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及战略定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的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在此态势下顺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潮流,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出了相应的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整合国内机制,实现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总体协调。本文阐述了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现状;战略定位;区域经济一体化

1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崛起。我国也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努力探索区域合作的模式,并逐步形成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

纵观历史,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根据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可以从中发现四个一体化的经济模式:及时,中日韩与东盟的双边合作;第二,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三,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双边合作;第四,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机制。当前我国采取了区域、次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合作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建构的情况来看,中国正立足于亚太的同时,构建自己的多元模式框架,实现由单一重心向多元中心发展的转变。

2当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战略上的内敛性。区域经济合作近年呈加速发展趋势,并呈现出显著的贸易与投资“内敛”趋势。中国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按照周边优先、重要地区贸易伙伴优先的原则着眼于全球市场发展多元化战略,统筹提出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整合国内机制,从而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布局的总体协调。

2.2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带有盲目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在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双重压力下被动应变的结果。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在战术层面有考虑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但总体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感,整体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2.3 传统的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规模效应有限。当前我国的国内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无法形成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关系。此外当前我国的产业通常成本递增快,合理经济规模小,无法形成一再分享规模效益的协议分工,因此难以分享规模经济的好处。

2.4 中国与东盟的多边博弈性决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会繁冗复杂。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FTA对区域内成员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及与其覆盖的产品范围成正比,但区域合作的成员主体越多,谈判达成一致的难度也会随之加大。我国在与东盟的FTA谈判是在同时面对10个谈判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决定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会繁冗复杂。如果我国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谈判策略,达成协定的可能性将会非常渺小。

3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战略定位

3.1 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弹性。中国应充分利用我国是东亚较大进口商的优势,主动与中东、中亚、非洲、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有关合作伙伴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方法。保障我国长期稳定的资源和能源供应,为我国生产的商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弹性。

3.2 中国应力争东亚地区的领导权。早在1962年日本学者就已提出了“雁型发展模式”,用以解释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增长和贸易模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模式中,日本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该模式中的雁阵分工是一种典型的垂直分工。该种分工具有“依附性分工”的特点即一种由底层向上层高度依附的寄生性分工,这就决定了处于高层分工国家的经济好坏将决定整个东亚地区发展的状况。由先发优势的意义不难看出一旦中国认同该种区域内分工模式,就意味着失去先发优势。因此,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在技术的先发优势方面加大与日本的差距,在战略选择上要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主义,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技术创新以及制度规则制定的先发优势。

3.3 以加快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为重点,开展以我国为主导亚洲经济合作的格局。中国应加快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为重点,并以此为起点开展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经济合作的格局构建基础条件,在完善紧密经贸安排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在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下实现“三通”,进而探讨两岸进一步开展合作的方式方法。力争在2011年左右,形成一个以中国为首能与美洲和欧洲相平衡的区域经贸合作板块。

3.4 大力推进东亚经济合作。东北亚区域作为东亚中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其中区域内中、日、韩经济发达互补性,要积极促进在投资、技术、贸易等方面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或中韩、中日双边经济合作的正式磋商。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了加快这一协议的实质性进程,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边协定形成牵制和互动效果,可同时推进与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成员的双边FTA磋商。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区域合作的趋势,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这种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成为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的手段,有利于经济的稳固发展。目前已形成且发展良好的区域合作组织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但东亚经济的发展除东盟外,总体呈现零散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合作体,在此,本文阐述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进程,并分析进程缓慢的一些主要原因,以此来更加的看待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合作的主要趋势。在新一轮的区分域经济合作发展中,东亚区域合作发展尤其迅速。在此,我们按照国际惯例,把地理位置作为区域的基础,结合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将东亚分为东北亚和东南亚。东北亚地区主要是指中国、日本和韩国,东南亚主要指的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10个国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13个国家地区经济区域发展合作的进程,发展面临的困境来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伴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1967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五国外长在曼谷召开会议,发表《曼谷宣言》,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标志着东亚地区主义的复活。特别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其造成重创,影响广泛。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后,仍然不能解决其金融危机问题,同时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此采取冷漠的态度,让东南亚国家不禁开始反思东亚经济合作一体化的重要性,这促使东亚各国构想建立统一联盟来寻求相互帮助。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1.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改革。二战后,在东亚地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功推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实现腾飞,在此,也给中国与东盟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发展方向的选择。中国与东盟国家选择出口导向型发展方式,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为以后形成区域合作组织奠定了基础。

