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教育心理学问题探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心理学问题探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 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教师,不辞辛苦, 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 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搞好钢琴教学。
一、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 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较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 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 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为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缺乏意志力与责 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 法与音阶练习等产生厌烦情绪。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硬学,结 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而将钢琴砸烂堵也曾有所闻。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 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比如 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教识谱,还是教演奏,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意性乐曲时,教师在范奏前 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磁 带、唱片、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音乐会录像、观看实际演出等。幼儿多具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 的特点。家长、教师平日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充分肯定。 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能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以 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 成绩的提高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地学琴。
二、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 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 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 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 ,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 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 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 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形 象。通过的范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 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技艺的训练,而忽视了创造力的挖掘,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 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 儿童钢琴考级比赛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有许多考生在演奏技艺方面尚不错,但音乐感、 节奏感极差,使乐曲显得空洞、枯燥、乏味,没有一丝活力。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 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律感,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 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各种节 奏谱。另外也可通过一些人的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过来通过听音 乐产生联想,让学生以音乐形象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好办法。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 倍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幼儿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 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 序渐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每个幼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 差异。因此幼儿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比如有的 男孩子脑子很聪明,但特别好动,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女孩子自尊心特别强,非常敏感。教师略微 批评她一下,便会哭闹不止。很显然对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批评,然而也不能对其错误置之不理。每堂课对他 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且用非常温和的语气讲:此处如能弹 得更优美一些就好了。孩子们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很快就能纠正错误。有的家长看到比自己孩子后学的都已 赶在前面,非常着急,不时训斥,甚至打骂和强制幼儿练琴。有些教师也往往缺乏耐心,动辄对孩子严加训斥 ,甚至拿根小棍敲击孩子的小手。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不仅产生了逆反心理,厌恶学琴,更有甚者一听要上钢琴 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还怎能学好琴呢?对这样孩子只有耐心地启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 趣,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上好每一堂课,并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布置的练习任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同样 也能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中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教育心理学问题探讨:教育网络化下的教育心理学问题研究
现阶段教育网络化在教育中已经逐渐成为了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式,尤其是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网络化更是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然而在进行教育网络化的同时需要一定的教育心理学进行引导,但是现阶段的教育心理学在进行教育网络化指导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育网络学在教育心理学引发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认识教育过程中所关注的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家庭环境教育。教育网络化在现阶段教育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其引发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也逐渐成为相关教育学家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中笔者立足于教育网络化将其能够引发的教育心理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教育网络化概述
教育网络化即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原来的传统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网络为主的学习模式。教育网络化是实施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交流性成为其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网络化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网络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网络将自己学习的主要目的、以及学习的内容进行明确。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内容确定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方式再进行明确,在网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将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网络化的交流性
教育网络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交流性,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正确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之后,出现疑惑可以根据网络将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补充,在不断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二、教育网络化引发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一)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认知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范围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其重点研究内容。其实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对于学习形成的某种规律是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发生变化[1]。教育网络化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性的,当然要求学生长时间对其保持注意力如果只是依靠网络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的。知识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其更具有立体性,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加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然而一些相对系统的文科知识内容在表达上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育网络化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同时,是根据相关知识结构进行评价的,但是学生在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是更加立体的,相对机械化的评价并不能将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学生进行误导。以此学生在进行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与现实学习是存在一定的出入的,将此现象进行改善其重点就是要将教育网络化更加现实。