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探教学幽默艺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化学中的教学幽默艺术

摘要:教学幽默艺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对化学教学幽默艺术进行了概念界定。

关键词:幽默;教学幽默艺术

1.问题的提出

教学幽默艺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尽管幽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神奇力量早已为人所知,也使许多执教者颇感兴趣。但是要会运用幽默,达成课堂上的教学目的,轻松自如、随机潇洒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因此就需要我们研究幽默艺术的规律,掌握幽默艺术的原理,并学会将这些原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幽默技术。本选题,通过对查阅文献的大量案例,研究教学幽默艺术的规律、原理和运用操作策略,以帮助教师运用幽默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2.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界定

2.1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定义。

2.1.1 幽默定义。在中国"幽默"一词问世两千多年前。《楚辞。九章,怀沙》有"孔静幽默"之句。当时"幽默"一词指的是"寂静无声",与现代汉语中"幽默"的意义截然不同。现代汉语里的"幽默"是由林语堂自1924年5月最早从英语humour一词英译过来的。而英文humou又是从拉丁语humor转变而来的,愿意指液体,认为一个人的根本性起源于体液,所以当时只表示人得气质、性格。由于幽默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它认识的差异性,对"幽默"的定义界说,可谓众说纷纭。一般的英文词典对幽默的解释是"滑稽、可笑、有趣"。把"幽默"和"机智"列为一个词条,把一切逗笑的事物、语言、手法等,连同讽刺、插科打诨、耍贫嘴都叫幽默。《英国大百科全书》则说:"在所有受尊敬的理论中,关于幽默的好定义或许是以下最简单的定义:幽默是任何滑稽可笑的事物。"《日本万有百科大事典》却认为:幽默和机智不同,对发笑的事物寄予同情,它凝聚着对人类,包括笑者自身那可悲性格的爱怜之情,是高级的笑、复杂的笑。我国《新华字典》说:"言辞举动表面轻松而实际含有深刻讽刺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对于"幽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幽默:"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2.1.2 教学幽默定义。西南大学赵伶俐教授在《视点结构教学技术操作技术》一书中对教学幽默的定义为:是一种使教学活动在意外的倒错或矛盾中表现出某种教学意图并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典雅含蓄的笑声的一种操作机智,"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③

2.1.3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定义。曾祥华在《论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一文中对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定义为:"将幽默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的活动。"

2.2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本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本质: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谐指教学方法或手段的"趣味性、诙谐性、生动性"给人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核则是"庄","庄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给人教育和启示。因为化学教学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更渗透着自然科学客观的现象和规律,给人以启迪和开化,在笑声中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人浅出。

例:人体中的化学物质(初中化学)。构成人体的水,足以装满一只容量为 45 升 的水桶;人体的脂肪,可以制造 7 条肥皂;人体中的碳,可以制造 9000 支铅笔;人体中的磷,可制 2200 根火柴;人体中的铁,可造 2 根铁钉;人体中的石灰石足够刷两个鸡棚;还有少量的镁和硫……

教师煞有介事的表情、体态、快速的言语节奏和把人体元素与一连串生活中常见事物两相比较,自然形成了一个寓知识于谐趣中的教学幽默,令学生不禁开怀一笑。"人体是由许多化学元素、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这就是'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竟然和人们常见的一些非生命物连在了一起,这便是'谐'"。

2.3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点。

2.3.1 趣味性:轻松愉悦,引人发笑 。例:在讲可溶物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化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地质学家沿着海滩散步,忽然物理学家说他要测量一下海的深度,就跳到了海里;地质学家说他要看看海底,也随后跳了下去,化学家等了一会不见他们出现,于是得出结论: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海水中是可溶的,就一个小的笑话,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注意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2.3.2 含蓄性: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所激发的笑里,有诗意的酿造、有哲理的思考,如一枚味道醇悠的橄榄,启发人们咀嚼、回味个中的滋味和魅力。其表达的"曲径通幽"和意境的"别有洞天",都使教学幽默艺术带有蕴藉隽永的含蓄。

