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析:探索公平理念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向
一、高等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指的是国家及各类教育机构或组织体系,正常运行所需的规则及规定。教育理念是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主要指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理性知识,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信念等。
在教育方面处于经验丰富地位的美国,由于属于地方分权型国家,教育行政权在州而不在国家,经过200多年的教育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级体制,而高等教育采用学分制,其教育制度的较大特点是,秉承公平教育理念,实行不分男女、宗教信仰、不分地点年龄,人人都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单轨制。
我国当代的教育制度,以国家教育部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全国的教育事业,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五级体制,其中高等教育分为全日制与成教两种,其制度的较大特点是强调重点建设,教育资源向重点地市、重点院校倾斜。
在国家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促进教育公平,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许多学生刻苦学习,只为竞争一个上学名额,而在另一些教育发达地区,不少学生有多个机会进入大学。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了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大众化,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教育公平理念为基础,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二、当代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公平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认为,“公平是激励的动力”;孔子也曾在《论语*卫灵公》中说过“有教无类”,这些理论充分说明了公平的重要性。当前各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造成:
(一)社会快速发展加剧教育机会不均等。主席说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在加剧,导致一些学生可通过各种指标进入名校,而另一些学生只能刻苦学习通过统考,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出现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正进入国际化与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需要不断的继续深造,这就给工薪阶层带来更多的压力,相反使富裕阶层得到更多的机会,使高等教育从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竞争,演变成学生背后家庭经济实力的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呈现阶级分化的问题。
(二)地区差异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革,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因得不到国家教育投资的有力支持,而不能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前几年的数据统计中,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中,只获得国家教育投资的23%;另外,在教育制度方面,城市与农村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有良好学习氛围与完整制度保障,而农村里的教育环境相对较弱,导致教育呈现了两极化趋势。
受经济发展方式等因素制约,我国东部发展程度较优于西部,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聚集了许多名校,而在西藏、青海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可能只有几所普通高校;另外,在教师的能力方面,东部的教师数量也多于西部,使得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有很大差异。
(三)当前制度的局限性难以促进教育公平。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社会,随着人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普遍要求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高等教育从过去培养精英的身份,转变成为提高人民素质的身份,而目前的制度仍侧重于培养尖端人才,导致出现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却在不断下滑的反差。
在当代社会里,高等教育不仅为培养人才,还肩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但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还有欠缺,导致出现权学交易或钱学交易等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的公信力日益下降,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公平现象,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就能对教育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三、当代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
教育理论改革家哈维洛克认为,教育改革就是对教育现状做有意义的转变,为制订出科学的高等教育制度,需以教育公平的理念为基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平衡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现象在加剧;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朝着市场化模式发展,越来越多富裕家庭的学生能轻松享受品质教育,而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刻苦,仍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控制农村学生的比例,长此以往,高等教育可能发展成阶级教育,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应平衡发展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
(二)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受地理因素的限制,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比内陆城市更加快速,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家应制订积极的刺激政策,引导大量人才支援内陆的教育发展,同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这些地区的硬件设施。
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一方面来自地理位置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高等院校本身,当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聚集着中国60%以上的高校,并且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向这些院校倾斜,而其它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且家境普遍较不富裕,考虑到学校的发展,不少高校对招收农村学生有名额限制,当前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应该遏制各地方的招生保护主义现象。
(三)需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能力。虽然在各地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同,但也要承认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事实,在现阶段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需要用不同的质量观对待不同地区的学生,给教育欠居家地区更多的教育机会。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析: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反思
回顾三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成就和进步有目共睹。但是,迄今也暴露出一些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且是越来越难。在人们的常识里,大学生和人才、精英已经相去甚远了。再比如,公办高校企业化,累累负债伤及师生切身利益,教授对骂,斯文扫地,名校蒙尘。背负二千多亿元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沉重压力,大学不像大学,校长不像校长,连教育部长也屡遭诘难。冷静地反思一下,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盲目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供求结构失衡;三是应试导向的基础教育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
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的
投入严重不足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我国2007年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大幅提高,达7065亿元,与近25万亿的GDP相比,比重也提高到了2.8%,当然与最近二十年5.5%的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与美国超过7%的比重也不好比,我国十五规划的4%也始终没有达到,但比2006年的2.6%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投资数目,可以说是大幅度提高了。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速度及国民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国是世界及时人口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各种国际国内原因影响,国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导致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资料统计,祖国大陆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此次统计结果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
