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
【摘 要】 以二战的结束为分水岭,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理解教育进程与方向。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步展开,从2000年之后在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逐步推进,西藏日益发展为本土民俗、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交汇地,因而,培养本地人才的多语言沟通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也是当前西藏教育所需要面临的新任务。
【关键词】 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
1994年10月,在日内瓦由国际教育局组织召开了第44 届国际教育大会,会议主题就是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认为应该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中小学课程计划和教师培养之中。[1]可见,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使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社会里与他人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成为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使命。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除藏族居民外,目前在西藏自治区还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以及人、夏尔巴人世代居住,这决定了西藏文化具有高原风格、历史积蕴和语言迥异等特征。[2]随着西部大开发,前往西藏的国内外旅游人员与开拓者激增,促使西藏日益发展为本土民俗、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交汇地,培养本地人才的多语言沟通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这样,基于“西藏特点、学校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便成为必然。
一、多元文化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国内外解读
以二战的结束为分水岭,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理解教育进程与方向,其中“实用主义”与“全球教育”为当时引领趋势,国际教育产业化呈显著特征。如今,在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意识方兴未艾。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纷纷开始倡导培养地球村市民的素质,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国际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中,成为培养地球村市民(世界公民)的教育课题。
由于国际理解教育领域正在成为多种国家力量、多种意识形态、多种文化形式国际竞争的场所,[3]国际理解教育也承担着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浙江衢州、东北长春等地相对先行一步,在改革开放中同世界交流日益频繁,为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搭建了国际互动平台,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相对充足。这些地方政府借助国内外教育集团的师资力量和国际间校本课程元素,在学校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社团活动等方面注重多元文化发展的教育国际化理念,使全体师生的国际理解和多元文化意识逐步形成,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从中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从易于进行评价和操作出发,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分解为四大目标,即体验目标、知识理解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等。[4]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通过“创设多元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国际化课程内容”,培养学校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跨文化交流理解的能力。深圳市富源学校从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来设置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认识跨文化理力,正确引导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情感转变与价值观的确立。[5]天津市上海道小学以一种独特的办学理念,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积极奋发向上的校本课程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并以学校为主来主动接受专家和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6]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从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出发来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与价值观,培养教师的国际理解素质与能力,从而构建基于国际理解的学校文化。[7]东北师范大学附小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8]
二、多元文化国际理解教育的西藏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
藏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积淀着人类的勤劳智慧;融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宗教、民俗、旅游等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资料研究价值;富于自然和人文的双重魅力,是课程资源的活水源头。[9]课程开发的核心是文化建设,而课程文化则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西藏校本课程开发重在国际理解视角。
1.西藏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生个性彰显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从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而其本质上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较高目标,[10]即生本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要承认学生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上的差异,而且要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与自我实现需要,以促进学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格完善与个性发展。
2.西藏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修与实践,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从人类学与课程论角度来考察,西藏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也就是说,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才是目的。
3.西藏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特色生成目标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为学校课程寻求特色建设上提供了可能。校本课程是一个学校特色的基础和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则在西藏特点的基础上主要关注学校间的差别化发展,并通过校本课程来达成学校的独有风格。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来确立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动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只有立足于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成果,西藏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
三、多元文化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提出已有半个世纪,而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步展开,但是受到广泛关注则是在2000年之后。[12]由于西藏地区对外交往,以及赴藏旅游商贸的日益增多,基于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亦势在必行,以加强与提高本地区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接纳能力。
1.成立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团队
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西藏中小学中的一系列困难。如,西藏中小学校由于受教材编制能力的设置往往照搬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所用教材同本地藏族学生的认知经验不太符合;西藏基础教育过程中现有课程内容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的藏族文化背景,并没有意识到开设校本课程来为现有课程内容做出良好补充,这不利于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藏族语言文字的原因,大量的科学理论概念都缺乏相应的术语,同时农牧区中小学校藏汉双语师资稀缺,这样,语言障碍致使课堂目标不能按时完成,等等。可见,藏族学生的认知特点、擅长语言与文化背景等方面因素,在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中理应得到充分应对。
