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模式探讨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企业会计模式探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会计模式探讨

企业会计模式探讨:新形势下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等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障。建立何种会计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模式倾向于较为松散的“协会型”即以会计职业团体为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而在计划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倾向于相对集中的“政府型”,即以国家政府机关为主要管理部门。

一、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探析

基于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因此,可将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会计人员由责任单位领导和管理的交叉型管理模式;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统一企业会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统一型管理模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以及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由各责任单位领导与管理的分散型管理模式。本章将针对于三种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1.交叉型管理模式

我国现代大多数企业将以人为本作为会计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通过实现人与事两者相机融合,将会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这种交叉型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为科学管理原则,使得企业会计管理部门呈现“有利争先管理,无利或有害相互推诿”状况,不仅难以充分发挥交叉型管理的高效性,而且还极易引起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混乱性。

2.统一型管理模式

统一型管理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职能和作用。该模式要求将各责任单位核算机构作为会计部门的派出机构,承担为各责任单位服务和执行会计职能职责。企业一经发现会计管理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直接追究该责任单位核算机构的责任。

3.分散型管理模式

分散型管理模式是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散型管理模式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由各责任单位领导和管理,并将会计人员作为核算的及时线,以此,将有助于会计人员及时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状况,充分挖掘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

4.可操作性模式

以前,人们对已颁布的会计准则的批评之一,是其缺乏可操作性,令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人员在具体运用时觉得无所适从。现在,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变, 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的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指南以会计人员喜闻乐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做出了规范,避免了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时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避免了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5.动态性模式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实务中出现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可以对应用指南进行修订,使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体现实务出现的新的、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出现新的经济业务时,一旦条件成熟,也可以制定新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规范,将这些规范加入到具体准则的行列,使之成为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是基本准则,也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其他环境的变化进行修改。所与以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动态性

二、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构建

1.企业会计管理需落实内部管理,强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一方面是落实内部管理。即企业需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理论指导,以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为平台,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机制,其中,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检查、会计考核、财务计划以及会计分析等;另一方面是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构建,因此,企业需保障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正确性,即增加会计报表披露的次数,尽可能缩短公布会计报表的时间间隔,为企业会计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构建动态的会计管理体系

动态的会计管理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紧密结合企业各时期经营情况和会计工作情况,立足于企业传统会计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构建健全的动态的会计管理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大动态会计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度,企业通过落实动态的会计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及时纠正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推进企业会计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完善管理体系、发现不足与问题的循环式管理过程,其随着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将达到动态的、时刻检查企业会计工作的、促进会计管理体系完善的目的。所以说,动态会计管理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推进企业会计管理科学化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3.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大力推广会计管理应用软件的普及

会计管理依靠的是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大量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同时借助于计算机和相关的信息系统,处理信息提供决策。会计管理信息的获得强调及时性与相关性,先进的技术手段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电子计算机普及和推广,同时开发会计管理应用软件,加快电算化的步伐,促进会计管理应用技术革新,推进会计管理在我国的有效应用。

4.建立现代岗位认证体系

现代岗位认证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关键。企业建立现代岗位认证体系需以对岗位工作分析、工作职责分析及其企业经营目标岗位分析等工作为着力点,将各项会计相关工作层层分解到日常工作中,之后,以周、月、季度以及年为考核周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管理进行绩效考评。同时,企业需实现绩效考评机制与奖罚机制直接挂钩,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对企业会计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奖罚,以此,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而且还有助于充分激发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5.建立完善的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是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将绩效评价指标与事业单位实施的管理相结合,能充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之,事业单位的评价指标应灵活,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价值。

6.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会计管理应用的良好环境

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中,只有当事业单位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对事业单位的受托经营责任,才能对包括会计管理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需要。为此,应优化市场环境,实现事业单位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促使事业单位经营机制的改变,为会计管理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还要继续强化事业单位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事业单位文化,为会计管理的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事业单位文化氛围。同时,要改进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以获得管理所需要的组织保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可知,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实施为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完善是一项耗时长、系统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着眼于自身经营特点分析、会计管理职能分析、会计工作目标分析以及管理流程分析之上,推进统一型管理模式、交叉型管理模式及其分散型管理模式的优势互补,切实为企业构建出更为高效的会计管理模式。同时,落实会计管理模式,保障企业会计管理的合法性、科学性、适用性,为企业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大大增强企业会计管理者相关决策的高效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会计模式探讨:企业会计管理的模式与发展前景

