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谈石油企业技术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谈石油企业技术管理:浅谈石油企业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摘要:国民经济增长对石油资源的强劲需求,促进了石油行业的发展,客观要求石油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快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作为石油行业管理者常年必须坚持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不同管理区域的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经过对区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改进与完善,逐步形成了许多有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的解决方案。本文就针对长庆采油厂进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的应用分析,目的是归纳、整理成熟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 安全风险;治理措施;石油企业;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模式
1、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来,石油企业安全环保事故接连发生,“12.23”四川开县井喷、“11.13”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 “7.16”大连港火灾等重大事故,不仅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也给石油企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为实现安全环保形势的根本好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在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各油田下设的采油厂也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目的就是将安全管理从事后教训型提升到事前预防型,建立程序化、预防型的采油厂安全技术管理模式,通过技术和组织措施的应用,有效削减风险, 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
2、采油厂目前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采油厂增储上产力度加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采油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 转岗员工、新员工比例较大;
2.2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和安全技术管理标准;
2.3 油田维护作业频次逐年增加,作业风险较大;作业面分散,不利于各类操作、维修作业过程的监管等问题。
2.4 采油作业现场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多,高压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野外连续作业点多面广,连续监控存在困难。
2.5 采油作业无围墙,给生产工作带来了不便,也对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6 部分车辆、特种设备、关键装置服役时间长,存在安全风险。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及危害因素,我们必须建立安全生产主体技术体系,践行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增强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细化安全技术管理标准,从而对采油厂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3、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探讨并践行
3.1 完善工艺流程,加强生产过程管理
对原有工艺流程进行排查,对有缺陷的流程进行改造,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完善配套设备,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并对安全性计量仪表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安全性能,运行状态良好。组织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进行技术交流,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运行范围,要求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项参数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值之内,出现偏差按事故处理,加强了生产过程监控力度。介质的流速高冲刷,容易使管线磨损变薄,承压时存在爆裂或者泄露,为消除管线设备爆裂损害风险,杜绝泄露污染环境等隐患,在生产过程中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管线壁厚测定和密封点泄露检查工作,通过对跑、冒、滴、露工作的治理,确保了生产工艺运行状态良好。对高温部位进行温度监控,强化巡检排查力度,建立运行参数记录台账,保障了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总之,通过一系列改造和安全措施的执行,确保了生产装置在有效、可控、安全的状态下运行。
3.2 构建安全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管理工程
依据公司HSE管理标准和要求,分析和评价采油厂当前安全技术管理现状及做法,对安全技术管理进行分类,从职责、流程、人员能力和工具方法提出改进,建立操作性强、持续改进的安全技术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可控的安全运行机制。
3.2.1建立培训需求矩阵,有效开展人员培训及效果评估,提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
3.2.2、建立事故、事件调查分析制度。通过图表、曲线统计预测事故事件的发生趋势,划分事故发生类型,分析事故原因,针对安全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相同事故重复发生。
3.2.3落实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管理措施,建立厂、作业区、基层站队三级实施隐患立案、销案管理。按照隐患排查、统计上报、评审立项、制定方案、措施反馈、治理防范、销案跟踪的程序进行管理、审核和考核。
3.2.4依据安全技术管理程序和标准开展审核检查、管理工作,按照日、旬、月、季的检查频次和要求,验证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以及措施的有效性,推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运行和持续改进。
3.2.5以遵循安全技术策略为原则,应用安全技术手段,结合安全管理与培训,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并持续改进。通过前期安全管理活动的整体分析,规划、设计安全技术管理模式;开展安全技术活动,不断实施安全设备改进、作业环境改进和操作方法的改进;检查与纠正,回顾规划、安全技术活动阶段工作进行规划设计改进。
3.3 开展风险辨识,建立防范控制措施
对厂区内风险源点进行排查,利用安全检查表法和 一般作业风险(LEC)评价法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价,针对各类风险因素,系统收集整理相关法规、标准、操作规程等,并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归纳提炼出对每种风险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建立相应的措施库。
3.3.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是典型的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检查项目和重点,以质量安全环保科的检查表为主要依据(见示例),将厂区划分为几个单元,针对不同单元的风险对象,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3.2 一般作业风险(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的含义是: 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人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C:发生事故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作业风险=L*E*C(分为低风险、有一定风险、高度风险、非常高风险),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定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分值。
