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浅析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需求特点;弊端;创新举措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面临读者文化需求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挑战,针对传统图书馆管理呈现出来的资源难以共享,服务方式落后,安全问题突出,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弊端进行了研究探讨,笔者认为应当对知识经济时展下的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的改革,采用整合资源、搭建网络平台、改进服务手段、健全管理机制等举措对图书馆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1.1 信息需求复杂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广大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逐渐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更加复杂的信息需求。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需要获取知识信息的读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上也越来越高。并且在庞大的读者群体中,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有的读者需要利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许多学科的方法步骤对工作进行指导;有的读者希望能及时获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在近期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还有的读者对综合信息甚至一些休闲娱乐信息的需求也很大。可见,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1.2 化获取信息
受传统图书文献的限制,读者要获取相关信息就要通过人工在图书馆的书本中查找,或者对图书馆的藏书目录进行查询获取。显然,这种方式对相关有效信息的获取较为局限,并且会耗费查阅者大量的精力。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读者的信息需求也不断变化,渐渐地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世界信息资源共享必将成为信息发展的趋势。网络时代,读者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概念,而希望获取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成果、论证方法、使用范围、发展趋势等一系列的内容。因此,读者查询和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广博的网络知识到种类繁多的数据库都是信息的来源。读者获取知识信息已实现化,并呈发展趋势。
1.3 多样性信息载体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普及程度日益增长,图书资料的载体形式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变化,资料的储存方式不再局限于印刷型纸质书籍、报纸杂志、影音资料等实物载体,部分图书馆还将信息的载体扩展到网络和电子产品,这些新的载体具有知识容量大、携带方便,声像文字并茂等优势,受到读者的欢迎。新时代的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为广泛,迫切的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此可见,单纯的纸质印刷型文献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而以新技术产品为载体的信息存储方式将成为信息查阅的渠道。
2 图书馆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
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是把文献资源的传递、存储和收集作为重点,通过服务人员把印刷的纸质图书、报纸、杂志等文献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摆放在相应的场所。所以,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方式及人员的服务是固定的、局限的,他们的服务以书本为对象,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读者,所以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管理和服务人员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1 服务方式落后
随着电子传媒及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高速发展,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和办公的方式越来越普遍。我国目前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仍以人工服务为主,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导致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不完善。从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一些图书管理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都已无法适应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深入,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2 安全问题有待加强
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建设,需要依托于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环境才能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与资源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规范和管理信息化建设,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但是目前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处于建设初期阶段,相关安全保障措施还非常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信用和安全问题
。
2.3 管理体系不科学
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信息需求总是无穷无尽、不断变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可能在遥远的未来才会被阅读,这就造成了此时此地的“藏”,不知何时何地要“用”的尴尬局面。而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以重藏轻用、重源轻流为管理模式,以垂直的纵向层次的管理为主,按职能划分部门,按职位划分层次,以规则和制度为管理主体。这种管理模式和体制造成了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方式落后的局面。
3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举措
3.1 保障网络,共享资源
要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将图书馆的整体优势与网络优化相结合,借助网络信息的服务功能实行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创建适应时展、适应读者需求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操作方式是以中心馆——分馆形式组建图书馆的服务网络,中心馆以辐射和统领为主要功能,推动服务向各分馆延伸,通过网络技术发挥图书馆知识的辐射作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为信息的发展和飞跃奠定基础。这种通过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设计,使图书馆的资源得以整合,实现检索平台的统一、用户一次性认证、各系统的无缝链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进而使读者通过一次检索,便可以查询馆藏所有文献,解决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3.2 搭建网络平台,改进服务方式