以上资料证明我们是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完成了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客观地说,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地方政府和高校当局都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社会团体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生家长群体也为高等教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作为一种必然后果,一些高校领导和部分学校的教师都面临着沉重的财务创收压力,不仅影响了大学的教学质量,更影响了大学作为精神堡垒的结构基础,致使一些资金较困难、要求不严格的高校对学生质量、学历资格认证和学术水平都降低了标准,显出参差不齐的混乱局面。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不敢相信学生的文凭和能力。公办高校企业化的弊端,最突出者就是教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操守不得不让位于急功近利的物质诉求。
盲目扩招导致人才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我国的教育一直致力于大众化教育体系,其中也包括本应以精英为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但是问题是在供大于求的背后却同时存在着“劳工荒”和“技工荒”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高级技工、高级管理人员等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折射出了现今我国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大锅饭”的教育制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应该正确地把高等教育同职业教育区别开来,高等教育应该突出其层次性,培养知识型人才,实施精英教育。而职业教育应该突出其职业性,培养技术性人才,实施大众化教育。
我国目前的状况却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断地扩招,而职业教育一直都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缺少必要的财政资金、师资力量、社会舆论等支持。因此,财政应该发挥其资源配置的职能,对社会资源实施必要的合理引导。2001年我国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547.32亿元,比2000年的1349.45元增长14.66%,2002年为1664.06亿元,2003年为1684.79亿元,2004年为1842.58亿元,2005年为1980.54亿元,2006年相应地为2163.69亿元。而2001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0.39元,比上年的214.90元增长2.55%,2002年下降了0.01%,2003年―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8.56%、11.90%、25.76%和20.98%。从上面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可以看出,其支出水平仅相当于对高等教育支出的30%―40%,因此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的是知识型的精英人才,必需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由于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却是严重地不足。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教师队伍的普遍年轻化和超负荷的授课时间也使得授课质量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严重下滑。据统计,尽管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但是我国普通高校师生之比已经达到了1:10.5。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很显然这样的师资数量是不可能满足精英教育的需要的。同时高校要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投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
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解决就业问题,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是相互影响但绝不是互相冲突的。扩大就业面必然发展职业教育,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则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积极推动高校培养人才的改革进程,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应试导向的基础教育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
不可否认,我国的大学生比例在不断增高,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后,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了,这是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好现象,但是由于学历来得相对容易了,大学生的含金量已经很低,“毕业等于失业”是当今高校准毕业生的口头禅,这一现象令人感到心寒。当然,产生这种现象,扩招只是很小的因素,更多的是学生主观原因。高校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大部分“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孩子们的惰性瞬间迸发,影响速度很快、范围甚广。过分的沉溺于放松状态让上进心不知不觉磨灭,接受先进专业知识教育的机会就这样被大部分人遗弃了。受此拖累,近几年的数字表明,研究生、博士生的身价也有很大的缩水。这表明用于较高等教育的那部分财政教育支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人才能力的普遍下降和尖端人才的外流可以说让高校教育投资的收益大幅度降低,造成一种浪费。我们花重金打造的新一代,不是不堪重任就是远走他乡,真正为国家所利用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6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加明显。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左右,同时伴随着大学的年年扩招,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只有114万,扩展到了2005年的338万,是2001年的3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连年增长:2001 年是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迅速增长到了52万人,2004年到2006年分别为69万人、79万人和91万人,大学生如此大规模的待业问题,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因此,国家财政应该在加大对高校的转移性支付的同时积极构建起“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保障系统”,并将未就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给这些未能如期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高校改革也应该向着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改进,在积极扩大就业,以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创业,并给予完备就业指导的同时,还应该在高校中建立并完善各届毕业生的信息档案,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系统”,积极获取他们的信息,确保就业保障工作的合理到位。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本质上来说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财政政策应该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坚持不懈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高校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创新改革。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为祖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总之,高校改革“任重而道远”。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析: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解析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大众化方针,作出了巨大贡献。民办高等院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针对社会需要,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争创大学意识。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路径选择
民办高等教育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概念,其资金来源并不是由公共财政支持,而主要是由社会力量办学。国外将这种由非政府举办的教育机构纳入私立教育领域。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办教育史,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就开始兴办私学。我国民间也一直传承着尊教、重教的悠久传统。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共有高等院校205所,其中私立学校84所,占高等院校总数的41%。1952年开始,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私立大学统一由国家接管,成为公立大学,此后30年,民办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停办状态。
民办高等教育的真正恢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当时号召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和教育家开始思考中国教育发展问题。198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设立,掀起民办大学创办热潮。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举办教育事业。”①至此,民办高等教育兴办有了法律依据。1984年,邓小平为北京自修大学题名,奏响了民办教育办学“序曲”。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这期间,经教育部批准陆续成立了20余所民办大专院校。民办高等教育迈入从非学历教育向准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历史性转变。②1993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的暂行规定》,1997年,国家颁布了我国及时部民办教育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倡办学形式的大胆创新。
