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桂林灵渠生态美育的价值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美育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对传统美育的转型与发展,是美育在当代的主流形态。生态美育由过去以艺术为主的传统美育,走向了覆盖科技、文化、生产实践与日常生活等生态活动的美育。因而,它既具有艺术的诗性之美,还具有科技活动的真之美、文化活动的善之美、生产实践活动的益之美、日常生活的宜之美,是“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与整生。桂林灵渠,修建于秦朝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4年,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灵渠在古代作为我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水上交通运输为其主要功能,此外,还有灌溉、防洪、防旱的作用,它使漓江、湘江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保护和改善。因而,灵渠的规划、设计和建造除了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体现了生态规律和水利工程原理之“真”外,还暗合了景观生态艺术与审美规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整生的景观格局。因此,灵渠景观形成了生态规律、科技规律之“真”与艺术之美、文化之善、日常生活之宜的中和之美,具有“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美育价值。
二、灵渠以科技为主的“真态”生态美育价值
灵渠作为水利工程景观,科技意味浓厚,其“真态”生态美育价值凸显。灵渠的合生态规律和水利工程原理之“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址和比例尺度“恰当”之真
在选址方面,灵渠修建设计者在缜密调查、勘探地形地貌、水势、水量的基础上,将分水点定在现今的分水塘,此地为湘江上游,且湘漓二江相距仅4公里,地势高因而水位相对较高,经筑坝使水位进一步抬升后水可直接流入漓江支源始安水,且此地水流平和,河道不宽,筑坝便利,修渠省力。这反映了当时的设计者严谨认真、遵循生态规律和生态科学的态度。比例尺度的恰当则主要体现在“三分漓水七分湘”,由大小天平和铧嘴构成的分水坝,比例地把湘水三、七分开,既有利于灵渠的通航、稳固,又避免了工程过于浩大,从而节约了修建成本。
(二)结构“巧妙”之真
大小天平是横亘湘江的拦河坝,作为灵渠的枢纽工程,成“人”字形设计,北侧为大天平,南侧为小天平,具有抬高水位、合理分水,实现“三分入漓,七分归湘”的目的。大小天平的坝顶又可以溢流入湘江故道,这既避免了大小天平遭受到过大的压力,又达合理分配洪水、枯水期流量,满足通航、灌溉及防洪的需要。大小天平的“人”字形堤坝的设计,使坝与河水斜线相交,避免了正面冲突,既将水比较柔和地导向、拢向了渠道,又化解了一部分水的冲击力,还将水对堤坝的压力巧妙地引向了两岸,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堤坝的稳固系数。与大小天平相衔接的铧嘴,则位于拦河大坝上游,其作用是帮助大小天平合理分水,并使水流减缓,利于大小天平安全和过往船只的行船安全。宋代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三)设计“精密”之真
灵渠“人”字形坝体的设计,以节省材料和减少劳动量的方式增加了坝体的厚度,设计北侧为大天平(长344米),南侧为小天平(长130米),二者比例约为3:1,坝高2~2.4米,宽17~24米,使渠水常年保持在1.5米左右的深度。铧嘴高2.3米,宽22.8米,一边长40米,另一边长38米。铧嘴是一座分水堰,它可以起到初步分配进入南、北渠的水量,导引水流平缓进入南渠、北渠,并减缓水流对大小天平的冲击等的作用。铧嘴与大小天平相邻而不相接,若铧嘴与大小天平相接或者铧嘴过长,都会使大小天平不能发挥出本身的向南渠、北渠分水的功能。陡门是灵渠建筑的一种通航设施,作用类似于现代的船闸。灵渠的南北渠中共建有三十六陡门,灵渠的“陡门”是世界最早设计建造出来的解决水位差的通航设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解决水位差的运输问题,一是通过修建迂回曲折的人工运河以减少流速,二是设置“陡门”(即船闸,亦称斗门),它是古代的简易船闸,通过改变河流之水位来保障河面的水平以利于船只航行。由于灵渠修筑在地势高陡的山区,因而灵渠修筑时上述两种办法均被采用。灵渠总长为36.4公里,设计者将河道设计开凿得弯弯曲曲,既减少了落差,平缓流速,又使船只航行平稳。灵渠修筑的“陡门”,亦称“斗门”,是用巨石砌成一个半圆弧形,中间有一道门,可容一船出入,船门可启闭。“灵渠上陡门的修建使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在国外,直到14世纪才首次出现船闸的使用。”可以说,灵渠所有建筑设施的功能都是为系统目的服务的,所有设施都是为系统目的之实现所必需的,既无多余,也无欠缺;所有设施的功能发挥都恰到好处,其功能指数是整体功能实现必需的,既无超过需要的现象,也无未达指数的情形;所有设施都是相互配合,互补互利,共同实现系统目的。
