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普遍大幅度增产,但农业结构调整进程放缓
在种植业方面,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6947万吨,比上年增加3877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扭转了5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或徘徊不前的局面,增产幅度达9.0%。2004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特征是:及时,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同步增长,其中,单产提高19公斤,创历史较高水平,对总产量增加贡献尤大。第二,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其中,秋粮增产最多,达到3140万吨,增产幅度较大,达到10.3%。第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样样增产,其中,稻谷增产总量较大。第四,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处处增产,其中,主产区增产尤为显著。
2004年,中国棉花大幅度增产,总产量达到632万吨,增幅为30.1%;单产也大幅度提高,达到75公斤/亩。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达到3057万吨和9528万吨,分别增产8.8%和减产1.2%。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为2.65亿亩,比上年减少435万亩,但产量达到54927万吨,比上年增长1.7%;水果产量达到15243万吨,比上年增长5.0%。
2004年,中国畜牧业和水产业均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26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生猪产量增长,养猪效益处于近年来好的时期,农民养猪积极性较高。牛羊肉生产效益稳定,产量分别增长7.9%和10.6%。奶业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达到2190万吨,比上年增长25%左右。养禽业克服了年初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呈持续性增长的趋势,其中,蛋类总产量达到270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达到4855万吨,增幅为3.2%,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高于海水产品产量,养殖产品产量增长高于捕捞产品产量。
2004年,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例如,水稻优势区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86.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东北玉米优势区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33.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三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9%以上。二是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例如,品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占小麦全部播种面积的43.9%,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品质早稻面积占70.5%,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品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占31%,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04年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有放慢的趋向,部分地区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生产,甚至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在已经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上重新种植粮食的现象。
(二)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增加,但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2004年,中央财政支农投入呈现以下特点:及时,增加幅度大。第二,财政支农方式有所改进,突出了公开化,提高了透明度。第三,重点比较突出,即粮食生产和粮食主产区。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绝大部分投在13个粮食主产省,并基本上与粮食生产挂钩。另外,国家进一步扩大了良种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将补贴范围扩大到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四大粮食作物,补贴规模扩大到28.5亿元。第四,带动作用大。在购置农机具补贴方面,中央财政投入资金7000万元,全国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4.1亿元,带动农民投入20亿元,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0万多台(套)。
2004年,国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亿元。特别是在国债总量减发的情况下,安排农业方面的国债投资占全部国债的34.2%,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安排专项资金285亿元用于农村“六小”工程建设。此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亿元,占16.3%,比上年增长17.4%。
2004年,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中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了农业信贷的规模。上半年,在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中央银行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额度,重点用于支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西部贫困地区发展。
虽然近年来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但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及时,历史欠帐较多,投资增量仍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第二,农业生产性投入不足。第三,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两工”,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明显减少,影响建设资金发挥效益。第四,政府支农资金来源多,但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三)主要农产品价格看涨,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
200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以粮食、肉类、蛋类最为显著。粮食价格上涨始于2003年9月,经过当年10月和2004年2~3月两轮大幅度上涨后于5月达到较高,随后开始下降。小麦、玉米、稻谷3种粮食的平均市场价格仅次于1995年的历史较高水平。全年粮食价格涨幅在30%左右,而且粮价涨幅从5月以后开始回落。
粮价上涨也带动以粮食作为饲料的畜牧业、水产业产品价格以至于食品价格整体水平上涨。其中,肉类和水产品价格涨幅在20%左右,蛋类价格涨幅在30%左右,食品价格平均涨幅达到14%,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受消费需求的制约,鲜奶零售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2004年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存在缺口。近年来,中国粮食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0万吨,2004年的需求量约为49000万吨,当年粮食产量仍然小于需求量。如果按粮食年度考虑,由于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相对较低,则2004年粮食需求量与上年产量之间的缺口更大。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当年粮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缺口就一直存在,需要动用库存或通过进口来弥补。同样,也是由于当年产不足需,2004年,中国国内市场食糖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当年11月,国内市场糖价为2628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42%。
与此同时,2004年,其他农产品价格与上年持平或下降。其中,蔬菜价格总体水平低于2003年。蔬菜价格走势的特点是:及时,起伏较大,表现为先降后升;第二,总体水平走低;第三,不同品种蔬菜的价格走势差异很大,突出表现为在第四季度,细菜价格上涨,而大白菜等冬季大众菜价格陡降。水果价格总体水平接近2003年,且北方水果价格相对平稳,而南方水果价格波动较大。
2004年,还有一些农产品价格下跌,其中以棉花最为抢眼。2003年,中国国内市场棉花价格急剧上升。进入2004年,在国家在89.4万吨进口配额之外两次增发150万吨进口配额以及紧缩银根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市场棉花价格开始回落。棉花销售价格在6月下降到15000元/吨之后,受2004年棉花大丰收的心理预期的影响,棉花价格下跌速度加快,到年底时,棉花销售价格下降到11300元/吨,比年初下降了35%。与此对应,棉花收购价格也大幅度下降。此外,由于国内丰产,进口顺畅,供给充裕,加上国际市场行情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2004年,国内大豆及其制品价格大幅度下降,部分加工企业损失惨重。
但是,2004年,中国也出现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村电力供应紧张的现象。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化肥所用的煤炭、成品油等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化肥生产成本上升;二是国际市场价格和海运费上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并使进口减少、出口增加。面对化肥价格上涨,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生产、促进流通、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这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根本上说,是宏观经济局部过热带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四)农产品进出口双双大幅度增长,但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农产品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农产品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1%。农产品进出口差额由上年的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创历史新高。
农产品进出口的商品结构依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即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进口产品以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一些鲜明的变化:及时,粮食由上年的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第二,棉花、食糖、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大且增长较快。第三,水产品、蔬菜、水果出口继续引领农产品出口。第四,畜产品出口、进口都增长,且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出现贸易逆差。
尽管2002年和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幅度已经超过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但是200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还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这是自1984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造成200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有:及时,国内农产品供求形势有了变化。比较突出的是,由于连年粮食产不足需,2004年粮食进出口发生逆转,由2003年出口2000多万吨转为进口800多万吨(均不包括大豆)。棉花也是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而进口大量增加。第二,中国具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的畜产品的出口在一些地方遇到了新的贸易壁垒。第三,国内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有些农产品国内生产不了,因而进口增加。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平稳,但一些地方出现“民工荒”