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推动西藏课程开发机制的变革,打破自治区原有的国家课程一统的局面,将校本课程开发成为纳入西藏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应该是“地球村”每个村民的终身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一方面,是教育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尊重地球上不同的文化,养成他们的地球公民意识和素质;另一方面,要让当今的孩子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责任。因此,可以形象地将西藏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解为“地球公民意识+继承中华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以活动设计为主,学校每年可以适当组织师生参加主题冬、夏令营,定期到国际交流的国家进行校际走访、游学生活,亲身体验与领略各国异域风情与民俗文化。事实证明,通过校本课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能让学生变得活跃、自信,更具同理心。
3.形成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国际化,这是西藏中小学校目前所处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在微观领域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办学路径,另一方面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多元的交流机制,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随着时展的日新月异,作为地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西藏中小学校,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内地学生随父母援藏、就业或经商等来到西藏生活与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和智力发展水平,应合理确立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西藏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西藏中小学校应该致力于校内营造多元文化的理解和交互发展,通过教育教学管理的革新、借鉴海外的先进元素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国际视野与意识,并知晓一定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现代人。[13]
在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一方面,要注意吸收藏传文化的精华,把最能反映和体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少数民族历史、民俗文化、少数民族价值观念等文化精华引入课程,引进校园。另一方面,要跳出狭隘的本土意识,注重吸纳主流中华大一统文化乃至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尤其要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文化孤立主义”或“文化部落主义”来看待多元文化问题。[14]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才能迸发出中华文明进一步创新的原动力,推动着国际理解教育的多元化前行步伐。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国际理解教育是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际和平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教育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当今时代,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开设校本课程、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创办国际课程班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和网络平台建设等多种途径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关键词]国际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校本课程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文化,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初期,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人类不同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严重缺乏,一些在特定的区域内相对强大的群体,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甚至肆意地践踏其他文化。即使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的误解、矛盾和纠纷依然存在,而且层出不穷。增强国际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其目的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所以,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既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1.国际理解指的是人类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理解。其目的是促进合作和维护和平,其原则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2.国际理解教育是指基于上述目的与原则的教育,即以实现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合作的教育;是通过对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等差异的理解教育,消除隔阂,促进合作,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内容应涵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及传承教育;二是全球化的胸怀与视野教育;三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教育;四是对和平、人权、公正、开发、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的正确世界观教育;五是国际沟通与交往的实践能力教育。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途径及措施
1.构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机制。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科渗透。中小学各学科中都有着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科学整合国家课程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成立研究及实施学科渗透的学校机构,开发和实施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形成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机制。要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如在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把本国的学科发展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有机结合,从整个世界或地球的角度关注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理性分析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多关注那些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为人类构筑福祉的国际机构的发展,多关注那些为人类的自由、公正、人权以及为捍卫神圣的科学而进行的抗争或斗争等。
2.研发并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学校文化的层面上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从课程文化的角度上看,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缩短“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之间的距离,使课程向综合性、多样性方向发展,让教育充满时代气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上看,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
在小学阶段,可以开发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重大节日、国际礼仪、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在初中阶段,可以开发与国情了解、国际人权、多元文化、信息交流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在高中阶段,可以开发与和平、人权、发展、环境、人口、贫困以及文化多元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相关联的校本课程等。
3.开展师生直接参与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让师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一是开展与外语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比如西方经典名著选读、英美文化研讨活动、东西方文化比较活动等。二是可以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计划,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活动。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团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西方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外国文学巨匠研究”等团体和研究小组。四是举办国际文化节。充分利用外教资源,通过介绍国际文化、英语演讲、校友介绍国外学习经历、国际风土人情等活动,增强国际理解教育。五是与境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伙伴关系,积极推进友好互访,加强课程合作,拓展学生海外研修或游学活动。积极开展AFS、YFU等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拓宽孔子课堂等文化交流互动渠道,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
