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会计审计理论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论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摘 要】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颁布实施了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旧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相比,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用语更加规范、操作性更强,对审计理论与实务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完善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对策,目的在于在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下提高审计的水平。

【关键词】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理论;实务

・ 引 言 ・

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更应该对新准则进行深刻的理解,要按照新准则的需求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一、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2007年1月1日经过了系统的修订,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新的审计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可以起到以下的影响:

(一)渗透了审计风险的观念

从总体上看来看,旧的审计准则是建立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之上的,其主要的缺点在于注册会计师重视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只重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忽视了其固有的风险,只重视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的准则中简单的将“审计程序执行到位”树立为审计理念,忽视了监管环境、企业性质、行业情况、相关风险和战略目标等。然而新审计准则对风险评估程序进行了固化,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观念的充分体现,是对传统审计准则的一个很大的改进,在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是风险评估。因此,在学习和执行新审计原则的首要问题是注册会计师要树立审计风险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对职业要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

(二)审计流程对审计实务的影响

在新审计准则下审计风险模型发生了变化,这样导致了审计流程也发生了变化,审计流程在旧审计准则下被分为了以下四个部分即:对内控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然而在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流程进行了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流程的实施效果,将审计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及时部分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第二部分是实质性程序,主要是及时的发现错报,有效的降低检查的风险;第三部分是进行必要的控制测试,主要的目的是保障纠正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从审计流程来看虽然在新审计准则中少了一个流程,但是实质上是进行了合并,在新审计准则中特别强调了,无论采用何种程序注册会计师都应该对一切账户余额、各类交易等设计实质性的程序。由于在新审计准则中将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序统一的称为“进一步审计程序”,因此在新审计准则中也可以简单的将审计程序分为以下两个板块,即“进一步审计程序”和“风险评估程序”。

(三)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实务的影响

审计风险模型在旧审计准则中的审计风险等于固有风险乘以控制风险再乘以检查风险。虽然在旧审计准则中要求了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但是在风险类型的制约下对风险评估经常会发生不能规范执行的问题,然而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新审计准则树立了新的审计理念,启用了新的审计风险类型即:审计风险等于重大错报风险乘以检查风险。在新审计准则的要求下,今后注册会计师在处理审计实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审计风险模型来计划和执行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要提高发现错报财务报表风险的能力,要加大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对财务报表错报的审计效率,更好的实现财务报表的目标,适应新审计准则的要求。

二、提高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对策

(一)培育良好的准则环境

良好的准则环境是新审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培育良好的准则环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机制等方面,构建审计准则环境是新准则运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培育良好准则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善经济环境。一方面要建立起有效的资本市场,这样既能够提高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业的认知程度,又能够提高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可以起到规范审计市场的作用。

其次,加强人才建设。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注册会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日常培训工作,要让注册会计师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在审计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同时,也要保障注册会计师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下保障注册会计师素质得到提高。

再次,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注册执业行业收集信息困难的难题,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要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联合,建立起数据库就可以及时的更新收集的信息,保障注册会计师可以及时的审计信息,避免在收集信息上花费大量的审计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一套评估审计风险的系统,可以由行业协会建立起“风险资源库”,将具有特点的审计案例储存起来,可以方便注册会计师及时的查询,提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工作效率。

,完善法制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可以对新准则的执行和实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机构是中注协,因此中注协要加强监管的力度,监督注册会计师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进行执业。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发现违反新准则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将处罚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仅仅明确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赔偿责任,并没有涉及到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这样就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因此法律法规体系也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进行研究,要根据时展的变化修订《证券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不断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法律法规体系。

(二)保障准则制定机制的合理性

为了更好的使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能够适应我国发展的现状,因此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来改进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首先,树立制定准则的合理观念。准则的制定要趋同,也要有所不同,既要与国际准则相趋同,也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执业准则。

其次,要对执业准则的制定程序进行完善。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来选定执业准则的项目,不能随着国际准则的变动而盲目的变动,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实务来制定新的执业准则,要保障项目准则的制定要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要。在项目具体内容的拟定上,准则制定的人员必须对国际准则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用国际准则的相关术语,这就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出现,使准则更加让人通俗易懂,准则形式化严重。

再次,要对准则进行量力而行。制定准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审计实践工作已经经历了上百年,可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下子照搬国际准则,就会导致执业人员不能及时的消化准则的具体内容,因此准则的制定实施要一步步来,要量力而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可以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注册会计师要认识到新旧执业准则中的不同之处,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适应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带来的变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计职业素质水平,更好的为广大审计单位提供较好的审计服务。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问题研究

