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

[摘要]可用性评估是以用户为导向的,用户从数字图书馆门户中所获得的体验就是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的对象。用户从门户中得到的体验来源于两个方面:门户界面及门户提供的服务与功能,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的具体对象。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指标可从有效性、效率、满意度这三个方面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门户 可用性指标体系

在“以用户为中心”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理念的环境中,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比以往更受重视。从用户的角度对数字图书馆门户进行评估是很有必要的,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也正是可用性评估的导向。本文将从可用性角度探讨数字图书馆门户的评估指标体系。

1 对“数字图书馆门户”的理解

对于用户而言,门户是数字图书馆全部资源和服务的访问接入点,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友好的接口去无缝地访问图书馆所有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数字图书馆门户的服务与功能主要包括:①资源检索;②资源导航;③数字化服务,即门户提供远程存取、虚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服务;④个性化服务;⑤权限管理与用户认证:⑥用户进行学习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虚拟环境;⑦为了让用户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图书馆,门户还提供帮助信息、培训、读者指南、FAQ等服务。

数字图书馆门户所提供的服务和所具备的功能是可用性评估的对象,它们是整个门户可用性评估的组成部分。

2 关于可用性

“可用性”(usability)最初是人机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研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现在已经扩展到可以针对各种产品和服务,并且与用户体验联系在一起。关于可用性的概念已有很多研究,对于可用性所包含的属性,Judy H.JengC也曾做过详细地统计。国际标准组织在ISO 9241-11中对可用性的定义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某一产品在帮助特定的用户实现特定的目标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满意度(satisfaction)。

在这三个可用性指标中,有效性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效率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满意度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

可用性评估是以用户为导向的,站在用户的立场评估产品和服务,发现问题,找到核心价值,更地定位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服务,从而让用户对服务满意、信赖,进而依赖,成为忠实的用户。从用户的角度看,用户从数字图书馆门户中所获得的体验就是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的对象,而用户从门户中得到的体验来源于两个方面:门户界面、门户提供的服务与功能。

3 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

结合以上对数字图书馆门户及可用性的分析,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指标可从有效性、效率、满意度这三个方面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可用性的三个衡量指标,即有效性、效率、满意度是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是评估的侧重点不同。

3.1 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中对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的界定

・有效性:指用户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时所获得的性和完整性,它针对的是数字图书馆门户提供的资源和功能。

・效率:指用户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来满足其信息需求时所消耗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经济因素等)。

・用户满意度:用户在使用门户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应该说,有效性和效率都会影响用户的满意度。

3.2 有效性和效率的评估指标

有效性关注的是门户是否帮助用户满足了信息需求,效率关注的是用户满足信息需求所消耗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它们是针对用户的特定目标和任务的,因而对有效性和效率的评估要通过观测用户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来实现。例如,Steve Brantley等人探讨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数字图书馆门户个性化服务的可用性测试问题,设计了18个任务来测试个性化服务的可用性:

・创建一个新账号。

・把《纽约时报》的网址添加到“我的链接”中,然后返回“My Chicago Library”。

・把历史系的网址添加到“我的链接”中,然后返回“My Chicago Library”。

・从电子期刊中删掉((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alHistory))的链接,然后返回“MyChicagoLibrary”。

・把背景颜色改为黄色。

・退出登录,然后再次登录。

・在“其他资源”栏目中增加一种资源,然后返回“MyChicagoLibrary”。

・在“电子期刊”栏目中增加一种电子期刊,然后返回“My Chicago Library”。

・用门户查找“neologism”的定义。

・删除“ArchivesUSA”链接,然后返回“MyChicagoLibrary”。

・在图书馆目录中找到(《ADayLateand aDollarShort》一书的索书号,然后点击浏览器的“后退”按钮返回“MyChicagoLibrary”。

・删除“Spoas Scores”链接。

・在门户上召回刚才找到的《A Day Late and a DollarShon》一书。

・把学科专业改为心理学,把当前定制的选项与系统建议的选项合并到新学科中。

・从“查找文章”栏目中把“Sage Family StudiesAbstracts”删除,然后返回“My Chicago Library"。

・把“My Chicago Library”改为“My Strawberry”。

・从社会科学中增加两个数据库到“查找文章”栏目中,然后返回“My Chicago Library”。

・找到当天的Chicago Sun-Times头条标题,然后点击浏览器的“后退”按钮返回“My Chicago Library”。

通过观察被试用户对这18个任务的执行情况,可以测试个性化定制服务在管理功能、内容操作、类目识别等方面的可用性。可以看出,这些针对具体任务的测试,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对门户有效性和效率的评估。

