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匠精神视角下的人才培养分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工匠精神视角下的人才培养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匠精神视角下的人才培养分析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迫切需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

(一)提高思想素质及人文素养。目前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方面缺乏系统性。建筑公司需要有大国工匠及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我们职业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从入学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并延伸至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二)强化标准意识和规则意识。建筑类施工企业需要具备建筑施工等专业技能。在施工现场需要严格按照图纸及建筑施工国家规范及施工标准进行操作,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三)精益求精的实践精神。在迈向强国的新时代,国家需要一批能够创新创业的高技能人才。在建筑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并不断追求,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二、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路径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企业、学校、政府的共同努力,共同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环境中不断为学生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逐渐地了解“工匠精神”的含义。

(一)工匠精神的思想教育

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可能在24小时两天内形成,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覆盖。新生入学后,学院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工匠精神与专业教育、学生守则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在我院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思政部的老师也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学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勤奋、的精神。

(二)专业课教学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

我校建筑专业专任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社团导师,参与到学生管理队伍中,实现了教学和育人的衔接。在教学课堂上,利用我校引进的泛雅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下开展丰富的专业活动。在教学内容上,把企业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将省级技能大赛和本市的能工巧匠技能大赛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在实习和将来的工作中用到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方面,学校引入第三方评价,让企业、社会、学生、家长多角度、多方位地为课程做出评价。专业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自己时刻践行工匠精神,并且在授课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中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专业精神,如严谨、细致、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等。

(三)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是重要的环节。一是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引起企业的能工巧匠加入我们的队伍,一方面可以提高专任教师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企业一线经验人员的高超技能,并体会入心。二是建设与生产环境相结合的实训教学场所,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实训室建设中,例如借鉴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培养学生严肃、严谨、细致的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素质也正是企业所需要的。三是在实习中,建立现代学徒制,拜师学艺,让学生接受非常严格的技能训练,明确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售,学生在工作中感受师傅的工匠作风,慢慢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毅力。

(四)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能工巧匠团队

校内专任教师在动手操作的能力上明显欠缺,我院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利用各种途径锻炼自己的技能。我们的校企合作班已经开始与当地的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联合教学,把一线的能工巧匠请入我们的课堂,把他们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学生们,并把师傅的亲身经历讲给学生们听,以师傅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五)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一是学校层面应该制定长远的规划,营造整体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从组织机构、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组织协调等各方面规范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制定严格的工匠精神培育的规章制度,使工匠精神培育有章可循。三是加强技能型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并对师生的成果进行表彰;四是建立和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评价体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工匠精神培育评价的公平、公正、合理。结束语我国正在向制造业大国强国迈进,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应该担负起重任,深入分析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方法及路径,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