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问题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环境薄弱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许多上市公司虽然积极采取方案应对,但对内部控制环境改进的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本文以内部控制环境为研究点展开探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内部控制法人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内部审计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指的是建立、强化或削减特定政策与程序的各类重大影响因素。它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1)符合内部控制的价值观的树立;(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3)公司治理层的尽职程度;(4)公司内部组织结构;(5)公司人力资源管理;(6)公司管理层的决策;(7)权力与责任的分派与匹配。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细化,经济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出于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考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许多大型上市公司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形式上设置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但是实际执行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当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时,大股东携款潜逃,管理层集体失踪,注册会计师通同舞弊的问题也越发频繁,在一些内控失效的案例中,除法律法规及监管尚不规范这些外部因素外,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不能不说是产生问题深层次的原因。

(一)法人治理结构。

狭义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结构中的股东、董事、监事以及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安排,广义的概念考虑了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社区、政府等)之间的关系。在合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起着关键作用,董事会肩负领导公司经营的责任,一个设计得当的董事会,能够依托其领导权力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起到推动作用,推动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培养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置表面上来看是合理的,但深究其内容却不尽如人意。根据一份统计数据,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不设置外部独立董事席位的公司占33.4%,外部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的席位中占50%以下的占到了69.4%,公司治理权和经营权不加区分的占50.1%,综合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是指在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因为存在问题而导致管理者掌控公司。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权受少数人支配,并且这种支配不受或缺乏相应的监督与制衡,那么这种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往往较为薄弱。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在这样的公司中,即便设计了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存在,如果对于内部人,其短期自利行为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那么,就很难避免其凌驾于管理层控制之上,从而使得公司内部控制最终流于形式,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围绕管理工作,依照一定的评判标准,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的活动。它一方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它又对企业资产、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与评价。内部审计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要必须具有必要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好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负责。在设有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中,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存在的意义是在董事会中单独成为具有财务及审计能力的力量,内部审计委员会有着规划、监督、报告三方面的作用,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向管理层与董事会负责与报告,其组织地位与其他职能部门等同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四)企业核心人员激励制度。

激励是指组织设计一套奖励机制,对特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通过信息的沟通,促使组织成员的活动与组织利益相一致。根据行为心理学的观点,重复的激励能够强化个体的行为,而相应的,重复的惩罚能够弱化个体的行为,这里的奖励可以是物质、荣誉和地位等。激励与贡献相匹配的激励制度能够促使公司以适当成本引导员工有效率地围绕公司利益服务。但是,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由于激励制度扭曲,使得公司的核心人员不是围绕公司的利益开展工作,而是通过舞弊来谋求自身利益较大化。

(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有关人力资源的政策及管理活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为公司选拔出真正具有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有相应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人员实施,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高薪养廉”是指通过优厚的薪水在员工心中提高腐败的机会成本,如果腐败有可能意味着失去一份高薪工作的话,那么在权衡之后,“高薪”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员工腐败行为。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真正适合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难以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影响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原则

原则,是指行事的准则。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互制衡的原则。

一项经济业务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人或机构审核、批准和监督,其发生错误的几率相比较仅仅一个人或机构审核、批准和监督,发生舞弊或错误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在这一前提下来考虑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笔者认为在横向上,每项可能涉及舞弊或错误的经济活动都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环节审核、批准和监督,并相互协调与制约;纵向上,每项可能涉及舞弊或错误的经济活动都需要经过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环节,上下级应当形成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一般而言,只要控制设置得当,越有效果的控制意味着越复杂的控制程序和越严密的控制体系,也意味着其出错的概率越小,舞弊现象也就越少,但其往往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越高的控制成本。公司在市场上是作为追求经济利益较大化的组织而存在的,因此,在追求内部控制环境带来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也要考虑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的成本问题,力求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关键环节以达到较大产出,企业获得较大经济利益。

(三)岗位责任原则。

岗位责任致力于解决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在进行岗位授予时应当考虑授权岗位、执行岗位、审核岗位、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等岗位的分离问题。通过对这些岗位的划分与授权,能够使得各个岗位的人员形成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避免一人独断及舞弊行为。

三、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鉴于以上对内部控制环境现状的分析和内部控制环境构建原则的讨论,笔者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1)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置独立董事,以形成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的一项制度。独立董事则是指与公司不存在除独立董事薪酬以外的重大利益关系,在董事会中对公司事务作出独立判断的董事。上市公司应当保障独立董事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在独立董事行使相关职权时,上市公司有关人员应当予以积极配合。(2)强化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是指公司设立的用以负责监督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并对公司内部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监督并矫正的常设机构。公司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及时向监事提供必要信息与材料,以方便监事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3)监督控制经营者。所有者应当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自利行为,减少员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使得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能够与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股票期权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股票期权的激励,引导公司的经营者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抑制短期自利行为。

