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启示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不在引入更多的外语元素,而是引入世界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基本理念、课程和教学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师资素质提升。世界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理念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本文通过对世界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及我国部分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探索考查,结合对我校国际化培养改革实践的分析,提出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识教育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国际化也正在发展。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说的很明确:“国际化是与全球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其联系在于全球化对国际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化也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其区别在于国际化包含了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而全球化在有的国家则表现为被动接受或被动承认”。柳斌认为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应定位于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定位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就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及国际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观念、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因而这三者便构成了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的素质结构。具体而言,国际化观念包括开放包容的心态、国际参与和国际交流意识;国际化知识包括工具类知识、人文类知识、社科类知识、自然科学类知识、专业类知识;而国际化能力则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基于对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素质结构的界定,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观念、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遵循开放多元文化课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外语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国际化观念、习得国际化知识、养成国际化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实践
国际化是一种国家间的活动,并且是一种“引进”和“输出”的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引进”是指一国吸收世界各国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人士吸收本国文化成果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要求大学要立足本国,积极面向世界,吸收、引进他国的文化成果,也要积极地走出国门,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播到世界。
1.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内实践研究。目前,国内逐渐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基本共识:“全球视野、全英文教学,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掌握世界上近期前沿动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使其能在国际文化背景下充分沟通思想;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掌握将来在国际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我国大学对于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①学生培养国际化。清华大学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本科生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北京大学通过校园文化国际化,加强中外大学生的互动,成功举办多届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等。②师资队伍国际化。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通过“百名人才引进计划”、“教学骨干排出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还采用多种方式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上海交大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派遣学科带头人、大项目负责人、一般青年教师去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聘请世界著名大学的科学家和学者担任学校的讲座教授。③办学国际化。清华大学通过合作院校互派学生、双方商定培养方案、学分互认、两地培养、双授学位等合作形式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上海交大在办学国际化方面与密歇根大学合作,双方共同运行“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联合学院”,采用世界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办学,参照密歇根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行双语授课,学分互相认可,联合授予学位,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此外,北京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大胆引进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实施“兼容并包”方针,设立评议会,组成健全的教授会。最终建立起教授治校的国际化近代大学管理体制,开创了中国大学史上民主管理先河。
2.国内本科生培养的导师制实践研究。1949年以前,我国中等以上学校就曾经尝试实行导师制。1910年后,北京大学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中实行比较的本科生学分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在燕京大学领导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同年,浙江大学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选修制和学分制在高校的逐渐施行,配合这两个制度施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国内各高校认可。2002年,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率先试行本科导师制。①北京大学导师制。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导师主要职责是:用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困难,进行排忧解难;在业务学习、专业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协助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本科生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导师的引导能力,导师不仅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要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本科生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的导师更多的是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提供帮助,为学生选择课程等提供建议。本科生阶段的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科研实践理解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②浙江大学导师制。国内的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是在浙江大学推行的,可以说浙江大学的本导制是比较完善的。它在推行本导制的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导师资格,配备,任务及落实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程。导师制规定了导师的具体任职资格,明确提出四级及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原则上均应担任本科生导师。此外,在导师的配备中,导师的数量、职级到学术水平都有明确规定。从关注学生思想、言传身教到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并且有完善的导师工作考核标准。浙江大学的本导制不仅严格规范导师的引导行为,还对学生提出要求。浙江大学导师制不仅涉及到导师和学生,还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为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校教务部,学工部和人事部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管部门;各学院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三、世界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叫“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最早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科德(A.S.Packard)教授。帕科德认为“学院应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而的了解”。后来,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则宣示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需具备四种特质:有效地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根据莱文(A.Levine)等人的研究,迄今为止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核心课程型、分类必修型、自由选修型、名著课程型。
