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自然地理环境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西藏饮食文化

摘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现象,而这些民俗现象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然选择性和适应性。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藏民特殊的饮食文化,以青稞,牛羊肉为主,结构单一,品种简单,烹饪方法简单的饮食特点。

关键词:西藏 饮食文化 地理环境

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论是哪个民族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在自己的生存发展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实际上人们所熟知的主要是农耕民族饮食和游牧民族饮食。而藏区居民是介于游牧民族饮食和农耕民族饮食之间。”①

一,西藏地区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的食物来源

西藏处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都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成为地球上非常特殊的地理区域。高原边缘高山环绕,高原内部纵横着许多巨大的山脉,山,构成了高原的主体地貌。 “高原山地使土壤发育中物理作用强烈,生物化学作用弱小,只有1%的土地为种植业可耕地。同时,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原干旱,寒冷气候特征,平均气温低。”②。但是西藏地区的水资源还是很丰富,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发源于这,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等。这里地高天寒,人口稀疏,耕地大多数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谷地,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据所处于的自然地理环境,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选择种植只适宜在高寒地带生长的青稞,除青稞以外,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豌豆等作物。

据文献记载:吐蕃时期藏族“其稼有小麦,青稞麦,荞麦,豆”(《新唐书.吐蕃传》)《隋书.附国传》也载:“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禾梁”(“青禾梁”《北史.附国传》作“青稞”)青稞的形状像大麦,只是颗粒比较小,它具有耐寒旱。成熟期较短等特点,是适应性强,耐低温,在海拔高度为465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为0℃-12℃,年降水量为160-1000毫米的地区都可生长青稞。因此,对于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它成了最适宜的农作物。

而藏北高原却是片不可耕的土地上,游牧是的出路。游牧则是牧民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游牧生活相对封闭,自成体系。所有的生活资料都取自牛羊;吃牛羊肉,喝牛羊奶,穿羊皮衣,羊毛鞋,住牛毛帐篷。”③由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藏民的食物来源――植物和动物――有其独特的特点,即除青稞以外,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豌豆等作物,而较大的食物来源是游牧的牛羊肉及其奶制品。

二,西藏特殊的饮食文化

人们获得食物的两个来源――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分布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同时,不同的生存条件也决定了人们饮食需求,饮食心理,烹饪方法和进食方式的不同。

在西藏的传统饮食――藏餐就是酥油,糌粑,青稞,牛羊肉,并且不加任何辛辣调味的日常简单饮食模式。这种特殊的饮食文化是由于西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生存条件所决定的。由于西藏处于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其饮食方面较为特殊。《太平寰宇记.吐蕃传》载:“其国风雨雷雹,每隔日有之,盛夏节气如中国暮春之月,山有积雪,地有瘴气,令人气急(按,非瘴气,实为高原缺氧反应)不甚为害……无器物,以手捧酒而饮之……俗养牛羊,取乳酪供食,兼取毛为褐而衣焉。不食驴马,以麦为面”④因此,在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就需要大量的热量,而大部分时候人们需要出门游牧就需要简单快速的烹饪方法和方便易携带的食物。

1,糌粑:把青稞或豌豆过水澄清晾干,上炒锅炒得开花时过筛,然后磨成粉状,这就是糌粑。根据口味,磨成粗细不等,也可去麸皮磨成精制糌粑。糌粑可分为青稞糌粑,豌豆糌粑,蚕豆糌粑和混合糌粑几种。以青稞糌粑为上品,一般是节日食用,或招待客人⑤。 而糌粑也被誉为“揣着口袋里的美食”,关于这还有个很美丽的故事,据说有位聪明贤惠的妇女,她丈夫以放牧为主,守在一群牛羊在茫茫的草原上,每天清晨就出去,天黑后才能回到家中,而这一整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吃的,妇女十分心疼丈夫,想了很久,经过多次实践,终于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糌粑。这虽然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也说明了在西藏,藏族居民因西藏草地资源,十分适宜游牧生产,农区的面积相对较小,游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也刻有游牧方式的烙印,即:方便易携带又容易食用,又不需要太复杂的制作方法。

2,酥油茶: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觉不能没茶。酥油茶则是他们时刻都不能缺少的饮料佳品。制作方法是,将砖茶久熬漉汁,倒入酥油茶桶,加少许酥油和适量食盐,然后用“甲捋”与酥油茶桶中上下压数十次,直搅得水乳交融,不见油珠为宜,倒入锅内或茶壶中,用温火加热,但绝不能烧开,便可饮用。从牛羊奶汁中提取出酥油并加工成既能解渴,取暖又能增加身体热量的酥油茶。“青藏地区的饮茶习俗源于隋唐时期,至今仍然保留着唐人吃茶的习惯,藏族人用沸水把茶煮开,追求酽醇,人称熬茶,饮来解乏生津,提神醒脑,更有助于消化肉类食品中的脂肪。”⑥

