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试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德育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知识信息交流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应当在馆员素质、环境、藏书建设、阅读指导以及开展文化信息交流等诸方面注意对大学生德育成长的影响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普通的公共图书馆不同,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是高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方面的特殊性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除了要尽可能收集人类科技文献精华之外,还要集中收集那些代表人类先进思想精华、对大学生思想成长至关重要的文献,在读者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当给予读者以人文关怀,创造一种知识殿堂应有的气氛,其次是使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促进知识交流,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一名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要在利用图书馆中度过.他们在知识信息获取方面当然是离不开图书馆的,他们在思想成长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图书馆的影响.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大学生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这对于大学生认识社会、树立志向和修养品格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喜欢图书馆优越的读书环境,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庄重氛围,是对大学生气质潜移默化的熏陶。

党中央针对我国大学生目前思想状况,从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兴衰高度,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从信息学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更是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用先进思想文化信息促进大学生思想转变的过程.高校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有所作为.下面谈谈图书馆在促进大学生德育成长方面应当做的几项工作.

1提高馆员素质

在当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其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文献资源建设,还是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工作、宣传、导读和读者活动组织工作,都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馆员的素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馆员的思想素质的核心在于热爱国家、热爱知识、热爱读者大学生在有爱心的馆员的服务中可以感到知识使者的温暖,进而更激发起学习和向上的欲望.当代图书馆员应当成为知识领航者,这就要求馆员对人类知识资源体系有所了解,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掌握至少一门专业知识,要对读者阅读规律有所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介绍代表先进文化的的文献.

我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质量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一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充实到图书馆馆员队伍中来,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技术不断被应用,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逐步上升.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服务态度生冷现象仍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还不能胜任信息时代知识领航员的角色,这不仅影响了图书馆功能的实现,而且影响了高校的德育氛围.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思想、业务素质是当前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需要.

2注意环境熏陶

存在决定意识,人是他所处环境的产物,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长时间地在图书馆中学习,图书馆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图书馆利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素质产生影响是有许多文章可作的.首先,图书馆应当是校园内最安静的场所,这种安静体现的是对别人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其次,图书馆的一切应当体现出严谨与次序,包括藏书排列的严谨次序、馆员行为的严谨次序和读者活动的次序,这是知识本身次序的需要,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严谨治学习惯.再次,图书馆环境应体现文化底蕴,符合自理学规律.装饰应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注意色彩心理学,使读者在图书馆里心情平静愉悦,灵魂受到启迪

3建设特色藏书与专题数据库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所在,目前随着图书馆电子化网络化进程,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理论正在更新,呈现文献资源整体化、特色化两种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入图书馆网,享有全社会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要发展自己的特色资源以满足读者的特殊需要,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师生读者情况和本学校本地区特点建立特色藏书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本校师生文库、地方学者文库、地方文化文库、地方经济文库等.以上这些特色藏书体系可以使大学生们现实地感觉到周边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使他们坚定爱祖国、爱家乡的信念,增强努力学习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目前intel网上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一些大学生思想教育专题数据库.比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独领风骚的人物不断出现,可以建立先进人物特色数据库,网络时代许多大学生面临虚幻与现实矛盾的心理问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数据库等诸如此类特色数据库是会受到大学生欢迎的.

4加强大学生阅读指导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阅读范围很广,这有利于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成为社会需要的发展的人才. 但是也应当看到,一些消极的作品在影响着大学生,而那些真正对他们成长有利的人类精神文化精品却很少有人阅读,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多少书?图书馆员应当研究这些问题,大学生需要切合实际的、高水平的阅读指导.图书馆馆员应当了解文献、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阅读指导计划.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图书馆应当利用好网络这块阵地,宣传好书、介绍读书经验方法、推荐读书计划,使大学生理解读书与成材的关系,自觉用人类先进文化武装自己.

5开展各种知识信息交流活动

当代大学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知识交流中心.大学生除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之外,参加各种课外知识交流活动无论是对于知识获取还是思想品德培养都大有好处.大学校园内的各种社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媒介.图书馆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各种读书会、研究会,也可以为其他学生社团活动创造条件.

