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护理配合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摘要:目的对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程序组与常规组,每组48例。程序组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措施,而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程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程序组(6.3%)显著低于常规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组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分等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予以程序化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手术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术式。相较于传统术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微创,且效果理想;因此,临床上在治疗早期胃肠道肿瘤时,往往会选择该术式。虽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疗效好,但其对手术技术与护理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以作配合,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展开。现为了解程序化护理在该术式中的运用效果,本案将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48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予以程序化护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接收的96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程序组与常规组。其中,程序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5.4±5.1)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2±0.8)年;体质量41~75kg,平均体质量(54.9±6.5)kg;疾病类型:19例胃肠道间质瘤,15例早期胃癌,10例平滑肌瘤,4例其他。常规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4.2±4.9)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病程(1.3±0.7)年;体质量43~74kg,平均体质量(55.2±5.9)kg;疾病类型:18例胃肠道间质瘤,13例早期胃癌,12例平滑肌瘤,5例其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为消化道肿瘤疾病;同时满足手术指征,可接受手术治疗;对本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符合手术指征;存在其他严重的脏器疾病;并发其他消化道疾病;精神异常;依从性差,无法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1.3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进行治疗,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手术前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且做好相应的记录;手术当天需叮嘱患者禁止饮食,并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并配合手术医师完成各项操作;手术后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并说明注意事项;另外,对患者予以常规引流护理。对程序组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3.1术前护理①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存在一些不良情绪,如害怕、恐惧、紧张等;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比如向患者进行宣教,告知其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注意事项;耐心倾听患者主述,并为其答疑解惑,从而消除其对疾病或手术的错误认知,最终消除不良情绪。②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开展访视,了解其手术前的病史,并对其病情加以评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治疗的过程、目标以及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要求签署手术同意书。③手术前,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如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查,若存在异常,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需及时加以处理。手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术前12h告知患者不可进食。
1.3.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手术医生以作处理;护理人员需协助手术医生完成进镜动作,同时按照病灶所在部位、大小以及医生操作方式,快速准备好医生所需的器械,并及时递交给医生。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腹胀、出血、穿孔等症状,若出现出血,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止血,如采取冰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创面,并予以电凝止血;若患者存在分泌物,需及时清除,以防止出现窒息。除此之外,为避免感染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规范,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且操作人员需保障手卫生。
1.3.3术后护理①转运至病房:在麻醉消除、患者清醒,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护理人员可将患者送回病房,且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对术中所切除的标本,应保障标本的完整性,并及时送检。②基础护理:回到病房后,告知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的状态,不可经常活动;同时需注意其是否出现异常状况,如黑便、腹痛腹胀以及呕血等。若患者出现术后上消化道不适症状。可对其予以黏膜保护剂与制酸剂加以治疗。针对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对其血糖、血压进行密切监测,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依照其术中创面状况,对其予以止血药物。③饮食指导:手术当日,患者不可进食,且后续需结合患者的手术创面情况,决定其进食时间。通常患者在术后1天进食半流质食物3d,后进食软食14d。在恢复过程中,患者不可进食油腻、辛辣以及粗纤维的食物。如果患者有便秘病史,需对其饮食进行严格把控,且可对其予以相应的药物以促进其排便,预防大便摩擦创面,进而导致出血的发生。④并发症护理: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穿孔、出血就是其中较为多发的。对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腹部体征、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监测,如果发生黑便、呕血、腹痛、腹胀以及冷汗等情况,需及时告知临床医生以作处理,如为患者构建静脉通道,并为其输液、输血。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可向患者发放有关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宣传手册,叮嘱其术后需保持健康的饮食,不可食用坚硬、辛辣的食物。⑤出院后若出现呕血、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回院复诊。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可能会发生迟发性出血,因此,需定期回院进行内镜检查,复查时间一般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
1.4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如穿孔、狭窄、腹痛以及迟发性出血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加以观察。
另外,采取GQOL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予以判定。该问卷共有4个维度、20个因子,主要是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其满分为100分,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理想。1.5统计学方法对本研究所得所有数据,皆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研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析程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情况程序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分上,与常规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较于其他外科术式,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的操作更为简单,对机体所产生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以及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对胃肠道疾病患者采取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进而较大限度的降低疾病再次复发的可能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8-9]。今后,伴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有关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持续改进,临床操作人员经验与技术的不断提升,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将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虽然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疾病治疗上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为更好的确保其手术的顺利开展,保障其手术治疗的效果,且较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与手术相配合。而程序化护理就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方法,其是依据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护理人员及时、的提供辅助,以此来确保术者能持续、不间断的开展各项操作,保障手术整个流程的顺畅,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率,最终实现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实施程序化护理的程序组患者,其各项手术指征(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这说明通过有效的程序化护理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加快手术操作的速度,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同时医护双方良好的配合,能及时对出血情况加以处理,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而良好的手术治疗情况,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从而缩短住院的时间。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程序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程序化护理对降低患者并发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程序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均比常规组患者高,这表明:对消化内镜黏膜剥离术者开展程序化护理,能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并保障其术后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者采取程序化护理措施以作配合,可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