4.创新或完善国际理解教育的设施环境。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也非常重要。要开发与国际理解教育相配套的实验仪器、演示设备、活动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载体,特别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运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高效、便捷、互动的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辅助设施设备及教学空间。比如,学校可视条件创建西方文学馆,或是在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西方文学阅览区;设立与声、光、电相结合的外语电子阅览室;可与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合作,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基地;利用外教资源,开辟Coffee House,以利于外教与学生面对面轻松交流;利用学校网站,创建外语教学网络学习互动平台等。
5.创办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国际课程班。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学校都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成立了国际课程班,可以此为基地,研究国外教学课程的特点,寻找国内外课程资源的结合点,由点带面,逐步探索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新途径。比如,江苏的一些高中与澳大利亚南澳洲高考局合作成立国际SAM课程班,与美国大学理事会合作成立国际AP课程班,与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合作成立国际SAT课程班,与日语专修学院合作成立国际日语课程班等。
6.创建国际理解教育的国际文化环境氛围。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思想对话和文化理解。学校可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报、宣传栏、展板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内容,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积极思考,增长见识;开设虚拟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交流;加大聘用外籍教师力度,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贯彻和实施等。
三、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与国际接轨已经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一种潮流或趋势。建立国际学校、引进国外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对外的人员交流和活动、强化外语教学、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等都可以被看做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之一。但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同时也是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模式单一,亟待优化。外语教育过于注重语言规则的生硬讲授与机械训练,忽视语言在实践中的丰富运用,大部分学习者不能将外语作为交流的工具,缺失了重要的语言交流能力。二是部分外语教师的学科素养不尽如人意。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有较为丰富的国际知识、较为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交流技能等,但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师的国际知识缺乏,不能用外语进行流畅的交流,无法顺利通过网络参与国际的交流。三是国际教育交流的渠道不畅通。教师和学生若能直接参与国际互访式的交流,将有助于深切地了解国际知识、感受国外的文化,也更容易形成国际认同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际互访或交流的机会非常少。
在当今时代,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争夺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人才的竞争已由高等教育下移到基础教育,可以预期,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将逐步开放基础教育市场,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但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处理好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是首先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肯定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要甄别出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的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和教育思想等,并加以保护和发扬,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进展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而被确立下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化已深入到各国经济领域,国际理解教育倡导的国际意识和理念也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在美国、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以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教育改革措施。在我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新课程标准中,部分学科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国际意识”“理解与尊重世界各国文化”等等,国际理解素质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的核心概念确定为: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发展对他国的友好印象。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提出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3年指导15个国家的33所中学成立了及时批合作学校,并开始了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还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南、实施教师培训等,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宣传。至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与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的建议》[2],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和范围进一步深入及扩大的转折点。该建议明确界定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即使青年一代获得关于世界和世界人民的知识;使青年一代养成同情与博爱的态度,能够没有偏见地欣赏与吸收别国的文化,学习外国语;使青年一代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看待与处理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使青年树立尊重人权,正确的道德、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为大众谋福利等观念。同时,该建议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上的相互依赖性,教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成为具备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和平、人权、民主主义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试图探索人类的共同价值,提出民主、人权、自由应是人类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已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2003年,合作学校数量达到7 522所,遍布170个国家和地区[3]”,可见人类为促进相互理解,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概况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提出已有半个世纪,在西方国家及韩国、日本等国实施较早。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步展开,但是受到广泛关注则是在2000年之后。根据研究内容的变化,我国国内有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早期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主要是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总体描述以及各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从1947年提出到具体实施和探索,再到1994年至今产生广泛影响的几个阶段。有关战后联合国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背景,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众多共同问题的解决等等,与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关系都有细致探讨,同时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情况。如余新(2002)[4],徐辉、王静(2003)[5],卓志望、施可清(2003)[6],杨丽宁(2003)[7],杨秀玉(2006)[8]等。美、日、韩等国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较早的国家,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中反映出一些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问题,其实施情况以及解决途径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施永达(2001)[9],市川博(2001)[10],陈宏莹、张德伟(2002)[11],太田满(2002)[12],洪文梅(2005)[13],侯威(2006)[14],王威(2008)[15],余静(2011)[16]等,研究介绍了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在当代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对我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二,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与文化价值观理论的研究,探讨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对课程构建的设想以及国际理解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与困惑的分析。课程方面集中研究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语文、外语、历史、地理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有肖玉柱(2001)[17],马丽(2001)[18],翁文艳[19],刘洪文(2004)[20];有关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障碍以及价值取向的探讨主要有朱旭东、黄晓红(2000)[21],丁钢(2004)[22],邓艳红(2004)[23],范雷(2006)[24],姜英敏(2007)[25],李敏智(2008)[26],赫栋峰,梁珊(2009)[27],周汶霏(2010)[28]等。