企业会计管理的模式与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会计管理工作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引起足够重视。以下结合当前企业会计管理的主要模式,对企业会计管理的应用与发展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企业会计管理的常见模式

若想不断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必须奠定在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基础上,才能实现会计管理职能的较大化。以我国当前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将会计管理工作划分为三大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1.分散型会计管理

分散型会计管理模式是当前企业较为认可的模式之一。由责任单位负责会计人员或者会计业务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会计人员在及时线担任核算工作,更利于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流动状况等,更利于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2.统一型会计管理

采取统一型会计管理,更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责任单位的核算机构,已成为企业会计部门的重要一部分,是会计部门的委派机构,为具体的责任单位提供服务,更好地履行会计职能。

3.交叉型会计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只有得到人的理解与支持,才能确保会计职能落实到位。因此交叉型会计管理模式与科学管理原则背道而驰,如果在企业管理体制中采取交叉模式,可能出现管理漏洞、重复管理等问题,一旦出现矛盾必将相互推诿,难以落实责任,造成管理工作的一片混乱。

二、企业会计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1.提高现财意识

随着现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与完善,除了给企业带来自主理财的良好机会,同时也将企业推入市场经济万变的大潮中,将面临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全新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1)树立发展观念

企业的发展应奠定在长远利益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企业实行会计管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加强对长期规划的重视程度。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风险和回报率成正比例关系,因此企业除了追求利益较大化之外,更要很好地处理风险和回报率的平衡关系,合理安排企业流动资金,避免过于注重短期行为,而对企业长远发展造成制约。

(2)提高风险意识

由于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各种风险,如利率风险、渠道风险、筹资风险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尽量将风险可能性降到低。

(3)积极运用信息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商品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一方面,会计人员亟需快速、、地获得信息,为企业投资或筹资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运营状况的了解,为企业管理出谋划策,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优化调整,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会计人员必须提高信息化应用意识,对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工具保障。

2.不断完善会计管理的评价体系

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杠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会计管理较为片面,主要集中于记账、算账、管账;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的管理职能日益凸显,并不断朝向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因此,会计管理的视角不断扩展,会计管理模式的优劣也将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产生直接影响,会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体系,必须做好企业的参谋者,为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提供服务。对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来说,开展有效的绩效评价,可对会计管理能力进行客观分析,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挖掘人的潜力,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在新时期,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强化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从根本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性和独立性,发挥监管作用。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监督范围、监督原则及监督方法,并配以奖惩制度。通过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缺陷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4.创新企业会计监管方法

作为现代化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监管程序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职能,构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通过系统性地开展会计规划、会计控制、会计决策、会计考核以及会计分析等工作,对企业各项业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通过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奠定在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对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另外,现代化企业具有自主理财权,如企业的自主筹资、资产处置、技术开发、自主投资以及会计机构的设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实际情况,控制规划、协调及考核等各业务环节,强化会计管理职能,与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相一致,强化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物资管理等,通过渗透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地成长。

5.构建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与培训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构建一支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队伍。首先,从源头强化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对于没有经过考核并获得证件的人员,坚决不予从事企业会计工作,从根本保障会计人员队伍的素质水平;企业应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其次,做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引导会计人员定期参与考核及培训工作,尤其在新制度、新法规、新原则出台之后,必须做好培训工作,确保会计人员及时掌握近期的会计知识,将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到位,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当前,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企业要承担起应付的责任,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工作中坚守原则、不受利益蛊惑,真正落实会计监督与管理职能。

由上可见,企业生产经营正面临全新经济环境,进而对会计管理的内容、模式、方法提出更多要求。对于企业管理工作来说,如果仅仅依赖领导者及员工的自律行为,显得过于薄弱。因此,充分发挥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快会计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会计模式探讨:企业会计信息化下会计报告披露模式研究

摘要: 信息化的进程正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机构组织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信息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信息的产业化和企业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经营虚拟化、生产柔性化、管理人本化以及信息数字化的实现,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会计披露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数字化,会计披露

1引言

信息化的进程正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机构组织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信息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信息的产业化和企业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在现实中的推广和应用给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和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二十一世纪的会计环境概括起来有四个主要特征:网络化、虚拟化、风险性、知识性,这四个特征同时也是信息化企业所具备的,而且,企业也是会计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空间一般地,会计主体与企业的范围是一致的,企业构成了最现实最直接的会计环境,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研究会计披露模式改革的问题是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的。

