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计算机时代,对高中生进行信息化技术教育符合时代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当前的高中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下,高中阶段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态度不够端正,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在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应试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也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同时也注重对高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还不属于必考课程,就导致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对待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1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和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课程。目前,很多学校对高中信息技术的重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导致信息技术的教育未得到广泛的普及,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在高中阶段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是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该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成为一门必修的课程,也成为学生接触新技术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如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来查阅一些学习时所需要的资料等。

2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虽然,目前我国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在教学体系中还未落实到位。教师、学生和家长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定还是遵循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高考中不考试的科目。第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不够完善[1]。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也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上的资金投入太少,也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此外,学校也未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学校的机房资源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没让学生受到应有的高质量的教育。第三,课程课时的设置不合理。素质教育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长有硬性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远远达不到教育部的规定。很多学校每个学期设置的课时量还不及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五分之一,这样的现状就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第四,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信息技术课程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在并未有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信息技术知识无法有效传递给学生。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比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如下应对策略。及时,转变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前提是要具备新颖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指导学生高质量学习。在学校,学校和教师要起到带头的作用,要鼓励和号召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第二,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2]。在如今信息技术的教育中,教师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学校要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提升,也要重视这类教师的工资,这样能够激励教师自我提升,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第三,丰富教学内容,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飞速,所以高中生的教材一定要注意更新,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网页制作时,可以边讲解制作过程边鼓励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网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第四,学校要加大信息技术方面教学资源的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讲授过程中,上机课程的课时设置要比较多。鉴于这种情况,学校要购买大量电脑设备,为此,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改善教学环境。第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开展比较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教学的方式在很早之前都已被提出来,且在国外的应用效果也比较不错,在国内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3]。高中生的好奇心强,比较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入游戏的元素,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例如,教师在讲算法和程序设计等难度比较大的理论课程时,只是采用口头讲授、“满堂灌”等方式,很难让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在这样的课程中借助益智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4结语

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是信息技术,其在现在的教育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所以要积极引导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

作者:张若南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及时中学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新形势之下我国对人才培育的全新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举措,但是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过程之中却出现了形式化、盲目化等问题。因此,针对此现状,本文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发展走向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只有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才能在激烈的现代化竞争之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本文将立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研究该教育板块的发展走向。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形式化倾向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形式化倾向十分严重和普遍,尽管很多学校以及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地将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很多学校投入巨资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在实际教学计划安排时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时以及内容的设计,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之中,往往简单地进行打字和最基础的操作,并未深入了解相应的技术性软件。因此,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往往只是起到装点学校门面的作用,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2.盲目化倾向

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另外,社会各界以及媒体都十分关注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发展与现状。因此,许多学校为了扩大知名度,提高综合实力,往往忽略自身的经济状况,盲目跟风于一些已经配备先进教学仪器及电脑设备的学校,大量采购一些价格昂贵的教学仪器。对于一些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水平较为薄弱的学校,这种盲目跟风行为不仅加大了学校的经济压力,还使得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教学仪器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3.纯工具化倾向

纯工具化倾向是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之中,将教育重心放在相应技术以及技能的培训和提升上,片面地强调学生对基础信息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养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这一点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难以跳出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桎梏,直接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梳理该课程的重难点,并采取背诵抽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一点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创伤,此外这种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难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

4.德育淡化倾向

信息技术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够使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素质、完善的人格则能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是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之中却将这两者割裂,对学生德育的忽视使得学生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之中难以进行有效地自控。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走向

1.普及化

教育普及化和教育公平化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之中的原则和工作重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的普及指的是教育的公平化,从目前来看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也体现在教育上,城市之中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建设,通过财政拨款来完善农村地区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要的教学仪器及设施设备。纵向则指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拓展到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对信息教育理念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并鼓励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2.校本化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教育水平和质量有着一定的差异化,因此在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对待。学校自身需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通过对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校本化,将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3.全息化

全息化指的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秩序和活动的安排。另外,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理念,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以及多媒体设备革新教学模式,这一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地实现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三、结语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平与质量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经验的缺乏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深刻而导致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倾向、盲目化倾向以及纯工具化倾向和德育淡化倾向,因此针对此现象,革新教学模式与理念,深化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对推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化、校本化及全息化意义重大。

作者:王丹丹 单位:四平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作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产物。然而,纵观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依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本文从课程性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贡献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问题

1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清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有关信息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科,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重有关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切忌将信息技术课变成信息机器操作、软件使用的技能课。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教材编辑、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等来看,实际上还停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地点上看还是教室、机房轮流转,形式上看还是班级授课制,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内容上看各年级各种教材都是雷同的,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设计语言等,还有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考试还是纸上谈兵式的考计算机操作,即使在新兴的互联网领域,人们也只关心学生是否会做网页,网页做得是否漂亮,网页中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各地各级别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电子排版、电脑绘画和网页制作大赛如火如荼,至于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探索到什么、怎样探索、如何加工,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士足够的重视。比如高三的毕业生能否快速利用互联网查询各高校的招生信息,然后进行有效分析以帮助自己确定报考志愿,这样的过程和基本能力。这就使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

2教育模式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3课程设置的问题

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课并不重视,在各地中小学的课程表上,信息技术课大多赫然在目,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根本就不按照课程表上课,信息技术课被其他科目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高中阶段为了迎接高考,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更是经常成为其他高考科目补课、备考的备用课时。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存在一些随意性,各学校的授课内容不一。