其三,有关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实施情况。1999年北京教育学院开展的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以及课程开发工作是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发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相继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开展[29],这些实践为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广泛实施提供了参照。北京教育学院通过指导“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在各小学开展“以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研究”等,李晶(2001)[30],王远美、李品(2010)[31],郑彩华、吕杰昕(2010)[32]等做过相关研究与论述。上海普陀区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方案与初步实践”的课题研究。此外,还有小规模的实验研究,如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2006年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生读本》(一至五册)”[33]。其他如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基地天津南开中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编写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走出国门》[34];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有关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还有其他中小学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等。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以上对于我国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内容的总结与概括是基于时间顺序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的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相关研究长期停留于小范围的介绍阶段,直至2000年后,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中小学领域内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存在四方面问题:
及时,从研究领域来说,已有研究较多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策略等,而较少涉及有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由于国际理解教育涉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更为突出,因而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状况没有能够引起广泛的重视。
第二,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目标要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已有研究多是结合具体学科探讨如何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绕过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争议,对国际理解教育自身所倡导的理念与精神把握得不够深入,直接研究学科渗透式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只能停留于表面和形式,而不能真正把握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
第三,结合实验的实践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取得的进展也是小范围的,实践研究多是以学校自主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进行。由于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把握不足,因此具体实施上往往是依赖简单的教材,或者是体验式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缺乏深入性。
第四,有关课程设置的研究,则更多偏重于国外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以及实施现状与困境的介绍,并没有结合我国特定的文化模式提出更为合理的课程模式。已有研究多关注美国、韩国、日本等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较早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如何结合我国的文化体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是难点所在,研究介绍别国教育政策等并不能切实解决我国自身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施,目前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对国际理解教育把握得还不够,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而提出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得维护和平秩序、尊重每个民族和国家的自主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对话、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在各国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同时,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不仅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强,而且带来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而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技术手段又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会产生猜疑、互不信任,甚至彼此诋毁。如何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对话、增进合作、达成理解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就成为各国国际化进程中全球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的全球流动性、金融管理的高度国际化、世界政治交往的影响力、跨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都成为我国国际化进程中的新特征。作为现代公民,既需要保有几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性,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既有跨文化交往能力,又具有寻找共识、建立国际竞争与合作规则的素养。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意味着,国际理解教育应该作为当今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由于中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帮助青少年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学习跨文化的交往技能,促进跨文化理解的水平,培养善良、公正、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基于理解的本质构建国际理解教育框架
近年来,在很多大中小城市,以课程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但从中也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界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误区一:国际理解教育就等于对外交流活动
实际上,对外交流活动更加注重的是双方信息的交换过程,它的确也可以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但国际理解更侧重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误区二:国际理解教育等同于人与人的差异教育
这两者并不相同。国际理解教育的主体是以群体为单位的,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如果要关注个人,也是该个体所体现的民族、国家的特有文化积淀,反映带有民族和国家文化特质的内容,所以它不是泛指个体之间的差异理解。
误区三:国际理解教育等于文化差异的了解教育
文化差异的了解教育,侧重的是文化现象的平铺,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文化现象也有所不同。而国际理解教育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以增进理解为目的,要学会在差异中寻找共通处,达成理解。
误区四:国际理解教育等于知识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具体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具有审视自我、尊重他国文化、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具有体验他国文化中蕴含的情感、形成世界与自我的共情感;具有能够与不同伙伴共同生存、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愿望。
