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势头下,网络对于高校图书的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高校图书的资源、资料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非常特殊的改变。本文以分析为主,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然后指出网络信息化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资料;管理

【作者简介】高京,女,1982年1月出生,甘肃兰州,河南省,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图书资料管理员,本科学历。

前言

在当下,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已经越来越无法适用于更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了。所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在当前网络环境良好的基础上,以实现学生高效阅读为目的更高效地发展。而我们所知的高校作为新一代青年提升自我、发展的重要基地,其图书资料也是整个基地较大的知识宝库。那么,在网络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发挥出对学生更积极的影响作用,也是当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

基于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上升了一个更高的档次。这也是因为在其文献资源中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网络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开展的信息储存在很大程度上处理好了高校图书馆因为空间而受到馆藏限制的问题。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只要我们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努力实现高校与学术计算机网络的有效并联,为高校提供更为便捷的入口,就能够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因此基于网络环境,高校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的同时,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早已不再只是扮演传统的文献收藏者的角色,而是以一个的多元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当下,高校图书馆拥有着更多、更强、更实用的功能,其所面对的用户也不单单是校内师生,而可能要不断延伸至整个社会的不同阶层,使得人人有机会通过图书馆这一途径完成阅读、浏览、查询资料等动作。如此一来,高校信息资源服务的综合化发展也得以实现,从而提升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服务质量。

二、网络信息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让馆藏资源更为丰富。在传统的图书馆中,馆藏主要以实体书为主,这也是图书资料存在的主要形式。而随着网络化的持续发展,现代图书资源已可明确地被划分为馆藏图书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这两种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图书资料的馆藏系统,为读者带来了更具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除此之外,大多数图书资料都可以采用电子存储的方式加以保存,使其映射在储存量巨大的网盘中,不但可以存储更多的图书资料,而且还便于搜索、传播和管理。因此,网络信息不但丰富了馆藏资源,还丰富了存储方式以及传播途径。

2.实现资源共享及经费减缩。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较大的福音还是资源共享的实现。因为某些院校可能存在实际馆藏量低于理论馆藏量的情况,而如果高校进行跨越式的发展,就会给图书馆提供许多资源共享的机会。比如,拥有更大馆藏量的高校图书馆可为规模较小的其他图书馆提供资料下载的服务。另外,网络环境中的图书资料管理使得各大图书馆能够将成本投入到更具体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建设当中,使建设经费大大缩减。

3.完善资源管理流通。在传统的图书馆中,要完成一次借阅需要执行以下动作:开始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引导读者进行书目的查询和搜索,找到相关书籍后必须进行书单的填写,然后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读者所填信息来为读者取书,根据具体时间、地点来确定借阅手续的办理。试想,如果持续不变地使用此方法来管理一座信息量巨大的图书馆,那必然将会耗费巨额的人力和时间。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则恰到好处地改善了这一大麻烦。信息化的高校图书馆往往对读者实行服务器运行式全日开放制度,并且在执行借阅图书动作的所有步骤时,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或在读者自控终端达成。比起传统借阅方式来,简化了许多不必要的繁琐程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图书馆资源的流通更为方便快捷。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建立

1.引起领导重视和支持。网络技术对于如今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积极的影响让人不可否认。所以,我们必须尽早建立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而及时步要完成的事就是引起相关领导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发展至今已经不只是高校教学的辅助部门,它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基地,对于高校的各方面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相关领导要树立新的观念,建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积极提供支持,为实现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营造更好的氛围。

2.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修养。在如今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中,从事资料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求必须拥有专业的网络信息应用技术资格,此类资格还必须通过相关考核才能获得。为了使其适应当代网络环境,有必要持续提高职业素养,打造出一批不仅能担任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处理工作,还有能力对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优化的工作团队,以更专业的网络管理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