评估有效性的指标是用户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时所获得的性和完整性,例如用户是否找到了某本图书的索取号,它是一种定性的评价,可以用“/不”、“完整/不完整”等定性的词语来度量,并采用1到9来表示程度,1表示程度最弱,9表示程度最强,由1到9表示程度由弱到强。

效率则是可以定量的,它所包含的它所具体评估指标包括:①用户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与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少时间的比,比值越小,说明效果越好;②用户完成任务所用的点击数(即用户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的步骤)与完成任务所需的点击数的比;③用户完成任务花费的资金;④用户为完成任务寻求帮助的次数,次数越多,说明效率越低;⑤用户误操作次数;⑥阅读停顿时间。

3.3 用户满意度评估指标

在数字图书馆门户中影响用户满意度的指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用户界面和门户服务功能,这两个方面从外在的外观和内在的服务上评估用户对数字图书馆门户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此处的服务功能,指的是数字图书馆门户是否提供了某项服务,即门户是否考虑到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了某项或某些服务。而各项服务及功能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在有效性和效率中进行评估。用户界面的指标和服务功能的指标如表1:

4 结 语

数字图书馆门户可用性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哪个指标占主要地位是随整个门户的定位和门户的目标用户群而改变的,例如,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门户定位是有区别的,对图书馆员和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对门户的可用性评价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在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的不同阶段,门户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对于门户评估的指标而言,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权重。应当看到的是,进行可用性评估的目的,除了测评门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门户的可用性。

数字图书馆门户的可用性评估应该是持续的过程,评估也不一定是针对最终门户的,在门户建设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进行一些可用性评估。可用性评估应尽早进行,而且,它应该成为整个设计流程的一部分。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信息的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

【摘要】数字图书馆发展经历了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及时代数字图书馆,目前正从基于集成服务的第二代数字图书馆向基于用户交互信息为门户作为表现形式的第三代数字图书馆转变。本文从数字图书馆门户的概念入手,首先总结出“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交互信息门户的内涵,接着通过对用户交互信息的特点、需求特征、行为特征、以及现有服务能力的深入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信息服务平台,并进行研究,得出本文结论。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交互信息;研究

1.研究背景

随着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图书馆界也从中吸取精华,借助信息技术迎来了全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掀起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高潮,就是将信息技术和图书馆技术相互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数字图书馆应用经验的广泛积累,数字图书馆正经历着“以资源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演变过程。

在数字图书馆刚刚起步时期,即数字图书馆“以资源的数字化为中心”,其主要特征是数字化馆藏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功能是可以使用户通过网络获取资源,与现在的远程教育差不多;当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越来越多的时候,用户可以得到相应的更多的服务,“以服务用户为中心”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且用户可以通过跨类型、跨载体、跨时空地发现和获取信息;将数字资源和服务系统进行整合,构建基于数字资源的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数字图书馆的门户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数字图书馆进入以“用户为中心”阶段,主要特征是围绕用户需求特征来组织资源,根据用户行为特征来设计服务系统,将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访问从资源发现提升到知识发现。

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多,不管是传统的图书馆还是现在的数字图书馆,在资源的利用上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为此,提出了用户交互信息模型,这样既有利于各路资源的广泛应用,更有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相当于共享模型,建立一个平台,用户可以实现信息的互换,一方面可以节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用户资源的广泛应用。

2.数字图书馆的概述

数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全世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图书馆的发展将发生本质的变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数字图书馆不局限于时空限制,更好的为进行全民终身教育的良好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对于我国国民素质教育将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

2.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点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传统纸质图书馆功能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纸质信息进行收集,然后用计算机进行转换和描述,转化成数字化资源形式储存在数字图书馆中,并建立一个资源检索体系,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处理,提供多种语言兼容信息服务体系。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它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很多新技术、新功能,达到更好的为读者服务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资源数字式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计算机把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把用纸张形式存储的信息转换为电子计算机形式的数字化信息,还包括一些其他信息,除文字信息外,还有大量的图画,声音,视频等一系列的数字化信息。将纸质信息变为数字信息不仅便于信息的保存和复制,还有利于保护信息,避免丢失,尤其是一些古籍珍善本和历史遗物。字式信息为压缩存储空间,改进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检索速度,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远程检索的需要。

