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中学语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和策略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师 网络环境 任务策略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业已拉开帷幕。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dianzijixie/">电子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时候,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二)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及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局域网络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软件。网络信息,是指网络上储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信息内容本身、记录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组织的结构和信息传播的手段等要素。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在数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的特点;在分布上是分散、开放但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其形式特点则凸显出交互性,基于电子平台、数字编码基础上的多媒体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在本质上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网络信息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这就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当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对传统的cai课件欲做不能、欲罢不舍的尴尬局面中,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一位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对此予以强烈的关注和积极的投入。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它在网络计算机上的存储位置,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即未做过信息的学习网站,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资源的信息工作。p2p导航资源,是页面到页面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以标题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点击标题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s2s导航资源,则是站点到站点的组织方式,如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等。本地资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结构良好,如csc电子备课系统、k12教学资源等也属于此类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近两年来,中文网络教育资源与日俱增,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过去语文教师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先行者费时费力封闭式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的状况,将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下列的教学网站(页)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三)

近年来,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及其培养在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对中小学信息素养的要求,简而言之有以下八条:1、具有信息修养的学生能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2、能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3、能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5、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6、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好。7、能认识信息对 民主社会的重要性。8、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信息论看理解能力,它应当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表达能力,则应当包括运用文本和超文本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 自 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的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在语文的理解和表达体系中,阅读与写作是最重要的板块。如前所述,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问题的探究性阅读。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浏览性阅读(博览)和探究性阅读(精读)未能受到重视。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使学习者以现代化的开放性的阅读心态,适应网络信息多方位、高密度的资源特征和呈现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浏览性阅读要求是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筛选所需信息。探究性阅读则要求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阅读过程中的浏览与探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方法上,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进而开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上,湖北省李克刚老师设计过如下的学习流程: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传记文学"为方向进行阅读,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把该文改写成《刘和珍君传》。2、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初步筛选 、收集信息。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有的学生就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3、归纳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发展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在占有大量信息并进行初步归类加工后,引导学生继续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对重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事理。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组织学生在聊天室里写作,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衍生创造出新的信息。

网络环境下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阅读,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下的网络空间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正层出不穷,e-mail(电子邮件)、icq+netmeeting(网络寻呼+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栏)等也都可以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将直接激发创作欲,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桑新民博士指出:"中国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完成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网络技术当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毫无疑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浅析中学语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和策略

【摘要】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育信息资源; 运用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WWW(全球信息网)、E-mail(电子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时候,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近两年来,中文网络教育资源与日俱增,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过去语文教师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先行者费时费力封闭式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的状况,将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

在语文的理解和表达体系中,阅读与写作是最重要的板块。如前所述,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使学习者以现代化的开放性的阅读心态,适应网络信息多方位、高密度的资源特征和呈现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浏览性阅读要求是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筛选所需信息。探究性阅读则要求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阅读过程中的浏览与探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方法上,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进而开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上,湖北省李克刚老师设计过如下的学习流程: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传记文学"为方向进行阅读,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把该文改写成《刘和珍君传》。2、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初步筛选 、收集信息。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有的学生就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3、归纳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发展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在占有大量信息并进行初步归类加工后,引导学生继续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对重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事理。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组织学生在聊天室里写作,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衍生创造出新的信息。

网络环境下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阅读,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下的网络空间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正层出不穷,E-mail(电子邮件)、ICQ+Netmeeting(网络寻呼+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栏)等也都可以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将直接激发创作欲,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桑新民博士指出:"中国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完成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网络技术当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毫无疑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浅谈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

【摘 要】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推行,各个中小学都在新课程的引导下,热火朝天的实践新课改理论,很多教师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却在自己的理解下盲目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出现了很多的偏差,走了的很多的弯路,究其原因,就是在这纷繁的教改大潮中,由于对课程标准中某些教育理念认识的偏差,也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们做对事,做真事。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行为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研究新课改理论,总结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尽量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失误,较大可能的优化我的教学行为,以提升教学效果,如期达到我们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下面就课堂教学中的这些教学行为,做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表演式的公开课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老师们广泛采用。同时,为落实新课改的具体细则,很多学校和教育单位,积极采取了以公开课的形式积极推行新课改方案,但是很多单位的公开课,却出现“看着热闹,实质表演”的怪现象。首先,个别学生不能代表全体学生。公开课教师为了能获得奖,于是在班里选拔条件好的学生参加公开课,于是出现本来是一班70多人的班级人为地被划分为优劣两类,一部分学生在热火朝天的参与表演,大部分则被冷落在另一教室里彷徨,百无聊赖。其实教育的功能很大部分上就是让行为不规范的学生变为规范文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通过教育指导,改变其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价值的体现。而不是为了让个别教师获奖而出现“让少数人表演,更多人凄凉”现象,不仅让我们怀疑,获奖者为少数人上课很不错,那他为全班人上课时又会怎么样呢?再次,很多讲完公开课,怨声载道,如释负重。可见,公开课的推行和实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是评价制度促使了教师 “表演”,还是教育导向出现了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和教研室应该反思,我们是在做教育还是再做形式,甚至是在作秀。用几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去评价教师的优劣,这与教育的本质不符。