3,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两天后,便成青稞酒了。⑦藏族群众对酒多有偏爱,而青稞酒,性温,入口醇绵,味微甜,而且强身健体,不易致醉而受青睐。与中原地区人们喝酒不一样,因其地势高,天气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经常要出去放牧,所有他们喝酒时一般不摆菜肴,不兴猜拳行令,而在饮酒时互唱酒曲,在歌声中喝酒。若在行路或放牧时,他们怀揣酒瓶,一人一口,互相传递,既能暖胃热身,又不易致醉。还可以用来和糌粑,用以解饿。

4,牛羊肉:牛羊肉是藏式饮食中的重要原料。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牦牛肉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是风干牛羊肉。其牧人日常饮食中多肉、奶等高蛋白食品,但比较单调。风干的牛羊肉有冰冻杀菌作用,易储存,易携带。

5,牛羊奶制品:藏餐中牛羊奶也很重要,可以做成特色的奶制品。搅拌牛羊奶,分离成酥油和奶渣;酥油就是未经进一步加工的黄油。先在细长的酥油桶里放进砖茶烧的水和少许盐,放上一小坨酥油,上下搅动,使水与酥油充分溶合,就是西藏特有的酥油茶了。许多外来人喝不惯这股特有的羊膻味,一旦喝惯了就有瘾。不喝就“腰杆痛”。奶渣含于口中,有生津解渴功效,并可拌糌粑,做过节时吃的奶渣糕。奶制品中的酸奶,味道醇正上好。中西部的酸奶嫩嫩的,东部嘉黎一带则稠粘得搅不动。

因为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片大地上生产出特殊的农作物,食物来源种类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藏族居民特殊的饮食文化,以青稞,牛羊肉为主,结构单一,品种简单的饮食特点和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就需要大量的热量,而大部分时候人们需要出门游牧就需要简单快速的烹饪方法和方便易携带的食物。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广东省自然地理环境聚类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广东省自然地理环境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聚类分析模型。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根据资源、气候、地理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聚类分析结果,分别找出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城市,这对于构建和谐广东,推进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指标体系;聚类分析

一、构建自然地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资源、气候、地理状况3个方面建立聚类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系统性。从各个地区的特点出发,把能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②数量化。聚类分析采用的是数量化指标,一些数量指标是通过其他数量指标组合而成;③可比性。聚类分析要切合实际,操作性要强,并且具有可比性;④完整性。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要科学、完整地反映自然地理环境。

二、广东省21个地级市自然地理环境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样品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样品间的亲疏关系,按其亲疏程度自然地、客观地分型划类,得到一个能反映个体间亲疏关系的分类系统。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能避免人为的主观随意性,能较客观地、定量地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分型划类。本文首先为了消除数据间的量纲的影响,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Z标准化处理。然后,通过SPSS逐步试验各种方法验证之后,发现采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选择欧式距离的聚类效果好。

三、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按照表1中的三个方面,我们收集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2010年统计数据,应用模型对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聚类分析。

①资源方面聚类。根据表1的相应指标进行聚类,其聚类结果见图1。由此可把 21个地级市分成三类,结果如下:

及时类包含肇庆、梅州、河源、惠州、阳江、韶关、清远、茂名8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森林覆盖率平均约为64%,平原占陆地面积平均约为17.81%,水资源总量平均约为160.91亿立方米;第二类包含深圳、珠海、东莞、潮州、揭阳、广州、汕尾、江门、云浮9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森林覆盖率平均为47%, 平原占陆地面积的比重平均为39.13%, 水资源总量平均为45.68亿立方米;第三类为佛山、中山、汕头、湛江4个市辖区。其基本特点为:森林覆盖率较少, 水资源总量较高,平原占陆地面积的比重范围为51.9%到80%。

②气候方面聚类。根据表1的相应指标进行聚类,其聚类结果见图2。由此可把 21个地级市分成三类, 结果如下:

及时类包含河源、清远、茂名、揭阳、潮州、汕头与梅州7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全年平均气候为22℃,较高气温均值为38℃,低气温均值为0.23℃,年均降雨量与日照时数较一致;第二类包含深圳、珠海、佛山、广州、湛江、东莞、惠州、阳江、汕尾、韶关与肇庆、云浮、江门13个城市。该类基本特点为:整体的平均气温不高,并且降水量丰富,日照时数较长;第三类为中山市,其基本特点为:整体的平均气温为22℃, 较高气温较稳定,降水量较充足,且日照时数较高,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③地理方面聚类。同样根据表1的相应指标进行聚类,其聚类结果见图3。由此可把 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分成三类, 结果如下:

