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探索贵州黔北户外运动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之路

摘 要: 具有丰富红色旅游和户外运动资源的贵州及黔北遵义,如何借助赛事融入到红色旅游平台里,以期开发出我省优势的、独特的户外运动资源,使旅游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将红色旅游与户外运动合而为一,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独具特色的红色体育文化,提升红色文化产品品位,打造贵州及黔北红色文化资源与户外运动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圈。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户外运动; 探索

在社会进步和日益都市化的今天,自然和社会、健康体魄与饱满精神的联系的社会需要、时代的要求。户外运动它是一项广交朋友的社会休闲性体育项目,朋友们在户外都可以尽情参与、相互交流,共享人生,并在户外运动的同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1 贵州省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

1.1 独特的旅游资源。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中南部有雷公山,东北境有梵净山,西部高耸乌蒙山脉。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绮丽,山石、水景、洞穴、林木风姿独特,是迷人的天然“公园省”。有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洞、舞阳河、荔波漳江、赤水、马岭河峡谷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花溪等40多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梵净山原始森林、茂兰喀什特原始森林、赤水桫椤、习水原始森林和威宁草海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可以为中外游客提供极为丰富的户外旅游方式,如野营、登山、攀岩、漂流、探险、游钓等。

贵州旅游资源优势独特,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相结合,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户外运动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2 独特且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贵州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黔北遵义更是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和军事战略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以长征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遍及全省。红军长征期间,为贵州遵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红军的革命活动遍及贵州省68县(市、区),是召开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会议的所在地,是强渡乌江、娄山关、四渡赤水等重要战役的组织地。据统计,贵州共有红色旅游景点160余处,具有可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景点50多处。

红色旅游在贵州发展至今,已形成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批著名的红色旅游品牌,并成为国家A 级旅游景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在此机遇面前,如何把户外运动融入红色旅游当中,使旅游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对人民群众进行再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旅游与户外运动合而为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红色体育文化。

1.3 独具特色的贵州户外旅游。贵州省山地资源丰富,贵州境内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峰林、峡谷、天坑、石林、溶洞、湖泊遍布全省。同时,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有300-330天可进行户外体育休闲运动,是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

贵州省正在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资源,依托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了许多大型户外体育旅游赛事,如全国山地运动会、国际漂流赛、亚洲越野跑比赛、贵州紫云格凸山地极限挑战赛、六盘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遵义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荔波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兴义万峰林野钓及户外运动节等各具特色的户外赛事。

贵州目前拥有贵州登山协会、遵义登山协会、起点户外、优山美地户外等十余家户外俱乐部,其中起点户外、优山美地户外两家为全国十佳户外俱乐部。有贵州户外论坛网、贵州起点户外网、贵州山水户外网、贵州骑行户外网、贵州驴友之家等宣传网站。对贵州户外旅游起到了宣传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围绕建成“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的目标和“推出特色鲜明的体育旅游休闲产品”的要求,为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的结合,提出了大力开展山地运动,打造山地运动品牌赛事的重要举措。但由于贵州山地运动开展时间短,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宣传层次不够深入,赛事水平和知名度有待提高。如参加户外运动群体的危险意识不高、户外运动组织机构缺乏资质、户外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打造地区性户外品牌意识不高等。唯有立足实际,找准差异,打造赛事品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黔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黔北红色旅游区是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其的红色资源是不可复制也不可代替的。红军长征期间,为遵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革命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故居、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余庆回龙场战斗遗址等。由于黔北地处西南山区,属第二、三阶梯的交界处,地势崎岖;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湿润,为生态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如赤水风景名胜区的十丈洞瀑布、四洞沟瀑布、桫椤部级自然保护区、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绥阳具有中华及时长洞的双河溶洞,地球同纬度仅存的绿色宝库宽阔水原始森林,还有被誉为“贵州地质博物馆”的喀斯特景区红果树,以及露营者天堂、原生态结构的峡谷景区观音岩;遵义县云门囤景区;余庆构皮滩峡谷景区;湄潭县天门峡景区,习水国家森林公园等。这些景区的具有共同特点:河谷跌宏、溪流湍急、河湾静溢、山高水青、森林茂密,景色秀丽、风韵无穷,集洞、林、山、水于一地,发展户外旅游得天独厚。