LEC危险程度分值表 附表1
通过综合量化打分,分值在320以上的属于非常高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消除和控制,分值在160-320之间的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分值在70-159之间的属于较大风险,要引起重视并采取预防控制做事,分值在69以下的属于一般甚至轻微风险,在后期的工程改造中考虑并消除。
3.4 进行风险辨识,实施作业层级控制
在全厂开展风险源辨识,应用LEC风险评估法评估统计风险因素,从5大类作业类型中评估统计出风险因素140项,其中重大风险因素102项,作业层面实施项目360项(具体数量统计见附表2),根据作业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明确界定“谁来操作”、“谁来管理”,实施严格的层级控制作业制度。
作业项目分布层级统计表附表2
3.5 开发配套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固化员工作业行为
组织全厂技术带头他人及技能带头人开发配套岗位标准作业程序,修订岗位作业流程和具体操作,配套岗位标准作业程序842份,推进执行岗位标准操作卡236项(公共操作45项、油水井操作191项)。通过全员培训,树立典型等措施,营造岗位员工学习和执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浓厚氛围,在操作区域悬挂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目视化看板,让员工在进行作业时能够方便地看到,并在作业过程中得到提示和规范,有效固化员工作业行为。
4、结论及认识
总之,通过一系列安全措施的践行,强化了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杜绝了习惯性违章, 使全员自觉做到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设备不使用、不安全的操作不干,形成了事事有标准,项项有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局面,有效杜绝了习惯性违章,进一步提升了现代采油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浅谈石油企业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创新是石油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动力之源
【摘要】本文从对技术管理创新的基本认识入手,简要分析了冀东油田自动化控制维护分公司进行技术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其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和队伍优势,重点提出了员工培训规范化、车间生产标准化、节约增效制度化、库房管理超市化等四项技术管理创新的基本实现途径,并结合其生产现状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技术管理创新 降本增效 青年强企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推进技术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选择。自控维护分公司作为冀东油田机械公司旗下一个技术性较强的重要生产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以贯之地保持良性发展,更好地为机械公司乃至整个油田高效发展提供品质服务,除需要油田在其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技术管理创新,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强化对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创造性科学化管理,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精心打造并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更加品质高效地履行好自身作为生产保运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对技术管理创新的基本认识
从字面上理解,技术管理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就企业而言,其实质通常是指企业对技术实施的规范化管理。技术管理创新,就是管理者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造出新的更加有效的技术管理方式,来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质量和工作效率,继而完成相关技术任务。
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是整个企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企业技术力量和资源,把近期的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等而进行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并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与进程。
3 自控维护分公司技术管理创新的基本实现途径
3.1 员工培训规范化
长期以来,自控维护分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一直秉承“企业与员工共赢”的科学化人性化理念,坚持认真贯彻落实机械公司关于新员工的“三级教育”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毋庸讳言,分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仍有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的空间。为此,笔者建议在日常生产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及时,让员工对岗位专业技术及工作流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装配配电柜过程中,许多员工虽然工艺娴熟、条理清晰,但却对配电柜本身的实际用途和生产价值知之甚少,更不懂得柜体的接线原理,这就造成了只要图纸稍作修改便不知所措的状况出现。俗话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此,笔者建议分公司技术组对每种型号的配电柜总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按照柜体型号种类的不同,向全体员工讲授配电柜的实际生产用途、操作原理、在生产流程中所在环节、实际生产价值以及各种不同配电柜的区别与共性。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员工尽快通晓各种型号配电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加深对自己所在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专业技术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完成岗位生产任务。
第二,绘制直观简化的“手绘图纸”。新员工大都是刚刚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对车间生产环境相对陌生,有一个逐渐适应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实践的过程,在配电柜装配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接线不对等低级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建议,在员工开始接线之前,要先根据现有元器件的摆放位置,绘制配电柜接线图,并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核对与校验,得到认可后,方可开始动手接线,以此避免因操作失误复工造成的工期延宕和时间浪费。这种接线图简单易懂,直观形象,不仅使新员工整体感知配电柜的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较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接线错误,极大提高配电柜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车间生产标准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车间现场的生产管理也是如此。目前车间存在着诸如手持电动工具随意放置、在装配台上使用手电钻、装配甩线时造成电线浪费等安全隐患,究其根源是车间生产“标准化”落实的不够到位。为此,笔者建议分公司针对车间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认真实施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方案,进一步规范车间生产管理。例如,打孔作业时规定作业专区及手电钻使用完应放回安全位置,等等。