在大学的各种知识交流活动中,专家学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意义很大,图书馆是专家学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天然桥梁,利用专家的智力来开发图书馆资源,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当前的形式下,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去,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进而提升自己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探讨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化的不断变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下,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作为当代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社会和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在深刻理解德育教育工作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色和人才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工作 重要性 探讨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保障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广泛,当代的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更应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得当代的大学生都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真正的人才和高层次、高素质的一个群体。

一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过程,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道德品质一般包含对道德的认识、道德的情感、道德的意志和道德的行为四个基本方面,以上四个方面长期的相互联系外加促进,构成道德品质的全部。其中直接表现在外部的就是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特别是高尚的道德行为,与他所受的德育教育分不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同时也是思想和行为定位的重要时段,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取向。高尚的道德是通过长期不断德育教育才会最终形成我们都能看见的道德习惯,这样的道德习惯经过正确的疏导,在时间的历练下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道德原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说,我们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和谐融洽的社会状态。

近年来,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和谐、融洽、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地方,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各大高校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流向社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状况。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甚至养成了不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可能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独生子女增多,整体上又趋于老龄化,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结果造成很多大学生纪律约束力差、强调自由、时间观念弱、以自我和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够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感差、劳动观念淡薄等。另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全球文化的高度共融,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多种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中间,影响着处于道德品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集散地和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排头兵和生力军,并且有着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思想根基等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支持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 德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并且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已经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他们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近年来,就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急剧递增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许多企业又在抱怨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外,更重要的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一致,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不顺利仅仅是知识掌握、个人能力、面试技巧的问题,其实,造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这些有时对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没有跟上其成长独立的进程,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知识和专业以及外在包装,忽视了自身内在素质的共同提高。所以说,学校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大学生及时、正确的德育引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还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同时还与社会人才质量密切相关,是每个人健康成才、独立就业的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摘要: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传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入手,探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几点原则,并提出几点认识和思考,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德育教育;应用;原则;思考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微信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网络学习和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3月,微信用户人数达到6.97亿,其中18-25岁年龄阶段的用户比例达到45.4%[1]。而正处于18-22岁这一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且有着强烈的交友需求,无疑成为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微信不仅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而且拓展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微信公众平台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账号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多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2]自2012年推出以来,凭借其交流的及时性、推送内容的真实性、绑定服务的实用性、受众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方式、传播道德价值的新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与时俱进的平台。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群众基础为高校德育教育开创新的教育平台

90后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敢于颠覆主流和传统,更加注重个性化,是新型技术的主要传播力量和应用者。微信公众平台因其操作的简便性、人际交流的高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针对性等特点[3],符合青年学生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交流习惯,深受青年学生的追捧和热爱。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善于接受新兴事物,这使得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的,其的内容、信息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目前,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涉及校园新闻、场馆服务、学生活动、通知公告、心理健康、求职就业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密切关注的,学生对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需求性与依赖性。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校与学生沟通强有力的桥梁与纽带,使之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的抵触心理,得到较大限度的减少。

(二)双向传播模式有效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效率性

在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下,往往是凭借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进行。对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只是单向的上对下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具有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寓教于乐的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突破了传统“学校——学院——辅导员——班干部——学生”的教育模式,高效地完成了学校至学生教育的直接传达。这种教育模式并非单一的上对下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教育模式。在推送内容的同时,学校可以在平台中对所接受的内容进行意见的表达,收到信息反馈之后,亦可以根据实际内容有目的性的发送相应信息作为补充,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教育传达时间的大幅度缩短,使得德育教育的目的性、性随之提升,有效避免了中间环带来的迟滞性并减少传递误差。

(三)为传统德育教育增添了新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以微信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冲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在空间、时间上的限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技术手段,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和参与程度更高的互动平台,丰富了德育的载体,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易引起大学生内心层面的认同。高校创建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使得教育者在隐匿其身份的情况下,摆脱了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紧张之感,拉近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下,学生可以轻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层面和态度层面的积极转变,教育者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德育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的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方法,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际的德育教育方式。因为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能表达对方的全部感情,会让人感受到一丝冷漠。这就需要辩证的看待现实中的德育方式同虚拟的德育方式,应将二者有机结合,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摒弃。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完善的功能、鲜明的特点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一)注重双向性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较大的特点就是双向性,即学生——学校之间的双向性。高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其推送的内容不能放任不管,而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关注及其反馈。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关注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接受并认同的内容,才是高校微信平台存在的基础。因此,学生关注与希望学生关注如何达到统一,认同与被认同才是根本。

