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校声乐课堂中多维艺术元素的结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前言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声乐表演的基本技能,更要善于从多角度吸收艺术元素,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在作品表达中融入真情实感,实现对作品的精湛诠释。因此,高校声乐课程中应当积极实现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获得启迪,进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教育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声乐学习,在声乐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高校声乐教学也因此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完善学生对多元文化知识认知的责任,这就需要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能够融合多维艺术元素。所谓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合,涵盖与声乐活动相关的其他艺术元素的融入,具体可以从横纵两个方面体现。从横向层面来看,声乐作品的特征和演唱需求源于同一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包括文学、美术、舞蹈等其他领域的艺术活动也能从中挖掘出与声乐趋同的艺术特征。所以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合有助于从更多角度对声乐作品进行解读,揭示其中蕴含的情感与艺术追求。从纵向层面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的声乐活动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无论是乐器的创造还是唱法的革新,都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即使是同一部声乐作品,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歌唱表达时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可见对于历史的追根溯源才能探寻声乐作品产生的渊源,对作者的创作经历感同身受。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水平也成为声乐表达的重要影响元素,新技术可以为声乐练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条件,并协助创造声乐表达的意境。
2.高校声乐课堂中多维艺术元素融合的意义
声乐教学讲求对学生歌唱技艺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是歌唱表达的基础,同时歌唱技术的提升离不开欣赏能力的支持。因此,将多维艺术元素融合到课堂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改变教学现状。近年来高校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和创新,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电子乐器的使用,教学方法的开放等,都是教学的成果体现,学生也因此获得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但是从总体来看,高校声乐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很大程度上停留于歌唱技能的练习,甚至面临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而且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指导为主,这种模式化的教学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入是改变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不同的艺术元素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多维艺术的熏陶,从而开阔视野,转变学习思维。第二,加深作品理解。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作品实现深刻的理解,才能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其中所传递的真情实感。可见艺术欣赏能力是成功进行二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声乐作品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度,学生自身社会阅历较少,在解读和分析作品时也存在难度,教师对于作品的剖析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这就需要借助相关的艺术元素作为参照,令学生体会作品的创作背景,将静态的背景追溯转化为活生生的素材。所以多维艺术元素恰恰是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桥梁,尤其对于距离现实生活久远的年代,想要展现创作背景的整体风貌,更需要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作为阐释。第三,加强艺术熏陶。的声乐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同时也兼具很好的文化艺术修养。这种文化积累并非单纯的技术演练可以实现,而是一种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因而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熏陶。通过多维艺术元素融入课堂,学生可以广泛接触相关的文化艺术成果,获得更多精神启迪,不断充实文化底蕴,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声乐作品本身就是源于生活,艺术的酝酿和升华是生活中多种元素的汇集,所以多维艺术元素的作用在于营造这种艺术氛围,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得到积淀。
3.高校声乐课堂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合策略
为促进高校声乐课堂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合,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综合性的声乐练习活动,积极向其他艺术领域延伸,并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展示平台,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及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环境的营造,传统的声乐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为学生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指导学生如何掌握歌唱技巧。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教师可以将静态的分析通过动态的情境加以描述,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教学中,教师应当广泛搜集相关的历史素材,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特点,运用多媒体勾勒出大自然的奇丽景色,再升华到人生哲理的追求,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在这种颇具感染力的情境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也会随之提升,而且更易于掌握抒情要领。第二,设计综合性的声乐学习活动。所谓综合性的声乐学习活动,就是将歌唱本身与伴奏、舞蹈、朗诵等活动有机融为一体,在多种艺术表达活动中诠释歌唱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声乐作品本身既有作者的情感融入,也有时代背景的写照,更有寄托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将相关的音乐活动汇集起来,实际上也为学生进行歌唱练习提供了更多的载体,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与时代精神。教师可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和舞蹈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将民歌歌唱、民族舞蹈、乐器伴奏等相结合,让学生充分释放内心的情感,积极参与到声乐协作配合当中,从中领悟歌唱的灵魂。例如,《茉莉花》、《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脍炙人口的曲目,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独特的曲调风格令人回味无穷,在歌舞声中也将使演绎更具生命力。
第三,积极向其他艺术领域延伸。学生对于曲目的歌唱是对原创作品的二度创作,但是这种二度创作与原创相比,往往经历了较远的时间跨度,这也是学生对原创作品理解不够深入的重要原因。为此,教师应当将作品分析进一步延伸到同时期的其他艺术领域,借助相关的作品参照,让学生感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环境,明确歌唱的情感诉求。例如,爵士风格的演唱旋律独特,追溯当时的文学、美术等领域的艺术成果,则更容易理解爵士乐的艺术魅力。再如,一些经典的影视剧作也可以为声乐作品的解读提供帮助,由俄语原曲《神圣的战争》改变而来的《深海》,作为影视剧的片尾曲,情感激昂绽放,颇具感人效果。第四,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展示平台。声乐作品的表达本身就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兼备的活动,而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爱好等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艺术创新与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段富有特色的影视片段,然后由学生为其搭配伴奏和歌唱,从而使学生在充分融入情境氛围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再如,教师还可组织开放性的艺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二度创作,演绎属于自己的风格,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4.总结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声乐教学研究工作受到广泛重视。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乐器,积累唱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升艺术修养,加强对作品的解读。所以声乐课堂中多维艺术元素的融合成为教学创新的需求所在。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元素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声乐作品与生活中的其他艺术元素建立关联,可以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帮助,使学生迸发艺术情感,进而在声乐表达中实现精彩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