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加紧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搭建。图书馆信息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图书馆整个信息化支撑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它承担着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任务,是分析、处理以及传播各类信息的物质基础。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将通过网络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进行资源和流程的整合,实现信息化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和顺利运行。构建配置合理、互相补充的资源文献保障体系,开展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书馆服务。在日常的图书馆服务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使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3.3 改变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应当改变重藏轻用的现象,以“读者至上,服务及时”的观念,扩大读者服务的能力,提升读者服务的效果,使读者在获得所需知识信息的同时充分享受查阅资料的便捷。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服务人员树立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充分了解网络技术,熟悉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服务人员要能将网上信息进行相应的组织,使其更利于读者查阅和使用。总而言之,就是需要服务人员将工作的重心转变为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并把读者的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服务人员要将自己拥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尽较大努力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
3.4 调整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
要将信息化管理、网络管理与图书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必须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网络信息的管理法规,用来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也就是说,对于服务人员的管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专业层次馆员的中长期培养目标。首先,要将终身学习思想理念灌输给每一个服务人员,促使其自主的更新知识,将自己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人员。其次,为图书馆服务人员提供一定的经费和时间,为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道德等综合素质提供机会和保障。再次,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图书馆管理带来更新更高效的管理理念。,图书馆需要建立内部激励制度,以此激发服务人员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工作业绩及成效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或作为升职考评的标准。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优化
摘要:
自我国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对知识、服务的需求,新时代下的图书馆信息化转型成为了图书馆发展中的必然道路,这对于图书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处理好图书馆在信息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图书馆信息管理更加的完善,成为了我国新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图书馆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工作生活中应用逐渐频繁起来,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大部分的社会工作都在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关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最近今年新走入管理学领域的新生词汇,它是指对图书馆内部工作进行信息化应用改造,用新兴技术手段处理图书馆传统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令图书馆信息管理更适合当代人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优化对策,试图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作出贡献。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概述及体系架构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概述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这个管理理念在2008年被首次提及,该报道认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将是我国未来图书馆管理中发展的重心”。如它所言,在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管理模式正在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朝着图书馆信息化逐步发展。所谓“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即将图书馆内部本身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归纳通过建设信息化数据库的模式分类储存整个图书馆的全部资料内容,将现代较为先进的管理学理念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力图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使人们得到一种更高效、便利的图书观赏体验。
(二)图书馆信息化体系架构
图书馆信息管理不是简单地的管理学理念,它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化工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流程:上述五者相辅相成,共同组织起我国图书馆信息管理体系的指导理念,图书管理工作者根据上述体系结合自身图书馆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为适合本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1.图书馆知识资源、资料储备充足
图书馆存在的根本目标是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一个知识储备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学习平台,尽力使读者可以在图书图书馆的资料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内容。相比私人资料收集、使用来说,图书馆作为政府项目拥有庞大的信息来源支持,书籍储量十分充足,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数据库资源来说,知网、万方都为图书馆信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持,而正是有了这些各个层面的保障,使得图书馆能够充分的保障读者学习、查找知识的目标。
2.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逐渐增加,图书馆也针对读者的需求做出改善。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已能为读者提供较为完善的“网上图书馆服务项目”,读者可以对自身需要的文章、资料进行下载备份,便于日后查看,同时增加了网上查询项目,读者可以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书籍的信息,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满足了读者需求。
3.管理系统体系构建已相对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在摸索中前进,总结出一套较为适合自身的图书馆管理规章,结合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支持,很多图书馆逐渐开始启用自身研发的信息管理模块。构建成功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模块可以满足大部分读者的一般性需求,例如在线查找书籍、预约已被借走的书籍、书籍网上续租等都可以轻松地在这类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模块中操作,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人为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将图书管理效率较大化。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的缺少
二十一世纪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有效应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一个企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对于图书馆信息管理也是这样,现存的图书馆中大部分仍旧沿用传统图书馆时期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年纪较大,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没有一个的理解,对新型设备的接触、操作也比较困难。很多图书馆并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从而造成图书馆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在问题发生时,原有的老一辈工作领导人员无法妥善解决新生问题。
