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浅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业的外部形象之一。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 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1.4 租赁的设备使用期间,租赁双方在设备管理上还有脱节的地方。

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来自三个渠道:(1)施工企业自有设备。(2)施工人员自带设备。(3)从租赁公司租赁来的设备。租赁物体的管理,我国的《合同法》和《安全生产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赁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像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负责。目前租赁市场中,各承租企业比较注意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租赁合同也将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楚,但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就不那么重视了,由于这些设备小,使用频率高、周期又短,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企业,所以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在设备使用中主动维护保养设备的动力明显不足,设备只要能将就着用就可以了。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是你施工企业用,日常的维护当然该你负责。设备的管理在此出现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

2.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使用、维修、保养)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2.1 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2 正确使用,及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该设备。

同时,应在保障机械操作人员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同时,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

2.3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障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4 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强化机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品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状况与对策

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的工作量大、户外作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加上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文化素质不够、学习能力不足,操作技术掌握不成熟,会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建筑企业项目繁多时,设备的持续周转使用,容易造成设备疲劳,加速磨损老化。

不少建筑机械企业更加看重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修理,忽视了日常对设备的保养工作,没有能明确的把保养工作落实到岗位职责。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有利于对机械设备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知道、早维修。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造成操作员没有对待机械出现的“小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就容易互相推卸责任,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而且影响了工程进度,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降低。

2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规范机械管理工作。建筑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大资金投入项目,为了确保建筑机械的可持续可循环利用,完善相关的管理,才能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首先,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岗位细分,职责分明。努力做到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协调,从管理部门到基层施工人员,都有维护设备的职责。其次,要做好设备统计工作,新设备的入库、使用情况、维护情况、更新配件等要做好登记工作。加强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设备的技术问题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记录。再次,做好专人维护定职定岗,对每个机器设备,指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保养、维护、维修工作。不能随意调配技术人员,以免交接工作不清楚,给机器带来额外的伤害。

2.2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工程现场机械配置要成套配置,必须有利于施工,生产上使用,经济上合理,避免设备的盲目运送现场,造成闲置和资源浪费。各机械设备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无论从工艺还是性能上,都必须达到工程项目的要求。调配方案的经济型与机械设备间的一致性,既要考虑定量因素,也要考虑定性因素。

2.3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责任感,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职工的培养、使用、完善激励机制等管理办法,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训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坚持以德为先、为才为优的标准,注重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如果发现设备损坏应该及时上报,停止使用,不能私自解除或者忽略。提高操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

2.4日常设备维护和检修,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维护的体系,以保养为先导,以更新为辅助,以使用为目的,形成高保障体系。施工单位要拟定详细的保养计划、严格按照保养程序,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如果施工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构建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每天收工后,对机械进行安检,并对操作员进行技能知识的抽查,保障操作员按规定使用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要由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检修,清理故障,保障每天施工工作正常而且安全的进行。

2.5及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一方面,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有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科技的飞快发展,一些老旧机器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项目质量和工艺的要求,造成企业市场受限,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机械设备用时间的增长,其使用寿命也会越来越短。对新机器的购置,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是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使用过旧机械设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达到报废条件的机械设备,必须毫不犹豫进行更换。

3结束语

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仅仅是记录登记工作,而是在日常施工作业中的调配、使用、保养、修关等一系列的程序,做到预防为主,保障职工安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必须得到领导重视,培养一批的人才队伍,并进行激励机制管理,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作者:刘东凯单位: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论文

摘要:介绍了国有体制下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维修机械设备人才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建筑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和重要,在大大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加强了成本核算,对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用租赁方式给予重视,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国有体制下,建筑机械设备的投资,由于受所谓固定资产旧式概念的影响,基本上采用的模式为:单位购买—单位所有—单位使用。就如笔者本人单位而言,其大型建筑机械设备购置时间,从最早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建筑企业,把资金主要都投入到主业中,用于持续投资建筑机械设备的资金几近于无,所购设备使用年限基本上都已超过10年,部分已经报废,在用建筑机械设备陈旧。虽然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设备进行一些革新,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克服了许多困难,狠抓了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创新使机械设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仅就这些当前管理工作的现状作出剖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与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技术层面来讲

