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探讨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自然条件决定了重庆市必须走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之路。深入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效及存在主要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探讨了推动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的6个战略建议,对加快推进重庆市特色效益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目标;建议;重庆市
农业科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及时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1]。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应对市场竞争,缓解资源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重庆市是一座“大城市”与“大农村”共生、“大山区”与“大库区”并存的大城市,虽然工业现代化突飞猛进,但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仍受限于自然条件的约束[3]。重庆市90%以上农村是丘陵、山地,其中山地面积占76%,因而自然条件决定了重庆市农业要立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4,5],即特色效益型农业现代化之路。
重庆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6]。当前重庆市正按照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和“314”总体部署指引方向,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整体谋划,科学布局,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为支撑,努力推进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整体跃升。在深入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探讨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建议,对加快推进重庆市特色效益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1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1 主要成效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迅速,并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基本构建,已基本形成“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三大板块,即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形成前后相继而又相互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科技引领特色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储备了较好基础。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各类大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40余个,主要有已建成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中国畜牧科技城等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柑橘城、重庆农科城等。三是全市农业科技优势学科与优势领域影响力正稳步提升,如在家蚕基因组、荣昌猪、淡水鱼、长采收期柑橘、耐热粳稻、糯玉米、加工型蔬菜、甘蓝型黄子油菜、杂交小麦、高淀粉甘薯等动植物良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经验丰富水平的科技成果,使得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舞台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成效突出。据近十年来相关资料,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十分突出,已获得了各类科技奖励150多项,科技对农业增效增收贡献日益显著,其中2012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
1.2 主要存在的问题
1.2.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最终将体现在通过创新活动而形成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加工业等相关联的良种、技术、方法、产品及其他技术形式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虽然目前重庆市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总量似乎已经不少,但相对于几十种作物、几十类畜禽水产品种及近百个农业小行业而言,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所占比例还是过低。从2006~201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情况来看,其中涉农获奖科技成果39项,占全市科技进步奖总数(808项)4.4%。然而,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50%,这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农业70%~80%增产增效来自于科技进步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60%,虽然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转化率。这表明重庆市农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弱,重大突破性成果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也不够高,不能满足重庆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4,6]。
1.2.2 农业科技研究结构不合理,产业适用性较差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极为广泛,从生产到加工,从产前到产后,从田间到餐桌,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均与农业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由于长期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不足影响和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僵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往往目标单一,农业科技人员要么只重视理论研究而不够关心科技产业应用价值,要么只重视拿来就推广应用而不重视基础研究,从而导致农业科研结构不合理。重庆市农业科技独立研究起步较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相对其他兄弟省(市)还不够高,不合理的科研结构表现更为明显具体如下: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基础性原创研究较少,存在重科研轻中试、重研究轻转化,重产中轻产(前)后研究,致使农业科技成果呈现出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提高产量技术多,提高品质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技术少;组装配套技术多,创新突破性技术少;产中技术多,产前产后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物化硬件产品技术少等特点。这些短板均表明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还不足,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适应性还仍然比较差,已经不能满足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现实需求。
1.2.3 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发展条件差 农业科技发展源头是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研投入是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7]。由于农业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基础性产业,因而国内外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仍然是公共财政。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农业生产总值的0.25%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1.00%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政策保护措施逐渐失效,政府又不断强化民生基础保障的农产品价格调控,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十年如一日似的微幅上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很难取得生存空间。这对于受制于山地、丘陵特殊地理条件限制的重庆市而言,传统农业已不能更好地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更应该依靠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符合区域特点的农业科技成果并推广应用,才能实现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但是,由于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不具备科技投资能力或投资积极性不够高,企业在农业科研投资中所占比例仅为0.1%,低于全国2.0%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国家50%水平[8,9]。同时,由于重庆市定位于工业化城市,农业生产总值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投入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市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导致重庆市农业科研研发平台条件日益落后,科技研发团队实力逐年减弱,突破性农业科技成果已形成越来越困难。
1.2.4 农业科技产业化滞后,企业难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重庆市农业现代化之路受自然条件和规模化程度低的严重约束。重庆市山区面积76%,其中中低产田70%、15度以上坡耕地50%,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截至2007年底,全市人均耕地仅为573 m2(刚过国际警戒线566 m2),比全国人均耕地(933 m2)和世界人均耕地(1 920 m2)都少。户均经营耕地2 000 m2,规模仅为全国平均的1/2、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导致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都难以适应生产规模化、品种专用化、经营产业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8]。人多、地少、地差导致重庆市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十分滞后,至今全市只有极少数农业企业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科技研发体系。绝大数农业企业还仍然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来维持运转,缺少具有高科技含量名牌产品和技术独占性或服务独占性的产品,更缺少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市场开拓营销人才及高水平信息资源分析加工利用人才,因而目前重庆市农业企业还难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2.1 战略定位
