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科学人文精神初探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儒学人文精神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儒家人文精神是我国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对我国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在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下,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家、工艺家,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时期经验丰富于世界;另一方面,儒学人文精神本身的不足也对科学发展具有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分偏重伦理道德而忽视自然科学;缺乏批判性,崇拜;轻视数学、逻辑学,不重视生产实践。,文章认为: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主要根源并不是儒学人文精神,而是君主专制制度对学术自由、精神自由的压抑。

[关键词]儒学人文精神;科学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学术自由;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多种文化的融合体。随着近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儒学文化也承受着人们诸多指责。例如,儒学导致我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儒学使我国社会没有产生出良好的民主传统,儒学是我国近现代社会落后的根源,等等。有些人甚至贬斥它,并以此彻底否定

种诚实虚心、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原则集中体现在孔子对待鬼神的基本态度上。当季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再问孔子关于如何处理人死的问题,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受时代的局限,孔子并不否定鬼神,但是,正是现实主义认识论,孔子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此生”。

与其他传统人文精神相比,儒学人文精神积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降低了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宗教人文精神中,宗教情感、宗教原则被置于及时位,而现实问题被置于第二位。宗教人文精神作用于现实问题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是诉诸于个人的宗教情感、宗教依据,然后将这种强烈的宗教情感、宗教依据运用于社会现实问题,并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宗教问题而耽误了解决人的问题。

4.天人合一的理念,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朴素的系统世界观

天人合一理念,即个人与社会、宇宙整体处于一种统一的状态中。这种思想突出了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能够认识世界,甚至可以认识神秘的“天意”。孟子最早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他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是统一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天所包涵的一切,存在于人心,“知天”让人懂得天命,使人自觉处理好自己与社会利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天命行事。

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人们积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它要求人们不怨天尤人,不畏惧环境的神秘莫测,而是积极地从“我”出发,求在我者,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二是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观,人、自然、社会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系统观有助于从整体上、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5.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思维,有助于辩证地、科学地解决问题

中庸思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它追求从矛盾的对立面中去探寻统一性,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从字面上看,“中”即正中,指恰到好处的、最合适的地方;“庸”即不变的、永恒的。孔子的中庸是在矛盾对立中对最恰当的、具有永恒性的见解的追求。中庸原则可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不同人或事物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即相同,指片面追求人或者事物的相同性。“和”促进事物的发展;而“同”则不能使事物持久发展。实现“中庸”的基本方法是“扣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即“执两用中”,在事物或者对象的不及和过度两个极端之间找出最正确的地方。

中庸思想是一种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的认识工具。它要求人们耐心地从问题的正反两种趋向中反复调查、思考,探求其中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这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极端化、简单化倾向,有助于比较地认识客观对象。

正是在儒学人文精神的深刻影响下,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工艺家,使

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荀子·大略》)。

儒学尊崇古代圣人、贤人,推崇他们的著作。孔子尊崇古代圣贤,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儒家学派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他们“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较高。”(《汉书·艺文志》)在儒家看来,真理存在于古代圣人的伦理规范中,评判是非的根本标准就是尊崇古代圣贤之道。

儒家反对学术争论。他们把古代圣贤确立的伦理规范视为的“正道”,人们应当做的就是遵循这些正道,并不需要争论。荀子认为学术争论反而会让民众迷惑,导致异端邪说流行,威胁政治稳定,他主张用刑罚禁止异端思想的流行。荀子说:“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执,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说恶用矣哉!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也。”(《荀子·正名》)

尊重知识,自由创新,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儒家过分强调师生之间泾渭分明的等级关系,视古代圣贤的言论为真理的标准,反对学术争论,压抑了人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和批判精神,其结果是导致社会日益保守、僵化,严重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3.儒学人文精神轻视或者忽视数学、逻辑学,逻辑思维、定量化思维不足,对理论体系的建设重视不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儒学的朴素宏观思维比较突出,但是逻辑思维、定量化思维不足。这种宏观思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世界整体的大致认识,但是,它缺乏充分的事实、严密的逻辑方法为基础,也缺乏必要的分析、论证。这种思维对事物本质及结构的研究不求甚解,制约了人们深入探索客观宇宙知识。