3 利用黔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户外运动

3.1 合理开展户外运动赛事,开发红色文化户外运动场所。中国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及娄山关战斗遗址的盘山公路山地自行车公路赛成功的举办,为黔北开发红色文化户外运动场所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态势。绥阳县枧坝镇观音岩风景区根据户外运动的特点,现已打造出集露营、山地自行车、攀岩、拓展训练为一体的户外运动场所。还应根据黔北独有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在赤水河流域及大乌江流域开发适合漂流的户外运动场所;在宽阔水原始森林、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平挑原始森林景区开发适合定向越野的赛道;在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四洞沟瀑布等原始森林开发适合野外生存的基地等。也可充分利用黔北地区自身红色资源优势,建立一系列的红色户外运动基地。例如建立红色户外旅游基地、红色拓展训练基地、高校红色军事训练基地等。这些符合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每年组织的定向运动、拓展训练、攀岩、漂流等相当数量的户外运动赛事的要求。

3.2 抓住政府对红色旅游扶持的机遇,争取户外运动及红色旅游的双赢。200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颁布为黔北红色旅游迅猛发展增添了推动力。遵义是一座红色的城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确定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近年来,遵义红色旅游快速发展,2003―2006年全市累计接待旅客125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4.85亿元,年均增长46.8%和72.3%,其中红色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占总量的40.5%和38.5%,旅游从业人员从3万余人发展到10万余人。红色旅游已成为遵义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不仅发展势头强劲,而且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精心培育旅游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前景下当地体育局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借此把红色户外运动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有力因素。使其因为红色户外运动,名扬全国甚至全世界,而户外运动也因有了这块红色热土更加受到大家的喜爱。

3.3 利用户外赛事品牌打造户外运动旅游市场。借遵义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长征文化、绿色生态、国酒文化、地域文化四大旅游品牌的机遇,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开发户外运动的客源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甚至可以运用影视、歌曲、互联网等多种先进有效的宣传形式,提高当地红色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增强户外运动旅游宣传实效。对于当前正在开展中国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及娄山关战斗遗址的盘山公路山地自行车公路赛的各种户外运动旅游项目,要立足办出规模和影响力,以期创办出红色旅游特色,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户外运动传达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

3.4 注重户外运动专业人员培养,建立完善的后勤配套设施。由于户外运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各个项目对场地设施及运动技巧的要求都非常高,且参与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开展户外运动既要精通旅游业务,更要精通户外运动的安全知识、风险防范和急救技能。目前,贵州高校仅有贵阳医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针对这一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如攀岩、拓展、漂流、定向越野等项目。

贵州省户外运动旅游救援中心、救援保障体系及户外运动专项保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让从事户外运动旅游的参与者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4 结语

黔北的红色旅游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一个辉煌时期,绥阳县观音岩景区着力打造的“洞、林、山、水,乡村旅游生态发展”的品牌,正成为黔北红色旅游文化与户外运动有机结合的典范。但在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建设更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不仅要做到能承接日益攀升的客流量,也能承办各种民间活动及各种级别的户外运动赛事。

在实现黔北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正确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户外运动开发利用的关系,使黔北地区独特的天然地理环境和后天的红色文化特色,具备发展红色户外运动的自身优势。并要继续深化黔北的生态体育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遵义,魅力遵义”为旅游产业发展方向,致力搭建营销平台、拓展全市旅游业向纵向发展,促进旅游地产、景区景点部级发展,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推行旅游产业化和标准化,共创红色旅游资源与户外运动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时代背景下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审视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巩固和扩大红色文化旅游阵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寻回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开拓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生态盲目性、掠夺式的开发,走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误区,对于传承红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时代背景;红色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

一、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

(一)什么是红色旅游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的定义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

对于这个定义,国内有不少学者持有异议,他们认为,红色旅游在时间外延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可以上沿到1840年鸦片战争,自建国之后可以下沿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

因此,在国家去年出台的《2011-2015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此做出了相应修改,提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内容。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批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艰难求索,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孕育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1]

应该说,这是对红色旅游内涵的一种更、更全新的阐释。由此,对红色旅游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革命斗争中,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什么是红色文化

对于红色文化内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机构对其下过定义。传统观点认为,红色文化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扩展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形成的文化。是“”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凝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从文化的物质层面来说,红色文化包括各种战争遗迹、革命旧址、文物、历史资料等实体;从文化的精神层面来说,红色文化包括各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如三元里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汶川抗震精神等。[2]

