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职业指导探究
论文关键字:中等职业 计算机教学 职业指导
论文摘要: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脱离了职业需求,盲目地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木能做到把“职业所包含的更多必需的内容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得以实施。要解决这个问题,中职学校在人材培养过程中必须树立“职业本位”思想认识到知识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并重关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做到同样重视、同样落实。
中职学校积极奉行的是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人材培养模式,前者由于各种各类的评价、要求、比赛、考核等相关政策、措施都已经较为完善,所以学生的技能培养都会尽学校的较大可能去培养,让学生有一技式长而就业指导,中职学校大多是在学校里开没相关的诸如《职业道德》、《就业指导》之类的公共课,并且不会每个学期都开设,并不当作主课进行课程设置,再者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再如师资、教材、对学生的信度等原因决定难以做到与本班学生的职业目标非常紧密,造成现行的职业指导课是所能起到应有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认识到知识技能培养与就业指导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做到同样重视、并行实施。笔者在中职学校里任教宝他算机课程,在平时的蹲机课堂里非常注重尊七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据统计,从08届、09届毕业的我所任教过的学生的就业清况看,相比别的班级近80%的同学能更决的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从中,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职业指导,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学生就业问题是有一定效果的。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既动手又动脑的专业课程,现在的中职所有专业或多或少都会开设,其中的很多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岗位技能息息相关,是一门非常适合对中职学生实施并行职业指导的课程。如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实施职业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应该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师课堂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结合岗位需求和岗位特点,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是众所周知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所以当确定了职业方向之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就要尽可能的与之对应,让学生毕业后较大可能的学有所用。所以教师要充分分析岗位的知识、技能需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对职业、岗位需求联系紧密的内容要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如果教材里涉及的内容不多就应该考虑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增加。如在工艺美术专业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学的课程是CORELDRAW,现用教材里的教学案例非常单一,而当地该专业学生的岗位主要是广告设计装演公司和家居装饰公司,更多的需求是企业产品图册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这些内容在教材里很少体现,所以计算机教师就要在教学内容里更多的加人这些方面的案例,使自己的教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让学生课堂里学到跟就业岗位非常一致的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最决适应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课堂细节。培养良好学生职业心里品质。
职业心理品质是指职业者在职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职业心理品质对职业者具有推动作用、调节作用和强化作用。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使职业者对职业岗位有正确地认识,即使在主观匕出现困倦、松懈、情绪低落或客观上遇到困难之时,也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职业心理品质集中的表现为职业者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信念、情感和意志等。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主要特点是:①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的自信心,②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坚持性,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③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难于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进人社会之后不太容易被岗位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的学习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逐步克服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放弃的弱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心理品质,坚定学习的信心。
三、充分结合岗位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早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以程序设计教学为主,重在传授计算机理论,为了使学生掌握所有内容,不得不设计大量的练习,对于注重职业技能、素质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教师不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教学设计,按照教材照本宜科,教师花了太多的精力投人到教学中,看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能和实例进于予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认真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例如在《VF'P》的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对家里的经济收支情况建立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家庭的收人及开支隋况,使学生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的同时,体会到岗位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所在,和职业和技能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学生的职业意识不断加深。再如在《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课堂七,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知识,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之后,可让学生做装机实验,掌握装机的技巧,故障排除的方法等,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电脑的市场行隋,给自己的亲友组装叫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职业。这恰哈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多的就业岗位一一电脑公司销售和维护人员的职业岗位听必需的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但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同时又对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增强职业素质大有帮助。
四、适当的课堂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
计算机课堂里中老师的即时评价应重在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掌握应用情况、职业素质的进步和提高这两方面,比如在课堂的某个职业案例的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其中跟岗位需求或职业素质有着某种联系或符合的闪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进一步提高的方向和要求,这样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自己职业能力、素质的肯定,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升职业素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例如在《计算机网页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案例是一个创意工作站的宣传页面,其中涉及空间的申请、网站结构的搭建、文字资料的搜集编辑、图片及效果的制作等多个方面,教师就可以让4-5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这个案例,这些同学各有分工、但又必须相互合作,这样教师在及时肯定某个学生的技能表现的同时,更多的可以表扬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强调网络企业里的岗位就是这样的团队合作模式,这样学生的实践动力将会更足,而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意识会更浓。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
论文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德育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德育。在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可从学生的习惯培养、教法改革、网络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展开。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而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德育基础浅薄,更容易过分依赖计算机。对信息缺乏思辨能力,更容易受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因而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信息素养。但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只重视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提高,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所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其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问题,如计算机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这就对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使中职学生养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现状的客观需要。目前,中职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现象:
一是缺乏应有的计算机应用公德意识。如学生在上机时删除或更改他人文件夹中的内容,修改桌面、设置屏保密码,调整显示器的显示参数,技术好一点的学生下载一些破解程序,破解还原卡保护密码,任意修改注册表和cmos参数等。
二是同学间缺少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教师设置的稍有难度的作业,技术比较好的学生不屑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愿意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技术较差的学生在请教技术较好的同学碰钉子后,为了完成作业,要么抄袭其他同学的,要么网上下载他人的作品改头换面,一交了事。
三是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诱发心理障碍。网络对于有强烈求知欲的中职学生有无限的吸引力,但是网络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中职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还有些学生热衷于网恋等,由此引发的网络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摆在计算机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阵地,计算机课作为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教师必须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当今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游戏,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另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实施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尝试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环境。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分配到各学习小组,让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结果,逐组演示。然后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使所有学生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这一过程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小组互评,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结合网络渗透德育