例:在讲《水》时,就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引入。在我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美文中,"水"作喻体的比喻句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水作喻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那水又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用诗引入,这样的表达就含蓄而隽永,启发学生去咀嚼、回味个中的滋味,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去探索有关水的知识。

2.3.3 启发性:品味思考,得到启示。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

例 :一位老师在讲授溴化银的分解时,老师当时就觉得溴化银分解就那么一个简单的反应,但是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巩固,他别出心裁地联系到变色眼镜为什么能变色上去?"一些明星都喜欢戴变色眼镜,就象大家都熟悉,喜欢的谢霆锋就是一个代表,为什么呢,有型很酷,当然是(笑声),变色眼镜在强光下,镜片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的。变色镜为什么能变色呢?是明星使的魔法吗?难道港台明星是巫师出身?"(笑声)"原来,变色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分解出的银的微小晶粒,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原来明星他们都不是巫师"(笑声)

简单的化学原理,规律公式,在教学幽默的寥寥数语之中,给学生予幽默,给予学生启发。学生跟着老师的提示,慢慢领悟个中道理,从而得到启示。

2.3.4 美感性:和谐愉悦,审美体验。就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整体来说,由于教师的情趣和个性互异、思维特点与表达方式不同,教学幽默的风姿也就多种多样。有大智若愚的"拙巧";也有朴实无华的"朴巧";还有荒诞不经的"怪巧",以及玲珑剔透的"智巧";甚至随机应变的"机巧",新颖别致的"新巧",独具一格的"奇巧",稚太可掬的"稚巧"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就化学本身的美来说,比如利用化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素材来激励学生的兴趣。就好象学生们亲自动手做的实验中,能观察到各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如黑色氧化铜被氢气还原后,变成光亮红色的铜。红墨水经过木炭层后就变成无色透明的水。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无色透明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变成蓝色沉淀。把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掘和整理,并注意引导,学生们会深深感受、体验和追求化学本身之美。又如利用大自然之美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大自然是美丽的,但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无暇去领略其中的美。比如在传授《爱护水资源》时,先给学生放一段《生命与自然》的教学录像,让学生们从观看的录像中领略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也会领略到牛与田野、鱼与河流、猴群与森林、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的美丽。从中会体验到要珍惜美丽的大自然,从而树立起关爱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的意识,达到从"美"去启发、教育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浅析物理课堂教学的幽默艺术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学习产生愉快的心情。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求知。把幽默搬进课堂,运用幽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和规律。

关键词:物理;教学;幽默 巧妙地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物理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能够提起学生对物理学习极大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用得当能为课堂增添不少乐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对幽默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用幽默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及时位的助手是幽默。”物理课堂上的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不只是为了博人一笑,产生稍纵即逝的愉悦感,只是暂时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一笑过后,学生对物理课堂内容却毫无印象,学习目标也终不能达到,这样的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也就有些哗众取宠的意味。而真正的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学“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笔者给学生总结“分力可能大于合力”。一个学生立即提问:“一个面包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比原来小,怎么可能比原来的大呢?”我幽默地回答:“这说明面包是标量,它的合成与分解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于是学生明白了: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如,在讲授“牛顿及时定律”这一节中的惯性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紧急刹车,漂亮女士被她后面的年轻人撞倒了。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惯性”这个概念。由此可见,运用幽默的物理教学艺术比直接枯燥讲解要有效得多。

又如,在教学“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

用幽默的方式呈现知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运用幽默艺术,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语言和课堂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用幽默缓解疲劳,活跃气氛,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活跃―疲软―再活跃”的短周期活动。作为物理老师,我们往往没有文科老师那么丰富的情感、那么有感染力的语言,而且我们所教的内容逻辑性太强,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我们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这个时候幽默的教学语言对我们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上高一“绪论”,讲解“如何学好物理”时,由于临近下课,内容又枯燥,学生未免感到疲惫,所以,我选择跟学生幽默一回:将怎样学好物理总结为“要悟理不要雾里,要务理不要勿理”。也就是要“领悟其中的道理,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把握物理公式的使用条件,直至每一个物理符号的意义,物理定义式、关系式、决定式和数学公式的不同等”;要“脚踏实地、务实打理、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千万别不理它”。