①机械设备陈旧,技术状况下降。

②操作人员队伍庞杂,素质高低不一。

③修理技术力量薄弱,维修保养困难。

④配件质量好坏不一。

(2)从管理层面来讲

①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②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

③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2产生建筑机械设备问题的多方面因素

(1)国有大中型企业购置建筑机械设备的时间,大多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在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大都已进入使用寿命晚期,经过10多年的使用,即使维修保养到位,其设备现状已不具备良好状态,为了能投入使用,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其使用,从经营上来说,已是一种负担。

(2)我国建筑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建筑机械是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才能上岗,但现在一些培训点,为了更快让人员投入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强度、实践都不够,一些人员可能今天还在人力资源市场等待用工,而明天就成为了一名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许多操作人员仅仅只会动按钮,而对一些基本的维修保养作业都不懂,这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作业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预防都有害无益。

(3)在90年代初期,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在此期间,许多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都大量引进了一批大学生,但从此后,却很少招收中等专业人员,这批大学生现在留在建筑企业的,都已成长为管理人员,但对于进行实际操作的维修技术人员,已出现了人员断层现象,基层大量缺少电工、机修工等维修人员,造成建筑设备维修力量薄弱,设备维修保养困难。

(4)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配件也打断了专营,进入了市场,其利弊众说不一。但有一点,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机电配件市场上,许多鱼目混珠的配件摆上柜台,这些产品并不是不能用,只是使用寿命有限,或强度不够,造成维修工作不力。

(5)国营企业的企业等级是以固定资产总额作为划分的标准,造成各企业重占有、轻效益,对建筑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每个单一的企业都在进行,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和资本的低效益,由于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代租赁意识不足,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设备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管理长期处于重用轻管、管理粗放、不重视经营成本的状态,经济效益和机械设备利用率较低,成本核算不清,对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现代租赁观念中,追求资本价值的较大化是其核心内容,这种分岐导致我国租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租赁业在宏观管理上还没有具体的部门统一地对租赁业实施有效管理,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无法形成一个规范的、具有规模效益的社会租赁市场,对租赁业在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估计不足,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6)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系统完备的、旨在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的《租赁法》,只是在《合同法》、财政部的有关文件及专业银行自行制定的金融租赁暂行办法中对融资租赁有一些简单的规定,致使租赁业近似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环境之中,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明显,严重制约了租赁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租赁业发展的需要。经营性租赁业无法可依,租赁合同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租赁市场就难以规范运作,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没有根据租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符合其经济规律的财政税收政策。由于租赁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够正常运行,而我国则长期将租赁融资视作贷款,在税收上视同一般商业行为,因此租赁业的经营资金和正常利润无保障。企业看不到利用租赁方式进行交易的独特优势,因而影响了其实行租赁的积极性。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部分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了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但租赁市场的建设没有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进行筹划,基本上属于盲目的、不规范的运作。主要表现在租赁市场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用于租赁的机械设备数量少,机型陈旧老化,同时由于租赁企业的资金无来源,更新改造能力不强,租赁市场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这种无序的、自发的、粗放的、主要针对企业内部需要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是一种功能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生命力非常脆弱的市场,虽对降低工程成本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实现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化规模运作和增强投标、承揽工程任务的竞争能力的目的。另外,由于一些私人公司涉足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其购买的设备均是新设备,并进而和生产厂家联合起来,实施以租代买,在租赁费用上,用较低价位对原有市场进行争夺,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

(7)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租赁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已有2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由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租赁市场与全国其它行业一样,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员管理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加之从事租赁业务的人大多数未从事过租赁专业工作,缺乏专门知识和经验,不能满足租赁业发展的需要,急待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和充实专业人员的素质。

3解决建筑机械设备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1)加强教育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首先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养,通过送出去培训、在职自学、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以法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训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时辅导与集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评先创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多手段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维护设备的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对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真正把机械设备管好、用好、修好,确保生产的安全、高效、低耗。是要抓好维修队伍的建设,通过单位自培、引进中等专业人才等办法,提高国营建筑企业的维修技术力量,通过较好的维护保养作业,努力提高陈旧设备的活力。

