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浅谈水利经济建设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谈水利经济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谈水利经济建设

浅谈水利经济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确保鼎城经济建设发展

摘要:工程建设管理是以工程为建设管理为对象,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对整个建设管理系统进行 策 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为区域的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区域经济发展、探讨

我区位于湘北、西湖庭湖滨,东临安乡、汉寿,南界桃江、安乡,西接桃源,北抵澧、临澧、津市。全区总人口88万人,,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多年平均降雨1340,4-9月最为集中,为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境内水利发达,经济发展较快,是一个与水利建设同步发展起来的农业大区。

一、去区水利工程现状

未我区的水利工程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地点较为分散。全区共有水源工程1.8891处,总蓄水量3.4亿方,总灌溉面积58.6万亩。中型水库7处,蓄水量1.4亿,灌溉面积21.3万亩:小型水库176处,需水量1.2亿方,灌溉面积9.6万亩。一线临洪大堤95公里,穿堤建筑物56处;二级大堤262公里,穿堤建筑物161处.排灌装机358处536台62333千瓦,排渍受益面积52.26万亩,抗旱受益面积32.52万亩。工程建成以来,为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建设管理体制滞后等原因的影响,致使我区水利工程的正常效益难以发挥,已制约了我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一下两个方面:一是受自然规律支配,工程老化。全区176座小型水库中,有103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其中大坝渗漏严重的水库有76座;涵闸垮塌,漏水严重的水库有56座;洪道水毁,过水断面不够的水库有28座;启闭设施老化、破损,启闭失灵的水库有89座;堤身矮小、单薄的水库有12座。18708处中有85%的塘坝淤积严重,处水能力减少了25%,再加上堤身单薄、矮小,放水浑涵抽筒、漏水等病险问题,有27%的塘坝不能正常储水。1629公里中、小型水库灌区渠道中只有10%的渠道进行了硬化,大部分渠道淤塞、垮塌,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一线临洪大堤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衡量,有80%未达标,其中砂基堤23.3公里,当浪堤14.85公里,两水夹堤5公里。二线大堤则未达标。

机电设施老化,效率低下,83%的泵站只有65%。二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欠账太多。按商品价值衡量,目前水利工程的水电费征收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实际到位率低,因此基层水利部门的经费缺口很大,工程日常运行维护费用无从列支,除国投项目以外,水利工程岁修只好由政府统包统揽,便面上看水利部门拿计划,政府组织实施,协调很好,实际上受资金、政府组织能力的制约,水利工程建设欠账较多,一些工程隐患久拖不医已经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和效益。

二、我区现有水利工程现状与当前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需要的差距

我区现场有水利工程状况与当前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需要尚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之一:现有水源工程有效水量在减少,不能满足农田的灌溉。一是全区有103座水库因病控制运行,每年因此而减少的蓄水量近400万方。二是水源工程特别是塘坝淤塞严重,库容量在逐年下降,每年损失的储水两近20万方。三是灌溉渠道淤塞、垮塌,渗漏严重,再加上工程不配套,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每年浪费的水近2000万方。据统计目前全区农业用水量每年至少欠3000万方。差距之二:从农业成本上来看,机电设备老化,大部分带病运行,效率低,排渍、抗旱费用高,其费用一般为正常情况下的两倍左右。如双桥坪镇南阳坪机埠就是这样,该工程建于1973年,装机容量45千瓦,1990年前尚可灌溉1200亩耕地,亩平电费10元,现在的灌溉面积已萎缩至400亩,而亩平电费高达60元。差距之三:工程险段多,防洪标准低,群众生命财产威胁大,特别是堤院大部分工程的防洪标准仅四十年一遇左右,离规定的五十年一遇标准尚有一段距离。差距之四:现有水利工程分布不均,水源不足,干旱死角多,全区因此而存在的农村不全饮水人口近4万人。如周家店镇阳坡庵村由于水源工程少,一遇干旱,有2个组近200人需到2-3里外的地方挑水吃。差距之五: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用水量必须将加大,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区工农业用水量将达到6亿方,至少有5000万方的缺口。鉴于上述情况,我区:“十一.五”期间急需改造的水利工程有8个项目:整修改造渠道549条1098万方;整修改造塘坝3000处 ,新增库容50万方;小型水库除险50座,新增库容100方;改造机埠213处。上述工程共需投入资金2.5亿元。

三、我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滞后的原因

我区水利工程现状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究其根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农民投工劳大幅下降。据调查2001-2004年我区农民参加水利工程建设人平投工实际不足一个工日,如按现有形势发展预测,今年农民投工必将流于形势,逐年呈下降趋势。一是农民认识不高,政府督导不力。二是随着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政府已无法制约农民投工劳,再叫上农民经济条件差,觉悟低,村内工程开展“一事一议”成功数量少,农民投工劳的数量、质量自然要下降。三是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增多对农民投工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周家店镇新时堰村三组就是一个典型,全组总人口134人,其中外出打工的就有87人,在家的真正劳动力不过20人,该组劳动力严重短缺,投工投劳的数量、质量也不会得到保障。