1.核心课程型――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出现于美国大学或学院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类型,《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中对于“核心课程”的解释是:“一种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型课程设置模式包括一组独立于院系的专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核心课程、一组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哈佛的学生手册对在校生的选课规定为:每个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32门学期课程,其中16门是有关专业的,8门是通识教育的,其余8门则可自由选修。这8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从哈佛核心课程中选学。核心课程共涉及6个领域内的若干课程分别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科学和社会分析。除了这八科32学分的核心课程外,哈佛还要求学生修习:①基本科目:包括英文写作、数量推理和外国语文,共计三科,16学分,占总学分的12.5%;②主修科目:共计十二科,48学分,占总学分的37.5%。③选修科目:共计八科,32学分,占总学分的25%。
2.分类选修课――斯坦福大学。分类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教育课程计划。”对于该类课程,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学分为多少,而未特别规划或指名课程名称和内容。因此被认为是最易于实施的通识教育形式,成为美国多数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①文化领域的介绍,在一年级有三门课程;②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数学领域,要求修习三门课;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要求学生学习三门人文导论以外的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人文及一门是社会科学;④世界文化、美国文化和性别研究,学生至少要在三个类别里面选其中两个各选一门。
3.自由选修型――布朗大学。自由选修型,学校并不规定教学计划,也没有固定的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要求,只提供多样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确定课程体系,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因此,自由选修型课程设置模式的目标是通过给予学生自行选择课程、自主设计课程结构的机会,达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负责精神的目标。布朗大学希望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不同学科的课程,涉足他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学术领域。学校在40多个科系为学生提供2000多门课程,共分7大类:世界文明与文化,社会问题分析与议题,科学(包括大自然、人体组成、技术与科学),数学与符号语言研究,艺术、文学与各类表达方式的研究与创作,沟通技巧,道德与责任。学生在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二结束前选定主修。所谓主修,只需修习10到21门课,并不规定具体课程,但需先与指导教师商榷。布朗大学的毕业学分为128学分,32门课,其中共同选修的学分和课程只有英文阅读和写作,以及自由选修的非主修科目11门课。
4.经典名著型――圣约翰学院。经典名著型课程,也称“巨著课程”,是“美国若干高等学校为实施通识教育计划制定的一种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该体系对学生没有主修要求,只是为学生设计了一套必读的名著教材。名著课程按照名著从古至今的年代顺序编排,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作者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家。以圣约翰学院为例: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名著为主、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30多位思想家的著作40多部;四年级则侧重于从18世纪和19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包括26为思想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作用。
四、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及问题
1.我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为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及看法,以及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收集了105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对生源地、是否有出国意愿、采取何种形式出国、出国后选择何专业等一系列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表明,85.7%的学生都认为必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国际参与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对于出国的原因及出国形式,56.2%同学是为了获取国外更好的资源,24.8%的同学是为了获得留学的经历,这与35.2%的同学愿意以交换生的形式出国,以及41.9%的同学更愿意出国进行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是相符的。我校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国际化交流、培养的差距较大,91%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出国语言类考试,并且分别有53.5%、28.8%的同学认为其英语交际能力“勉强可以”或“几乎无法进行交流”。而且同学们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基本素质中,前三位分别为“国际视野、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态度”、“运用自如的外语能力”、“广阔的知识基础”,但48%的同学认为我校所开设的课程对于拿到国外大学的offer没有助益。从以上调查问卷大致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对国外教育资源有极大需求,在课程培养上,应多开设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和国外文化等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其参与国际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国外高校的教学合作,加强举办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教师资源进行学术交流、外派学生进行国外留学、与国外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海归博士任教等方式进行。以劳动经济学院和经济学院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为例,近期,劳经学院已陆续引进来自美国、加拿大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多名海归人员;1997年以来,经济学院定期派教师到芬兰讲学,并与法国开展了双向教师交流活动;经济学院与国际合作院校的合作正在由师生教学与学术交流发展到项目合作。芬兰Haaga-Helia应用科学大学是芬兰较大的经济类应用科学大学,现已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其在北京的亚洲战略合作伙伴等一系列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2.我校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衔接问题。学校作为制度供给者与学生作为制度需求者,在各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和偏好上存在一些偏差。从目前各校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会将投入重点集中于国际交流、留学交换项目等直接与国外产生关联的项目,但相反,一些在实践中并未受到更多关注的间接项目,如开设国际化课程,在普通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等反而对得到学生的认可。偏好问题。学生对各项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并无特殊偏好。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是相对务实和的,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推广实施的培养方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项目都有很大的需求群体。选修课目标不明。目前我校有全校性选修课,但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与国际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课程系统性和师资配备差距甚远。市场的逻辑对大学逻辑的僭越。目前我校通过选拔性的转专业和院系层面的大类分流,目标异化为淘汰掉一部分专业,引发学科专业、学院、教师之间的残酷竞争。大学不是知识贩卖场,大学竞争的目标在体现大学使命,实现大学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质,释放学生潜能,而不是其他。
五、关于我校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1.加强通识教育,审慎设置相关课程,完善学分制。我校开设的必修课程远没有世界大学那么丰富,课程很少带有国际化色彩,我们所谓的发展不过是文科生多学一些理科知识,理科生多修一些文科课程,达不到广泛学习扩充知识面的目的;此外,我校虽设有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应在此基础上改造成具有通识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2.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口径,将首经贸现有的47个专业合并为少数几大类甚至一个大类,学生进校后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当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后,在大类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选择。这样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问题,使专业培养更具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输送学识广博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专才。
3.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目标。世界大学都坚持大学是一个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学术机构,而非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机构或追求权力的政治机构,应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理念,确定核心价值取向,进而改革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并最终改变专业和课程结构设置。
