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学生应当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这一层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把握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更深层面的目标,将三维教学目标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分析《给WORD文档插入图片》一课时,在如下双项细目表中(表3-1)分不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层次都做了具体的要求。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指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学习者是以自身的认知特点来学习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

1.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分析其是否具备学习新课程的条件;

2.分析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判断教师需要指导哪些内容,哪些能让学生自主掌握;

3.分析学习兴趣、态度及认知特征,比如学生的功底、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高低等。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但部分学生还是缺乏独立学习的方法和耐性。他们经过初中的学习,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课基础,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上课更希望玩或者觉得信息技术课上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在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能够熟练地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和编辑一些简单的文档,但是学生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将要讲到的软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才能设计出合格的任务,更好地完成教学。

三、任务设计

1.任务的特点。我们谈到“任务”,他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任务是教学的中心,具有目标性;其次,任务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具有情境性;再次,任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探究性;,任务要能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去完成,具有可操作性;

2.任务设计的原则。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有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度性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结合上机条件、课时安排、学生认知特点等情况,尽量在一课时中体现一个较完整的任务解决过程。

(2)目标性

任务设计时,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结合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去设计整个任务。任务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使其有明确的目标性。

(3)真实性

任务要有实际意义,尽可能创设一个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WORD的综合制作时,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笔记本的封面,或是一张图文并茂的通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4)趣味性

趣味性与真实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贴近生活的任务往往是富有趣味性的,更有趣味的任务也更能吸引学生,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

(5)整合性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应适当地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形成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EXCEL的筛选功能时,结合学生数学课上学习的“与、或”的概念来拟定筛选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在EXCEL中直接运用数学概念,体会会更加深刻。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过分关注其他学科,喧宾夺主。

(6)操作性

在设计任务时,要做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所以,在设计任务一定要利于学生操作,避免无从下手的困境。

(7)挑战性

任务要有适当的挑战性。只有面对难度适中的问题时,学生才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真正去自主学习或协同他人进行协作学习。

四、学习资源设计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资源设计中,首先需要的是教学用到的软硬件环境,调试好学生机器,安装相应软件;其次是完成任务需要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再次是可能会用到的网络资源,包括辅导视频等;还要收集一些学生的作品,不仅仅是的作品,也要有一些明显不足的作品,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当然我们在准备资源的时候要根据需求来准备,适当即可。

五、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的协作学习环境,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划分小组,根据学生的水平、任务需求和个人意愿,3-4人分为一组,由组员推选组长;其次,教师要对组内合作情况进行指导,保障组内分工明确与合作的高效率。

六、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是教师反思教学设计、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必要环节。教师在设计评价时,评价标准要,不能只注重成果评价,还要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这一方面,要将教师点评和学生的自评、互评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摘要: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当今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却并不乐观,如何优化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这些都是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迫切地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对策

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学校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信息技术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多年来,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虽然已经被广大民众认识到,但作为不计入高考成绩的信息技术课,在这个处处以高考质量作为评价水平的时代,总是得不到好的待遇,如各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机房还同时作为多媒体和语音等多功能教室使用等。学生将信息技术课作为放松减压的去处,课堂上聊QQ和玩游戏,老师无法按照预期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高中生源差异太大,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学生却从小就使用计算机。另外,高中之前教师相应地制定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有的着重理论知识教学,有的重点进行日常办公软件的使用教学等,这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结构十分困难。教什么?如何教?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1.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人文素养

首先,我们要强调一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倡人文素养,绝不是以抛弃或削弱基本技能训练为前提的。二者之间其实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如: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等的确立和实施, 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而在新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将信息技术教育归为技术课程领域,就是想说明该课程中技术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为讲技术而技术、为讲操作而操作,将技术的讲授置于一个充满人文色彩的大环境中去进行。