针对上述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在教育实践层面,需要尽快建立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这个框架怎样建立呢?还是要遵循人类理解的规律来制定。哲学诠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本质就像是一种“翻译的模式”,需要“在翻译中把过去和现在的视域在一种持久不断的运动中进行交融,而这种视域交融才构成理解的本质”。① 理解的“视域交融”,是指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从自己的当下情景出发,与对象的“视域”相接触并把握对象所揭示的意义,从而发生了解释者的视域、对象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相交融的现象。理解的“视域交融”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也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汇合。国际理解就是具有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事实上,“当我们把一种陌生的文化现象作为司空见惯的东西包容在我们的知识信念系统中,或者把这种文化现象作为我们的知识信念的一个逻辑蕴含,我们就达成了对这个现象的理解”。②
因为文化有差异,因此需要相互理解。人类之所以可以理解,是因为可以通过“视域交融”的不断实现,达成更为上位的统一性。依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从其发起组织和全球化发展的逻辑看,应是通过增进不同地区、国家、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相互合作,达到维护和平、建立共生共存意识的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在全球各国的公民和儿童中培养和平文化(反对战争和暴力)和文化民主(文化多样性,文化宽容和理解)的意识,使所有人都能够学会与他人一起和平地生活。在基础教育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框架(见下图)。
在建立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确定国际理解教育的三维目标。小学以了解文化差异为主,既要了解差异的形成,也要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还要体会差异中凝聚的情感。中学以发现文化差异背后的统一性为主,这需要有透过现象发现其内在精神追求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中学生从人类共享的文明入手,学会在寻找共识、建立共同的规则中,促进人类间合作,维护国际社会和平、和谐地发展。
以课程建设和学校规划落实国际理解教育
在明白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框架以后,学校还需要更细致地思考,怎样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在笔者看来,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
及时,在三级课程中以不同方式落实国际理解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举措,就是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而改变过去国家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特殊需求的状况。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根据其所处地位不同,教学实施途径也不同。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价值观的教育。这些价值观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学科课程标准中,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各自学科中采取适合的形式,落实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这些都是与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相契合的地方,在国家课程的实践中,国际理解教育可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
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国际化的大都市,其政治、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就可以开发地方教材《国际理解》,顺应北京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来源及办学特色,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及相关教材。比如,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华夏女中、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等,都先后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根据校情、学情,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或校本教材。
第二,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目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学校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根据本学校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给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提供组织和环境保障。
北京芳草地教育集团一直接收外国使馆区的外交人员子女就学,学生来自多个国家。为此,学校围绕着“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育人目标,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办学特色。该校丽泽分校也在建校初就构建起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模块和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学校以校园文化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多方位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探索。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该校在综合实践课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形式,从“活动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组织了登万里长城、写中国书法、过中外节日等综合实践活动,并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从而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自然地融入活动课程中。
总之,国际理解教育,应以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为辐射点,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向外扩展,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人们的不同文化,初步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在体验参与中逐步形成尊重差异、理解多元、接纳汲取、合作共享的品质。基础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需要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围绕学校育人目标进行整体组织规划,才可能而持久地开展。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主线、问题反思与发展趋向
摘 要 作者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内容主线,并剖析其在学校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政策主线 政策反思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改革纲要》)以提升素质和培养国际视野为方向,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通过中小学的实践,“帮助学生透过国际理解教育,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学会和平交往,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1]。本文以《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一些地方教育局制定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分析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主线,反思问题,展望发展趋向。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主线分析
1.注重政策引领,明确方向
从《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国际教育得以快速推进,政策目标的引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价值引领、方向引领和方法引领等方面。
(1)阐释我国中小学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以实现价值引领
首先是国家从宏观上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例如,《课程改革纲要》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2]《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其次是一些地方教育局更进一步阐释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如山东淄博市教育局在《关于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开放和教育公平的创新举措,是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目标引领实践的重要作用。