2.日本经济模式的转变。日本在选择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这种发展是基于美国采取的“冷战”策略,但当世界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时,美国开始对日本的经济实施干预与抑制,迫使日元升值。1991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出现严重的经济泡沫,对其经济和金融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此时,日本开始把目光转向东亚,利用本国先进的技术和资本,向东亚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并把本土不具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东亚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以日本为领头,带动其他国家发展的东亚新格局。客观上讲,这样的发展促进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的发展。

3.亚太经合合作组织(APEC)的成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正式成立。1993年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为东亚各国,但也有欧美国家的参与,若组织内部发生冲突,必然会引起东亚地区主义感的加强,于此同时,APEC的成立,也标志着东亚以日本发展为带动力的东亚新经济区域的形成,客观上,加强了日本在东亚的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4.伴随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及良好发展,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意识到相互团结的重要性,建立统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因此,积极展开对话,逐步形成了东盟与中国、东盟与日本、东盟与韩国的“10+1”发展模式,于此同时东盟与中日韩组成了“10+3”合作模式,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带动了各国经济、政治合作的团结性,促进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困境

1.缺乏东亚地区意识。一个地区最终形成区域合作离不开相通的文化背景,东亚地区受到儒家文化、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文化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具体差异。比如印尼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菲律宾大多信仰基督教,日本大多信仰佛教等,具体不同国家主导文化是不同的,且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在思想、行为上的一些不同和异质性,阻碍了统一经济体合作体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基础的差异性。东亚13个国家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严重差异。在这当中存在发达国家如日本,也存在不发达国家如缅甸、柬埔寨和老挝,这种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给地区合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障碍,造成地区之间贸易的不平衡,经济投资的均衡,最终导致区域合作不统一,经济合作发展差异趋势越来越大。难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政策。此外,经济发展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开放与半开放,开放项目不同,各国经济体不能进入,经济一体化受到限制。

3.统一制度的缺失。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建立了“10+1”“10+3”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排除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东亚国家统一的经济发展制度并没有形成起来,各国之间的合作也仅限于相互对话,降低关税幅度等,这样的发展模式没有固定性与严格性,相互之间的对话也仅仅基于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并没有严格按照一体化的标准来发展和执行,导致一体化进程缓慢。

综上所述,东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阶段性进步,但从长远看来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注重各国文化交流,增加各国之间的沟通,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合作法律体制和制度,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 萍(1988-),山东潍坊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硕士生研究生,专业为世界经济学,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FTA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欧洲联盟(EU)从最初的6个国家扩大到现在的27个国家并实现了单一货币,已成长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主要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之后墨西哥的加入,突显其向整个美洲扩展的意图;而相比以上两者,作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东亚地区,却一直如一盘散沙,无法形成一个结构比较紧密的区域合作组织,而是纷纷构建自己的FTA战略(FTA指Free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它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为了促进双边或多边贸易活动的开展,以自愿原则,就贸易自由化及投资、服务和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可以促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EAFTA)的建立,这不仅仅会给东亚各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正式结束,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政治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转向了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中国的崛起、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逐渐认识到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急需建立东亚统一市场来创造新的内需,这也成为东亚各国走出困境并实现东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东亚急需寻找新的稳定的内部市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损失惨重,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东亚经济重心开始北移。日本从二战以来持续的高经济增长转而成为持续的低迷不振,但其强劲的经济底蕴使日本依旧成为亚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发展迅猛,韩国也不甘落后,中日韩形成东亚地区的三足鼎立之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一直依赖欧美市场的东亚各国损失惨重,特别是对东亚国际生产网络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两次危机,使得东亚各国急需建立亚洲统一市场以创造新的内需,而作为亚洲经济中心的东亚地区(东北亚的中日韩、东南亚的东盟十国)以其庞大的市场成为东亚各国组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二)小范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难以实现,各国为了经济发展,开展广泛的区域经贸安排。区域经贸安排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自由贸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取消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以促进双方商品、服务及资本技术等的双向流动。目前区域经贸安排的国家或地区大约有340个,远远超过WTO组织的156个成员国。在此大背景下,东亚各国区域内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东盟十国成立的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良好,其积极推动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目前以东盟为轴心,各国和地区相继提出了“10+1”、“10+3”和“10+6”模式,其中最为成功的是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FTA,区内市场规模、资金实力和投资等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现象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三)亚太经合组织内部结构松散,无法满足东亚各国的需求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21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来自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其组织的广泛性和成员的多样性导致各国具体情况相差甚远,所追求的利益也不尽相同。其遵循的“协商一致和非约束性”两大原则也导致其缺少法律效力,对成员缺少约束力,使成员国之间太过于松散。而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美国和东亚各国在文化历史渊源、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很难在短期内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情况下,东亚各国纷纷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转向内部的区域合作。

