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美术设计探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初中美术设计探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美术设计探析

初中美术设计探析: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教学探索

摘 要:要把美术设计课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侧重“人与生活”美术教学进行探索,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充实,体现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一个中心 情感认知 激发赏析 拓展思维 个性创意 主动评价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原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中强化了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即审美教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修建了一些新的教学楼,我们学区初中,就是其中之一。它周围山峦环绕,河流相伴,绿树成荫,崭新的教学大楼被蓝天白云衬托,自然景观十分优美。为促进内涵发展,学校不断加大力度,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在路旁、亭边、花坛里、操场上,矗立起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并在上面镌刻了三十多条(首)引人思考、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诗词谚语,如“德,国家之基也”、“振民育德”、“上善若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运动,生命的源泉”等,让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石头文化”成了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宣传阵地,通过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了潜在的、无声的教育。

一、一个中心

“人与生活”的一个中心即围绕“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进行美术教学探索与研究。学校生活,是农村初中每个学生最有体会的生活经历,对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美化寝室的应用设计,是以现有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物质基础的整合改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社会生活,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文化生活延伸到将来必将参与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认识生活的心智,提高人文素质和生活品味。整个设计教学的思路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引入商业美术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同样也适合设计欣赏教学的建构。

二、五个要素

为了体现以生活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本人设计了“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主动评价——合作学习研究”五个基本要素。整个教学模式遵循生活(素材)创作(设计)赏析(作品)的过程步骤,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对上述环节运用有所侧重,并可以适当地调整与增减。

1、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因为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

结合实际生活既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理念。本要素是在师生广泛搜集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开展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针对生活素材进行处理,建立师生素材共享,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信息库。

3、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

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发关于艺术与生活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辩论、讨论,进一步拓展思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美术设计可以利用特定的电脑软件来制作,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为美术课堂提供了空间,更便于教学。

4、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

美术设计课应充分调动中学生热衷于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好想好动的天性,使学生主动进行创造,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和时代特征的作品。要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生活、审美情趣以及学生所理解、掌握的美术知识,提供典型的、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设计师作品,从多角度探究作品成功的原因和规律,找寻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

5、主动评价——合作学习研究

教师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对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活动,应该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小进步小成就,大进步大成就,让每一个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要通过学生谈设计思路、表现手法等,把握学生的愿望和索求,结合自评、互评(学生、师生),使评价活动从创新实践上升为创新思考,使学生获得带有深刻情感体验的独特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课外拓展性的闲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形成基本的设计素养,促进教学过程的化和主题的深化。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本人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科研意识越来越强。以生活为本,以艺术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追求人文生活倾向的设计教学理念,学生获得了进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的和谐,发现了生命的灿烂。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才能唤醒师生潜能,张扬本真个性,共同创造奇迹!

初中美术设计探析:初中美术设计与电脑手绘板整合初探

【摘 要】美术与电脑的有机结合在教育领域正在迅猛发展。结合新时代的教育出发点。初中美术设计与电脑手绘板课程亟待进一步的开发与整合,新时代下逐步运用新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已不容忽视。

【关键词】美术电脑手绘板 ;基础教育;初中美术设计;教育手段

我校从零起点开始,在中学六、七年级阶段尝试手绘板教学,现已开展《走进手绘板》《不一般的绘画》《素雅的青花瓷》等教学案例,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美术教学与手绘板结合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学会运用电脑手绘板进行美术作品、小报、动画等创作、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我们利用电脑手绘板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是我们本次研究迫切需要的。下面笔者就初中美术设计与电脑手绘板整合分享一线经验;

一、了解需求,开设手绘板课程

在学校六、七年级学生中开展,电脑绘画板使用学生问卷,内容涉及是否喜欢电脑手绘板,是否喜欢美术课都用手绘板形式等,根据学生需求,来设计开发手绘板课程。分析如下:娄塘学校对全校6至8年级中各一个班级的整体抽样调查。共下发240份问卷,回收240份,问卷有效率

现对情况分析如下:

及时题:你觉得用电脑绘画板上美术课有趣吗?共240人回答有趣;

第二题:通过体验学习,你更喜欢用电脑绘画板尝试以下哪些美术知识的学习?(可多选)其中点线面知识及美术沟通知识21%、设计类知识17%,占比率比较高;

通过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240份问卷调查显示:手绘板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偏向的课程为点线面知识、美术构图知识、设计类知识等;

二、挑选课程,设计手绘板方案

课程组老师开展集体教研,梳理中学美术教材,根据学生需求、挑选教材上适合手绘板教学的课程,并进行编写。

三、注重传统,融入手绘板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设计美术设计特别感兴趣,采用三步走形式:1、结合学校四节活动节徽设计先采用传统教学,勾线笔完成设计初稿,2、用彩色铅笔或水彩进行上色,完成手绘稿,3、挑选手绘稿绘制手绘板节徽作品,参加评比通过三步走形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学生不仅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也能熟练运用手绘板,本学年还开展《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师学色彩》等课例,课堂中采用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画一画的方法,集思广益,让设计者说一说自己的困惑,让同学评一评他的作品,并让同学们帮助他议一议如何设计会更好,通过融入手绘板教学,在节徽设计的舞台上,学生们的思路宽了, 心中的舞台也更大了。