2 企业信息化对现行会计披露模式的挑战

目前我国拥有计算机的企业己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的每个部门都己拥有了很多很好的计算机设备,但由于缺乏总体的网络构思与设计,致使计算机在企业生产与管理领域中发挥的功能非常有限。各部门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大多都各自为阵,他们只是一味地借助于计算机去满足手工状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和信息处理的要求,而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顾及现代信息技术自身的特性。

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系统应该不再是企业的一个信息孤岛。当企业生产与管理环境中缺乏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撑时,各种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往往都处于一种缺乏规划的非集成状态。企业应用某种技术的目标通常在于去解决某一特定的具体问题,而不是把该项技术融入到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加以考虑。这样,就致使企业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能相互融合的孤岛,即技术孤岛。这种情形不仅普遍地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方面,而且也普遍地存在于企业的信息系统和其他商业应用方面。信息化的一个较大特点就是网络化管理,也就是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所谓信息孤岛,是指没有信息相互交换的企业单个信息系统。由于企业各信息系统之间不能有效的交换信息,从而使得企业任何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都无法提供某一决策所需要的完整信息资料。某一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可能部分来自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部分则可能来自于其他不同的信息系统。这不仅可能降低最终所需数据的性,导致决策的失误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而且,仅仅是收集这些信息而花费的成本也会是非常昂贵的。这在客观上便显示出了企业信息集成的重要性。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在系统内部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集成,但是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其它信息系统应当包括存在于企业之外的信息系统仍旧处于分离的状态。

3企业会计披露模式的改革

传统会计系统出于信息生产成本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往往只是试图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共同要求,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用户的个性需要。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显然已使这一局限不再成其为只提供低量信息的籍口。在这种情形下,建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的会计报告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现行会计披露模式最突出的局限性是其信息传播方式的落后,由纸质传播媒介,通过人工的传递包括人工递送、邮寄、传真以及大众媒体传播的形式,只能传递文本和表格等抽象性的信息,信息传播方式的落后不仅影响了报送的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而且也限制了报送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会计信息传播方式的落后成为会计披露发展的“瓶颈”,不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会计披露改革的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

不仅仅是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现行的会计披露模式提出了不少的置疑和责难,现行会计披露模式的局限性还可以从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的企业应用了会计软件后,虽然完成了会计核算和一般性的财务分析的任务,但是,当企业的决策者或者决策群体需要做出特殊的管理决策或者下达某个专门的分析研究任务时,财务部门往往无法根据会计软件所提供的功能满足特定的需求因为管理问题千差万别,与结构化、规范化的会计核算问题是不同的。即使是市面上能够购买到一些通用管理型的会计软件,但是其中的许多功能,本企业不一定用的上,而真正需要的又有可能没有提供。因此,当企业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往往也会怀疑企业的会计披露模式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问题。

既然现行的企业会计披露模式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显示出了如此之多的弊端,而企业信息化又为克服这些弊端提供了技术基础,可以断定,企业的会计披露模式改革时机已经成熟了。从长远来看,现行的会计报告披露模式是不可能一瞬间就退出历史舞台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现行会计披露模式的改革提出分三个步骤进行的设想:首先,将企业现存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结果——企业财务报告以亡页的形式,通过企业主页或者其他综合类或者经济类网站的特定频道,在国际互联网上,信息使用者可以平等地从网上获得企业静态的、通用的会计信息其次,在企业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事件驱动系统的思想,企业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连入国际互联网,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报告企业提供的或者其他专业网络服务公司提供的数据处理程序即不界定特定服务对象的决策支持系统对报告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获得所需的会计信息,企业加入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列,一方面通过会计服务公司提供的会计核算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企业日常的会计业务工作,另一方面,在企业需要有关自己的会计信息时,可以和传统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样,登录国际互联网,向会计服务公司提交信息需求指令,以获得所需的会计信息,传统的信息使用者这时与报告企业处于平等的地位,其对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大大增强,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性也增强,通过所需会计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又可以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

企业会计模式探讨: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管理模式

【内容摘要】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在新时代的引领下,现代企业必须重视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达到基本型的保障。本文研究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模式,作为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联系实际发挥理论联系时间的效果,采取分类法和综合法,最终对比出现代企业适合的会计管理模式。

【关键词】现代企业 会计制度 管理模式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管理模式体现的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在建立好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会计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1]

一、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探析

2006年2月1 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基本准则和16项原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2项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一)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体现的原则