(2)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想办法改善管理条件。近年来,客观上由于大部分单位管理条件差,经济紧张,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改善设施,这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立足现有条件,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搞好保障。在此情况下,要积极想办法克服当前的困难,要精打细算,堵塞各种漏洞,做到计划开支,制度监控,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找信誉好的经销商购买配件,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这样质量价格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搞好修旧利废,充分利用现有库存,能用就用,该处理的就处理,变死物为活物,以弥补维修经费不足。

(3)广泛宣传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领导者对租赁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是搞好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既是一种商品交易方式,也是一种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式;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者应从集团化运作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把握机械设备租赁对建筑施工的深层意义,树立“机械设备使用比占有更重要”的现代租赁经营观念。要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对机械设备租赁给予高度重视,下大力解决租赁市场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租赁市场的建设和规范运作。

(4)规范租赁市场,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根据目前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存量资产多、产权界限不清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建立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采取资产置换、收购、以机械设备折价入股等方式进行企业的资产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既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要素市场的骨干,又要面向社会市场创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各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租赁分公司之间应建立租赁信息网,在保障本企业施工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为增加经济效益,可进行相互调剂、拾遗补缺,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租赁市场的规范运行必须排除来自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形成的陈旧观念以及各方面的阻力,对机械设备租赁渠道、价格、台班定额、交易规则、资金来源及信用等方面经过一个调整和理顺的过程。

(5)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加强租赁企业建设。可实行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租赁公司的经营管理,吸收有实力的机械设备生产厂商入股,可扩大租赁公司的经营能力,实现规模经营。由于双方形成资产纽带,可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应十分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其中包括租赁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招聘;适销对路的租赁机械设备的选购;市场经营策略和完善的服务质量。同时,机械设备租赁公司还应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6)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适合租赁业经营特点的法规和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租赁业发展。主管部门应认识到租赁业的发展,是对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提高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所以要从宏观上引导、扶植现代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适合租赁业发展的法规和财政税收政策,要提倡银行与租赁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参与租赁企业经营;发达国家为扶植租赁业的发展,大多实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例如租赁业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就采取直接与有实力的租赁企业进行合作,或参股与租赁公司开办合资公司,向租赁公司提供大量经营资金,使银行资本与工商业资本进一步融合,既拓宽了银行资本的经营范围,也为租赁公司提供了资金来源。美国从税收政策上给予出租人巨大的投资减税优惠,规定加速折旧由财产所有人(出租人)提取,允许资本货物的投资者以比正常的折旧率高得多的比率加快收回投资,并在税收上给予较优惠的减免,使租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租赁法规和相关政策,以促使租赁业有较大的发展。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建议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有三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材料、机械;建筑施工机械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械设备管理的是否妥当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本文对目前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管理意见。

[关键词]:建筑机械 ;设备管理现状; 建议

[引言]:

伴随科技的发展工程设备机械化程度也随之在提高,建筑机械设备作为施工现场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结合现状理性的分析及解决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漏洞,有助于提高施工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建筑机械设备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也势必成为相关企业管理的核心重点[1]。

1、建筑机械设备现状

1.1建筑机械设备使用现状

建筑施工单位现场的机械使用仍存在漏洞,比如:(1)很多大型机械是需要特殊工种或者专项的操作岗位合格证书,现场实际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合格证书和一些岗前培训;(2)设备使用记录没有登记,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管理流程;(3)现场机械的保养、检修和维护工作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例如有些重要设备缺少必要的遮挡,有些设备周围未设置维护栏杆等等,这不仅仅是加速了设备的老化而且对于施工现场而言这是一种安全隐患。

1.2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1.2.1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许多施工企业没有针对自身情况成立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缺乏一套完整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2施工资源配置不合理

