术家喜欢用毛笔作画,且文人画以突出意境为主,对构图等并无严格要求;西方画作的写实感更强,画家通过颜料及画布去描绘其特有的内心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创作理念的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后现代主义画作层出不穷,技法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但唯独不变的是画家的艺术原则。
3.表现手法为措施
要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画家不仅要在素材上下工夫,还要在思想上有独特感受,在技法上别出心裁。新的观念和技法是同生的,创作精神、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有机统一。如,现实主义善于运用朴实的语言,组织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浪漫主义则采用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设计曲折离奇的情节;等等。这些手法都是不同的艺术手法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作品。
结语
艺术的创作手法因人而异,因此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历史性,在不同时代,艺术家总是采用不同的同时又适合自己的创作手法。而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创作手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不同的思想会相互交流,不同的创作手法也会相互影响,如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有可能相互转化,艺术创作方法也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正是这种变化和无限的组合可能性向我们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奇妙魅力。艺术创作方法是与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旨趣、天赋秉性紧密联系的,是艺术家借以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创作指向和原则。从创作方法的发展中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得以饱览人类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变幻无尽。
油画艺术创作探索:论油画艺术创作中形式语言的运用
论油画艺术创作中形式语言的运用
一、油画艺术语言的运用
油画人人都可以画,但是一幅好的油画要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要能够通过这种艺术语言与人的心灵进行对话,油画这种源于西方的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式语言极为丰富。这种油与颜料混合以后涂在画布上的艺术一方面巧妙的利用了油的透明性;另一方面则灵活的借助了颜料的遮盖力籍以表现所要描绘的对象。油画的色彩十分丰富,但是光有色彩还不够,油画的较大魔力在于它的由深及浅,逐层覆涂而产生的强烈的立体性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质感。油画的形式语言可以通过以下技法实现:构图、线条、空间、光感、质感、笔触、肌理、明暗、色彩等。画家通过灵活运用上述因素经过画家笔触的托、拉、提、扫、抹等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画家自己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以具体油画作品为例向读者展示油画的形式语言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
二、以作品为例浅析形式语言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
(一)形式语言中的对比与和谐的运用
笔者以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谢楚余的作品《抱陶女》为例对对比与和谐这两种主要的形式语言做一个运用上的深入透析。
《抱陶女》的创作背景是源于画家对女性美的赞美、欣赏,模特原型分别是来自混血女孩、汕头女孩、青岛女孩三位模特女孩。
1.首先我们来看《抱陶女》中的及时种形式语言——对比。女孩交叠着的双手紧紧抱于右胸的陶器,与女孩曼妙的身体之间的对比十分强烈,这种对比迥来自没有生命的物体与鲜活美丽的人体之间,大与小、高与低、丰满的陶器与清秀的胴体、女孩炯炯若语的双眸与陶器的两只像眼睛的双耳。画家通过上述对比刻画了一个集大成的中国女性的美。
2.下面我们再来看《抱陶女》的第二种形式语言——和谐。
女孩松散的系于腰间的那块白布的下摆的下半部分被画家不经意间染上了背景的海的颜色,这就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和谐,象征了女孩的纯洁与大海的广阔。
画家把中国女性的柔美通过与女孩的胴体与陶器、女孩的胴体与大海、女孩的胴体与岩石、女孩的胴体与天空进行了强烈的既有对比又有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向读者传达了中国女性的典雅、清新、纯洁、自然的美。给读者以感官与心灵上的双重升华、双重享受。
(二)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是在一幅画中追求一个的图形必须具备的协调因素。
在安格尔作品《泉》中的运用:安格尔在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画中人体的整个造型以垂直轴为中心对称,但整幅画中却找不到真正的垂直线,画中那个姑娘优美的身体曲线又与水罐里面流出来的直线性的水柱形成强烈的对照,这也很好地表现了姑娘的生命活力。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实际上充满变化,它从单纯中见丰富,复杂多于统一,带给人无穷的艺术魅力。
(三)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一种秩序、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面,追求一种活泼、轻快的富于动感的美。
在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中的运用:《雅典学院》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著名学者,中心透视点的层层拱门,直通遥远的天际,这是一个极其神圣的环境,这幅画的色彩处理也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有红、白、黄、紫、赭等色相交错。透视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深远感,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都到可以用数学来计算。
(四)节奏与旋律
节奏和旋律使艺术作品有起伏变化、抑扬顿挫的美感。
在列宾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运用:狭长的画幅展示了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三、结语
由此看来形式语言的探迹是可寻的,也是无规矩可以套用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自觉地形成对油画形式语言探索与研究的习惯,最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形式语言。