(四)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展现了其强劲的经济实力,为东亚各国提供了帮助。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经济萎靡不振,导致更多的投资转移到具有良好经济环境的中国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的规模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为适应WTO的规则,中国在经济调整上释放出更多的潜能,促使中国经济从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规模,也促使东亚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长久性的经济关系,以期望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区内各经济体和国家各自为政,倾向于建立次区域的双边FTA,不重视多边FTA

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和东南亚的东盟十国形成东亚四大经济格局,以这四大格局为载体,目前东亚各国和地区已经缔结和达成协议的双边FTA/ETA有24个,正在谈判的有29个,有意向或正在协商中的数量更多。其中以新加坡最多,达到20个,中国、日本分别有11个,韩国7个,主要也是由于这些国家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比较高。同时,这些国家大多都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建立双边FTA,并由此形成了东亚地区相互交织的纷繁复杂的FTA网络。而对于多边FTA,由于各国情况的差异,特别是中日之间依然存在的竞争态势,导致对于东亚多边FTA的建设成为纸上谈兵。

(二)以东盟为轴心,出现了以小国主导、大国参与的奇特现象

在欧盟内部,德英法三国实力相当,共同主导欧盟事务;在北美NAF—TA中,美国占有优势,以其强劲的经济实力成为主导国。而在东亚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中日韩和东盟十国的四强格局。东盟十个小国依据东盟这个载体形成一个共同话语权,利用大国平衡战略,成功地将中日韩纳入以东盟为轴心的“10+1”FTA体系中。而对于中国提出的“10+3”方案(东盟加上中日韩)和日本为了抗衡中国提出的“10+6”方案(东盟加上中日韩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东盟更加倾向于“10+1”方案。东盟不但与中日韩分别签订了CAFTA、JAFTA、KAF-TA,还和印度签署了RTIA(区域贸易投资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了AANZFTA,意向和巴基斯坦签署PAFTA等举措。再加上中日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不信任以及竞争,最终形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以东盟小国为主导,中日韩等大国参与的“小马拉大车”的奇特现象。

(三)以市场推动为主,纷纷缔结跨区域FTA

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其不同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较大特点是以市场推动为主。东亚区域内各国虽然没有像欧美国家间签署合作协议,但是由于其内部市场的推动,区域内各经济体纷纷削减关税、简化国际贸易手续、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这在很多方面都和签署协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相上下,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对于区域内FTA的深化动力不足,反而促使东亚各国纷纷转向区域外签署FTA,跨区域FTA占区域内总FTA的比重高达6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各国就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未能达成共识,又都想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迟迟没有进展。

(四)东亚四大格局自身情况不同导致对东亚FTA的态度迥异

1.东盟——倡导者、获利者、推动者。东盟是中、小、弱国家的联盟,经济一体化是东盟各国赖以生存、不断发展和应对外部威胁的选择。因此,东盟成为东亚地区最早实践FTA战略的国家集团,显然该战略给东盟各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东盟各国通过大力推进区域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地位,不但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还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外交空间。东盟凭借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游走在中日韩和美国等大国之间,左右逢源,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香饽饽”。而东盟也充分利用这种轴心地位,获取大量的投资回报和经济发展良机,使其不但成功摆脱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成为一个倡导者和推动者。