很多建筑企业在选购机械设备时没有做到观前顾后因此在购买材料后出现很多不利于施工的因素。也存在一些企业施工为节省机械费用的成本,购买的机械设备大多是属于落后当前技术措施的“过气”产品,投入使用后难免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问题。而且一些特殊的工程就应该采用相对应的机械设备,设备与实际施工作业需求不配套同样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3机械设备安装不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准备工作不充分,又未制定专项的安装方案,安装后自检、他检及验收工作未到位,导致安装完成中或者安装完成后出现一些质量及工作效率方面的问题。安装机械设备的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就进行安装作业,未按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也没有相关技术人员在场。

1.2.4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有些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没到位,没有安排专业的人员管理对应的机械设备,有些单位虽然采用了部分专业知识人员来担任机械设备管理员,但仍未能按规范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有些施工企业也只注重眼前效益,忽略长远利益,未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设备的操作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够强、实际操作时并未按照机械操作规程作业、不按机械设备的要求及时维护机械等众多问题,因为人为导致的原因而造成有些机械设备的损坏严重,使得后期养护和维修成本巨增[2]。

2、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

2.1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规范机械管理工作目的是确保建筑机械的可持续可循环利用,只有通过良好的管理,才能尽可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对岗位进行细分,职责要明确,从管理部门到基层施工人员,都要有维护设备的职责。及时登记设备的使用情况,保养情况,以及检修工作的内容次数。务必做好“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应对每台机器设备,指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保养、维护、维修工作,不要随意调配技术人员,以免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对机械设备产生影响[3]。

2.2正确的选择和调配施工机械

建筑施工企业应合理调配使用机械设备,工程现场机械配置必须有利于施工,而且在经济方面要合理,要防止由于设备不匹配或者是效率过高或过低从而造成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各种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无论从工艺还是性能上,都必须要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应技术标准。设备资源的调配方案要科学又要兼顾利益。

2.3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

企业要完善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要高度重视岗位职工的专业培训和技术培训,使每一个操作人员都能达到对应岗位要求的水平。项目部应成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对现场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核,考评结果将是项目部对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及能力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当然现场管理人员也应当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在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降低窝工的现象。

2.4完善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修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要以管理为核心,定期进行保养工作,对平时检查存在问题的机械及时维修。建筑机械使用企业要制定维修保养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在现场进行落实。维修人员首先要具备理解工程Y构和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可对机械进行维修工作,对机械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不能仅凭主观判断草率的下结论。在现场作业中操作人员要和指挥人员配合默契,有些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者之间信号传递存在误解,致使操作存在问题。因此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可以事先约定一些基本的术语或者一些口令,以便于减少实际施工中由于人员信号传递不明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3、总结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涉及面较广,综合性很高,除了做好基本的管、用、养、修之外,还必须明确机械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培养机械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营与群营相结合。注重强化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按照企业规定的保养维修制度进行工作。“安全及时、预防为主”,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牢牢抓紧,明确各环节中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能极大程度的降低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同时又保障了机械设备更安全、更品质、更高效地为施工生产服务[4]。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成为施工现场降低工人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对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和不可忽视的社会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保障其安全正常运行,已成为建筑安全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设备管理机构建设

明确企业内部起重机械各级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起重机械的检查、协调、监督和管理指导等工作。并将设备租赁单位纳入总包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建立企业机关、地区分支机构、项目部、设备租赁单位四级管理体系,以“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协作分工,且各级单位均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有力地保障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强化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建立一支懂技术、懂构造、会检查、会管理的专业设备管理队伍,以满足起重机械设备的发展需要。比如全国建筑类院校以机械、电气专业为主的毕业生;或是从社会上吸收有责任心、懂技术、管理经验丰富或从事大型机械设备安拆的成熟型人员。

三、机械设备需用计划及选型定位管理

1.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概况、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案,在规格、数量及位置分布上进行化的选择和设计,确定项目机械设备需求计划,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的数量、进场时间及预计退场时间。并及时将计划上报企业物资采购部、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确认。

2. 针对新开工项目情况,企业相关部门(如工程部门、技术部门、安全部门、设备主管部门等)共同对项目建筑起重机械选型、租赁、布置及安全管理等提出管理要求和建议,可采取前期策划或联合交底形式。