4.理解大类培养改革试点。大类培养是对传统进校即分专业的旧培养模式的纠正。大学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是一方教化重镇,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世俗社会中有别于商业机构的具有价值超越色彩组织。大学内部需要竞争,且竞争的目的在于通过竞争制度和程序,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科研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资质禀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其途径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大类培养的核心在培养环节。我国大学正在探索如何改革旧体制,主要方法是按照世界大学的通行做法引入通识教育,主要方式有三种:全校性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改造;通识教育讲座;专门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对所有新入学本科生进行两年系统通识教育。我校在学校层面推出的大类培养改革符合我国大学改革转型大趋势,需要的是各学院根据大类和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来理解和执行,而不是按照市场竞争逻辑来理解执行。大学需要竞争,但要通过竞争促进学术和学院声誉,防止竞争的庸俗化、功利化和迎合心态。大学是社会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逐者,与政治和市场保持适当的疏离是大学实现其自身使命和功能应有的操守。
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一、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存在的问题
2005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学科设置中的一级学科。在看到进步和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的“隐忧”。首要的无疑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1.发展时间较短,知识积累尚嫌不足。如前所述,公共管理学科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虽然威尔逊1887年《行政之研究》一文的发表已经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实践的阶段性特征鲜明,以前的行政学研究范式对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作为适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潮流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管理学科(也可称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却是最近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难免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一些研究者和学习者感到,就90年代以后国内兴起的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其包含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重要的理论、学说较少,整个学科没有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级学科那样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引人入胜的状况。在教学活动中,不同课程往往有重复的内容出现,而有些课程又内容浅显、欠缺学理性,难以引起学习者知识探究的兴趣。换言之,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发展成熟、积累深厚的一级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还显得单薄,没有形成由多种理论、学说构成的丰满的知识体系,分支学科尚未孕育出来,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深厚和稳固。
2.理论更新跟不上实践发展。公共管理学科自兴起以来,形成了公共产品理论、多元治理理论等新理论,对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管理绩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公民社会的功能,协同解决“公地悲剧”难题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和传播,这些理论已经为许多人所熟悉,一些观点、主张也已经为政府或社会所实行,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成果似乎正在失去初创时期的新鲜感,实践指导作用和思维启迪作用下降。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走在实践的前面,这是一般的道理,尤其对公共管理这种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相比,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显得滞后,对社会变化的反应迟缓,理论更新的速度慢于社会变迁的速度,不能不引起该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
3.知识积累不足,学科独立性不强。公共管理学科是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许多内容都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知识,对这些学科的依赖性较大。但是,对于一门新兴学科而言,尽管可以而且应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但却必须将其作为“引玉之砖”,展开对自己学科研究对象的多角度、多方法分析,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并形成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机制,否则,学科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但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目前的发展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该专业的好几门课程都涉及到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交易成本等知识,但只是介绍一些最核心的观点,而如何从这些理论出发,展开对社会公共性、公共事务、公共问题治理的深度分析,建构起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则进展不大,迄今也没有纯粹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出现,更不用说不同理论间的争鸣了。当然,有人可能认为,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从科学管理主义、官僚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都获得了改善公共管理学科的启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义,但是,笔者这里想问的是,像政治学中的各种国家理论、民主理论和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理论、国家干预理论那样,纯粹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有哪些?这些基础性理论揭示了公共事务的什么特性?相互之间有没有激烈的争鸣?公共管理学科又为其它学科提供了哪些可以借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就说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整个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
4.理论本土化不足。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曾经致力于发掘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规则、规律和组织构造的原则与模式。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开始对这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本身也是对这种观点的纠偏,因为它同样坚持理性的有限性,反对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适应本土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其“注重管理的外部效果而不是内部构造”的自我期待。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都是直接搬用国外的成果,本土化的成分太少,与公共管理学科注重实践的属性相悖。毕竟,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以依赖的资源、解决公共问题的习惯方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学科?如何使公共管理学科的普遍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更好地结合?如何增强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在经过20年左右的学习和引进后,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该思考这样问题了。以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既和公共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时间较短有关,又和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视野相对狭窄、研究主题集中且受到时代的较大限制有关,更和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落后有关。可以说,主要由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才导致了“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视野狭窄,基础不牢,学科知识体系单一,研究方法陈旧单一,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对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跟踪研究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1],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目前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局面。另外,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不代表我们怀疑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公共问题越来越多,资源和制度的公共属性日益强烈,甚至以前被认为供给无限的空气、水、外太空领域,现在也有科学管理、合理分配的必要了。因此,可以说现在正是公共管理学科大显身手的时候。具体到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矛盾更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从理论角度看,公与私、义与利、个人和社会、权利与权力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公共管理只不过是这些话题在当代语境下的再现而已。这些问题的恒久性,也决定了研究公共管理的恒久意义。只有加快学科的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有创见的理论成果,才能赢得公共管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存在的不足
公共管理人才,即具备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公共服务精神,掌握公共管理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从事公共管理职业的人才。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既通过运用本学科知识、提供智力服务、促进公共管理实践表现出来,更通过培养和输送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公共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水平表现出来。那么,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又存在哪些问题?