根据重庆市农业自身特点和产业需求新形势,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应定位于“两个增强”。一是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成果孵化平台的持续创新能力。以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及时有效地为全市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提供科技支撑、攻克关键科技瓶颈和破解产业发展关键科技难题,并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成果示范推广。二是着眼于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核心竞争力。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种类及其质量安全的需求,按照“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基本思路,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夯实农业农村经济的行业科技基础。
2.2 战略目标
重点推进以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目标,提高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达到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现代农业高技术应用成效明显,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科技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抓住我国拟建设1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这一机遇[10],以建设长江上游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基本目标,争取多角度进入国家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更多的区试、试验、示范基地成为部级试验站,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在农业关键产业科技创新上,重点在农作物良种、品质高效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主导产业上,争取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
3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建议
3.1 实施“三个带动”,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目标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带动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深化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领域研究,增强区域农业特色资源研发能力,着力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生物特色育种、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农药、农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二是强化优势产业,带动农业整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重点以柑橘、生猪、粮油、草食牲畜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以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搞好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落实试验、示范、推广、研发项目,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全市传统农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创新农业科技研发合作机制。抓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机会,深化与国内外涉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各类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区域性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内外交融、合作共进的科研队伍,以带动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农业科技发展格局。
3.2 构筑符合重庆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一是建立以公益性科研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核心。重庆市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有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涉农院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水产科学研究所以及区属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涪陵农业科学研究所、万州水产研究所等,这些机构主要承担基础性、关键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农业科研机构还应该在自己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多下功夫,努力在各自的方向上独树一帜,同时培育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建成全市农业科技研发的核心。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农业相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毫无竞争优势,加上重庆市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对推广难度大、费用高、风险大、社会生态效益好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政府应继续起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使之成为科研机构的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技术等研发成果的中试基地,才能不断向企业输送高新科技成果,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逐步形成重庆市农业企业特色突出的核心竞争力。
3.3 构建区域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重庆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进程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2008年起全国农业科技工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目前,重庆市已有1名首席科学家、19名岗位科学家、12个综合试验站进入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设立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根据重庆市的特点,相关部门已组建了相应创新团队,对粮油、生猪、蔬菜、柑橘、蚕桑、茶叶等主导产业和对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分别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3.4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建立农业科研基础性科研投入机制,以科研机构编制人数为基数,预算基础科研工作经费;依靠政府设立的“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专项,加大农业基础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是引导农业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通过市政府及区县理论的政策引导,逐步使农业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农业企业,要在科技创新上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农业科技。重点加强资本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努力拓宽吸引外资、个人等多元农业科技资金投融资渠道,也可加强农业研发机构与农业担保公司等经济组织有机衔接,多渠道融资,以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少的瓶颈问题。四是加大对科技资金投入的引导。鼓励引导资金向重点农业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投入,特别是向被列入到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任务中重点发展领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一是在搞好人才体系布局。从全国层面来看,在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重庆市优势学科尽可能争取列为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综合试验站,其科技人员进入科学家岗位。从重庆市层面来看,高层次科技人员分布不均,科技平台分布不均,区域性差距大。全市4.9万名农业高层次科技人才中,90%集中在主城区,其余10%分布在万州、涪陵和永川。虽然全市有4万余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分布在各区县和乡镇,但普遍学历不高。科技机构的90%分布在“一圈”经济区,80%的科技机构集中在主城区。因此,在人才结构布局上,要建一支基础实力雄厚、研发工作过硬、能理论联系实际、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也要建立一支推广转化成果能力强、能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承担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的单位要有计划地培养、引进和交流国内外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和综合交叉学科人才。到2015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应提高,避免人才断层和知识结构单一。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
3.6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引领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一是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道路。对科技开发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强的科研单位或科研部门,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对科技成果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销售,形成科研(育种)、生产、经营、示范推广、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也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实施产业化经营,主要利用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生产经营体系优势,科技成果以出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转化科技成果,重点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增强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针对重庆市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特点,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办和成长需要优良的孵化环境,尤其是对初创阶段的中小农业科技企业,需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增强创新能力,并制订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管理科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我国林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摘 要】林业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要以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保障,必须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