【摘 要】所谓“公允价值”指的就是,进行公平交易时,交易双方对彼此情况掌握程度较高,且自愿实施债务清偿或开展资产交换。这一概念的诞生,为企业之间的公平交易提供了保障,其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充之中,但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践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会提出几点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公允价值;内部审计;制度

对将来现金流量或市场价值的现值展开计算,并将其作为负债与资产计量属性的会计运算方式,被称之为“公允价值会计”。而“公允价值审计”是指专业审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负债、资产等内容价值进行检查与评价审计过程。由于这两项理论与实务在今后会计计量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为了对其进行切实优化,我们首先应对两者实务与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现状

1.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以往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多会以核算工作为主,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却有所忽略,这样虽不会造成经济体制与核算模式之间的冲突,却会对经济体制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却出于某种利益,仍然将核算作为了主要的管理模式。同时,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也会对企业管理工作造成影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

2.会计审计实务方面的问题

实务方面的问题主要以职责分配不明确为主。由于财务管理问题过于敏感,所以在进行职责分配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状况,财务人员很有可能会因为责任分配不均,而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的情况,这对于财务工作的实际开展质量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在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财务主管、会计人员以及出纳人员的财务分工模式,与现代财务工作需求并不相符,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

3.审计技术与方式重视不足

现代企业多数都缺乏一套完善的币记管理方式,也正因如此,企业币记工作方式并不固定,一般都会依靠审计人员多年工作经验,来对样本进行抽样审计。这样的审计方式不仅无法对企业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预估,而且审计水平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标准。究其根本就是审计技术与审计方式方面的缺失,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其不断进行加强。

二、公允价值会计审计优化建议

1.优化会计审计制度

鉴于公允价值会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1)优化岗位责任制度。针对实务工作中财务人员权责不明问题,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岗位责任制度的完善力度,要以工作岗位实际需要为基础,对每一岗位应该负责的范围以及权力进行明确,降低因权责不明而出现的问题。同时应针对岗位特点,建立岗位奖惩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员工工作崆椋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压力以及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意识。

(2)优化审核制度。审计人员应对企业内部产生的所有凭证进行详细审核,并要对在确保审核内容无误之后,在继续开展后续工作。审核人员必须要对凭证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详细查看,并要对审查对象的审批程序进行详细检查。

(3)优化部门预算制度。各项工作在实施之前,都应对其预算内容进行评估并上交到有关部门处,而管理部门要按照工作计划以及上交的预算报告,来对最终的预算金额进行能够明确。特别在开展办公用品采购与大型基建项目工作之前,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其实施预算,以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力度

作为会计、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企业也应通过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方式,来实现对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的优化。一方面,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训练,保障工作人员能力的不断强化,要定期举行专业能力比赛,保障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企业内部学习平台,并要每天推送先进审计、会计方式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保障财务人员知识水平的切实提升。

3.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要对财务管理问题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并要按照近期的财务制度以及核算方式,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优化方案,为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对财务工作重点进行调整,要以管理为核心,带动基层财务工作顺利转型,以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鉴于公允价值在企业财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企业相关人员应对公允价值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要根据问题本质,并结合企业实际财务情况,来对各项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提高企业会计、审计水平,保障企业各项财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管理论文

[摘要]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2004年数据,将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就投资者能否感知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感知到不同层级间审计质量差异,并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

[关键词]感知的审计质量事务所规模

公司会计盈余有着长长的生产链,受着诸多因素影响。审计是该生产链的一道工序,审计师相当于质检员,审计质量影响会计盈余质量。但是,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并不整齐划一。一般认为,大事务所由于声誉机制与深口袋效应会更加注重其审计质量的提高。即大小事务所审计质量存在差异,且前者质量更高。对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呢?这是一个既关乎投资者理性,又关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理论分析认为:大事务所具有声誉机制,审计失败时客户流失与声誉价值损失也更多;大事务所还具有深口袋效应,审计失败时利益相关者要求的赔偿往往也更多。声誉机制与深口袋效应迫使大事务所致力于审计质量提高。但是,审计质量却是难以评估的。这不仅在于审计的产品——审计报告,已被格式化且绝大多数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还在于曝光的审计失败也较少见。通常,研究者只能以盈余管理程度、非标审计意见的性或概率等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研究这些替代变量与大事务所的相关关系。大体上,这些研究获得了大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经验证据。