(一)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1.具有公共服务的精神和品格。这里的公共服务精神和品格,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公而忘私、献身集体、自我牺牲等崇高的个人品德,而是指关心公共事务、乐于服务社会、善于与人合作、具有较强参与意识和志愿精神,自主、理性、自信的“公民精神”。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视野内,崇高的个人品德固然可贵,但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公共事务要真正得到良好的治理,就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良好的人性上,而必须基于复杂的人性这一现实,培养普通公民具有“恰当理解的个人主义”意识(托克维尔)。也即:认识到公共的事务、公共的利益不是与己无关的,而是自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关心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就是在关心自己的事务和自己的利益。具有了这种意识,才知道与他人联合的必要性,自主、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只有这种“公民精神”在全社会真正扎下根,公共事务的治理从根本上才是可以向往的。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所培养的人才来说,经过了几年的专业教育,即作为公共事务的专业管理者要为社会服务,必须具有更多的“公民精神”。他们应该更具有服务社会、关心公益、自主自信、善于合作、尊重和勇于维护权利、自觉承担公民责任的品格。具有“让人民变得伟大,而不是只想着为人民做伟大的事情”这种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为政理念[2],实现从传统的依靠士大夫的一己美德与个人智慧治理公共事务向现代社会依靠千百万成熟的公民自我治理公共事务的理念上的转变。
2.掌握公共管理的原则、方法和能力。公共管理与一般的管理行为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它的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包括人的广泛性和事务的广泛性);管理目的具有多元性(追求公平、民主、效率等多重价值目标);管理原则包括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必须依法管理、具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接受监督、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管理方法包括要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社区、公民的作用实行多元治理,引进市场机制实现多种方式供给公共产品,以及管理理论中所讲的其它具体方法;管理效果具有影响的广泛性、效益的间接性、收益的公共性。所有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管理相对于一般的管理行为来讲,过程更加复杂,程序更为严格,更加依赖管理队伍整体的作用,也对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对民主政治下政府的职能、活动方式与原则以及政府权能的有限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公共社会有更高的期待,更具有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权利观念,更加自觉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更能包容批评意见,更加相信科学决策并掌握其方法。至于其它的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动员能力等,更是无需多言。
3.真正了解社会。与其它管理活动相比,公共管理是一种与社会结合最紧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者要接触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群,要依靠社会资源、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由社会公众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最终评判。因此,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民愿,认清社会发展的潮流,清楚群众的心理,能够洞察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具有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总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才能做好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即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更能读懂社会这本大书。
(二)目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与这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相对照,可以看到,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1.公民精神的培养不足。公民精神或公民美德是公共事务能够得到良好治理的根本依靠,这是众多思想家反复阐述过的道理,也被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明。道理很简单,社会是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土壤。如果社会构造得不好,那么,无论什么形式的政府和多么巧妙的管理都难以产生良好的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公民精神的培养或公民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基础工程。作为专业研究公共事务治理问题的公共管理学科,更要把公民精神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养成的基本任务,切实做好,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从一开始就是不合格的“半成品”。但是,据我们了解,在现有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公民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有限的几门课程中,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内容,但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其它课程,都是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甚至是的目标,很少将公民精神渗透在其中。诚如罗尔斯所说,“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是公民社会”[3]。公共管理教育如果不能为使社会———而不单是政府———变得更加优良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可以说就是它较大的失误。但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对于公民精神都不甚了了,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问题。
2.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政府或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触公共管理的实践,接受实际的公共管理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的现象比较普遍。(1)学校与政府及其它公共部门的“距离远”,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过程中去。即使在这些单位实习,也只能从事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作,如接听电话、打字、收发文件等,了解不到真正重要的工作内容。(2)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理论灌输占了太大的比例。最多是请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做报告或到这些单位去参观,了解到的仍然是比较肤浅、表面的情况。(3)非常重要的毕业实习环节在一些学校有形式化、走过场的现象。(4)案例教学的开展情况不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学校、教师的责任以外,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中对教学的轻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等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公共管理总是包括人、资源、问题、环境等要素在内的真实过程,就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不可能人为制造一个场景,让学生亲身进行“管理”。但是,尽管有以上原因,却不能成为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借口。相反,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克服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3.专业著作的阅读不足。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大量必须阅读的专业著作。这些著作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各门社会科学的治学者都有必要阅读专业的经典著作,另一类是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学术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具有重要思想启发价值,甚至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著作,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精华”。研读这些作品,无论对于哪个学科,都具有启发思维、启迪心灵、加深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从中寻找精神和智力资源解决特定领域里问题的作用。专业学术著作是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较高声誉,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有重要创新,从而对一门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研读这些著作,能够深化对专业问题的认识,获得教科书所不具备的教益,对于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活期间,大学生的心智已成熟,又没有家庭的压力和拖累,专门用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如果不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学术专著以及论文,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势必只停留在教科书的层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4]。但是,据我们了解,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一方面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一样,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背诵英语单词、考托福、考GRE,考各种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满足于教材知识的掌握,临考试前突击背诵老师的课堂笔记,以应付考试,或者满足于短平快的“快餐类”期刊杂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4.接触社会的机会不足。社会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要成为真正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就必须经常、深入地接触社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那样,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局限在校园内了。他们与社会交往的途径更多、主动性更强。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接触社会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研究问题的头脑,有准备地去接触社会,而这样想法的人就不多了。繁重的考研、考证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本科教育由专业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带来的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脱离趋向,甚至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从专业角度真正接触社会。
