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摘 要] 我国建筑行业长久以来竞争激烈,并且由于建筑施工业务本身的特殊性,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加难以管理和控制。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出发,分析了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别及特点,并针对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未来建筑施工单位参考。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施工企业不同于传统的工业部分,其经营业务具有特殊性,经营周期一般较长,并且工程会计核算要求和方式复杂,门类繁多,财务管理难度较大。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一些难以控制或难以预料事件的发生,是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并且,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难度也更大。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类别
( 一) 合同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在签订以及后续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讲,其主要需要签订两种类型的合同:一类是与发包单位签订承建合同;另一类是与下级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所以,对于工程合同的管理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各施工单位提供的服务同质化现象很严重。因此,不少的施工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为了拿下标的,不顾及建设成本而将报价压得很低,这就为之后建设单位难以实现收益埋下了隐患。再者,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建设单位人员敷衍了事,没有对项目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合同细节的处理不到位,没有明确规定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就导致,当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状况,合同双方互相推诿责任,最终使得合同双方不欢而散。另外,我国现阶段对于建筑行业施工合同的有关法律规范还存在一些漏洞。虽然合同明确规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合同另一方仍然有可能利用法律的漏洞故意推卸责任,甚至违反合同规定。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上述风险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 二) 筹资风险
建筑施工单位的筹资风险是指施工单位为筹集以及使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而发生的有关风险。在通常的情形下,建筑施工单位进行项目筹资主要通过四类方式:贷款融资、债券工具直接融资模式、股权融资方式以及一些非传统融资模式。而最为主要的方式是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建筑施工单位筹资范围越来越窄,并且可以筹集的金额也越来越少,对于一些中小的建筑单位来讲,筹资更加地困难。并且,银行对于资金的管理向来严苛,施工单位一旦项目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银行会立即采取行动,使得施工单位的处境更加艰难。在大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建设方先垫付施工所需款项,进而根据合同规定,当工程建设达到某个特定程度的时候,再由建设方支付一定的款项。那么,如果合同的发包商或者建设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违约行为,没有按时支付工程价款,而施工单位的贷款已经到期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很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项目根本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
( 三) 设计变更的风险
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是严格按照工程图纸来进行的,程图纸详细描绘了建设工程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因此,如果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并且使用合同规定的材料类别来进行工程建设,那么就能够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但现实情况是:建筑施工单位往往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经常会有意外的情况出现而使得原来的工程设计方案不能够正常进行下去,必须对原方案进行更改。建筑施工方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难以预料,经常造成成本大幅度地提升,压缩利润。尤其是当建设方或者发包商提出变更工程设计的要求时,而双方有没有提前在合同中对该事项进行约定,那么建筑施工方的地位就会很被动。
( 四) 成本控制风险
工程建筑行业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营业周期通常比其他行业要长,这不仅对企业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对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一个项目持续时间长达数十年的情况很常见,在建设过程中就很可能遇到一些特别的状况使得施工企业所开展的项目难以继续进行下去。比如,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最终价款为一个固定的金额,那么施工单位所获利润的多少就取决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开展情况。但是,由于项目的持续时间长,那么工程原材料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上升,最终挤压建筑施工方的合同利润。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一)建筑施工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失效
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控制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从而进行及时的纠正,保障企业日常经营业务合理有序地展开。但是,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部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尤其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有些建筑施工单位根本没有注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监督,在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将财务与会计合为一个部门,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职责上划分,这就导致了财务风险监控人员缺失的现象很严重。有关部门人员相互推诿责任,导致企业资金整体运用的效率低下。
(二)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的缺失,而管理人员作为单位战略核心人员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并没有财务相关的知识背景,没有意识到工程建设中潜藏的很多财务风险点,跟不要说采取有关措施取规避这些风险了。另外,即使是有些管理人员意识到某个项目可能存在风险,他们也有可能会采取忽略的态度,因为一旦项目成功,他们将取得巨大的收益,而这些管理人员通常是风险的爱好者,高风险的项目反而会激起他们投资的兴趣。单着最终损害的是投资人和员工的利益。
(三)宏观政策的影响
由于房价上涨的速度过快,房地产市场泡沫较多,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施工企业筹资面临巨大困境。因此,政府对于宏观经济形势所作出的调控会直接改变施工单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建筑施工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最为显著的一个区别就是施工单位对于宏观政策的依赖性较强。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是拉动我国 GDP 增长的巨大引擎,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建筑行业的监管也一直较为严格。一旦政策出现变动,施工单位面临的风险可能就会上升。
四、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创新经营模式,改善资本结构
由于传统的施工体制的原因,现有施工单位的经营模式一般是“先建设,后收费”,这种模式的较大一个弊端就是对于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会比较大。在这种方式之下,施工单位不得不为所建造的工程进行提前垫资,而有些工程持续的时间较长,通常达数年之久。施工单位长期没有款项来源,而借款又到期,无疑会加大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应该改善鲜有的工程建设经营模式,在合同签订时进行适当的设计。比如,合同双方可以规定款项按工程进度每年进行拨付,又或者由建设方先支付一部分资金,待工程完工之后,再进行剩余款项的支付。
(二)规范制度设计,进行分权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施工单位首先需要进行恰当的制度设计。目前的施工单位内部,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权责划分并不明确,一旦工程出现问题,有关人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就会出现。建议在施工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工程风险控制部门,由专业人士来对整个工程实施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规范。同时,在进行风险集中管理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及人员素质情况进行适当的分权管理,让各部门的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过程之中。比如,对于设计变更风险的管控,施工单位应当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前期就让工程图纸设计人员参与进来;对于工程成本控制的有关风险,单位应该让进行工程材料采购的有关人员参与评估过程,因为他们对于材料市场的情况更为了解,更加熟悉单位的成本控制流程。这种集权与分权并不矛盾,反而会使得施工单位风险管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三)加强工程的合同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讲,进行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之前,都需要大大小小很多个合同。有些时候,一项工程涉及的合同就有上千个,所以对于合同的管理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为了实现对建设合同的有效的管理,施工单位需要做到如下的几点:首先,大量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和法律相关人才。除了通过招聘途径获得上述人才之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加强对现有工作岗位上的人员的培训工作,比如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其次,执行合同复核制度,层层管控合同的签订过程。,施工单位还应当注重合同实施过程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合同另一方有违约的迹象,应当立即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