2.缺乏规划,资源利用率低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都处于一个摸索的“干中学”阶段,没有的整体规划,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想到什么做什么,有用好,没用就闲置”等重复性建设问题。而重复建设会导致相应的资金、资源的浪费,造成图书馆管理工作标准性不足、各部门资源信息没有统一的整合、沟通不畅等问题,以至于图书馆内部许多花重金购买的资源被闲置,或没有被充分利用。
3.资源信息安全问题堪忧
当今社会,人们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繁杂,人们几乎可以从网络找到任何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如何使图书馆在既能为读者提供学习条件,又能避免图书馆信息资源被窃取,已经成为未来图书馆信息化所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对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选择适合图书馆自身的人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相有关信息化管理等专业知识课程进行宣讲,在提升图书馆标准人员素质的同时加强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人员团队,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可以建立图书馆管理人员奖惩、考核制度,“奖罚分明”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在人员方面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水准。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提高图书馆信息管理人才的同时对于图书馆管理建设管理制度的修正也不可忽视。首先,管理者们必须明确了解图书馆社会中的定位,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要确定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短期目标。而后,应加深图书馆管理中对内部资源、信息质量的控制,构建可以为读者提供健康、、详细等专业性强的数据信息平台;,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整合与归纳。将庞大、繁杂的网络信息分类,便于读者使用、阅读。
(三)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服务
在保障图书馆正常高质量的服务同时,通过读者、工作人员的反馈,从中发掘自身信息化资源的特点,将优势放大化,逐渐发展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例如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数据信息资源查找模式,用自身特点去吸引更多、更年轻的使用者团体。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图书馆内部的“闭门造车”,它需要来自各方领导、政府、团体在方方面面上的支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使图书馆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资源去完成自身的转型。与此同时,制定较为详细的资金使用监管制度,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较大利益。
四、结语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图书馆作为当今社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同时又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便使得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从传统向信息化管理方向的改制,虽然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仍旧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未来的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改善。
作者:李英华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图书馆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摘要】
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信息的管理也相对复杂化。当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要。针对当代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及其复杂性、多样化等特点,本文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发展前景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信息行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在这个知识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下,为了使图书馆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要让知识信息朝着多样化以及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原则,在当代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涵义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摒弃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将新的技术如信息化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收集信息、整合资源,在将信息化和图书馆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管理系统,将管理模式系统化、科学化,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中的资源信息化管理,对于其提高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得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更加效率化。在提升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同时也满足读者的需要,提供了更加品质的资源和服务。当前的信息管理技术已经运用到图书的编目、借阅、分类等工作中。为了更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开发者针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图书管理软件,来适应不同的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融入到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符合当前信息化的潮流。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有助于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模式既可以降低资源之间成本共享,又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率,为将来其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使图书馆工作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封闭性,完善了相关管理工作。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创造了基础条件,实现了图书馆资源信息化、数字化。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许多国家在积极研发数字化处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等相关技术,“数字图书馆”也成为当前国际上信息产业主要发展方向。新形势下图书馆资源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即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图书馆的文献等资源加工并储存。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分布式系统,它充分利用数字处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存储不同形式和地理位置的信息,是为读者提供网络查询以及信息传播的资源系统。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隶属于信息服务行业,是信息业组成的重要成分。当前,我国图书馆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其发展趋势更加多样化,较之传统管理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并且其发展更具有现代化产业特征,促进了资源、文献的流通,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在资源的丰富度、知识的性等方面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知识门类齐全,整合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也非常强大。此外,图书馆作为服务大众的部门,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拥护,这些用户也是在图书馆信息化产业化后最忠实的消费群体。