儒学缺乏逻辑思维、定量化思维的直接原因,在于它轻视或者忽视逻辑学、数学,忽视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荀子是批评古代逻辑学的主要代表。他反对名家、墨家的逻辑研究,认为这些逻辑研究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搞乱社会。他说,“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辨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对于虚实转化的理论、坚白、同异理论,就是听得清楚的人也听不明白,眼睛明亮的人看不明白,即使圣人也无法历数清楚。

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并未获得儒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尽管我国数学也获得了不少成就,但是这些数学成就大多局限在与生产劳动相关的、实用性强的数学领域,例如,与建筑、水利工程、观测天象等密切联系的数学。那些与逻辑学相结合的、对近现代科学密切相连的体系化演绎数学却被忽略了。

缺乏逻辑学、数学的发展,很难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人们通过构造普遍性的概念,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以及各种数学方法,批判旧的理论体系,不断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使人们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简单的经验知识无法推进对自然的认识,只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才能促进科学持久、健康地发展。

三、儒学人文精神不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儒学人文精神有以上诸多缺陷,我们能不能说:儒学人文精神是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因素呢?我们看到:文化领域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但在更深层次上受到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君主专制制度凌驾于我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下,君主专制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文化领域(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科学人文精神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数学具有科学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的“双重功能”,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呆板、枯燥、缺乏人文气息,所以,把人文精神真正地渗透到数学学科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法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数学史的介绍及数学问题背景的揭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科学人文精神;数学素养;数学教学;人文性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的思维量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其理论性强,实用性弱,课程内容过分重视理论性、系统性,缺乏实际应用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应试教育在一定成度上掩盖了数学教学的本来意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依赖于测试的分数,通过做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掌握程度,题海战术的做法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反而让学生产生了畏惧与厌烦情绪,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所以,在提升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的同时把人文精神真正地渗透到数学学科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数学教学的内涵及内容

所谓数学人文素养,一般指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德行、数学心理素质,表现为审美情趣、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兴趣和习惯等。所谓数学科学素养,一般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数学学习策略、技巧、能力等。表现为创新精神、思维方法、认识方法、应用方法等。数学科学人文精神是两者的融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它关乎到人格的形成、智慧的启迪、灵魂的唤醒、精神的塑造、价值的追求,拥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造就人性,也影响人终身的幸福生活。

三、数学学习中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对学生在人格上给予尊重,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探求知识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并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多一点关爱的眼神,多一句亲切的话语,多一声由衷的谢谢,多一次衷心的赞扬,时刻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交往充满着温馨和人情,洋溢着人文精神的芬芳。总之,教师要创造一种生动活泼、教学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教学环境的和谐与温馨。

(二)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1.加强数学史的介绍及数学问题背景的揭示,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有位伟人曾说“青少年特别应该知道科学的历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学是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发展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挖掘这些内容背后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气息,并适当拓展,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趣闻,如刘徽与“割圆术”、欧拉与“七桥问题”、当代数学泰斗华罗庚与“挑选法”。科学家们对数学的贡献及成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数学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不仅有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美,还有改变客观世界的科学美;不仅有形式的和谐美,还有内容的严谨美;不仅有语言的精巧美,还有方法的异同美;不仅有思维的逻辑美,还有创造的应用美。利用数学美丰富多彩的外显形式,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如,数学符号,它简洁而严谨是数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又如,数学公式,一个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a≠0)它本表示的是x和y的一种变化关系,但是由于变量a的存在,它既可以是h=gt2的自由落体运动,也可以是E=mv2的动能计算公式,真可谓奇妙无比。