3.3 节约增效制度化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逐渐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要求。在车间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用料浪费现象,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生产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规定甩线长度”,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员工为方便自己接线、在甩线时不考虑实际需要、只是一味地把线甩长的问题,结果造成大量的线材浪费。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建议自控维护分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在车间开展“节约一寸线”活动,动员车间员工对装配完成后剩余的电线进行再利用,评树节约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使节约用料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在搞好优化生产开源增效的同时,严把节流减支关,较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4 库房管理超市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物料管理上,自控维护分公司的物料库房虽然只是针线簸箩性质的小型库房,但一直以来力求做到软件不软、硬件真硬。2012年10月,分公司对生产车间进行了整体粉刷和装修,其中就包括对车间库房的重新布置和规范,将库房原有的货架全部换成了崭新的超市货架,在硬件配置上基本达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得整个库房看上去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但在实际的库房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软件完善和管理上,仍有一定需要规范和提高的空间。为此,笔者建议对车间库房实行超市化管理,设置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专门库房管理员,学习借鉴诸如供应处等专门物资器材管理部门对库房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有效经验,对库存物资实行分门别类、定位保管。这样不仅能使物料领用程序得到很好地规范,更能从电脑记录里直观形象地了解库存情况,确保常用料常有、急用料能够及时配置到位,做到账目、卡片、实物、资金及物料去向“五对口”,以避免因物料流失和储备配置不足而影响生产。
4 结束语
技术管理创新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必然选择。自控维护分公司要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有利势头,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制度资源,尤其要充分发挥青年员工上进心强、工作热情高、接受新技术新事物快的优势,积极创新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大力提倡“节约、降本、增效”,认真贯彻落实HSE管理规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优良风气,为机械公司乃至整个油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浅谈石油企业技术管理:试论中国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的问题与方法
摘要:中国经济增长飞快,发展迅猛,石油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石油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然而,国内的石油消费过多依赖国际市场,我国的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也不够完善,也是以引进国外经验为主,没有形成自身健全的体系。在石油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必须把握好主动地位,提升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存在的原因、问题,并探索找寻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石油企业 技术管理 现状 技术创新
石油经济发展迅速,其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但国内石油供求矛盾日渐严重,国际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导致中国石油存在安全问题。除了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国内石油储备,还要从根本上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走上技术创新之路。现代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颇大,实现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技术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研发技术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合作和转让等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我国石油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理清现阶段企业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
一、技术管理的含义
企业技术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对研发技术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合作和转让等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企业技术管理不只是对单一的某一种技术的管理,而是有计划地、合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现有的环境和未来市场,来创造成果,实现经济利益并推动企业发展。技术管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的技术整合战略,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整体和部分协调发展,形成有效的管理。只有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企业的技术管理,才能协调各部分发展,推动整个企业管理的进步。
二、中国石油企业存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石油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战略性,不能很好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国内石油需求大,但内部供求压力非常大,不仅储备力度不够,在管理方面也有不足。石油技术评估和石油方面的知识产权非常薄弱。这些都要求,在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石油技术管理体系,保障企业的长久的创新源泉,保障国内石油安全。
2.技术管理职责不明确。在国内石油企业里,普遍存在技术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现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区分不开,职责和职权概念模糊。然而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企业就不会出现这一问题,这也就导致了技术研发出现后劲不足。技术和管理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二者都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另外,技术管理工作对个人依赖性比较强,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团队以及工作自身的压力要求他们有很很强的职业责任感,在自己以往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还要与国际大型石油企业接轨,进行系统的思考,了解国际石油竞争态势,进行良好有效的系统技术管理。