2、财政投入不足。据统计2000-2004年中央财政对我区水利工程投入的资金6500万元,省、市、区三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近2500万元,其中省配套1500万元,市配套400万元,区配套600万元,很显然中央财政在水利投入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倾斜,而市、区两级则略显不足。总的来说,我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每年至少有5000万元的缺口。

3、社会资本投入少。2000-2004年包括村内工程开展“一事一议”,我区水利工程吸纳的社会资本不过360万元。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利工程投入产出比低。二是对水利产业信心不足。

4、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滞后。我区的水利工程管理仍沿袭过去的模式,主要是管、养未分离,吃的是大锅饭,运行费用高,同时用水单位多,矛盾突出,水的浪费大。

四、新形势下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当前我区水利工程建筑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归结起来有三个:旧体制与新形势的矛盾,应该遭受建设资金的制约而不能改造的矛盾,供水和蓄水的矛盾。新形势下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搞好我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才能确保我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1、把握政策取向,力争上级投入。资金缺口一直是影响我区水利建设的瓶颈,从长远看,国家将会逐年加大对水利的投入,而且项目会越来越多,因此在区级财政目前比较吃紧的情况下,力争上级投入不失未一条解决我区水利建设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

2、适当上调水费征收标准,尽量做到以水养水。目前中型水库灌区的灌溉水费标准仅0.04元/方,小型水库灌区标准更低,背离了价值规律,因此可适当上调水费征收标准,从中筹措部分水利建设资金。

3、盘活水利资产存量,主动吸纳社会资本。我去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起步较晚,目前还库存有大量资产可对外租赁、承包、拍卖,政府如组织、引导得力,可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本。

4、大力开展“一事一议”,组织引导农民主动投入水利建设。“两工”取消后,一些常规性的岁修计划如渠道疏通、山塘整修等项目将有可能搁浅,目前,大力提倡“一事一议”,组织、引导农民投入水利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5、建立“以奖”机制,鼓励引导地方与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近几年区政府每年都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挤出了一些资金“以奖”,对促进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确实收到了良好的实效,建议今后适当增加奖励额度,并将此机制制度化、长期化。

6、科学用水,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目前我区农业灌溉管理粗放,用水量较大,亩平方近600方,,如果能在我区逐步推广“节水灌溉”科技成果,即可节省大量有效水量,,又可增产增收。

7、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区水利系统人事体制已经改革,但尚需进一步深化,要彻底打破“大锅饭”,实行管、养分离。同时对于用水管理,建议组建农民用水管理协会,这样即可减少用水矛盾,又可节约用水。

8、健全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一是目前我区的违章建筑较多,严重地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二是取用水许可制度形同虚设,水资源浪费较大;三是乱垦乱挖违法事件多,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必须健全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才能确保我区水利建设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浅谈水利经济建设:浅谈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摘要 :水利是指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目前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加以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水利 农村 经济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模式已经逐步转型,由过去的传统农业为主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灌溉渠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按照过去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这些都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2.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

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障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也影响到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二、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今后,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农业生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

2.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障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5.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及时,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水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

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

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品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三、对农村水利管理的主要措施

1.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

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保障,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但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并拿出切实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2.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管理,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和规费收缴,圩区建设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推广等等。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才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浅谈水利经济建设:浅谈水利经济建设:加强水利经济建设之我见

摘要:随着改革的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坚持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计划经济下的农田水利建设原则,加强对农业灌溉最末级的农田建设以及输、供、用各个环节的管理,可以增强国家的总体减灾抗灾能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巩固国民经济基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为以后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例对水利经济建设提出一点见解。

关键词:加强水利经济建设

引言:在古代,封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方法,在水利史研究上历来表现为偏重和夸大政治派别、集团的斗争和个别人物、集团的主观意图对于水利兴衰的作用,严重地轻视和忽略千百万普通人民群众从事的生产斗争、经济建设的伟大活动。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为引导,充分认识地域性变化对水的要求制定适应性的政策、方针,同时改革现有农田水利在市场中所处地位,正确划分市场体制下农田水利公益性性能,发挥了市场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对水利的经济建设做了重大的贡献。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用水捉襟见肘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很难满足新农村“生产发展”的要求 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脆弱,全国还有近2/3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农村水利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状况还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 (3)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措施不多,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 由于受投资不足的制约,渠道建设和维护严重滞后,沟渠渗漏严重,影响了水利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在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制定节水政策措施方面做得也不够多,农村普遍存在节水意识淡薄、浪费水较为严重的现象,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水的利用率低也导致部分地区水费偏高,出现了农民浇不起地的情况。 (4)当前农村水利建设组织与管理方式还无法满足“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要求 农村水利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但目前农村水利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较为突出,甚至少数地方根本无人管理,致使正常情况下通过疏浚可发挥5~6年功用的沟渠3~4年就重新淤积了。从而缩短水利建设的循环周期,增加了水利建设的成本。