3.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合作精神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常性地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协作,仔细聆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需要合作才能更好解决的问题情境,使合作成为可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到组内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同时,给予比较充足的时间用于学生独立思考、组内讨论、组际交流及全班汇报交流。

4.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数学中对运算性质、运算定律、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些数学探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长期以来,数学教学追求知识能力等“硬性指标”的实现,导致学生唯老师之命是从,唯“标准答案”是从,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美好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人文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探究、猜想,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是错误的想法。

5.在教学过程中发扬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踏实仔细、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呈现。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成功返航。但当飞船进入大气层后,预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二小时后,在亿万电视观众的凝视下,一声爆炸,飞船坠毁,民族英雄殉难。造成“联盟一号”坠毁的原因,就是由于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学习数学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深切的领会,一个小数点的地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生动地阐明了数学活动是何等需求紧密谨慎、踏实仔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三)人文性评价

对学生进行人文性评价是指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而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现在其实数学教学还是用等级衡量一名学生是不是好学生。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利用评价手段,采用鼓励性语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只有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评价,才能给数学课堂注入活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

四、反思

(一)数学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比较注意科学知识、方法的教育,常常忽视科学人文精神的渗透,知、情、意、行没有真正融为一体。德育的精神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这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课程改革将知识体系与人文、科学素养体系和谐自然地统一起来。在数学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在数学语言技能、数学学习策略、数学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的培养中潜移默化地点滴浸润,积极实施德育渗透,把德育目标无痕化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二)“数学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做到三位一体,而不是机械地人为地分开,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数学素养”所追求的是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的关注应成为一种内在的教育品质和教学行为。

(三)学生现状与数学素养的关系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期,可塑性较大,价值观还在逐步形成中,中学生的天真和淳朴对正面教育的接受度和执行力较高,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培养的时机。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善于把学生的优势发扬光大,对学生的劣势进行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消极的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

作者:孙德青 单位:济南市历城区郭店中学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试论化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及其培育途径

摘要: 本文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研究入手,论证了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在化学教育中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0引言

近年来,在化学教学研究中,作者本人紧紧围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这一教育理念,以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科学为人文奠基,对化学教学中化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化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培育途径作了初步探索;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发展中所需要的诸多精神品质。作者深深感到,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

1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

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的二重性。化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促使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由于化学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另一方面,若被坏人利用,会成为危害人类的手段。因此,迫使化学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不可分割。教师应树立的化学观,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2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最广泛意义上说,科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化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化学领域的广泛性―创新性思维的土壤。教师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如医药、农业、生物、工业、电子等等,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强烈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②化学的探索实验―体会自强,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当学生在完成一项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实验时,就有机会尝尽为此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对他的化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他会学会败而不馁,学会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当灵感到来的时候全力以赴,充分体现动机和信念的作用,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③化学的严谨―培养责任心,适应社会发展。化学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规范的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感。④化学的发展―探求合作,构建高尚人格。例如,师生共同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探讨改进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有目的的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求同存异,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谦逊的品格。⑤化学的美感―充满和谐。化学中处处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奇异美等和谐美。比如晶体衍射图,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创造之美。

3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着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途径是:

3.1 认真抓好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这个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思想、信念、情操和修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在体现,这些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为此,化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先垂范。其次是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三是教师要有良好且不断更新发展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的美;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野视。比如,讲到高分子材料时,可以播放制造“神六”的资料,指出很多原料都是高分子材料,鼓励学生创新,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四是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改良课本中有缺陷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设计化实验方案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方法这个基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过程应体现化学人文精神。在教课中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①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要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式交流。师生互动式交流包含语言交流;思维活动交流;情感互动交流;实践互动交流等几方面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就能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同学之间的羡慕、佩服的欢呼、鼓掌、激烈的争辩都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三要激发学生主动认知。久而久之,学生将受用终生。②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要实行先用演绎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后用归纳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③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等进行学术讲座;开展题为“我身边的化学”的化学征文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重点发挥、培养学生“人格主体,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因而,教师要紧紧抓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重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做到“严出于爱,爱出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原则及策略是: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学习动机的较高水平的体现。②激发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自发学习。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搜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