若果真大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对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呢?国外经验研究结论基本上是肯定的。我国经验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较短,投资者散户化特征也较明显,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投资者理性等还是可以预期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显示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对此,我国投资者应能够感知。

事务所规模的大小划分,典型方法是以是否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区分。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指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20世纪90年代末指“五大”、2002年后指“四大”(为叙述方便统称“四大”)。为此有假设一:相对于“非四大”,投资者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

近两年,我国本土事务所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合并联合浪潮,展开了规模化运动。为深入研究本土所,再把“非四大”分为“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并有假设一推论:相对于“本土大所”,投资者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以及假设二:相对于“本土中小所”,投资者认为“本土大所”审计质量更高。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

1.研究模型

为检验投资者对“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审计质量差异的感知,以研究会计盈余与个股年持有回报间关系的报酬模型为基础。报酬模型中,会计盈余对个股回报的解释能力,表明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所以,在报酬模型中增加事务所规模变量、事务所规模变量与盈余的交互项。通过考察交互项的系数是否显著为正,即可考察投资者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的感知。具体地,为检验假设一、二,构建模型(1)、(2)。

R=α+β1E+β2E·Big4+β3Big4+控制变量+ε(1)

R+α+β1E+β2E·Top10+β3Top10+控制变量+ε(2)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R,个股年持有回报。计算公式为∏(1+Rj)-1。其中,Rj为当年5月至次年4月的考虑现金分红再投资的月个股收益率。

(2)解释变量。E,会计盈余。计算方法为当年净利润与上年末总资产商,即总资产报酬率。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可使资不抵债公司包含于样本中。Big4,“四大”。公司当年审计师是“四大”时,Big4取值为1,否则为零。Top10,“本土大所”。公司当年审计师在“非四大”中排名前10名时,Top10取值为1,否则为零。排名依据A股客户总资产。

(3)控制变量。Size,公司规模。以上年末总资产自然对数作替代。Lev,公司偿债能力。以上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与总资产商作替代。Eff,公司经营效率。以上年末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商作替代。Ind1~Ind21,公司行业。以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基础,把制造业(C类)再依及时位代码细分为十个行业,与其他行业构成22个行业。综合类上市公司为基准组。Year2~Year4,数据年度。样本数据包含2001年~2004年共4个年度。2001年为基准组。

3.数据来源及样本

研究所需的数据,除会计师事务所名称手工收集于上市公司年报外,其他均来源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2006版)。本文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使用Stata8.1软件。各年度的样本及事务所聘任情况见表1。

三、实证检验结果

1.“四大”与“非四大”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第(1)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对经由“四大”审计的盈余给以更高评价。假设一得到经验证据支持。

2.“四大”与“本土大所”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2)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感知到“四大”与“本土大所”审计质量差异,并对经由“四大”审计的盈余给以更高的评价。假设一推论也得到经验证据支持。

3.“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第(3)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能够感知两者审计质量的差异,并认为“本土大所”审计质量更高。假设二也获得经验证据支持。

注:*、**、***分别表示10%、5%、1%水平上显著(双尾);括号中是t值;截距及控制变量结果未报告

四、结语

本文基于会计盈余与个股年持有回报间关系的报酬模型,将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分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就投资者能否感知各层级间审计质量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能够感知到“四大”与“非四大”、“四大”与“本土大所”、“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间审计质量差异,并对前者给以更高的评价。即投资者认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间审计质量存在层级差。

研究在提供投资者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经验证据同时,可解事务所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困惑。“做大”并不意味着放弃“做强”。在投资者更认同大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背景下,选择“做大”可向投资者传递审计质量提高的决心与行动。研究也可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事务所做大做强总体目标的落实提供经验证据支持。研究结论也潜在地呼吁我们对当前这一轮的事务所合并浪潮给以更多包容与肯定。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重议会计内部审计基本理论论文

摘要:要研究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实践的快速发展,必须首先对内部审计相关基本问题有正确的理解。文章集中探讨了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些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及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力求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内部控制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异同

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指企业内部审计,并将其与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称为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3种不同审计类型。事实上,内部审计并非企业专利,它起源于古代官厅,目前也在非营利机构大有发展。正确理解内部审计,应将其看作是与外部审计相对的综合性概念。它泛指设立在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和非企业组织内部审计。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审计类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根据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划分的审计类型,它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外延难免相互交叉,因此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是一组相对概念,它们常常共存并相互转化。以集团公司为例,集团公司是一个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存的典型。我们习惯将隶属于集团公司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称之为是内部审计,但从被审计单位角度看这些审计活动又都来源于单位外部,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外部审计。同一个审计部门开展的审计活动有时可能是内部审计,有时可能是外部审计;同一项审计活动也可能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内部审计,换一个角度看就变成外部审计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内部审计?