三、结语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感到,目前,尽管不同层次的高校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别,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经过四年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本科学生,多数存在着知识结构上迂阔不精、实践训练上青涩生疏、专业才能上特长不足、社会感悟上识见平凡等不足。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社会氛围的改良优化,学科的发展更上层楼,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激发,如此才能为社会做出专业贡献,也为所有的公共管理人赢得尊重、地位和自信。
作者:何君安曹蓉工作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两岸高校在教育交流上的逐步深入,双方交流的视角也从学术交流延伸到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福州大学与台湾台北大学两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总结双方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以及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新形势之下应做出的转变。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启示
目前,关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较多停留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分析、跨域合作、构架体系等几个方面[1]3,本研究以福州大学与台湾台北大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双方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就业去向等层面的差异,分析两岸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以获得富积极意义的借鉴,以此促进两岸公共管理学科的长效发展,服务中国的高校教育改革。
一、两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概述
由于两岸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引入时间、学科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对公共管理学科在名称上阐释也存在不同。为方便比较,本研究中,将大陆公共管理学科与台湾公共行政学科均视为公共管理学科。大陆公共管理学科自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最早提出,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大陆出现。[2]1二十多年来,大陆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也有了多年的探索。[2]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1月福州大学在原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八方物流学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更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以下简称“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3]2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57人,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共26人,博士23人、兼职教授15人,十余年来共培育学生1300余人。[4]台湾的公共行政学科在1960年代开始独立独立设系。经历了初始期、充实期、多元发展期,现已形成一套完整学科体系,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台北大学等台湾高校均设立了公共行政相关系所的学士班。[5]4台湾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以下简称“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创校的台湾省行政专科学校民政科。目前已成为海峡两岸规模较大、学制最完整的公共管理相关系所之一。台大公共行政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25人、兼职教授4人,共培育学生1200余人。目前设有大学部、硕博士班、进修部、硕士在职专班与硕士学分班。[6]
二、两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教学理念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积极回应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目标,多方位推进教学研究型的高水平学院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广阔的胸怀和国际的视野,吸取海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寻求科学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型公共管理人才。[7]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的教学理念是依靠悠久的历史、完整的学程与雄厚的师资阵容,提供学子学习渠道。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化,除了努力扩展学生学习广度,以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更以系所丰富的专业资源为后盾,充实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致力于培养公共部门与公民社会科学整合的专业人才、精通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创新人才,为政府与民间的专业咨询提供交流平台。[6]从教学理念层面上,两者的目标均是为社会输出高水准的公共管理人才。不同的是,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而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则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二)招生模式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高中学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后,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报考志愿进行筛选学生。由表1数据可知,近三年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福建省的招生百分比文科大致居2%左右,理科居5%左右,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近三年来学生入学时的综合成绩有所提高。不过,通过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填报志愿进行甄选的招生方式虽高效迅速,合乎公平,但也存在由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误区而在入学后频换专业的情况。台北大学则采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职考所考取的分数与所填报的志愿。台北大学还推出了“繁星计划”,旨在招收农村高中中名列前茅的学生直接进入台北大学就读。除此之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还允许对公共管理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可以在职考前,通过申请入学的方式,申请进入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就读。经过面试以及学测,综合考量学生的职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以及人性化的招生门槛设置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在保障生源质量的同时,能吸引到更多潜在的公共管理人才就读,提高学生日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近几年成为台湾地区最热门的报考系所之一。
(三)课程设置层面
表2可看出两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有不少相似之处。及时,两校都共同设置了行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可见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学习上具有高度的共识。第二,两校均应对政务网络化的趋势而设置相似课程,台北大学为电子化政府,福州大学为电子政务。可见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两岸均敏锐认识到互联网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中的重要性,积极把电子政务课程引入高校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培养能适应网络化并利用互联网的新兴公共管理人才。第三,从表3看出,两校都依循“由浅入深,从基础深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大一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大二大三进入专业课程的修读;到了大四,两校均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对前三年所学理论进行一个梳理与实际运用。两校的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从总体比较、核心课程、课程类型三方面进行剖析。1.总体比较两校在课程设置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学分数上。福州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多达180学分。台北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仅有137个学分。43个学分的差别使福州大学在课程数目上远远超过台北大学。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的学生大学四年需要学习40门以上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只需修读35门核心课程。过多的专业课对学生而言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吸收效果不佳。反观台北大学,在课程安排上确实做的比较科学合理。选择与自身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最为贴近的课程。增加每门课的学分数与课时数,让每门课程的教学贯穿整个学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吸收。2.核心课程除去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双方在核心课程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台北大学的课程教学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上,共安排了宪法与政府、比较政府等9门政府管理方向课程;福州大学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共组织管理”上,安排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信息系统等8门针对公共组织管理的课程。核心课程的差异也反映出两岸学者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的差别,台湾高校更多把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政府管理上,对非营利组织关注较少;大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扩大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组成的整个公共组织的管理。究其原因,其实跟双方在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时间有莫大关系。台湾的公共管理学科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当时国际公共管理还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的对象还局限于政府;而大陆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引进已经在西方提出“新公共管理”观点之后,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扩大到所有的公共组织。从该层面来看,大陆高校公共管理院系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广阔视角的公共管理人才,也更加符合国际市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3.课程类型在课程类型分类上,福州大学做得非常细致,将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9种课程类型。台北大学课程的分类就没有做的如此细致,只有校订必修科目、学院必修科目、学群核心科目3种课程类型。的课程类型分类有助于对大纲课程进行地分类,让学生对整个专业领域有的认知,切实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从学分所占比来看,福州大学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占到总学分的53%。而真正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限选课程仅仅占到总学分的15%。这种学分分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力,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就业趋势,但是不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相反,台北大学安排40%的学分放在公共管理学群核心科目的学习上。这种学分分配模式首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多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利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其次,把教学重点放在最关键的学群核心科目,也有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层面