(二)注重服务性原则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作用。学生工作是管理育人工作,更是一种服务育人工作。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方式和手段,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需求、困惑和心理状态等为主要关注内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注重内容丰富性

创新教育方法是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必须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仅是将传统的教育方式拿来主义的照搬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普遍认可,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时还会引起反作用。在实践中应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普遍融入日常进行的微信互动环节,不断淡化教育者的角色,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更好的实现德育目的。在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不同的事件特点对应处理,使学生个体得到尊重,有利于受教育者发挥主动性和自我教育性,也有利于个性的塑造和发展。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认识和思考

(一)注重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今主流的互动交流媒介,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能够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被教育者的被动式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真正在互动、平等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交往方式相对于课堂教学、班级例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显得更为轻松、和谐、愉快,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学生也可以根据平台所的内容,了解老师们的最近动态,二者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在平台的互动留言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动中了解彼此的观念、意见和感兴趣的话题。教育者可以根据留言内容及时给予一定的评论、肯定,使二者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信任和合作,进而拉进距离,提升师生的情感互动。

(二)注重心理辅导,提升德育教育方式

当前,微信已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学生往往通过微信朋友圈将自己的思想以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表达。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加关注,及时了解学生近期状态,并将相关内容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疏导。这样,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进而缩小心理差距,将不能说的秘密、故事公开,去除学生心理的疙瘩,降低心理风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打破传统的共性教育,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梳理、总结,不断改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广泛提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

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行过程中,学生运营参与必不可少。在此期间,可以将学生作为平台信息的采集者、编辑者、者,同时又可以将其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学生运营者对学生群体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为了解,在信息收集、整理过程中更接地气,能普遍提升阅读量。同时,通过“学生运营,服务学生”的原则,实现静默认同及身边感染,让学生成为教育者的一部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的力量,通过对少部分学生的教育实现引导大多数学生群体教育的目的,更好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理念。

(四)注重学习借鉴,充分吸取他人所长

对高校德育教育者而言,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和考察校外德育教育经验的机会较少,因此在学习时间和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为高校德育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舞台。高校德育教育者应根据自身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的特点,添加其他兄弟单位甚至是社会上德育教育做得好的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他人所长及其先进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得到一定的提示与启发,以便进一步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的优势。

作者:张慧 姚婕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大学生德育教育方法与措施

摘要: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国家资助政策服务价值,对于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措施

1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1.1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人才储备,其本身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潮流取向有重大关系,做好资助领域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弘扬新时期核心价值观,培养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均符合要求的先进人才,对于未来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资助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方便大学生深刻理解国家资助政策存在的本意与价值,了解个人不当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危害,对个人行为做好规范与反省,为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机会。德育教育要贯穿大学生资助工作全程,在学生群体之中传播正能量,为他们树立正确三观提供支持。

1.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对于个人成长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更为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今天,德育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他们更加积极的面对困境,在获得帮助的时候懂得感恩与奉献,实现个人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同时,德育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历来的重中之重,在资助工作中融入该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与水准,在大范围内实现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1]。

2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问题分析

2.1学生个人问题

大学生想要获得国家资助资格,需要出具相关证明文件,不少学生为获得该资格,在出具文件上进行造假,通过走关系等手段骗取国家资助,甚至还形成了“比惨、比穷”的不良风气,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典型的“我贫穷我就必须要奖助学金”这一心理,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导致学生之间形成负面攀比风气,甚至因为金钱导致师生、同学之间的矛盾。另外其他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则因为这种风气需要将个人家庭情况告知更多人,这很容易导致他们自尊心受损、自卑感加重,不利于个人成长,甚至部分学生会出血厌学等情绪,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各类问题。