有人认为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在于外部审计无法满足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需求;也有人认为外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在于内部审计作为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独立性不够。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关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者谁先产生的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两种观点,目的在于:无论这两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它都说明一个重要事实,即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有所长,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互为补充,不能相互替代。事实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最初的划分就是以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为标准的。如果审计机构设置在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存在隶属关系,那么该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就是内部审计;反之,则为外部审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外包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传统差别,这些都使得原有的划分标准不足以再将二者区分开来。这同时也说明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虽然是划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重要标准,但不是标准。我们不能仅以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来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简单地划分。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其他更为深刻的差别。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本质上都是确保委托关系恰当履行的重要制度安排。所不同的是,外部审计侧重于从组织外部审查整个组织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结果,目的是验证整个组织的受托经济责任是否已得到恰当履行,并就验证结果发表审计意见。外部审计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鉴证,它的落脚点是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表现为一种鉴证型审计。其优点在于独立性和整体性更强,审计意见更;缺点在于成本较高,及时性不足;内部审计侧重于审查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审计对象不是组织整体,而是组织内部的某一个部门、某一种制度或某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或活动(如采购业务、投资活动等),目的在于查找组织内部各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得到更加恰当地履行,增加组织价值,主要职能为确认和咨询,落脚点是审计建议,体现为一种管理型和建设型审计。其优点在于更详细、更及时、更具有建设性,缺点在于整体性和性不足。

二、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

目前国内外现存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和财务总监或财会部门领导模式。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权力阶层越高,独立性越高,越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笔者不同意此观点。除了财务总监或财务部门领导模式难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予淘汰之外,其他模式各有所长。组织在选择内部审计模式时,应重点考虑自身的需求。如果所有者需要内部审计为所有者服务,用以监督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那么内部审计机构自然应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之下为所有者服务;如果所有者和管理者都认为内部审计为管理者服务更重要、更有利于增加组织价值,那么就应将内部审计置于管理者领导之下。总之,虽然审计起源于委托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只能为所有者服务。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和地位与其承担的职责相匹配,是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最重要的原则,审计机构配置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个组织委托关系的构成状况,就会发现管理者领导模式将是促进组织价值快速增加的选择。任何一个组织的委托关系一般都由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委托关系(债权人与管理者之间也有委托关系,但由于债权人对组织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文中未予讨论。)、管理者上层与管理者下层的委托关系以及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委托关系等几部分组成。在这几部分当中,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前我们过于强调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忽视了两者之间也有共同利益。所有者的较大利益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但他们实现自身利益较大化的愿望能否实现还取决于管理者管理组织的状况。管理者在本质上也希望实现组织价值较大化,因为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的价值来体现的。所有者需要监督管理者是否恰当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是一方面,但相比之下,所有者也会认为如何帮助管理者管好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更为重要。在外部审计足以满足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状况的条件下,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管理者领导之下用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异同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执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论点:一种论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存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需要,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首先,1986年4月,较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障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障会计记录的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的财务和管理信息”。该解释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一书认为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因素也包括内部审计。公务员之家

其次,从内部控制的层次看,根据《总声明》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由两个层次构成:及时个层次的控制是指具体的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这又分为两级控制,及时级是建立在具体操作人员水平的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第二级是指建立在管理人员水平的内部控制,旨在对操作人员形成监督,保障及时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二个层次的控制是指独立于具体操作和管理之外的内部审计。

,从内部审计的定义看,1990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修订的《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某一组织机构所建立的服务于该组织的一个独立职能部门,通过对组织内部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是否有效地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据此对所审查的活动向组织内成员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该定义指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是检查和评价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障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是一项保障和咨询活动,是为增加价值和改进企业的目标服务的,是作用范围很广、建设性很强的服务性工作。由以上含义可见:内部审计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其评价职能变得越来越突出。它不仅要对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评价,而且还要评价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会计审计理论研究:会计内部审计基本理论

摘要:要研究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实践的快速发展,必须首先对内部审计相关基本问题有正确的理解。文章集中探讨了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些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及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力求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内部控制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异同

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指企业内部审计,并将其与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称为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3种不同审计类型。事实上,内部审计并非企业专利,它起源于古代官厅,目前也在非营利机构大有发展。正确理解内部审计,应将其看作是与外部审计相对的综合性概念。它泛指设立在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和非企业组织内部审计。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根据审计主体划分的审计类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根据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划分的审计类型,它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外延难免相互交叉,因此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是一组相对概念,它们常常共存并相互转化。以集团公司为例,集团公司是一个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存的典型。我们习惯将隶属于集团公司的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称之为是内部审计,但从被审计单位角度看这些审计活动又都来源于单位外部,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外部审计。同一个审计部门开展的审计活动有时可能是内部审计,有时可能是外部审计;同一项审计活动也可能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内部审计,换一个角度看就变成外部审计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内部审计?