普通课程的考核上,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大部分课程仅包括学生日常出勤情况与学生期末考考试成绩。反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课程考核会设置日常出勤、期中考、期末考、个人报告、团体报告、参访心得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综合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给出最终的分数。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而在毕业考核上,两校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台北大学只需要修够学分数即可毕业,学生无需做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论文。而福州大学则要求学生必修完成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纳入学生的修读计划,完成才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的加入让学生尝试将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实习的加入则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怎样才能去顺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做出适当转变。
(五)毕业去向层面
在建系十余年来,两系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均培养了上千名公共管理人才。多数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人员选拔考试以取得公共组织中公务人员得任用资格。除了进入公共部门服务外,两系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非营利组织、企业就职。毕业的学子目前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市场销售等。与台北大学不同的是,由于近几年福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四年学习整个过程,实现了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在校生中共有126个创业项目在运营,实现工商注册31家,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项目运作,20个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人数近千人,其中不乏公共管理类学生。而在未来,如何将公共管理专业知识融入创业教育,让公共管理人才在自主创业中也能依靠相关专业形成特有竞争力是未来福州大学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首次将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的视角放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毕业去向五个层面,深刻剖析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为本文观点提供强大的支持。但是,关于台北大学相关招生数据的缺失无法更为透彻对比双方在生源质量上得异同。以上研究反映出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在目标人才培养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性首先来自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时机不同。台湾公共管理起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对象局限于政府。大陆公共管理学科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进入新公共管理时期,研究的对象扩大到所有公共组织。其次,来自于教学方向的差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创新课程的学分占比。台湾高校则在思考欧美公共管理观点的引进与公共管理知识在地化运用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有优劣。对于台湾高校而言,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加宽广的研究视角、多样的工具性课程教学、的课程类型划分以及职涯课程的教学可圈可点。大陆高校则可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多元化招生模式的加入能有效吸引潜在人才,保障生源质量并降低人才流失;其次,通过多样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学分分配侧重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高校,都应理性看待这种差异,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公共管理学科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其主体、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两岸高校来说,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学,正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王文君教授所说:“院系应当在角色上发生转变,从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转变成为社会及学生服务的服务者。在人才培养上,要同时倾听来自社会与学生的声音,作出适当转变。”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两岸高校都应用更主动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有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公共管理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一、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
所谓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就是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以及在生活中所想的运用到社会中,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学生对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评价,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评价。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把所学所想用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扩大视野,培养并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专业实习则是学生进一步接触公共部门,了解公共部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了解政府,走进政府,养成了解国家时事的习惯,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然而,在对各大高校学生的访谈中,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不满意,认为从其中学到的很少,甚至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都不能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学校给学生安排的专业实习机会,大部分同学认为作用不大,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这就形成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合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能力的分析,着力解决“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两对矛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两个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及时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第二课堂的地位,丰富其内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及时,在主客体关系上,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在教学目标上,应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第四,在教学管理上,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第五,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多样化,有利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类教学模式中比较,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减少公共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课程的数量。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学分上都占总数量和总学分的半壁江山,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第二,减少政治学课程学分或数量,增加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学分或科目数量。面向公共部门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逻辑递进的系统,各课程之间应体现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逻辑递进性,作为对政府部门工作很有帮助的管理学类课程,应该增加其课程数量或学分。第三,增设实践实验类课程,培养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新考核模式。及时,创立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建立多元化的考试机制。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开卷、面试、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操作测评、平时听课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第三,改革“一考定成绩”的规则,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核和评价,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读书笔记、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深入研究。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提升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及时,把第二课堂提升至与及时课堂同等的位置,重视第二课堂对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二,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更广阔的锻炼自我的平台。第三,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第四,引导学生总结参与第二课堂的收获,做到有参与就有收获。