(三)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旅游的灵魂和根本,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空洞无力的。旅游是发挥文化社会教育功能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丰富文化和传承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旅游形式,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和基础。红色旅游是巩固、扩大红色文化宣传阵地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和保护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资源。从广州虎门到辛亥首义的武昌,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上海到“八一”及时枪的南昌,从红都瑞金到革命圣地延安,从新中国摇篮西柏坡到共和国首都北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英雄的人民、革命先辈们在战争年代和国家建设中留下的深深足迹。这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珍贵的文物,都昭示着革命先辈高尚的情怀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反侵略精神,蕴含着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蕴含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都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而通过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地开发与挖掘,对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3]

(二)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红色文化旅游对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参观革命遗迹、听讲革命故事、演唱革命歌曲、重走革命之路等方式,用生动的事例,鲜活的语言,能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因此,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内容丰富且十分珍贵的教科书。对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民族感情、民族气节,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行为习惯具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三)有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红色文化蕴涵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意义重大;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用监控机制,为我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色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反映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而红色旅游,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在重温先辈们的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之时,感受他们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等革命精神。

三、走出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和开发的误区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红色文化及红色旅游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宣传,加之地方各级部门和相关行业的积极响应和主动配合,红色文化旅游掀起了一股热潮,而相关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也正蓬勃兴起。但同时,由于有的地方部门的急功近利和一些不法商家的过度炒作,使得红色文化被误解、曲解甚至严重变味儿,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宣传也严重陷入了误区甚至走向歧途。因此,端正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和开发的方向,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走出贪大求洋、脱离实际和开发变味儿的误区

红色遗迹、故居的建筑和陈设,原本一般都比较简陋,有的地方在开发中乘机大兴土木,将这些遗址、故居修得富丽堂皇,过于豪华奢侈。个别地方红色旅游地一味追求美化,在红色遗址前后铺上草坪,种上棕榈树、红枫等观赏树木,使得这些红色遗迹、故居、文物失去了原有的纪念意义。

有一些地方旅游资源比较匮乏,为了发展壮大本地旅游产业,对红色旅游的开发饥不择食,盲目上马。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红色基础上“瞎编” 、想当然地编造一些伪红色。有的红色遗址和故居被关了起来,和广大市民隔离,使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有的地方,为了突出红色旅游,将整条街道都刷成了红色,甚至用现代手段在墙上仿写上旧标语。这种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行为,不仅不能把有限的资源开发好,反而破坏了资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端正纪念地宣传与讲解内容的若干不良倾向

有的地方把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认为是一种“政治宣传”,把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当作是一项“政治工程”和“政治任务”。甚至有个别红色纪念地充斥在“”文化的氛围中,红色旅游变成了怀旧旅游,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误入歧途。对于旅游讲解词,有的红色纪念地只侧重于历史事件、会议决议、领袖决策、革命理论等,而对于红色故事、革命者的生平事迹较少提及。这使得红色旅游内容索然无味、毫无特色,无法吸引游客的眼球。对此,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宣传中,应尽量把政治宣传寓于人文旅游之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许多红色纪念地由于片面重视修建纪念馆、纪念碑或雕像,而忽略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在缺乏文物与图片的情况下,急于大兴土木、盖场馆。有的红色纪念地实体文物缺乏,图片、影像资料质量不高,大量是翻拍多次的照片,形象模糊不清,达不到感人效果。对这些问题,地方相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经费的投入,并予以提供清晰度好的照片,组织高水平的雕塑作品,以更好地再现历史场景,达到更好的效果。[4]

(三) 走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误区

一些地方,由于招商引资的巨大吸引力,对有限的红色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强制干涉性开发,搞所谓的商品化、市场化运作,从而使红色文化旅游走进了死胡同。有的地方,在对当地红色文化宣传和讲解的画册、小手册上,哗众取宠,有的甚至宣传一些错误的东西。这种把红色文化当作纯粹商品来出售的行为,严重扭曲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经开发便不可再复原。而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度商业化开发,其结果可能是商业化虽然成功了,但红色文化逐渐褪色并失去了原貌。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应该注重社会效益,但同时更应避免的商业化和“一切向钱看”,更不能把举办某些吸引眼球的“烧钱”的文化活动视作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更不能把宣扬迷信的庙堂殿宇、奢华庸俗的文化地标建筑、低质泛滥的“印象文化”系列、名实不符的文化地产等作为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就。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怀化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探究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红色旅游现状与怀化市红色旅游景点现状,分析了怀化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怀化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要提高对红色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重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注重相关旅游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怀化市;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一、我国红色旅游现状与怀化市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1、我国红色旅游现状