3.以高清规范化的操作方式达成数字化管理。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均有根据自身特点创建个性文献数据库的能力,然而,在广阔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中,并不存在规范的标准。因此,要实现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还必须注意图书文献资料的高清规范化操作方式的运用,并且根据网络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正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蓬勃发展,这不仅是网络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更多强大功能的必经之路。而对许多高校而言,图书资料管理的网络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实现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也必定是我国高校今后长期以来都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

作者:高京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论文

一、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改革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选任工作

高校图书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然而由于经费、场地的限制,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以及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选拨门槛比较低,多为学校家属或从其他行业转入的人员。要选拔能够深入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管理人员。要熟悉学科建设的基础、经典、的论著、并且要及时了解学科专业近期最前沿的学科动态。

(2)加强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其掌握各种业务技能,学会科学管理,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熟知图书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图书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学研究、目录学、分类学、情报学、社会文献学、文献计量学、图书馆经济学、、图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同时必须掌握好图书工作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图书分类学、图书论目、藏书建设与藏书组织、文献复制与保护、咨询与读者服务,以及图书自动化系统、图书评价技术等。熟悉掌握工作服务程序,增强电脑操作技术。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完善目录查询工作。不能有开架借阅就让师生自动去查而没必要设置目录的思想。各种目录如分类目录、题目目录、专题文献目录等都要设置,为师生从不同途径和角度找到图书提供方便。大力加强引读工作,应针对当前师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引读工作,引导他们看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各种图书信息加以综述与分类,采购各种近期图书。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电脑操作技术必须不断加强。走出校门,参与学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3)树立新的服务意识,培养适合信息时代的职业道德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图书馆专业的广大职工在其工作岗位上,以一定的思想与感情、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与处事,进而完成本职工作它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定,是图书馆为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并注重仪表服饰,力求在服务过程中寻求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5)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终身教育通过终身教育改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终身教育的方式包括参加集中脱产基本技能,假期函授培训,高等学院深造,自学考试等。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周期短,要想防止知识老化,形成良好的竞争能力关键在于学习与创新。终身教育可以培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继续教育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社会对信息服务行业的需求,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利用和开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和模式,增加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图书资料管理的要求。总之,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需求、时展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及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都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只有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才能满足时代、社会、学校以及自身发展。

作者:吴洁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服务科研的途径

摘要: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当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料优势,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使之进一步提升为学校科研工作服务水平也逐渐成为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现存问题的剖析,对其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地为科研服务进行了系统剖析。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高校;科研;服务;途径

科研活动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形式,同时也是高校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高校科研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成为当前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重要任务。作为高校知识信息储存的图书馆则在高校各项科研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作用[1]。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当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图书资料优势,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使之进一步提升为学校科研工作服务水平也逐渐成为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则立足于图书资料管理,来深入探讨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现存问题

1、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自然也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既缺乏现代图书资料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也缺乏图书资料为科研服务的意识。这样一来,也直接导致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水平偏低,也造成了现在图书资源的浪费。

2、无法保障现代教育科研的需求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背景下,导致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也产生了较大变化;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业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受国内高校资金不足等因素所限,一些高校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网络信息服务、图书资源管理技术与设备方面投入不足,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图书资料无法充分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进而无法满足、保障高校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3、图书检索系统尚待提高

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较为丰富,但个别高校图书馆没有一个完善、先进的检索系统,这也直接导致高校图书馆在图书资源管理无法有机地与信息系统的结合,这也直接给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给高校科研人员在查找相关图书资料时带了较多的困难。

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服务科研的有效途径

1、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来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聘用机制,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对无法胜任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人员予以调换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还需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使之通过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来逐步掌握现代图书管理新技能,不断完善、更新知识结构,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与效率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为科研服务意识与敬业精神[2]。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主动地、积极地与科研人员联系,及时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的、可用的图书资料,以保障高校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2、加大图书馆基础建设,保障科研需求

高校管理层应进一步加大对图书馆基础建设与设备的投入,如完善图书馆资料室的建设,扩大阅览室面积,优化图书馆环境等。同时,图书馆还应不断增加新图书资料的购买量,尤其是教学科研方面的图书;另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相关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捐赠的方式来进一步丰富高校图书馆科技书籍;也可以主动与国内外科技出版社联系,争取在及时时间内购入近期教学科研书籍等,进而为保障本校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3、完善图书检索系统