3.技术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现代石油企业的管理,必须加强技术管理考核,加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技术管理人员的热情,投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与进步。在技术管理中,尤其是企业团队的产品研发,这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企及的,需要团队整体的合作。在石油产品、石油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进行的长期的工作必然存在人多困难,而大家都知道一线油田工作非常辛苦,如果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会严重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型石油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还急需改善和提高。
4.信息化水平低。计算机水平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很多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力度不够,在石油产品的研发过程和推广过程中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薄弱。
三、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的三个层面
技术管理在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体现。现在从石油企业的三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计划管理、项目研发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在石油企业技术管理过程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考虑技术研发的相关人力,进行统一管理,另外要对参加技术研发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培训方式提升相应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研发能力,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和企业技术管理。
2.战略计划管理。战略计划管理要使得各方面配合得当。石油企业实行战略计划管理,尤其要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1)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间的关系。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企业核心研发机构与基层研发机构间的关系。核心研发为基础,各基层机构负责基层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
3.风险评估。石油企业的研发项目很多,这个时候要注重考量,通过不同项目的风险和汇报进行量的分析、整合,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估,努力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四、研发项目管理
在企业管理工项目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时的、有效的对项目研发进行评估,才能不断降低风险,提升技术产品研发的成功率。项目研发最终是要将产品推向市场,针对石油企业而言,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关键,因此研发人员要和生产人员以及市场推广人员要通力协作,提升技术竞争力,带来良好的效益和商业化的前景。
五、总结
企业技术管理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理清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在企业技术提升的同时服务于企业发展,增强自身实力。如今,石油与政治、经济、外交等联系更加紧密,石油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和完善石油技术管理体系,大力推动石油技术创新。
浅谈石油企业技术管理:中国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初探
作者:邱劲松 祝恩东 吴成刚 王俭萍
【摘要】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技术产品需求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试验与商业化推广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企业技术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研发项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组织等三个层面。战略管理始终贯穿于技术管理与研发实践中,实施战略管理应在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指导原则、组织结构、监督与控制、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这五大战略要素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研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需要设置多个重点控制环节,通过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人员的全过程参与,适时对技术研发过程给予评价,并及时做出项目放弃或是继续的选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外大公司通行的做法是运用个性化的能力测评、辅导训练、工作经验积累、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帮助人才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我国石油企业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重大关键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有必要重视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以不断提高各个层面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摘要】企业 技术管理 理论
多年以来,我国石油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获取方式是以引进为主,石油企业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管理上缺乏完善、有效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积累。因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为了促进石油企业对技术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本文重点对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和美国石油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
1 技术管理概念与内涵
技术及其管理的重要性正日益显著地体现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各个方面。美国r.b.pamplin商学院michael k. badawy教授在《技术周期管理》一书的丛书总序中对技术管理进行了如下描述:“技术管理包括了广义的各个领域的技术活动的安排,其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建构、制造或经营、监测、维护和技术转让等。就此意义而言,技术管理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因为它不仅包含研究和开发(r&d),而且也包含生产和过程中的技术。以这种观点来看,技术管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的技术整合战略。如此的整合需要企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等职能部门与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
澳大利亚学者诺玛·哈里森等认为,技术管理的研究领域包括技术战略、技术能力的开发、创新管理、技术的预测、采用技术面临的障碍、技术和制造的灵活性等。
我们认为,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技术产品需求所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试验与商业化推广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对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研发项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组织等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内容体现,以下分层次进行分析。