三、灵渠“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美育价值
科学不仅是求真,也是求善、求美、求益、求宜。对于灵渠这一水利工程景观而言,科学性是它的基础特征。虽然桂林灵渠的修建者在设计修建时并没有想到要把它作为景观来设计,但由于他们的设计暗合了景观生态艺术规律和审美规律,使自然生态规律、科技规律与审美规律耦合对生,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彰显出灵渠水利工程的以“真”为基础,真、善、美、益、宜价值的生态中和与整生的生态美育价值。
(一)灵渠的真与善的生态中和
首先,从宏观上、整体上来说,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也便利了中原文化与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唐代以来历代岭南边疆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起过重要作用,体现了其促进社会和谐之善。郭沫若在其作品《满江红•灵渠》中评价灵渠“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同时灵渠的修建也使桂林成为了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要道,在历史上促进了桂林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可以说是灵渠之“善”最集中的表现。其次,就微观、具体层面而言,灵渠的修建生发了灵渠文化,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力,如游览者参观为奉祀开凿和修缮灵渠功臣的四贤祠,会产生对灵渠建设者史禄、李渤、马援、鱼孟威四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勇于开拓、为百姓谋福祉的精神,由此对人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灵震撼,精神境界由此提升。又如,灵渠“人”字坝的设计,符合分水规律,既生成了自身的稳固,又避免了坝与水的正面冲突,从而保障了顺利通航,也降低了堤坝被冲毁及发生水患的风险,保障了当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之物质之善。也促进了漓江、湘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其生态“善”之功能彰显焉。
(二)灵渠的真与美的生态中和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二者虽各有侧重,但同时又是相辅相成、对生并进的。狄德罗说过:“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变成美了。”如白居易和苏东坡等当年在设计规划和修建治理西湖时,都把西湖的灌溉、防洪、防旱等作为首要因素考虑,并在此基础上筑堤造景的。由于其设计理念在遵循科学规律、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暗合了审美规律,使修建好后的西湖拥有了“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印月”等著名的西湖美景。桂林的灵渠也一样,虽然修建者当初设计建造时是以交通航运为主要目的,当修建设计时既合生态规律又暗合审美规律,因而显出真与美的统一。灵渠的真之美,表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
1.灵渠的内容美
灵渠的内容美,最主要的是崇高与智慧之美。灵渠的崇高之美表现在灵渠设计者对灵渠工程的创造性设计中所体现出的聪明才智,彰显出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崇高。灵渠崇高的智慧之美表现在其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水利工程原理基础上的科学的、创造性的设计,灵渠的灵魂在于一个“灵”字,它通过“人”字坝的设计,巧妙地以导引之法,使水水到渠成般自然地流进南北渠。正是建造设计者的巧智巧慧,构成了灵渠的秀美内容。这种巧智巧慧是透彻把握规律之后达到的,类似于“庖丁解牛”的那种顺乎自然的高度自由境界,是大智大巧的表现形态,使得灵渠灵秀的内容美隐含着崇高的趣味,灵渠崇高而又灵巧的属于人的内容美也凭此更加凝聚与统一。灵渠崇高之美还表现在建造灵渠的古代劳动者身上,古代劳动人民仅靠肩挑手扛,挖长渠于荒岭,筑大坝于洪流,使湘漓分派,让北水南流。可以想见,在当年工具简陋、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先辈做这样一件千古之伟业,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又经历了多少挫折和磨难,流了多少血和汗,灵渠的建造显现的是建造者冲不跨的意志。灵渠边上的飞来石及三将军墓都是建造者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丰碑和见证。这就是灵渠蕴含的深刻的内容之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灵渠的内容美,也就没有灵渠的真和善。
2.灵渠的形式美