(5)管理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虽然现有的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三边工程,土沟土渠,渗漏十分的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极低。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水利建设却没有停止。始终保持着每年的彻底掏沟(渠)、除草、蓄水,呈现的是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的状况,基本实现灌溉自流化。可是现在,市场开放了,经济也发展了,原有的划段管理,分级管理、受益管理模式,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不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于是,沟渠内杂草从生,淤沙满沟,甚至个别地方出现了把庄稼种在沟渠里的现象。在洙赵新河流域,因为支渠以下管理不善,造成水涝与水旱,于是有上游淹死,下游干死之说。

三、提高水利建设经济效益的几点措施

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较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配置(产权较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2、资源稀缺性与“丰水”地区优化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的稀缺是长期的、全局的、的,水资源的丰沛是短期的、局部的、相对的。个别地区虽然习惯上被称为“丰水地区”,但并不意味着其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是无限的。及时,“丰水”是相对的,它只是相对于其它地区“不缺水”,也就是说该地区可能是“相对缺水”。(“丰水”是一个大家广泛使用却没有严格界定的术语,水文学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丰水年(期)、平水年(期)和枯水年(期)的概念,现实中,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长江流域以南称为“丰水”地区,这是相对而言的。笔者认为是否“丰水”应视水资源的供需两方面而定,同时这是一个具有动态性质的概念);第二,该地区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可能是不平衡的,例如四川省水资源就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性;第三,水资源形势正在由“丰水”向“缺水”转化,这不仅包括自然条件的变化,用水需求量的提高,还包括人为污染造成可用水资源量的减少;第四,如果水成为商品,那么该地区对水商品的供给将是有限的。

因此,就“丰水”地区而言,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无用水之忧,但并不等于水资源不稀缺。既然水资源稀缺,那么就有必要优化配置。这里的优化既包括局部的优化,也包括全局的优化。局部的优化指在“丰水”地区内的不同地方和时期之间优化水资源配置。全局的优化则是指在“丰水”和缺水地区之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倡导循环型经济模式,树立“经济一生态水资源互利型”价值观“经济一生态水资源互利型”价值观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经济意识形态措施。发展循环型经济,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趋势之一。它要求以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3R(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是循环型经济赖以建立的行为原则,只有将3R理念在水资源利用中予以贯彻,才能开创经济一生态水资源双赢局面。 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水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生活目的,进而从社会经济的源头就注意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水污染,类似社会中的“水保产业”。再使用原则:要求经过一次使用的水再次转入使用,提高利用率,即所谓的“中水系统”思想。再循环原则:将不能再利用的废水、污水重新通过自然净化或者人工净化,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比如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污水资源化措施等均为该理念下的产物。

结束语

灌溉之利,田之大本,农业丰收源于引水,成于输水。从经济角度分析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水资源的经济属性为突破口,从而实现水利建设与经济基础的结合,建造出一个个具有公益性的水利工程。

浅谈水利经济建设: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策略

一、水利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缺少财政支持

虽然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了水利经济的重要性,把水利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但从根本上讲国家在财政上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以至于资金链接不上,导致了水利经济的发展不够完善,同时相关部门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管理制度上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从另一方面讲,中国政府存在着各层管理机构的剥削,本来不够的资金在在层层剥削下变得更加的微不足道,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滞后性使得水利经济发展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使得水利建设基础设施达不到预想的完善。

(二)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致使管理制度不成熟

水利经济建设包含多方面,不仅需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更需要勘探、开发、保护以及利用水资源,需要处理好各种社会生产关系,工作过程比较繁重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岗位分工明确、细心,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现实中工作人员岗位分工不明确,不够重视,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三)水利发展观念落后

我国水利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但是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水利经济不重视回收,并且对水利管理单位的微观经济效益也不够重视,从来只把眼光放在宏观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忽略了水利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没有把水利真正当做是具有营利性的基础产业,没有充分认识到水利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水利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水利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不断的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减少层层剥削的局面,从而保障资金绝大部分用到水利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要科学的管理水利单位,做到统一调度和平衡收支,最终达到完善财务管理机制的目的。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支持水利经济的建设,增加财政的投入,使水利经济建设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才能完善水利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才能研究出更先进的技术勘测、开发以及利用水资源。在设施完善和技术先进的情况下,才能节约时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控制成本。对于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政府要积极扶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使他们尽快成熟,尽早为水利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二)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尽快完善管理制度

在缺少水利经济人才的情况下,水利经济建设的很多方面不能赶上世界整体发展水平,影响了国家经济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应尽快的的提高水利经济人才的水平。及时,一定要加强对水利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到国外学习交流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世界先进的水利建设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第二,从国外引进专业的水利人才。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利建设人才较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国外专业水利人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带动国内人才更快培养以及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转变思维,抛弃水利经济发展旧观念

根据市场经济形势,跟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与时俱进,抛弃传统的落后的旧的思维模式,改变发展理念,同时根据国内的经济发展态势,找出相适应的新理念,促使水利经济建设更快发展。首先我们要把水利基础产业变成经营性性质,主要以水资源为主的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管理与水资源相关的管理项目,例如渔业、旅游业以及水域管理,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关每一个生产环节,尽量科学控制成本和制定价格,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

作者:王青 单位:水利部海委漳卫南局防汛机动抢险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