及时类包含肇庆、梅州、河源、惠州、阳江、韶关、清远、茂名8个城市。该类基本特点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范围为7946到19036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均不大;第二类型包含深圳、珠海、东莞、潮州、揭阳、广州、汕尾、江门、云浮9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都很大,同时比较而言, 居住用面积平均值较其他的要低;第三类型包含佛山、中山、汕头与湛江4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相差很大,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不大。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我们找到了自然地理环境接近的市区,从而有利于广东省内各市进行比较和提高。聚类分析模型为实现广东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民俗的影响

【摘 要】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的经济、教育、宗教信仰、饮食结构、服饰婚姻、建筑民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对凉山彝族民俗文化的特殊影响。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的研究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本论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研究彝族民俗文化,这也使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民俗;影响

0 引言

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彝族也不例外,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的经济、教育、宗教信仰、饮食结构、服饰婚姻、建筑民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对凉山彝族民俗文化的特殊影响。四川凉山是全国较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高,南部低,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高低悬殊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 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低悬殊。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及宽谷和断陷盆地只占10%。山地多为海拔1500米以上的亚高山和中山。山脉呈南北走向,峡谷相间,山高谷深。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于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河谷平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

1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凉山彝族地区服饰是具代表性的彝族服饰之一。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凝聚了凉山彝族人民智慧的精华,反映了凉山彝族人民对所处的地理环境的适应。

凉山彝族生活的地区,基本上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最热月平均温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2℃,气温较低,最冷可达到摄氏零度以下。霜期长达半年以上,属高山台地气候,气候多变,气温有较大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昼夜温差大,总之气候偏冷是凉山彝族居住区的特点。而凉山彝族的耕地大部分分布在30-70度的陡坡上,不存在灌溉条件。在这种气候及地理条件下属于“望天田”。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所以凉山彝族的生产方式中畜牧业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羊为他们主要习惯饲养的牲畜。故羊毛为凉山最易得也是最主要的服装原料。所以用羊毛织成的披毡和擦尔瓦是凉山彝族具代表性的服饰。

彝族服饰的色彩是社会生活环境、精神风貌和家支等级观念的反映和体现。黑、红、黄三原色与凉山彝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无论是在远古时代的昨天,还是21世纪的今天,凉山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地域环境及民族特征,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色彩的黑、红、黄三原色.

凉山彝族主要生活在高寒山区,突出的表现了尚黑的彝族传统文化。黑色象征着群山与黑土,能给人以庄重肃穆、沉静高贵、威严沉默、刚强坚韧之感。在彝语中,青、蓝、绿等与黑色相近的色彩都可以概括为黑,青翠的山坡、碧绿庄稼、渊深的河池等也用黑色概称,土地也被看为黑色,是土地和财富的象征。凉山彝族对黑色的崇尚表现在服饰上是全身服装皆黑色,男子穿黑色窄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女子的上衣和多褶长裙以与黑色相近的黑、青、蓝等深色布料为基调,凉山彝族用羊毛纺织制成的披毡和擦尔瓦多染成黑(青)色,男子包头的头帕所用布料是青色,彝族祭司的祭服上装和下装皆为黑色,祭冒是用一斗笠上面包缝以黑色毡面制作而成。

除了黑色以外在凉山彝族服饰中,红、黄两色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人称凉山彝族的三色文化。他们认为,红色是火,是热烈与生命的象征。凉山彝族世代生在海拔2000以上的高寒山区。火是他们生活之必需,他们巳认识到火是他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因而自然对火怀着感激之情加以崇拜。因此红色在彝族人心理和眼里是神圣的色彩,是它驱除了黑暗,给人们带来了光明,送来了吉祥。传说很早以前,彝族男子出征前头上要包红帕子,或是在英雄结上缠上一段红色的布,腰间配挂着用红布做的镶玉片的“英雄带”,以此表示勇敢、成功的意义。彝族家的女儿出嫁,家人要为她举行红线仪式,以表示对她的祝福。就连毕摩用以避邪和崇拜祖先用的篾帽上的鹰爪,也裹缠着红布条,红布条越多,表示这毕摩的知识越渊博。