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图书检索以及网上图书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这对优化图书资料管理,提高科研服务实效性均具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自身的数字化建设,真正实现图书资料检索的自动化管理;这种完善的图书检索系统既可以提升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与利用效率,也为科研人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外,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网络公司合作,利用现在校园网和互联网加快网上图书馆系统的建设;这样一来,科研人员则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对相关教学科研资源进行检索、浏览、下载等,这对提升图书资料服务科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4、创新管理,增强参与科研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树立主动服务科研的思想,积极将更多的、有价值的、最前沿的图书资料推荐给科研人员,让这些宝贵的图书资源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为提升本校的科研水平,增加科研成果发挥出较大的能量。另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应增强参与科研活动、科研服务意识,通过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了解科研人员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主动对来源繁多的科研资料进行有目的的筛选,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活动之中。同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图书资料的管理能力,较大程度地为本校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这能够真正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与科研活动的互动、互利与双赢。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图书资料实际管理中客观地存在着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为科研服务意识差、图书检索系统落后问题;但是,我们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图书馆基础建设、完善图书检索系统、增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主动参与科研服务意识等手段来不断加强、优化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为科研服务质量,使之真正实现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与科研活动的双赢。

作者:徐刚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图书资料管理与高校科研工作

一、高校图书资料有利于科研人员提高科研能力

高校图书资料不仅为高校科研事业提供实际的理论帮助,也在无形中提高了科研人员的评判水平和辨识能力。科研人员在研究项目的时候,经常需要查阅他人的研究报告以获取一些经验和指导,但与此同时,所查看资料中数据的真伪、程度是否达标、研究方式是否正确等问题都需要科研人员进行辨别,并且有能力对他人研究成果中的问题给予意见,当这些都满足了专业要求之后,所用到的书籍资料才能够真正在科研中发挥用处。科研人员经过相关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具备“火眼金睛”的能力,在实际科研中有着清晰明朗的辨别标准,无论是对自己的项目还是他人项目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在自身的科研工作中也会更加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现如今,大多数高校的科研成果都会发表,并且发表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也就证明该高校的科研实力越强。高校之间相互的竞争也从正面促进了科研的发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人员实力、设备配置,还更加需要一个优良的科研环境。在健康向上的科研环境中,人员才能通力合作,才能有高质量高产出的科研成果诞生。通过阅读图书资料了解一些科学家的科研成果,通过他人的科研经历来鼓舞自己,让自己对于科研事业更有信心和热情,即使遇到困难也有勇气积极面对,始终坚忍不拔、乐观向上、奋勇前进。这样一个自信健康的科研心态会让一个研究人员、一个实验室甚至是整个学校的科研事业事半功倍,因此做出的成果也是有意义并且富有生命力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心态去营造科研的温室,让高校的科研事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高峰。科研人员对图书资料具有良好的应用习惯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查询资料时能够有效获得所需内容,是科研进步的一项工具技能,这需要慢慢地积累,在越来越深入的科研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进而更加高效地完成科学研究。所以,图书资料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锻炼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以便于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个过程需要从刚刚入行的学生入手,通过图书资料,从基础理论认真学起,并逐渐养成查阅图书资料的好习惯,对于科学研究抱有认真执着的态度,既扩充了知识面,又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为往后更加深入和困难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图书资料能够为高校科研提供精神食粮