(1)稳健性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所规定的会计要素定义,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做了具体明确的说明,体现了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2]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少企业存在着资产不实、利润虚假的现象。例如,在行业会计制度下,由于坏账提取比例较低,致使大量呆、坏账长期挂账,造成企业资产不实,妨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企业会计制度》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从制度上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体现了稳健性原则。[3]

(2)一致性

就目前我国会计实务来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还没有形成,企业会计人员尚不习惯于自己设计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一套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会计制度,推荐会计科目,解释会计科目的性质及使用方法,交代会计程序,提供主要经济事项分录范例,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运用会计准则,提高会计效率,加强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管,还是有必要的。[4]

(3)统一性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核算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其运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内容组成,打破了行业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界限,解决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会计制度,而不同的会计制度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行业内各企业之间信息不可比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既有国有企业,又有外商投资企业,也有股份有限公司的集团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统一会计政策时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克服了现行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不能将所有的新兴行业和企业类型涵盖进去的弊端。

(4)可操作性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既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政策的采纳、会计要素的定义、计量标准等一般会计核算问题,又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方法、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等具体核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5]分行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只规定了一般的账务处理原则,操作性不强,造成了会计制度不能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问题的出现。会计制度就是要满足有关各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制度制定得越详细越好,以便使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有据可依,同时也使审计、税务、财政等有关部门在检查时有据可依,《企业会计制度》的可操作性使之成为可能。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部分特点探析

(1)可操作性

以前,人们对已颁布的会计准则的批评之一,是其缺乏可操作性,令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人员在具体运用时觉得无所适从。现在,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变,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的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6]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指南以会计人员喜闻乐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做出了规范,避免了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时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避免了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2)层次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较高层次,它是制定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不得违反基本准则的要求。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个层次 它是根据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制定的对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企业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指南。

(3)动态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7]当实务中出现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可以对应用指南进行修订,使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体现实务出现的新的、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出现新的经济业务时,一旦条件成熟,也可以制定新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规范,将这些规范加入到具体准则的行列,使之成为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是基本准则,也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其他环境的变化进行修改。所与以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动态性。

二、 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等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障。[8]建立何种会计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模式倾向于较为松散的“协会型”即以会计职业团体为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而在计划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倾向于相对集中的“政府型”,即以国家政府机关为主要管理部门。

会计管理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会计模式的外在表现和直观反映。根据我国目前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应该采取“政府型”,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具体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可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障财务管理的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务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监控质量。 (2)集中财权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务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二)会计管理模式探析

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必须体现出先进、合理、高效的原则,使会计管理职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9]综观企业现行会计管理大致有三种模式:及时种是分散型管理模式,即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由各责任单位领导与管理;第二种交叉型管理模式,即会计人员由责任单位领导与管理,会计业务由企业会计部门领导与管理;第三种是统一型管理模式,即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统一企业会计部门领导与管理。

(1)交叉型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和事两者又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 所以这种交叉型管理模式不符合行为科学管理的原则。管理体制上的这种交叉模式,容易造成既管又不管的局面,往往出现对已有利的就管,有矛盾和困难时就互相推诿,易造成工作混乱。

(2)统一型管理

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发挥会计职能和作用。它的特点是各责任单位核算机构是企业会计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会计部门的派出机构,为各责任单位服务,同时执行好会计职能。

(3)分散型管理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由各责任单位领导与管理,会计人员在核算及时线,有利于会计人员比较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状况,对责任单位的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坚持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会计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一种以决策有用与经营责任为会计目标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多种确认制度同时存在的会计模式,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实现策略主要是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对现有的会计模式进行改造。

(1)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之间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会计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这些人才的创造性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会计人才的管理,培养竞争性的会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2)会计管理重视内部管理

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重视内部管理,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企业会计管理系统,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包括开展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3)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由于知识型企业充满风险,信息使用者将更加关注企业的未来信息。因此,需要增加报表披露的次数,缩短公布报表的时间间隔,如提供季报、旬报、周报等,以保障信息的及时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成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信息用户可据此评价信息风险,调整其经济决策。

三、结语

《企业会计制度》的,为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0]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现代企业的建设中,在企业会计管理中,统一型管理模式对大型集团企业是科学合理的,它以整个企业为核算主体,提供集中、概括的财务成本信息;对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与分析,对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无疑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企业会计模式探讨: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思考