在彝族人眼中,黄色象征着阳光。太阳是万物的生长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它意味着善良和友谊、丰收和富裕,具有共同遵守和永恒不变的道义。自古以来,是黄色消散了神和人的对立,是黄色产生了万物,并使万物得以繁荣茂密,使人类得以净化。在凉山彝区,无论身居何处,黄色装点着、美化着彝族人民的生活,他们将黄色运用得淋漓尽致。如在彝族姑娘选美活动中,除要具备身材匀称丰满、挺直端正的鼻梁、薄而小巧的嘴唇、线条优美的眉形、长而上翘的睫毛、细长光滑的脖颈、粗长乌黑的辫子外,在肌肤上还须涂上油菜花般的灿烂亮丽的黄色。

总之,彝族服饰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反映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地理、文化及审美观。凉山彝族服饰,无论从图案、色彩的搭配还是面料料的选择都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

2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饮食文化的影响

凉山彝族地区的饮食文化有的特色是“苦荞文化”、“肉食文化”,这些特色文化都是与凉山彝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都是受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

由于绝多数彝族居住在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区,高寒山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只能种植荞、麦及洋芋。所以,“荞巴”、“洋芋”便成了生活在高寒山区彝民的主食,另外辅之以燕麦、小麦面等。目前,凉山州是中国苦荞麦较大的种植产地。二半山则适应于种植玉米、豆类、洋芋、荞麦等。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食物结构较之高寒山区复杂。玉米饭是主食,还辅之以洋芋、荞巴、豆类等。

凉山彝族地区,荤菜以猪、牛羊肉为主。食法最为盛行的是“坨坨肉”。将牛、羊、猪或鸡砍成坨状下水煮,煮熟了捞出来拌上辣椒、花椒、盐、蒜、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除了坨坨肉,彝族的特色肉食还有彝族的香肠,烧肉,辣子鸡,圆根酸菜汤等。这种食用方法,恰好与气候寒冷干燥和生态相适应。因抵御寒风袭击,人体热能消耗大。而牛羊肉本身属热性食物。加上“坨坨肉”的特点是鲜嫩而不腥、肥而不腻,故能多食。此食法可向人体输送大量热量。因此,一个地方的饮食结构是与这个地方的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不能人为的破坏食物结构。彝区素菜高寒地带大多为园根制品。如酸菜、园根头、园根丝菜等。春夏之际还辅之以野菜。高寒地带气候寒冷甘燥,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而园根是含维生素最为丰富的蔬菜之一。这也是与彝区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二半山地带因其自然地理环境优于高寒山区。所以素菜较之高寒区丰富的多。青菜、白菜、瓜类、豆类等应有尽有。

3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俗的影响

凉山彝族传统实行民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先婚的包办婚姻裁度。这样的婚姻习俗也是由于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凉山彝族居住人口的特点是同宗聚居。而彝族的婚姻习惯是同宗不婚。这样,客观上造成了女性只能远嫁他乡。可是他乡与故乡为高山大川所阻碍。交通困难,信息闭塞。不同宗族的青年男女根本无接触的机会。要想自己寻得意中人谈何容易!由此,婚姻的实现,只有寄托于那些外出的彝族男子身上。靠他们在走亲串寨时发现某家女子尚未出嫁。估量自家寨子某户未婚小伙子与之匹配后,便商议着两家可否成为姻亲。媒人由此而产生。彝族称为“虎呷”。此时,主人家便要了解对方是否为同家支、同等级等。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可以便答应下来。媒人回本寨。将次信息传递于男方父母。男方父母根据媒人提供的情况,并凭自己的阅历作出决断。如认为可以,便派之人随媒人至女方提亲。彝族称“五惹木”。一但“五惹木”之后,标志两家姻亲的建立。双方以此为契机相互往来。增进彼此的了解,进而双方满意便发展为举办婚礼。如双方或某一方认为不妥,也不可解除婚约。因地理环境导致的此种婚姻形式,青年男女间的接触无时间、空间保障,不便相互了解,感情基础也就无法建立。这样青年男女只有听凭媒人之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由此而生。

4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建筑民居的影响

凉山彝族的居住形式与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长期的生活实践,使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发明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互板房、闪片房、土掌房、三房一照壁、干栏房等,是彝族丰富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高能望远并有水源、耕地以及水草牧场。一般高山区多为散居,平坝河谷地则以集居为主,这是彝族典型的聚落特点。彝族居落的选址多在地势险要的高山坡地或河谷地带的向阳山歧,环境一般为依山傍水,向阳避风。在高山地带,居落较为分散,半山和河谷地带则相对集中。由于彝族分布地域较广,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使得各地的房屋构造、功用、造型等也不尽相同。

