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多民族文化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多民族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多民族文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多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文学在内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皆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各民族的文学在长期的共同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推动。各民族文学异彩交辉、相融并进,使得中国文学具有了历史悠远的、多元化的民族蕴涵好极为深厚、极为丰富的民族特色。”[1]古代文学如此,现当代文学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也是历史的规律。
在21世纪的今天,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探索梳理多民族文学融汇发展的规律,对于中国文学健康发展,走向未来,繁荣昌盛,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中国文学史存在的现状是一部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学史
自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大学体制逐渐形成,中国文学史成为各高等院校中文(或国文)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林传甲诸人在北京大学讲授该课,相关的教材、讲义、专著汗牛充栋,不计其数。然而,传统的各类《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现代及当代文学史,却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缺憾:一是介绍内容基本上是正统的书面文体,即所谓诗文词赋,以及小说戏曲之类,而对于数量十分广泛的民间口传文学则几乎不予理会。第二,除个别少数民族著名作家的汉字文献作品之外,主要内容皆为汉族作家文学,多民族文学作品几成空白。这就使得《中国文学史》多为名不副实,实际上只是“中国汉族文学史”或者是“中国汉字书面文学史”,与中国多民族文学实际情况不符,未能的反应其文学成就。
这种情形的产生,当然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简单归纳大概有这样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历史的原因。由于中国传统的问题等级观念,以诗文为正宗,予以特别重视,其余文体则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直到王国维先生强调:“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其后,词曲小说之类方在大多数学者眼里占有一席之地。在此之前,元曲长期以来遭受的境遇,亦如王国维先生所论:“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元曲如此,其他民间俗文学为论者所不屑一顾更是十分自然了。
其次,是客观条件问题,主要是语言障碍,由于汉民族数量众多,汉语影响力强大,成为境内乃至东亚地区主要的交流沟通工具,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地区和范围都有较大局限。因此,除了少量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或者少数民族作家直接用汉语创作的作品得以较广地流传之外,各民族丰富的文学成就多限于在本民族内部传播,大多不为其他民族所了解。学者们这种因语言问题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是造成学术研究和中国文学史书写不可回避的客观障碍。
此外,由于前面两种原因的结合,即客观障碍所造成的对民族文学成就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特征差异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及对不同文学体裁艺术表现手法的喜好程度等,都会形成对各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各种非主体文学样式有意无意的忽略。
二、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学史
作为中国文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成绩尤为突出,为中国文学发展作出贡献,不可忽视,更不可分割。
综观中国多民族文学历史长河,作家群星璀璨,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百花盛开,成就辉煌,令人惊叹不已。古代文学虽然因客观原因存在较大差异,但无论是书面还是口传文学都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古代从先秦到明清,匈奴、鲜卑、羌、女真、蒙古、藏、彝、回、满、等各族均取得较大的文学成就,涌现了北魏宇文氏家族诗人、唐之元结、独孤及、元稹、金代元好问及完颜氏家族诗人、11世纪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元代耶律楚材、萨都剌、马祖常、贯云石、余阙、明代李贽、清代纳兰性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赵藩等大批各族著名的作家和诗人,许多的书面文学作品如南方土著人《越人歌》、古羌人的《白狼王歌》、鲜卑的《敕勒歌》、维吾尔族古典长诗《福乐智慧》、蒙古的《蒙古秘史》、藏族的《仓央嘉措情歌》等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且还有如举奢哲《彝族诗文论》、阿买妮《彝族诗律论》一类文学理论著述,说明其文学成就已经达到相当之高度。在民间口传文学方面,更是贡献突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许多作品影响广泛。其中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及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彝族长篇史诗《勒俄特依》《梅葛》以及羌族英雄史诗《羌戈大战》等,均显示出中国古代史诗的辉煌成就,破除所谓中国文学无长篇史诗之偏见与谬说,堪称中国文学之瑰宝。
五四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中国多民族文学更是不断走向繁荣,名家如林,精品倍出,族别广泛等成为突出的特点。这里有满族作家老舍、端木蕻良、启功、黄裳、马加、舒群、柯岩、叶广芩、巴音博罗,苗族作家沈从文、蒙古族的玛拉沁夫、萧乾[3]、李 、纳·赛音朝图克、席慕容,回族的穆青、郭风、木斧、张承志、霍达、白先勇,土家族的家族的黄永玉、彝族的李乔、吉狄马加,朝鲜族金哲,藏族的饶阶巴桑、益希单增、降边嘉措、扎西达娃、阿来,维吾尔族尼米希依提、包尔汗、特依甫江·艾里耶夫、铁木尔·达瓦买提,壮族的华山、黄勇刹,白族诗人晓雪,东乡族的汪玉良等等,闪光的名字数不胜数,其中许多著名作家不仅仅是作为现代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杰出代表,同时也进入到流作家的行列。
多民族作家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有许多作品影响深远。《正红旗下》、《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边城》、《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茫茫的草原》、《李双双》《黄河东流去》、《黑骏马》、《心灵史》、《鸡毛信》论文联盟、《刘三姐》、《欢笑的金沙江》、《穆斯林的葬礼》、《冰山上的来客》、《格桑梅朵》、《尘埃落定》等早已为人耳熟能详,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此外,尚有难以统计的各民族作者在辛勤耕耘,从事文学创作,除汉语创作外,还有不少民族的作者用各民族的母语进行创作,或者使用双语创作。虽然各民族文学发展不平衡,但却各自具有其风格和独特的意义。到1997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在京颁发,以前从未获奖的珞巴、基诺、塔塔尔等三个民族作者获奖,形成我国56个民族都有作品获奖的民族文坛大团圆,标志着我国多民族文学不仅广泛,而且在质量和艺术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当代文学中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崛起的象征。
三、多民族文学观的意义和价值
(一)多民族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带给我们艺术审美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当代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基础条件。20世纪50年代起,大规模的采风运动在民间文学搜集抢救和整理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1984年起,又启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搜集编撰工作并陆续分省区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三套。卷帙浩繁,资料十分广泛,其中也包括着各族民间文学。同样,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问题在五十年代即已提出,几经周折,1983年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书,其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牵头编写的包含55个少数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也陆续推出,该书为族别文学通史性质,所论古今贯通,可以一览各族文学概况,此后的研究更为深入,分期的 断代文学史也不断出现,如《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之类。2004年,《民族文学研究》和四川大学文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发起召开了“首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促进了对各族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观念的转变,随着论坛的逐年召开,加深了相互了解、沟通交流,认识的深化。
(二)促进文学创作借鉴和交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吸取精华,彼此差异正是特色所在。
就形式而言,各族文学就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之处,以口传文学为例,许多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如蒙古族的数来宝,藏族的鲁体、谐体民歌,维吾尔诗歌的“阿鲁孜”、格则勒、柔巴依,苗族的“贾”、嘎别福、恰央,壮族的“欢”,朝鲜族的“阿里郎”、时调,满族的子弟书,侗族的大歌,琵琶歌、多耶,瑶族的信歌、香哩歌、石牌话,白族的打歌、白族调、大本曲,土家族的摆手歌、哭嫁歌,傣族的赞哈,僳僳族的莫瓜调、掰史掰,水族的双调、单调、诘俄伢,土族的家曲,达斡尔族的舞春,仫佬族的古条,撒拉族的撒拉曲儿,毛难族的罗海歌,仡佬族的排歌,京族的唱六八,赫哲族的伊玛堪,珞巴族的夹日,西北多民族地区的花儿等等,以民歌、说唱等艺术保存丰富的文学资料,也是一朵朵文学艺术争奇斗艳的奇葩。