对于现在相当流行的互联网,教师应首先充分肯定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可以肆无忌惮。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就要遵守网络的道德。
总之,在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从教材实际出发,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胸怀,同时也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让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完成计算机教学的任务。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试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动机激发模式的构建探究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动机激发
论文摘要:通过采取培养和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实施策略。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经历失败和自卑心理较强的特点,任课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具有动机设计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正确归因。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型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归因论等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坚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思想,同时考虑到我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一个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模型。
2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实施
2.1 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是远景性动机教育(distant motivation)与近景性动机教育(proximal motivation)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具体体现,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2 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对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果,即得到及时反馈信息,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学生知道其学习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根据其学习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矫正学习行为,并使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反馈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课程作业和各种考试考查成绩。反馈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考试、e-mail、qq网上讨论等方式进行。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除了对其试卷、课程作业等环节做出公平的评价以外,还应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评价。
2.3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
2.3.1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在学习中常带有自卑心理,学习方式不够得当。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设身处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可根据入学测试成绩,对于知识准备不足,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做好学习该门课程的知识准备。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能获得成功。
2.3.2 单元综合练习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导其在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每单元学完后要安排一次综合练习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3 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3.1 通过cai课件或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可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cai课件充分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传递教育信息,教与学活动呈现出自主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是一种功能强、视听效果佳的教学媒体。cai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总结和复习所学知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由此可见,多媒体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媒体,具有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应广泛地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3.2 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其学习能力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向他们提供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学习策略,包括阅读的策略、听讲的策略、记忆的策略、解题的策略和应付考试的策略。例如指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忆,如何解题,如何复习和如何考试等。我们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策略的同时,还必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学习,也就是积极主动地激励自己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使其掌握并运用这门课程的必要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3 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在学习中常带有自卑心理,学习方式不够得当,学业成绩偏低,因此他们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各异。根据学习动机的归因论,教师应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有关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使学生树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信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这可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进一步增强其今后承担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同时,应预防学生将失败归于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的难度),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由此可见,对学生学习成绩作正确归因,可以激励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毅力,培养学习恒心,使学生自我勉励,自我提高,这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3.4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在竞争的情境中,能激起自尊心,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学习效率高。但由竞争情境所激起的动机一般是外部动机。在竞争情境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动机,有可能较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生为了保持优胜的地位,可能主动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其更加完善。在竞争情境中,学生取胜后往往产生成功感、自豪感、满足感。由此可见,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强,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3.5 科学使用奖励与惩罚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教师可广泛采用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励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具有促进学习活动的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奖励制度,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激励他们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并通过树立榜样来带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利用奖励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 结语
激发与维持中职计算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措施很多,我们应该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结合中职办学条件和学生特点,正确地加以运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扩大学习成功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所需人才。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论文摘 要】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情境,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各方面的素质。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是门很重要的学科,本人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来,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必须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切实学到技能。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作为计算机教研室主任,我在每个学期初就制定好了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外时间作为开展计算机兴趣爱好小组活动的计划。利用这段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设计学校网站、参加校级、市级的计算机项目比赛等。同时,每学期开展一次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文字录入、图文混排两项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小组的成立和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一般只占30%。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合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想再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新生及时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五笔字型时,爱好高涨,但真正练习打字速度时,却又感到枯燥、不耐烦。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采用全能打字教室等打字软件供学生练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这样的方法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同学们的打字速度明显提高,活跃了学习计算机的氛围。
