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分析:浅谈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
摘要:伴随着基础医学在医学领域之中占有着越来越显著的地位与作用,基础医学教学在医学教育中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创新
伴随着基础医学在医学领域之中占有着越来越显著的地位与作用,基础医学教学在医学教育中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促进与保障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必不可少。长期以来,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的基础医学教学质量,我国基础医学教学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医学师资培养、学员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基础医学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有效地推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
1管理思路创新
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在于管理思路的创新。基础医学教学管理思路是提高医学院校教育的重点和关键,其直接对于我国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施实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教学管理过程之中,坚持以改革求质量,以质量促发展,狠抓了本科生培养质量建设,素质教育工程,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掀起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热潮,推动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同时,许多的管理思想被引入到基础医学教学管理之中来,将管理与培养紧密相结合,进而最终促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础医学教学管理思路创新,还在于将多种管理思想进行综合,而非只借鉴某一种管理思想进行整齐划一的管理。笔者认为,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其创新性就在于管理思路的创新。只有管理思路创新,才能够引领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实践的创新。例如,对于“以人为本”管理观念的合理借鉴,就是对传统管理观念的创新,是对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直接影响到了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向着科学性、人性化的方向顺利迈进。
2构建新型的管理体系
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要求新型的管理机构、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笔者认为作为医学高等院校应当首当其冲,率先构建新型的基础医学教学管理体系。在整个基础医学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应当是一个集管理、监督、评价等部分组成的有机体系。例如,成立校级督导组,赋予教学督导专家组教学管理,实行多方位教学监督与指导,督查教学制度的落实情况,督查、评价教员备课、试讲、课堂教学质量等教学环节;加强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成立名符其实的院、系教务科或教学办公室,形成以教务部门统揽、院系教务科(教学办)具体贯彻、教研室和学员队具体实施的三级管理体系,并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教研室和学员队,为此,专门研究制定了教研室基本建设规范,加强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对学员队实行了集政治思想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考评为一体的“双争”活动,促进了学员队的建设。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要求构建新型的管理机构、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也是其未来发展的根基,要想更好的发展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则需要整个新型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协调发展、共同运作才能够最终保持基础医学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3以师资培养为抓手,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从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层面来看,加强对于师资的培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着重要意义。是实际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创新的重中之中。众所周知,基础医学教学与管理之中,其主要参与者之一即为教师。无论是行政教师,还是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都对于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创新具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基础教学任课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通过基础医学知识为载体,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不断进行转变,进而使学生形成更为科学的认知结构。从行政教师来看,其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关,其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养是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当前师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研究型医科大学的任务、规律、特点,一定程度上造成重科研、轻教学倾向,教学观念不强,甚至出现“教授不授课”的现象。二是中青年教师大部分是医学专业和生物学专业毕业,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学位也较高,但是缺少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肚子有墨水,吐不出来”的现象。三是存在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以及不会运用信息手段或过分依赖电子幻灯等媒体手段,驾驭课堂能力不强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创新进程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对所属教师分三个层面进行分类培养: 一是针对副教授以上人员采取以“岗位锻炼为主,学习深造为辅”原则,积极申请承担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深化教学研究,培育教学风格,强化教学质量意识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品牌,争当名师。二是针对博学讲师,采取以“学习深加强岗位实践”为手段,提升授课能力。三是针对年青教员,则采取规范化培养为主,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根据上述培养目标要求,一是制定了“、全程、多方位”的“三全”教学督导计划,通过部、教研室两级督导监控、督导反馈、督导结果等作为教学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把完成教学任务的质和量与个人晋升结合起来,促进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二是组织“三种人员,三种技能”培训,即“文职人员、青年教员、教学助理的授课技能、信息化手段运用技能、外语运用能力”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培训,同时邀请校内外医学专家、医学教育家进行教育理论、人文知识等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岗位履职能力。笔者认为创新,要立足于实事求是,只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之中,坚持对于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各个教育要素的实事求是的把握,才能够更好的促成基础医学教学管理的整体创新水平。
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分析:基础医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摘要:本文以基础医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先进理念为出发点,以教学基本内容为中心,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文件、教学管理者素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基础医学院;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者;体会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模式和专业知识正在快速普及,教学管理工作也逐步受到上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先进的教学管理手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教学秩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利保障。因此,如何打造一支适应教育发展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一、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基础医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多、轨道多、课程门数多的特点,参照其它学院管理工作的共性及其个性差异的不同,形成了符合学院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其基本内容与其它学院是大致相同的。
1.教学计划的实施、运行与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运行和教学管理是学院的重要工作。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针对不同轨道、不同专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其中,对专业课程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环节、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教学法活动等总体安排,都进行科学管理与协调。各教研室严格执行课表安排,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须本人提出申请,教研室主任签字,经教务科统一协调,并上报学校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执行。要严格健全考试制度,加强考纪考风管理,严肃考试纪律;认真组织命题、印刷、监考、评卷、公布成绩等各个重要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保障教学运行的顺利实施。
2.教学质量的监控与师生评价
科学有序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在学校、学院督导专家、同行专家听课、学生网上评课等各种监督检查措施的保障下,增强教师教学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正常运行。学院一贯对学科主任、教学主任、同行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实施听课制度、新教师岗位培训考核制度、新内容试讲制度、课前“三级提醒制度”、教学秩序检查制度等各项工作,只有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完整、科学、规范的教学规章制度,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正常运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学性文件的管理与基础性工作
学校下发的各种教学文件、教学任务及通知,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统一接收、下发、存档,同时包括学院教学文件的起草存档工作。教学管理主要是服务与协调性的工作,必须保障学校、学院下达任务时,传达文件做到精神无误、落实工作做到畅通无阻,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学院更注重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秩序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落实;另外,学院还需要掌握每一位教师的联系方式,既有利于沟通与交流,又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动态等信息,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
二、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
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工作,靠的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是从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信念、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实践管理岗位的技能,以及自身修养和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等方面来体现的。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俱进。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要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接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要学习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基本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各学科专业知识,便于从专业角度做好教学协调管理等工作。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与探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辜负党在新时期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厚望,以实际行动回报学校与社会。