四、分层学习,亮学生成长

(一)手绘基础学习,

根据六七年级年龄特点,采用手绘板中的铅笔效果,开展《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手绘体验活动,通过临摹作品,创作作品活动,学生们收集卡通人物,并用手写方式画下来,有了一个起步式的欢乐体验;

(二)手绘针对性学习

通过手绘板初步体验后,对学生开展《黑白灰之美》、《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师学色彩》的手绘创作学习训练学生的创作.进一步掌握手绘板操作;

(三)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创作

结合我校四届活动套餐,设计每年四个节日的节徽从原本的手画到用电脑手绘。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快乐,体验学校校园文化,设计获胜的作品,将张贴于学校节徽墙上,开展了四届的节徽设计让学生通过手绘板创作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五、教学相长,收获自信满满

这一年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团队老师分别在三、六、七年级中各挑选一个试点班进行课程研究。同时开展分层培训,培训分为教师培训及学生培训,教师组成员为汉王手绘板教师,学生为试点班学生。通过一年的手绘板教学尝试,撰写多篇论文及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学生也开阔了眼界,有了更大、更好的展示舞台。

对于目前一学年的课程分析,手绘板教学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每次在电脑教室上的美术课,学生总是特别的注意力集中,作业完成时间也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欣赏其他同学的作业,也有时间去仔细讨论。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导,课程都是从教材中开发,并没有脱离新课标。所开发的课程也都是一些设计类,情感分析类,下阶段将继续结合设计类课程开发更多手绘板课程,让我们的农村孩子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初中美术设计探析: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

关键词: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也要求要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培养学生,因此,对美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十分重要,由于传统教育中对美术课程的重视不够高,而素质教育的历史又不是很长,因此,初中教育中的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一、初中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

1、对初中美术设计课程不够重视

我国的艺术发展教育起步比较晚,重视程度也不高,传统教育只重视所谓的“主科”,将美术、音乐、体育等教育划分到“副科”之中,没有规范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明确的考核阶段,尤其是在中小学,它们只是作为学生学习之外的娱乐放松课程,因为在正式考试中,美术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老师、学生和家长对其重视程度都很低,甚至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学习美术会耽误学生的学习,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很多在美术上很有天赋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时间,严重阻碍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2、教学方法不完善

传统的美术教学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设计主题由老师指出,再由老师在前面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因为美术设计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普通教室无法体现美术设计教学的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看不到设计的整个过程,感受不到设计的理念。此外,在美术设计教学中,老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不能从深层次对设计的理念和内涵进行感受,找不到学习的重点,而且只会纸上谈兵,真正操作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教学模式太僵硬

传统的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是,老师确定主题―老师导入新课―老师课堂示范―学生模仿学习―老师课后评估。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美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占主导地位,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进行,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模式比较僵硬,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评估阶段不科学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老师往往比较注重在技能运用能力、画面表现力等方面的考察,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分数,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了想象力。美术本身就是一个强调创新和发散思维的学科,强调个性的发展,这种不科学的评估方式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的正常发展。

二、对初中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

1、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初中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叛逆心理比较严重,逐渐变的独立、自觉,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增强,在对新事物的理解上,主要靠直观性的事物,因此,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选择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保障学生能够理解。比如在美术设计中学习剪纸设计时,可以拿出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自己想象,剪出自己所想,老师可以在一旁指导。

2、构建导入式的教学模式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高,也没有很强的自觉性,在学习一个新课程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自觉的被吸引其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当学习服装设计时,可以给学生看上一段服装展的视频,以此导入新课程的学习。

3、构建内容合理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美术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设计思想、设计审美能力、设计创新意识等,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美术设计强调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而不是专业能力培养,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知识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望而止步。此外,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差异,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知识的难度要随着年级的增高适当增加,逐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变化,享受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初一阶段,重点讲理论知识,并附加比较简单的美术设计;初二将理论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初三重点学习实际设计。

4、构建方法丰富的教学模式

设计一类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不能把学生控制普通教室中,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电脑的动态演示,呈现设计的过程,多给学生看一些作品展,可以看图片、可以看视频,也可以带出学校,亲身感受作品展,享受美术的魅力,多参加室外活动,观察实物。对设计课程的检验,要通过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

三、结语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艺术设计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定要在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不断研究,不断完善,是我国的艺术设计实现更好的发展。

初中美术设计探析谈初中美术设计课中学生创意思维的有效引导

[摘要] 初中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课占40,对学生培养创意思维起了很大作用。本文将从创意思维源于生活、创意的思维源于经典作品的启发、创意思维来自学生的质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设计应用课 创意思维 有效引导

一、创意思维源于生活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的要求,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心知的“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依据,为美术教师大胆进行生活化创意引导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把设计课从书本的知识变活,从社会生活中引领学生吸取各方面的创意思维的灵感。