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出现好转的迹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指出乡就业,下同)数量为440万人,比上年的390万人增长12.8%;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累计达到10260万人,超过1亿人大关。另外,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1996年曾达到1.35亿人,但在此后的7年中,这个数字却是减少的,直到2004年才重新超出。这也说明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在增加。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据调查,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4%左右。而且,农村外出劳动力的素质也在逐渐提高。
2004年,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另一个变化是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从农村劳动力供给方面讲,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造成特定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供不应求;二是在一些输入地,外来农村劳动力工资待遇低,甚至工资水平多年来没有提高,加上劳动条件差,降低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使他们不愿意外出就业;三是2004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业生产形势好转,使一些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回流”。从农村劳动力需求方面讲,2004年,中国经济出现局部“过热”迹象,一些产业、一些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不管怎样,2004年中国出现的“民工荒”是值得关注和认真研究的现象。它是否标志着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在农业生产上边际产出为零的所谓“零值”劳动力的时代的结束,从此农村劳动力不再向非农产业“无限供给”,还需要深入分析。
(六)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受到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的影响
2004年,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都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其中,实现增加值4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实现利润9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上交税金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全年实现出货值16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2004年,乡镇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及时,增长速度快、效益好。第二,产销衔接保持正常水平,表现为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第三,进一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乡镇企业全年新增就业270万人;累计支付劳动者报酬975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020元,比上年增加90元。第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第五,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乡镇企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及时,能源、资金、交通等紧张,“瓶颈”制约明显。第二,固定资产投资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依然存在。第三,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第四,产品出口风险加大。第五,区域发展不平衡,总量差距进一步拉大。2004年,就不同地区而言,乡镇企业发展表现出“慢者更慢,快者更快”之势。东部、中部和西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6%、12.3%和11.2%;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上年的66.2%上升到66.5%。
(七)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消费增加,但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偏大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为1997年以来增幅较高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具体表现为农民纯收入的四项来源实现、快速增长。及时,农民人均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为1746元,比上年增加205元,增长13.3%。第二,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998元,比上年增加80元,增长8.6%。第三,农民人均得到的转移性收入特别是来自国家的补贴收入为116元,增加19元,增长19.3%。第四,农民人均得到的财产性收入为77元,增加11元,增长16.5%。2004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另一个特点是东部、中部、西部农民收入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2004年,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20亿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00万人,是5年来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一年。
造成2004年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及时,产量因素。尤其是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较大,由此带来的收入增加额约占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加额的20%。第二,价格因素。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加额约占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加额的80%。第三,政策因素。据农业部估计,仅“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就拉动农民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第四,宏观因素。2004年,中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带动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而且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工资的兑现情况较好,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后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有所提高。
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近年来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2004年,随着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农村消费的增速逐月加快,1~10月,农民消费增长10.3%,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由于农民消费增长加快,城乡消费差距逐月缩小。
但是,2004年,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偏高,部分地抵消了农民新增收入。其实,自2003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一直高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甚至一些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也是农村高于城镇。200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3%,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食品价格总水平上涨9.9%,其中,城市食品价格总水平上涨9.1%,而农村上涨11.5%。据测算,当前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每个农民就要多支出现金消费16元。
二、农村改革的新进展和主要政策落实情况
(一)实行以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主的补贴政策,但直接补贴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4年,中国对农民实行了补贴政策,主要包括购买良种补贴和购买农机具补贴,特别是首次对种粮农民实行了普遍的直接补贴政策,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共有29个省(市、区)的6亿多农民得到了116亿元补贴。不同地区的粮食直接补贴在享受补贴的粮食品种、补贴总金额或补贴规模、补贴范围和对象限制、补贴方式以及补贴标准等方面有所不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中国农业政策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说明,中央对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有了反哺农业的条件这一普遍趋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并付诸行动,中央对“三农”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进一步落到了实处,中国的农业政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正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允许的农业政策空间。
虽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地区差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地区差异可能加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此外,在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还存在执行成本高、补贴资金被挪用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与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目标从长期来看可能并不一致,这说明,实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和实行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二者不可偏废。
(二)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但必须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2004年,全国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负担220亿元,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减轻农民负担约60亿元,两项合计,全年减轻农民负担约280亿元。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大幅度下降,下降额为30元,下降幅度为44.3%。税费负担与当年农民纯收入的比例由2003年的2.6%下降到2004年的1.3%。
但是,考虑到农村税费改革将在今后尤其是在2005年将有重大进展,必须正视这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农村税费改革所涉及的转移支付如何计算、在地区间如何平衡的问题,税费的尾欠如何回收的问题,以及乡村债务问题等。另外,减免农业税的含义要向农民讲清楚,即不是农民不需要交税,而是国家对农业不征税。
(三)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宣告完成,但健全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还未完整地、真正地建立起来
2004年,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保护好种粮农民的利益,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虽然2004年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有些方面的政策仍需改进。例如,在放开粮食购销的同时实行粮食低收购价格制度是必需的,而且2004年南方8个粮食主产省也确实实行了稻谷低收购价格。尽管新实行的低收购价格与以往实行的保护价格有本质的不同,但也存在着诸如没有地区差价、品质差价不大等缺陷。再如,按照改革方案,政府主管部门要对购销主体进入市场的资格进行审核。然而,由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政府粮食主管部门的“血缘”关系,加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经营规模、储运设施、经营资金、检验和储存技术等方面确实具有一定优势,政府粮食主管部门很容易认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准入资格而较难认定其他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准入资格,从而造成粮食市场竞争不充分。还有,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大了储备粮的运作成本,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调控粮食市场。此外,粮食储备企业的行为既非的市场行为,也非的政府行为。如何保障和加强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监管,防止“中储棉事件”重演,也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四)农村信用杜改革取得新进展,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农村资金依然外流