2.中国——积极参与者、推动者。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不仅和港澳特区签署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补充协议》),还和东盟、智利和巴基斯坦签署了FTA,正在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韩国、海湾六国(GCC)和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是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四国于1991年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进行FTA的谈判协商或进行可行性研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做法,使得东盟各国意识到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对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度。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7%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也让世人侧目,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地区经济合作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以务实的作风推动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日本相比,中国总体经济实力还有一些差距,中国的提议也得不到日本的响应,中国想要在东亚FTA中成为主导国,必须要自身的经济实力强于其他国家。因此,中国目前只能是一个积极参与者、推动者,而无法成为一个主导者。

3.日本——被动参与者、消极对待者。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最为强盛,经济实力成为亚洲及时。一直以来日本凭借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东亚地区以领导者自居,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进入持续低迷时期,再加上历史原因和与中韩两国的领土争端,日本很难在东亚地区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国内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日本不得不寻找重振本国经济的良方,因此,日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EPA(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战略,即除了产品贸易之外,EPA涵盖了服务贸易、投资和人员自由流动等多方面的合作。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趣不大,只是处于一个被动参与者的地位,其更加重视双边EPA的建立。日本先后与东盟各国、墨西哥、智利和瑞士等国建立了EPA,并意向和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签订EPA。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日本也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日本却将中国排在以上国家之后考虑,其主要是担心中国的崛起取代其亚洲老大的地位,因而处处提防,时刻防范。在中韩和东盟签署FTA之后,日本迅速与东盟缔结AJCEP(日本东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也显示出日本维护自己东亚主导地位的心态。为抗衡中国提出的“10+3”东亚FTA方案,日本更是推出“10+6”的FTA方案,显示出日本对中国的防范。虽然在2010年5月中日韩三国开始官产学可行性研究,随着钓鱼岛事态的恶化,中日之间的信任降到中日建交以来的冰点。而由于日韩的岛屿之争,使日韩之间也缺乏政治信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EAFTA的深入发展。

4.韩国——沟通者、参与者、积极推动者。韩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并在东亚经济中处于上升的地位。韩国在东亚FTA中态度一直很积极,因为一旦形成东亚FTA,韩国可以说是较大的受益者。韩国最初充当了巾日之间的桥梁,由于日本的消极,韩国转而向一些先进发达国家缔结FTA,希望能够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贸易体制,打开欧美市场大门,降低对中日贸易的依赖度,并为以后同中日的谈判增加砝码。韩国先后同新加坡、智利、欧盟、东盟和美国签署了FTA,同印度签署韩印CEPA,和海合会、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哥伦比亚和土耳其等国家的FTA也正在谈判中,同时和中日俄以及以色列、南方共同市场以及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是由南非、博茨瓦纳、莱索托、斯威士兰和纳米比亚等国家在1969年成立的)的FTA也已有了可行性研究。由于韩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市场规模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都比不上中日,因此,它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只能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与大力推动者的角色。

5.来自于美国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与经济强国的美国不愿意让自己被排除在东亚经济圈之外,一直在寻找机会重返亚太地区,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其对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反对态度。2005年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4个国家发起成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D Agree-ment,以下简称TPP),主要内容是成员国之间保障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给予彼此优惠并加强合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议。美国于2008年宣布加入,到目前为止已有秘鲁、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12个谈判国。至此南美国主导的TPP中,“10+3”中已有5个成员国进入,而韩国、泰国和菲律宾也表达了加入TPP的意愿,一旦这些成为事实,则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更加缓慢,实际上这也是美国为进一步遏制中国在东亚甚至于亚洲地区的发展而布下的一招棋。因此,美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阻挠者。

三、中国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大力推动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鉴于日本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国内问题,中国将成为决定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中国除了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之外,还需要在未来的十年不断地提高民众收入,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和教育等保障制度,从而达到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中国还需要推动建立东亚区域内的资本市场,引导东亚高储蓄向区域内而不是向区域外投资。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和机遇。中国需要通观全局,勇担重任,做出应有的对策。

(二)东亚各国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合作基础,有步骤地推动其慢慢融合

目前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中,形成了以东盟为轴心的“10+1”体系。在此情况下,首先应加快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建设,预计到2015年建成;其次可以由东盟通过三个“10+1”FTA体系(即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的合并,打造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从而最终形成EAFTA体系,这样比单纯地由中国去推动更加可行,也会减少由中日之间主导权之争而产生的阻力。另外,在其他纵横交错的次区域FTA合作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于东盟这样位置的中间人,再由中间人统一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东亚区域经济区。

