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谈学校教育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谈学校教育建设: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摘要:建设和谐学校的内涵是多角度的、开放的、广义的。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角度来看,它的内容包括硬件类和软件类资源。其基本特征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和谐学校建设 教育教学资源 内容 基本特征
一、和谐学校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全社会在这一历史阶段奋斗的理想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简单地说,就是人与自身、与他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明显的,在这一系统中,人是最核心、最本质的要素。高职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重要基地,理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各高职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和谐学校的基本内涵也有所不同。
从学校的组织结构看,和谐学校是指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部门及其职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分工合作,运转有序。
从学校资源要素看,和谐学校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要素配置科学,充分盘活,使其效用达到较大化,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从校园的人际关系要素看,和谐学校是指由学生、教师、行政、后勤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之间以及群体内部能相互包容,化解矛盾,形成合力。
从学校环境要素看,和谐学校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提高。
二、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一)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
近年来,有许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侧重于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中国知网2009至2010两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关于“教学资源”的论文,共有456篇,其中在出现“网络”、“信息化”、“数字”或“远程”这几个关健词之一者的共有312篇,占总数的68%,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许多的对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都是倾向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所界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传统的、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系统的。
(二)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根据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可将其建设分为两大类:一是硬件类资源的建设,二是软件类资源的建设。
1、硬件类资源的建设
(1)建设和谐的物力资源,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学校的房屋、建筑物、设施、设备、图书教材、道路景观、绿化景点等的建设中,规模上应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加强规划与设计,优化配置资源,物尽其用,不能一味追求“大楼”,造成资源的浪费。风格上应以人为本,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相适应,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建设和谐的财力资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学校应主动、积极、有效地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政策范围内,争取更多资金,在较大范围内获得发展壮大的财力保障。同时也要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市场经济,不能一味等、靠、要,应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等方式,共享资源,筹措更多的办学资金,壮大自身发展。
2、软件类资源的建设
(1)建设和谐的人力资源,强化人与自身的和谐。和谐的人力资源建设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发展人,以教师本、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建设素质良好、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健全人格、发展的人才。
(2)建设和谐的信息资源,增进人与人的和谐。建立规范、完善的法规制度,依法治校;构建科学的、立体的、富有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创建特色名校; 凝炼丰富、系统的办法经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3)建设和谐的环境资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构建科学、多元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师生的自我要求,既对教职工具有凝聚、感召作用,又对学生具有陶冶、教化作用。校园文化既表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也表现在校园的学术氛围、人文精神和校园精神上。
三、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强调,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该具体有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该规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涵义是传统的、狭义的,仅是指信息资源,特别是能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而本文所研究的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广义的、系统的。因此本文认为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特征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等几个方面。
科学性。这是最核心的特征。在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科学的配置各项资源,做到规模上、结构上、质量上相适应,发挥各项资源较大效用,以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系统性。各项资源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和。”因此,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从整体出发,研究并协调各资源与整体、各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配置。
开放性。和谐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是开放性的,决不能闭门造车。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既可实现资源的共享,较大范围的提高资源的效用;又可拓宽资源来源,缓解资源有限的困境。
实用性。高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因此学校的各种硬件、软件资源应以实用为原则。
服务性。在“以人为本”的和谐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最终目标都是提供服务:为教师提供教学教研服务、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服务、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
互动性。学校应与政府、社区、企业在硬件资源的建设上共建共享,在软件资源的建设上应共生互享。科学发展观倡导创建节约型社会。资源、特别是短缺资源,所有的单位和个体都应的利用。
和谐学校,是科学发展的学校,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因此,和谐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的、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论其内容还是特征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不断提升和完善对它的认识。从而,为构建和谐学校提供理论基础。
浅谈学校教育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理论基础、构建策略进行了探索,就如何构建模具专业教学评估体系及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推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育教学 评估体系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正面临着挑战。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对此,笔者有以下见解。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理论基础
1.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评估主体要对教育教学是否达标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评估,更要注重<移拦赖目蒲性,通过内外结合评估策略,促进专业建设。
2.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
评估主体要采集教育教学相关的数据,反映教育教学实际水平,利用定性定量指标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教师教学结果。