2004年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一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先期试点的8个省(市)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一是规范监督管理行为,探索新体制的运行方式;二是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强风险分类管理;三是逐步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四是转换经营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五是坚持支农服务导向,进一步改善支农服务。另一方面,21个省(区、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扩大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至此,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在全国29个省(区、市)展开(海南除外,而西藏没有农村信用社)。
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是2004年中国农村金融中的一个“亮点”,但是,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的5个要点中有两点没有落实:一是县域内所有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二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此外,尽管由于政策导向等因素,2004年末,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较多,但对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余额却比上年末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2004年末,不仅其各项存款余额远远大于其贷款余额,而且与年初相比,其存款的增长幅度还略高于贷款的增长幅度,这是近几年首次出现的情况。这说明,农村资金依然外流,农村金融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五)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
近年来,社会对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200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称谓也有了变化。例如,北京市将以前的“外来务工人员”改为更有人情味的“来京务工人员”。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也有了积极的变化,制定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收费、办证的清理、整顿的力度;一些地方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农业部等部门启动了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2004年,中央财政拨款2.5亿元对250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非农技能培训给予补助。
尽管如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城乡二元就业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劳动力不能与城市劳动力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劳动力相同的待遇。第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例如,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仍然在对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实行证卡管理时搭车收费或变相收费;在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准入、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采取歧视性政策。第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不能适应转移后就业岗位的需要,对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针对性不强。
(六)对农民的权益保障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出现可喜变化,但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
2004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农民权益的力度。例如,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同时,严格查处非法征占耕地的行为,并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中,四部委联合,共清查出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147.7亿元。八部门协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进城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工资追讨行动,共清理被拖欠的工资325亿元。2004年,中央决定,中央财政预算中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医疗救助工作也取得进展。
但是,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例如,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主要是拖欠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雇主甚至采取变相的方式拖欠或克扣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工资,例如以“试工”为名不发工资,或以“包吃包住”为名压低工资;用人单位劳动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有的雇主以实行计件工资为名强迫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高强度劳动;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工伤和职业病防护没有保障;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土地承包政策得不到落实,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承包地被以种种名义收回。
三、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展望2005年,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有利条件是:及时,政府的思路明确,政策力度大、连续性强且重点突出。政府明确表示,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随着国家财力、物力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的力度。同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为2005年农村政策的重点。第二,农村改革将平稳推进,改革的措施将逐步完善。农业税将进一步降低。第三,农村社会事业将进一步发展,农民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第四,国民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助于保持对重要农产品的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的不利条件是:及时,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2004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得益于政策、价格、气候以及投入各项因素的共同和协同作用,但2005年这些因素不一定共同朝好的方向起作用。第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因素在短期内还难以根除,例如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和经济结构。第三,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对重要农产品例如棉花、粮食、糖料产量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农业发展面临一定的风险。第四,2005年,煤电油运仍将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加上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依然较高,国内化肥价格难有明显下降,成为农业生产增本减效的重要因素。另外,2005年,国际经济形势也看好,有利于部分农产品出口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2004/2005年度世界谷物、棉花、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的产量大于需求量,库存上升,价格下降,从而有利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并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同时不利于中国出口这些产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总体上讲,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再现2004年那样的局面的难度加大。具体分析如下:
1.粮食等农产品增产,而棉花减产。在粮食生产方面,2004年增加的播种面积主要是撂荒地,而2005年粮食增产不再具备这个条件,粮食增产的空间有限。另外,粮食价格从2004年10月开始走低,出口形势也不太好,影响了粮价总体水平。因此,2005年粮食生产形势并不十分乐观,粮食产量有望比2004年略有增加或持平。由于2004年棉花价格大幅度下跌,2005年,棉花播种面积将有较大幅度回落,产量也将下降。此外,2005年,大豆生产将稳步发展;蔬菜面积将呈增长态势,名、特、优、新和高附加值蔬菜将成为蔬菜生产的新增长点。在养殖业方面,受上年价格上涨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双重影响,生猪生产将平稳发展,但增长速度不会太快;牛羊肉和禽肉产量将会继续增长;禽蛋生产将稳定发展;牛奶生产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包括消费增长乏力、过度竞争、价格停滞、效益不好,虽然将保持发展的势头,但增速将趋缓。水产品产量仍将稳步增长。
2.农产品价格总体上趋于稳定。2004年底,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已经在较高价位上运行,而2005年粮食供给状况较上年宽松,但当年产不足需的格局不会根本转变,因此,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将以平稳为主基调,上半年可能小幅波动,下半年可能稳中略降,但降幅不会太大。虽然2004年棉花产量大增、价格大跌,但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当年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所以,2005年,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也将以稳定为主,并有可能出现反弹。另外,蔬菜价格总体水平也将趋于下降,但仍将有季节性波动;猪肉价格将稳中有降,而牛羊肉仍将保持有利的价位;禽蛋价格总体水平将低于上年,禽肉价格也将有所下降;牛奶价格将持续疲软的态势;水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但仍会有季节性波动。
3.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长。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方面的两个突出变化是,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保障,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总水平至15.35%,成为世界上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低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数量也将达到保障的较高点。由于国内粮食供需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2005年,中国小麦进口将比上年减少,玉米出口将会增加,大米进口也将减少而出口增加,大豆进口量不会变化太大。但是,受国际市场低价位的制约,中国的粮食出口并不会增加很多。2005年,中国仍将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进口量会超过配额,但会小于上年的进口量。水产品、蔬菜、水果的出口将继续增长,中国在这些产品上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发挥,而畜产品出口增长仍会遇到一些阻力。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将不会出现2004年那样大的逆差。