(2)建构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以实现方向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政策建构了系统而前瞻的三维目标体系和国家战略目标,不仅重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3]等三维目标,而且还提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实现世界和平的国家战略性目标。据此,很多中小学也根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目标,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4]因此,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对目标的构建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3)搭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框架以实现方法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行动框架主要表现:一是“由上而下”的推动计划,是由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学校逐级落实的行动路线。如,国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后,各省、市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制订了一系列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二是在教育政策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路线,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常州市教办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学科渗透、校本课程、文化交流、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2.强化分工与合作,形成合力
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牵涉的不同层级的不同部门和机构,因此,各层级、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就相当重要,这也成为了中小学国际教育相关政策与文件的重点。首先是健全领导机构和机制体制,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其次是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成立国际理解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及时解决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教育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的阶段成果”。[5]
3.强调学校本位管理的推进方式,尊重差异
中小学校是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应然主体,因此“学校本位”的理念贯穿在《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始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的角度而言,国家的关于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最终需要通过学校来具体落实,回归到学校平日的课程与教学之中;二是,就学校实际而言,我国中小学水平参差不齐,条件各异,各有特点,因此需要政策引导和学校本位的双向推动。
4.发展多种实施渠道,凸现实效
在《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国际理解意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内容之一,如“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6]的内容。由此,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渠道就有学科课程中的渗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等。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在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的政策文件中,国际理解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现就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出如下意见”。因此,中小学国际教育的途径就有“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
5.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为取得实效,相关政策均提倡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在地方教育局的文件中,“试点――总结――推广”也成了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范式,其做法是:“……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案,选择辖区内几所国际交流工作成绩突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试点……总结、推广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典型培育和引导,在全市城区中小学较为普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向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7]。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问题反思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从无到有,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就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与文件的主要内容而言,其中有关推进方式、教师培养、评价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内容。
1.促成了政府主导的“外加式”的推进模式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已使得中小学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挫折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议题。虽然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希望通过将其融入到现有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增加教学工作的负担。实际当中,我国也在这样做。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所占比例有很大增加。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课文总数的20%和16.8%,选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内容对象多为西方发达国家。
2.低估了专业教师培养的难度
教师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述,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将决定着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效果。尽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中也明确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但是,在中小学实践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之大和培养专业人才之难是我国相关政策文件始料未及的。
3.忽视了评价制度的建构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既是检验的标准,又是推进的动力。我国现有相关政策、文件仅从评选“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和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而对“学校本位”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质量、学生学习的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4.淡化了经费保障制度的建设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费投入是物质基础。但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发展与教学、国际交流、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等活动的经费保障措施尚需完善。
三、未来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国际理解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国际意识和全球能力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因此,为了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模式、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与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1.推进模式:内外结合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仅凭行政命令、政府主导、榜样塑造的政府主导的外加式模式来推进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校内在的动力。
2.教师提升:任务驱动
推动国际理解教育,教育人员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意愿都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支持更是重要因素。教师在面临迅速变化的国际社会,如果自己无法具备正确的国际观,那就很难从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思考的刺激,以及引导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形成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提升方面,应提倡教师通过任务学习来提升教师的水平,因为任务导向型的学习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它融学习于任务之中、融理念于实践之中、融反思于活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实中值得提倡。[9]
3.成效保障:绩效评价
教育政策的推动若缺乏具体、客观的指标加以对照,其实是很难展现其成果的。[10]因此,在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意见”中,应该建构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管理和咨询机制。
4.经费来源:多方筹措
目前各中小学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因素之一。政府应重视经费的投入,可以通过重点学校的补助机制、专项计划申请和学校正式的预算等方式,与此同时,在经费的分配上,要顾及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也需照顾到薄弱学校的特殊性。当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多方筹措,保障经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