步入二十一世纪,立足于民办教育的长远发展大计,国家于2002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2003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7年实施《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2008年教育部又通过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至此,通过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一条独立化、正规化、制度化道路。
当代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现实困境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史的一朵奇葩。它有效地补充了社会主义教育资源,对推进教育公平、革新教育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其成长必须经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转变。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就遭遇了体制改革瓶颈。
教育制度失范,学生人格教育缺失。罗杰斯关于人性“实现倾向”理论认为,人都在为自我实现而向前迈进,人的实现倾向是人所有动机的核心,也是人保持生命力以及生命本质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最原始的“本能”是积极的,这股潜能可以帮助人性的养成和自我实现。因此健全人格的塑造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学校在人格教育方面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改进。民办高校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合理的人生规划。这一方面与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关,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忽视了人格培养这门课程,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在融入新的环境时缺乏一个正确的引导,缺少合理的人生规划。
经费融资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融资体制主要是依靠社会办学,即遵循“以学养学”、“个人捐赠”、“社会捐资”的融资模式。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在融资结构上做出相应调整。一种是以“以学养学”为主,“股份制投资”为辅。即依靠多个投资主体,以投资入股方式联合办学。在学生缴费之前,解决学校发展启动资金问题。同时,通过权利、义务的规范,保障教育资金的稳定性;一种是“以学养学”为主,“滚动发展为辅”。通过成本收费方式,将学费继续投入教育事业,形成资金滚动效应;一种是“以学养学”为主,“集团教育”为辅。通过集团连锁经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一种是“以学养学”为主,“以产促学”为辅。通过开发相关产业为学校创收。从上述几种融资模式可见,民办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融资模式较为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经费状况不容乐观。
教育行政体制管理体制不完善。最初,民办高等教育主要是面向成人的职业培训。因此,国家规定由成教司统一管理民办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民办教育在规模、数量、范围、层次方面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为迎合这一转型,教育部设立基教司、职教司、成教司和高教司,针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形成四司共管模式。但是,不同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职责都有所差别,而四司共管容易造成职能交叉或管理真空,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目前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推进,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是民办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旧困难重重。
目标规划机制不明确。相对于公办高等院校要建设世界大学的宏图大业而言,民办高等院校在长期建设机制方面还缺乏一个长远规划。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起步较晚,并且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中断历程,可以说整个民办教育一直处于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对于民办高校究竟何去何从的问题,政府没有指导性建议,而学校也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考量。民办高校普遍缺乏基本办学理念和宗旨,随波逐流倾向明显。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合理估计和教育地位的定位是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桎梏。要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么追求精英治学,在缺乏办学特色的同时,容易走入管理死穴。
民办高等教育之发展路径选择
百年大业,教育为本。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关系到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而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巨大贡献。民办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加以完善。
首先,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弗洛伊德认为,“人是一个本能的人,人的本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他指出,人性变化与文明对本能的制约有重要关系。教育的过程就是防止本能无限制膨胀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在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之前,必须解决学生的人格培养问题。心理人格的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长是一个人在转变为社会人的同时必须具备的精神架构。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制止本能以及文明的传承,塑造出理性和健全人格,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使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体现“本我”、追求“自我”、实现“超我”。
其次,拓宽民办高等院校的融资渠道。在国外,学费也是私立学校的经费来源之一,但是其在整个资金链中所占比重有所控制。而我国的民办高校教学经费的80%来源于学费。通过股份制办学、社会捐资、滚动发展、集团融资方式筹资所得收入较少。民办院校学生的人均教学成本负担较重,而经费缺乏直接影响教学设施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建立校企关系,吸引股份投资,发展集团经营,是增加学校财政基础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向社会筹资,同时加强校友联系,通过校友社会效应筹资;可以成立相关校办企业,将知识转化为资本,从中获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要实现由私立从属型向公私平衡型转变,通过资本投资,不断增强民办高校自身“造血功能”。
第三,针对社会需要,明确办学目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停滞不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明显的办学特色,依旧走精英教育老路。民办高等院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定位自己的教育角色。我国民办教育应该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方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在一些专业领域急需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实用型人才。因此,现阶段应该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做到教育与市场接轨,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可以顺利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易得到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解决了资金供给不足问题。
,树立争创大学意识。民办高等院校的成功发展,必须要建立长远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完善。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研究是获得真理的途径,因此大学存在的意义必须要研究。虽然,目前情况下我国民办高校必须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但是民办高校必须从教育的宏观角度考虑,树立远大的治学理想,争取跻身世界大学行列。民办高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增强自身科研实力入手,充分发挥体制灵活特点,建立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通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强化科研实力,实现教育创新和突破。
民办高校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领域,教育本身还存在体制弊端与缺陷,其发展需要依靠政府与社会的扶持和资助。尽管民办高校的成长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民办高等教育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析: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析