每次讲到:当有交变磁场通过金属截面时,该金属截面内会有涡流产生。学生总是喜欢把“涡流”笑称“蜗牛”。于是我干脆和他们一起想象:当有交变磁场通过金属截面时,该金属截面内会有“无数只蜗牛在绕同心圆周爬动”,但一定要搞清楚“蜗牛爬动”的原因:电磁感应。

所以说幽默是润滑剂,它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幽默是催化剂,它可以让学生喜欢你的教学,真正积极、主动地用心学习。

三、用幽默进行善意批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巧用物理学特点,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老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有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的“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功效。

比如,有一次刚上课,有些学生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课堂上,我就提问:“人的极限反应时间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待学生回答“0.1 s和340 m/s”后,我又问:“既然这样,老师说的话,你们最迟应该在0.1 s内都接收到了。可我刚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为什么30 s时间过去了有些同学还是没有反应呢?”学生立即边笑边翻开课本。此后遇到类似情况,我就大声问:“你们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往往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牛顿及时定律”时,发现一胖一瘦两位学生在睡觉,我分别请他们的同桌叫醒,结果瘦的马上就醒,胖的还是不想听课装睡,于是我说:“大家看到了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从睡着到醒来就越难!”大家都笑了,两位学生当然也睡意全无。

不过,运用幽默批评时,要注意不可滥用,因为幽默本身也是有多种讽刺的因素,用得不妥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关系趋于紧张。

四、课堂上使用幽默要讲究时机、技巧与方法

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会使教学锦上添花。因此,教学中应当重视幽默的效应,学会适当应用幽默。当然,幽默只是物理课堂的点缀,要合理运用。在创造和运用幽默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幽默的目的。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因此,教师运用的出发点应该是真诚善意的,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亲切感、温暖感、真挚感和信任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其次,明确教学幽默应服务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再次,教学幽默应做到适当,教学幽默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适当,适当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但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教学幽默的质,就是教学幽默必须不是低级趣味的,不是单纯为逗乐而幽默,不是过分的玩笑,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可见,教学幽默宜精不宜粗,这样才能做到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达到的教学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一直是千百年来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幽默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手段。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会巧妙地将知识与智慧融为一体,使教学中蕴含知识、哲理与情趣,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使其真正变为“乐学”。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幽默艺术作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将物理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浅探

【摘 要】

本文运用有关教育科学理论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从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运用的主要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言幽默艺术 作用 表现手法 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引人发笑的、意味深长的语言形式传授知识,或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或表现真理和智慧,从而使语言信息传递与转化过程得到优化,直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

一、语言幽默艺术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虽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学生所处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学生主观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如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点拨、引导,就会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从而使他们专心致志地听课。这样,教师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精神、合作精神的发挥,就有了基本保障。

(二)能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伴随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和惶恐不安地学习,其效果大不相同。当学生怀着各种思想负担所造成的紧张心理进入课堂学习的时候,当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当师生的情感缺乏交流难以沟通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风趣的故事,常能使学生解颜启齿,开怀大笑,从而创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境,这就为学生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幽默性语文具有描绘形象、创设情境、唤起表象等功能,它能使学生在教师风趣、诙谐的语言所造成的愉悦感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这就为学生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教师的幽默性语言往往蕴含着教师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见解、新颖的知识,常能使所要表达的内容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就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语文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方法

(一)奇出法

奇出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或教学内容,出乎学生意料地提出一种新的说法或观点,然后再作简要解释,以获得一种充满幽默情趣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有位老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做题,真巧,这两位学生的字都写得又小又丑,并且都由下往上斜着写去,非常难看,同学们看后哑然失笑,这位老师却正色说道:“字虽然写得歪歪扭扭,但诗意甚浓。”学生听了大为不解。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字笑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学生听了无不捧腹大笑。