书籍,从来都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够给与失落的人希望、伤心的人安慰、迷茫的人指引、奋斗的人勇气。在科学研究中,人们更需要这些希望、安慰、指引和勇气的力量。高校的图书资料中,除了有能够提供专业知识的书籍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书籍,例如人生哲理类,科研人员在研究之外阅读它们也能够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自己的精神依靠。无论是从专业书籍还是非专业书籍的阅读中,都能够令人汲取到精神文化营养,培养独立钻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严谨的求学态度,良好的人格修养,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等。由此可见,图书资料对于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的影响是深入的,多方位的。如果一个科研团队仅仅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并没有精神世界的信仰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那么当他们遇到一个非常难解决的科研问题时,整个团队是不会抱成一团齐心协力去冲破障碍的,也许此时大家想到更多的是放弃项目和逃避责任,更有甚者会想办法进行学术欺骗,不追求真理只追求效益。即使没有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个团队所做出的科研成果依旧是值得令人怀疑的。科学研究需要始终以真理至上,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高校以及其他机构中所有的科研人员都需要进行自我约束,这样科学研究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书籍体现和记录了人类所有智慧的结晶,它能够记录笔者的感悟和思想并将它们传播给更多的人,它又将很多智慧呈现于一个人的眼睛里,在他的大脑中汇合生根,生长出新的智慧。因此,高校书籍的利用率格外高,众多有志青年利用它们的智慧来“武装”自己,希望在将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为社会多做贡献。高校科研事业汇集了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希望,任何图书资料的重要意义都是基于能够推动和鼓励科学研究有效进行的愿望之上的,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将人类的智慧和书籍再次碰撞出火花,创造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充分发挥高校图书资源优势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科研发展

经过多方位细致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高校各类图书资料对于高校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对于高校中储藏图书资源的众多途径来说,它们对于教师和学生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实际中对于这些资源的良好运用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推动科研发展。图书馆建立什么藏书体系决定向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也就决定着最终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所以,图书馆的藏书需要能够很好地顺应教育发展趋势、配合高等教育,具有科学性、专业性、知识性和思想性。充分开发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能够在为读者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同时给予积极的指导作用。收集关于教育、教学等文献资料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任务,图书馆首先需要保存和收藏各类专业文献才可以满足基本的学术要求,保障高等教育的顺利进行。当今社会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是“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在满足基本要求之后,图书资料的作用就进一步体现在高校科学研究方面。高校在购进图书资料的时候应按照本校教职工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相应计划,提高购进图书资料的利用价值,针对阅读人群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应按照专业或专题分类对文献进行编排和索引,方便读者查询和阅读。对于藏书应及时更新和定期清理,能够让图书馆提供给读者高速时代化的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及时信息,对于发现有严重问题的书刊文献,应当坚决按照国家有关措施拒借、封存,以免毒害读者[2]。在当今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可以将馆藏文献与网络资源相结合,扩充图书馆的信息库,将更多的文献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中,即可以节省图书馆的空间,又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这种方式尤其适合一些世界珍贵书籍或者数量较少、比较难获得的书籍,当然,作为一个公开的图书资源平台,图书馆中所有可借出的图书资料也应该被转换成电子形式保存在服务器中。利用电子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对馆藏的非实体书籍进行查阅,减少了读者亲自到图书馆借书的劳烦,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足不出户的查看到需要的图书资料,无论是借书还是还书,也都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种效率也代表了时代的发展。

网络形式的图书馆甚至可以将读者的信息检索范围扩展到全球,把有效的信息进行公开,使他们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也扩展了高校的学术和科研视野。科学研究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高校这个科研摇篮里,不断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意义非凡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能力突出的科研工作者。图书资料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魂魄,无处不在地帮助和激励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图书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充分发挥出其在科学研究上的特殊能量。