2 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
在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层面,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战略管理实施、研发计划的制定、过程监测与绩效评估等。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并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是实现技术管理与研发(r&d)目标最重要也是首要的环节。石油公司实施战略管理应在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五大战略要素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从企业技术研发计划管理环节来看,其中在计划与项目立项阶段一定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2.1 技术研发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美国一些大石油公司为例,其生产经营部门在技术研发立项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议权和决定权,技术研发部门往往在充分听取生产经营部门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建议的基础上才最终确定项目计划。
2.2 企业核心研发机构与基层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
企业核心研发机构主要负责完成战略性、基础性和重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各业务板块的研发机构负责实用技术、工程技术的研发与新技术推广。
2.3 项目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每家石油公司的研发项目同时会有许多个。各个项目间的风险与回报也都会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不同项目风险与回报的定量分析,建立公司平衡项目册,有助于合理分配投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整体优化。
3 研发项目管理
技术研发项目的成功率随着风险的提高而降低,只有高效率的全过程管理,才能适时地对技术研发过程给予评价,并及时做出放弃或是继续的选择。
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发管理实践,总结出实现技术研发过程管理的“tas系统”(technology advancement system)。该系统全过程来看,每一个门径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控制环节,起着评价、控制、管理的作用。
“tas系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技术研发过程的管理中来。在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机结合。注重团队建设是提高研发项目组织效率的重要形式。
“tas系统”的另一大成功之处还在于注重反复论证,重视生产部门的意见。在具体实施中,每一个门径都会由技术管理人员、有关专家、生产经营部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组共同就某项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投资的必要性展开详细、系统的论证。研发人员会努力提供支持项目继续进行的有关观点和证据。生产经营部门往往是评估项目商业化的前景及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效益,因此,生产经营部门具有最终的发言权。
4 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技术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研发人员的作用与职责。我们认为,研发人员的职责应包括参与计划制定、参加研发项目的实施、参加完成有关报告编写以及参与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等。
培训是提高技术研发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其中,对领导才能和业绩考评方面的培训最受关注。人才开发与培养是指运用个性化的能力测评、辅导训练、工作经验积累、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帮助人才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5 结语
目前,技术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工作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与重视。我国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过程中,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技术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我们相信,所有这些进展与实践活动将有助于技术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技术管理必将成为一个综合性、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的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面对国外大石油公司强有力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重大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的同时,有必要重视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各个层面的技术管理水平,合理的构建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过程中完成技术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浅谈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石油企业技术管理理论探索与思考
一、技术管理概念与内涵
技术及其管理的重要性正日益显著地体现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各个方面。美国商学院教授在《技术周期管理》一书的丛书总序中对技术管理进行了如下描述:“技术管理包括了广义的各个领域的技术活动的安排,其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建构、制造或经营、监测、维护和技术转让等。就此意义而言,技术管理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因为它不仅包含研究和开发(),而且也包含生产和过程中的技术。以这种观点来看,技术管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的技术整合战略。如此的整合需要企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等职能部门与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
澳大利亚学者诺玛·哈里森等认为,技术管理的研究领域包括技术战略、技术能力的开发、创新管理、技术的预测、采用技术面临的障碍、技术和制造的灵活性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们认为,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技术产品需求所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试验与商业化推广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对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研发项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组织等三个层面。在不同层面,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内容体现,以下分层次进行分析。
二、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
在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层面,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战略管理实施、研发计划的制定、过程监测与绩效评估等。