通过对多民族文学成就的欣赏和了解,还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几乎每一个民族或成功的作家,都是在学习借鉴多民族文学和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都有着从多民族文化文学学习的经历,伟大诗人屈原深深地受到荆楚和南方巫觋文化与艺术的影响而创作楚辞,唐代巴蜀、西域等中原之外的多民族文化对李杜的深刻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生长在四川的苏轼随着游宦谴谪的行迹不断地吸取东西南北乃至岭南地区海南黎族文化的营养。在现代作家中,从郭沫若的《孔雀胆》、曹禺的《王昭君》,到王蒙的《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高樱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等名家名作中,都可以看到汉族作家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缩影。反之,古今少数民族作家同样也受到汉族及多民族文学的影响,历史上接受汉文化比较早的匈奴、鲜卑及其后裔都出现许多有影响的诗人,如著名的元结、元稹、元好问都是鲜卑后裔,金代初期实行借才异代政策,对促进其文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回、契丹、女真、满族都有许多从事汉文创作的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玛拉沁夫、张承志、吉狄马加、阿来等均是将本民族文化特色与汉族文学传统密切融合的佼佼者。古代苏东坡贬谪海南,传播中原文明的同时,也学习当地民族文化。当代艾青、王蒙在新疆与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并进行语言文学交流也已传为民族团结的佳话,这一切,都是多民族文学彼此交汇促进共同繁荣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中国文学的必然走向。
(三)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促进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社会功能表面上似乎有些减弱,实际上却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为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进一步深化多民族文学观念和意识,不仅对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本身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真正贯彻宪法赋予的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和精神,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各民族自由选择使用语言文字的权利。通过多民族文学的学习交流,促进相互了解、帮助和尊重,也满足各族群众对文学艺术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创作出更多有影响的作品,潜移默化,以此推动各民族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也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而积极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到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多民族文化研究: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21世纪,教育已被视为应对未来种种挑战及社会进步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人们对高质量的教育充满希望和期待,而高质量的教育则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师,故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已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少数民族教育一直是多民族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牵涉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牵涉到各少数民族的和谐安定及发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多民族文化的社会特性,即民族的多样与文化的多元共存。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几十年的努力,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状况。在这种文化与教育背景下,如何达到各民族文化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局面,使少数民族既保持他们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又能顺利地融入主流文化,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定位,在其专业成长上应作出怎样的变化和发展?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哈经雄、滕星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认为要实现少数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互适应并相互促进,必须特别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才能使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得以提升。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可表述为在一个社会或社会环境中一种以文化传统或式样不同程度的互动和互联。多元文化含有“大熔炉(meltingpot)”或“混杂(mish-mash)”的意思。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多元文化大会”的报告中对“多元文化”的内涵做了如下总结:多元文化包含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以及经济受益需求”。从层次上来说,多元文化不仅指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也意味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的吸收。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具有非常明确的三个特征:及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使教师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包括对专业素养的认识,对教育、学校的理解以及对教师成长与发展中的价值认识等。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专业领域,其知识基础在不断地扩展。第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育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需要系统的专业发展观。
二、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内涵及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逐步达到较为成熟的境界,但是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后,可看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民族院校教师专业的理性发展。
(一)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对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统计如下:“挤占业余时间”占8.55%,“主观不努力”占7.69%,“教育理论和技巧缺乏”占6.84%,“教师认识不足”占2.56%,“专业发展流于形式”占11.11%,“与薪金不挂钩”占5.98%,“参加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占11.11%,“监督机制不顺畅”占1.71%,“学校领导不重视”和“学校环境与气氛不足”占11.97%,“培训选拔制度不完善”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办法不得力”占10.26%。上述统计数字表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观念淡薄。
(二)专业发展得不到重视
通过对院校是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调查,71%的教师都选择领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够重视,其中19%的教师甚至表示“根本不重视”。从调查结果来看,民族师范学院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着学校管理问题。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重视,专业发展流于形式,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负责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者,是学校发展的“掌舵人”,是办好学校、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俗话说:“一所好的学校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领导者负有领导管理学校全部工作的重任,有责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民族院校含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群体,作为民族院校的领导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面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教师的情绪不满、教学设施的不完善、资金的短缺等,不仅应该具备一般院校的组织管理能力,还必须重视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对教育发展所造成的影响,重视民族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来增强民族院校的教学质量。学校要坚持将教师专业发展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三)缺乏民族地方课程设置