(2)直接、网状的信息组织形式

信息的组织形式从原先纸张形式转变为直接的、网状的组织方式。计算机的存储记忆功能为资源的有效提取创造了条件,从排列文件、直接存取文件、数据库到超文本技术,使资源可以按相应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相互联系的结构。同时为用户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依据。

(3)服务模式以用户为中心

为用户获取更多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服务方式是研究数字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的利益服务。这样,便于用户直接实现信息共享,更直接的交互信息。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的用户快速的提供有资源的用户,为更好、更快的交互信息提供了可能。

2.2 数字图书馆的共享技术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因特网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图书馆资源检索不便,用户利用困难的现状。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是超越时空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2.2.1 共享技术意义

共享技术是以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托,以先进文化的建设为目的的大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意在使全国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用户通过宽带网络进入检索平台,然后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它开辟了一条没有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渠道,这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魔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显著的作用。

2.2.2 共享技术效果

(1)数字图书馆将改变以往信息存储、加工、管理、使用的传统方式,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2)共享技术建设的核心是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它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医乏的状况,形成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同时,共享技术更有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

(3)共享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用户交互信息,获得更多更优的资源。

3.用户交互信息的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

3.1 用户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是指在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交互,如数字图书馆中用户与馆藏资源的交互,用户与用户的交互,不同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之间的交互等。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的数字环境下,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环节有人、机和信息等,信息交互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将人、机、信息等各方面整合在一起,是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交互反应。用户交互环境下,用户数字图书馆中通过搜索和浏览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数字图书馆或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数字图书馆或系统的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以及信息内容的建设,通过影响信息的展示、系统服务的提供和用户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影响着用户与信息系统及其内容的互动。

3.2 基于信息交互的服务平台构建

为了实现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交互,就必须要构建信息交互平台。通俗的说,在服务平台构建中,应关注用户、信息以及用户与服务平台的交互性,着眼于构建一个基于信息交互的集成服务平台,旨在提供关注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信息集成服务,同时又体现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利益。

基于信息交互的服务平台构建,目的是有一个更好的资源周转平台,将资源整合一起,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从而一方面提高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好评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评估系统接收的用户评估,了解用户所需,便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由于数字图书馆是以服务用户为理念的,因此基于信息交互的集成服务平台构建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先导,还要要求“软硬兼施”,既要保障计算机硬件系统达到要求,又要保障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先进性,还应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与内容、用户与系统、用户与用户的交互性,也就是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看信息交互的服务平台构建问题。

基于信息交互的服务平台构建是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和网络空间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通过把用户的信息集中起来,更紧密的把用户和信息内容联系起来,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3.3 信息交互的评估模型

在用户交互信息过程中,用户每结束一项任务之前,都可能会重复好几次最初的处理过程。通常,他们列出一个目标表达式,像传统的信息查询过程一样地确定一个检索目标。举个例子看,就是首先确定所要检索信息的门类,是文还是理、属于机械还是化学,然后确定进入哪个数据库资源进行检索,这些选定以后,用户就可以在平台的检索页面输入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检索,用户可以根据题目先进行简单的判断一下,检索出来的信息是否对自己有用,只是粗略的看一下,因为检索到的资源会很多,为好的方便用户,节省时间,如果觉得对自己有用就可以停止检索了,浏览检索到的信息,为自己服务。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的,不同的用户会选择不同的操作过程,结果达到的目的一样就行,它们是随用户的主观意识而改变的。

一般情况下,用户会不断提问,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信息的内容、菜单等是否有用;笔者认为,用户通过上述这些过程的循环操作可以达到查找信息的目标,查询结果应该是一种“好的匹配”,是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好利用,而不仅仅是很好的“匹配”,用户会根据自己的子目标和评估结果来不断修正自己的查询过程。可以认为这是对标准信息检索评估的一种反对观点。评估一般与标准信息检索的影响因素,但同时须注意到一个矛盾,即系统针对用户请求回送出的信息并不一定适合用户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信息的评估模型首先包括信息的交互,然后才进行评估。刚开始的时候,用户通过决策或确认所需要的信息目标,然后根据信息内容选择系统目录,通过网络暗示,开始阅读或提取信息,信息阅读完之后开始整合信息,用户要对交互信息进行评估。认为数字图书馆信息交互平台是否达到你所需要的交互信息的目的,是否满足要求之类的评估,给出用户满意的分数,数字图书馆会更加反馈信息对信息交互平台进行相应的处理,为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3.4 用户交互信息应用研究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交互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有效的实现大量文献等珍贵资料的共享、传播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无任何时空阻碍的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信息需求,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交互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与内容的交互