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并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是实现技术管理与研发()目标最重要也是首要的环节。战略管理过程作为一个从内外部环境分析出发,到确定五大战略要素(指导原则、组织结构、监督与控制、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实现成果输出的全过程,始终贯穿于技术管理与研发实践中。石油公司实施战略管理应在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五大战略要素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从企业技术研发计划管理环节来看,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明确企业经营与发展目标,理清战略思路;)根据企业技术发展特点建立实现战略目标的技术研发框架;)广泛调研确定多种项目机会,制订研发立项指南;)与生产经营部门一起确定研发项目计划;)建立平衡项目册();)报主管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与经费;)组织实施研发计划;)进行跟踪评价。其中在计划与项目立项阶段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研发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美国一些大石油公司为例,其生产经营部门在技术研发立项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议权和决定权,技术研发部门往往在充分听取生产经营部门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建议的基础上才最终确定项目计划。
企业核心研发机构与基层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
以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例,在年合并重组后,该公司业务结构由原来的按地区划分改为按上下游业务板块划分,大部分的研究力量也随之划转到了各业务板块,在集团层面仅保留了核心研发机构。核心研发机构负责完成战略性、基础性和重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各业务板块的研发机构负责实用技术、工程技术的研发与新技术推广。
项目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每家石油公司的研发项目同时会有许多个。各个项目间的风险与回报也都会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不同项目风险与回报的定量分析,建立公司平衡项目册,有助于合理分配投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整体优化。从实际数量上看,埃克森美孚等美国大石油公司的研发项目主要分布在中等风险、中等回报的区间。此外,约有左右的投资可能集中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区间(见图)。
三、研发项目管理
技术研发项目的成功率随着风险的提高而降低。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的成功率可能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甚至是三千分之一。因此,只有高效率的全过程管理,才能适时地对技术研发过程给予评价,并及时做出放弃或是继续的选择。
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发管理实践,总结出实现技术研发过程管理的“系统”()。该系统除了在主要业务环节上与流行的技术研发流程具有相似之处外,其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强调了每个阶段所设置的“门径()”的作用(见图)。
在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公司,从新技术研发直至商业化推广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门径在发挥作用。从全过程来看,每一个门径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控制环节,起着评价、控制、管理的作用。同时,由于大多数项目不能够从开始一直运行到,各个门径还起到了对技术研发项目进行筛选和淘汰的作用,体现了研发过程中管理的职责和重要性。
“系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技术研发过程的管理中来。在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在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工程试验与商业化等各个阶段,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人员都是全过程参与的。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力量不同,参与的程度不同(见图)。
注重团队建设是提高研发项目组织效率的重要形式。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以项目团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可利用共享资源、完成独立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一个企业内部,这样的项目团队可以有多种组织方式。比如:在一个部门内,按不同的功能组成团队;在一个公司内,组成跨部门的团队;在几个下属企业之间,组成跨组织项目的团队以及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别项目团队等。
“系统”的另一大成功之处还在于注重反复论证,重视生产部门的意见。在具体实施中,每一个门径都会由技术管理人员、有关专家、生产经营部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组共同就某项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投资的必要性展开详细、系统的论证。研发人员都非常重视这一论证过程,而且会努力提供支持项目继续进行的有关观点和证据。生产经营部门往往是站在技术投资方和最终用户的立场上评估项目商业化的前景及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效益,因此,生产经营部门往往具有最终的发言权。多次论证⒍啻紊秆。繁D诚罴际跹蟹⒌靡运忱共⒆钪赵谏桃祷τ弥谢竦贸晒μ峁┝酥匾U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技术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研发人员的作用与职责。我们认为,研发人员的职责应包括参与计划制定、参加研发项目的实施、参加完成有关报告编写以及参与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等。
培训是提高技术研发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据统计,美国年用于研发人员培训的费用高达亿美元。每一位员工年平均参加正式培训的时间约为小时。其中,对领导才能和业绩考评方面的培训最受关注。
在美国企业内部,人才开发与培养是指运用个性化的能力测评、辅导训练、工作经验积累、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帮助人才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个性化的能力测评方法包括采用类型指标进行表现评估等。辅导训练包括通过企业内部的导师制、教练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人才综合水平的提高。工作经验积累是指通过提升、轮岗、换岗等方式丰富人才的工作经历,以提高其适应能力。教育、培训包括短期长期、脱产在岗的学习与培训等。公司决策层给予足够重视并组织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成功的人才管理的必要条件。
五、结语
目前,技术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工作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与重视。我国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过程中,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技术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我们相信,所有这些进展与实践活动将有助于技术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技术管理必将成为一个综合性、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的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面对国外大石油公司强有力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重大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的同时,有必要重视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各个层面的技术管理水平,通过强化管理,进一步构建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过程中完成技术创新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