4.乡镇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乡镇企业发展面临三大有利因素:一是国际经济升温,国内经济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二是国家经济政策将更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三是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增加。因此,乡镇企业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
5.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一半左右来自农产品价格上涨,1/4左右来自外出务工,但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提高受制于工资总体水平的提高,因此,2005年,农民增收的形势并不乐观。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2005年,农民收入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将有所回落。受上年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和预期收入增加的影响,2005年,农村消费也将继续增长,而且增幅将大于上年,城乡消费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
一、论文主题意义
选择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发展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是作者几年来的认真思考。之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流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G年均增长率达到9.8%。然而,重要的是这一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国(地区)仅靠某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取得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打破了六、七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曾有过的一个论断:即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以超过7%的速度,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的改革打破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也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正确解决国家发展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或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来论述,已经远远不能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欠发达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基本要素发育、内部结构变革及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的波动效应,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既使那些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发达国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在关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种种理论中,专门论述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课题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需求出发,侧重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此问题的原因。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分支,许多经济学家,如瑟·刘易斯、西奥多·舒尔茨等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经济学有过重要贡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一些专家,分别以货币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根据,对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许多理论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变动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忽视农业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倾向,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占主流。特别是还没有将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择至少是争取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有一些不同点和独特之处,说明这些特征正是本课题的意义之所在。
及时,不同于拉美及亚洲的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人曰,九亿农民的超级农业大国,无论是资源配置、农业结构、还是经济制度等方面,都同小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启动期和起飞阶段,还是己经达到相当发达水平时,都要强调以农业为基础,都必须协调好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求金融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对策选择必须充分尊重这一状况,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不同于印度、巴西等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集权式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就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起点,不仅包括了自然经济落后的一面,还包含着传统计划经济僵化的一面。因此,这种双重过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双重过渡的困难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己有近二十年的经历。可以说,二十年来,这种改革,就是渐近的市场化过程。其中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不仅在外国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就是国内理论界也仍须深入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不仅以各种学术理论为支点,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之上,这将使研究更加贴近改革实践,更加有利于理论创新。
第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简单移植的作法,己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深入探讨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可使研究成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和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实践。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观,其中大量的微观问题不是本课题所能说明的。而从货币、资金入手,进而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为便于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村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业经济。在此发展阶段上,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内涵基本是重合的。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出现,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此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部分。其中包括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而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等。无论是狭义农业还是广义农业,均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是农业生产力的根本特点。二是农村非农业产业。其中包括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工业亦称乡镇企业,与国家工业相比,其在企业性质、资金融通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工业化一般作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在更高层面上与农村经济相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而农村工业则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工业的经济概念,通常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农村地域上(一般指县以下地域)的工业,亦即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所有工业。另一种是指农村乡镇办、村办、个体和其它私营形式工业的总称。本课题研究采用后者概念,因为这种融农村地域、农民身份和企业所有制于一体的农村工业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揭示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讲,虽然目前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说法不一,但在本课题中则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为基本区分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是农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非农产品的经营,则指城市工业品扩散、矿产资源开发等其它形式。总之,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在以后各章节的研讨中,采用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概念时,不再单独说明其内涵,只是根据当时研究的需要和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的使用相应的概念。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认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互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改革不仅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要与国家金融制度互相协调。所以,研究农村金融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到国家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关系中的纵横交叉点上。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仅立足于农村经济货币化、农业投融资和农村微观金融组织行为上。在市场化进程中,本课题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论述下列问题: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总量及结构性变革与资金的供求;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化与资金运行;农村金融中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明,本课题不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因为发展问题从来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题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而是中国农村二十年的成功改革实践,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对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与发展。