二、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学习爱好,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
在教学《机械制图及cad》时,刚开始上课,我并没有直接就照本宣科,而是先拿一个螺母给学生作演示,问问学生如果要把这个螺母在计算机中画出来,用什么样的软件画图好?这时,学生已跃跃欲试,利用所学到或曾经接触过的一些软件如photoshop、画图程序等来画螺母图。在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作图时间后,我利用cad软件中的3维作图功能快速把图作出。相比之下,专业的机械制图软件画出的零件图既又快速而且也贴近生活,因此,学生立刻就对cad这款软件产生了兴趣。在讲到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一组按爱好制作班级主页的某一部分,这节课将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按小组链接起来,在课堂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的链接比较,讲明链接的功能。将做得好的链接与一般的链接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转变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科与知识,教师是的,掌握着教材和学生,教师注重的是对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较大愿望是让学生较大程度地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在考试时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课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法等。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精讲加巧练,使学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上机操作课,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讨论,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探索,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课题式教学法也主要是用在上机课上,做到每课时一个专题(包括例题和练习)。多媒体教学法则通过制作一些幻灯片,融入一些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使讲解的内容和操作的过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一般情况下,在授课时不必要讲满一节课,要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的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五、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的问题。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是没有人教他们使用的,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生疏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是不要老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在教学《网页制作》时,教师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由此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是都想在题材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力争做得更好,二是不限于课本的内容,产生对知识的不满足。这样既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制作没有好,只有更好的思想;让学生上网浏览,了解当今网页制作的先进水平;将网页作品上传至因特网,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讲,取长补短。这样在对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网页制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熟悉规律,进而指导今后的学习。惟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试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动机激发模式的构建
摘要:通过采取培养和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动机激发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经历失败和自卑心理较强的特点,任课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具有动机设计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正确归因。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型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归因论等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坚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思想,同时考虑到我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一个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模型。
2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实施
2.1 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是远景性动机教育(distant motivation)与近景性动机教育(proximal motivation)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具体体现,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2 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对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果,即得到及时反馈信息,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学生知道其学习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根据其学习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矫正学习行为,并使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反馈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课程作业和各种考试考查成绩。反馈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考试、e-mail、qq网上讨论等方式进行。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除了对其试卷、课程作业等环节做出公平的评价以外,还应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评价。
2.3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
2.3.1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在学习中常带有自卑心理,学习方式不够得当。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设身处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可根据入学测试成绩,对于知识准备不足,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做好学习该门课程的知识准备。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能获得成功。
2.3.2 单元综合练习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导其在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每单元学完后要安排一次综合练习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3 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3.1 通过cai课件或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可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cai课件充分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传递教育信息,教与学活动呈现出自主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是一种功能强、视听效果佳的教学媒体。cai
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总结和复习所学知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由此可见,多媒体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媒体,具有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应广泛地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3.2 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其学习能力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向他们提供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学习策略,包括阅读的策略、听讲的策略、记忆的策略、解题的策略和应付考试的策略。例如指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忆,如何解题,如何复习和如何考试等。我们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策略的同时,还必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学习,也就是积极主动地激励自己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使其掌握并运用这门课程的必要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3 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在学习中常带有自卑心理,学习方式不够得当,学业成绩偏低,因此他们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各异。根据学习动机的归因论,教师应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有关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使学生树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信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这可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进一步增强其今后承担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同时,应预防学生将失败归于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的难度),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由此可见,对学生学习成绩作正确归因,可以激励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毅力,培养学习恒心,使学生自我勉励,自我提高,这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3.4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在竞争的情境中,能激起自尊心,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学习效率高。但由竞争情境所激起的动机一般是外部动机。在竞争情境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动机,有可能较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生为了保持优胜的地位,可能主动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其更加完善。在竞争情境中,学生取胜后往往产生成功感、自豪感、满足感。由此可见,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强,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3.5 科学使用奖励与惩罚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教师可广泛采用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励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具有促进学习活动的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奖励制度,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激励他们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并通过树立榜样来带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利用奖励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 结语
激发与维持中职计算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措施很多,我们应该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结合中职办学条件和学生特点,正确地加以运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扩大学习成功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