尤其是学生在教育网络化的学习过程中其重点针对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对学生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而实行了教育网络化之后,学生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从环境上失去了与同学进行情感交流的条件,是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机械化[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更加需要心灵上情感的交流,如果长时间网络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交流,没有与同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网络中进行匿名的交流,很容易导致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下降,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成对比,学生容易形成网络性的多重人格,甚至将网络生活中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长此以往,学生在教育网络化的教育下,不仅心理健康上容易出现一定问题,对身体健康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教学,在家庭环境下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学生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育网络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相关情感教育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目标,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行为的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偶像。因此家长不仅要对学生的生活负责任,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调整,保障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发展。学生家庭环境的构成以及家长的职业、文化学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对其进行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环境教育的结合,是对学生成长过程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网络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一定的学生教育心理问题,作者在文章中也从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认知问题、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等三个方面对其能够引发的教育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教育网络化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推动相关教育部门对其进行改善与解决。
作者:任静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教育心理学问题探讨: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心理学问题论文
近几年,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逐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向新的法制化管理轨道运行。笔者根据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实践,谈谈其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一、关于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交通执法过程中,有许多人认为,交通法规知识的缺乏及“交通法盲”,是出现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何谓“交通法盲”?即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之谓也。“交通法盲”同交通肇事是什么关系?只要做一点抽样调查就会知道: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不知法,不懂法,固然容易造成交通违章及交通肇事,但是,从发生的大量交通事故案例看,因对交通法规的无知而违犯交通规则的实际上很少,就是除驾驶员之外的其他触犯交通法规的人,还是知法(包括知之不多者在内)违法的占多数。
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知法、懂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普及交通法规常识的宣传教育中,仍然要把它放在重要地位。但笔者认为,交通法制宣传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对公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所谓交通法规意识,是人们对于各种交通法规的观点、态度的总称。具体地讲就是人们对现行交通法规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交通法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规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交通法规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同人们的道德、政治等观念紧密相联。
交通法规意识的结构,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交通法规知识(认识功能);二、对交通法规的态度(评价功能);三、守法的行为素养(调节功能)。
以上三个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
1、交通法规知识的多少是人们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守法素养的认识基础。
2、仅仅具有交通法规知识,并不能保障人们不去违犯交通规则。如果不尊重法规,法规知识本身是不能防止违犯法规行为的。
3、虽然调节功能来源于个人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评价,但是,它又是相对独立的层次。调节功能实质上是一种对利益诱惑的抗御能力和对行为的自控能力,它表现在当个人意愿和需求与道德、法规产生矛盾时,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法规,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抑制个人各种错误的意念。调节功能的完善,表明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程度,它是防止各类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关口。当调节功能不够完善时,个体虽有较好的守法素养,也会受社会群体不守法的影响而不守法。例如个体不因无交警在场而闯红灯,但因见其他群体闯红灯,便也跟着闯红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宣传交通法规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的。如果说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知法、守法,那么,就应当着眼于交通法规观念、法规意识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一些交通法规条文。
(二)对车管干部、机动车驾驶员和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在掌握交通法规知识上应有不同的要求,对前者应帮助他们多掌握有关的法规知识,对后者应着重使他们掌握与道德原则相关法规,重点解决正确交通规范的树立和坚定的交通行为素养的培养问题。
(三)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应当结合“普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来进行,从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交通法规教育的意义,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刺激”
心理学需要研究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借助语言传达思想的过程,研究言语(包括口头和书面言语)如何被感知和被理解以及它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因此,在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充分运用交通案例来说明法规条款的意义,以调动情感产生较强的刺激,使受教育者在脑子里引起震动。
要取得这一效果,就得摸清各类交通参与者存在的与交通法规相违背的主要思想动机。比如带有事故倾向性的驾驶员,在性情上必然存在某些偏差或缺陷,或表现出侥幸心理,利己动机,或缺乏职业道德,或急功近利等等。这种人对交通法规是置之不理、明知故犯,对这类人采用一般的交通法规教育很难产生其思想感官刺激,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向一般交通参与者讲解的车祸概率问题。车祸发生的概率若按总人口数计算确实很小,但它的发生概率并不像去参加摸奖,百分之一的奖率就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并无其他外在条件;而车祸的发生则与之不同,只要你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或公路上行走、驾车、有时略一疏忽,发生事故的可能就会百分之百,你要不信,假若你往急驶而来的汽车迎面走过去,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看看是否会发生车祸。另外,有时车祸的发生又并非因自己的疏忽,而是由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疏忽,或是遇技术不佳或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处置不当等。由于他人的行为并非自己所能掌握,因此在道路上必须时时注意安全。通过这样讲解,结合一些交通案例,在群众思想中引起较强的刺激。
事实说明,典型交通案例是从事实中总结的经验教育,让事实说话,从反面阐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只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切近性、针对性,就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交通法规宣传的社会效果
从宣传心理学角度看,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有三点值得注意:
1、宣传的生动性。怎样使“干巴巴”的法规概念、条文通过宣传,讲解变得生动活泼,迅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关键不在于单纯地列举很多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例,一味地追求所谓“趣味性”,也不在于经常用考试的办法去推动大家背诵、记忆,而在于紧密联系听众(读者)的交通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一般的交通常识和原则。联系本地区发生的或群众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违章占道、违章行走、违章驾车造成的危害,讲解遵章守法的意义所在。生动性还体现在能够具体分析各类违章人员的动机及需要,从而选取不同的“素材”,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2、宣传的指向性。在交通法规宣传中,为了提高群众知法的兴趣和遵章的自觉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交通法规宣传的重点放在加强人们的权利观念上,即从维护公民权利的角度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如果仅仅是驾驶员,多数人就会觉得与我无关。如果我们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自身权利的观念出发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就会使这一工作出现新的气氛和新的局面。它会使人们把交通法规看作是自身的需要、生活的必备和护身的法宝,而不是异已的对立的力量,这样的宣传效果,必然是显著的。有明确的权责观念,人们就会自觉依照法规条文去做,就不会轻易去做侵害危及他人安全利益的事,并能依据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安全。这正是培养、建立交通法规意识的重要内容。
3、宣传的目的性。即明确交通法规宣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交通法规意识。它表现在整个社会气氛和精神状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其基础在于建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现代的、健康的、强大的心理意识结构。为了增强人们的交通法规意识,除了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选准切入点对人们进行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外,交警的严格执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交警严格执法,其本身就是对执法对象宣传交通法规,严格执法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执法对象个体的交通法规意识,而且在于刺激执法对象个体之外的群体,培养社会群体的交通法规意识。因为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外因往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问题探讨:教育心理学问题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建议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问题;策略