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重点来看,它既包括了农业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又涉及到了农业与金融两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体制背景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对改革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改革后的市场化过程进行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规范性研究。由于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改革发展问题,而这种研究又侧重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分析方法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经验实证分析方面,对归纳法与检验法则是交替使用。逻辑推理中要特别注意合成推理的谬误问题,努力减少研究中的片面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将主要以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实践探索为基本题材,结合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步骤,循序渐近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将加以介绍和比较,以便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发展道路。
四、课题主线与体系结构
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各自又涵盖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所以,本课题不可能对这些问题泛泛而论,只能选择一条主线,对其中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做为研究的主线是因为: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同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2.市场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而且市场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3.市场化改革不仅反映着深刻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选择市场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就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4.市场化不是一个突变过程,而是一个渐近过程。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这一渐近式改革中,虽然各自市场化的内容和进展不一致,但市场化的趋向始终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制约或促进着农村经济与金融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本课题的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七章。及时章和第二章可视为及时部分,主要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背景,使本课题的研究一开始便置于一个较为宽广的背景与思路之中。及时章是重新认识西方若干发展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西方发展经济学说及其主要流派,着重说明西方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重点突出了制度变革和资本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本章从讨论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思想入手,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制度的非市场化问题,二是传统体制下农村资金运行的非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制度性压制问题。通过本章的讨论,反思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非市 场化的历史成因和诸多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以后各章的研讨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和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问题进行基本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自身的市场化运行变革,而且也构成了专门讨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市场化选择的必然性和改革进程。该章讨论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前提、经济制度变革以及农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这些讨论,将有助于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层面上,认识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拘泥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范围。第四章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化、资本投入及资金需求。本章还从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入手,研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深化问题,进而深入考察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重新思考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判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另外,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力求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农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关系及我国应该借鉴的发展理论。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将较为详尽地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由于篇幅和课题所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说明,上述几种金融形式在农村金融的总体框架内,有交叉也有分离,但依据各自的性质和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通过对上述几类农村金融形式的研讨,本部分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考察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及趋势。同时,对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轨。一般而言,农村商业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商业金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我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这种改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上。对此,本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第六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建问题。主要内容有:对合作金融基本理论的再认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变异及反思: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探索;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合作金融利率及信用创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各方共识。因此,本章以较大的篇幅对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作些探讨。第七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对此,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历史回顾;2.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初探及国外借鉴;3.关于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五、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分发展及其联系的研究,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侧重于体制和政策分析,力争对课题研究有所创新。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7.我国需要在改革中重建农村合作金融,以巩固农村金融的基础。传统体制下我国合作金融被严重扭曲,改革应该与国际合作经济的一般惯例接轨,矫正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方向。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要采取不同政策,以解决它们联系农民、发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等问题;要注意合作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特别要着力研究市场化改革中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利率及信用创造问题,以利于农村微观金融基础巩固和国家宏观调控。
8.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失灵”将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保护是重要举措,是其它方式和渠道不能替代的;建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经营和管理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十分必要;现阶段要抓住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给和管理这个主要矛盾,同时要开展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业务。从长远上看,农发行要拓展、创新业务,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农村政策性金融 的发展要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某些有益作法,深化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我国农发行的改革要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坚持以金融运行为本,同时兼顾协调与财政、企业、商业等部门的关系。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健康水平论析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自动稳定器
论文摘要:从中国农村土地的流失、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健康状况处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十分有限的“阴阳两虚”状态。
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有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社会经济发展3大基本资源要素远远不够。(新)制度经济学家研究证明。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4大柱石,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资源只有有了合理的制度才能得以发挥功能。制度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劳动和资本3大最基本的资源要素,更离不开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仍然很大,人口压力将继续加大与中国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必定更加激烈,而目前的中国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出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增收困难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等诸多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研究者对24个省市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据统计,各类开发区面积为360万h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315万hm2的用地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聚焦失地农民》一文中透露,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26万hm2,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部分。卫星遥感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l4j。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2000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5318hm2。其中。立案查处3.3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3583 hm2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很多地方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如果这些乱占耕地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表1),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表1 1994 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gip增长率比较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低(表2)。
