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述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0引言
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发展的选择。建筑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业的实践成果,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较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根据建筑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2006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该标准得到进一步的修订,2014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新的台阶。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标准的正确解读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帮助标准更好地落地,增加标准的实用性。戴建文结合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条款5.3节水及水资源利用中的若干条文及解释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黄程根据广州市设计院楼层升级改造项目的体会,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从实践角度对电气条款进行解读,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毛志兵等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与《建筑工程施工绿色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在评价指标选取、评价对象和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该标准关于施工阶段的条款对绿色建筑实现的贡献。伴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简称新标准)的和实施,针对新标准的解读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继而出。林海燕等对新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如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等;韩继红等对新标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章节的整体框架和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鹿勤对新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章节进行解读,对新标准控制项和评分项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林波荣阐述了新标准中“室内环境质量”章节条文的关注点,并对如何提高室内环境质量进行了思考;吕石磊等对新标准中的水专业的修订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有助于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章节的理解。自2006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国内学者在标准解读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新标准章节的解读方面,但也仍存在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①针对标准的解读较为宏观,集中于重点章节,对部分条款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的研究较少,与新标准适用年限尚短有关;②对标准的解读仅仅局限于标准本身,未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不利于对标准的深入解读。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2.1纵向比较分析
随着新标准的实施,针对新旧标准的对比研究逐步深入,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旧标准的差异,推动新标准的实施。王敏等针对新标准在评价指标和等级评定方面的变化与旧标准进行了重点比较,指出新标准的分数量化评级相对旧标准具有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周应坤等对新旧标准在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评价方法、结构体系、灵活性方面主要差异进行了介绍,并对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主要差别进行了分析;王建廷等对新标准在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推进标准实施的建议。
2.2横向比较分析
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早,有较为成熟的评价标准体系,对国内外评价标准的横向比较分析有助于发现我国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起着重要的影响。张海峰等通过分析我国新标准与美国近期版LEEDV4在结构体系方面的差异,如组织类型、评估范围、指标大类设置等方面,为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在条目的可度量性、提高公众参与度、拓宽适用范围等方面提供建议;贾洪愿等对比我国新标准与新加坡GreenMark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划分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重庆市某住宅项目进行对比;王权等针对节能条款对我国新标准与韩国G-SEED进行重点对比分析,指出在指标权重、照明与电气、新能源利用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的评价方法。我国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纵横方面的对比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此类研究有助于发现在评价方法、指标设置、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但同时也发现,针对不同评价标准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的研究较少,结合同一项目,运用不同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价,比较不同指标的实用性和量化的科学性,将有助于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研究
3.1针对不同评价对象的应用研究
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建筑可以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针对不同评价对象的研究有助于发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价对象在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标准的普适性有重要的作用。王颖]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住宅项目,对其在设计阶段的评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标准在评价“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空气质量、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王瑶瑶等通过对国内已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公共项目进行调研,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容积率、采光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标适用于现阶段公共建筑的评价,而绿地率的指标设置偏高;张习龙选取陕西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住宅项目,对新标准在住宅建筑中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的定量指标有助于提升绿色建筑的得分;樊瑛通过对多个绿色商业建筑项目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新标准中的容积率、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灵活隔断比例等指标设置较为合理,而绿地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指标设置水平较高。
3.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效果研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标准的具体应用效果关系到其实践是否取得应有实际效果。叶嘉等通过绿色建筑的实践,从条文具体控制性、参与主体角色定位、设计施工技术发展方面指出促进标准有效实施的落脚点;通过分析各地绿色建筑标准发展的状况,提出绿色建筑从设计标识向运营标识承接的建议;结合通州科教城一期项目,对确保项目达到绿色标准的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针对不同评价对象的研究较少,而此类研究需通过实际调研分析才能发现标准指标设置的合理与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未来,此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绿色建筑运营阶段实际效果的研究深度较浅,不利于考核该标准的应用效果。
4.结论与展望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从2004年启动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绿色建筑标准》也通过实际运用发现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通过对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结合具体项目的标准解读、不同标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标准的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集中于定性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标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更好地引导绿色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