一、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
1、教育心理学
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教育心理学,其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对教与学的基木心理规律展开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对情境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个心理过程、一种心理现象的教育。换而言之,它是对两教育大主体一学生、教师,三大方面的研究。三方面的研究分别为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的特征、学生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教及教学这三方面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互动系统,教师课堂的“教”与学生课堂的“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时时刻刻受着教育活动的影响。
2、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当今的素质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侧重点在于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整体的发展。当前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开展教学,要做到一视同仁,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构成、认知能力等方面,开展不同教育,基于每个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与开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度探讨、深刻研究。素质教育主要是对人后天的生理天赋进行后人环境的熏陶、改造、教育以及主体的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过程。素质教育是对人的体质、心理、性格、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品质因素的开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结合其概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心理学研究的是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的联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一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特殊规律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活动是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从某种程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受教育个体知、情、意、信、行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想将其做好做到位,必须遵循、尊重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规律,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调动个体的需求、动机、兴趣、信念,让个体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研究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活动,揭示活动的一般规律,如需要理论、激励理论、态度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研究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通过对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的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和创造优美和谐的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心理研究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探讨个体心理品质完善的方法和健康心理培养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论研究
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高效开展心理信息收集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武器。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建议
1、规范学科体系建设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现状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深受学科体系不成熟、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困扰。然后在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对学科归属、基本范畴、内容体系、理论构建等问题进行论证,摆正、澄清政治教育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的关系,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对象。此外,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2、深化学科实证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其独特的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学科属性,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科理论是否正确,离不开实践指导和检验,实际操作、实证研究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要面向社会、面向政治教育实践,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如多元思想碰撞、外来文化冲击、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等问题,把握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多样与学科与主导之间的平衡,加决探索、超越的步伐,谋求学科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同步,推动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的科学性。
3、加强专业研究和队伍建设
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研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研究的重点。鉴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界要加强对教育主客体心理矛盾、教育环境、社会要求的研究,以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复杂变化过程,解决教育主客体、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学科专业研究方面,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并大力推进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这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来说必定是大有裨益。
4、推动多方联动,形成规模效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中过程中,学校、政府、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三方。其中,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队伍培养和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政府与社会是学科发展强有力的后备支撑。因此,推动学校、政府、社会三防联动,给予学科建设更多的关注,为学科研究提供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支持,不但可以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长期低迷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加速学科体系由领域学型学科向范畴学型学科的转型。
四、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1、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就会被这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不知不觉便给予高度的关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中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随处得到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时日一长,学生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感,认为中国人都会汉语,懂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美,学生便无法体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此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吸引学生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对相关文学语句的含义进行提问,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学生在其中举出其他典型例子作为补充,对于表现较出色的同学要表扬,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较大动机。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一门心思想把它学好,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会表现出一种必须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且必须要将其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成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堂的引入是基础,教学是关键环节。较好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不知不觉地记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口、动脑、动手,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案,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个人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积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知器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授知识的效果。同时,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情感投资”,在课堂中甚至生活中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被接受感以及归属感,感觉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生容易爱屋及乌,因而会对教师所教科目产生兴趣,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结束语
纵观教育心理学实践发展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明确问题存在的根源、基于整合观点创建品质教育心理学内容系统、实现教育心理学各类关系的有效处理,基于素质教育明确学科研究导向,方能真正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激发教育心理学内涵优势,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艰苦奋进的品质品格,关注个性培养,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