(二)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助于内部控制的执行,减少内部控制的成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1)给予员工合理的报酬,完善对员工的考评制度,公平地评价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引导员工的日常经营行为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符合公司的利益。(2)建立员工退出机制。通过退出机制的刺激,有效抑制公司工作效率低下的一部分员工的侥幸心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公司生产运营中,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则。(3)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培训有助于提升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质,帮助员工更好地融入公司的工作环境,更好地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定,更好地履行相应的职责。

(三)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措施在物质上包括年薪、津贴、补助等短期激励措施以及常见的期权这一长期激励措施;精神上包括声誉、地位、职位等刺激。约束方式包括法律法规、市场约束、道德评价约束等。激励与约束两者相辅相成。激励能够促使员工产生行为的动机,但是,并不是员工的所有行为都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有利的,某些员工的特定行为需要得到一定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激励和约束两者相结合,从而调动经营者主动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服务。

(四)加强公司内部审计。

公司应当首先在战略层面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保障内部审计在公司利益关系中的独立性,避免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其次,应当重视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将其作为关系公司长远发展的工作来看待,使得内部审计真正参与到公司的实际运营中并发挥决策上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我们应当多方面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终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分析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恚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比如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中国长庆油田分公司水资源污染事件等。环境污染已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而制造业正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产业。本文主要分析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然后提出了有效的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信息披露

我国在2015年1月1日已经颁发了《环境保护法》的新内容,增添了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的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公司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构建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的管理环境,防止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监督力度与奖励措施而逃避责任、贪图安逸而制定一些短视的措施。同时,还会减少管理人员由于自利的心理而过度重视公司的短期利益的行为,有利于管理人员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信息的披露,从而为公司的长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在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发挥着正向溢出的效用,可以加强管理人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使公司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具有一致的目标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就是为了保障公司对外提供的各项报告信息的性,包括财务性的报告与环境信息、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性质的报告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增进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具相关研究表明,一些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外部利益相关人员的认可,可以更快的获得新产品的环保许可,从而降低公司的成本资金,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与品牌影响力。而公司向外界展示自身环境保护的措施以及其取得的成效主要是通过环境信息披露这一途径,从这一方面上可以看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1]。

(三)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会弱化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力度

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是公司实现治理的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是维护外部各利益相关人员合法权益的一项制度安排,与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外界市场环境的制约影响。产品市场竞争是公司治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外部机制,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会对使企业对经营成本的变动更加敏感,以至于会降低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控制力度,进而通过内部控制进行安排,降低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以及减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以便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会使管理人员出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考虑,降低环境信息的披露成本。这是由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成本不仅包括对环境治理与环保投资方面的显性成本,还包括大量的隐性成本,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旦环境方面的负面信息曝光,将会给公司的股价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在消费者心中,公司的品牌与形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消费者会对公司产品的购买意愿降低,迫使公司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复公司的形象[2]。

二、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一)制定有效的法律制度措施

对于国家政府部门而言,首先应建立一套具有普遍强制性与适应性的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制度,从而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方式、内容进行规范,使其达到统一的标准。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并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奖惩措施。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而缴纳的罚款,政府可以建立环境保护的专项基金,一部分用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奖金,奖励在环境会计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另一部分用于奖励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可以每年度对各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评比,并将结果公诸于众,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进行奖励,从而正面激励公司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各个地区应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并对市场化水平较低且区域差距较大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以适当的支持,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加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组织对环境信息的监督作用,从而提高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质量。此外,审计工作人员还应进行环境知识的持续性培训,让其不仅懂得财务方面知识,更了解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成长为合格的环境审计人员,为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完善环境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及时,公司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公司应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并设立专门的环境监察岗位,明确环境管理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使之形成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并保障其合理运行;第二,公司应建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风险防范机制与监管机制。公司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察工作,对资源使用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连续而的记录,从而为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再次,建立公司环保责任履行网站,创新环境信息披露的公开方式与渠道,让公众对其进行监督;,建立环境保护的奖惩机制。公司应建立环境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将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纳入公司的日产考核当中,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挂钩,有效保障环境保护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3]。

(三)公民应提高自身是环境保护意识

由公众压力理论可知,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公众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更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来源。社会公众虽然不具备直接干涉公司内部经营活动的权利,但是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形式向公司施加压力。在信息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大,而且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公众可以通过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因而,对于公众而言,其需要做的便是学会利用舆论报道,积极宣传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进而对公司的环境报告进行监督,迫使公司更加积极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不断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改进工作[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制造业而言,其是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应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积极探索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出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从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在内部控制执行层面,中小板上市企业已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人员,在形式上达到了要求,但实质上并未能够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中小板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基于此,本文从环境要素(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小板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环境