凉山彝区的房屋造型多为一种长方形平房,称为棚子。河谷地区的棚子多采用夯筑土墙,木板作互,屋内各开间亦用木板相隔;高山地区的棚子则采用竹墙,墙外涂抹泥巴,顶覆木板瓦,房内开间间隔也用竹墙。棚子面宽长,进深短,一般是在长墙中部开门,面宽为三个开间,有方孔小窗或无窗。富裕人家在房屋外围以土墙,形成院落,并在院墙修筑碉楼,用以防卫。屋内进门正当中为堂屋,较为宽敞,正中稍偏处设锅庄,是全家炊任、烤火、议事、待客、息宿之所;堂屋左侧为内室,放木架床和柜箱之类,亦可作寝外;堂屋右侧开间一般作储藏室,储放粮食,柴草和其他生活用品,也可供未婚子女和客人住宿,凉山彝区也有一些三合院、四合院建筑,这类房屋在门楣、梁枋、拱架、木隔板上雕刻有日、月、鸟、兽、花草等图案,极富建筑装饰效果。

总之,凉山彝族民俗文,不管是彝族的服饰还是彝族的饮食及彝族的建筑民居,彝族的婚俗等等的产生、发展都是与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反映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地理、文化及审美观。所以,当我们审视彝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时,就有必要了解和把握彝族文化生存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凉山彝族鲜明、个性的彝族文化。彝族民俗文化作为彝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鲜明而直观地显示了彝族文化的独特个性与民族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课程标准

关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地理1中第三个标准提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即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不同版本教材的呈现

三、不同版本组成部分对比

四、不同版本教材的结构编排

不同版本描述的次序表现方式,侧重点以及理解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不同版本的分析顺序

人教版:由赤道向两极、由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的垂直分布来依次对差异性进行说明;

中图版: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将差异性放大到经度和纬度三维空间方向上,由纬度、经度、垂直方向上依次对差异性进行讲解;

湘教版:提出差异性在纬度地带、干湿度地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的表现并总结规律;

鲁教版:先提出水平区域的分异同时给出许多案例;再提出垂直区域的分异,然后进行分析。

2、描述具体方法

人教版:内容简洁,图文结合较佳。以一张“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从总体来提出自然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接下来再进行分层次的描述并举例,把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差异进行结合分析,但只是以阅读的形式出现。的问题探究很具有价值,体现了地理的人地和谐的思想。

中图版:对该部分文字描述较少,大多采用思考,学习指南,课题,案例等形式呈现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要求很高。很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综合难度较高;在地域分异这一部分重点以气候带为例详细讲述。

湘教版:相对而言,这个版本对于差异性的描述要更为细致,而且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知识也拓展得更宽,每一个分异性规律都有相对应的活动。而且该版本还强调了因地制宜,把所学的地理知识更好的合理运用到生活中,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鲁教版:图像数量多,图文结合较佳。与前面的版本不同的是,该版本先学习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后再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而人教版、中图版和湘教版则是先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后才学习地理环境分异规律。还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差异性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不同版本的共性

都突出强调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阅读全球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的差异性特征;根据喜马拉雅山或者乞力马扎罗山来说明垂直方向上的差异特征,分析规律。四个版本都根据阅读全球自然带分布图及不同区域尺度案例,比较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布规律等内容;每个版本都在文字描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图表和案例活动,使学生在获取地理环境差异性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读图、用图能力,非正文部分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参照活动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正文部分进行补充和解释。同时各版本教材选用的案例均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体现了一种贯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对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影响研究

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自然地理环境对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在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过程中大理独特的地势、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因素,直接影响大理白族传统体育具体项目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大理白族 传统体育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西北横断山脉南端,全州国土面积约29459平方公里,大致包括怒江以东,金沙江以南,楚雄、元江以西的广阔地域。学术界把这一广阔地地区称为洱海区域。[1]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居住地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迁,据统计资料表明,大理白族人口占全国白族人口的66%,占当地人口总数的33.1%。世居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身体特点和风俗,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白族先民主要分布于洱海、滇池为中心的云南腹心地区,多位于平坝或盆地,从事农耕,到了南诏时期,随着农业、畜牧业、纺织手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等方面的发展,促使白族的传统体育运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传统体育项目有20余种,其中较为流行的有三月街赛马、赛龙舟、舞龙、霸王鞭、美猴戏傻僧、上刀山、抛绣球等,多在喜庆节日开展,此外还有一些体育项目,则在闲暇之时在田边地头开展[2]。白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它的文明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白族传统体育也同白族文化一样长期,它是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群众喜爱参加的传统体育活动,是白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在体育领域中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解释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在体育领域中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体育运动的地域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分、动植群及矿产、能源等自然因素,它是人类赖以生存、敷衍及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前提。[3]人文地理环境又称为人文地理,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形成的一种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现象,它由社会化了的人口、民族、宗教、聚落、风俗、文化及政治、经济、国家等人文要素组成。