据统计,我国红色文化旅游人数2015年较2004年增长9.8亿人次。到2015年底,我国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达到249个,其中4A级以上173个,5A级26个,其中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达到118个。在纪念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前提下,2015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11.74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色文化旅游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成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2、怀化市红色旅游现状

怀化市红色旅游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在全怀化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中占比较大。以2014年为例,2014年怀化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04.97万人次,其中,芷江240.97万人次,占全市的39.8%;通道193.13万人次,占全市的31.9%。由图1可知,怀化市红色旅游资源是怀化市向外展示的一张重要名片,芷江、通道成为游客来到怀化的主要目的地。伴随着交通进一步的便利,特别是娄怀高速、沪昆高铁的开通,怀化市红色旅游的可进入性、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图1 2014年怀化市各景点接待游客比例图

数据来源:怀化市旅游局网

二、怀化市主要红色旅游景点现状分析

1、芷江抗日受降坊

位于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境内,1985年经芷江县人民政府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于2009年升格为国家4A级景区,并于2015年成功举办“中国芷江・国际和平节”。据统计,2015 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2亿元,同比均增长12.3%。

2、通道转兵旧址

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通道侗族自治县,于2010年8月,成功入列第二批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开发项目。而近年来,通道大力推进侗族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核心资源与产业要素的整合与开发,致力于成为全国侗文化旅游及时县。于2016年成功举办“弘扬长征魂,同筑中国梦”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青少年集邮教育实践活动(湖南通道),成功反映了通道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提升通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位于湘西沅水中游的溆浦县城,是一栋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1200多平方米。于2015年10 月16 日,举行“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并致力于成为全国妇女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进基地。

4、粟裕同志纪念馆

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于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党95周年来临之际粟裕同志纪念馆积极开展“建党95周年服务月”系列活动,七一当天,粟裕同志纪念馆共接待团体队伍36家,游客总数达1800多人次。

数据来源:怀化市旅游局网站、怀化新闻网、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会同县政府门户网站。

三、怀化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点周边设施配置不齐全

旅游景点周边的设施配置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并有可能成为景点发展的桎梏。旅游景点周边的住宿、餐饮甚至于小型便利店,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与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以芷江为例:通过芷江和平文化节的举办与近些年来芷江不断打造抗战文化所带来了许多的“人气”与“财气”,芷江红色旅游的名气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现有设施已经无法支持游客的接待,特别是在芷江和平节举办期间与国庆期间,甚至出现了住宿“一房难求”的情况,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来芷江旅游的游客们在当地的停留时间通常为半天左右的情况。

2、开发整合利用率低

及时,对分布在各个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怀化市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怀化是湖南省面积较大的地级市,而怀化主要旅游景点除芷江外,都位于怀化的边缘地带且十分分散,故而如何让游客更多地游览怀化市边缘红色旅游景点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同一主题的各种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不够。如果只重视文化资源单体开发,忽视文化资源的群体整合重组、立体开发,就会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综合效益不高。在这一点上芷江是做得比较好的,其在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的附近建造了飞虎队纪念馆,极大地丰富了其和平文化的内涵,而怀化其它红色旅游景点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第三,对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怀化的各个红色旅游景点,除了红色文化资源之外,还有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开发利用时,往往只注重开发某一方而,忽视与其他资源联合开发利用。在这一点上除了通道将其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外,其余景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个问题。

3、开发利用方式单一

开发上注重外延式,注重红色文化资源数量的增长,而忽视内涵的挖掘。有些景点总是急于不断在寻找本地区新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注重旅游景点的叠加,而忽视其景点内涵的研究,不断修建新的纪念馆,以吸引更多游客。在利用的途径上,对于伟人使用物件与红色经典利用得比较多,重点关注参观阅读,而对于动态体验不够重视,从而造成了游客与景点的互动较少的现状。在展示的方式上,较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技手段,展品单一而陈旧,缺少新鲜感。重静态的展示而忽视动态的体验,缺少让游客想要再次游览的魅力。