在对民族院校教师调查时,大多数教师认为本地课程没有重视多元文化的内容,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持反对意见。前者认为某些课程只是在内容中涉及其他民族文化,并未设有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后者可能是认为课程内容会让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不必专门去学习。学院没有专门开设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历史、科学、艺术、习俗、语言文学等课程,不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不能很好地调动和激发少数民族对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参加教研和培训的机会少,培训体系不完善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提出没有固定的培训机构,培训机会少,培训模式单一,由于所参与的培训总是以集中培训的形式开展,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山区,校点分散,教师紧缺,致使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难度很大,他们认为多元文化方面的培训做得不够,培训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不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不适应教师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培训实效性不强。
学校应为教师创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为民族地区教师提供严格而专门的职前培训;提供多途径、多形式的在职进修机会;使民族地区学校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师培训,比如,专设课题,专家引导,教师讨论、反馈;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其积极参与培训和科研,并获得成效。
(五)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民族院校教师培训选拔制度不完善,从而出现政策限制的门槛过高,年青的双语教师引进困难的现象。民族院校大多数双语教师都在40岁以上,很难找到70后的进行“双语教学”或“三语教学”的年青教师,80后就更别说了。如今民族院校在拥有双语教师方面出现严重的断层,师资队伍日趋老龄化, 缺乏年青的双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在现今学校教育中,由于学校对教师高学历的片面追求,使得学校在教师选拔和任用制度中存在高度重视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轻视甚至漠视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人才。学校认为,只要教师的学历高,就一定能把书教好。这样无疑使民族教育走上一大非常危险的误区。“双语”教师是确保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根本保障,无论是从培养民族学生目标上,还是教师选拔标准上,都应无一例外地将它作为考虑的方面。确立和实施藏汉“双语”教学模式,需要一支高层次的能熟练进行“双语”教学的双语师资队伍,所以在选拔任用民族教师队伍时,完善关注教育内部公平的教学管理机制也是很有意义的。
(六)双语教师负荷大,无合理的奖励机制
双语教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有一支精通汉、藏的双语教师,需要有汉、藏双语对照教材、读物。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物力与人力投入。鉴于目前许多教科书及教学资料都没有专门的双语教材,同时又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的知识技能,不得不利用自己的业务时间将教材自行编译成藏语版,这样无形中就增加双语教师的工作量,而这部分的“劳动”是无形的,如果没有一种科学、规范的计算工作量的奖励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会消减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领导的重视
1.学校领导要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俗话说:“学校成就教师,教师成就学校。”民族院校的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求得民族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既互为前提、又互为结果的互动关系。
2.大力宣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在自己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利用会议、完善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等各种办法,在校内大力宣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内部造成一种浓浓的氛围,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开展。这种宣传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教师专业发展能提高教师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能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二)建立多元的培训体系
民族院校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少数民族院校分布不集中、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一整套的多元教师培训体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多元化培训,促进民族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提高民族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在具体落实上,各民族高校可根据学校教师培训需求的实际情况,设置校级培训机构,各院系设置相应的分机构或机构。校系(院)两级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专业、职称、层次等不同需求制订出具体培训规划,按照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的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安排层层落实。各学科专业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一个共性问题,即培训层次问题,现分述如下。
1.提高学历。根据有关规定,民族高等教育教师中那些学历不达标或偏低的教师应该继续深造高一级学位,到正规形式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及高校进行在职、脱产读硕读博的学习与培训,获得更高学历证书。
2.更新知识。这是以更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所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要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民族院校教师应规定在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5年者,必须到特定的培训机构参加一年左右的脱产培训。
3.提高双语教学能力。这项措施是提高民族院校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这种培训应让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提高语言能力,一般说来,这种培训不宜安排太长时间,定期专题培训即可。
4.业务性提高。这是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受到困扰时,教师可以与同事协作研究共同解决。
5.宏观性提高。学校应该根据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假期安排一定时间,请若干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专家开展学术的讲座报告,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引领和提升。
(三)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教师管理制度是使教师保持群体一致性的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机制,是教师共同遵守的规范与行动指南。在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今天,为提高民族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强化不可或缺。因此,论文联盟民族院校要树立解放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观念,把民族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其生存状态和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选拔、任用、培训、晋升、评估等管理机制作为民族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从而使民族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从随意性走向制度化。主要包括:教师选拔和任用制度、双语教学评估制度、教师考核制度。
(四)落实保障措施
民族院校应遵循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恰当运用监督措施、激励机制、奖惩措施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出色的民族教师队伍,推动民族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1.监督机制。对学校制定的管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制度、措施、办法等,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督促其保障落实。这种监督机制,既要有队伍,又要有措施。学校应建立监督机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牵头,包括学校各相关部处的领导、各院系的相关领导参加的监督组织,并制定出具体检查监督的措施办法,定期、不定期地对全校各教学单位实施监督检查。
2.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即激发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措施办法,它和奖惩机制密切相关。激励机制对民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相当突出,也相当关键。在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尤其明显。激励机制反映在民族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主要表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上。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评优奖先、职称晋升、职务升迁等方面所享受到的优先待遇,则既有精神鼓励,也有物质鼓励。因此,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充分体现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按劳分配、效益优先”的分配原则的合理性,从而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大局上起到以先进促后进和以点促面的巨大作用。