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控制环境要素。对于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一、外部环境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

1、经济发展程度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极大地完善了产品市场,也促进了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一定高度,其整体的民生、生态、经济也会得到长足发展,政府对于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会相应提高,这些都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大环境。对于中小公司,其内部控制能否建立并完善,应当关注政府有无规范性政策指导、其有无资本投入内部控制建设、能不能构建一支专业精炼的队伍等。一般地,所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政府对于市场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和约束政策也越为规范。较高水平的民生教育等能给内部控制建设带来品质的人力资源支持,较为规范的市场也相应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政府的监管产生的影响

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制形成的过程中,诸如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如何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专业、性的约束规范,政府可以担此责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政府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管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内部会计控制监管阶段、内部控制行业自治阶段、内部控制体系统一规范阶段。从政府监管的效用来看,政府对于内部控制作出规定性的文件约束,能够公平公正地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帮助;给予统一的评价内部控制的标准,能够避免利益相关方由于缺乏标杆而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不客观的评价,进而对该公司和其他利益方造成损害。

3、社会监督产生的影响

这里的社会监督,一部分是指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的舆论监督,依靠社会公众或是相关公益组织的民间力量,对政府主导的行政监管进行弥补;另一部分则是指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设计、检查、评价都属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内容。无论是制度基础审计还是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注册会计师都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作出评估,第三方审计的质量与公司的内部控制有着重要关系。

4、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竞争可以识别出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和创新能力,是一种天然的信息传递和监督机制。合理、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影响公司治理框架、管理层的行为、公司实际运营等,进而对内部控制形成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往往会通过信用评估来衡量资本,对于公司的一些债权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会更有力地参与决策,例如银行会通过更为严格的借贷款审核,对公司的财产进行约束,进而完善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而对于管理层,公司的业绩及信用等都会和自身的报酬进行挂钩,也会虚心接受债务人的一些治理调整,更为关心内部控制的建设及其结果反馈。

二、内部环境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

1、公司治理框架产生的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高效运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权构成。对于中小板的上市公司而言,家族企业和初创企业构成比例较大,其股东股权分配或为集中、或为分散。如果股权过于集中在一个或是少数几个股东手上,很可能形成一股独大的现象,在大股东治理能力差的情况下会操纵和左右内部控制,进而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构成威胁;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又可能给管理层提供逾越公司股东的机会,形成内部人控制,这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也极为不利。

2、管理激励制度产生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对于公司高管进行薪酬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公司业绩,而且也能够使管理人员更有热情、更负责任地投入工作,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公司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中属于重要的环节,既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营提供建议,还对内部控制的结果进行反馈调整。若是管理激励较为缺乏,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热情不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就很难推行。

3、公司生命周期产生的影响

公司运营的周期可以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对于内部控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初期公司产生阶段,往往对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需求不是很高,而随着公司的稳步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了更好地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掌握,对于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越发强烈,内部控制制度化建设逐步推行并逐步完善。中小板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势头都极为迅猛,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需求也更为强烈。

4、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产生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建立、执行和监控它们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是控制环境的首要因素,它影响内部控制的其他构成要素的设计、执行和监控。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反馈需要员工的参与,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和道德水平都对内部控制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三、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环境影响的思考

1、强化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建设

(1)强化社会内部控制规则意识。内部控制的整体推行不能仅仅依靠公司的力量,而是要建立全社会对于内部控制的规则意识,营造良好的公平公正氛围,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化建设。在公共资源分配时,依据内部控制的水平,进行资源的顺序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整体的规则意识才有可能融入公司的灵魂,将外部要求转化为自身需求,加大对其建设的投入,踏实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建设。

(2)加强外部监管。交易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独立监督对于内部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小板上市公司找到其内部控制薄弱之处,作为能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长足发展的平台,在面对中小板上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时,应当适当提高监管方式,将对内部控制的关注重点从结果逐步转向过程和事前,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双重把握。

(3)完善债权人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债权人出于自身的考虑,有时会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影响,但实际上债权人的信用监督机制反作用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可在公司治理框架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构成中,鼓励吸纳重要债权人,共同参与公司管理过程,为内部控制建设建言献策。

2、完善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建设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小板上市公司以高新技术企业、家族私营企业等为主,其治理结构相对简单,股权也多为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样容易出现的就是,公司实际所有者和管理者过度重合,所有权、经营权不相互区分,也就缺乏了一定的约束,往往会给一些舞弊带来机会,从而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为避免这种一股独大的集权现象的产生,应当细化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其分离形成相互制衡的态势,依据具体公司状况进行组织机构的完善配套,同时还应当将这些职能机构的权利和职责明确化,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从而形成考核的重要依据。此外,在整体的治理框架中,应当鼓励并且重视其他中小股东、公司员工以及债权人等其他可能存在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之中,形成更为有利的监督力量,帮助完善股权、债权结构,保持其合理化、透明化。