四、怀化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

1、提高红色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

长期以来,怀化各地区、各部门甚至是普通民众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破坏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司空见惯,因此提高居民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逐步提高广大市民对红色旅游资源的认识,认识到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革命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教育价值。这是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前提。

2、重视怀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

长期以来,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地处两翼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价值认识不足、资源保护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存在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应该注意的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展现怀化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资源绝大部分是革命文物类资源,因此需要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红色旅游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德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是红色旅游地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条件,只有保护好红色旅游资源,才能够实现红色旅游的发展。

3、注重相关旅游资源整合

长期以来,怀化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着点多、弱、散的特点,怀化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品质较好,但怀化文化红色旅游没有形成良好的合力,怀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度不够。故而为了有效地整合怀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从管理体制创新、整合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怀化市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储备,这些红色资源自成系统,具有区域化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蕴含极大的经济价值,故而对于怀化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十分必要。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要善于规划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模式,最终带动怀化第三产业发展。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钻石模型”的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分析

新县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年来推进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新县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和机会等几个方面,对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升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的措施,以推动其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内的竞争力。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战争年代的遗留物,是革命先烈抗争史的遗存和见证,是民族精神的物化和凝结。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先辈们的身影日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但他们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却不能被人们所遗忘。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腹地的新县在战争年代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县至今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县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革命历史纪念地365处;革命歌谣500余首;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诞生的地方;这里还诞生了许世友、郑维山等43位共和国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的干部。本文试图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升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的措施,以推动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波特钻石模型概述

迈克尔.波特在正式提出钻石模型之前,为了调查某些国家在特定产业上出现竞争优势的原因,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与国家经济的启示,主持了一个长达四年,覆盖10个重要贸易国家的研究。1990年,他提出国家优势的钻石模型,以此来分析一些国家的某些企业能持续创新的原因以及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波特认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维系与一个国家的四大特质,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此外,还有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性的因素。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已被学术界广泛运用到旅游产业的研究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指的是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新县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生产要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个优势。

1.优美的自然环境。新县是一个绿色的海洋,它属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和银杏质量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誉为“板栗之乡”、“银杏之乡”。此外,新县还有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金兰山国家公园、连康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等。新县的森林覆盖率达70.6%,植被覆盖率达95%,有“天然氧吧”之美称,是一个标准的部级生态示范区。2.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县处于河南南端,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六县结合部。东与商城县接壤,南、西面分别与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大悟县及本省罗山县毗邻,北与光山县缘连。京九铁路、106国道、312国道和正在建设的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距合肥240公里,南距武汉160公里,北距郑州390公里,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为游客的旅行带来了极大便利。3.独特丰富的红色资源。历史具有不可复制性,革命战争时期在新县遗留的红色资源具也有其独特性。其中“将军县”这个品牌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向全国进军。新县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革命历史纪念地365处,足见其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性。2002年新县还被中国老促会评为“中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4.科研院所的支持。新县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基地。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40多个单位和高校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这些单位尤其是高校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新县的红色文化也逐步深入人心。

(二)需求条件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近几年来,我国掀起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人们唱红歌、瞻仰革命圣地、重走长征路、开展革命纪念日活动等都取得了极佳的效果,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就新县的红色文化资源而言,首先,它基本可以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其次,周边城市的需求。以新县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新县又位于三省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的合肥、武汉、郑州等大城市经济发达,人们整体生活水平较高,旅游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第三,特定群体的需求。新县作为多个单位和高校的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势必会有一大批单位员工、大学生及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以此来满足他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四,政府的需求。大力推动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知名度,还可以满足当地政府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为当地注入经济活力,造福当地人们的需求;,国家的需求。国家大力弘扬和传承老一辈革命先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此来普及红色文化教育。