譬如,有些学生对朗诵和阅读混为一谈,我就在专题学习网站中专门设置了一个部分为"诗歌朗诵的技巧",主要介绍了一下在朗诵古典派、现代派、异域派诗歌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了解学情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信技知识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还不会、有的已全懂了、有的已经烦了的混乱状态。根据不同的学情状况,分类指导,分层施教,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的尝试与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空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机迷,对网络、多媒体和编程等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十分感兴趣,经常会不惜一切代价全神贯注地投身其中,这些学生起初热情很高,专心致志地去钻研,但由于方法不当和知识积累不够等因素,往往很快兴趣大减,发现还是游戏省劲又省脑,很快一个计算机迷转眼间就转变成只对游戏感兴趣的游戏迷。对于这样的学生,显然不能和其他学生同等对待,应因材施教,对网络感兴趣者,可以安排他参与管理学校的校园网论坛;对多媒体感兴趣者,可以推荐他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进一步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知识,教师则围绕学生的兴趣点为其提供咨询、答疑和服务。

3.让课程设计思想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1从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求,是把计算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信息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可以说绝大部分内容适合自学。比如数据库系统初步这一部分,教材对每一条命令的使用格式、功能以及注意事项都作了详细的介绍,配的实例也写得很详尽,学生上机只要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操作,去领会,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将这种认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些内容如果直接由老师来讲,可能就显得枯燥、乏味,效果不好。

3.2引导学生自学,获取自学效果。信息技术课引入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应用中去学习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确实有用。比如在学习数据库之前,对学生提出一个总的目标要求,即通过学习,编写一个处理学习成绩的小软件,该软件能在输人各科成绩的基础上,自动算出总分,并能按各科成绩及总分进行各种统计。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必然围绕这 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不会出现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情况。

4.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强调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时我们应当考核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相对于以前的期末笔试与上机操作考核,我们更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以前,评价是由教师单独作出的,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从其他人那里取得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5.结语

信息技术课虽然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校和社会已经受到重视,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新兴学科,缺少现成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供借鉴。我们需要在学习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在教学中作进一步的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摘 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思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基础,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希望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高中教育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熟练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我国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看,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很多学生并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知识。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社会整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分不开关系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们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现代教育也必须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教育。

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因此,教师和学生往往过于重视高考,在高考的考试科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甚至占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这就造成信息技术课程课时的减少。另外,高考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那些考试学科的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低下。在学校层面上,校领导通常是更加注重那些考试型文化课的建设,并对这些教学投入比较多的教育资金。由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参加高考,因此学校对这门学科投入的师资力量和经济力量都略显不足,计算机这门学科对于设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基础设施的不足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校方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不重视,会让教师产生一种松散心理,这对于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反思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学校必须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首先,学校应当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把信息技术教学放置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其次,校方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对信息技术课程所用到的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校园信息技术活动,并设置相关的奖项,从而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计算机特长,培养他们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用photoshop的使用过程中,能否把相关的技术操作呈现出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到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热爱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兴趣完成教学中的任务。

良好的师资力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助力,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教师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并且需要居安思危,时刻做好自身的知识储备工作,让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除了要掌握好理论性的知识外,教师们也需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技术课堂,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从现在高中师资队伍现状看,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没有达到要求,他们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因而不能很好地主导信息技术课堂。由于教师的操作水平不高,因此当学生遇到很多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们就难以为学生进行高效解答。另外,这部分教师不能有效地把教材知识传输给学生们,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学校必须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建设,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步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学生的引路人。首先,教师要进行自我完善,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让自己有资格和能力为学生指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终寻找出最为适合的道路。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于教师们的培训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教师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很多学生并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认知,他们认为计算机就是用来娱乐的,就是用来网聊和玩游戏的,因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私底下做一些娱乐活动,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得不偿失的。当学生进行娱乐时,议论和打闹的声音会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质量,也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更会坑害自己。教师为了杜绝学生的游戏现象,只能进行断网操作,从而把课堂活动限制在局域网中,因此,学生就无法学到网络上的知识,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应当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端正学习态度,并且建立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是极其强大的,不仅仅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更是因为其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只有正确认知信息技术,才能投身信息技术课堂。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提供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独立学习的同时学会与同学的相互协作。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这门学科的课程指标,高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来源。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教师们应当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之中改进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思考