2.强化合作协调意识,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教学管理人员要有顾全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团结协作,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学院的整体利益与荣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基础在教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是学院的宗旨。学院给每位教师不断创造发挥各自专长和技巧的平台,展示教学风采的机会,并着力培养管理人员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和过硬的管理本领,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畅通、协调高效。在不断的思考、学习与实践中,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学术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增强学科凝聚力
学院积极为每位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参加教育学术会议、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增强管理意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才能使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忙而有序。要确立共同努力、协同发展的目标,有力地凝聚教学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断吸引一批有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投身于教学管理队伍的行列,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院的重心工作。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它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约束、指导与激励等多种作用。
1.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发挥管理工作的职能
学院在建立健全“督学、督教、督管”三项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下,又不断完善和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即教学运行监督与报告制度,教学检查与质量评估制度,教学信息与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教学督导专家与院长听课制度,学生网上评课制度,师资培训制度,教学法活动制度,课时费发放与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准绳,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提高了规范管理,使教学质量监控具有性、性,并成为每一位教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只有及时了解掌握教学运行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调控,才会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更有效地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
2.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和强化责任制度,能有效地解决教学管理工作中效率低、责任意识薄弱和情绪消极的倾向,尽量减少人情关系,坚决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学管理人员,要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使之认识和体会到自身价值的意义,从而主动参加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扩充新知识,扎实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要让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树立“校兴我荣”的全局观念,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发挥其独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责任制度,不断完善对各项规章制度监管和监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使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尽快成为全国医学院校的领军人。
综上所述,对医学院校而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责任感;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监控措施。只有在稳定发展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努力为学院培养一支责任心强、充满活力,精业务、善管理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使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扎实稳定、不断向前;发扬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知责任,长本领,守纪律”,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分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管理研究
【摘要】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实验技术手段,观察某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获得实验结果的教学形式。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不可或缺,其对于医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至关重要[1-4]。因此,首都医科大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整合教学资源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医学生物学、医学机能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形态学等四个实验室,并于2010年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进度等)、实验教材的编写或选定、实验教学运行、教学质量评估、考核评价体系、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3-4]。因此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涉及方方面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1实验教学的影响因素影响实验教学的因素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1.1硬件包括实验教室的面积及其是否满足教学需要、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的开出率以及实验经费等。
1.2软件
包括实验室各项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实验技术人员状况、实验教材、实验教学质量评估、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实验的开发等。
2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
自学校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来,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为例,将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技术内容融合,开设新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新课程打破原有实验格局,是一门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以临床感染性疾病为主线,将病原感染与免疫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的桥梁课程。本课程淡化学科的系统性,强调以临床问题为核心,以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课程涵盖经典的基本性实验,学科融合型的综合性实验和学生参与的设计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同时为充分满足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实验课程分为4个层次——课程A(45学时)、B(36学时)、C(27学时)、D(18学时)。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5]。新的课程改革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常见临床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技术,建立生物安全的概念,熟悉无菌操作规范;通过病例讨论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使学生将理论课所学习的相互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学科内各章节知识在实验课中彼此衔接、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对病原感染、人体免疫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有较为完整的综合认识,为将来的医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教学的科学化管理
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3.1转变观念
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型人才。“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基础,推进人才培养”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在此方面实验教学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开设学生为主角的病例讨论课、设计性实验课、综合性实验课等。同时针对教学中的某些实验环节进行改革,开展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
3.2建立制度
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建立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等。为保障教学质量,建立如教学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及详细的备课记录、试讲制度(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试讲由主任和全体教师参与并讲评)、检查性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督导团教师听课)、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授课前进行实验技术培训及预试验)、教学研讨制度等。对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还有生物安全制度、生物安全培训制度、感染动物及污染物品处理制度等。
3.3明确责任
实验室由主任主管教学各环节的协调、统筹,教学秘书主管教学的具体安排和落实,实验技术组长主管实验准备工作和仪器的日常维护。每一项实验都有专业实验师负责,从实验前期准备、预试验、实验材料、试剂等,到课后污染物品的处理。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3.4完善档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教学档案由教学秘书负责,制度健全。全部档案由电子版和纸质版两部分组成,所有教师可以共享电子版档案。档案的计算机化管理使教学档案实现较大限度地共享,同时也便于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文件及资料。如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一览表、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进度表、实验教案、考核评价标准、试卷、试题质量与成绩分析、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相关材料、听课记录及实验培训记录、教改立项、教改论文、成果、教研活动记录、教学评估材料等。
3.5评估总结
每学期末教研室要开教学总结会议。根据学生座谈会的反馈意见、同行听课的意见以及任课教师授课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对实验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制度可以有效的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4结语
实验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探索符合现代教学特色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6-7]。
作者:秦啸峰 郑群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