3.4 牢牢把握开展实验教学这个关键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抓住这个关键?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热情,学生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借鉴先进经验,实行实验内容、时间、场地、仪器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五开放。安排“基本型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研究创新型实验”为“选做”实验。通过“统一安排”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时间的开放,有效地克服开放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室忙闲不一”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通过“实验中心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全院打通,实现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络预习系统进行网络预习与自测;通过网络软件与教学视频材料,进行网上听课;通过实验仿真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实验;通过网络答疑系统进行网上师生对话和答疑。第三,让学生自主搜集学习典型的成功实验案例。如化学家侯德榜甩掉“卡住脖的手”,开创祖国制碱工业;天厨吴蕴初创制国产味精,打败“美女牌”等事例,焕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化学,体会化学研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灿烂的化学文化,这是很好的培育化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论应用型本科专业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专业知识密切融合渗透开展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这一概念是针对当前科学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科学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却日益严重。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针对经济及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问题,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事实上,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非均衡发展问题也十分突出,导致我国科技创新应用人才培养能力明显落后,成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制肘因素。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受教育者角度考虑,最明显的失衡现象表现在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人文精神内涵建设。虽然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开展素质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这些要求却被逐渐简单“异化”为开几门文化知识的“补习课”,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被人为剥离成两个不同的系统。在专业教育中只注重技能传授,而忽视技能背后科学精神乃至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能接触到以文字或产品形式存在的科技实体,但难以理解及“内化”隐藏在科技实体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片面地将哲学理论及人文知识的灌输等同于素质教育,而对于科技工作者如何将科学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指导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则处于放任状态。这些不平衡由于直接作用于人才的内涵,其负面效应已十分显见,表现为科技专业人员应用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匮乏,学术造假现象普遍,制约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严重影响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这种“双轨”教育模式的弊病其实很早已被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关注,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但收获甚微,能否“并轨”、如何“并轨”依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虽然人们认识到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短板”,但解决起来视野还仅仅局限于人文领域内的调整,只是在“知”的范畴内打转,还没有关注人文精神与专业科学教育的通汇、交融,关注“行”与“知”的结合,没有把科技人才的培养当成一个整体,系统地考虑问题,没有统筹兼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发展的人,创新科技人才的发展应当包括专业科学技术能力与科学人文精神素质两方面的发展,其培养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工程。系统论告诉人们:一个由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系统只有通过组成系统内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元素的作用才能实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因此对科技人才来说,科学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推动,而人文素质的提高也不可能脱离科技能力的培训过程而“独善其身”,只有将科技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有机融合并合理互作才能发挥系统内各要素的功能,发挥合力及系统的作用,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整体,从而使科技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在科技人才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既没有丰富的历史积淀也没有形成强烈的现实氛围,培养思路乏善可陈,一直是教育实践的软肋,如何把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结合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寄希望于学生的自我理解上。但教育的功能应当是通过传授、暗示或启迪使抽象、隐晦的东西具象化及内化,不是简单割裂的背诵、记忆过程,更不是所谓“拈花示众”式的故弄玄虚,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教育理论探讨,以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方法体系。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整体大环境及专业教学的现实特点,提出要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专业知识密切融合渗透开展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强调专业科学知识与科学人文精神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科学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间的相互关系,突出“能力”与“素质”间的交互作用,突出专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只看重专业知识的外涵拓展而忽视人文内涵建设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地方高校,应用能力培养与素质内涵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大力开展专业科学人文教育对体现地方应用本科的教育价值、实现其教育目的、展示其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应用本科回归教育本位,实现社会责任