(2)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会计报表作为公司一定阶段经营成果的展示,其使用者不仅仅包含了资产所有者还有市场上的普通公众,后者往往很难评价上市公司直接公开披露信息的质量,处于信息劣势。因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建立健全一套切实有效、持续公开、透明真实的信息披露机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对会计信息来源的考究,调整会计信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性;其次,为了避免公司的经管部门对经营信息的操纵,应当建立系统的信息记录机制和信息还原机制,以及对于相关人员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司治理层、管理层的诚信等约束和考量机制;,需要关注信息披露的持续性、连贯性,使市场对公司的运营情况有更多了解,减少市场信息的不完整和获得成本,最终使得整个资本市场的透明、规范。

(3)建立健全内部风险评估机制。公司内部风险评估是指在发生特定事件前后,就可能产生的对于组织、个人的得失影响进行的量化评估。风险评估需要关注企业所面临风险的性质及其发生的概率大小,加强和管理层的沟通,便于管理者采取相应对策,控制或降低风险,而不是逃避风险。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具体的实施部门应派专门内部审计人员来开展,就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以及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和企业的管理层进行交流,使他们在企业的风险性质及关键风险点等方面取得共识。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探析: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策略

【摘 要】自2008年以来,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整个行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房地产公司拥有良好的内控体系可起到较好的抵御风险的作用,帮助房地产企业积极化解危机。本文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房地产内部控制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金融危机;房地产公司;内控;策略

一、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房地产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房地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然而,对于部分房地产公司而言,因风险意识较弱而未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体系,公司风险评估机制不甚健全,导致房地产公司难以明确辨别所存在的风险,一旦丧失抵御风险的机会,风险控制超出预期范围。

2.制度执行乏力

现如今,房地产公司存在有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只是注重如何不断大量提高经营业绩,往往忽略公司内控体系的优化构建。同时,才存在着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该种模式最为明显的一个标志便是经营管理的最终决策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虽然房地产公司也都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因经理办公会,但房地产公司的重要决策仍是以个人决策方式为主,“一枝笔”、“一言堂”现象非常的普遍,想怎么决策,就怎么决策。整体而言,在股权结构布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有力执行。

3.内部控制监管职能乏力

房地产公司的内部控制监控通常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的,然而只有大约36%的房地产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多数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则是隶属于经营层,这样就限制了其运作的独立性。房地产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展开工作的,各项经营行为特别是一些较为重要的决策和行为,也多数是在总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对这些部门进行检查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难以赢得威信。在该种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内控监管职能乏力,难以使公司内部审计的地位达到应有的高度,同时也无法确保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的正常履行。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策略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房地产公司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房地产公司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全体职工的风险意识,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基于以上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内部控制,还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员工培训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房地产公司需努力开展决策层及管理层反腐倡廉工作,强化人员法纪培训,能够切实做到依法办事,公司员工约束自身行为、廉洁自律。房地产公司需针对员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此外,房地产公司应构建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部门,有效监督公司所进行的业务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内控需求,针对公司内部控制实施评价,实现房地产公司内控能力的提升,使得公司获取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制度

房地产行业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制度,利用资金有效控制实现对房地产公司的风险控制,实现资金集中统一监管,较大限度地缩短预售时间、降低资金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率。资金管理是对房地产公司资金来源、资金应用进行科学计划、有效控制以及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合理地进行资金管理,能够加强对房地产公司系统内资金使用的监管,规范资金应用及资金业务操作流程,加速资金周转,控制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为公司经营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而预算是房地产公司根据发展计划、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保障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段。通过实施预算,能够控制房地产公司经营活动。

3.强化加大内部考核检查力度

在日常经营中,房地产公司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制定相应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施行情况,一旦发现不符合公司规定的行为,必须严格根据公司制度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除此之外,房地产公司必须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以此为立足点,积极运用外部监督的力量进行制约,通过跟外部管理部门多方沟通交流,详尽获取有效信息,更好地监控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将公司内部控制思想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房地产公司文化是影响员工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的一种无形的但又非常的力量,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公司可将内部控制思想有效地融入到公司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加强公司文化建设来增强员工的控制意识。一个有较强控制意识的组织,通常意味着有较好的控制环境条件,通过公司文化建设来培养员工们的内部控制思想。来实现对公司内部管控。同时,还要将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观念有效地植根于公司员工的思想观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真正贯彻和执行。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金融危机环境影响之下,房地产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必须立足实际,分析公司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措施努力强化内控建设,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