3.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既要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又要注重考察教育教学结果,通过教学过程和结果的链接反馈,才能建立有效的建设科学评价体系。
4.科学性与性相结合
评价主体要遵循科学规律及中职学校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观察、测评等多指标衡量教育教学情况。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估体系构建策略
1.开展专业调研
开展评估前后对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基本情况、教师数量、教学与实训设备、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等情况做出基本调研。
2.建立评估机制
自上而下将专业教学督导工作列为学校重要任务,建立专业教学督促基本原则及目标,设定督导及检查评估具体细则,注重督导评价结果反馈。
3.设立专项评估经费
中职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设立评估专项经费,保障教育评估过程的顺利开展,对重点评估专业、评估专业给予支持激励。
三、评估体系实践研究――以模具专业为例
为保障教育教学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组织成立专业教学评价小组,从专业教育教学评估、学习者结果反馈两个方面对模具专业教育教学开展实证评价研究。
1.模具专业教学评估内容体系
评价小组通过调研对模具专业教学的各级指标进行权重打分,将分数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2.模具专业教学成果评估体系
一是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评价体系。从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平时考试成绩三部分进行定性评价。
二是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从安全规范意识、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情况进行评价考察。
三是能力评价体系,考评学生综合素质。从个人核心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具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如表2所示。
浅谈学校教育建设:建设学习型特色学校教育研究
摘要:学校建设学习型特色学校,教师以“培养专业精神,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提升专业智慧”为愿景,我们开展了搭建读书交流平台、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搭建科研交流平台、搭建竞赛展示平台和搭建教学反思平台”等五个方面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塑造天天学习、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生,对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学习型学校;特色品牌;教育研究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指出,今天的大学生从毕业走出校门的那24小时起,他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已经有50%老化。这表明,一个人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很可能会从一个“人才”变成学校乃至社会的一个“包袱”。作为老师,原来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理念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的老师要有长流水,能够不断喷涌。但长流水要有源头,这源头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要保障教师的终身学习得以实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学习型特色学校。下面就如何建立学习型特色学校,谈谈我校的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建设学习型特色学校的框架图如下: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提升教师的主要途径就是构建学习型特色学校。首先要建立农村学校对学习的良好态度,通过营造一种支持农村教师学习的态度、提供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承认教师从经验中得到的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每个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鼓励教职员工要虚心学习、了解哪些压抑学习的因素、知道如何激励教师学习等途径实现;其次,建立学习的奖励机制,对于教师的学习,通过发表文章、内部交流、颁发证书等途径进行表彰;再次,消除农村教师创造性的压力,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提供相应制度和条件作为保障,如确定学习日、教研活动规范化等。
一、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搭建读书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现代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而读书,则是终身学习最直捷的途径。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就要为教师读书提供更大的支持,积极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引导广大教师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引领下,实践先进教学经验,学习成功做法,在读书中理解、感悟、反思、研究、交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例如,为了打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书海中润泽心灵,我校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每学期都会定期向教师推荐读书书目,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定期进行交流。读书分享会上,与会教师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评价自己平时教学的得与失,重新进行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先进的教学理念服务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些读书分享会,搭建了教师读书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习成果得到了共享,让所有参与教师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二、搭建合作互助平台
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同伴互助不单是教师间知识经验的简单传递和相加,它更能形成一种思维的碰撞和共生效应。教师之间形成一种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的氛围,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例如:2014年10月8日,廉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组织名师下乡送教活动和名师带徒活动,让我校教师在家门口便可以学到先进的课改经验。我校还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如:我校每年都评比“十佳学科带头人”和“十佳教学新秀”,评比这些的骨干教师和教师新秀,经常性开展区域性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针对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指导,促进全校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搭建科研交流平台
搭建科研交流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教师要强化教研科研意识,学会研究,参与研究,研究出成果,做到以研究促提高。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找到内在规律。要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开放式教研走近教师,这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独特见解的发表;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实现有效教学为旨向,把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作为课题,大力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现论的指导作用、参研人员的示范作用、科研管理的规范作用和科研成果的助推作用。
例如,我校举行青年教师科研沙龙,沙龙主要将视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与教学理论;2、教育科研方法;3、课程开发策略;4、课改前沿信息等。在这四个方面,我校都取得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全校已立项或结题的省级课题就有2个,廉江市级课题4个,课题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论文获奖的奖项达到23项市级以上获奖,且获奖档次高。
四、搭建竞赛展示平台
教师队伍集体要形成一种心态,让教师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学校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如利用校园网教师的学习成果,通过读书论坛和学习成果展示会等形式,让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学习,集体的智慧总是远胜于个人的智慧。