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思考

一. 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已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 , 是对我国会计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从实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必须要依法建立起以会计准则为基本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组织会计核算。要遵照上述有关规定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要形成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对会计科目的运用, 凭证填制与审核, 记帐、算帐、报帐及财产清查等会计方法必须用“ 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准则来加以规范和统一。对各类资本投人, 要按“ 准则”的规定进行计量和确认。、在使用各类资产时, 要投资本保全原则来考虑其使用时限。要选用“ 准则”所限定的, 对企业收益有正向影响的会计方法组织核算。对滥用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而导致会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必须坚决加以制止。

(一) 适当集中财权, 强化管理

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 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 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 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 减少管理层次, 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 实现有效监控。

(二)健全内部机制, 强化财务监管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因此必须保障财务管理的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 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 执行要有刚性, 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 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 提高财务监控质量。实行目标管理, 健全激励机制。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 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 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 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 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统一采购物资。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 以利降低采购成本, 减少仓储费用, 加速资金周转。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

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 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关系,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 保障生产重点需要, 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 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使其在保障完成总机构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的基础上, 有一定的自主权, 享受相应的经济权益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广、分支机构多、物资流量和资金流量大, 企业必须从商品经营为主转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总机构应成为投资中心和分配中心。分支机构成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要适当划分各级管理权限, 费用计划管理, 资金有偿使用。以资本增殖较大化为目标, 为股东或投资者谋求较大的回报。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 必须体现出先进、合理、高效的原则, 使会计管理职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

(一) 超脱型

即在董事长下设财务总监, 分管企业财务会计业务。这种机构体现了董事会的授权, 又有利于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有效地维护股东或投资者的权益。

(二)专家型

即在总经理下设与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 负责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这种设置。这种机构充分体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专业性和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性。

(三)分权型

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这在美国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在这种机构中, 负责业务的高层主管都拥有财务副经理的头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财务情况。就我国企业来说, 股份制企业可以实行及时种超脱型, 而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实行第二种专家型比较适合

转贴于论文联盟

我国的情况。财务会计机构还是不必分设为好, 更有利于讲求效率。

三、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 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一) 一般会计

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 处理企业各类账目, 按时向税务部门与社会保险等部门交纳税费。一般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 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 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 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的财务信息, 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二) 责任会计

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 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 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问题, 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战以后, 特别是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竞争越来越激烈, 许多大公司对内推行了分权管理, 事业部制应运而生。对事业部制的管理控制, 在会计方面主要就是依靠责任会计。事业部制的核算、控制、考核等, 无一不是采取责任会计的方法进行的。在我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如目标管理、指标层层分解与考核、厂内银行结算等, 丰富了我国责任会计的内容。在现代企业中, 由于其集团化、跨地区、分支机构多的特点, 而对外又面临着越来越激烈, 越来越残酷的竞争, 迫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责任会计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紧密结合, 使会计控制的职能大大加强, 会计信息的适时反馈作用充分发挥。这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会计, 主要利用价值形式, 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管理、差异分析、责任转账、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报表等方法, 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它通过集中管理, 反映、核算、控制和考核企业内部各级各单位的价值运动, 并且与班组经济核算相结合, 与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挂钩, 使企业内部做到责、权、利结合, 真正解决吃“ 大锅饭” 的问题, 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目标优化的目的。

(三) 管理会计

它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积累资料, 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 面向未来的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 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 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定、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 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 为加强企业管理, 参与决策服务。

四、关于如何弥补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建议

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整体状况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局限性,有些我们可以借助进一步的财务管理方法加以解决,有些则可能要借助其它管理学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

对报表资产价值不实,不能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状况及其结构的问题,有些企业有一些相当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根据本企业或本行业客户的总体经营状况和支付习惯,确定不同帐龄段应收账款的坏帐比例,通过滚动的帐龄分析,定期调整应计提的坏帐准备额;对于存货用市场价值或变现价值来调整账面价值;固定资产价值则使用重置成本进行调整。经过这样的调整,就基本上保障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结合报表使用,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企业情况。为了更加有效地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许多企业的董事会或上级公司对净利润标准作了调整,通过财务手段把利润指标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可控制的因素剔除,这样就可使考核指标更趋合理。本人所服务的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对下属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要考核指标是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二净利润+利息支出+所得税+折旧+长期资产摊销额)。这个指标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包含的企业经营者不可控制的利息费用、企业所得税支出、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等其它长期资产的摊销费用加回,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者的工作成果。这样的指标结合其他一些财务指标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销售率(销售额/固定资产净值)等,以及一些非财务指标如新产品开发速度和储备数量、员工培训情况等,就可以相当地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转贴于论文联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