(二)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加强暑期社会实践。及时,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强化长效机制。基地化建设有利于给予学生更加稳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第二,培养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热情,完善管理机制。对学生热情的培养是达到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应有作用的基础。第三,健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公平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实践成果与实习结果的充分肯定。
完善专业实习。及时,大学生应当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把心态放平,调整对实习的看法,不能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没有能力完成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工作,而是应该坚持从琐碎简单的事情做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第二,学校提供扶持。首先强化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把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再次,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双向导师制度。,提供一定的经费,与相关公共部门共同建设实习培训基地。第三,公共部门建立与高校专业对口实习制度。公共部门应针对与之合作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制度。
作者:张云全袁文艺梁可莹单位: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分析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问题
一、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存在的问题
2005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学科设置中的一级学科。在看到进步和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的“隐忧”。首要的无疑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1.发展时间较短,知识积累尚嫌不足。如前所述,公共管理学科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虽然威尔逊1887年《行政之研究》一文的发表已经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实践的阶段性特征鲜明,以前的行政学研究范式对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作为适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潮流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管理学科(也可称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却是最近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难免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一些研究者和学习者感到,就90年代以后国内兴起的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其包含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重要的理论、学说较少,整个学科没有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级学科那样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引人入胜的状况。在教学活动中,不同课程往往有重复的内容出现,而有些课程又内容浅显、欠缺学理性,难以引起学习者知识探究的兴趣。换言之,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发展成熟、积累深厚的一级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还显得单薄,没有形成由多种理论、学说构成的丰满的知识体系,分支学科尚未孕育出来,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深厚和稳固。
2.理论更新跟不上实践发展。公共管理学科自兴起以来,形成了公共产品理论、多元治理理论等新理论,对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管理绩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公民社会的功能,协同解决“公地悲剧”难题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和传播,这些理论已经为许多人所熟悉,一些观点、主张也已经为政府或社会所实行,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成果似乎正在失去初创时期的新鲜感,实践指导作用和思维启迪作用下降。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走在实践的前面,这是一般的道理,尤其对公共管理这种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相比,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显得滞后,对社会变化的反应迟缓,理论更新的速度慢于社会变迁的速度,不能不引起该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
3.知识积累不足,学科独立性不强。公共管理学科是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许多内容都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知识,对这些学科的依赖性较大。但是,对于一门新兴学科而言,尽管可以而且应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但却必须将其作为“引玉之砖”,展开对自己学科研究对象的多角度、多方法分析,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并形成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机制,否则,学科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但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目前的发展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该专业的好几门课程都涉及到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交易成本等知识,但只是介绍一些最核心的观点,而如何从这些理论出发,展开对社会公共性、公共事务、公共问题治理的深度分析,建构起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则进展不大,迄今也没有纯粹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出现,更不用说不同理论间的争鸣了。当然,有人可能认为,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从科学管理主义、官僚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都获得了改善公共管理学科的启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义,但是,笔者这里想问的是,像政治学中的各种国家理论、民主理论和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理论、国家干预理论那样,纯粹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有哪些?这些基础性理论揭示了公共事务的什么特性?相互之间有没有激烈的争鸣?公共管理学科又为其它学科提供了哪些可以借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就说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整个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
4.理论本土化不足。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曾经致力于发掘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规则、规律和组织构造的原则与模式。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开始对这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本身也是对这种观点的纠偏,因为它同样坚持理性的有限性,反对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适应本土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其“注重管理的外部效果而不是内部构造”的自我期待。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都是直接搬用国外的成果,本土化的成分太少,与公共管理学科注重实践的属性相悖。毕竟,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以依赖的资源、解决公共问题的习惯方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学科?如何使公共管理学科的普遍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更好地结合?如何增强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在经过20年左右的学习和引进后,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该思考这样问题了。以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既和公共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时间较短有关,又和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视野相对狭窄、研究主题集中且受到时代的较大限制有关,更和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落后有关。可以说,主要由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才导致了“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视野狭窄,基础不牢,学科知识体系单一,研究方法陈旧单一,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对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跟踪研究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1],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目前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局面。另外,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不代表我们怀疑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公共问题越来越多,资源和制度的公共属性日益强烈,甚至以前被认为供给无限的空气、水、外太空领域,现在也有科学管理、合理分配的必要了。因此,可以说现在正是公共管理学科大显身手的时候。具体到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矛盾更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从理论角度看,公与私、义与利、个人和社会、权利与权力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公共管理只不过是这些话题在当代语境下的再现而已。这些问题的恒久性,也决定了研究公共管理的恒久意义。只有加快学科的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有创见的理论成果,才能赢得公共管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存在的不足
公共管理人才,即具备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公共服务精神,掌握公共管理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从事公共管理职业的人才。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既通过运用本学科知识、提供智力服务、促进公共管理实践表现出来,更通过培养和输送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公共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水平表现出来。那么,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又存在哪些问题?