(三)中国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随机应变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正式启动区域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这标志着东亚区域自贸区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是东亚地区各国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所发生的微妙变化,而随机应变做出的新的举措。在第七届东亚峰会上,代表中国倡议:中国要抓住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新机遇,全力支持东盟推进区域经济伙伴关系(RCEP)。RCEP组建在2013年初启动谈判,2015年底完成谈判。

(四)各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后带来的影响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成之后,将会给东亚各国的宏观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经济的增长和福利的增加等;另一方面,也会给各国的敏感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日本、韩国的农产品与中国以及东盟各国相比缺少竞争力,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又比中国和东盟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石化和钢铁产业方面都是各国重点扶持的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后有可能会导致这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恶性循环,使这些企业重新洗牌,给各国造成一些损失。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特别是中国都需要加快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预先设计一套应对状况的体系,尽量减轻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中国需加强同东盟、美日韩的沟通,立足长远,实现共赢

东亚合作是中国区域合作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参与亚太合作的基础。目前,日本的消极态度,美国的强势插手,东盟的大国平衡、利益优先以及印度的冷漠,已让日本提出的“10+6”成为制约中国的机制。在2011年东亚峰会上将南海问题列入议题,使中国更加被动。中国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的领土争端,导致政治外交关系恶化,这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需要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沟通,立足长远,不要仅仅局限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之中,以该框架为基础,也要从这个框架中跳出来,将目标放得更远一些,从东亚到亚太,这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亚太也不可能分裂为两个集团,美国不可能退出亚洲,中国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亚洲,未来十年,中国和美国将共同纳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将会更大一些。到那个时候,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不再重要,而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得到的利益远远超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和美国将会在此过程中相互协商,以期取得共赢。

四、结语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的最终实现,最终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如果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而日本经济不能成功化解其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经济明显衰退,则可能出现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假如日本经济实力没有发生明显的衰落,而日本改变对中国的防范,愿意和中国共同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那么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将有可能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最终还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提供必要的最终需求市场。目前美国依然是东亚经济的主要最终市场,只要这个现状不改变,就不可能彻底摆脱美国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印度,都有可能成为对该区域提供公共产品的国家,到那时,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的深入,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已经成为地区合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了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类型,并对其所遇到的阻力和对策予以分析。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间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深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提高东亚各国经济效率,促进东亚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升东亚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水平,提高中国综合实力,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

1、地缘利益的推动

东亚各国地理位置临近,地缘连接紧密,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比较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共同面对巨大的外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压力时,东亚各国都在不懈努力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和保障地缘利益,通过提高其集体竞争能力来与区外势力相抗衡。

2、东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东亚地区经济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日本为领头雁、“四小龙”居中、东盟殿后的“雁队”。这种雁形分工模式是全球的区域性国际分工体系,在日本、“四小龙”、东盟之间已形成了“产业阶梯”,即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四小龙”接收日本转移出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盟及中国沿海地区接收“四小龙”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通过产业转移,东亚经济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但也因此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环锁链。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持,为“10+3”财长会议准备的课题“东亚贸易、投资和金融一体化”一文中,钟伟等人曾利用 1978~2002 年数据对东亚代表性国家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所示 :

从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中国以外,日本、韩国以及东盟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经济发展紧密的关联性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3、东亚区域内贸易增加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东亚地区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新的分工模式,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东亚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表 1.1 和表 1.2 对比了 1997 年和 2003 年东亚区域内进出口占各国进出口比重:

通过对比 1997 年和 2003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东亚区域内贸易占各国进出口比重,除韩国和日本之间有小幅下降之外(下降幅度不超过 2%),其余国家间进出口占各国进出口比重有所增加,尤其东盟内部国家之间、中国同韩国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以及日本对中国出口占其国内进出口比重都有大幅度提升。2003年,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占该地区总体贸易额的 54%,这一比例接近欧盟 64%的水平,同时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46%的水平。区域内贸易的扩大必然导致对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强大的动力。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类型选择: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基础的经济一体化类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制度性约束性不断增强,成员国的经济主权甚至政治主权不断弱化。由于东亚国家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经济主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弱化,这就使得东亚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能过早选择自由贸易区之外较高级的一体化类型。同时,从静态效率分析来看,自由贸易区优于实行统一关税的其他一体化类型。