搭建竞赛展示平台,提升专业发展层次。要生存就有竞争。竞赛活动可以为教师搭建起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在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进步和专长,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可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比如:品质课比赛、论文评比、说课比赛、制作课件竞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激活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内驱力。在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过程指导,又要加强过程监督,确保各项活动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例如,我校中老年教师,对说课这一活动形式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们在举办教师说课比赛前,可先对教师进行说课培训,让其掌握说课的方法、步骤、如何撰写说课稿等。通过这些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使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竞赛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浅谈学校教育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校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和最主要的方面.如何顺应时展的要求,创造环境让广大师生去亲身体验,更多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构筑学校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抢占教育现代化制高点。结合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为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探索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网络平台 环境建设
一、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的建设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讯速进入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个人理解的硬件环境是学校建立以校园网络为核心内容,以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和教学办公为终端的设备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以科学和发展的理念,统筹考虑,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可行性建设方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本着安全、、实用、经济、可扩展,方便管理和维护。要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充分考虑广大师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同时体现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扩大教学效果。我校的校园网络是千兆主干,百兆桌面,两校区光纤直联且分别有100兆光纤入口,有台式计算机500多台,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均配备计算机、电子白板、视频展台。校园网络架构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防火墙(百卓网络PF-300)、安全出口网关EG、核心交换机(华为S9306)、汇聚交换机(华为S5700和H3C-5500)、接入层区域(华为S33529和H3C-3100),架设了资源存储、视频点播、自动录播、教研平台、网上阅卷、校园网站等服务器。
二、信息化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校园网仅仅把多个节点连接,使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种网络设备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达到整个网络上的节点相互连通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1.校园网站建设
学校门户网站,解决学校信息及时,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网站采用通用性、模块化、开放性、可管理性为指导,网站的模板与后台逻辑分离,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或者重新设计模版,同时有较强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我校的网站内嵌了资源库、网络教研平台、网上阅卷系统、自动录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和OA系统建设。
2.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学交流、成果展示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为教师群体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我校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服务的有机整体。该平台将学科资源群平台、课程建设和学习平台无缝连接,三个平台统一用户认证,实现单点登录。平台支持导入我校原有的本地资源,在教研平台中上传的资源可以推送到学科资源群对应学科相应的分类下,同时在教研平台中可以方便访问学科资源群、课程建设和学习平台,三个平台可以实现方便的相互跳转。平台含盖了如下内:教师工作室、教师协作组、学科教研中心、网络集体备课、教研视频、教研专题等。
3.网络办公系统
网络办公系统可以满足现有办公使用习惯,形成为学校各部门构建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平台,同时满足内部协同办公和上级单位之间的公文和资料的交换需要。构建了整个系统协同工作、信息交流、公文交换、数据交换“四个基本平台”形成整个学校的信息工作基础平台;形成数据、任务、计划等信息的、快速执行机制,减少手工方式产生的错误与信息不,达到信息可以追踪、控制、反馈的效果;形成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流程的规范化、提供规范化管理、共享的基础平台,支撑单位的管理和业务的运作,提升工作效率;增强信息交流机制、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学校内部资源的利用率,方便获取单位的各种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
4.网上阅卷系统
网上评卷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评卷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最终目的,把多年来人工评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判分,主观题由评卷教师在计算机网络上对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评分。主要功能有:权限管理、扫描与采集、多科管理、分数核查、分数核查和数据分析。
5.自动录播系统
自动录播教室,将授课电脑VGA信号、老师授课和师生互动场景以及课堂板书等进行智能化的跟踪切换录制,自动生成课程资源,形成常态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平台。基于学校的校园网网络环境,支持网络的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应用,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课堂的真实、、立体化再现的精品课堂系统;又可以作为校园电视台,支持领导讲话/校园节目的直播/转播;同时可支持在校园网内进行品质课程及重要会议的直播、转播及远程点播。系统主要应用于:品质课程资源建设;品质课程示范教学;品质课程远程教学;远程教研评估;教学技能训练;教师教学反思;专家报告、会议录播;网上点播,自主学习等。
更新理念、适当超前,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永无止境的课题,在体验到教育现代化设备为教育教学带来便捷同时,更应该更新理念,坚持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硬件老化、软件更新、教师知识体系的提高等问题已经突显在我们面前。学校加大力度,在配备、更新先进软硬件设备的同时,积极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操作技能,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以保持、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与先进地域信息化建设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研究,同时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使用率和实效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让信息技术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教学改革的有力翅膀。
浅谈学校教育建设:浅谈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摘要】在信息化和创新教育时代,在中央号召创办素质教育、品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我们只是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前人未做过的事业,我们没有他人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十分必要,它可以使我们找到理论上的依据,将经验理论化,从而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丰产不丰收;技能培养