作者:宋立新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体系探索

一、横向信息流

直接的横向信息流是两个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换。间接的横向信息流指的是两个平级单位的信息互换要通过第三方来进行,这个第三方必须既非两个单位的共同上级,也非两个单位的共同下级的单位,可以是与信息互换的两方平级,也可以与信息互换的两方无关。在的市场竞争体系下,信息交换都是横向信息流。彼此没有直接决策权力的单位或者个人之间相互交换信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体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横向的信息流动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与纵向信息流相比,横向信息流的主要优点是:时效性。横向信息的流动往往比纵向信息流快捷,这是因为横向信息流特别是直接的横向信息流无需经过复杂的中间过程,就能完成信息交换。与纵向信息流动相比,横向信息流动会更好地保障信息的时效性。灵活性。与前面所说的纵向信息缺乏灵活性相比,横向信息的灵活性比较强。信息交换可以不经过一些预先设定的严格程序,而是可以随时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并且信息交换的双方可以根据自己决策的需要排除无效信息,快速捕捉和整理有效信息。横向信息流也有自身的缺陷:一是不便于规范管理。横向信息流更多地是学校在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后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性导致了灵活性,也导致了管理上的不便。二是不便于信息集中。横向信息流是不利于信息结构的集中的,也就是说,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中没有一方可以获得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某些决策必然是盲目或者错误的。三是不便于统筹规划。上级部门无法掌握所有信息,少了一些可以用于把握全局的依据。在做出与组织相关的大的目标的决策时,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协调和统一安排。横向信息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横向信息流。它包括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实验室与负责器材设备采购的单位之间的信息互换等。二是由于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的横向信息流。它主要包括高校图书资料采购的各种招投标信息。三是非正式通道的横向信息。例如,今年来在各大高校中迅速兴起的BBS就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和老师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社团、学生会、班级现在越来越多地利用这类非正式的横向通道进行信息传导,从而影响图书资料管理。由此可见,信息通道对信息流的意义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及时,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都是实际存在的,且二者在分工上有差异,即它们各自负责的信息内容和作用上有差异,所以不可能互相取代。第二,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各自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这些优点和缺点基本上是互补的。所以要予以两种通道相同的充分重视,在使用每种通道时都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点、避免缺点或弥补方法的不足。第三,对于纵向通道的规范主要可以采用制定规范或行政措施来实现。对于横向通道的规范则要复杂一些,需要通过间接的措施来调节。

二、信息集中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要构建一种简单、明了、固定的信息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集中,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信息集中。关于信息集中的问题,就像经济学家里昂尼德•赫维茨指出的那样,如果经济体系的参加者中至少有一个人能够获得关于一切其它当事人面临的环境和他们将要采取的行动的全部信息,那么,信息结构就是集中的。从这一概念出发,在一个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中,如果至少有一名决策者能够获得关于一切其它当事人面临的环境和他们将要采取的行动的全部信息,那么信息结构就是集中的。信息集中的极端情况是:中央计划部门获得一切关于图书情报信息,然后再通过层层传达,对各级各部门发出指令。与之相反,信息不集中则是另一个极端状态,即在竞争的市场模式下,没有一个当事人拥有关于任何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情况的信息,不知道或不关心任何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者的未来行动。信息通道指的是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通道。其中,横向的信息通道又包含了直接的横向信息通道和间接的横向信息通道。纵向的信息通道指自下而上,上下级之间的层层传达,比如说科研经费的申报就是属于一个信息的纵向传导的过程。横向的信息通道指的是同级之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导。直接的信息传导指的是两个部门之间互相交换信息的过程。比如说,图书馆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需要互相交换信息,以便使得图书馆的藏书能满足教学需求,这属于两个平级部门之间信息的互换,是直接横向的信息传导。间接的信息传导指的是两个部门通过两个部门之外的第三方作为中介,进行信息传导的过程并且第三方既非上级部门也非这两方的下级部门。典型的信息的横向传导的例子是:图书资料设备管理部门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之间存在很多横向的信息传导,其中有直接的横向信息传导,也有间接横向的信息传导。一般地说,纵向的信息传导更适合于信息的集中,因为纵向的传导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上下级之间传导信息的过程,自下而上的信息上报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由下级往上级集中的过程。若将两种横向通道相比较,则是间接的横向信息传导比直接的横向信息传导更有利于信息集中,因为在间接横向信息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第三方收集了其它两方的信息,信息在起中介作用的第三方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集中。信息的传导方式指的是通讯能力的质和量。从制度上来说,完善的信息制度、规范的信息传导流程是信息顺利传导、信息集中的保障。从技术上来说,传导信息所使用的工具直接影响了信息传导的质和量,以及效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互联网成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最重要的信息传导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的优点不仅在于其大容量和方便快捷,而且在于预先设定好的规范流程为信息传导提供了更规范、更统一的路径,这些都有利于信息集中。信息的处理是指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并分类整理的过程。信息的处理能力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影响信息集中的。一是速度。信息处理得越快,有效信息的传导就越快,信息就可能尽快地集中。二是筛选和分类整理的有效性。高的信息处理能力意味着筛选出来的信息是完整的并且不含多余信息,分类整理是快捷并且正确的。也就是说,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意味着选择和整理信息的有效和速度有利于信息集中。传导所用的语言是指每个决策者都有用以描述信息的“内部语言”。在高校内部,这些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对于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意思,能够被完整并确切地加以理解。但是,为了同其他高校交往,他就必须使用某种“外部语言”。一个信息对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校具有同一含义,就成为“共同语言”形成的必要条件。当各参加信息互换的高校使用的语言不能被其它高校所理解时,就会产生语言问题。因此,在高校图书资料之间的信息传导,有时候会需要将“内部语言”转换为“共同语言”以实现信息的传导。“内部语言”转换为“共同语言”的难题之一,在于转换过程中有可能丢失部分信息或使某些信息产生不符合原本信息含义的歧义。