4忽略了信息道德的培养

对青少年而言,在数字化乐园中,利弊得失俱存,其不良的一面可能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电脑及其网络对他们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和极强的吸附力,然而,信息超载引发的“信息综合症”、信息垃圾引发的道德问题、网络沉溺引发的人格障碍和眷机情结引发的认知惰怠等不良倾向,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注重计算机的“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不够的,那种只教技术不育人,或淡化德育,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营利为目的,忽略信息网络负效应等种种情形,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不可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事实上,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了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挑战。因网络社会问题的诊治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克服纯技术观点,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甄别信息、合理负责任地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远离网络“陷阱”,并同形形色色的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此外,鉴于目前电脑及其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的负面影响,以及引发的诸多心理不适和道德问题,在今后的中小学信息教育中将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更加关注学生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并和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紧密联系,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培养,以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为一门极富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并确保其高效运行。

5教学手段的问题

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要求,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必须借助现代化手段创造学习环境,使微观放大,宏观缩小,静态变动态,动态变静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去仔细观察研究,促进学生接受信息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6教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已习惯用他她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教”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样教师在发挥自身作用时,就暴露出一些传统教学所特有的弊端,如教学上采用注入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忽视学生,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忽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其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没有做好迎接课程改革的准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似乎关注技术本身更多一些,缺少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规律的深入理解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还未能驾驭高中课程标准中的类似于人工智能、面向对象方法等许多内容的教学。加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没有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又不断变化,给教师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就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未能胜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7学生方面的问题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学习者分析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差别较大,开始教学时,有的学生已具有相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计算机的知识是空白。面对这种情况,教学就不能按传统的方式“一刀切”,“满堂灌”,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学习环境,力争实行个别化教学和合作学习。另外,中学生背负着较大的升学压力,信息技术课在中学也被定位为所谓的“副科”,为非考试科目,导致有些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数理化等考试科目上,对信息技术课不予以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

8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还存在着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清,各地的课程设置内容不统一,部分教学模式不适应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各地师资、设备条件差异较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掌握了某些软件的操作方法,缺乏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方法,离达到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作者:张新超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与发展走向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各种信息设备也已经成为了21世纪内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尚不是重点教学内容,文中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教学困境;改善策略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且这种渗透人才不断的加深。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目前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一、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足

首先,从学校教学安排层面来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其一,相关教学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将来发展、就业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下,很多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比较少,甚至存在很多占课的现象,往往难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匹配。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内容相对浅显,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很多中小学为了完成和应对教学检查等工作,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的教学大多围绕理论,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操作的时间很少,而且限制较大,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而不同学生之间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往往要花费角较多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但是受制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和经济条件,很多学校并没有引进足够的教学设备。或者一些学校虽然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但是在教学安排上欠缺考虑,造成了教学设备的浪费。从教师的层面来说。受到学校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因此在教学上往往不够认真,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并且,很多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一方面,中小学校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的薪资较低,难以激起教学热情。甚至很多教师会主动将课时让给其他科目的老师,尤其在农村中小学,这种现象十分常见,甚至有时一学期上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寥寥无几。另外,由于专业水平的不足,很多教师在展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一般并不严肃,导致在课堂中的威慑力不足,经常要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未来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各中小学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加深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信息技术能力为教学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集合科学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引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设备引进时,需要避免盲目性,考虑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偏好,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学校需要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人才,构建一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培训等工作,信息技术发展才迅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教授近期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基础信息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适当的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中小学一般都是教学生如何打字、做基础性表格这些内容,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是十分熟悉、熟练的。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教学生运用一些软件,比如如何利用word做图标,如何利用ppt制作动画等,使学生发现更多的乐趣。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之外,教师需要适当安排课外知识拓展,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资料收集,组成团队共同制作图片、图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适当的简化教学步骤,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学生进行知识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观察,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加强指导,从而形成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讨论-实践-自主创造”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足,需要相关教育人员共同努力,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使中小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

作者:石祖辉 单位:贵州省长顺县第三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进行信息化教育符合时代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推动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教学效率,保障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两大部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普及,在高中阶段实行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已融入到各个行业,信息技术课程在未来会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也会成为学生学习近期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1]。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一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目前素质教育还没有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贯彻落实,在很多地方的高中教育中,学校、家长、学生这三方面仍然被应试教育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育内容的设置及教育方式的实施仍以应试教育为中心,以高考为的教育目标,高考不涉及的知识不被重视。

(二)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不完善

当前,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落后,教育部门及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缺乏重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资金投入较少,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配套设施和设备。另外,还缺乏高质量的教学素材,学校的机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没有让学生得到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

(三)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不合理

合理的教学课时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当课时设置不合理时,就难以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规范的信息化教育课程要求每周要安排2个课时,且总体教学课时要达到70~140个,但实际教学与这一要求有很大出入,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教材编排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仍是十几年前的教材。由于信息化技术更新快,旧教材中的知识很多已过时,会误导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实用,就无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重视引入现代教育观念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的重要条件[2]。现代学校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正确的教育理念,而正确的教育理念也是学校领导和教师需要具备的。当然,校长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的正确决策会让一个学校具备生机和活力,也会让学校的师生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校长将自己正确的教学理念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让学校的未来变得更美好。

(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顺利开展教育的客观条件,高中阶段的信息化教育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如良好的机房环境、高标准的计算机设备及其他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合理安排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更新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课时要够用,并结合其他课程的课时,合理进行调整。让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能够充分被展示,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讲解信息技术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3]。同时,一些高中的信息技术教材还是很多年前修订出版的,十多年过去了,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老教材里的知识和内容早已与时代脱节了,这导致教师教学的难度增加,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所以,学校应及时改变这一现状,要更新信息技术教材,积极引进新知识和新教材,保障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样的教材才有较高的价值,学生也才能将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思想观念滞后,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重视引入现代教育观念,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更新教材。这些措施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

作者:万兴忠 单位:石嘴山市及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