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特点和身体素质有不同要求。而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就产生了不同的体育特点和风俗习惯。而云南各少数民族不仅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且各民族拥有独特的民俗民风,从而产生了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大理白族作为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具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

2.自然地理环境与大理白族传统体育

2.1地势

大理白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与滇西纵谷的交会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著名的澜沧江、怒江奔腾于西部的云岭怒山等崇山峻岭之间,东部有金沙江辗转东泻,巨流大川之间分布着108个大大小小的坝子。大理白族自治州具有高原湖泊盆地和横断山脉纵谷两大地貌。[4]在这样的地势下生活面临很多必须克服的自然难题,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形成生产内容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体育活动自然也就在此过程中逐步演化形成了。如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溜索起初就是作为一种顺应特殊的地势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后来经过发展演变成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大理白族历史上由于战乱频繁,军事行动较多,武术也应运而生,但是大理白族沟深岭高,水流湍急,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就演变成短兵和个人打斗技术为主的武术。“跳花盆”、“跳山羊”的目的是发展人的跳跃能力,以便在树林和荆棘中行动敏捷,提高打猎的技能,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了当地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

2.2气候

气候因素主要决定了体育项目举行的时间及所用工具选取难易的程度。[5]“天气常如二三月,花香不断四时春”,这是诗人对大理地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的地区,有干、湿季之分而无冬夏之别,除部分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达309天,占全年84.7%,具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适合常年室外活动,就产生了登山、防风筝、秋千等传统体育。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势起伏大、垂直性分布的地形,使多数山区气候呈立体变化,“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6]大理白族春夏季忙于农事,运动项目往往在劳动场所进行,规模较小,而且简单易行、就地取材。农间休息之余,在林荫下有了扭扁担、扳手劲等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了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大理地区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庄稼长得好,因此产生了“甩糖包”、“打磨秋”等与生活休闲有关的少数民族体育。“糖包”是一种内盛谷糖的菱形布袋,“磨秋”是从当地生产劳动发展起来的。[7]在春夏多雨闷湿气候条件下创造了体育舞蹈,据《吕氏春秋·适音》说:“昔陶唐民之始,阴多滞伏固湛积,水运壅塞,不行其原,异气郁瘀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百舞以宣导之。”[8]大理白族的“跳三弦”、“霸王鞭”的产生与之相关。

2.3水文

大理地区学术界把它称为洱海区域。大理白族自治州具有高原湖泊盆地和横断山脉纵谷两大地貌特征。水源较为丰富,大理白族先民利用这些水域发展了与之相关的体育项目,大理白族拔河运动的起源则与洱海有着密切联系,拔河运动古代称为牵钩,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大理白族拔河据说是在水上进行,起源于古时大理战争,洱海作为大理天然屏障,保护着大理,战船成了洱海上的常客。据《隋书·地理志》记载,楚将模仿拖船的背汗动作,用一条大篾缆上系数百个小索,相向对挽以练力气。[9]据说大理白族拔河也是如此起源的。部分大理白族先民长期生活在湖泮,有的以捕鱼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需要掌握一定生存技巧、技能,也练出了一身水上功夫,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水上体育项目。如白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游泳。赛龙舟是“喜祀雷神”而特别发展以祀龙为主的水上活动,主要目的是乞求龙王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打鱼出海出入平安。后来发展成为一项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每年大理三月街、火把节期间都举行比赛。

2.4生物资源

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资源,它们主要是作为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对抗对象而存在。[10]大理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帮成为主要运输工具,后来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赛马演变成为一项大理白族最负盛名的传统体育。过去,白族男子大多擅长骑马,赛马活动在白族地区十分流行。规模较大的赛马活动在三月街期间举行。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曾对三月街赛马的盛况作过描述,“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而弛于中,更队以交于焉,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仍遍行场市”。[11]新中国成立后,赛马成为一年一度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的重要活动项目。白族骑手在全州、全省性的赛马比赛中多次摘冠,在1985年云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赛马比赛中,大理白族自治州代表团囊括了全部四项冠军。除三月街外,农历七月的剑川骡马会,农历八月的洱源邓川鱼潭会及火把节也举行赛马活动。其次由于大理生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繁多,大理白族先民在生活当中猎物便成了日常事物,打猎就成为了普通的劳动之一。围绕着狩猎、射箭、登山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萌芽、发展了。另外,还产生了采用当地生产的质地坚硬的柚木制成的“陀螺”,从而使“打陀螺”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3.结语