这一层面的信息交互,是指用户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上的信息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用户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检索相关的内容,反馈到用户的知识结构,然后用户据此判断检索到的内容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用户为了找到想要的信息,有时候需要不停的重复检索。然而,有些情况下对用户而言,由于检索不到想要的信息、或是已经找到的信息却因为内容过于杂乱而没法读懂,既耽误了用户时间又达不到目的,费时费力,这些都要求在建立服务平台时要解决的问题。

(2)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这是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系统资源之间的人与计算机双向信息交流过程,与用户-内容交互相比,用户-系统交互侧重于用户对系统内容之外的因素,如数字图书馆系统界面的体验和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为了帮助用户成功地使用信息服务平台,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在用户-系统这种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处处都要有自己的判断,同时信息交互平台系统也会有相应的提示,用户只需按上面的要求操作。然后系统则根据用户的操作提供新的内容给用户选择,用户再对新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判断是否符合需求,决定是否进行新的操作。而新的操作又是一轮新的人机交互过程。

(3)用户之间的交互

借助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人-机互动来查寻所需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进行人-人(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型的在线信息交流,即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这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这种直接的信息交互,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同时可以通过信息交互平台和其他的用户进行相关探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共同解决某一问题向相关专家咨询。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交互的质量,还可以提高速度,同时也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是重视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综合完善的信息服务的。

4.结论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交互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信息构建的理念在信息交互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信息结构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清晰的、可理解的交互界面。随着人民对知识要求的越来越多,数字图书馆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信息越来越深入人心,而交互信息评估模型的建立更有利于交互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鉴于此,用户交互信息将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两者理念相互融合,才能为更多的渴望知识的人们更好的服务,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目标。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摘 要:为了能够促进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文章深入地研究了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模型。首先,分析了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其次,讨论了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资源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成人学院师生获得各种信息的关键途径,可以为成人学院师生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不断增多,成人学院的学员通常情况下是在职人员,在信息获得上需要多样性的途径,成人学员更加适应通过网络技术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取各种数字资源的方式,并且能够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是数字化信息,主要以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存在,可以实现结构化的存储,并且便于检索、访问以及综合利用。数字图书馆综合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使传统的图书馆延伸到了教室之外,能够为成人学院的学员获得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学习空间,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成人学院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成人学院应该不断促进数字图书馆的稳步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建设状况、先进技术的利用状况、为成人学院学员提供服务的状况以及产生经济效益的状况等。因此,应该构建出完善的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模型,对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各个方面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能够找出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成人学院图书馆是对人类文化信息进行有序存储、管理与传播的社会组织。它担负着提升社会水准、满足广大师生信息需求的任务。师生需求是成人学院图书馆立足发展至关重要的平台。决定成人学院图书馆存在价值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拥有的读者、读者的数量、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程度以及读者的权益。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读者需求的匹配程度是衡量图书馆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成人学院改革后,扩大招生和多种新专业的增设及成人学院学员群的多样化发展,决定了图书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实施功能创新,这样才能满足成人学院学员对问题咨询解答不断提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环境的发展也给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大部分师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加灵活直接使用的信息不断增加。在数字时代,大部分师生在知识需求层面上,不管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此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日益增加,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信息出现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师生要求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服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提供信息资源的关键载体,即成人学院图书馆,应该不断转变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其服务功能应该适应网络时代的潮流,从而使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认可和关注,数字图书馆主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构建的,数字图书馆是网络技术不断快速前进的成果,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以及发展使其对于图书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手段和过去的图书馆相比有了飞速的进步。数字化图书馆和计算机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是数字图书馆的前提,丰富的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资源是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保障,所以,数字图书馆需要和很多科学结合起来,例如,图书馆学、信息学、咨询学、情报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将积极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大循环,扮演信息情报的分析者、提供者、导航者、权益者等多种角色。数字图书馆本身既是知识的管理者,又是需要用知识管理模式来管理的实体 在成人学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用知识管理理念,指导其功能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成人学院科研工作。