三、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机制的构建

就制度来说,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机制的构建,主要是从各种信息的分类入手,寻找满足信息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各种信息归纳起来,可以大约分为图书资料信息和网络资源信息。传统的图书馆是一个大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资源、电子期刊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图书和网络资源信息提供了教学和科研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满足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是真实性、时效性、性、针对性、灵活性和规范的信息制度。真实性是信息的有效性的最基本的条件。保障信息真实性的关键不仅在于传导过程中坚持诚实的态度,保障信息的真实性的关键还在于在传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不要产生歧义。这就涉及到传导过程中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问题,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内涵的传达,不能传导不的信息(减少了一部分内涵),有歧义的信息(错误的理解内涵),或者多余信息(在转换过程中增加了新的信息)。信息是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的资源之一。及时的信息会带来较大的效用。反之,不及时的信息的效用会减弱很多,甚至失效。所以,在建立信息机制时,应该重点从各方面保障信息的及时传达到位。所谓信息的性,指的是信息要包含与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有关的各个方面。比如说,需要收集图书馆方面的情报,就需要取得与教学、出版商、财务部门、其它学校的图书情报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各个部门需要的信息是不一样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中有科研性质的部门、与教学相关的部门、行政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各自所需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另外,文理科的科研、教学之间的差异也决定其所需信息的差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结构的灵活性指,决策者在利用信息做出决策时,能够方便地把握信息结构的主题,快速减少冗长和无关的信息。规范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制度包括:流程规范。一是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主管部门的设置和完善,现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可以以图书馆、计算中心作为依附,建立专门的信息中心,作为专门的、职能明确的信息管理机构。二是整个学校参与传导信息的各个单位要有关于信息传导的明确的规定和流程,充分对关于信息传导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请款予以考虑,预先做好相关的规定和计划,以便使得信息传导按预先的规定或计划在可以预见并为信息传导的各方面所熟悉的程序进行。责任规范。一是在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队伍中加强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规范及时传导的重要性的教育,使负责信息工作的队伍树立起充分的责任感。二是将责任明确规范到到每一个人。三是要挑选业务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人员来做信息工作,并不断督促其学习并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尽量提高信息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通道规范。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纵向通道与横向通道各自担负着不同方面的信息传递的任务,是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同时发展的。同时,他们各自有其优缺点,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在管理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纵向通道,主要靠规范来管理。对于横向通道,主要靠其它调节措施来规范和完善。二者不可偏废,要同时发展,保障两种通道的畅通,并根据其优缺点结合互补,以期各种信息的完善。对于非正式通道,如网络上的论坛、博客,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教师、职工、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的信息交换等通道,是无法用规范来管理的,对它们只能采取两种措施:一是扩大正式通道的传导范围,使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提供的正式通道能满足各方对信息的需求,而不再对非正式通道有所诉求;二是适当对非正式通道予以监督,特别是对网络的监督,对于网上的错误信息要适当予以管制。