因此,图书馆产业化拥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景。在实现图书馆资源产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符合现实的特色数据库并整合资源开发。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图书资源,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各种信息,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馆藏文献就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如数字化、产业化等。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状况,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实施符合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开发工作,在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工业化,创造经济效益。如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市场流通上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馆内资源相对丰富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馆藏相对匮乏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图书馆资源,并通过加工处理实现共享。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图书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将人性化作为其服务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这个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要以为读者服务为根本原则,在满足广大读者的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提供品质服务。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更加品质的资源共享平台,让读者更加快捷地获取资源。和传统的单一检索点的线性检索相比,信息化技术运用更加先进的超文本检索方式,可以提供包括文字信息在内的音频、图像、视频等信息,并能通过强大的检索能力拓宽读者视野,根据个人爱好建立个性化的资源管理空间。只有始终秉承为读者服务的原则,尊重读者的利益,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四、结语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品质的服务,更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夯实发展基础。
作者:郑妙瑜 单位:福建经贸学校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发展
摘要:
基于湖南农业大学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践深入探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方法及建议,以期找到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
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边边角角而且发展迅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的场所,其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师生阅读的需求并发展生存下去,必须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模式。在这一大环境中,湖南农业大学的图书馆也在不断发展中渐渐完善了它的职能,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笔者引出此文。
1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践现状
1.1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一
就当前的现状来讲,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基本阶段已经完成,主要表现在配置方面,例如:数据体系、上网环境、日常管理等等。国内高校在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方面,水平不一,此外,同一级别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现状也不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一部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也有的是地区经济发展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建设,还有一部分,可能受到理念和习惯限制。总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是落后的,在重点关注数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高校的同时,还要提升其建设整体水平,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统筹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1.2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也有差距
资源数字化建设,同样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因为,资源才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资源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表现为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后,传播的速度得以大幅提升,推进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达到甚至是超越资源数字化的目标。然而,资源的价值是靠师生借读表现出来的,读者是否满意,资源内容是否实用,才是评价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否“达标”的根本依据。但从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现在的实际状况来看,其图书馆资源在选材内容、规划布局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内容太过重复,而还有内容被忽略,亦或是资源在分类、日常管理等方面,处于模棱两可的现状,师生要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又是非常困难。这个问题在很多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中都较为常见,由此看来,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努力做到和资源数量相统筹,这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1.3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信息化水平有限
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规划和落实,管理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是否顺利。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信息化水平有限,拿湖南农业大学来讲,其图书馆管理员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实战经验也很足,大多熟知图书馆管理基本流程,能够熟练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他们却对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有些陌生。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融合了多学科知识,讲求实用性、综合性,这些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了对图书馆管理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弥补自身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业务缺口。
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方法及建议
2.1高校之间加强合作
不同院校的图书馆,信息化水平不一样。增强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实现资源共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一定额地域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图书馆,签署联盟协议,共用信息管理的平台,让资源实现共享和优势互补;各个高校,选出技术人员,成立技术联盟,发挥各高校的优势,研发独具特色的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一起维护,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在购进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时,联盟同时购买,价格会更优惠。
2.2资源数字化建设要逐步完善