表2 1995—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
这使得: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大打折扣。②土地流转的规模、时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经济。这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两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从2004年外出农民工的性别构成来看,在这些青壮年当中以男性为主,占66.3%,女性占33.7%。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6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劳动力资源质量水平和制度资源的有效供给以及农村土地经营的布局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他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的农村经济一方面土地流失严重,经营土地分散,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而与此相对应的农村却剩下一些老弱幼妇从事农业,这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正常能量水平不断耗损。可见,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处于“阴阳”两虚状态。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思考
摘要:回顾和梳理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我国面临着环境、城乡收入差距、养老、生产率下降等诸多问题,政府该如何加强管理、完善体系是今后要加以关注的,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历程;农村经济;问题;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历程
(一)阶段(1949—1952年)
运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政府给农民颁发了土地证。彻底消灭了地租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而从农产品流通方面看,在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之前,我国的粮食市场是一种自由市场,农民除缴纳农业税外,粮食可以自由上市。
(二)农业集体化阶段(1953—1957年)
生产领域中逐步加快集体化步伐,就是在流通领域中强化指令性计划、弱化市场调节的作用,截至1957年,除了粮棉油外,越来越多的经济作物和药材纳入统购范围,农产品传统流通体制框架逐渐形成。在集体化之后,国家便不再与农户直接发生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购销关系,而是以合作社为购销主体,此举明显增强了国家对农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进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三)阶段(1958—1978年)
从1958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明显向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生产关系上的所谓高级形式过渡,在农村则掀起了运动。1958年,国务院颁布农产品及其他商品分级管理办法,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派购政策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市场对农产品的调节作用被不断削弱,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期间,随着政治上极左路线的推行,产权极度模糊,农村市场几近全部关闭,这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最为重要的改革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形式发展而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指出了制度的弊端,认为在这种制度下生产队被管理得过细过死,从而导致生产上无人负责,分配中平均主义盛行,严重影响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而实行农业承包责任制可以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节约劳动时间,合理使用劳力。
二、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或带病运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等等。不少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电力短缺,农村的道路、供水、通信、电视信号接转设施尚未很好解决。
(二)环境问题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严重危及农民身体健康。因为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大多是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生产投入要素,且无节制地使用农药与化肥,它必然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导致了土壤板结和独体生产力的下降,而农药化肥流失又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外,政府,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没有对农村的环保进行规划。而且一些法律条文过于抽象,实践中难于操作。县乡政府也采取一个放任的态度,对农村的环境问题不闻不问,只关注经济的效益。
(三)养老问题
城市化为许多农村青年提供了外出工作的机会和远离家乡发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空巢老人”的问题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老人日常的生活起居无人照料,甚至年过七旬的老人还要下到地里干农活来维持生计。一方面,做儿女的要尽孝道,在外地谋生时不仅要给父母经济上的支持,还要尽力抽空回家多陪陪父母,给以生活上的照料,更要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感受。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一些机构,专门为这些老人提供日常料理、膳食、疾病看护、健康服务和心理咨询等,保障老人安享晚年。
(四)土地流转困难问题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那我国是否也可以向西方国家一样把土地集中到一起搞农场经济呢?据调研,大多数农户不希望把自己的土地给他人承包出去,受传统小农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而且中国农村的土地太散、太碎,也不好集中,操作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现阶段的中国很难像西方那样发展农场制,搞种粮大户,当然也很难成为像西方那样的农场主。另外,国外发展农业靠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及科学管理,所以目前中国农村真正实现流转的土地数量不多,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艰难,还会侵蚀到农民的利益,给农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新世纪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1世纪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时期。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它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老年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使农民可以摆脱因病致贫并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三是建立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人口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五保户”得到有效的供养。
(二)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努力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形成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三)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与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机制。
(五)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早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即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设施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业劳动的过程。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高效低毒农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及时线人员短缺。所以,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利用近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
作者:刘欣然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进步。但从目前来看,有很多因素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新的发展策略。笔者针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经济;生产力;劳动力
如今,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相关部门采取了科学发展观。同时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许多支农惠农的措施,并且加强了“三农”的实施。这些措施使得农村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农产品也得到了增产[1]。然而农村经济发展却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1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1农业基础薄弱,容易产生自然灾害
我国的土地广阔,地质复杂,自然灾害非常多。虽然这几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改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基础仍然非常薄弱,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生产力也不高。而且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存在更新速度缓慢、功能不完善、年久失修等一系列的现象。也因此,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看来,必须解决基础薄弱这个问题。
1.2农业生产技术不高,生产效率低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提高生产的效率。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动力,因此必须提高科学技术的开发力度。但是在我国偏远地区,比如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另外,农业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导致农业技术人员流动性非常大[2]。
1.3农村人口素质不高