(三)相关及支持产业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朝阳产业,它能够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其它产业的支持来辅助其持续发展。它们二者之间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近些年来,在当地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新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发展红色旅游的相关配套措施也在逐步完善。以下从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和旅游娱乐四个方面来分析新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首先,基础设施包括旅行社、交通运输、宾馆饭店等。新县目前有一个游客接待服务中心,3个知名的旅行社(鄂豫皖首府旅行社、阳光旅行社、金兰山旅行社),另外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新县地处中部,交通十分便利,有京九铁路、106国道、312国道和大广高速公路等。就新县本身的交通状况而言,有村村通创建工程,金兰山旅游公路循环网络,县城至许世友将军故里、泗店项河至四槽门、箭厂河至陈店等红色旅游文明示范路等;在宾馆饭店方面,新县拥有高、中档宾馆、酒店40多家,一般宾馆、饭店30多家,特色农家小旅馆上300余家;其次,在旅游购物方面,游客大多会选择当地的特色产品。丰富多样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如纪念章、红军草鞋等为满足游客差异化的心理需求提供了支持。此外,当地的名优特产如信阳毛尖、板栗、鸡公山粮液等也是游客消费的一个热点;第三,在旅游餐饮上,新县集聚了南北饮食的元素,能满足全国大部分游客的口味;,在旅游娱乐上,创新性的体验式娱乐吸引了不少游客。如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等,另外采摘茶叶、打板栗等农家乐活动也深受游客喜爱。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特定产业的竞争力,来自能汇集这个国家具有优势的管理实务与组织模式,以及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同样,旅游业的竞争力也来自与旅游相关企业的战略与结构。就目前新县的旅游企业和公司结构而言,总体呈现出数量多且分布集中的特定点。在一些旅游公司的协助下,2011年新县旅游局围绕“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和“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目标,采取市场化战略,拓展客源市场。在周边的6个县、市级电视台和省外的《武汉晨报》《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等报刊宣传,并拍摄了一系列宣传片和娱乐节目等。此外,品牌化策略日益显著,这些企业和公司还组团参观西安全国旅交会、洛阳牡丹文化节等活动,并且与周边地区的企业和公司合作,打造“将军故里”、“诗画新县”等一系列两日、三日游精品线路。

波特认为,要刺激竞争优势的持续力和创造力,还要看本地的竞争状态。也就是说,同业竞争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就越大,这些压力更为强烈的迫使企业寻求自身的生存空间,从而实现竞争优势的持续升级。近几年来,国家对红色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涌现出井冈山、延安、韶山、瑞金、西柏坡等知名红色旅游区。在这些著名品牌的重压之下,新县也在谋求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新县可利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知名度,将自己打造成中部的“井冈山”。

(五)政府和机会

1.政府。在国家竞争力中,波特认为政府适当的角色是催化剂与挑战者,应对企业或公司进行间接地引导。据新县旅游局2011年工作总结可知,新县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首先,在旅游规划上,做了大量具体的方案策划,配合完成了河南省“十二五”红色旅游规划和国家旅游局牵头编制的大别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县旅游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等工作;其次,在项目建设上,对将军故里基础设施投资了1150万元,对河南省检察博物馆、香山旅游服务中心、鄂豫皖将帅馆等投资3000多万,以此来引导项目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第三,在行业管理上,政府积极开展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以此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第四,新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新县政府还开展旅游富民工程,吸引社会资金5000多万,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2.机会。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它与政府的重大决策紧密相关。政府极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便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新县政府在这方面做得极为成功,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的持续升级。就新县的实际情况考虑,另外一个机会就是社会需求剧增。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需求,而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红色首府、将军故里、绿海新县”这三大品牌能让游客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感受其红色文化的另一番魅力。

经以上分析可知,新县发展红色旅游有诸多优势。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充分整合其红色资源,缺乏知名品牌;二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三是省际合作乏力,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等。因此,着手克服自身缺陷,寻求打造新县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措施日益成为当务之急。

三、提升新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竞争力的措施

(一)整合优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繁荣,红色旅游遍地开花,如井冈山、延安等革命老区发展极为迅猛。在此背景下,新县想要在红色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走差异化道路,打造自己的红色旅游品牌。

1.充分整合优化红色资源。新县红色资源类型多样,有红色事迹、红色歌谣、红色遗址遗迹等。在此条件下,新县应规划和组合其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的旅游项目。如充分挖掘红色事迹的内涵,将新县发展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来提高旅游品位;搜集汇编红色歌曲,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还可利用革命遗址作为红色影视基地,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战争年代的水深火热。2.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一是打造博物馆―烈士陵园―首府路、航空路革命旧址群红色首府游精品线;二是打造县城-高敬亭故居-将军石-将军墓、将军故里游精品线;三是打造县城―箭厂河―陈店―郭家河-卡房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游精品线。