【关键词】林业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
中国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就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目前中国林业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贡献率较低,产业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和吸收,这将严重制约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要以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保障,必须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为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林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科技创新要以充足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和支撑,除了企业自身投入以外,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加大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构建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要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学技术的联合攻关以及新技术转化推广的资金需要,把增加林业科技投入作为增加林业投入的重点。
其次,政府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科研机构,完善在科技立项、技术开发和筹资融资等方面的倾斜支持政策;要加大对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改善林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为重大自主创新项目、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月提供融资担保等。
此外,要构建科技金融平台,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明确建立政府的引导资金,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向林业科技创新领域投入。
政府支持开展科技保险,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此外,要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对外开放的程度,积极利用外资,吸引跨国企业投资我国林业科技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2.鼓励产学研的合作
产业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力量,积极鼓励产学研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科学研宄的对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首先,要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与林业企业简历产学研合作联盟,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对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可以通过在在企业建立高校综合实验室和学生科研实习基地的方式,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研发之间的对接,既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空间。其次,建立科技人员与企业的沟通机制和合作交流平台,开展科技人员进企业服务活动。对科技人员与企业联合提出的科研项目,科技计划要给予优先安排。此外,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研发,着眼知识产权资本化和商品化,提高相关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相关重点领域骨干企业改革和技术改造,带动产业振兴和技术升级,切实提高科技对增强发展后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此外,政府要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包括投资、政策、环境等各方而的服务。
3.加强林业科技中介服务
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作为支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与科技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紧密联系,成为传播和扩散知识与信息的桥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服务,在有效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前,我国林业企业的整体的科技水平较低,科技研发主要发生在大型企业之中,中小型企业科技研发的参与度不够。先进的木材生产加工设备多从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进口,一些企业由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缺失,又缺乏科技咨询渠道,对先进设备的使用管理不科学,即使进口设备也不能发挥其生产潜力。因此,政府要重点建设一批林业科技中介机构,如技术创新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咨询;要兴建林业高新技术园区、技术创新中心等服务机构,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场所和支撑。
此外,还要加大对私营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推动技术中介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发展。
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阿拉伯国家出台科技创新战略
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4年3月14日报道,阿拉伯联盟教科文组织、阿拉伯科学研究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专家小组联合22个阿拉伯国家,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了第14届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长会议。会议出台了一项新的“科技创新战略”,希望利用科技创新来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促进高校改革,提高科研能力并加强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战略”将从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空间、资源与环境等14个领域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改革。改革措施包括:提议高校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性,促进经济发展;设立专门的项目,为私营单位提供培训;提高科技教学标准,鼓励和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
合作是该项战略实施的核心,其措施之一便是建立“科技中心”网络,以便阿拉伯各国大学与机构之间进行项目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一些高端人才流失海外,为解决阿拉伯国家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科技创新战略”建议阿拉伯高等教育机构加强与海外阿拉伯高端人才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为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大会表示,将建立相关监测和评估委员会,汇报战略实施进展并开展各项行动保障战略实施质量。此外,还将建立在线“远程科技观测平台”,监督阿拉伯国家科技战略实施情况,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张玉娴编译)
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对盐城市科技创新战略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江苏沿海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盐城的开放度、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正在成为各类创新资源不断积聚、创新要素加快活跃的地区。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盐城市委、市政府按照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确定了到2015年达到江苏省创新型城市标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狠抓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关键措施的落实。
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立足盐城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始终坚持“以工兴市”及时方略不动摇,推动一、二、三产业实现规模化、链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一是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调整和完善新兴产业布局,围绕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着力做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四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海洋产业、航空装备等三个先导产业,形成“4+3”的总体布局,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销售突破3000亿元。二是引导传统产业高端发展。按照高端化、信息化、品牌化要求,加速汽车、机械装备、纺织、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向高端环节升级、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形成盐城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特色优势。汽车要以整车为带动,形成研发、零部件、汽车服务业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加快实现“三个千亿”目标。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以集聚区提档升级和龙头企业培育为突破口,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现代商贸业,推进一批较大体量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金融城建设,集聚一批金融业务中心、研发中心、区域性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到2015年,形成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40个,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0%以上。四是促进高效农业品牌发展。以生态、高效、外向、现代为目标,持之以恒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依托现代科技的应用,走观光休闲旅游多元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基地。