多民族文化研究:基于多民族文化的会计发展史研究
我国古代会计发展水平较高,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是我国会计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发展带有浓厚的多民族文化色彩,发展历程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对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发展史研究,提供更多新的会计发展史研究视角和方向,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各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会计发展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基于多民族文化的会计发展史研究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会计发展史研究目的在于解释既往的事实,取其精华,吸取教训,更好地指导现在和未来的实践活动,研究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不仅要达到一般会计发展史研究的目的,而且还要充分体现出多民族文化的特色,从会计学范围以外的视角来揭示会计发展史的问题。
一、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的意义
(一)改进研究方法,丰富会计发展史研究内容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有利于丰富会计发展史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下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在现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模式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研究方向,改善现有的研究环境,衍生出更多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对象从单一化拓展到复杂化,包括了民族文化与会计学的结合,文献中的会计与实践中的会计相结合,历史会计与现实会计的结合;从简单化的研究方法到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个别考察与比较分析法、静态描述与动态解释法等研究方法;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较新的研究成果。
(二)传承和发扬的会计文化与民族文化 以往的会计发展史研究很少有以民族文化为基点的,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民族文化使其具有了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是会计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难点,民族众多,居住分散,发展程度不一,因此,也就为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发展历史造就了不同的会计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培育了独特的会计文化和会计方法。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应当同其他文化一样,旨在促进社会发展。
(三)构建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会计发展史研究体系 云南多民族文化的特点要求在会计发展史研究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以一个民族为研究的对象,也不能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首先要明确研究方和内容,选择正确的研究对象和合理的研究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云南多民族文化是特色,也是优势,因此应该并且能够建立起一个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会计发展史研究体系,在促进会计发展史研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个研究过程得出的成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和局限性和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将得到修正和突破,为以多民族文化为视角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学者提供参考。
(四)多维度的研究,挖掘历史信息,指导实践活动 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涉及会计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相关学科,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与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的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归纳、思考、总结得出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从而对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会计发展史研究不能离开多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必须打破传统单一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综合归纳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考证,使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一方面挖掘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会计,另一方面则传承和保护各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
(五)完善会计学科发展,促进会计改革 由于我国关于民族会计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有限,加之研究方法多是范式研究,缺乏与之相关的实证分析,理论以及模型构建还不够完善,需要考虑的相关分析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遗漏。现代会计史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多元化的会计环境,并运用跨学科、多元化、科学数据化的系统研究分析,以期达到完善云南少数民族会计史相关研究的目的。会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会计发展史的目的也是如此。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会计发挥的作用就越明显,研究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会计学科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云南多民族文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多民族文化是会计发展风向标 民族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会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发展也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导向。民族文化是对某一特定时期社会的肯定和支持,包含着对社会的评价与批判,是人们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会计的发展无法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方法。
(二)多民族文化满足会计发展的需要 会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等,其中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一方面是环境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则反过来促进环境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多民族文化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的方面满足了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或者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
(三)多民族文化储存和传递会计发展所需的信息 民族文化记录了不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会计作为生产劳动的产物,同样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中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反映了少数民族的计量、记录的方式以及理财观念,正是由于文化的延续功能,才能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会计,分析和解释既往的事实,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实践活动。此外,通过民族文化独有的功能,还能将今天的会计留给未来的人们更多探索和突破的空间。
(四)多民族文化使会计具有认知和教化功能 民族文化不仅记录以往的文明成果,还能够指导今天的实践活动。会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中,会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民族文化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同时,必然赋予会计独有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还能促进会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认知和教化功能必须以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基础。
三、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方向