应用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与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其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及时线的高级工程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应运而生的。然而实践中这种定位经常被一些教育管理者用来作为片面强调实用技能培训的依据,特别是在面对“市场导向”、“就业导向”的双重压力之下,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地位被无限拔高,人文内涵由于短期内很难被纳入到“技术教育水平”的量化考查范围之内而处于配属地位。教育目标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应用型本科人才“工具性”色彩深厚,学生被有意、无意的训练成掌握特定即成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存在教育游离于个体发展的倾向,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位,背离高等教育社会责任要求。诚然技术教育与专业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应用教育”终究是一种“教育”,而不是“训练”,应用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它的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教育“培养人”的本质要求一致。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强调“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意味着特定技能的获得,天然的才能可以训练得效率更高,而不养成责任感和态度。责任感和态度的养成正是教育的目的。[1]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

爱因斯坦所谓和谐的人实际上也就是“技能”与“素质”发展的人。如何抛弃“工具人”,塑造“和谐人”是当前应用本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生存、发展的根本,必然要求在教学思想、教学资源的分配、课程安排上有所体现,如更侧重技能培养与实践训练而相对减少其他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比重,在强化特色与发展间似乎存在着先天矛盾。发展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可有效缓解这种矛盾,因为专业科学人文教育强调在特定专业范围内与专业相结合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把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纳入到专业教育中去,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同时能直观地在专业科技培养与人文内涵间建立直接关系,更有利于文化内涵对专业知识的指导、理解与内化,从而促进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可在坚持应用本科教育特色的前提下回归培养发展的人的教学本位。

2.有助于应用本科完善素质教育,突出人才的应用性

把人文素质培养看成文化知识的“拼盘”教育,与专业教育人为割裂,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完善素质教育体系首先要理清科学人文精神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系统论原理,应用性人才的发展必然要求把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内涵培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既然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内涵培养是一个有机系统内的两个重要元素,那么不同特点的专业技能教育必然要求有不同的人文内涵培养模式与之相对应。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应对市场导向要求,专业设置特色突出、发展迅速,很难想象有什么样的固定素质教育模式可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与各色专业均能“有机”结合,并发挥系统合力作用,因此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反观当前我国很多应用本科高校,科学人文精神培养还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灌溉”方式,全校各专业一盘棋,甚至全省、全国一盘棋,没有考虑各专业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没有特色教育,这种“万金油”式的培养模式教育效果不理想自然在情理之中。

对应用本科而言,人才的应用性是其竞争力的源泉,其素质教育自然也要围绕“应用性”,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前提来探讨素质提高,脱离应用性根本谈不上应用性人才,素质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而应用能力也不可能凭空获取,它离不开科学人文精神的内在支持,二者可以说是互为本源。应用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技术过程的记忆与重现,不是“工具人”的机械应用,而是通过知识的内化过程与受教育者内在的科学人文素质相互作用、发生飞跃,从而表现出来的指导生产实践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既反映一种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体现一种创新精神,是二者的结合。

由此可见,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通过特色教育模式完善素质教育过程,符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强化人才的应用性。

3.有助于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激发自主创新意识

早在1995年国家教委便提出在高等院校实施教学改革计划,十几年来从改革成效看,形式的变化大于实质,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对专业课,受专业教师专业背景限制,教育改革理论难成系统,变化只流于表面,大多局限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微调,教学效果仍然饱受诟病,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不足。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智力水平极,但创造力属于中等水平,且大一和大四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变化。[3]创新能力的不足可直接导致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欠缺,使应用本科丧失竞争优势,因此应用本科院校要求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呼声尤为强烈。

从专业课教学改革理念层面分析,把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引入到专业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将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相关内容纳入专业教学课堂可以明确专业课程改革的改革取向,活跃改革思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很多专业教师面对教学改革时并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课堂教学常常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化,要么过于严谨,要么流于嬉闹,偏离了改革的本意。事实上,改革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课程的内涵建设,改革内容是否有助于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是否有助于人文精神的领会就是好的取舍标准和行动标针,明确了这一点哪些可以改、朝什么方向改都变得一目了然了。其次,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创新的本质看,专业科学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科学精神是创新成功的前提,人文精神是创新价值实现的保障,创新过程实际体现了科学知识与科学人文精神的实时互动与统一,强化专业人文精神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议