大力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坚持把汇聚创新资源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着力汇聚三种资源。一是汇聚创新机构。重点引进和发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中心、院士工作室、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机构,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切实加大科技专业招商力度,积极兴建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努力引进一批国际品牌的研发机构,打造物理上较为集聚、方向上较为集中的实验室群。二是汇聚创新人才。随着盐城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现在有许多高层次人才都愿意来盐城工作或创业。可以说,在人才引进上我们已经迈过一个很大的坎,接下来应当更大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以宜居的环境、良好的待遇和广阔的事业空间,千方百计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尤其是具有巨大创新能量的领军型高端人才,同时通过发展本土教育、组织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鼓励外地院士、教授和各类创新型人才来盐城开展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科技咨询,加快打造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三是汇聚创新资金。创新离不开投入,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创新投入仅靠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既办不成大事,也不会推进太快。我们将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积极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创新领域,通过引进和设立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创新项目,强化财政、金融对创新的扶持,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必要的资金。
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载体是承载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平台。近年来,我们在创新载体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照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进一步抓好三种载体建设。一是进一步抓好研发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大力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产学研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到2015年确保大中型企业建有科技机构比例超70%。开展消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零专利、零商标活动,推动加工制造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积极培育新的科技企业。到2015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达7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经济发展迈入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二是进一步抓好转化载体建设。积极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工作,加快培育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创造和孵化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积极构建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强化部级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市开发区突破汽车电子、新能源、光电科技以及信息产业与服务等发展,打造高新技术密集区;盐都高新区以创建部级高新区为目标,加快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和科技中心企业集聚区;环保产业园立足环保科技城定位,尽快提升功能,打造国际先进、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地;城南新区以加快建成省级高新区为目标,加速科技与人才要素集聚,建设智慧科技城。三是进一步抓好城市载体建设。按照“八大组团”城市布局,扎实推进城市各项重点工程,加快把盐城建设成为江苏沿海地区新兴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对创新资源的吸纳能力。围绕沿海城市定位,以港口码头建设为重点,扎实抓好国家综合保税区运作和沿海新型港城建设,为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创造更好条件;围绕苏北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金融城、科教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围绕生态旅游城市定位,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沿海地区滩涂资源,全力抓好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努力实现更多国际层面的合作与交流。
大力推进创新环境优化。主要优化四种环境:一是领导环境。引导各级把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摆上突出位置,扎实加以推进,确保要素配置到位、力度落实到位、精力倾斜到位。聘请专家编制创新型经济、创新型城市规划,以的创新规划引领创新实践。二是政策环境。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创新发展的政策外,结合自身实际从增加投入、税收减免等诸多方面,认真研究和制定有含金量的政策,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三是制度环境。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符合盐城市实际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推动资源要素优先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四是文化环境。创新文化孕育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催生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收获创新成果。我们将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以此来打牢盐城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文化根基和社会环境。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行动。加快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坚持科技引领、强化科技研发、注重科技创新。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当前的发展阶段,决定我们必须把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到战略高度,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技术跟踪和创新发展,进行“二次创新”,缩小技术差距,形成知识产权,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打牢基础。二是集成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集,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包括集成和品牌的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原始创新。盐城虽然各方面的科技积累还很薄弱,但我们将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领域大力推动原始创新,尤其是依托中汽汽车试验场、国家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东风悦达起亚汽车研究中心等载体,争取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更多的原创技术,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
(作者单位: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推进边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边缘地区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主要面临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实用科技人才缺乏、科技管理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推广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五大方面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以扎实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战略
2012年2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并将其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进程。农业科技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公益性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逐步消除农业发展区域极度不平衡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适时研究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快实现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政策导向,致使城乡科技资源布局差异明显,农村科技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甚至是缺乏供给的境地。拿农村环境治理来说,2010年及时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村的污染排放中COD占43%,总氮占57%,总磷占67%。全国约4万个乡镇、60多万个建制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因缺乏必要的治理技术导致污染治理处于空白。