1.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的比较分析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区适用原产地原则,即只有原产于区域内的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对从世界其余地区的进口,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有权决定各自的关税税率。而关税同盟则要求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

自由贸易区实行原产地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贸易偏转,但实际上自由贸易区不可能真正避免贸易偏转的发生。在原产地原则的限制下,贸易偏转以“间接贸易偏转”( Indirect Trade Deflection )的形式出现。这种偏转不可能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原则加以限制或消除,反而有可能加大从区外国家的进口量,最终带来全球的福利增加。关税同盟则通过设定统一关税消除了贸易偏转发生的可能性,但这样会给区外国家带来新的贸易壁垒。所以,自由贸易区相对于关税同盟来说更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福利的增加。对此,罗布森(Robson )运用自由贸易区两国模型做了分析 。

图 2.1 和图 2.2 描绘了一种给定产品在 H 国与 P 国的供求曲线。Pw为世界供给价格。一体化之前,P 国关税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包括关税在内的价格为 Tp。图中:三角形 a 代表贸易创造(生产效应);矩形 b 表示以伙伴国产品替代原先的进口(贸易转向)所构成的额外费用;三角形 c 是 H 国消费效应,为正;三角形 d 是 P 国消费效应,为负;三角形 e 表示 P 国生产效应,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并且主要是针对关税同盟而言。罗布森分两种情况对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作了如下假定:商品和要素市场是竞争的;生产要素只在各国国内而不在国家间自由流动;运输成本忽略不计;关税是贸易管制的形式,为了方便研究,假定通常只考虑从量关税;价格能反映生产的机会成本;贸易收支平衡(出口等于进口);资源被充分利用。

(1)及时种情况(图 2.1)中,假设 H 国和 P 国需求情况相似,但是 H 国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而 P 国供给曲线具有相对弹性和竞争力,当产出超过 L时,其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 Pw。

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前,P 国在 Tp的价格水平下产出并消费数量为 M 的商品,该国关税排除所有的进口。H 国生产 L 而消费 N,其差额 LN 则以价格 Pw从低的来源进口,也就是从世界其余地区进口。如果H国和P国组成自由贸易区(2.1a),价格为Tp时的区内供给(OM+OL′)显然小于该价格水平下的区内需求(M+N′),但是其额(L′N′)却小于该价格水下P 国的供给能力。在排除了成本低的供给来源的自由贸易区内,P 国将以价格Tp供给 H 国市场 L′N′(=LM)数量的产品,剩下相当于 OL数量的产品留给国内市场,P 国过剩需求(LM)则以价格 Pw从世界其余地区进口。此时,一体化之后自由贸易区内存在一种单一均衡价格,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前两个成员国价格中较低的那一个。

可见在 H 国,生产效应 a(瓦伊纳的贸易创造)加上消费效应 c,将超过贸易转向成本 b。贸易转向成本和原先的关税收入之间的差额,表示从国库向消费者的内部转移,而不是共同体实际收入损失。在 P 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同以前一样,价格水平也相同,但是政府收入将增加如阴影部分的矩形所示的数量。它表明 P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世界其余地区而言,其出口显然将比以前更大(LM>LN),因为 P 国供给转向满足 H 国需求。自由贸易区显示,两国、而且很可能世界其余地区的状况都有所改善。

这种结果可以和下面 H 国与 P 国组成关税平均化的关税同盟(图 2.1b)的结果相比较。此例可见,价格为 CET 时同盟供给将大于需求,因此共同外部关税将仅仅形成价格上限。均衡价格将是供求相等时(TM=US)的 Pcu。而且,虽然其贸易创造效应小于自由贸易区,但是贸易创造(生产效应 a 和消费效应 c)显然超过贸易转向 b。

