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谈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育 创新教育

摘要:地理教育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十分重要。地理教育就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好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地理现象、地理实物、模型和地理图表的观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如讲述‘我国的地形’时,先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地形,对照课本上几种地形素描和地形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帮助学生形成有关的地形概念。进而展示我国地形图,利用所学过的地图知识,仔细分辨图上不同高度的各种颜色。通过想象,把各种颜色变为活生生的地形形象。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等特点。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观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和地理原理的剖析或论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讲到‘南亚的气候与农业’时,指导学生看‘南亚地形图’得出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纬10度至30度之间。再由学生回忆‘五带的划分’,得出:南亚多属热带。又由学生观察地形图,思考‘为什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由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成因:北面有高山屏障。几个学生总结出本区的气温特点:属热带气候,终年高温,且气温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高。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地理对象的结构演变和分布的描述、比拟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由于地理对象极其广阔,地理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获取地理知识就必须借助想象。如观察地形图时,指导学生通过长期的想象,学生一看就知道哪里是山地平原,哪里是盆地高原。以如讲述‘河口三角洲’时,绝大多数学生未见过,但不少学生见过小水沟口常堆成平整的三角形带。向学生说明‘河口三角洲’比它大得多。这样学生就可以想象‘河口三角洲’的形状了。当然教师的讲解和描绘中,语言要、鲜明和生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地/!/理教学中采用多途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讲到‘南亚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时,让学生首先明白非正常年份就会出现旱灾和水灾。然后请学生给印度政府出谋划策,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学生看书、讨论和教师提示。学生提出了三个方案:A修筑水利工程,B植树造林,C控制季风的强弱。方案A课本中已经给出,方案B是学生根据森林的作用而得出,方案C真是‘异想天开’,但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教师应特别肯定方案C的新意(虽然现在还不行),并鼓励学生在科学上就要异想天开。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较好培养。

五、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地理教学中也有许多内容能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如讲到降水的三条件时,讲述了‘人工降水’的原理后,教师提出:能否人工不降水?学生通过一番讨论,说能者,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A去掉空气中的凝结核,B让饱和空气变成非饱和空气,C给空气增温,D把降水云系移到需要水的地方。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并向学生说明有的方法现在还不可行,但将来可能变成现实。通过这种逆向思维,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为固定的模式所束缚,成为一位初具创新思维的人才。

地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没有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要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是不可能的。如学生根本就不懂得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要想让学生通过看图就得出其地形特征是很难的。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逐步性。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情况,由易而难,逐步深入,使部分学生能想得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提的问题远离学生所学,学生的创新活动就毫无边际,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地理教学中许多异想天开的想法如能得以实现,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人为控制季风的强弱’,则整个季风区就没有水灾和旱灾,年年风调雨顺了。‘低成本淡化海水’则全世界的淡水问题就解决了。

四、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能对学生提出观点作合理的分析和评述,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否则教学活动将难以开展。

总之,地理教学中可开展创新教育的内容很多,方法应灵活运用。真正要发挥好其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对每位地理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是一门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人文社会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

关键字:地理教学 创新教育 应用

美国的小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做游戏时,不小心将皮球掉到了洞里,如何才能把皮球从洞里拿出来呢?这个问题如果是问中国的孩子,他们会很自信的回答"用水灌"。可是美国的孩子却对这个答案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水呢,如果洞漏水呢等" 美国的教师让每个孩子都想出一个答案而且不能重复,当然也可以对他人的答案提出质疑,于是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某些固定思维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进入21世纪,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那么如何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地理是一门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人文社会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教育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自2006年起,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

首先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新课程理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其次新课程教学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这是与传统教学过程的显著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

第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以及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模式下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充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的价值不仅只在于能够传授知识,更在于能够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传递知识是一个中介过程,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身心得到发展的人。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创新教育更好的应用在地理教学中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烈、唤醒、鼓舞。",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应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将问题抛给学生分析解决,并及时鼓励他们。 为此,我在课堂中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呢,你怎么想的,你会怎样做等。课堂中多这样的评价:太棒了,非常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这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将新的教学方法纳入地理教学中

在新课程下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我们应多采用自学讨论法、发现法、合作式、探究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被认为是一

点,在讲热力环流时,我采用了实验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做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空,风车会自动转起来。然后把酒精灯熄灭,风车不在转动,让学生总结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这个实验简单实用,学生在实验中理解了冷热不均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三、合理的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学生课堂活动是以围绕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的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合理巧妙地设计学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精心设计提问,激活学生知识的储备,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组织过程要循序渐进,尽可能涉及悬念。活动的过程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活动规则,学生过度兴奋要及时调控,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地理课堂上用"地理头脑"分析问题。比如说在讲交通出现的问题时,学生反响比较强烈,压车现象随处可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办法减轻或解决大连的堵塞问题?"由于结合学生实际,因此讨论效果较好,而且学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四、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牛顿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便他们出现了一些误区也要允许他们提出问题,讲出道理,同时允许他们敢于和同学争论,敢于同老师争论 ,绝不可以随意否定学生的观点、意见等。比如说:在讲我国大江大河的洪涝问题的解决对策时,我鼓励大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想一想都有哪些有效的解决办法。除了基本的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建立蓄洪泄洪措施外,有的学生还提出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能否将多余的水资源收集起来用于干旱地区,这样可以双利。