1.从生活素材中引导创意的思维

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确实,生活中有好多美术创作和设计的资源。教师结合初中设计课不同课题,教材中的知识点,整合生活素材,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思维方式的思考。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校园生活,人与社会,创造天地等为主题单元,它们的知识点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在七年级浙教版美术《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一课教学中,为了学生了解标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我做了课前创意思维的引导,学生课前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标志,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为课堂创意思维打开奠定了基础。又如,在八年级奇特的视觉图形―《正形和负形》一课,学生在理解正形和负形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联想思维。其中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正形和负形关系的例子,学生马上想到了树叶和虫子,苹果和嘴唇,杯子和手……恰当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是活跃的。

2.从生活设计制作材料中引导创意思维

生活中创作的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为设计课提供不同创作材料,不同的构思方法,设计不同的作品效果,因而学生在设计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创意思维。设计课堂可以动态生成,寻求教材的内容与材料组合,更好为设计,为生活服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特性,努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别具风格的美术作品。如我上七年级《校园环境标识设计》一课,为了培养学生材料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的创意思想,在校园警示性标识设计作业的设计中体现这要求,课前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并收集每人有制作想法的材料,结果有的用玻璃条的组合,有的用石头的叠加贴字,有的用旧木头,形式多样。又如,在《青春风采》一课教学中,突破教材,利用报纸和旧挂历作为服装设计材料。立体或平面的制作方法,在老师有效引导下,服装的造型和方法多有创新,丰富的材料和方法给学生创作带来不同的思维。

3.以生活化的设计内容激发创意思维

设计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才会保持创作的兴趣与创新的热情,放开大胆地自由表现。生活化的设计内容创作主题,一般是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学生自然会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把生活中常见的、常运用的、常体验的内容作为设计课的主题。如七年级《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设计课,作业要求为学校将要举行的英语节设计一个徽标。英语节是全校师生关注的事,所以学生在设计中特别投入,作业中流露出学生有创意的想法。又如,七年级《板报设计》一课,设计的主题内容以学校的体育节,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作品个性化的想法。

二、创意思维源于经典作品的启发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设计意味的创意作品,让学生自主欣赏、观察、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创意的方法找到借鉴,思维产生顿悟、联想,发散。因为不同作品能给人在设计材料,造型,方法等方面的启发。

1.在作品的比较中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

比较设计作品的内容、寓意、方法、风格等,探究作品的共性和个性,使学生能直观地、多角度地对不同的作品作比较分析,活跃学生思维,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产生深刻印象。通过作品比较的引导,使设计知识通俗化,欣赏审美能力丰富化,创意思维多元化。如标志设计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纸立体构成方法的比较,书籍封面的图与文字排版不同形式比较。又如,九年级《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灵感》一课,学生理解设计的创意灵感来自生活,仿生同一事物但风格不一样。我比较《悉尼歌剧院》和《杭州歌剧院》建筑风格异同点。通过比较,学生自然认知仿生设计思考的多角度,多方法。

2.从作品的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

初中设计课中,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引导,通过一件或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作品独特的创意构思,如内容的创新,形式处理的巧妙等,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了解作品中创意的方法和运用,以达到触类旁通。引导学生从一张作品某知识点的分析,深入知识面展开,从而掌握了设计的知识。这对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的开发有极大地帮助。如七年级《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银行标志和2008北京奥运会徽标的创意构思分析,激发学生对标志创意和美感把握。通过典型作品构思方法的理解,从而感悟标志设计应该把握创意要求和特征要求。这种从“点”到“面”有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发散的创意思维。

三、创意思维来自学生的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是点燃创意思维的火花,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意智慧。初中设计课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训练的主阵地,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建立质疑的习惯和方法。结合设计应用课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对设计的作品不断提出质疑,可以是设计材料的创新,造型和方法的改良,作品审美的再探究。

1.有效引导学生设计课中质疑“三部曲”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就更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保护学生的质疑,就是保护学生的创意思维。初中设计课中,不同教学环节递进中,在作品欣赏,学生作品创作与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建立自主质疑,不妨以为什么这样设计?我有更好的创意方法吗?我可以进行哪些细节创意改进?作为质疑的“三部曲”。这种学生自主质疑方式可以寻求审美和创作的理论支撑,省时省力激活多种创意的想法。例如,在九年级《家居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房间构思一张平面设计方案,同时强调学生自问“三部曲”,我发现学生调整的思路多了,这说明学生产生了新的创意点子。

2.有效引导课堂延伸质疑

设计课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能把学生的创意思维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课内质疑,更要引导学生质疑生活中的设计,通过视觉的分析、判断,甚至利用现代网络媒体了解更多的设计信息,在不断思考和质疑中比较设计的魅力,为设计更好的作品有新的创意想法。如在上九年级《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灵感》一课,课堂延伸教学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利用仿生学设计的用品,选取一件问为什么这样设计,你能进行同类的改进吗?这样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质疑生活,能产生求异创意思维。

人的创意思维是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美术教师借助教学平台,在设计课中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开发创意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