【摘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目标,使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关键所在。为探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本文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的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构建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和体系,切实保障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探析;体制改革;改革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的创新、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人类进入了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竞争也主要依靠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是一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生产方法以及新商业方法和组织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企业、国家的竞争力。因此,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竞争,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水平与质量。而知识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而我们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以促进创新。随着全球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顺应知识经济时展,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战略地位逐渐凸现出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背景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与社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也应及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大会上,同志提出了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摇篮”, 因此我们要顺应知识经济时展要求,创建更多的世界水平的大学和一批学科以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我国自从加入WTO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参与全球竞争的领域更广、层次更高、交流更频繁。这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是高校教育体制面临的全新挑战。因此,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增强时效性、针对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高等教育应注重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还应该有较高的素质和不竭的创新精神。所以,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人才的人格、知识和能力。高等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展对全能型人才的需要,采用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新型的观念、技术和理论,还能将这些新的观念、理论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教学问题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强化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个理念,突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有力地引导和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教育,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如果学校不能实现教书育人这一最基本的目的,那么就更谈不上改革了。高校教育能否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评价其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所以在当今社会,教学问题是高教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一套全新的教学体制,不仅符合现实需要,也是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体现。
1.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引入竞争机制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应改革不符合时展的旧体制,鼓励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发明创造,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内容、科研体制上应突出创新意识。同时学校应引入竞争机制,适当推广试行教师聘任制,或者将教师的大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选择反响好的教师继续任教,使教师这一职业不再是铁饭碗,从而刺激教学的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发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维,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同时还要实行多方位能力的学习考核标准。
2.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以体现时代特征和需要
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阶段,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出现多种新兴产业,这就要求人才的理论功底扎实,并能够掌握近期科技成果。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传递知识,还要更多地激励学生思考。
3.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往的应试教育向来忽视培养思维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改变知识的单纯记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束缚,培养文理专攻型人才。近年来,社会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高校学生更多地侧重于学习外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忽视学习专业知识,缺乏人文修养。从长远考虑,这种做法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教学结构中必须纠正学生的“偏科”行为。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采取了在新一届本科生中施行暂不区分专业的做法,待到高年级时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具体专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学习本门学科的知识,还能够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加强基础教育和选拔学术人才的有机结合
高等院校中有很多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他们通过考研获得更高层次的学术深造,最终从事高校教学,充实了科研力量。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高校选拔学术人才意义重大。另外,一些院校的部分学科采取了本硕连读的办法,从本科生时就注重尝试选拔学术人才。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缺乏学术精神,研究能力也不高,他们只想获得硕士文凭,为以后能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目前,研究生还在实行应试教育,从而为一些善于考试的学生提供了方便,这不利于学术人才的选拔和高校的发展。因此,在新的高教体制里,高教改革要把基础教育和选拔人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变革研究生考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发展。
(二)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决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决策,务实建设,合理布置,突出重点
高校在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促进一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利用传统学科优势,适当发展应用型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结构的综合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巩固一部分学科在国内的经验丰富地位,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进一步加强选拔和培训杰出人才,大力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并使其与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在重大项目和平台的支持下,培育出一批在国外有较大影响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并能起示范作用的创新团队。
三、构建科学完善、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体系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高等学校实施行业自律,推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与指导的重要制度之一,能够指导和促进高等学校办学,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高等教育应规范有序地评估,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多元发展,使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得到完善,正确看待政府、学校、社会在高等在教育评估中的功能和作用,使高等教育评估逐步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努力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面向世界的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体系,不断完善各类评估政策、制度及评估实践,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总而言之,要大力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起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府宏观调控下的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3]知识经济时代与高等教育改革[EB/OL].大学生校内网:www.省略/Html/jyxg/13060792_8.shtml.
【收稿日期】2010年9月6日
【作者简介】于胜利(1963― ):男,吉林延吉人,吉林艺术学院资产处教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