(二)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新县政府虽然出台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文件,如2009年《实施旅游立市战略 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奖励暂行办法》,2010年《新县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办法》等。但很显然,新县红色旅游想要进一步提升,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需要被落实。

1.进一步完善推动旅游发展的相关法规。新县政府应总揽全局,统筹好各部门的工作,从政策层面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随着新县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每年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政府应在原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之上,依据实情将其及时更新和修补,以弥补旅游业上出现的漏洞和缺失。2.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在政府的带动下,新县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已在逐步完善。然而,想要新县的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注入外界资金的活力。政府除了直接投资,还可发行债券、向银行借贷以及和基金会合作等。此外,还可融入企业、公司资本或民间资本来完善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从而提高新县红色旅游的质量和档次。

(三)加强省际联动,形成区域合力

新县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可联合周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三省共同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形成更大的集群优势,促进三省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打造省际红色旅游专线。2013年4月28日,河南、安徽、湖北三省13个地市的旅游部门代表在河南省驻马店岈山温泉小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鄂豫皖三省十三市旅游联盟。在此背景下,三省可专门打造一个省际红色旅游专线,如将湖北的红安、河南的新县联合起来,选取“将军县”这个品牌作为契合点,打造两日游等这样的活动等,以此来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战略目标。2.整合三省传媒力量及人才资源。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和智力支持。在宣传途径上,要采取多渠道进行宣传。除了电视台、报纸、杂志外,传单、海报、广告牌等都是不错的宣传路径。在宣传方式上,要加大广告、宣传片、唱红歌等的宣传力度;在人才方面,三省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整合人力资源优势,依托湖北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安徽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河南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的高素质人才,为三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语

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分析特定区域文化资源集群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新县发展红色旅游的竞争优势分析可知,新县有着发展红色旅游的天然优势,如三省六县的独特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规模化的红色遗址遗存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知名品牌、宣传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国家落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措施的今天,新县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依托自身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集群优势,探索出一条切合新县实际、符合当地人民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整合优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三省联动,形成区域合力等。红色文化资源是一部鲜活可触摸的历史,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初探: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红四方面军在绵阳的长征是近年绵阳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一个重点,但对于与绵阳这一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系统性的挖掘还未起步。本文试从历史资源、开发条件和主要路径来探讨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以史实为基础

开发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必要要弄清楚在绵阳历史上所留下的历史资料。据相关文献记载,与绵阳的相关史实可以分为建国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建国前,有高度赞誉绵阳人民对于长征的突出贡献和赠宋哲元挽联两个历史事件。建国后,有1957年视察绵阳以及在绵阳“菜}香”饭店吃饭时的相关史实。这些史实是开发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也是其核心所在。

二、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具备的条件

(一)人力条件

一是组建一支熟谙绵阳历史的地方学者、研究专家、文物考古学家、旅游专家组成的调研队伍。通过专业方法寻找线索、深度挖掘,分析研究,尽可能将与绵阳有关的史实挖透,研究透;二是发动群众尽可能多的提供与绵阳有关的史实、遗迹、遗物的线索。比如与“菜}香”饭店的资料,就是通过当时恰好与一起吃饭的南河村村民蒋文金口述的。又如在绵阳的历史资料也可以通过当时参与接待和陪同的工作人员处寻找相关线索;三是相关部门、地区要充分发动本地区和本单位的力量搜集、整理在绵阳的相关史料。

(二)物力条件

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将史实、遗迹、遗物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在旅游者眼前。旅游者也就有了直观印象,视觉上受到冲击。时过境迁,即使搜罗不到这些遗物,也可以通过仿制、影像资料等方式来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如感谢绵阳人民在长征中提供的支援时说过的一句话,就可以通过模拟当时的历史场景,采用配音的形式来重现。也可以搜集当年视察绵阳时使用的书桌、凳子等物件或通过复制来陈列。

(三)财力条件

挖掘开发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前期调研、搜集遗物、专家论证、旅游规划、基础设施、修缮保护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鉴于当前地方财力有限,可以辅以招投标、合作经营、赞助和社会募捐等途径解决。