二、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资源

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之一,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走联合开发、规模发展的道路,避免重复开发、效率低下。资源共建共享是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人学院图书馆可通过打破各馆封闭式的自我建设模式,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达到资源、设备的充分共享,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成人学院图书馆资源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规模化发展,建立成人学院图书馆整体化开放型资源保障体系。

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特点,注重资源结构体系的合理化,以保障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数字资源结构体系的合理化既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建设比例的合理性,又包括资源的学科结构、载体结构、等级结构、文种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载体、不同学科与不同存取方式的数字资源,在数量、质量和使用方式上相互补充,合理配置,保障较大限度地满足成人学院学员需求。

(二)服务

数字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服务,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目标应以服务为主导,建立和完善以满足成人学院学员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强化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揭示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形成智能化检索、集成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等构成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搭建能跨越时空限制的知识获取环境,消除数字鸿沟, 向成人学院学员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成人学院可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化优势,开展馆际间通力协作,通过成人学院系统数字图书馆分布式信息服务体系来满足成人学院学员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各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门户不仅要为本校成人学院学员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向其他学校的成人学院学员提供服务,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服务效益的较大化。

(三)成人学院学员

成人学院学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成人学院学员的需求和信息行为引导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满足成人学院学员信息需求是数字图书馆价值的最终体现。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以人为本、以成人学院学员为中心的建设策略,是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种人性化的理念应贯穿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全过程。基于成人学院学员的信息活动特点,设计、组织和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以保障系统的灵活性。以“化复杂为明晰”和“使信息可理解”为目标,使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贴近成人学院学员的需求,较大限度减少成人学院学员查询和获取资源的时间与难度,使成人学院学员利用资源更加简单和方便。

(四)技术

技术是推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动力,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包括:内容处理技术、信息访问技术、成人学院学员智能接口技术、互操作技术和开放系统开发等技术。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成人学院图书馆发展形态,在建设过程中涉及需要技术支撑的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组织、、利用和归档等问题,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系统就显得非常关键。

(五)以管理为灵魂

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发展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 要在发展中进行管理,实行集宏观、中观、微观于一体的管理,形成在对个体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集成管理的基础上对整体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进行分布式管理的管理模式,及时处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协调各方面的要素,由此推动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的构建

(一)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二)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模型对某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最终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情况一般,还需要从资源、服务、技术、成人学员以及管理层次上进行改进,从而能够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效果,促进成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成人教育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的构建可以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将问卷调查、专家打分以及数学模型等方法相互结合起来,能够避免在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得到更为真实的评价结果,从而能够促进成人学院数字图书馆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基于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估研究

[摘 要] 数字图书馆及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可用性问题。如何对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进行科学的评估,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信息查询行为为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提供了客观的验证信息。本文提出通过分析用户信息查询行为与可用性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基于这一客观事实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开辟对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估的新途径,从使用者的角度揭示数字图书馆在用户界面、信息架构和资源内容等方面的可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指导数字图书馆的改进,从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效率和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 用户;交互行为;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

数字图书馆及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用性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是指用户获取和大量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时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1]。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评估多为从可用性的特性和属性方面进行定性的判断,评估结论较为模糊且主观性强,指导作用较弱。而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查询行为则为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提供了客观的验证信息。通过分析用户查询行为与可用性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基于这一客观事实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开辟对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估的新途径,从而对其可用性做出科学的、客观的、的评估,从使用者的角度揭示数字图书馆在用户界面、信息架构和资源内容等方面的可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界面、资源内容的组织、表达和呈现、检索机制、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改进,从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效率和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1 用户交互行为与数字图书馆可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包括有效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三个属性。具体而言,有效性是指用户能否在数字图书馆的帮助下完成特定任务和达成特定目的;效率是指用户在完成特定任务和达成特定目的时,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帮助能否较大程度地减轻用户的学习负担和精力支出;用户的主观满意度,则最终揭示了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程度[2]。用户的信息查询行为主要包括浏览行为和检索行为。