字写得歪歪斜斜,却说“诗意甚浓”,这就使学生产生了弄清事情缘由的迫切心理,待老师补充说明后,强烈的幽默感也就随机产生了。

(二)比拟法

比拟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风趣、诙谐的语言把物当人或把人当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表达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如有位老师上作文评讲课,他批评一位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的同学说:“××同学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不错,只是错别字太‘嚣张’了,有的‘张牙舞爪’的。”学生听了,乐不可支。

这位老师把学生的错别字当“人”来表述,并言之为“嚣张”;把静态的潦草的字迹当作其他事物来说,并称之为“张牙舞爪”,使学生在大笑声中认识了写错别字的危害性。

(三)谐音双关法

谐音双关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同音、近音的词语或句子,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曲折、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思而得之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如课堂上,有位老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一首诗,这位同学很快就把黑板写满了,字写得又高又大,学生都笑了。这位同学看着自己的“作品”却洋洋得意。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笑道:“××同学默写的全对,但‘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好了。”学生听了忍俊不禁。

这位老师对这位书写不好且沾沾自喜的学生,没有正面批评,而是运用谐音双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幽默的审美感受中受到了教育。

(四)口诀歌赋法

口诀歌赋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歌谣。顺口溜、诗歌等形式来表现一种幽默效果的语言表达方法。如有位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他用顺口溜的形式来表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并让学生牢记。教“楼”字,他说:“盖大楼,用木头,‘女’子用在‘米’下头。”教“碧”字,他说:“王大娘、白大娘,一齐坐在石头上。”教“腾”字,他说:“二人走娘家,头带两朵花,住了一个月,骑马赶回家。”

这位老师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运用顺口溜所独有的学习氛围,把有可能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课上“活”了。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幽默构成的方法很多,如:比喻法、夸张法、对比法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举例论述了。

三、语言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主要原则

(一)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科学性指教师的语言幽默艺术,既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语言意义上的特点。它要求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做到概念、判断合理、推理合乎逻辑、解说符合实际、遣词造句符合语法规律等。教育性指教师的幽默语言对学生应有的教育作用。教师幽默语言的教育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内容包含的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感情上,而且体现在语言本身的教育作用上。

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语言幽默艺术发挥审美作用的先决条件。

(二)美感性和愉悦性的统一

美感性指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运用优美的词汇、甜美的语音、悦耳的语调以及语言的机智、出神入化的讲解、的逻辑推导等,给学生以浓郁的审美感受。愉悦性指教师的幽默性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人轻松愉快、爽心舒情。美感性是愉悦性的基础,幽默语言一旦失去了美感性,其愉悦性也就不存在了。

美感性和愉悦性的统一,是语言幽默艺术发挥审美作用的途径。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语文教学中幽默艺术的运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这种民族性特征在教师群体中显得更为突出。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师生关系极不平等;教师被视为世人的楷模,这种角色扮演往往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掩饰了自身原有的个性,“不苟言笑”成为教师行为的规范模式;教师教学的目的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忽视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感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恰当的运用教学幽默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是很重要的。把幽默引进小学教育已经引起了众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这种状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有一次在讲授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通过齐读、分段读、分角色朗读后,我说:“同学们已经把课文熟读了,现在合上书,老师要提出几个问题,看谁能回答出来,好吗?”同学们大声回答:“好!”我问:“小燕子去了三次,那么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有的学生说:“冬瓜大,茄子小。”有的说……突然,一个同学大声喊:“老师,陈阳看书!”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陈阳的身上,他也羞愧的低下了头。我嫣然一笑说:“刚才读课文时,陈阳读的很好,我们大家都看见了,那他为什么要看书呢?我想,他一定是想回答的更些,是吗?陈阳。”他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其实,很快地在书上一眼扫过,就马上找到所要找的那个词、那个句子,不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吗?但是,考试的时候,可不能培养啊!好,现在我转过身去,让你们每人都偷看一眼,看看你能不能快速的找到你要的答案呢!”就这样一堂语文课,就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幽默,能够沟通师生的情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侵蚀学校生机勃勃的机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幽默能够在笑声中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亲其师而信其道”。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内容本身往往是复杂无趣的,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讲述枯燥乏味,学生必然会对教学产生厌恶心理。而使用教学幽默就能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幽默本身就新鲜刺激、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幽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把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学生在这种幽默趣味的感染下,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例如:上复习课,其实这是同学们最没兴趣的内容,都是学过的知识,没有兴奋点。