摘要:本文以个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以及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在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作为独立科目与通用技术共同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肯定,也意味着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确认,并且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并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与迫切。提高信息素养的课程理念也正标志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由被动盲从转变到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新发展的轨道上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的改革,使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人们根深蒂固的印象中,信息技术课就只是电脑课,无非就是打打字而已,其实这种看法已经非常落伍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基础工具学科,学生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术外,还应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应做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一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更显重要,新课程以“非零起点”的标准,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扩充与深化,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强调从文化思想上的挖掘,选修则侧重于超越简单的技术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我们掀启了崭新的一页,他年青,充满活力,但却缺少经验,而且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他需要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成熟。而课堂显然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战场,如何提高课堂效果成了众多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对于笔者本人也不例外,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着,实践着,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下便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中有三个关键的要素:教师、学生与设备;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便是:教师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设备怎么用。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主角,而是导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但实践又是以理论为基础的,作为设计者的教师,既要理论实践两者兼顾,又要合理安排,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为一体。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既要依照大纲进行教学,又不生搬硬套,可依据学校设备情况,学生水平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严谨的逻辑,并能够预见到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法上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能采取机械训练的模式,而应把舞台让给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教会学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在上课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依赖思想很强,任何事情都要老师布置的才做,老师讲过的才会做,否则就无从下手。因此,如果只满足于完成作业的信息技术课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了。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去创造,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环境,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在教完Word后,组织学生为学校设计电子报刊;在教完PowerPoint后,让学生结合学过的软件,制作个人电子简历,可以小组合作,集体创作,也可以独自完成,从资料收集、加工处理收集到的资料到合成,设计版式等全由学生自己动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许多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实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这一学习过程,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让学生能从课堂走向社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空间,让学生更有趣,更有生命力。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失败的,就回到了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了。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明白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重人物,知识并不是靠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生应主动参与思考,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乐于思考,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不经过独立思考是不行的;而问题提的好,这恰恰体现了思考的深度。

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尝试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经过失败的尝试才会有成功的喜悦,经过成功的尝试才会有进一步的探索,经过反复实践,从中摸索出规律,会举一反三,类比迁移,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

学生应主动参与讨论与评价,要让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要为学生创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在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开展交流活动,相互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机会让学生交流讨论,大都只是教师在讲,我们应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有表达想法的机会,也可组织学生评价学生自己的作品,找出作品的优缺点,优点可以大家借鉴,缺点可以给大家敲警钟,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能做到人手一机,每台机器都具备多媒体功能,都能上因特网。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师、学生与设备三个要素,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合理使用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二十一世纪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学科内容也不断更新。但在我国目前教学体制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而且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针对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问题;策略从20世纪开始,计算机就进入了学校,世界各国的学校逐渐开始将计算机学习纳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课程中。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也开始将计算机纳入了学生的学习中。尽管信息技术课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课程,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发生了质的改变,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从单纯的技术训练提升到信息素养的培养上。但是在目前教学状况下,首要工作是解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信息技术教学质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只能初步了解信息技术,有的学生却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有些农村的学生却对信息技术一无所知。其次,不同学生之间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会请求教师允许他们可以打会儿游戏,或者上会儿网。这种现象是非常值得教师思考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给他们?,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比较松散,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学生处于交头接耳的状态,尽管一些学生是在讨论问题,但是很多学生是在讨论无关紧要的内容,甚至有的学生在没有经过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偷偷上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由于在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不同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别,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之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以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特长与个性,从而较大限度地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待普通学生教学时,应该要求他们以掌握基本知识为主,逐步缩小与特长生之间的差距。例如,开展Flash动画制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自身的特定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学科管理,端正教学态度,确立学科地位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在讲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用心与重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课余时间内还应认真研读教学新课标,从而为其设计出更加符合课标要求的教学设计。其次,要加强学科管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以往那种懒散的上课状态。,确立学科地位。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例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讲述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在人类发展中所做出的诸多贡献,以此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综上所述,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程度比较浅薄,再加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比较宽松,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一直得不到很大的提升。本文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根据我国目前高中生自身所存在的情况,教师可以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有效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