回顾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历程,为了尽快缩短我国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国家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视和投入日益增强,有此可见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实际上早在1999年末,教育部就宣布我国中小学将从2001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又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性的提出从2001年起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 “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1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教育部全力推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也初步构建起了一个遍及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实现了品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雏形,但乡村两级的互联网接入占比率只在53%和26%左右。因此我们首先应着手解决学校的“先通路,后栽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的方针;其次再注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深入发展。从发展的趋势上看,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着广大师生信息获取的方式、渠道和速度,也将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和学校管理的方式,并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2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提升方法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是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的三大任务。从基层学校的教学实施层面来讲,如何弹好这架钢琴,使三项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即以教育信息化来支持和推动课改,从而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创新人才。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广是一项高投入、高专业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到高投入又有高产出,这是摆在学校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通过试点、实践的逐步推动过程,我们意识到不仅要重视信息化环境的硬性基础建设,更应重视其“潜件”的软性培养和建设。培养教师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但充分发挥校园信息系统的作用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它直接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联系,可以为之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实践中培养教师运用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不断地充实校园网资料库,形成良性循环。
2.1“软硬”齐头并进一起抓。
在基础硬件方面,首先学校应设立信息管理机构,使得信息点遍布并覆盖校园内重点活动场室。其次,应配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液晶投影仪和实物展示台的电教平台、学生电脑室,教师办公电脑室、学校办公电脑。
在软件方面,我们应利用校园信息系统,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系统,收集整合学校资源库。实现各个层面的信息化,如:备课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德育教育信息化,学校管理信息化。逐步提高校园信息化程度和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时覆盖率。
2.2注重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首先,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动态信息,强化教师的信息意识,增强他们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产生内驱力。
其次,通过上网学习教学改革的案例和课改信息,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网上学习,教师接受了课改的新理念,从而推动了全校的课改。
第三、加强校园网资料库的教学资源的逐渐完善,增设功能齐全的电子备课室, 为教师上网进行网络化教学设计创造了极为便捷的条件。因为上网管用,有利于教学改革,激发了教师进入校园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了“越管用越爱上网”的可喜局面。
第四、实现资源共享,既有助于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又可以使教师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尤其是对新教师帮助更大,使他们能较快地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3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感想
3.1教育信息化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在学校信息化上,各级政府投入了不少资金,呈现丰产景象一片大好:就2003年教育信息化投资226亿人民币,其中硬件占70%,软件占22.4%,服务比例占7.6%;2004年教育信息化投资245亿人民币,其中硬件占67%,软件占24.2%,服务比例占8.8%;2005―2009年中国IT支出将以18.5%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我们总结过实际有收获了多少呢?
实际上,越是在教育信息化欠缺的地方,越是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点缀,更多的是用作评比、检查、评估、比赛使用使得投入与获取成反比;其次,新媒体老办法:人灌变机灌,看起来丰产景象,无丰收的效益;再次,还应注重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不协调的问题,整合应包括在教与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应有多种模式,多种方法去实践。
3.2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培养。
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建立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定期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的制度。更多学校的信息教师大部分为兼课,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校的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提高,学校的校本培训等。学校应加强培养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师,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同时还应重视并能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工作量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衡量和统计,通过学校工作分工的优化合理调整等方法让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从单一的简单重复工作为工作主体转换到多兵种协同作战,转换到钻研整合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开发应用软件、培训提高其它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有远瞻发展意义的工作内容上,让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应做到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教师。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把课本所涉及到技能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还要引导和拓展学生的信息化爱好。由此,在超越课堂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改变了自我的观念,还要引导了学生转变思维。不但要把信息技术看作促进学习、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要作为拓宽生存空间、改善生存条件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是守着一本教材去教一些应用软件。然而,在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即“授之以渔而不仅授之以鱼”。我们的教师应该尊重教材的内容,把它当着是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主动的去审视和批判教材合理性和缺陷性,科学地处理和加工教材知识内容,地、适当的拓展教材。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变化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强的特点,这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能是全部知识、技能的化身,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超越自己。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实际上也是教师的自我超越和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效之、仿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探索要在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上下工夫,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认识极限,从而实现自我的过程。只有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才可能实现自身不断的超越;只有勇于探索,才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4总结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艰巨而长期工作,网络时代的大潮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为人师表”的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①教育信息化过程,不仅仅是设备现代化的过程,更是教师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正视的、无法回避的任务;②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网络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网络易受黑客、病毒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性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是前进中的曲折。我们没有必要回避这些问题,只有正视现实,积极地研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在新世纪焕发出现代教育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