灵渠虽为水利科技工程,但其设计亦暗合了审美法则,在形式美方面,一是表现在灵渠渠道的形状上,灵渠南北渠道,迂回曲折,龙走蛇行,整个形状非笔直而是弯曲的,从真的角度上说,如果渠道笔直,由于灵渠流经地势高低不平,因落差流水容易流得急而易导致决堤,且流速快也不便船只航行。渠形一旦弯曲,既减少了落差,又平缓了流速,也减缓流水对渠道河堤的冲击力,以免河堤崩塌。水流时时受阻,水也深沉了,也便于船只缓缓而行,安全通过。从审美欣赏角度来说,柔婉的波动的渠线能给人带来变化之美,使人产生韵律感和音乐之美。渠弯水缓,静水流深,人与舟行于其上,田园牧歌般的韵律美油然而生。而且由于灵渠与周边的山色相映,还会使人油然产生“宛转中间穿水去,孤舟长绕碧莲花”的应接不暇、旖旎多姿的审美感受。二是表现在灵渠的“人”字坝的设计建造上。我们知道,形式美是指事物的色彩、线条、形体等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组合而生成的美,形式美法则体现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发展。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了对美的各种形式因素的敏感,并逐渐认识掌握了这些形式因素各自的特点,包括对自身好的生理结构的形式之美的认识。实际上,人类的形式美的意识,是基于对自身生理结构的审美认识中萌发的。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感受到,诸如双眼、双手、双脚等生理结构带来的对称、均衡、平衡之美,以及头、脸、躯干、四肢的多样统一的生理结构带来的稳定、协调之美,给生产和生活及自由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创造巨大的价值。反之,则会带来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因此,人们就对上述生理结构给予肯定认识,认为是人的好的生理结构,是人的好的本质和本质力量。同时,人们还注意到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形式,诸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这些形态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的朴素美感,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而导致了美感的产生。因此,对称、均衡的人体结构就成了形式之美的源头、范本及评判标准。灵渠的“人”字坝,正是符合了这形式之美的需求,自然被游览者所欣赏和赞叹。灵渠堤坝的结构也在“真”中显示出形式美,其“人”字坝堰是用青条石平砌的,青条石开斧形槽口,并用铁码子将条石一块一块连接起来,使石与石之间增强了连接力,于是整个堤坝犹如一个整体,形成了结构更加紧凑凝聚整一的形式美。但是,一味整一的结构,有时聚力过大,反而容易造成结构的紧缩,形成僵硬、沉寂而缺少张力,失去活性与灵趣。而“人”字坝的码石相连,却是在整一中增强了对水的抗力,并在对水的抗击中,显示出扩张力与灵性活趣。这样,“人”字坝码石相连的整一美中,聚力与张力达到了平衡,具有很高的审美品味。
(三)灵渠的真与益和宜的生态中和
“益”与“宜”既可以包含在善态中,又可以作为独立的审美成分,构成生态美及生态美育的内容。灵渠之“益”,在古代主要体现在促进交通、贸易上,灵渠的通航,方便了战时物资的运输,和平时期则方便了商贾往来,促进了商业贸易物资的运送,促进了商业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陆路交通的发达,渐渐取代水路交通,灵渠的功能便渐渐转移到农田灌溉。灵渠附带设计有相当数量的排灌设施,既能有效排洪,又能灌溉大量农田。如南渠县城段渠田垌的排灌分渠,其四条排灌渠沟不仅为洪水季节及时排洪起到关键作用,还能灌溉依排灌渠开垦出的灵渠两岸数万亩良田,保障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翦伯赞有诗云:“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这彰显出促进农业增产和丰收之“益”。现如今,灵渠作为历史古迹和历史奇观为众多游览者观光欣赏,如大小天平的“人字坝”设计所体现的对称、平衡、匀称之美,满足了人的眼动和注意力等对平衡的需要,而灵渠流动不息的水又使“人字坝”消除了由于单纯对称而带来的单调呆滞而具有了动态之美,使欣赏者产生极为轻松灵动的心理反应,并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之美所感染,从而彰显出灵渠为人们带来身心愉悦和精神境界提高之“宜”。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的灵渠,其结构设计科学,符合真的规律,这是它的根基和底座,同时它的结构也很巧妙精湛,符合审美法则与规律,灵渠还集交通运输、防洪、灌溉等功用于一身,符合善、美、益、宜的规律与目的。因而,灵渠是集真、善、美、益、宜一体的,真、善、美、益、宜相生互长,形成和谐共生的美育场。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曾说过:“审美不能脱离整体的社会利益及行为。……美学的重要意义存在于一切人类关系、行为中。”人们置身于灵渠景观中,不知不觉会受到其“真善美益宜”生态中和之美的熏陶与化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