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认识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自此农业科研领域不断拓展深化,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农业科研管理体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数投入逐年增长,但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不能较好满足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各类实用科技人才均有增长,但人才队伍建设仍不容乐观;基本建立农业部领导下科研院所等为主体的科技管理体系,但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逐步建立产学研等农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科技成果推广机制,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较低;在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较为系统的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政策的制定执行时滞问题突出。
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绩效受资金、人才、土地等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强度的影响,受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推广机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的影响。当前,我国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但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投入不足。2000年农林牧渔业的R&D投入经费为7.62亿元,占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0.85%。2009年,R&D投入经费为13.45亿元,占R&D总投入的比重下降为0.23%;二是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建立。2008年为1.52%,2009年增长到1.7%,R&D投入强度远低于2007年OECD国家平均2.29%水平,也未能实现法定的2010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2.0%的目标;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研究三大创新活动安排结构不合理,往往重试验研究、轻基础研究,2009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中三大研发活动分别占4.66%、12.60%、82.75%;四是农业科技投入区域不平衡,东中西部科技投入长期呈现东多西少,农业密集区科技经费投入较东部工业城市农业投入少之又少,且东中西部科技投入增速还在拉大。
2、实用科技人才缺乏
科技人才包括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他们是科技活动中发挥创造性作用的主导力量,是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我国农业高层次复合科技创新型人才、实用科技人才极度缺乏。农业科技创人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空间分布不合理,呈现农业大区科技创新人员少、非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人员多的供需悖论,2009年相对于2000年,东部地区R&D人员占总量的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达到63%,中西部占比分别下降了2.6和5.4个百分点,分别为22%、15%;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科研人员专业结构比也不合理,2000年,农业系统科研单位在职职工9657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科技人员3238人,占比5.9%,具有博士学位的仅652人,占比1.2%,从事种植业研究的博士生占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总数的81.3%,而从事其他农业领域研究的博士生则不足20%,学科链与创新链脱节,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专业多元化的需求。
3、科技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系是中央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但实际运行的科学管理体系却是部委负责的分散管理,科技管理体系顶层设计亟需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农业部与科技部等部委不仅具有独立设置科技计划的权利,而且计划项目的编制、预算、评估等工作也彼此独立,并且都能直接获得财政拨款,农业部与其他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造成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时常常出现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且各部门科技计划从策划出台到预算到实施完成,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中央科技计划内部条块化,且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伴随挤压现象,未能有效发挥科技计划的引导创新功能、区域调控功能、工业产业优化功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伴随发达地区挤压欠发达地区、大企业挤压中小企业、新兴产业挤压传统产业的现象,加高地方间、企业间、产业间创新联动的门槛,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企业平衡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难以形成以点带面、点面融合的网络化创新空间体系。
4、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推广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体、行政规划为主要纽带、市场为补充的创新活动,创新主体移位、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缺乏系统性,良好的区域联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官产学研创新合作机制还不完善,科学的农业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于科技创新战略的攀枝花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攀枝花中小企业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方面的现状,对攀枝花中小型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途径分析研究了,提出了攀枝花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科技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攀枝花中小企业;企业管理;科技创新战略;创新驱动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组织,在与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的同时,还必须与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发展竞争。攀枝花市中小企业要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同样必须要以创新为驱动,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培育。
一、攀枝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攀枝花目前有各类中小企业近6万户,中小企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虽然它们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企业,企业综合实力逐渐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显示了我市中小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市中小企业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中小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对社会贡献突出。但攀枝花市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区位优势不明显、发展环境有待改进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多种困难。
及时,中小企业面对创新缺乏外部投资,这从一方面反映出了企业创新驱动力的缺失。许多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一方面是缺乏自己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即便想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但是面对经费短缺,许多企业也只能望“洋”兴叹。
第二,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手段基本上是停留在模仿阶段,且模仿的多是中低档的资源消耗型的制造技术和其他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对低技术的模仿创新正是很多企业无法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原因。在此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也逐渐看到他们所面临的模仿创新的“天花板”,中小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不从创新来获取企业发展的动力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那么企业必将被不断变化市场所淘汰。
第三,缺乏创新的人才且人才流动性强。中小企业对创新人才吸收难度大,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现有的创新研发人员很容易流失,导致企业创新缺乏有力的人才保障,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攀枝花中小企业的发展处于资源经济(工业经济)中期的第Ⅱ阶段,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并开始实现由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度的过程,资本和技术是此阶段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驱动发展效果开始形成。这一阶段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中小企业就可获得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的转型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它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攀枝花中小型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途径
(一)实施外部激励
1.优化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高新产业往往是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等特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有与其相适应金融体系作为支撑,没有金融体系的支撑中小企业就很难通过创新来驱动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所以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高效配置资源的的金融市场,这就离不开国家财政得支持。国家需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为中小企业开辟一个全新的融资环境,使具有高风险且难以取得融资的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贷款。它需要在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金融组织结构创新,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建立多层融资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督,强化市场参与者的信息披露引导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并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性担保。