在我国农村,大部分人口都属于小学文化、中学文化,甚至还有一些文盲。因为农村的生产效益不高,所以很多劳动力涌向了城市,尤其是年轻的农村人口。很多留在农村的都属于老年人、妇女,这类人的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较为落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不仅如此,他们不擅长使用农业技术,因此很难适应新农村的改革,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2.1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如今,尽管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仍然达不到使用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和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一定的资金。及时,要对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使得农业生产条件更好[3]。第二,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而且政府部门要对农业技术进行一定的开发、推广,做好农业市场营销、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2.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重点在于做到以下几点:及时,农业技术推广中要加强对科教兴农的财政投入。围绕怎样提高产量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要求农业技术开发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线当中去,将技术传授给农民,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第二,要开展一些关于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活动,将科技力量全部运用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当中去,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商业价值,并且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为农民增加收入和收益。必须对农业技术进行研发,推广节水、节电以及节能等一系列的技术,使得生产成本减少,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不仅如此,也要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并且创建全新的农业信息体系[4]。,也要培养一批多元化农业技术人才,使得这些技术人员对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指导,促进科技农业的发展。
2.3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要使得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就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水平。尤其是对中青年农民,他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所以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对这些农民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得他们了解农业生产技术,增加一些农业生产知识。不仅如此,也可以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通过不同的形式,比如函授、网络教育、广播教育等,对农民的技能进行培训,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我国农村的经济才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2.4采取土地流转机制
采取土地流转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对土地进行良好的利用,从而提高土地的价值。可以采取土地流转措施,做好农业规模化经营工作,从而使得农村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5]。在采用流转机制的时候,需要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采用转让、出租以及承包等不同的模式,提高土地的流转率,使得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不仅如此,也要使得土地和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进行一定的结合,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需要围绕农民增收这样的目标,对农村经济形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使得农业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作者:代永翠 单位:麻栗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
李树生
一、论文主题意义
选择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发展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是作者几年来的认真思考。之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流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8%。然而,重要的是这一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国(地区)仅靠某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取得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打破了六、七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曾有过的一个论断:即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以超过7%的速度,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的改革打破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也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正确解决国家发展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或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来论述,已经远远不能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欠发达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基本要素发育、内部结构变革及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的波动效应,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既使那些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发达国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在关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种种理论中,专门论述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课题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需求出发,侧重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此问题的原因。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分支,许多经济学家,如瑟·刘易斯、西奥多·舒尔茨等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经济学有过重要贡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一些专家,分别以货币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根据,对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许多理论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变动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忽视农业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倾向,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占主流。特别是还没有将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择至少是争取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有一些不同点和独特之处,说明这些特征正是本课题的意义之所在。
及时,不同于拉美及亚洲的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人曰,九亿农民的超级农业大国,无论是资源配置、农业结构、还是经济制度等方面,都同小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启动期和起飞阶段,还是己经达到相当发达水平时,都要强调以农业为基础,都必须协调好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求金融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对策选择必须充分尊重这一状况,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不同于印度、巴西等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集权式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就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起点,不仅包括了自然经济落后的一面,还包含着传统计划经济僵化的一面。因此,这种双重过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双重过渡的困难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己有近二十年的经历。可以说,二十年来,这种改革,就是渐近的市场化过程。其中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不仅在外国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就是国内理论界也仍须深入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不仅以各种学术理论为支点,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之上,这将使研究更加贴近改革实践,更加有利于理论创新。
第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简单移植的作法,己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深入探讨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可使研究成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和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实践。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
观,其中大量的微观问题不是本课题所能说明的。而从货币、资金入手,进而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为便于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村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业经济。在此发展阶段上,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内涵基本是重合的。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出现,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此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部分。其中包括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而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等。无论是狭义农业还是广义农业,均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是农业生产力的根本特点。二是农村非农业产业。其中包括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工业亦称乡镇企业,与国家工业相比,其在企业性质、资金融通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工业化一般作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在更高层面上与农村经济相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而农村工业则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工业的经济概念,通常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农村地域上(一般指县以下地域)的工业,亦即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所有工业。另一种是指农村乡镇办、村办、个体和其它私营形式工业的总称。本课题研究采用后者概念,因为这种融农村地域、农民身份和企业所有制于一体的农村工业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揭示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讲,虽然目前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说法不一,但在本课题中则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为基本区分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是农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非农产品的经营,则指城市工业品扩散、矿产资源开发等其它形式。