二、正确理解及合理应用合作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老师们广泛采用。讲究人人参与、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合作学习切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有很多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却流于形式,有效性很低。甚至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点缀,进行合作交流时,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前后只用两三分钟时间;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学生不会倾听、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思维含金量很低,缺少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发挥实效,我们必须实施有效的组织策略。

1、巧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讨论的问题和内容,是学生们关心且答案具有多样性,是学生爱参与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习内容,是学生关心、有兴趣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让任何学生不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会提高大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和展示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

合作的目的是更好的学习,是为学习而合作。为防止空洞的合作,在合作学习前,先发动每位学生自行查阅有关读籍、理解、领悟,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发言时才能有感而发,而不是流于形式。其实,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才有交流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会有学习的成效。因此,对中学语文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特别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以便学生独立思考。相反,在学生还没有准备就急于讨论,易被同学牵着鼻子走,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3、及时指导,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中,教师更多的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绝不能是旁观者。教师要倾听、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适时地教给他们合作的技巧、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质疑和补充。同时组织成员要有角色分工:选定小组长,以安排任务,监督进程。其他是发言人、是辩论员、是记录人,或是其他的角色。实践证明,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及时指点,提出一些合作要求,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效果。同时应将合作学习拓展到各学习小组间。甚至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拓展到全班同学,以扩大小组合作的效益,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辩辩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理的评价合作学习是无形的教鞭

生命是因为欣赏而美丽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叹的话语,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往往会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有分寸的表扬和鼓励胜过就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发言的积极性,需要鼓励时,教师要很大方的表扬,树立典型,去促进提升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除了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更要关注的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使之真正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学习效果,需要批评时,更需要我们教师拨开云雾,指点迷津,而不是很含糊的“你真棒”。很多教师对表扬积极匮乏,除了简单的说声“你真棒”就是“你真了不起”;甚至教师几乎没有批评的语言,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一个“爱迪生”。因此,我们在表扬、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赏识更需要尊重和信任,虚假的表扬、廉价的赏识更不足取,只有真善美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应有的魅力。

总之,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分析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辅之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摧生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尽早实现中国梦而储备更多的人才。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策略: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

【摘 要】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及时,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自主研修发展。第二,教师怎样进行自主研修发展,应当如何达到新课改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第三,教师的自主研修发展如何跟课堂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以科研带动自我的发展,自主能动地进行教学实践,走出现实困境。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树立终身自主研修发展理念

中学语文教师要志高存远,追求远大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有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终身研修。

要做到这点,那就是必须树立“学生核心”的理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指出:“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做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展现。”“人的培养”于中学语文教育中必然转换为另一个概念,那就是“学生核心”。

“学生核心”不是放任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学习。学生核心,其总体包括了一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具体包括学生主体思维、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学生独特创新点、学生特异品格和人格,尤其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关注和提升的是学生本位情感,也就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情感表达、叙述、流露,用丰富的、真挚的、细腻的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中学语文教师由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以前的教学观念,教师就是按照大纲把知识“灌”给学生,而教师总是处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地位,但是现在提倡的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建立一个平等的、合作的、自主的教育平台,教师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进而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显著增强老师的知识和提高老师的能力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类理论,将认识领域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别。奥苏伯尔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或命题来表征的,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陈述性知识可以归纳成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这些知识是最基础的,是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结构的敲门砖,不管你是否愿意,这些知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

程序性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陈述性知识的表达和解说,并利用如何做才正确的规则知识,它可以有效提高和指导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师正是缺乏这种表达和解说的知识,高中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把所学的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才能使其专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怎样的能力展示新时代的教育特征呢?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众多中学引进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电视教学,这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该如何做呢?及时,改变技能意识。技能意识是一种现代技能的改变意识,进而使得意识成为一种习惯。第二,内在的意识薄弱性必然需要外加力量的强制,以加强某中意识的惯性。这样,校本的技能训练,以课件制作和网络技能训练为主,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第三,组织语文教师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进行技术交流,这种交流不能限于语文教师之间,必须拓展到各学科、各组织间的交流。当然,包括了校方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各种技术性的社团组织,以便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师的现代技术运用能力。

三、教师的自主研修发展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该由灌输者转换为组织者。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授道、授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行课程所摒弃的。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教师中心论”观点的否定,更是对以往那种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旧的教学模式的一次全新的革命。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知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

只有这样,始终树立“学生核心”的理念,始终将学生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把研修作为解决工作问题的金钥匙,发展与成长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