1.1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的属性与用户查询行为之间的关系

从用户的访问路径、导航(前进、后退、刷新)、点击、浏览、检索、下载等信息查询行为出发,能逆向推导出用户的任务或目的,结合用户最终所获取的查询/检索结果完成以下分析判断:数字图书馆的有效性,即用户完成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目的的程度;数字图书馆的效率,即用户在完成特定任务和达成特定目的时,数字图书馆是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是否较大程度减轻了用户的时间、精力支出。

1.2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的构成因素与用户查询行为之间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是由用户界面的可用性、信息架构的可用性和资源内容的可用性决定的。界面设计的可用性,使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可以满足用户基本的可用性需求;信息架构(IA)是网页内容的承载体系,展示网站信息环境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四大系统:组织系统、导航系统、标识系统和检索系统[3]。在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交互的过程中,用户在网站提供的信息架构的引导下理解网页内容,浏览网页并定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信息架构的可用性,保障了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网站时可以高效地定位相关信息并完成特定目标;而内容的可用性,则确保用户可以最终获得所需的信息。因此,数字图书馆用户界面、信息架构的可用性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的效率,资源内容的可用性则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的有效性。

2 用户查询行为信息的获取

完整的、具体的用户查询行为信息是分析获取用户任务目的、访问过程和获取结果的基础,用户行为信息的采集是评估实现的关键。用户查询行为主要包括浏览行为和检索行为。浏览行为与数字用户界面和导航、标识、组织系统发生交互,主要包括:导航动作(前进、后退、刷新)、点击、编辑、滚动、浏览、收藏、另存页面、注释等;检索行为包括:检索词/式输入、二次检索、检索结果下载等。关于用户查询信息行为信息/数据的获取,可通过设计开发数据采集软件来实现。通过提取和整合用户浏览和检索行为、网页浏览信息和网页信息架构标签三部分数据,展现数字图书馆用户的具体查询过程,系统使用文件保存用户浏览网页时产生的数据,文件以Page为信息记录单位,按照用户访问网页的顺序生成记录,完整显示用户的信息检索路径、网页间的关联关系和用户关注的信息。其中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匹配用户行为的网页信息架构提取算法和用户查询情景数据收集,数据的收集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网页元信息、用户行为信息和网页信息架构标签。

3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3.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用户查询行为,从可用性的属性和构成因素的纬度进行解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性指标包括:每项检索任务的平均下载量、检索结果相关度[用户下载记录(全文)量/检出结果条数]、浏览中的另存页面数量、收藏页面数量等;效率指标包括:完成每项任务的平均点击次数、检索策略调整次数、检索时间、访问路径出错率(用户所点击的错误链接数/访问链接数)、访问链接冗余度[(用户实际访问的链接数—访问链接数)/访问链接数之比]。在效率指标中,需要我们根据用户的查询行为,结合用户最终所获取的查询/检索结果,逆向推导出用户的任务或目的,并从专业角度给出查询行为的设定,作为与用户的实际行为进行对比的参照标准。比如:访问链接冗余度可根据用户访问行为分析出用户的访问目标,给出访问路径应有哪几个链接点,用户所访问的其他链接点则作为错误路径链接点,这一指标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结构是否符合用户的逻辑思维、常识和习惯。

3.2 评估标准的制定

对于上述量化评估指标来说,达到什么样的数值才算合适,如每项检索任务的平均下载量、检索结果相关度达到多少才能有效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又如完成每项任务的平均点击次数、检索策略调整次数、检索时间、访问路径出错率、访问链接冗余度处于什么样的数值区间才能让用户感觉到数字图书馆系统的高效易用等,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统计活动来收集信息、测算数据。目前在已有研究中仅发现这样一条相关标准:能否在3至4次点击内到达相关服务,如从主页到OPAC,从主页到常用数据库检索页面[4]。所以必须通过一定规模的调查统计,提出上述指标的评估标准。

依据上述评估模型,通过用户行为信息采集软件进行用户查询行为数据的收集。可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评估实践,并分析每个评估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所在,提高评估的指导意义。如完成每项任务的平均检索策略调整次数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检索系统是否提供多样化的检索方式、多种检索限定;访问路径出错率的影响因素是数字图书馆的标识系统是否、易于理解;访问链接冗余度的影响因素是导航系统是否清晰、完备等。据此,对于改进数字图书馆的性能、改善数字图书馆内容的组织、表达和呈现,使其更便于用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