(一)各民族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前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研究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首先要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入手,以各民族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生产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回顾云南各民族的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遵循了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过程,但有的少数民族则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从社会形态变迁可得知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不同的生产行为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导致了不同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孕育和培养各民族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环境 云南各民族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地形地貌的复杂性使云南的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二是人文环境。云南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出较强的独特性。云南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民族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后发展的。研究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并且要突出二者间的相互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起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起源的研究,但单纯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会计的发展与各民族的宗教、文字、绘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研究会计起源的过程中借鉴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一方面是从会计发展史以外的视角来研究会计发展史,从中获取更多对研究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则是从会计发展史的角度深入其他学科来探寻会计发展史的踪迹。以孤立的观点来研究会计起源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科学的,会计的起源并非只受到单个或其中几个因素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会计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才能保障研究方向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四、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从计量、记录方式演进来探寻起源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独有的计量、记录方式,目前,云南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在采用原始的计量、记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实物法。借助实物来达到计量、记录的目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直观的方法,也是最古老和最现成的计量、记录方式,常见的实物有玉米粒、小石块、小木块等,不仅能够表示数,而且还能够实现简单的加减。纳西族用石子计数,将石子以一定的标准分为大、中、小三种,小石子代表个位数,中石子代表十位数,大石子代表百位数。独龙族、佤族、拉祜族以豆粒作为计数的工具,直到解放初期,以豆粒记账的方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仍比较常见。
(2)刻符法。通过在木片、竹片上刻画符号的方法来达到计量、记录的目的,不仅不容易犯错,而且还能体现公平的特点。云南的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独龙族和基诺族使用这种方法比较普遍,独龙族用刻木的方法记录借贷账目,借钱给别人,按照借钱数的多少,在木片上刻上相应的缺口,按照归还钱数的多少,再削去多少缺口。佤族使用木刻来记载借贷,在借贷关系发生时刻下借贷的数目,木片上刻有三道刀口,及时道表示借款人,第二道代表中间人,第三道代表欠款人,刀口下面刻的是借贷的数目,有以1元为单位的,有5元和10元为单位的,刻有10道刀口,可以表示10元、50元和100元,根据双方的借贷数目来确定刀口的数目和单位,一式刻两份,借贷双方各执一个。
(3)绘画法。由于没有掌握文字的使用,绘画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辨认,可以用简单的绘画图案来表示复杂的事物,以实现计量、记录的目的。云南佤族的沧崖画,每个画面有几十个到上百个图形,有牛、猴、豹子、鸟、猪等动物,人、房屋、道路等,集中描绘了当时人们狩猎、战争、娱乐等情况。景颇族的村寨在每年春耕时节都要举行一个象征播种的仪式,在地上要竖立两根木桩,木桩上刻有弹弓、水田、牛、包谷、鱼、蔬菜、妇女首饰等,祈求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绘画计量、记录方式的出现为后来其他计量、记录方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绳法。结绳法是以编织结绳的方式来实现对生产活动的计量、记录,而且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民族使用着不同的结绳规则。傈僳族人用结绳计算生活费用,结绳前先在麻上涂上一层墨,以此标明登记某种特定的经济事项。如一个傈僳族人要用结绳法计算外人在他家居住时的生活费用,凡是供应24小时便打上一个结,计算时可按照结数得知供应生活费的时间,并可按照每24小时所需的生活费,计算出总的费用。基诺族以结绳的方式登记征收物品的实物数量,基诺族人进行公共祭祀时,要向部落各户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并由负责公共收支的酋长“纳俄罗”监督执行,在征收实物时,纳俄罗先向各户户主索取一根绳子,并当面将缴纳的实物如数打结处理,根据不同的实物,打不同的结,等交完了应交的实物后,纳俄罗便会把全部结解开,烧毁绳子,以此表示已经交清了全部实物。佤族人用结绳反映债权和债务,他们用一根高挂在墙上的绳子记载与结算债权、债务数目,如在绳子上部结出三个大结,表示被借去三元滇币,在绳子中部结出一个大结和一个小结,表示每年应收一元半滇币的利息,在下部结出的三个大结和一个小结,表示上述借款已经借出三年半。
(二)环境与会计的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会计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会计是这一环境下的产物。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云南的山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85%,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交叉分布,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气候变化显著,这些自然特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尤为明显。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计量、记录的方式保持一种朴素自然的状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的范围和对象,会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会计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民族节日、舞蹈、绘画、文字、语言等方面,从不同的侧面透露出丰富的内涵。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加深,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善落后的生产状况,从而加速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会计的发展。
(三)理财观念的变迁 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不同的理财观念,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理财观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全民互助,平等分配。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生活的地理环境特殊,为此,不论是一个民族内部,还是不同的民族之间,都不能孤立存在和发展。人与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互助关系,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存在的一些纷争,但从总体来看,还是以互助为主,共同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外来入侵。独龙族、傈僳族、怒族、景颇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集中表现为“见者有份”的习俗,他们把获取的资源,在家族成员中平均享用,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本民族的共同存在。从傣族人的传统商品交易和分配过程中可以看出,计量、记录不再是人们理财关注的重点,而是真实的货物、质量、公平。傣族人与彝族人进行交易时,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如一旦谷子换一担青菜,一萝香蕉换一箩桃子。在分配猎物时,见者有份,参与捕猎的猎狗都可以分到一份。
第二,安土重迁,保守本分。云南少数民族的理财思想植根于农村,与传统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特殊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环境,使人们的理财思想表现出安土重迁的特征。大多数云南少数民族的发展都依托于大自然的馈赠,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来获取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人们的小农意识很强,普遍性的“靠天吃饭,安分守己”的思想,也就形成了固守本土、安定守成、沉着稳健、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的共同性格特征。
第三,以农为本,自给自足。在经济形态还处于封建领土制和封建农奴制时,傣族、哈尼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土地是世袭制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自给的,尚未作为商品。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人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封建制度下的大理国、西双版纳傣族、丽江纳西族领主庄园农奴制度下,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自然经济发展的同时,小商品经济逐渐兴起,但生产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用于商品交换的产品只是农产品的副产品,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商品买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使得人们的经济观念以小农经济为主,在他们的理财观念中普遍不重视商品交换价值,经济效益的观念不强,重农思想严重,有的少数民族甚至把商品交换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仍有“养猪自己吃,养牛给人看”的思想。这种重农轻商的小农思想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导致云南少数民族理财思想的长期滞后。