有人认为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在于外部审计无法满足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需求;也有人认为外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在于内部审计作为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独立性不够。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关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者谁先产生的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两种观点,目的在于:无论这两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它都说明一个重要事实,即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有所长,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互为补充,不能相互替代。事实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最初的划分就是以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为标准的。如果审计机构设置在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存在隶属关系,那么该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就是内部审计;反之,则为外部审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外包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传统差别,这些都使得原有的划分标准不足以再将二者区分开来。这同时也说明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虽然是划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重要标准,但不是标准。我们不能仅以审计机构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来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简单地划分。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其他更为深刻的差别。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本质上都是确保委托关系恰当履行的重要制度安排。所不同的是,外部审计侧重于从组织外部审查整个组织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结果,目的是验证整个组织的受托经济责任是否已得到恰当履行,并就验证结果发表审计意见。外部审计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鉴证,它的落脚点是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表现为一种鉴证型审计。其优点在于独立性和整体性更强,审计意见更;缺点在于成本较高,及时性不足;内部审计侧重于审查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审计对象不是组织整体,而是组织内部的某一个部门、某一种制度或某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或活动(如采购业务、投资活动等),目的在于查找组织内部各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得到更加恰当地履行,增加组织价值,主要职能为确认和咨询,落脚点是审计建议,体现为一种管理型和建设型审计。其优点在于更详细、更及时、更具有建设性,缺点在于整体性和性不足。

二、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

目前国内外现存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和财务总监或财会部门领导模式。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权力阶层越高,独立性越高,越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笔者不同意此观点。除了财务总监或财务部门领导模式难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予淘汰之外,其他模式各有所长。组织在选择内部审计模式时,应重点考虑自身的需求。如果所有者需要内部审计为所有者服务,用以监督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那么内部审计机构自然应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之下为所有者服务;如果所有者和管理者都认为内部审计为管理者服务更重要、更有利于增加组织价值,那么就应将内部审计置于管理者领导之下。总之,虽然审计起源于委托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只能为所有者服务。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和地位与其承担的职责相匹配,是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最重要的原则,审计机构配置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个组织委托关系的构成状况,就会发现管理者领导模式将是促进组织价值快速增加的选择。任何一个组织的委托关系一般都由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委托关系(债权人与管理者之间也有委托关系,但由于债权人对组织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文中未予讨论。)、管理者上层与管理者下层的委托关系以及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委托关系等几部分组成。在这几部分当中,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前我们过于强调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忽视了两者之间也有共同利益。所有者的较大利益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但他们实现自身利益较大化的愿望能否实现还取决于管理者管理组织的状况。管理者在本质上也希望实现组织价值较大化,因为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的价值来体现的。所有者需要监督管理者是否恰当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是一方面,但相比之下,所有者也会认为如何帮助管理者管好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更为重要。在外部审计足以满足所有者监督管理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状况的条件下,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管理者领导之下用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异同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执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论点:一种论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存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需要,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首先,1986年4月,较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障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障会计记录的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的财务和管理信息”。该解释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一书认为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因素也包括内部审计。新晨

其次,从内部控制的层次看,根据《总声明》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由两个层次构成:及时个层次的控制是指具体的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这又分为两级控制,及时级是建立在具体操作人员水平的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第二级是指建立在管理人员水平的内部控制,旨在对操作人员形成监督,保障及时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二个层次的控制是指独立于具体操作和管理之外的内部审计。

,从内部审计的定义看,1990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修订的《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某一组织机构所建立的服务于该组织的一个独立职能部门,通过对组织内部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是否有效地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据此对所审查的活动向组织内成员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该定义指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是检查和评价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障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是一项保障和咨询活动,是为增加价值和改进企业的目标服务的,是作用范围很广、建设性很强的服务性工作。由以上含义可见:内部审计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其评价职能变得越来越突出。它不仅要对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评价,而且还要评价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