作者:代秋菊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研究:高校创新型图书资料管理论文

在现阶段,高校发展的方向是创新教育,培养多样化的创新人才。而高等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除了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教师之外,还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辅人员队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与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构建创新型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也尤为迫切和关键。

一、高校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作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即为师生传递丰富的智力资源,又为他们提供了索取知识的工具。目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及时,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高校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长期不受重视,专业人员引进难度大,专业培训机会微乎其微,导致了在图书资料管理队伍中,同时具有图书馆学、档案学、计算机学等相关知识的人才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比较一般。第二,语言能力不过关,难以展开有效的情报服务。目前可以得到的大量外文资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比较丰富,图书资料员由于本身语言能力受限,难以从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中获取信息。第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据资料显示,在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大半学生在进入图书资料管理岗位不久后就想要调离,主观想要继续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少之又少。目前高等院校的图书资料管理人才不断流失,这也是由于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本身的特性,不仅工作枯燥,乏味,而且工作人员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工资水平低下,难以实现个人抱负。第四,人员配置缺乏制度性管理机制。在各大高校中,很少有把图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对待的,也不会制定严格的工作计划和人才引进方案,图书资料管理队伍在人员配备上,长期表现出不科学、少制度的情形。

二、建设创新型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必要性

1.创新型图书资料管理队伍是高校发展的需要。素质、适合时代需要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和服务的重要平台,更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工作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我们需要建设符合新时展需要的专业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知识能力广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

2.建设创新型图书资料管理队伍是高校图书馆总体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普遍特征,图书管理工作日渐数字化,但目前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的服务与当前时期的需求相差甚远,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得图书馆无法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服务。

3.知识经济背景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图书馆的数字化显得单纯的收藏、流通印刷型文献的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方式拖沓且滞后,因此,要求新时代下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们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具备专业知识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

三、创新型图书资料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

1.改变观念,营造环境,鼓励创新。传统意义的图书管理工作只是进行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这不是完整意义的图书管理工作内涵,我们只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才能给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调动其积极性。

2.加强培训,主动学习。创新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索精神。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尽可能参加各类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从而在工作中提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更重要的是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的办公技术,在管理手段上实现真正的创新。因此参加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的方式主要有组织参加图书资料管理研讨会、举办专业研讨会、进行网络办公技能培训等,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3.激励机制,激发热情。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否则干好干坏都一样,工作热情就很难被发挥。评价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开展,一是奖惩性的,二是发展性的。奖惩性的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和约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工作表现。发展性评价机制是以个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可以采用适当的措施指导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体现价值并保障其权益。

4.人才及时,合理配置。有关图书管理及人才流动的相应机制是构建合理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重要前提,科学的制度,以规范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任用机制为基础,坚持岗位设定科学合理,不受负面约束,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又有利于外来人员的合理配置。此外,图书馆的管理者还要根据专业特性合理安排岗位。

四、创新型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构建

1.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观念上的创新是首要的,不能总是停滞在陈旧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对各种事务性的工作要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方法,不断创新,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的自我提升。

2.创新的核心在于思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在于他有无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科学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问,积累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与专业技能,才能服务师生的需要,适应高校新时期的发展。

3.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创新队伍的必备。建立科学的岗位制度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管理中,需要明确岗位的设置和员工的聘任、考核及一个专业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

4.爱岗敬业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认真的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图书馆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努力学习和掌握管理也许,按照有关的图书分类法做好日常工作,保障图书资料完整无损。

五、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下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强,高校图书馆本身的发展也受之约束,从而影响到一个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根本意义上,就需要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进行提升,对这支队伍进行基本的建设,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构建创新型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

作者:赵静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