第四,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云南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加之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宗教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了勤俭节约不浪费的习惯。宗教文化中强调人们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创造自己的未来,诸如“人生在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等一些传统的道德要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以体现。正是由于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理财观念方面也就延续了这一良好的作风。有限的资源要实现平均分配,就要求必须做到节俭不浪费,“一切不消费的东西,都是集体的财产”。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在较早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这一至今都备受人们推崇的理财观念。
第五,人与自然和谐,改造并利用自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探寻自然的奥秘,并积极发挥自然对于人类发展的有用性,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和各种资源,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特别是在宗教活动中,这一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体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如白族的《人类万物起源》、《金鸡和黑龙》、《段赤城》等神话故事表明了少数民族先民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能力,并把战胜自然的希望寄托在人的身上,通过人的努力来战胜自然,让自然服务于人类。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有限,少数民族将自然物灵性化并加以崇拜,在宗教活动中首先要祈求和感谢大自然的恩惠,在留下的历史资料中都有所体现。人们只有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享用自然的馈赠,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系发展。
第六,重义轻财,诚信为先。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观念中的经济利益观念淡薄,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强调诚信、礼义,不太重视物质利益。在少数民族内部,靠血缘和地缘形成的民族习惯和舆论约束对成员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违背这种特定的民族习惯和舆论约束,将付出一定的代价,损害了长远的利益,故此,人们普遍重视这种非正式的规则。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总是会受到本民族内部形成的习惯和舆论的要求,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少数民族特有的不成文或是成文法,都不会鼓励将个人的物质利益置于一切之上,人们可以从事商业活动,但不能因为一味赚取钱财而背信弃义。
五、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条件下会计发展史研究趋势
(一)国际化、本土化和特色化研究相结合 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大环境,会计发展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趋同、协调,就必须扩展会计发展史的研究空间,重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化过程中兼具本土化特色,在本土化过程中兼具国际化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已是大势所趋,唯有适应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与国际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同时,要注意培养本土化和特色化的会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才能取胜。
(二)跨学科、跨专业、多视角研究相结合 从多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会计发展史,凸显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立足云南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来研究会计史,使会计发展史的研究事业更加宽泛,视角更加广阔。借鉴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思路研究会计发展史,充实和丰富了会计发展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会计发展史的研究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彰显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多样性,多视角研究,从会计发展史以外的视角来研究会计发展史。坚持联系和发展的研究基点,各种学科研究相互融合,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云南多民族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系统研究各个民族的会计发展史,丰富现有的研究资料,形成系统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会计发展史资料,一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则为下一阶段的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提供的理论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大环境,会计发展史研究必须重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化过程中兼具本土化特色,在本土化过程中不脱离国际化的要求。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将为国内会计发展史与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部门提供参考,对于系统研究多民族会计发展史,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多民族文化研究: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是学校重要的精神财富,它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利用多民族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含义与要求,多民族文化视野下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从挖掘民族文化、加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多民族文化视野 挖掘民族文化 交流与融合 传承与创新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各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方面在教学、学生管理等过程中逐步沉积、挖掘和精心培育而发展起来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背景下,众多学校提出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民族类学校学生结构普遍具有多民族性,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所以,对该类学校而言,多民族文化共存、碰撞是客观存在的。在多民族文化视野下,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避免出现“整齐划一”、“千校一面”是该类学校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认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环境的综合,涵盖了反映学校传统和风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就目前而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群体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凝练而成的文化,它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学校的具有不同特质、不同内容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指标。
二、民族类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对民族类学校而言,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必须利用多民族文化这一特点,充分挖掘、提炼并形成自有的特色校园文化。目前,多民族视野下的校园文化普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性,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文化结构的多元性
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的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宗教信仰多元化、民族、种族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及价值多元化。和其他学校相比,民族类学校校园中文化结构的多元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其特征是校内学生结构普遍具有多民族性,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他们在文化知识和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这些学生由于接受自己文化的洗礼,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在心灵中根深蒂固,进入校园后他们仍然会自发形成“民族群体”,以便在校园同一平台上继续展现、传承各自民族文化,这就形成了校园文化的多元性。
2.宗教文化色彩浓厚