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看,难于解释运动起源的本质,但具体运动项目的形成、发展和地域传播,则有深厚的地理背景因素。现代体育运动与传统体育运动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很难从表面上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但传统体育项目仍带有深深的地理环境影响的烙印。[12]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为体育运动主体的人的生长发育、形态和机能,而且限制运动项目的形成和发展。大理白族地区这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影响到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而且影响到大理白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

摘要:任何建筑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又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形成新的环境景观。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特别是影响着建筑的平面布局、外观造形、立面装饰等。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好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阳光、材料等因素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宏观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与地形因素对建筑风格与设计方法的影响,并从单体建筑角度入手分析了如何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设计措施。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建筑设计;气候;地形

一、地域建筑与宏观自然地理环境

(一)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

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人造的色彩与线条与大自然的色彩、形态的协调统一,也就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就了形态美与自然美的协调统一,而这也正是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具有特殊魅力,而不单单是具有房屋设计的形式美的原因。可以说,以上的关系是体现在几乎每一种建筑风格中的,我国地域辽阔,建筑风格迥异,下面就我国有代表性的几种建筑浅陋地进行论证与分析。

1、吉林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属于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暂。冬季防寒是当地最重要的问题。吉林民居的院落普遍非常宽敞,能充分接纳太阳辐射,提高室内温度。房屋在院子中分布分散且间距较远。每栋房屋都可以暴露在阳光下,避免处于相邻房屋形成的阴影中。外墙厚实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院墙低于屋脊,朝南窗户面积大,朝北几乎不开窗,这可以很大程度上使室内在寒冷的冬季尽量获得较多的日记,避免冷风渗透,从而起到保持室内温度的效果。

2、北京民居。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3、江苏民居。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4、闽西南地区的客家人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

5、西北民居。西北民居地处黄土高坡,属于寒冷气候区。冬冷夏热且日照充足,常年饱受黄土高原西风的侵袭。院落呈纵深方向布置,南北长,东西窄,形成狭长院落。这种平面组织形式使得房屋和院内空间在夏季大部分实践处于其他房屋的阴影中,避免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狭长的院落空间形成风的通道,可组织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此外东西相仿和最南侧的倒座多为向院内倾斜的单坡屋顶,屋脊高度即为院墙高度。高耸的厢房屋顶既遮挡了太阳辐射,也防止冬季寒冷西风吹入。

6、吐鲁番的土拱、草原上的毡房也颇具特色。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然而,一到夜晚气温骤降,一夜之间气温差可达20℃~30℃。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特点,当地建筑的土拱住房具有墙厚、窗小和拱形屋顶的特色。墙厚既能减少夏日太阳的猛烈照射,又能抵御冬季寒冷的侵袭。小窗可以减少白天的通风量,使夜间的凉气较久的保持在室内。拱形的屋顶可以减少风沙的堆积。

(二)地形因素与建筑设计方法

地形即地貌,地形限定了建筑的生成形式,如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等。不同的地形对建筑的布局、功能及体量影响非常明显,是连接风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主线。

1、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受地形的影响

通过对建筑布局、体量的控制,尊重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适应性设计。另外,传统建筑常借助廊的连接顺应地势而建,与地形和谐共处。现代建筑在考虑设计时首先也应考虑地形及周边环境,埋入或半埋入地下的建筑对于地形以及景观空问连续性的融合无疑是最为有效的。

2、建筑设计以地形的视觉协调为依据

地形可被当做视觉要素来使用。从视觉角度出发,把建筑和地形放在一起时,构成了明确的天际轮廓线。因此对建筑的体量、外形轮廓与地形之间审美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就非常重要。在考虑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必须深入研究这些关系,形成良好的灭际线,这对环境的整体性设计至关重要。当地形的尺度远远超过建筑时,形成建筑以地形为背景,建筑形态与自然地形之间就是“图与底”的关系;当地形的尺度与建筑尺度相接近时。要尽量使建筑配合自然地势,与地形相互协调。

3、地形坡度制约下的山地风景建筑设计

地形坡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以坡地为显著特征的山地风景建筑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在坡度较小的平坡地(坡度在3%以下)和缓坡地(坡度3%~10%),建筑布置不受地形约束,可以取得日照朝向和较好的景观视野,土方量一般不大;中坡地(坡度10%~25%)和陡坡地(坡度25%~50%)地形能够提供俯视周围景观的制高点,对视线具有导向性和开阔性的观景特性,建筑群布置受到较大限制,建筑内部一般设梯级。地形坡度还可以疏导风向.从而影响建筑及场地的通风情况。