总之,为了更好的将创新教育运用在地理教学领域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做到在实践中学习。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 要: 直接体验也就是增加“实践”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是认知过程,比较重视教师所用教具的多样性和直观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老师所左右。创新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具,要让学生更多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或模拟过程中获得新知。

关键词:创新教育 社会发展 创造性 实践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根据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才能在松弛、甚至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二、优化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意味着“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创新”开展教学,要坚决抛弃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切实让学生当主角。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否可以打破教参上规定的计划框架,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深化。比如,可以去研究“交通、贸易和旅游业”,可以研究“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可以研究“假如人类移居月球”“假如海水不是咸的”等等。根据一般的规律,老师教课的时间大概只占1/3到1/4,而且也只是教一些方法,比如怎样利用地图,到哪儿去找更多的资料等等。

(二)直接体验

直接体验也就是增加“实践”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是认知过程,比较重视教师所用教具的多样性和直观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老师所左右。创新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具,要让学生更多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或模拟过程中获得新知。比如,“三圈环流”,“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可以让学生操作(或制作)简易明了的学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践课”讲究的是体验,“实践课”中学生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书本里没有答案,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创新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三)个性养成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创新精神的人倾向于:有见识、洞察力强、好独立判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以及言语顺畅,兴趣广泛等。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奇闻趣谈,地理之迷,社会热点,人类生存,都在其列,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诱导,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利于学生向有利于创新精神的个性方向发展。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养成,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变重视对教材的研究,为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研究,防止出现个性抑制创造性的情况发生。

三、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有关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地理科技报靠告会,如“我所见到的南极”,“北极科考见闻”,“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等;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还可举行形式多样的参观、调查、访问、夏令营等等。

四、改革地理考试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想不管考试形式如何,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比如,能否在现有的单纯静态理论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还可增设地理创新能力的附加分,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因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新则是个体综合素质中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

五、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的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地理学深刻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对立和发展的变化规律,展现了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动态过程。地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关系到地理学科的拓展和深入,更关系到我们所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要求。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兴趣是好的老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学好《地理》。

[关键词] 兴趣导课;新闻;故事;歌曲;课外活动

兴趣是好的老师。但我觉得他们在自然地理方面的兴趣并不亚于其他学科,教师只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定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真正喜欢上《地理》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对他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兴趣导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如以“之最”来导入新课。 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通过 “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较高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这时,学生沸腾起来了。

二、观看新闻,从世界的热点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走进信息时代,从中获得知识与信息。社会的热点问题,人们街谈巷议,最易引起初中生的好奇心,针对学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应该将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教学之中。如今年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为什么这样多?你能说出两三个吗?(海棠、天鹰、麦莎、珊瑚、泰利、卡努、达维),并由此穿插讲解台风的有关知识,这是一般学生都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生喜欢看,喜欢听,由此入题讲环境问题,气象灾害及防御,他们感到地理知识很有用,这样不仅教了书本知识,还拓展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

三、讲故事激发学生地理与历史互为印证的兴趣

在讲区域地理时,结合具体内容穿插故事学生容易感兴趣,如讲南亚时,可以讲讲《西游记》的故事,讲西亚时,又可以讲讲死海的民间传说,还可以穿插元朝军队与西亚国家的战争情景,西亚军队用石油点火袭击元朝军队的情形,由此可知西亚丰富的石油储藏。在讲非洲时,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探索海洋的伟大壮举,揭示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自己搜集如 “日界线趣事”等有关地图,天文,气候方面的轶闻趣事,在班上交流。

四、用歌曲来提高学习兴趣

描写地形地貌的歌曲:《高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峡情》《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黄土高坡》《我的家乡沂蒙山》《高高太子山》等。

描写气象气候的:《北国之春》《春之歌》《金风吹来的时候》《二月里来》《拉萨之春》等。

描写河流、湖泊的:《长江之歌》《多瑙河之波》《塔里木河》《黄河颂》《尼罗河畔的歌声》《密西西比河啊》《梭罗河》《太湖美》《洪湖水浪打浪》等。描写区域地理的:《亚洲雄风》《延安颂》《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北京颂歌》《新疆好》《人说山西好风光》《无锡景》《西沙,可爱的家》等。

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

五、用课外活动来提高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阅读杂志,上网,不定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专家谈“热点问题”(中东和平、气候异常、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经济一体化等);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学具制作等;

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游艺宫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或乡土考察,并及时写出相关小论文;暑期开展夏令营活动等。

新课标《地理》本身充满着趣味性,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激趣的方法,必定会使他们真正爱上这门课的,一定会学得更好。

浅谈地理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推进创新教育责无旁贷。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的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是创新人才的标志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个性化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精神。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下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想平台。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一批批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并留下鲜明的文化特征。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性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要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必须着眼于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中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强化其创新意识,帮助其树立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处处创新的意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强化,学生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热情才能被点燃,创新潜能才能被挖掘。同样,创新品质的培养,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形成学生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冒险、敢怀疑、敢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学生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个性。

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能者为师,提倡教师与学生在不同时段内互为引导者,即时扮演、随时更替,这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强、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为了扮演引导者角色,促使学生放开胆量、开动思维,追求事实、质疑真理、挑战,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

三、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是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本人根据陈龙安提出的"爱的"(ATDE)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景,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收敛性及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而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之上实施,强调爱的教育,以及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地、事实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较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采用"爱的"(ATDE)教学模式的实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诚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