1.健全制度建设,保障有效实施

制度建设是一切教育目标、教学理念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制度建设是关键。脱离专业教育过程,纯粹抽象地谈科学人文精神属于思想道德范畴的问题,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无从考核,难以用制度进行约束。然而一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就不再是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与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建立联系,变得有迹可寻,就可能通过教学规章、规范进行考核、约束,这也是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更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学术造假现象在我国十分常见,而一些发达国家为什么鲜有发生,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把学术造假只当成道德问题要求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从技术角度去预防造假、打击造假。制度建设就是要树立一条条“高压线”,从而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当前,很多高校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备的地方,在已有制度的执行力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应严格避免游离于制度之外的所谓“人性化管理”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没有实践就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内化。专业人文精神培养的主阵地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专业教育与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接触最为紧密、内化最为直接的地方。很多国外重点大学浓厚科学人文精神氛围的形成与传递并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教学实现的,而是经大量的实践接触过程以“传、帮、带”的形式逐渐培养的。实践教学薄弱可以说是造成我国目前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差的最主要原因。加强实践教学既要增加实践课时数量,更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慎选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人文素质要求,增加研究探索型实验的数目。加强实践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科研活动,加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力度。

3.提高教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关乎教学目标实现的好坏。因此,专业教师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将直接影响专业教学中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活动的有效实施。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表现为多层面示范、榜样作用,其个人内质必然要面临多方位的展示。然而,现在多数大学教师也是应试教育的“产儿”,能否胜任这一挑战面临考验。同时,将科学人文精神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过程必然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理论背景,实际上是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内化这些科学人文素质,达到示范作用,同时还能将其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展现于教学实践,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加强内涵提高,认真自查不足,通过实践锻炼或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缺陷。

4.开设有专业特色的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课程

当前,很多应用本科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课程严重脱离专业教育,侧重于人文学科内部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解析,内容过于理论化、教条化,学生一般很难将其内化为自身素质。将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纳入专业教育范围,开展专业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只将专业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专业课的附属品,显然内容过于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较为整体的内在联系。综合二者的特点,有必要形成学科交叉,开设具有特定专业特色的专业科学人文教育课程,将分布于各专业课程内的能反映科学人文思想的闪光点集中起来,通过归纳整理形成系统,这样既保持了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能贴近特定专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这种方式能较好地符合国内教育体制要求及教学资源分配的特点,不失为解决目前实践教学资源不满足教学要求条件的一种应急措施。现在国内还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笔者已进行了相关探索,相信可作为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工作的有益尝试及补充。

科学人文精神初探:高校数学教学中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初探

【摘 要】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大学人文精神日趋失落的今天,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当前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数学教学 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

一、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就是一切以人出发,一切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意向,它包含态度、方法、价值、情感、意志、动机、责任等人文内涵。今天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是新的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将“人文精神”解悟为以下三点:及时是人性,即对人的尊重;第二是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也就是“科学精神”;第三是超越性,即对生命意义的追求。[1]因而,当代的人文精神培养,亦即对学生进行了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学生层面分析,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现代社会个人本位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尤其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泛滥,大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信念、信仰、理想受到动摇。特别是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原有的“天之骄子”的地位已不再瞩目,透过教育通向成功之门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有的铁饭碗不复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困扰着当代大学生,他们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造成严重的心理冲突,人文精神日趋失落。

从教师层面分析,长期以来,高校数学教学重视学科知识教育而漠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以外的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意志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度的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高校的数学教学逐渐丧失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难学难懂,助推了学生厌学情绪的滋长;另一方面,由于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又反过来阻碍了数学的发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从学校层面分析,受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许多高等院校以“专才教育”和“实用主义”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单一的“专业教育”和“实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导向功利化,职业教育化”的教育现状,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2]