2.实行同等保护,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校企、校地之间的目标协同,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中小企业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中小企业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二是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三是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制度引导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的维护,一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二是要落实保护政策,保护中小企业;三是要建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激励制度;四是要规范政府部门市场经济管理行为。可在一定地区内设立中小型企业监管机构,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政策保护,保障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3.减少创新型中小企业税负,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建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税收和法律体系,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国家税制体系改革,减少创新型中小企业税务负担,增强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创新高科技人才进入中小企业,对高科技人才实行税收优惠制度,为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所得提供优惠的政策照顾。
4.消除垄断特权,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权利支持
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开放的贸易市场是中小企业创新的较大鼓励,扩大中小企业的活动范围,引入民间资本,让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到上游能源与资源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引入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高科技技术行业,激励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以保障。
5.合理配置科技力量,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是靠人才,政府应大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各地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政府、高校、企业间合作,做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政府和企业出台合理人才保护政策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对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人才的财政补贴,增强中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资金支持创新水平和创新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创新驿站、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自由的市场环境和的金融、信息渠道,引导自主创新成果走向市场,转化为终端消费品,并投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自身优势精深发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从孵化抚育到投融资到成长辅导的全程服务体系。围绕核心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形成专业化的创新分工网络,大大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缩短新产品生命周期。
(二)自身优化
1.创新组织机制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自身不断深化机制改革,不断调整原有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组织制度,采纳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消除人才培养、绩效考评中体制机制的障碍,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成长的环境。根据企业需要或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的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锥型或偏平型层级结构,为企业建立、完善一个适合创新驱动的层级结构或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形成创新决定企业成败的忧患意识,引导企业主动创新。
2.创新企业文化
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种战略体系,不可能由单一的政府或是市场推动来实现,它还必须上升到企业的文化层面,即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文化作为实践基础上的文化支撑,是实现企业文化的行为导向、行为激励、行为协调的功能的保障。这样才能在整个企业中营造出创新驱动的企业文化,才能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大力弘扬创新文化、鼓励员工创新、增强创新意识、打破墨守成规的思想鼓励与员工创新。强调组织创新驱动中的作用,企业为创新题共良好激励机制、制度保障、舆论支持,完善创新的活动环境。追求、敢冒风险、兼容并蓄、鼓励创新、以人为本、海纳百川、奖励成功和宽容失败等都是一个企业创新的企业文化所应包涵的内容。创新活动和创新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旦企业致力于营造和培育创新文化,企业成员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就会在组织的各个层面得到发扬与强化,崇尚,追求,创新文化与文化环境将在企业逐步形成,反过来又强大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3.创新产品和服务
德鲁克观点认为说某一商品对于顾客而言是接受还是抵制,这是任何人都没办法预测到的。这从一侧面说明了市场需求变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是企业直接面向并参与市场竞争,从一方面来说企业又是了解市场需求的。现实经济往往会偏离经济设定,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攀枝花中小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经营策略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也可说成是一个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组织结构的一个以创新打破以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企业需形成创新体系成为创新主体生产、研发、使用有机结合,使技术创新符合市场需求,更快更好推动企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创新放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上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创新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三、攀枝花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措施
(一)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
建立相互限制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一方面必须增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构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生产元素平等的过程中使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拓宽民营企业的自我发展空间,在政策和环境上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行政体制改革,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廉洁、高效的公共管理机构,更好地为创新驱动开发过程。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与企业管理分离,分离,国企应该独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中介组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责明确、相互制衡。
(二)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环境
大力宣传科技及时生产力、创新及时竞争力的文化理念。鼓励发明创造、创新成果产业化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开放学习的平台与环境,培养企业“不创新就淘汰”的危机意识。营造敢于创新、敢于创业、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培养创新驱动发展人才
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建立科技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内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给予稳定的项目支持和经费来源,并将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孵化能力指标纳入基地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科建设,健全社会培训体系,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有效的实习生培养模式。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挖掘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潜力。建立以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对参与企业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主要评价其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就是要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展开,促进知识要素深入产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单元,发挥较大化的创新驱动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产业链创新规划,推进光电信息材料、光电器件、激光装备、地球空间信息、数控机床、物联网、芯片设计、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总之,攀枝花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之路,才能在目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推动攀枝花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