两种选择方式的首要差异将是针对 P 国的。关税同盟情况下该国消费者将承受以 d 来表示的消费损失。尽管其生产者会得到净收益,但是仍将出现以 e 表示的负生产效应。自由贸易区情况下,该国不存在任何生产和消费效应的损失,但政府收益比关税同盟使 P 国增加的净收益还要多。而且,关税同盟排除了与世界其余地区的贸易。

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单纯着眼于静态效率分析,可以说,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一种次优方案。二者间区别主要在于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原则无法阻止的间接贸易偏转。

(2)第二种情况不同于前者,将考虑自由贸易区内产品价格差异。此种情况下仍假设 P 国供给具有相对竞争力和弹性,但同时假设该国无力满足 H 国需求(图 2.2)。

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假设两国都实施排他性关税。P 国生产和消费 M,H国生产和消费 N。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图 2.2a),P 国无力在价格水平 Tp上满足来自 H 国的额外需求,因此自由贸易区内 H 国均衡价格将为 PFTA(L′N′=OM′)。同时,P 国价格不可能超过可能从世界其余地 E 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 Tp,因此区内存在两种均衡价格。

此例中,H 国将仅承受贸易创造效应(a+c)。P 国不会出现消费或生产的任何额外成本,但是该国会得到相当于阴影部分的政府收益增加,这表示其国内收入的增加。

如果 H 国和 P 国组成关税同盟(图 2.2b),共同对外关税将发挥作用,供给和需求将在这一水平上大体持平,同盟内价格比自由贸易区略高。 H 国存在贸易创造。相应地,P 国则因以较高价格向 H 国出口而受益,但这以用 d 和 e 表示的生产和消费负效应为代价。

和及时种情况一样,在第二种情况中,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次优的。假设不考虑特定的市场条件,这一结论似乎广泛适用于关税平均化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2.东亚经济一体化类型应选择自由贸易区

从上文对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比较分析可知,成员国可从自由贸易区获得关税同盟更多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对此也曾经指出,自由贸易区可以使进口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的损失,这样就可以获得区域外低成本供应来源。自由贸易区还具有比其他一体化类型更加灵活等优点,比如可以避免成员国之间合作过程中贸易和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困难,为成员各方扩大商品市场创造条件;有利于因地制宜,按照相邻的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按照双方可接受的标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有利于避免一体化进程中成员国经济受到不必要的冲击。因此,东亚经济一体化应选择自由贸易区形式。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阻力

东亚仍然处在国家民族主义的时代,是国家性民族主义较强烈的地区。东亚民族主义是东方民族主义的一种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及经济模式,其自身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历史时代的要求相互交融,形成了各异的民族主义。东亚民族主义对东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东亚民族主义对地区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东亚的民族主义包涵强烈的民族意识,非常看重国家主权,过于强调本民族国家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强调自我利益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开展。

东亚地区宗教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在东亚地区的抬头。由于东亚宗教的多样性,各国国内的民族及教派摩擦容易引发政治冲突,极端主义则会激发更广泛的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东亚地区认同的形成,影响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宗教极端主义在东亚虽然表现得还不是那么激烈和广大,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东亚整体的行动,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隐患。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四个不同的发展层次:最上面一层是日本,它属于世界上总产值及人均产值量较高的国家之列;第二层是那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及地区,最有名的是“四小龙”;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紧随其后,属第三层次;的是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属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确定的特别贫困的国家。

东亚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开放市场的程度和步伐存在重大分歧,这些分歧影响了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由于东亚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行必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东亚走向繁荣,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东亚地区自身利益。应该用一种多样而又渐进的方式,分阶段、务实性地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要遵循五大原则,即互利互惠原则、渐进式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市场相互开放原则,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吸取一些经济组织的非制度约束的经验,采用适当的一体化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分阶段实现。

五、结束语

总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东亚各国的经济利益。中国作为东亚重要的经济、人口大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全球各国间的贸易联系日趋密切,我国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呈上升趋势,东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尤为密切,它们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扩展中国与东亚经贸合作领域,增强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因而符合我国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它所能提供的广阔市场和投资机会也已经成为拉动东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该合作过程中中国发挥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离开了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则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东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只要东亚地区按照既定原则有步骤、有秩序地积极推动地区经济、金融、高新技术、政治等方面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一个富有竞争力、崭新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将在新的世纪里产生,这将有利于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平衡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