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必须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解读分析,把握场地的结构特征,才能从宏观上及技术层面与地域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实现良性契合。

二、自然环境与单体建筑设计方法

(一)微气候设计

建筑作为以人工环境形式存在的资源,在与总体平衡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时,其中的邻里、建筑开场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的功能系统和交通通讯系统等,都必须遵循自然界循环更新的原则,使自身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结构的不同也表现出局部微气候的不同。对微气候的改变是提高环境舒适度,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建立新的发展观念,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各种“亲环境”的能源对微气候进行调节。

(二)选址

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充分利用建筑所在环境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在尽可能不用常规能源条件下,遵循气候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措施,创造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室内环境,而建筑所处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建筑选址将直接影响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和建筑能耗大小。因此,在建筑的选址上,首先应从建筑所属地区的气候条件出发,将建筑设计、建筑微气候、建筑技术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对建筑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其次,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建筑师在选址时需因地制宜、了解建筑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生活习惯等相关资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筑师对建筑所处环境的详细调查和客观评价,是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

自然通风是可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我国许多的传统建筑中都用到了自然通风,例如传统建筑中的穿堂风等。与其他相对复杂、昂贵的生态技术相比,自然通风是一种即廉价又成熟的技术措施。只要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又能带走潮湿的气体、降低室内温度、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 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这样降低了人们对空调系统的依赖,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达到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大自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阳光,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充分的利用天然阳光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同时又能提供更自然、健康和高效的光环境。而且充分的日照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建筑的自然采光就是在建筑内部引入日光,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地控制与分配自然光,提供一种优于人工光源质量的照明。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一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建筑房间内和中庭顶部开设一定的开窗面积,这样即满足了自然采光的要求,又可以通过室内外的热压与风压差,形成自然通风。这样就实现了通过自然通风进行室内热环境的调节。

(三)材料

建筑师设计的一座建筑要从图纸变为正真的建筑物,离不开材料 同样的一堵墙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就会带来不同的热工效果,空间效果。合理选取当地建筑材料对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实践来说,因地质气候选取当地的材料是极重要的原则,而本土建筑材料又直接的形成建筑的性格,同时建筑又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

结束语

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必须有机融入到环境当中去。要想使建筑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来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同时在建造建筑的时候必须明白建造它的目标和价值,并应尽快地将认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较大限度利用自然条件来完善建筑。

自然地理环境研究:茂县自然地理环境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摘 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背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印记。主要在于建筑是人类对居住地自然地理环境长期认识的结果,建筑也是人类思想与当地自然环境磨合的结果。

关键词:降水;气候;岩石;传统建筑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过渡地带、高山峡谷纵列分布,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中间有长江支流岷江穿过,因而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总体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气温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地区年平均气温11.2℃,7月平均温度20.9℃,年低气温-11.6℃,较高气温32℃。因为地处高山峡谷,所以该地多风、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为了适应这一气温特点,茂县的传统建筑就必须墙体很厚,传统建筑墙体一般在0.5米到1米之间,多为土石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窗户较小,多呈矩形,上下距离1米,左右大约0.3米,而且窗户较少,从外形结构上看十分封闭。

二、降水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年降水量490.7毫米,平均蒸发量1375.7毫米。蒸发量明显高于降水量,虽然当地有长江支流岷江穿过,但是仍属于较干旱地区。正因为干旱,当地的传统建筑多为平顶,而且房屋顶部总体而言四周高,中间低,并在房屋的其中一角留有一个缺口便于房顶排水,同时也便于雨水的收集。

三、自然资源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地地形是其主要的地貌形态,所以,该地多岩石,岩层主要以夹沙灰、黑色页岩、砂板岩、火成岩等构成。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是土石构成,以石头作为砖,用泥土为黏合剂,利用山上的木料作为支撑,将石头整齐排列,最终形成一栋栋高大建筑。

四、地质活动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地处龙门山地震带,是全国地震活跃地区之一。当地人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带来的损失,所以,在修建时所有的建筑在结构上都选择了上小下大这一形式,以便在地震中虽然有部分石头松脱,但是上层石块可以用自身重力将松脱石块压住避免垮塌,同时上小下大这一形式在地震时可以使所有石块向中心收拢,相互支撑,避免垮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建筑正在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但是那些传统建筑彰显的地域特色不会消失,它们将永远成为我们历史的见证。

(作者单位 四川省茂县中学高中部地理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