4. 无论是幽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还是在教学中穿插一句幽默的语言或一个幽默的表情、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学生的理解,并能维持和延长记忆的持久性。例如:拼音教学jqx与ǖ的相拼,运用一个小歌谣更有利于记忆:“jqx真淘气,见了ǖ点就挖去。”一句简单歌谣使学生形象地记住了相拼的规律。

教师幽默的语言能使知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业负担,使学生在爱学、乐学的氛围中主动积极的获取更多的知识。

浅探教学幽默艺术:浅谈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艺术

[摘 要]兴趣是好的老师,而教学幽默应是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艺术。富于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让课堂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幽默 教学艺术 语言

小学语文课堂有活跃高效的,有沉闷失效的。细之对比与总结,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课堂活跃的往往是教师的几分幽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幽默的手腕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一切教学问题,达到了高效的教学目的。

一、语言幽默,激发兴趣

美国学者曾做过信息接收效果的实验,结果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交流总效果=47%文字言语+38%声音+15%肢体语言。由此看出,教师交流时所用的只言片语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率。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幽默更易于组织学生学习,更能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的教学魅力。课堂幽默不是简单博取学生的笑声,而是要以启发学生心智为基础,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归宿,进行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这样的幽默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如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古诗《草》时,他的背诵训练就是幽默组织加巧训的精彩设计。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古诗给哥哥听?(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生笑)我先背给你听听……

接下来,于老师又扮演奶奶的角色,在引领学生背诵时又来了一句:“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于老师的故意犯错并不失得体的幽默,惹得学生大笑。他以幽默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了师生感情,学生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吟诵起了诗句,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二、幽默语言,营造和谐

在许多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言语情绪过于低落或是没有教学激情,师生往往会产生严重对立的一面,学生会很难接受来自教师的一切要求,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对立的良药,它可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人情之美和教学魅力。如贾志敏老师执教《推敲》一课的案例。

师:(举起书)这是什么东西?

生:书。

师:(又举起粉笔)这是什么东西?

生:粉笔。

师:(调侃地)我是东西吗?

生:(异口同声地,非常肯定地)你不是东西!

师:(笑)变成骂人的话了。

……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却没有丝毫的师道尊严,没有摆名师的架子,而是在平等和谐之中,用爱、用幽默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浇开了智慧的花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效地学习。

三、幽默语言,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阅读目标要求中,三个阶段都有共同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应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曲解文本,不断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曾经有教师为了纠正学生平时齐读拖拉、争抢不一的现象,常用录音磁带或者《悠悠课堂》中的课件播放给学生听,但学生只模仿到语调,语速却无法得到统一。后来教师改变了指导方法,用幽默语言形象地点评学生朗读的现状。对于不开口读或者读得太慢的学生,教师就说:“你是在三级路上拉着木车走,你应该坐上快班车在一级路上行驶才会赶上其他同学。”对于语速过快、不会喘气的学生,教师又说:“你已经在高速路上狂奔了,应该换乘轿车在一级路上照顾一下其他同学。”对于能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就说:“这是几辆安全的、标准的北京现代车,请其他司机注意力高度集中,紧跟北京现代车。”在齐读中只要有问题,教师就会提醒“木车”“飞机”,学生们就及时纠正自己,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经过两三周的训练,全班的齐读效果大大提高,令人啧啧赞叹。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品质,教学幽默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艺术。因此,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幽默,怎样适时地用上幽默,是教师值得深究的教学艺术问题。只要以“把握度、把握量、把握质”为幽默的前提,教学幽默就能切实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