数字化图书馆,是分散式的图书馆群,各个图书馆之间,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资源、技术和阅读者之间的连接,把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信息资源,参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存储、分类便于读者查阅,这么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资源数字化,让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进程加快,更让图书馆的活力尽显。资源数字化,要求图书馆不断完善信息种类、增加各类信息的数量,让读者的选择范围更广,设置专门的部门,监管资源的质量,筛选复杂无绪的信息,科学组织和存储;信息检索的方法,要齐全方便,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既要讲求信息管理的效率,也要提高信息的使用频率。
2.3采取措施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水平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关键,的管理员,能够为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化建设做出品质的规划。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这些管理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专业要求,让他们随时面临挑战。高校图书馆,也要健全一套管理员培训机制,提升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此外,在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管理员的日常培训,让管理员们充分认识到随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关键性,让他们具有提高自我、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基本能力。
3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应该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并尽快解决,让其建设更完善。
作者:蒋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图书馆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客户满意度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讨
摘要:
探讨客户满意度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影响读者满意度有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设施和设备、信息化平台、服务人员、图书馆环境和氛围等五大因素。新型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信息资源的建设、网络平台的搭建、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优化。改变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传统,树立“读者及时,服务至上”的观念,建立服务型图书馆。图书馆员应提高专业技能,积极从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开展各种专题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搭建和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提高读者满意度。
关键词:
客户满意;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也在蓬勃开展,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适应和满足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提高下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索求欲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储存和传递的主要载体中心,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的宝库。它为社会教育事业提供基地,为培养人才贡献资源,满足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能满足图书馆进行大量文献收藏、知识储存的内在需求。通过信息化的途径,图书馆可以实现图书储存量的较大化,使大量的图书目录、图文和电子图书的存储成为可能,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能实现图书维护和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要求。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够更规范、有效的提高图书的记录和维护工作,信息化的管理适应了时代步伐,也减轻了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1]。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文献收藏和规范化的管理为服务读者提供保障。信息化的图书检索功能和借阅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效率,提升了图书的利用和使用效率,满足了读者信息化需求,促进社会知识的传播以及社会精神与文化水平的提高[2]。本文拟分析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阐述建立新型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客户满意度的概念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客户在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价值与客户为取得产品或服务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该差额为客户让渡价值。当客户让渡价值为正数,客户就会感觉满意,客户让渡价值越大,客户满意度也就越高;反之,当客户让渡价值为负数,客户就会感觉不满意。现代营销之父PhilipKotler(2004)[3]认客户满为“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感觉状态。客户满意度主要通过客户实际从产品或服务中感知的价值与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期望的价值之间相比较的认知过程评价来表达。如果实际感知的产品或服务价值高于期望的价值,客户就会产生满意;反之则会产生不满意。而衡量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就是客户满意度,实际上是一个期望价值与实际感知价值的函数,即客户满意度=f(期望价值,实际感知价值)[4]。图书馆的客户满意度,也就是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感知程度,是指读者认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已经达到或超过他们预期价值的一种感受[5]。由上可知,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和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周赵宏,熊曙初等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构造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该模型认为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五个层次[6]:核心产品或服务、支持性服务、保障服务表现、客户互动因素和情感因素。与之相对应,图书馆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设施和设备、信息化平台、服务人员、图书馆环境和氛围[7]。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图书馆信息化是指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网络平台为传输手段,以信息人才为依托,实现管理控制智能化、信息服务品质化,达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目的的一个综合体系[8]。大体而言,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9]:
(1)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对文献图书资料的采购信息、编目和分类信息、典藏信息、流通(借阅)信息、数据查询信息的建设,通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实现,建立起图书馆各项数据库。
(2)网络平台的搭建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对外公开和功能开放,迎合时代职能公开、信息共享的体现。
在图书馆网站上公布图书馆办公的各项事务性通知、馆内典藏分布信息、图书馆合作数据库、网站咨询和留言等信息,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对外公开服务,读者就可以方便的检索和查阅到图书馆内典藏信息,快速借阅文献图书资料,节约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通过电子文献数据库无偿或有偿的方式获取电子文献资料,使读者的知识需求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3)管理的智能化。