一般情况下,民族类学校在学校建筑、教学模式设计、学生活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能体现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当中或多或少地搀和着各民族的宗教文化色彩。[1]例如藏族学生的寝室或教室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同为藏族,但是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藏族同学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仅就四川阿坝藏区而言又分为苯波教与藏传佛教。所以民族学校庞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宗教工作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与国际性五大特性决定了该类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
3.校园文化差异较大
首先,少数民族多来自边疆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造成他们的意识形态、文化程度与来自经济和文化沟通交流顺畅的汉民族相比相对落后;其次,由于各民族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与习俗,他们急于在其他民族间寻求文化认同但又希望保留各自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民族文化更好地相互融合、交流和沟通,这使得校园文化具有显著的派系性;,鉴于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倾向性,加之多元文化主义学说的成熟,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民族学生自发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从而造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所以,民族类学校因种种因素造成校园文化差异较大。
三、民族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在教育快速发展环境下,众多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不是校园文化的大发展,而是校园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基于上述情况,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学校要增强自身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培养信得过、靠得住、留得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依据自身特点,挖掘内部潜力,利用多民族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就目前而言,该类学校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特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不清
一般情况认为,学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能表现学校精神的文化,他能反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精神。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凝练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有的文化。学校传统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学校传统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石,一般情况下,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它是对学校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同时,学校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特色文化体现。特色校园文化要体现特色和发展,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效地继承学校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传统文化走特色化建设是其提高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学校在构建校园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摈弃传统文化而专攻特色文化建设,更不能为发扬传统文化而忽视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2.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民族性不突出
由于多民族文化特性,民族类学校具有与一般学校所不同的性质、服务对象和任务等特点,所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方面也应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该类学校无论在建筑风格、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面,抑或是在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和校园文化作品方面,都缺乏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比如不少民族类学校在建筑设计、办学理念、校训、管理制度、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学校相似或雷同,这就脱离了民族类学校办学实际,缺乏特色,使校园文化的民族性不突出,缺乏亮点。
3.民族文化的融合、挖掘和创新不够
多民族视野的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先进性、传承性、创新性,因此,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已有各民族文化成果这一层面上,还必须担当起挖掘、融合、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并把它整合成既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又与主流文化相协调的文化形态。民族类学校想要构建区别于其他普通学校的富有竞争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开展多民族视野下的多民族文化的挖掘、融合和创新工作,但实际上这方面做得不够。一是对多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停留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而忽略了对各民族文化的整理、修复工作;二是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度不够,各种文化交流、碰撞较少,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校园内自为阵营,具有明显的民族派别性;三是对现有的民族文化创新不够,在诸如过于保守、崇尚继承、畏惧失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使各民族文化停留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缺乏创新性,不能体现新时代的要求,墨守陈规,生命力不旺盛。
四、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1.充分挖掘、融合、发展多民族文化
民族类学校由于具有多民族文化背景,所以多个民族文化在校内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排斥、相互激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类学校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要充分挖掘、融合多民族文化,发展多元文化。要发展多元文化,使其更好地融合、碰撞和交流,就应该通过在校内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来实现。这一格局具有以下特点:(1)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成有机统一体,并且都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即中华民族文化;(2)在多元一体格局中,汉文化既是多元中的一元,同时又发挥着凝聚多元结合一体的作用;校内的多元文化一体化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作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管理者,一定要在校内营造协调、主张多元、强化一体的氛围。协调、主张多元就是要挖掘校内各民族学生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提供平等、公平、透明的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加强合作,提供各民族学生自身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以实现校内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的格局;强化一体就是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和碰撞,依据校内实际,立足学校传统文化,提高内聚力,培育多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承学校已有核心校园精神,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园多民族文化一体化格局。
2.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目前,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做好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保护工作,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教育体制以汉文化为中心,以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类学校则必须留给民族文化足够的生存空间,挽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民族文化,这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该类学校的重要社会功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规避上述不足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上,把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族人民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等引进教学活动,并在适当时机将其设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是通过挖掘、整理、发展民族文化,对其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作用;二是显著提高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与质量;三是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兴趣,从侧面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当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3.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