总之,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在以后各章节的研讨中,采用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概念时,不再单独说明其内涵,只是根据当时研究的需要和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的使用相应的概念。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认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互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改革不仅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要与国家金融制度互相协调。所以,研究农村金融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到国家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关系中的纵横交叉点上。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仅立足于农村经济货币化、农业投融资和农村微观金融组织行为上。在市场化进程中,本课题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论述下列问题: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总量及结构性变革与资金的供求;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化与资金运行;农村金融中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明,本课题不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因为发展问题从来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题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而是中国农村二十年的成功改革实践,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对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与发展。
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重点来看,它既包括了农业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又涉及到了农业与金融两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体制背景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对改革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改革后的市场化过程进行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规范性研究。由于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改革发展问题,而这种研究又侧重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分析方法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经验实证分析方面,对归纳法与检验法则是交替使用。逻辑推理中要特别注意合成推理的谬误问题,努力减少研究中的片面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将主要以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实践探索为基本题材,结合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步骤,循序渐近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将加以介绍和比较,以便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发展道路。
四、课题主线与体系结构
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各自又涵盖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所以,本课题不可能对这些问题泛泛而论,只能选择一条主线,对其中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做为研究的主线是因为: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同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2.市场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而且市场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3.市场化改革不仅反映着深刻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选择市场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就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4.市场化不是一个突变过程,而是一个渐近过程。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这一渐近式改革中,虽然各自市场化的内容和进展不一致,但市场化的趋向始终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制约或促进着农村经济与金融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本课题的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七章。及时章和第二章可视为及时部分,主要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背景,使本课题的研究一开始便置于一个较为宽广的背景与思路之中。及时章是重新认识西方若干发展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西方发展经济学说及其主要流派,着重说明西方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重点突出了制度变革和资本的作用
。第二章阐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本章从讨论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思想入手,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制度的非市场化问题,二是传统体制下农村资金运行的非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制度性压制问题。通过本章的讨论,反思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非市场化的历史成因和诸多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以后各章的研讨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和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问题进行基本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自身的市场化运行变革,而且也构成了专门讨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市场化选择的必然性和改革进程。该章讨论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前提、经济制度变革以及农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这些讨论,将有助于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层面上,认识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拘泥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范围。第四章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化、资本投入及资金需求。本章还从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入手,研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深化问题,进而深入考察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重新思考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判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另外,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力求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农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关系及我国应该借鉴的发展理论。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将较为详尽地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由于篇幅和课题所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说明,上述几种金融形式在农村金融的总体框架内,有交叉也有分离,但依据各自的性质和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通过对上述几类农村金融形式的研讨,本部分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考察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及趋势。同时,对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轨。一般而言,农村商业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商业金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我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这种改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上。对此,本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第六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建问题。主要内容有:对合作金融基本理论的再认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变异及反思: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探索;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合作金融利率及信用创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各方共识。因此,本章以较大的篇幅对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作些探讨。第七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对此,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历史回顾;2.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初探及国外借鉴;3.关于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五、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分发展及其联系的研究,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侧重于体制和政策分析,力争对课题研究有所创新。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7.我国需要在改革中重建农村合作金融,以巩固农村金融的基础。传统体制下我国合作金融被严重扭曲,改革应该与国际合作经济的一般惯例接轨,矫正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方向。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要采取不同政策,以解决它们联系农民、发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等问题;要注意合作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特别要着力研究市场化改革中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利率及信用创造问题,以利于农村微观金融基础巩固和国家宏观调控。
8.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失灵”将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保护是重要举措,是其它方式和渠道不能替代的;建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经营和管理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十分必要;现阶段要抓住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给和管理这个主要矛盾,同时要开展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业务。从长远上看,农发行要拓展、创新业务,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要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某些有益作法,深化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我国农发行的改革要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坚持以金融运行为本,同时兼顾协调与财政、企业、商业等部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