三、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路径

(一)反映时代风貌,突出时代精神

微观史学认为:历史上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事件的背后都反映着一个时代,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面貌。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便形成为时代精神。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更应注重其背后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赞誉绵阳人民在红军长征中作出的重大贡献、1957年视察绵阳时对城市规划的指示、赠著名抗日将领宋哲元挽联以及与“菜}香”饭店的结缘,均反映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和身上折射出的时代精神。在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深挖这种精神内涵。如赞誉绵阳人民的背后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体现。又如视察绵阳时,以普通人的身份在“菜}香”饭店就餐,一样排队,一样打饭,不搞特殊,不讲排场。这在个别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倾向的今天,具有强烈的警示教育意义。在开发过程中,要把这种时代精神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始终。

(二)深挖资源价值,确定旅游主题

开发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充分挖掘资源价值,确定旅游资源主题。一是“游”。游客在历史事件背景、绵阳地方历史以及本地风土人情等方面增长见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及绵阳人民身上所折射的时代精神,内心得到震撼,引起共鸣,受到启迪;二是“食”。“食”要上升到一种饮食文化层次。“菜}香”饭店,在当时的绵阳是很出名的,对它的菜品也颇有赞美之词。从饮食文化的高度挖掘“菜}香”饭店的历史变迁、厨师的个人故事以及当时饭店的布局等等,可以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回归当时的历史场景,体验独特的饮食文化;三是“住”。可以仿建当时居住过的川西民居,既可供游客参观,又可供游客住宿体验;四是“行”。要为游客创造轻松愉悦的交通环境,避免出现拥堵、路况不佳、待车时间过长等问题。此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如何将散落在各区域零散的遗址遗迹有机串联起来,既要考虑到游览路线的科学合理又要考虑到旅游景点的层次感和游客的兴趣点;五是“购”。推出一些极富个性的旅游纪念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如可用稻草、麦秸秆、布匹、棉麻等就地取材,编织纪念章、题字、作品、画册、老绵阳照片以及当时指导下修建的几大企业的模型等,并可随景点附赠一些印有旅游宣传形象的纪念品,如一把扇子,一瓶水等;六是“娱”。在绵阳红色旅游区,应配套娱乐设施,开展一些体验活动。比如,向游客播放视察绵阳时的影像资料,观看历史剧、歌剧演出以及乘坐50年代的车马等。

(三)融合地方资源,发挥旅游特色

鉴于史料、遗址、遗迹不多,深度开发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离不开特别是与绵阳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合。绵阳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绵阳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较多,如坐落于江油市二郎庙镇西南的青林口,游仙区东宣乡红军纪念碑及碑林,红军北上抗日经过的北川峡谷等。在开发中,注重借助开发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资源,发挥自己的旅游特色。

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应与其它非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融合。红色文化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环境等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地域文化成为孕育红色文化的母体,为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依托的载体。因此,应将绵阳红色文化资源与绵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融为一体,与餐饮、风俗、传说、文艺等各个方面相结合,让红色旅游文化在这些领域产生辐射作用,避免本来就较为分散的旅游资源处于闲置和割裂状态。如富乐山宋哲元墓除了赠送的挽联,还有富有特色的三国文化;在指示下制定的绵阳城市总体规划外,还有跃进路及旧厂房、民居等反映时代特色的遗址遗迹。

(四)加强宣传力度,打造旅游品牌

一是以相关的或具有时代特征的名称命名遗址遗迹地的街道、地名、建筑物。系统整理历史资源,挖掘好、研究透绵阳红色资源,争取专家认定和上级部门命名,进一步突出在绵阳地区红色文化的重要地位。比如在视察绵阳经过的主要街道、召开会议的主要遗址地等可以特定名称命名。二是借助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通过广场led 大屏幕,城市街区公共放映电子屏幕,移动电视等重复循环播放,使得大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体验红色文化。还可以绵阳红色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开(微)博,让更多的人及时、方便的体验红色文化,并能够进行评论,与红色文化传播者进行互动与探讨。三是举办“唱传讲读”红色文化活动。通过红色歌曲演唱会、讲经典红色故事、红色歌剧、红色记忆征文等形式,让人们在休闲娱乐或读书习文或行走在大街小巷感受红色文化,使得红色经典文化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和共享。四是借助大型活动、大型专题片,宣传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如充分利用中国(绵阳)科技博览会推介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博览会上通过巨幅广告、散发小册子、现场LED屏幕播放等方式,促进外来投资者对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了解。在大型专题片中,尤其是在宣传整个绵阳红色文化的专题片中适时插入宣传绵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