2.2学校问题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方面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在核对学生个人信息方面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落实,但是高校在核对落实工作中执行不力、缺漏多、内部交易频繁、资助工作管控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严重影响资助管理质量与效率。在需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缺乏足够多的专业人员,教育安排不合理不到位,无法有效组织学生活动等,都是常见的问题,也直接导致资助工作德育工作开展不力。另外,由于我国资助名单主要集中在开学季上交,在新生开学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开展这项工作不仅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基本了解,同时在人选落实与筛选方面也存在诸多麻烦,对于执行工作人员而言不利条件过多,不利于资助工作质量的提升[2]。

2.3社会规范机制缺乏

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配合,还需要地方机关的工作支持,学生们开具证明时必须有当地机关的认证,学校以此作为依据才会进行资助资格的认定。但是现有体制下,我国民政部门出具的各类证明可信度偏低,在各个地方,无论本人是否符合条件,民政部门都能提供相应证明,一方面与这类证明的管理缺乏明确严格规定,无论证明正确与否都缺乏相应惩罚措施,因此导致开具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情况核对工作较为繁琐,工作流程不严格、便利度偏低,直接导致证明开具随意性强。

3大学生资助工作强化德育教育举措探究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在资助管理方面要加强相应资助队伍建设,以资助管理部门为中心强力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教师的专业教育,从管理部门到各个学校科系合理配制专业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在资助工作管理源头贫困认定方面,要改进工作模式,在保护学生自尊心与隐私的前提下,以层层审核与监督的方式开展考核或者互评工作,要建立明确准入、退入机制,对于家庭情况较差学生提供到位资助,对条件转好学生采取退出机制,对证明造假、有诚信问题或者盲目比惨学生进行惩罚处理,在各个环节都提供相应的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无形中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3.2强化资助宣传与德育教育

为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要做好宣传与教育两方面工作。要利用媒体平台与信息优势促进国家助学政策的落实,通过诸如校园网站、校园LED显示屏、相关会议、家校通信息推送、微博微信平台等载体和形式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与举措,让所有师生及家长都对有关资助政策应知尽知。高校内部要严格规范助学工作操作程序,主动接受师生及其社会等的多方监督,在切实把国家助学政策、资金落实到位的同时,提供德育教育中诸如感恩教育、奉献教育等,勉励学生注重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塑造,提醒学生们要“正念分明”修炼好基本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成才。在高校内部还要按照国家关于奖助学金的相关政策与精神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和优化考核方式,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好,持续拓宽德育教育这个工作切口,全力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丰厚的铺垫和滋养[3]。

3.3多举措强化德育教育

在资助工作开展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要求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将个人不当行为进行记录,尤其是对于骗取资助、诚信造假、证明造假、有欺骗行为等学生,不仅要实施重点教育,还要将个人诚信情况纳入学校成绩综合考评等环节,提升诚信档案影响力以及震慑力,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学校内部要发挥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开展各类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做好个人行为的规范与反省,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在个人诚信方面受益。对于出具学生贫困证明的相关部门,要加强规范管理,国家要积极完善并出台相应法律条规,在认证工作中加强核对与监督,对于有造假行为学生要进行警告,对于虚假证明则要进行处罚,以确保从源头上杜绝诚信造假现象,为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有助于确保国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帮助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于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要加强管理与管理,从学校、师生到管理部门,提升资助工作管理水准,以服务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作者:施维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大学生德育教育重要性研究

[摘要]目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新挑战,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要从学生自身做起,通过教育转变学生个体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重要性挑战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肩负者,也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所以,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高尚道德是必备的素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德育教育程度。高校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的一站,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德育教育研究的背景

德育即道德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才华多么出众,德行永远是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低的标杆。从古到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德育教育,都很重视对自身高尚品格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道德品质的培养比在高校所学的专业课程有时更具社会价值。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价值。“德”需要靠大家去用心守护,而“德”的传递就需要“育”来进行,因为“育”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未来打下基础,每个民族、国家都需要教书育人,以此顺应时展潮流。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中国教育事业中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极高的地位。可以说,德育教育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幼儿园教育、高校教育乃至一生的社会教育中,人都在接受德育教育。社会各方面都包含着德育教育,但这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教育效果,我们应在连续的精神理念中逐渐形成一个人应有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德育教育的使命就是把人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觉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从个体层面到国家层面都能很好地体现这种精神,那么这样的国家才能具备一个大国应有的风采,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自如地展现从容姿态。