它是指实现图书馆日常书目维护工作、图书借阅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日常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规范文献图书资料的借阅工作,形成借阅流程,完整地记录文献图书借阅情况,建立和维护读者数据库,保障文献图书的顺利借还。
(4)服务优化扩展。
它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即对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解决日常维护中出现的技术性难题。并就网站上读者对图书馆的各项咨询和留言建议、要求,进一步总结问题,改进工作。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从最初的对图书馆业务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发展到对图书馆各个业务流程和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图书馆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种文献载体的采编、典藏、流通、检索和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读者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图书馆作为知识文明宝库,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读者,因此现代图书馆应以建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服务型图书馆为目标。本文主要是通过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新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实现服务读者的宗旨。根据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因素。
(一)文献信息资源因素
影响客户满意度的最核心因素是核心产品或服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最核心的产品则是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因此文献信息资源因素成为影响读者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文献信息资源因素,衡量的是图书馆的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规模、品种、数量和质量。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信息文献资源的建设,其中建立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现有服务器、终端、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各种图书资料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包括了业务数据的建立,还包括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集图书全文、学术研究成果和期刊文献、音频视频、软件和科学数据的多形式的、广泛的信息资料的建立,通过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实现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进行高效、安全、快捷、经济的方式进行网络传播和接受,实现容量巨大、携带方便、图文并茂等优势。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在文献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储存,满足读者不同的、多样化、复杂化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文明知识的保护和尊重,对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等进行特殊的管理。
(二)服务设施和设备
与影响客户满意度因素相对应的核心产品和服务是为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支持性服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的使用在于图书馆中提供的服务设施和设备是否能够方便读者有效地利用图书文献。服务设施和设备因素指的是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能够为对外读者使用的功能和为图书馆借阅工作人员使用的功能。图书馆设置技术设备区,配备计算机设施设备,仅用于对文献图书资料的编目和分类信息、典藏信息、流通(借阅)信息、数据查询信息应用,读者通过检索工具和查询文献图书资料获取典藏信息,方便借阅。图书馆员借助计算机,完成图书文献的借、还、预约、阅览、咨询等工作。规范文献图书资料的借阅工作,完善图书借阅流程,完整记录文献图书借阅情况,建立和维护读者数据库,既方便读者顺利借还,也节约图书馆员的人力资源成本。
(三)信息服务平台
网络时代下,网络逐渐成为现代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现代化的图书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满足新时代读者的扩展因素就是通过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搭建,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信息服务平台因素是指图书馆搭建自己的网站,网站各模块主要应包括图书馆办公的事务性公告和通知,馆内各馆藏分布,图书馆书目检索和借阅功能,以及网站咨询和留言等模块。具体来说,网站上的书目检索和借阅功能与图书馆配备的设施设备功能类似,只是设置载体的不同。网站上的书目检索和借阅功能主要是为读者提供提前性的服务,读者通过检索和查阅,快速借阅文献图书资料,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网站咨询和留言功能则是读者发表心声的平台。网上咨询方式方便提供读者文献资料信息,读者也可以对图书馆新书采购的提供建议,或是对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看法。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料电子数据库的共享,加强与某些研究机构、商业机构、政府和教育团体的合作,为广泛的读者提供无偿或有偿的服务,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因素是影响客户满意度因素中能够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得体的服饰、优雅的行为举止都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体现。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条件下,图书馆员服务水平更注重专业技能,如信息获取的方法、技巧以及对信息提炼、理解、加工处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并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方面,具备解决技术性难题的能力。
(五)图书馆环境和氛围
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也是影响读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实体各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馆内是否清洁、安静、舒适,各种提示和指引标志是否醒目、易懂,馆内藏书的维护和借阅气氛,对营造图书馆整体的文化和学识氛围有着重要影响。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图书馆内各个区域的划分需合理规范,如文献藏阅区、读者服务区、技术服务区、学术交流区、行政和业务工作区、技术设备区、公共辅助区等的合理划分和日常维护与完善。
三、实现提升读者满意度的途径
通过以上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大多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流程中的信息采集管理阶段,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和利用不足,文献信息资料典藏不够丰富。新时期条件下进行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是提升读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改变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传统服务方式,树立“读者及时,服务至上”的观念,以建立服务型图书馆为宗旨。要做到这一条,除一般性的“服务”理念教育以外,还应该加大考核力度,要及时处理师生的反馈意见,这样才能将“服务读者”真正落在实处。其次,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加强各种专题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及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搭建和利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上的,加大对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投资才能为数据库建立、网站的搭建奠定基础,为提供有偿性服务、提升经营能力作出铺垫。这些信息开发内容应该紧紧密切读者的需求。第三,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对馆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控制和维护。总之,建立一个服务性的图书馆,需要经过信息化管理的过程,这需要技术、资金、专业知识的支持,只有各方面有机的协调配合及实施,才能更好地达到读者满意的效果。
作者:韦得胜 周琳 李小勇 谢屹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