3. 项目技术部负责编制起重机械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会审,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合理布置塔吊、升降机的基础定位,保障塔身中心距离与建筑物体之间的间距能够符合说明书规定要求,同时要在方案里明确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和排水措施。

四、严把设备准入与现场验收关

1. 为规范起重机械设备租赁行为,确保选用的起重机械设备符合企业自身要求,其首先应建立企业合格供方名录,实行分级管理。企业(如设备主管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部门等)应定期对供方进行集中考察评价,建立起重机械合格供应商名录与合格租赁商名录,定期审查更新。并将部分供应能力强、服务质量好、日常评价的设备租赁单位列入企业内部一级合格租赁商名录,日常合作中给予其优先合作权,对于无相关资质、设备陈旧、考核评价差、供应能力不足的设备租赁单位,及时予以淘汰,列入公司黑名单,不再合作。

2. 租赁机械设备实行招(议)标形式,优胜劣汰,且项目部委派专人参加,参与招标的租赁单位,必须在企业合格租赁商名录与合格供应商名录内。选定后的设备租赁单位必须签订“租赁合同”和“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以及日常管理中需要租赁单位配合和协作的事项。

3. 为确保进场安装设备符合企业管理要求,企业应建立设备入场前考察机制,项目部联合企业机关、地方分支机构对设备租赁单位资质及设备相关证件、技术性能进行实地详查,考察合格后,张贴封条。选定的设备在进场前,设备租赁单位要对设备进行一次的维修保养工作,经验收合格方可准许入场。进场时,项目部严格履行设备现场验收制度,以确保为考察确定的设备;对于设备进场验收与进场前考察情况不相符的设备,项目部须给予强制退场处理。

五、加强设备安装(加节)、拆卸过程监控

1. 安装单位编制的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应首先经过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然后报项目部审核后上报企业、监理等单位审批,合格后方可准许安拆。

2. 项目技术部要定期对建筑起重机械垂直度、基础沉降等进行监测,并登记在册。

3. 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需要附着时,项目部设备主管部门、技术部门应监督附着装置的安装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附着装置的设置和自由端高度等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附着装置的构件和预埋件应由原制造厂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企业制作,但应出具相应委托书;附着装置设计时,应对支承处的建筑主体结构进行验算等。项目部、设备租赁单位必须委派专人对设备安装、拆卸过程现场旁站监督,项目部对安拆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拆卸)人员资格证进行核查。监督安装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按照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安装、拆卸作业的有权责令停止。

六、机械设备使用与日常管理

1.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管理,在班前班后对设备各项部件进行检查,如发现各零部件有异常现象应及时维护,正常后方可使用。2. 机械设备单位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按需修理的维修制度(简称定检维修制)。机械设备的检查周期、检查内容,由设备单位自行制定。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按照机械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施工生产,编制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计划。3.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除负责本台设备正常操作外,同时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及时填写当天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和设备运转情况。4. 如因操作人员的技术原因或其违反项目管理规定的,项目有权要求设备租赁单位更换操作人员。5.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有不符合管理规定的,如项目违章指挥和违反“十不吊”原则,司机有权拒绝操作。6. 设备租赁单位如在同一项目设置2 台以上的设备,应安排现场管理人员或专业维修人员。7. 设备租赁单位对项目所租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机械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时,项目机管人员或设备监管人员必须参加,并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检查做好记录,原件保留在项目部存档。

七、严格落实考核奖罚,实行分包单位约谈制度

1. 为改进设备租赁单位的服务态度,提升其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一是企业应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设备租赁单位定期进行一次的管理考核,对连续考核不及格的租赁单位将其列入企业租赁商黑名单,禁止再次合作;二是对存在机械设备管理混乱、不服从总包单位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的租赁单位实行约谈制度;三是对设备租赁单位定期检查、安全限位、保护装置以及机械设备事故处理等情况,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加强企业管理力度。

2. 为把设备管理职责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并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始终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对玩忽职守,给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做到事故清,责任明。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并对建筑机械设备实施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质量,从而使施工企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