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由于现实世界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数学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因素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数学自身的发展及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自然派生出了大量的人文理念,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方法都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的问题,因而数学本身就是一座人文精神教育的宝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综合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每门学科都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不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也是理工科学科不可忽视的一种功能。因此,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建立起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观,在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同教育中均衡发展。

四、如何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对于高校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笔者做了几点探讨:

1.转变数学教育理念,注重人文精神教育。

要在高校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转变教育观念。我们必须抛弃数学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的陈旧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高校数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使学生拥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数学素养、能够不断吸纳新知识、适应未来激烈竞争、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因此,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应成为高校数学的教育理念。

2.大学数学教学应体现“人性”,即对学生的尊重,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精神。

周国平先生解悟“人文精神”的及时层含义是:“人文精神首先是人性,即对人的尊重”。[1]大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一个生命个体,他们应受到施教者的尊重。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可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精神。

首先,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某些原因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发挥,因而某些学生会产生厌学、逃学和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倾注到教学活动中,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竭力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要重视运用数学史来丰富教学,在不同的章节中尝试渗入一些数学史的元素,引导学生从美学和文化的角度欣赏数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正面的数学观大有裨益。

其次,学生的求知欲是无限的,学生的创造性也是无限的,对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尊重,就是对学生学习较大的尊重。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结论,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特别地,对某些章节知识的讲授和作业的评讲,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讲解,教师只是充当观众和亡羊补牢的角色。

总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的尊重,同时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进而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精神。

3.大学数学教学应体现“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周国平先生论及人文精神教育的第二个观点说:“人文精神其次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也就是科学精神。”这其实就是人文主义教育主张的“学习自然科学,扩大课程门类”。这就向我们数学战线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人文教育问题,即要求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应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儿童往往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在目前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心通常会递减甚至泯灭,最终变得循规蹈矩。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始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结果、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发现过程,特别是一些数学思想的诞生等。

其次,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问个人得失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核心就是“真”,科学研究的目标就是“求真”。数学不像音乐、文学那样天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数学学习与探究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只有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攻破数学上的一个个堡垒,因此数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好园地。“求是”是数学科学人文精神的本质特征,因为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数学的本质要求数学学习者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中的结论要符合逻辑论证,不会盲从任何一个,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数学家的奋斗经历和成就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良好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品质。如在教学中应结合相关知识介绍一些如伽罗瓦、高斯、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中外数学家的奋斗经历和成就,使学生了解数学家所作的努力、历经的艰辛、付出的代价、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最终所取得的成功等数学家们闪光的心灵和不朽的人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勤于思维、对真理追求的百折不挠的科学品质,达到人文教育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

4.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超越性”,即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周国平先生解释人文精神的一层含义是:“人文精神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一方面,数学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数学的成就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另一方面,数学上还有很多未解难题,这些未解难题的解决将进一步推动数学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的进步。为此启发我们:

不失时机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如数学在利率、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数学在制造原子弹、导弹和卫星中的作用以及数学家在天文学、航海业、物理学、音乐美术等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不动点理论、测度论、矩阵论、优化理论、运筹学理论、对策论等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的概率模型在军事科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中的试验设计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意义的认识,而且可使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教学启发、启迪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如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趋向和美好前景,体会数学对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的重要意义;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材上,结合教材中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实际、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充分发挥数学中人文思想的教育价值;向学生介绍数学中的一些未解难题以及这些难题解决的重大意义,开拓学生眼界,推动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激励学生树立为人类进步而努力学习的人生观。

五、结束语

在学校教育尤其是数学教学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当前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师,我们应依据学科特点,突出数学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同时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备的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教育的目标应远离功利和实用,通过教育应该培养健康的、善良的生命,培养活泼的、智慧的头脑,培养丰富的、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