(一)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1.具有公共服务的精神和品格。这里的公共服务精神和品格,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公而忘私、献身集体、自我牺牲等崇高的个人品德,而是指关心 公共事务、乐于服务社会、善于与人合作、具有较强参与意识和志愿精神,自主、理性、自信的“公民精神”。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视野内,崇高的个人品德固然可贵,但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公共事务要真正得到良好的治理,就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良好的人性上,而必须基于复杂的人性这一现实,培养普通公民具有“恰当理解的个人主义”意识(托克维尔)。也即:认识到公共的事务、公共的利益不是与己无关的,而是自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关心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就是在关心自己的事务和自己的利益。具有了这种意识,才知道与他人联合的必要性,自主、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只有这种“公民精神”在全社会真正扎下根,公共事务的治理从根本上才是可以向往的。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所培养的人才来说,经过了几年的专业教育,即作为公共事务的专业管理者要为社会服务,必须具有更多的“公民精神”。他们应该更具有服务社会、关心公益、自主自信、善于合作、尊重和勇于维护权利、自觉承担公民责任的品格。具有“让人民变得伟大,而不是只想着为人民做伟大的事情”这种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为政理念[2],实现从传统的依靠士大夫的一己美德与个人智慧治理公共事务向现代社会依靠千百万成熟的公民自我治理公共事务的理念上的转变。
2.掌握公共管理的原则、方法和能力。公共管理与一般的管理行为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它的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包括人的广泛性和事务的广泛性);管理目的具有多元性(追求公平、民主、效率等多重价值目标);管理原则包括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必须依法管理、具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接受监督、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管理方法包括要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社区、公民的作用实行多元治理,引进市场机制实现多种方式供给公共产品,以及管理理论中所讲的其它具体方法;管理效果具有影响的广泛性、效益的间接性、收益的公共性。所有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管理相对于一般的管理行为来讲,过程更加复杂,程序更为严格,更加依赖管理队伍整体的作用,也对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对民主政治下政府的职能、活动方式与原则以及政府权能的有限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公共社会有更高的期待,更具有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权利观念,更加自觉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更能包容批评意见,更加相信科学决策并掌握其方法。至于其它的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动员能力等,更是无需多言。
3.真正了解社会。与其它管理活动相比,公共管理是一种与社会结合最紧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者要接触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群,要依靠社会资源、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由社会公众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最终评判。因此,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民愿,认清社会发展的潮流,清楚群众的心理,能够洞察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具有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总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才能做好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即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更能读懂社会这本大书。
(二)目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与这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相对照,可以看到,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1.公民精神的培养不足。公民精神或公民美德是公共事务能够得到良好治理的根本依靠,这是众多思想家反复阐述过的道理,也被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明。道理很简单,社会是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土壤。如果社会构造得不好,那么,无论什么形式的政府和多么巧妙的管理都难以产生良好的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公民精神的培养或公民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基础工程。作为专业研究公共事务治理问题的公共管理学科,更要把公民精神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养成的基本任务,切实做好,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从一开始就是不合格的“半成品”。但是,据我们了解,在现有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公民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有限的几门课程中,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内容,但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其它课程,都是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甚至是的目标,很少将公民精神渗透在其中。诚如罗尔斯所说,“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是公民社会”[3]。公共管理教育如果不能为使社会———而不单是政府———变得更加优良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可以说就是它较大的失误。但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对于公民精神都不甚了了,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问题。
2.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政府或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触公共管理的实践,接受实际的公共管理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的现象比较普遍。(1)学校与政府及其它公共部门的“距离远”,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过程中去。即使在这些单位实习,也只能从事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作,如接听电话、打字、收发文件等,了解不到真正重要的工作内容。(2)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理论灌输占了太大的比例。最多是请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做报告或到这些单位去参观,了解到的仍然是比较肤浅、表面的情况。(3)非常重要的毕业实习环节在一些学校有形式化、走过场的现象。(4)案例教学的开展情况不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学校、教师的责任以外,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中对教学的轻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等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公共管理总是包括人、资源、问题、环境等要素在内的真实过程,就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不可能人为制造一个场景,让学生亲身进行“管理”。但是,尽管有以上原因,却不能成为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借口。相反,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克服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3.专业着作的阅读不足。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大量必须阅读的专业着作。这些着作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各门社会科学的治学者都有必要阅读专业的经典着作,另一类是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学术着作。经 典着作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具有重要思想启发价值,甚至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着作,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精华”。研读这些作品,无论对于哪个学科,都具有启发思维、启迪心灵、加深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从中寻找精神和智力资源解决特定领域里问题的作用。专业学术着作是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较高声誉,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有重要创新,从而对一门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着作。研读这些着作,能够深化对专业问题的认识,获得教科书所不具备的教益,对于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活期间,大学生的心智已成熟,又没有家庭的压力和拖累,专门用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如果不阅读大量经典着作、学术专着以及论文,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势必只停留在教科书的层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4]。但是,据我们了解,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一方面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一样,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背诵英语单词、考托福、考GRE,考各种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满足于教材知识的掌握,临考试前突击背诵老师的课堂笔记,以应付考试,或者满足于短平快的“快餐类”期刊杂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4.接触社会的机会不足。社会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要成为真正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就必须经常、深入地接触社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那样,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局限在校园内了。他们与社会交往的途径更多、主动性更强。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接触社会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研究问题的头脑,有准备地去接触社会,而这样想法的人就不多了。繁重的考研、考证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本科教育由专业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带来的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脱离趋向,甚至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从专业角度真正接触社会。
三、结语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感到,目前,尽管不同层次的高校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别,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经过四年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本科学生,多数存在着知识结构上迂阔不精、实践训练上青涩生疏、专业才能上特长不足、社会感悟上识见平凡等不足。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社会氛围的改良优化,学科的发展更上层楼,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激发,如此才能为社会做出专业贡献,也为所有的公共管理人赢得尊重、地位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