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境界、活跃校园生活的有效形式,为学校的师生所共同喜爱和关注,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类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艺术活动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为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利用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发挥特长,积极开展诸如学生艺术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少数民族舞蹈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不仅能更好地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而且能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性,从而提高竞争力,更能促使次流的少数民族文化向主流的汉民族文化渗透和交融。例如藏族舞蹈――锅庄,原本是藏族人民在茶余饭后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24小时的劳累与疲乏,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以应对恶劣环境。由于创新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了舞蹈内容,在每年举行的锅庄文化节中得到各民族学生的追捧并盛行于民族类学校校园中,现已成为节日、招待重要的宾客的一种通用舞蹈,更因此而凝练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分支――锅庄文化。
总之,构建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多民族视野下的学校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办出特色、办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则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多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大力挖掘、融合、传承和创新各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展示平台,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方式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实现“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特”的办学格局,从而与其他普通学校实现错位竞争,以提高综合竞争力。
多民族文化研究:多民族文化视角下高校感恩教育研究
摘要: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元素。本文基于多民族文化视角,针对新疆高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加强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民族文化;感恩教育;和谐校园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多民族文化环境下的新疆高校,由于成长环境、宗教信仰、教育观念等不同,且社会上的腐朽思想正在腐蚀着广大学生的心灵,校园里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一、新疆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感恩意识欠缺
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受游牧生活习惯的影响,普遍存在自由散漫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淡薄[1]。当然,汉族学生在家人的娇生惯养下也不例外地出现了感恩意识欠缺的情况。很多学生在面对别人的帮助时,不知道说谢谢;将父母无私的给予、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视为理所当然,不知感恩父母老师的辛劳;认为电视上的“感动人物”不存在,往往一笑置之等,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感恩教育缺少具体教材,活动形式化
现在新疆高校感恩教育中,既没有专门为感恩教育准备的教材,也没有受过感恩教育培训的教师,老师们大多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或者以当下的热点事件为话题进行感恩教育,但通常是概念化、枯燥无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内容早已被学生们抛之脑后;在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中,通常是以班会、社团等为单位自行安排学生观看当下社会发生的感恩事迹、观看感恩电影,形式化的活动使感恩教育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此,根据新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着力于新疆高校感恩教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疆高校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助推剂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汇聚的地区,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校园和谐即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新疆多宗教地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具有性和排它性,这导致很多人难以接受新思想。提高和加强感恩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通过有效地感恩教育,使“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深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努力按照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要求引导高校的民族关系朝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存、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和谐校园。
(二)加强感恩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发展的起点
1.在语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于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好汉语就可以接触更多的信息,把本民族的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同样,汉族学生也能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文化,壮大自己本民族的文化。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文化学习上常常局限在自己本民族文化中,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缺少了解。由于汉语水平有限,闹出在清明节时,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学生说清明节快乐的笑话;而不少汉族学生在没来新疆上学之前,不知道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有何涵意等。事实上,身处多民族共存的文化环境中,多民族地区的学生都需要用开放、兼容的心态对待彼此的语言文化,感恩对手,通过相互学习,丰富自身文化知识,是发展、自我完善的良好手段。
三、新疆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和谐校园,自觉树立感恩意识
1.新疆高校应努力促成民汉生合宿。在民汉生分宿的情况下,民汉生相互间不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禁锢在自己本民族文化中。若民汉生合宿后,将打破原有界限,创造民汉生交流的场所,增加彼此了解的机会。例如,腼腆的汉族学生向能歌善舞的民族生学习应用自如的交际能力,民族学生也可以像汉族生学习语言,让其学到更多博大精深的汉文化。2.加强对校园里各种媒体的引导,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环境。例如,利用学校里的广播、校报、宣传栏、校园标语等经常进行感恩教育话题的宣传与报道,让感恩教育深入到校园里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茶余饭后对感恩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感恩教育,自觉树立感恩意识。
(二)课堂中融入感恩教育,坚定感恩意识
在大学期间,大部分新疆高校没有专门开设的感恩教育课程,但是都有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课堂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融入感恩教育,或者在开班会的时候渗透社会正能量,使学生们产生感恩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通过一点一滴社会、校园正能量的传递,在感恩社会、感恩好心人的同时,易使学生在心中更加坚定感恩意识,一传十,十传百地使感恩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体验,践行感恩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当感恩节来临时,给父母打个电话,感恩他们为我们辛苦操劳;在教师节到来时,感恩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在植树节,亲手种上几棵小树,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等。当学校社团组织学生为偏远地区贫穷的孩子捐钱捐物时,自己也积极参与。行动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在践行感恩的活动中,深刻体会感恩的内涵,从而使感恩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多民族文化视角下的新疆,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校园里的每一份子积极参与,让感恩成为全体成员的思想定势,共建和谐校园。
作者:张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