二、目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从现阶段来看,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纠纷大量涌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氛围略显浮躁,一些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已经超过对精神财富的追求。政府在不断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时,仍然需要大力推崇和发展德育教育。而承载着国家未来的高校学生更应是德育教育的先行者,应让每位大学生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目前,现实生活中偶尔发生的道德下滑现象,导致一些人看到老人倒地不敢扶、看到车祸不敢报警等,这是现阶段我国道德领域面临的挑战。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不文明行为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存在,让很多人对大学生的评价就是“高水平、低素质”。当前,我国学校改革较为缓慢,推行的教育主体还是应试教育,在其压制下,难免让学生无力抗争而沦为分数的机器,而德育教育在不经意间被忽视了。这样,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就容易受到伤害,面对挫折、面对困难的时候容易做出过激反应,自身承受痛苦的同时也给家人、给社会造成一定伤害。这就需要国家进行一定的改革,在改变分数及时的观念的同时,着力于教育机制的深刻变革。随着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文明程度不单单取决于工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很重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我们应该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尤为重要,我们已经从野蛮的社会进步到文明的社会,理应将那些野蛮的不文明行为封存起来。社会更偏爱阳光自信、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这类大学生的塑造需要个人的努力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需要综合各方面力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从学生自身做起,通过教育转变学生个体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在计划生育国策的驱动下,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部分人不喜欢和同伴分享快乐,喜欢单独活动不合群,以致于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自私的行为。所以,在进行道德教育前就应引导学生先消除这种不良意识,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别人分享。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十年树人、百年树木,这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次、反复的教育才能达到效果。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当他们的自我意识发生变化时逐步地对其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树立优良的道德价值观。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二)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针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校园无疑是好最重要的场所,大学生的四年时光都将在高校校园度过,校园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在日常教学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充满活力而又知识渊博的教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及时职责是育人,传其道,先成人,后成才。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可能只记得一时,而育人却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不断影响着学生。[2]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课内外的互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大学生既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也可以了解教师个人曾经的奋斗经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一本精彩的书,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导去翻阅其人生历程,从中有所感悟、体会。学生可以从教师的丰富经历中发掘出应当获得的正能量,从而在教师的影响下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做人的智慧,而这也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大学生的德行有着显著的塑造提升作用。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在高校不得不提的就是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多元化的校园生活是每个大学生最值得好好把握和珍惜的。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大学生拥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展现自己、释放自己。学校方面应该在活动中渗透健康的兴趣志向、积极向上的审美观,通过多样的形式展示团结、创新、竞争、顽强拼搏等方面的教育;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底蕴,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校园建设中,活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在新颖独特的板报园地中,在极富感染力和教育性的校园标语中,在兴趣盎然的各项竞赛评比等活动中有意渗透,将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开来,以达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兴趣能力等效果。这种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能将大学生的德行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四)挖掘学生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校可开展各式各样的道德宣传活动,让大学生感受浓厚的德育熏陶。像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样,通过评选、树立榜样,向大家不断推广,倡导大家学习,树立优良的社会风气。在高校里面进行德育教育时,这是值得我们参考、效仿的。大学生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关注学生群体,可以先挖掘身边的学生典型,评选身边的道德楷模,广泛宣传,教师带头学习,从身边做起。同时倡导学生参与,争创先进,师生之间相互立下约定,通过相互监督达到效果,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往往可以打动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在道德活动上签字,通过微博微信记录自己每天的变化,反省自己的行动。此外,在高校开展德育课堂,使德育课堂形成一种办学特色。一些学校将传授知识技能当成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把传统几千年来弘扬的教书育人宗旨都抛诸脑后。我们应该深知并重温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总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个人的未来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政府、社会、高校都需要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德育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方法多种多样,要将德育的理念贯彻其中,以人为本。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才能很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陈雅桃 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