油画艺术创作探索:油画艺术创作面貌探索
作者:胡玉森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图式与创作心理
视觉图式,涉及图像、图形、图画等关系的组织与匹配,是视觉形式范畴中,被画家广为传用的动态视觉认知结构或整体的认知模式。视觉图式语言,作为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另一种话语方式,随着画家创作心理的变化不断发生着改变。因其有助于将画家的视觉经验与形式语言、心灵感受与画面意象互动连接,促使画家自觉进入深层创作思维状态与知觉心理结构,有助于画家实现视觉真实与心理真实的“完形”突破。画家凭借着个人视觉图式语言的把握,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完成形式语言与风格系统的构建,实现视觉形式与精神形式的互动合一。
“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展”的参展作者张弓的《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其图式语言的运用显得较为突兀:在个人与经典、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关系中,显现出波普风格的视觉图式语言状态,具有较强的文化针对性。作者通过对西方美术史中15世纪末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经典之作《维纳斯的诞生》进行卡通式语言图式的置换,包括构图的挪用、容貌的仿制,以及对形象元素的全盘篡改,延展了经典艺术在当下语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嫁接出对古典艺术的反叛态度,诠释一种全新的文化立场。然而,这种反叛传统艺术形式的话语方式,早在西方现代美术时期,已经被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使用过,用以强调现代艺术的非理性与无意识。达利在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面部与手部进行视觉改装,将自己的头部与双手挪移到名画之中,用以体现个体艺术家对于传统美术的反叛。从语言学意义上讲,张弓的做法仍是对传统艺术的无谓重复。利用传统视觉图像资源,进行视觉图式语言尝试的画家,还有岳敏君,他的作品《阿尔及尔妇女》,大胆地将德拉克罗瓦原作中的人物形象挪空,仅剩阿尔及尔室内民俗风格的场景环境,通过强烈的视觉图式化主观处理,产生诡异心理与视觉期待之悬念的内心胜景,继而使人心生近似于中国京剧空场中的意境,传达出“有无相生”、“计白当黑”的传统美学思想,使移植的图式语言出现新的可能性,赋予传统艺术新的文化内涵。很明显,张弓与岳敏君的创作方法,带有不确定性的模仿痕迹,体现出画家将视觉形式语言向思维模式转换的良苦用心。这种意欲脱离现代绘画的视觉规律性的话语方式,原本是可以肯定的。但当我们面对历史,我们发觉在模仿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彻底进入西方话语场域之中,而国际性语言及语义并非特指西方话语方式,纵然挪用手法有其史学的合理成分,但是,面对纷繁多变的外部世界,我们仍需坚守发展自己艺术的决心。
文化观念与创作趣味
文化观念的介入,促使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由审美层面向观念化方向转化,从而激活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内在生命,同时,也促使油画艺术创作的表现技巧发生了质的位移,产生技巧的相对简单化,并趋向趣味性、多义性及边缘化的语言表现倾向。较为突出的形式范例首属北京宋庄艺术区的油画创作群体的创作实践。“人间烟火———第二届视觉艺术展”的参展作者,大都在创作中显现出个体通过多种视觉方式,对人类不同精神层面的学术关注与探讨:国际经济竞争、消费暴力、世界和平、人类欲望与未来梦想,均成为画家们的创作内容。
刘玉君的作品《独白》,采用平涂手法处理背景,使其通透辽阔,将近似于鱼儿一样的时尚裸体女性进行插画法的处理,使其侧仰于的蓝色境遇之中,包围她的这蓝色仿佛是天空,又好似海洋,浮游于画面中的人物状态,喻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命状态与生存境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2011年“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的参展作者庄重的作品《影之舞•九》,在文化观念的融合上,则进一步尝试顺应和挖掘当代人生存心理与内心现实,在语言形式方面深化学院方式,充分展现了油画语言的当代性人文色彩。作者精心营构画面意境,在笔触与非笔触的运用,意识与下意识的交杂,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实现内心与外物的通和。刘玲的作品《夜语》,表面看,借用了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形式,但根本上是由西方文化衍生出来的设计观念摆布出的画面结构关系,是中西文化观念撞击、融合的结果。文化观念的介入,不仅使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视觉语言及话语方式,向符号化、抽象化方向迈进,也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画家们的创作思想与创作趣味。
唯美倾向与创作主流
唯美的根系源于19世纪英国的国际性文艺运动,主张以脱离现实的艺术形式作为追求艺术理想的美学目标,反对庸俗市侩风习的社会功利哲学,追求感官愉悦和单纯美感享受,具有避开道德说教、现实利益的浪漫小资情调。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这种文艺思潮的深刻影响,一直兴盛不衰。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文化的直接影响,唯美风格的艺术追求受到极大的冲击。目前,唯美虽然仍是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一种艺术类型,但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由于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同观念(生活、艺术、道德观念等)的介入、照相术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纯形式追求,逐步有被活跃于当今画坛,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生存状态,并注重“社会责任”的当代艺术推向后台的迹象,多元信息与杂交语汇的融合,主流艺术与边缘艺术的置换、互为,传统艺术与创新艺术的周期回复迹象,也逐步显示出唯美倾向与现实镜像相脱节的悬浮现象,唯美超然于生活之外的纯粹性遁世色彩,在当下特定的消费文化与人文境遇中,显出它的无为与软弱,逐渐被含有哲学思辨的艺术思想与表现观念所化合,呈现出细微的形式变化,体现出时展对于油画艺术创作自身规律性的制约和受众当下心理需求的客观必然。
从“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的参展作品来看,相对引人注目的几件作品,如康蕾创作的《纯真的眼睛》和谢郴安的《镜中女孩》,就具有较为鲜明的唯美色彩。前者画面洋溢着纯美的生活气息,人物构图显示出传统绘画有序的形式感与形象表现上的纯粹塑造感。后者谢郴安的作品,有着维米尔一样的古典韵味和艺术精神,虽然人物、道具、姿态均为中国当下的视觉元素,但绘画情绪与画面形式,均与维米尔大师的艺术系统相合,仿佛是对大师艺术的顶礼膜拜似的,令欣赏者的视觉,自觉返回古典艺术的唯美情境之中。目前,像康蕾与谢郴安一样对唯美趣味的坚定持守者并不多见,应该给予学术上的肯定。但同时也应看到,他们成功的技巧表达的背后所缺乏的,正是如何进入当代人的内心世界,对其情绪与心理的深层把握,这应成为赋予唯美以新的艺术生命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